① 油气田勘探采取何种方法
如何高速度、高水平地勘探油气田是一项很复杂的任务。石油通常都深埋在上千米的地下,在地面看不见、摸不着。即使地面上有油气显示,也不能肯定地下就一定存在油气藏。要想找到它,就必须想方设法获取地质资料,掌握规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寻找石油的方法越来越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地面地质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法和钻井勘探法等。
一、地面地质法地面地质法是寻找石油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其研究内容十分丰富。石油勘探工作者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铁锤、放大镜等简单工具,在野外直接观察天然露头和人工露头。了解勘探地区的地层、构造、油气显示、水文地质、自然地理等情况。查明有利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条件,从而达到找油找气的目的。
二、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和技术来解决地质问题的方法。根据地下岩石不同的密度、磁性、电性以及弹性等物理性质,在地面上利用精密仪器进行测量,以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状况,寻找储油构造,达到寻找油气藏的目的。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法有了飞跃发展。常见的地球物理勘探法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1.重力勘探重力勘探是用重力仪在地面上测量由地下岩石密度的差异而引起的重力变化。主要是利用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来研究地质构造和寻找地下矿产。
不同纬度的重力加速度的正常值采用下式计算:
go=9.78318×(1+0.0053024sin2Φ-0.0000058sin22Φ)(3-1)式中Ф——纬度;go——某一纬度处重力加速度的理论值,m/s2。
用重力仪测量出地壳上某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并将其校正到对应海平面上的值。校正后的重力加速度值与根据上式算出的理论正常值不一致,则称为重力异常。如果校正值大于理论值,则称为正异常;反之,则称负异常。重力异常反映出地壳内不同物质的组成和分布状况。根据重力异常范围的大小,又可分为区域重力异常和局部重力异常,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研究区域重力异常可以了解地壳的内部结构,研究局部重力异常可以探矿。地下埋藏着密度较小的物质如石油、煤、盐等非金属矿的地区常显示出重力负异常,而埋藏密度较大的物质如铁、铜、锌等金属矿的地区常显重力正异常。
2.磁法勘探用磁力仪在地面或空中测量地下岩石的磁性变化,来探明地下地质构造和寻找某些矿产的方法称为磁法勘探。
通过设在各地的地磁台测得地磁要素数据,经校正并消除地磁短期和局部变化等影响,所获得的全球基本地磁场数值称为正常值。在实际测定时,若发现实测地磁要素数值与正常值不一致,则称为地磁异常。地磁异常是地下磁性物质发生局部变化的标志,据此可勘测出地下的磁性岩体和矿体。如磁铁矿、镍矿、超基性岩等是强磁性的矿物和岩石,反映出地磁异常为正异常;金矿、铜矿、盐矿、石油等是弱磁性或无磁性物质,反映出地磁异常为负异常。
3.电法勘探地壳的岩石存在着导电性差异。观测和研究人工电流场或大地电流的分布规律,可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寻找原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
在固定的观测站进行连续观测,所获得的大量数据经过校正可得到正常的电场值。在实际测量时,实测值与正常值不一致称为地电异常。地电异常反映可能有矿体或地质构造存在。
4.地震勘探地震勘探法主要是利用地壳岩石的弹性差异,以物理学的波动理论为依据,研究地震波的传播规律,从而了解地下的地质构造,寻找油气藏。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是在地面用人工方法产生地震波。产生地震波的常用方法是先钻一口井,再将一定量的炸药放入井中使其爆炸(图3-1)。地震波向地下传播遇到岩性不同的地层分界面就会发生反射。在地面上用精密仪器(检波器)把来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用大量曲线记录下来,进行对比、整理和计算,就可得到反映岩层界面起伏变化的剖面图。根据地震剖面图,就可以了解地层分布情况和地下地质构造。
图3-1地震勘探示意图
由于地震勘探能够高质量、高效率地解决多方面的地质问题,从而成为最主要的勘探方法。据国外不完全统计,每年在地震勘探方面的投入约占全部石油勘探投资的70%,而在我国更是超过了90%。
