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简述声乐教学法的步骤
1、中声区要扎实稳固,才能扩展音域。
2、自己就是自己,每个人的乐器构造不同,所以不要模仿,唱自己。
3、正确的声乐理念来源于了解自己这件乐器。
4、吸气时学会把胸腔打开,肋张开,打开喉,吸气积极状态。
5、歌唱从强到弱,最后回归到气息上去。
6、一个歌唱者,首先看音乐基本功,再看技术基本功,再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发挥自己。
7、音乐修养诸问题:
歌唱对音量的误解;
保持本色、不贪婪;
木桶的故事告诉我们,要不骄、不燥、做自己,做平凡的人;
用眼睛去歌唱;
一定要朗诵歌词,韵母归韵尤为重要。
8、一定要尊重少数民族、尊重他们的歌曲风格、语言。
9、先进入状态,伴奏再响起来,进入人物歌唱。
10、学歌先读谱子,而不是先听音乐。
11、气不够的时候尽量把肋间肌打开。
12、乐器要站稳,肚脐的位置,与双脚形成三角要有力量。
13、歌唱的四个步骤:吸气——肋间肌打开——声音往气上唱——收声音——吸气。
14、唱完一段学会松弛,舒展开,然后在唱。
15、歌唱是嘴上的动作不一定要夸张,但是鼻子和嘴要打开。
16、朗诵歌词,像说话一样。
17、吸气唤换气的时候就是放松的时候。
18、适当吧韵母拉长。
19、下巴挂着就行了,用上颚。
20、高音前的准备。要有准备。
21、教学中不要直接指出学生的缺点,要找出原因,从侧面的协调,使学生转移注意力,达到目的。如:下巴紧,就强调上颚咬字、用切齿咬字。
22、气息浅的同学,多做跳音练习。
23、声音像流线一样,不要在个别字眼上声音位置变、靠后等等。自己发现自己的咬字。
24、唱高音时,要找到声音的焦点,自己的声音像一条线,小心的穿过针孔,声音的延长就像穿过针孔的线的拉长。
25、教学中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改掉学生毛病。
26、起音在丹田。
27、头声很重要。
28、一位着名歌唱家说:“我感觉自己的声音,就在我前方的一个空屋子里。”
29、每个韵母都要唱圆。
30、凡是窝着唱的就朗诵歌词。
31、比赛选歌要有特点,尽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唱自己的歌、唱内涵。
‘贰’ 浅谈几种有效的声乐教学方法
(一)讲授式 1.讲授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演示、范读为主。 2.讲授式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听众;教学程序大体是宣布本课教学目的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四个阶段。 3.讲授式教学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控制整个课堂、掌握教学进度;发挥正面教育和教学的作用,对学生直接传授知识和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容纳大量的听众。其缺点是:学生活动少;易受教师教学经验与教材难易及趣味性的影响。讲授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在运用时不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极易形成注入式教学。 4.讲授法的运用要注意以下几点:讲授内容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观点与教材的统一;照应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同时抓住它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语言要准确、清晰、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并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水平;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并合理使用电化教育手段。(二)启发式 1.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体规律,以谈话、问答、揭示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形式。在中国,“启发”一词,源于古代教育家孔丘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朱熹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示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孔子之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主张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但不要硬牵着他们走;严格要求学生,但不施加压力;指明学习的路径,但不代替他们达成结论。 2.启发式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其方法,仍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讲授、谈话为主,但增加了学生的课堂活动,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讲清教材变为引导学生自己弄懂教材,在关键之处启发学生思考,促使其领悟;其程序是:比较多样、复杂,视教材的难度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的变化,一般可按“自学—发疑—提问—释疑”或“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步骤进行。3.启发式教学的特点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学生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在于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它反映了教学的客观规律。启发的优点是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缺点是不容易掌握,使不少新教师在运用时常常流于简单的一问一答之中。(三)讨论式 1.讨论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2.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方法上,课堂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退居辅助地位,采用分组或全班讨论形式,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程序上,基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并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第二步,学生解决问题,通过思考、辩论、总结,求得真正的答案。3.课堂讨论有三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用于扩大和加深有关学科理论知识而组织的系统的专题讨论;第二种是就某学科中个别主要问题或疑难问题而组织的课堂讨论;第三种是日常教学中采用的带有研究性的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优点是,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缺点在于难以组织、发动学生,而学生一旦被发动起来又不易控制课堂秩序,而且讨论问题一般费时较多。4.进行课堂讨论一般要求是:讨论前,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确定讨论的题目并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材料,认真准备意见和写出发言提纲。