三、地球化学勘探法地球化学勘探简称化探。该方法是对地表岩石、土壤、气体和水中的各种成分进行化学分析。当地下存在油气藏时,油气就会向上扩散。尽管数量有限,但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总会在地表土壤或岩石中出现一些烃类气体、微量沥青以及与烃类有关的细菌、元素和盐类等。因此,通过检测地下油气向地表扩散的烃类物质以及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与周围物质发生各种物理化学变化的产物,就可以研究地下油气的分布。地球化学勘探法主要包括气测法、细菌法、土壤盐法等。
气测法是通过测量从地下扩散到地表的微量气体分子来寻找油气的方法。
由于地下油气向地表扩散,在这个地区就会发育一些与这些微量油气有关的特殊细菌,如氧化甲烷细菌、氧化乙烷细菌等。通过检测这类细菌,可预测地下深处有无油气藏。
由于烃类气体的扩散或是水的活动,在油气藏上方的土壤中会形成特殊的盐类。通过检测这些特殊盐类可以预测地下深处有无油气藏。
四、钻井勘探法利用地质法、物探法和化探法等间接方法可以确定地下的有利构造。这些构造中是否真的含有油气,只有通过钻井勘探法才能最后确定。钻井勘探法是油气田勘探工作中最直接的找油方法。通过所钻井眼可以直观地判断油气是否存在并且确定油气产能的大小,还能以井筒为通道把油气开采出来。但是由于钻井的速度很慢,费用也很高,因此必须在上述间接方法确定的有利含油构造上才进行钻井。
1.井的类别(1) 地质井(构造地质浅井、地层探井):在盆地或凹陷普查阶段,为收集基础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剖面和构造产状而钻的井。
(2) 参数井:在完成了地质普查或物探普查的盆地或凹陷内,选择不同级别的构造单元而钻的一口或多口井。目的是了解地层层序、厚度、岩性以及生、储和盖的条件,并为物探资料的解释提供参数。参数井的设计深度要尽可能钻穿沉积岩的全部层厚。如果沉积岩太厚,不可能在一口井内取得完整的剖面资料,则可在不同的构造单元上钻两三口参数井,以取得盆地或凹陷内一个完整剖面的资料。
(3) 预探井:以地震勘探详查结果为基础,在生、储条件比较有利的构造或圈闭上打的第一口探井称为预探井。目的是发现工业性油气流。因此,在预探井内要特别重视取得系统的储集层物性资料、中途测试和测井资料以及完井、分层试油等资料。在测试获得油气流后,还要取得流体样品、油层压力和温度等资料,以便进行分析化验和储量计算。
(4) 详探井(或称评价井):针对已获工业油气流的构造或圈闭,以地震勘探精查构造图为基础,视油气田面积大小、构造的复杂程度而钻的井。目的是控制油气田面积、掌握储集层物性及厚度变化规律和油藏类型。除取得预探井内规定的各项地质资料外,评价井还必须对油气层取岩心,并对岩性、电性和测试资料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储量计算。
(5) 开发井(包括生产井、注水井、注气井、资料井、检查井等):如果构造图可靠、评价井所取的地质资料比较齐全、探明储量的计算误差在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油田开发方案,为完成产能建设任务和产油气计划而部署的井。
(6) 调整井(包括生产井、注入井、检查井等):油气田全面投入开发若干年后,根据开发动态及油气藏数值模拟资料,为提高储量动用程度、调整油气或油水界面的推进速度、提高采收率、保证完成规定的采油计划所钻的井。调整井应根据开发研究设计部门编制的油气田调整开发方案实施。
2.地质录井要在钻井过程中取得地质资料应进行地质录井。地质录井就是用一定的方法观察、记录和分析钻井过程中与油、气、水有关的地质现象,获得钻遇地层的岩性及含油气情况。地质录井包括岩心录井、岩屑录井、钻井液录井、气测井以及钻时录井等。
1)岩心录井岩心录井就是在钻井过程中用专门的取心工具将地下岩石按顺序取到地面上来,并对所取岩心进行分析、研究,取得各项资料的过程。
岩心能够最直观、最可靠地反映地下岩层的特征。对岩心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岩性、岩相特征、生物特征,可以测定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及有效厚度等。
由于钻井取心成本高、影响钻井速度,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不可能对每口井都取心。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针对某些层位进行取心,如主要的含油气层、地质界线、标准层、岩性复杂层位、断层通过层位等。
2)岩屑录井地下岩石被钻头破碎后,随着泥浆被带到地面上,这些岩石碎块就叫岩屑。钻井时,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深度间隔及时收集岩屑,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工作称为岩屑录井。
在勘探工作中,为了查明探区内的含油气情况,尽快找到新油田,在一般取心少或不取心的情况下,要获得大量的地层、构造、含油气情况等第一手资料,就必须采用岩屑录井的工作方法。岩屑录井具有成本低、简便易行、了解地下情况及时等优点,它在油气田勘探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3)钻时录井地层的软硬直接影响钻进的速度。疏松的软岩层钻进快;致密坚硬的岩层钻进慢。因此,根据钻进的快慢可以了解地层情况。表示钻进快慢可以用钻时和钻速两个不同的概念。钻速是单位时间内所钻的深度,用m/h表示;钻时是每钻进1m所需的时间,用min/m表示。由于地质录井的需要,现场常采用钻时而不采用钻速。根据钻时的变化,既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反映地层的可钻性和缝洞发育情况,又能帮助钻井工程技术人员掌握钻头的使用情况。提高钻头利用率,并改进钻进措施,提高钻速,降低成本。钻时录井资料可以用于以下地质和钻井工程方面:
(1) 判断岩性,帮助解释地层剖面。在砂泥岩分布地区,可以帮助分辨渗透层。结合其他录井资料可以帮助发现油层、气层和水层。
(2) 判断缝洞发育的井段。钻速突然加快、钻具放空等说明井下可能遇到了缝洞。配合岩屑、钻井液录井资料,可判断是否钻遇缝洞以及缝洞的大小和发育程度等。
(3) 根据钻时录井可以计算纯钻进时间,进行时效分析;根据不同类型钻头对各类岩石的破碎强度以及实际记录的钻时大小,合理选择钻头;根据钻时的突变,推断是否钻遇油层、气层,并确定工程上应采取的措施。
4)钻井液录井钻井液是钻井的血液,它对钻井工程极其重要,是保证优质、快速、安全钻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常常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主要与所钻岩层的性质有关。因此,人们常利用钻进过程中钻井液性能的变化来分析研究井下油层、气层和水层的情况,判断特殊岩性的地层。
5)气测井气测井是直接测定钻井液中可燃气体含量的一种测井方法。随钻随测、无须停钻。气测井能及时发现油气显示并预报井喷,对于新探区和高压气区的钻井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
气测井的实质是通过分析钻井液中可燃气体的含量,进而分析是否存在工业价值的油气藏。气测井是分析与油气田有关的气体。各油气田的天然气组成相差甚远。同一油气田,油层和气层的天然气组成也并非一样。在气测中,所分析的烃包括轻烃和重烃两类。轻烃指甲烷,重烃指相对分子质量比甲烷大的烃类气体。轻烃与重烃之和称为全烃或总烃。
气测井按其测试方法可分为非色谱气测和色谱气测。非色谱气测是利用各种烃气的燃烧温度不同将甲烷与重烃分开。色谱气测法又称气相色谱法,是利用色谱分析原理将天然气中的各种组分(主要是甲烷至戊烷)分开。色谱气测准确、速度快、得到的分析数据多,因此它正在逐步取代非色谱气测。
② 怎样勘探石油
必须在这些石油用罄前找到新油田,寻找新油田所到的地方,自然环境可能一处比一处恶劣。 天然油田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合适生成石油的沉积岩、一层贮存石油的多孔岩、一层不渗透岩“盖住”石油,把石油封存起来。沉积岩是沉积物经过千百万年形成的,沉积物含有鱼类、有壳水生动物、浮游生物、植物等,这些有机物质或因受热或因年久而分解,变成石油和气体。多孔岩会像海绵一样吸满石油;上面如有一层不渗透岩层,只要形状合适,最好呈穹顶形,就可把石油封存起来。 石油勘探者要寻找这三种岩石。为了寻找含石油的沉积岩,常常使用磁力测量和重力测量的方法。所有岩石都有磁性,但是各种岩石的磁性有微小的差异,地质学家据此可以知道地下岩石的结构与类型,此外也可从岩石的密度来辨别。 测量磁力方法,是用飞机带着测磁力的磁强计,飞过所测地区。根据磁强计测得磁力数据的变化,可以画出一张地层结构图。 重力测量则要测量和比较地下岩石的密度。一种名叫重力仪的仪器,可以测得地球重力场中亿分之一的重力变化,也有一种像陀螺仪的重力仪可在海域测量。 测得的资料经电脑处理,由地质学家分析。如果得出的结果是可能有石油,就再用地震勘探法来取得较详细的资料。 这种方法是在地面上引爆炸药或引起震动,借此向地层发出震动波。震动波以不同速度通过不同岩石,遇到两种不同岩石的交界面会反射回地面。传声器和记录仪器会接收返回的震动波。电脑根据震动波回到地面所需的时间,算出岩层的位置。最后画出当地的地层横断面详图。 这种勘探方法证明非常有用,然而,即使种种迹象显示可能有石油,地质学家还是不能肯定该区有石油。有时,地震勘探显示地下极可能有石油的地区,根本没有藏油;可能性似乎不大的地区,反而藏有石油。主要原因是很难弄清楚石油是否留在原来生成的位置。石油可能渗过多孔岩层向上或向两边漏走了。
③ 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法奖励沥青分离为哪四种
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法奖励沥青分离为以下四种:
1、饱和分(S)。
2、芳香分(Ar)。
3、胶质(R)。
4、沥青质(At)。
(3)石油分析常用方法扩展阅读:
沥青化学四组分析仪是适用于采用溶剂沉淀及色谱柱法进行道路石油沥青的四组分成分分析的分析仪。
1、结构组成:
由沥青质抽提器(包括球形冷凝器及100ml抽提器组装面成)和玻璃吸附柱。
2、使用注意事项:
(1)、设备不宜在磁场或电场中操作使用,必须采取屏蔽措施,防止仪器设备损坏或降低测量精度。
(2)、机械类仪器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空载运转确保无故障后方可加载使用。用前润滑,用后擦试干净。
(3)、仪器设备不准随意拆改或解体使用,确因需要开发新功能或改造更新等,需按分级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后再实施。
参考资料
网络-沥青化学四组分析仪
④ 油品检测的指标和方法都要哪些
油品检测方法:品质检测:色度、粘度、水分、闪点、总酸值、总碱值、不溶物、残碳、倾点、水分离性、泡沫特性、铜片腐蚀、氧化安定性、积碳、FTIR、锥入度、滴点、四球试验等;
污染监测:颗粒计数、滤膜分析、漆膜倾向指数(VPR)等;
磨损分析:光谱元素分析、PQ 指数、直读铁谱、分析铁谱、滤膜分析等;
分析项目: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全成分分析、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成分配比、配方分析、元素分析、失效分析等。
油品检测范围:
原油: 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高硫原油等。
燃料油:汽油、柴油、煤油、甲醇汽油、乙醇汽油、 无铅汽油、 航空汽油等。
防锈油:脱水防锈油、硬膜防锈油、挥发性防锈油、快干防锈油、电镀防锈油、软磨防锈等。
皮边油:皮革边油、皮带边油、皮具边油、皮手袋边油、真皮边油、皮包边油、哑光边油等。
衍生品:石油焦、润滑脂、化学纤维、沥青、石蜡等。
润滑油/剂:机油、齿轮油、液压油、特殊润滑油、工业润滑油/剂、汽车润滑油/剂、合成润滑油等。
油品添加剂:燃油添加剂、抗静电剂、脱色剂、助燃剂、抗爆剂、节油剂、防水剂、除炭等。
金属加工用油:防腐杀菌剂、极压抗磨剂、铜合金缓蚀剂、防锈添加剂、油性剂、降凝剂等。
油品检测
油品检测指标:
GB/T259石油产品水溶性酸及碱测定法
GB/T260石汕产品水分测定法
GB/T380石油产品硫含量测定法(燃灯法)
GB/T503汽油辛烷值测定法(马达法)
GB/T511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定法(重量法)
GB/T1792馏分燃料中硫醇硫测定法(电位滴定法)
GB/T4756石油液体手工取样法(GB/T4756-1998,eqvISO3170:1988)
GB/T5096石油产品铜片腐蚀试验
GB/T5487汽油辛烷值测定法(研究法)
GB/T6536石油产品蒸馏测定法
GB/T8017石油产品蒸汽压测定法(雷德法)
GB/T8018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法(诱导期法)
GB/T8019料胶质含量的测定喷射蒸发法
GB/T8020汽油铅含量测定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11132液体石油产品烃类的测定荧光指示剂吸附法
GB/T11140石油产品硫含最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石油勘探主要有:
1、地质法:通过露头、岩石、岩心观察,来研究成矿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和地质作用实现找矿的一种方法;
2、地化法(Geochemistry):取样、分析化验;
3、物探方法:根据地下岩石或矿体的物理性质差异所引起的某些异常物理现象的变化去判断地质构造、沉积等地质现象发现矿体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4、钻探法:为勘探地下含油气情况所钻的油气探井,有4大类(1)参数井;(2)预探井;(3)评价井;(4)资料井;
地震勘探:它的原理是由人工制造强烈的震动(一般是在地下不深处的爆炸)所引起的弹性波在岩石中传播时,当遇着岩层的分界面,便产生反射波或折射波,在它返回地面时用高度灵敏的仪器记录下来,根据波的传播路线和时间,确定发生反射波或折射波的岩层界面的埋藏深度和形状,认识地下地质构造,以寻找油气圈闭。
⑥ 常用的沥青化学组分分析法有哪些
核心提示:常用的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方法有Corbett法和SARA法。
常用的石油沥青四组分分析方法有Corbett法和SARA法。
美国ASTM D4124采用Corbett法,它将沥青分为沥青质(Asphaltenes)、饱和分(Saturates)、环烷芳香分(Naphthene aromatics)和极性芳香分(Polar aromatics)。
SARA法所指的四组分为饱和分(Saturates)、芳香分(Aromatics)、胶质(Resin)和沥青质(Asphaltene),取四个词的词头简写成SARA。SARA法在我国、日本等国家均已标准化。
⑦ 原油基本面分析方法有哪些
原油投资基本面分析:
1、供求关系
国际能源机构作为石油消费国政府间的经济联合组织,提供了未经相关国家官方确认的估计数字,显示沙特阿拉伯和美国分别是世界最大原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其中前十大生产国(单位为百万桶/天)为沙特(10.72)、俄罗斯(9.67)、美国(8.36)、伊朗(4.15)、中国(3.84)、墨西哥(3.71)、加拿大(3.2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2.94)、委内瑞拉(2.80)、挪威(2.78)。前十大消费国(单位为百万桶/天)为美国(20.59)、中国(7.27)、日本(5.22)、俄罗斯(3.10)、德国(2.63)、印度(2.53)、加拿大(2.22)、巴西(2.18)、韩国(2.16)、沙特(2.07)。这些产油国的产量变动直接关系到原油产业前端的供给,而消费国国内经济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原油的消费。此外,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经常会促使油价短期快速上涨。
2、美元
原油在国际贸易体系中以美元标价,美元的强弱自然影响到原油价格的高低。
3、经济因素
原油是大宗商品之王,基本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用到原油。原油销量的多少直接与经济的冷热相关,当全球经济步入复苏甚至繁荣阶段时,对原油的需求量自然加大,反之减少。
在全球经济体系中,重点应该关注美国的经济表现,一方面美国的经济直接影响美元表现,进而影响原油定价,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国,经济的冷热直接决定了对原油的消费需求。其次则是中国的经济表现,中国为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其经济走势同样直接决定了原油需求。
4、经济数据
在供给层面应关注OPEC组织公布的原油产量,北京时间每周三晚22:30公布的美国当周EIA原油库存。其次在经济数据方面要关注美国的GDP,就业市场,房地产市场,工业产出,PMI等一系列指标,还有中国的GDP,PMI等指标。
⑧ 石油的风险有那些,举个例子
只要有投资活动,就必然存在相关风险,这一点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了。石油期货投资项目是当前国际上热门的投资方式,对其风险性的识别和防控是进行该项投资的重点内容。
在我国的石油经济界中,一般会把石油项目的风险分为地质、技术(含工程)、经济(含市场)和政治四大类。但是项目的性质和特点不同,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备不相同,不能一概论之。
1.地质风险因素。具体表现为构造特征(断层、圈闭等)、储层特征(层序、讽积相、夹层、裂缝分布等)、油藏特征(温度压力、液体性质、水体能量等)、渗液物理特征、温度压力系统、油气水性质、产出注入能力、生产特征等。
由于石油是深埋在地下几千米的,它的生成、运移、储存以及开采等流程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据统计数据表明,国际上公认的找油成功率一般在25%左右,石油勘探风险在70%~80%。
2.技术风险因素。具体表现为开发方式的选择、钻井工程方案、采油工程设计和地面建设工艺流程的设置等。
3.经济风险因素。包括市场供求关系、价格、利率、汇率变化等。
4.政治风险因素。如社会环境、经济政策、国家政局、战争等。
石油期货的投资风险取决于石油本身的不确定因素。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学会进行风险分析才是重中之重。目前较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是研究石油项目投产后,以利润为零时产量的收入与费用支出的平衡为基础,测算项目的生产负荷状况,分析项目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度量项目抗风险能力。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越低,说明项目适应市场变化能力越强,抗风险的能力越大,亏损的风险性越小。
2.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预测和分析项目不确定变量因素发生变动而导致项目经济评价g标发生变动的灵敏程度,从中找出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与影响正负方向,进而制定控制负影响敏感因素的对策,确保项目经济与决策的总体安全。其作用是为了提高对项目经济效果评价的淮确性和可靠性,一般来说,项目相关因素的不确定性是项目具有风险性的根源,敏感性强的因素的不确定性给项目带来的风险大。
3.概率分析。风险分析常用的 较成熟的方法是概率分析。概率分析又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分析。
石油期货的投资风险大小由石油本身的特质直接决定,要想在石油期货投资中获利,对其投资风险的意识和分析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