讨论进行时,充分启发学生的独立思想,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岐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结束时,教师作出总结,也可提出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功能(一)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科教学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在实践中从头摸索进行教学的状况,搭起了一座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是和它既来源于实践,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形式的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教学模式来源于实践,是对一定是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这种框架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依据,已经具备了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式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的实施程序。便于人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的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具体指导教学,并在实践中运用的中介。(二)教学模式的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在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辨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学模式是从教学的整体出发,根据教学的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的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在内的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的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理论指导下,以简化形式表示的关于教学活动的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一定的教学思想以及在此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在一种教育模式中可以集中多种教学方法。任何模式都不是僵死的教条,而是既稳定有发展变化的程序框架。
‘叁’ 幼儿声乐教学方法有哪些
幼儿学声乐有些早吧。幼儿声带等呼吸器官没有发育好,过度使用只能带来伤害。儿童期可以学习童声。
‘肆’ 浅谈声乐教学的几种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直观感性的教学方法,也是声乐教学的基本手段。通过教学演示可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意图产生直接的印象和共鸣,以利于激发学生歌唱学习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包括动作演示、嗓音演示和表情演示等。
2.分析法。分析法所涉及到的内容应涵盖声乐理论、声乐技术、艺术表现等三个方面,所研究的对象应包括声乐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两个不同层面。借助分析法,能够帮助学生寻找到歌唱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途径等;通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从歌唱艺术现象深入到对歌唱艺术本质的思考;通过分析帮助学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取得进步。
3.练习法。声乐艺术是具有显着技能特征的艺术,在掌握一定的歌唱技能之后,需要通过经常性的重复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同时,那些错误的发声技能也需要通过练习加以克服和纠正。在歌唱艺术实践中,学生对作品的演唱处理以及歌唱技术方法的设计安排和表演运用,同样离不开练习的帮助。
4.听赏法。听赏法是声乐教学常用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歌唱听觉训练和作品赏析训练。对教师范唱和声乐大师音像制品的听觉赏析,有助于逐步确立正确的声音观点,使之在歌唱训练中起到正确的引导。同时,听赏法必须逐渐渗透到对不同体裁、题材、风格、流派、演唱形式的听觉训练方面,学生在接受技法训练的同时提高歌唱听觉感受、感知和听觉思维创作能力。
5.情境法。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作品艺术形象关联的情境内容的创设,为学生勾勒出特定的内心人物、场景、情景、环境、氛围等鲜活艺术形象,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谋求格调高雅的审美品位。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将有利于提高声乐教学训练的实际效果。
‘伍’ 学好声乐的方法有哪些
声乐培训的话主课当然是声乐了,声乐主要分为民族,美声,通俗唱法,其次还有乐理,视唱,练耳,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小三门,以上这些算是专业课,为了艺考还要学习文化课。
‘陆’ 如何训练声乐
声乐训练的方法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包括内心听觉和内心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元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元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演唱能力,安排丰富的曲目让学生唱,要认真分析作品,教学生充分表现好每一首乐曲,哪怕是很简单、很小的声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疆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柒’ 学好声乐的方法有哪些
如何学习声乐
学习应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歌唱技能技巧的学习和声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1、声乐基础理论的学习
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首先要懂得发声的生理机制,如了解歌唱器官的构造,歌唱发声的简单原理,声音的共鸣原理、共鸣腔的划分、共鸣腔的运用和声区的关系,运用共鸣的方法等。
另外,在进行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时,必须掌握歌唱的呼吸方法、呼吸的运用、了解呼吸的支点,常用的呼吸练习方法。学习识别声音的性质、声部的划分,了解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特点及嗓音的保健等。
学习了解声乐理论基础,可使自己练习时不盲目,目标明确。另外,再看看别人的声乐论着、声乐方面的录像、电视、录音等,都会给自己带来极大启发,对歌唱练习时大有好处,使自己少走弯路。
2、跟声乐教师学习
歌唱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仅凭声乐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文字资料去进行歌唱发声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文字很难准确表达歌唱技能技巧的内涵,加之个人生理条件、理解和领悟能力的差异,更增加了凭文字资料学习的困难。按书上说的方法练习发声、歌唱,练习者本人无法判断方法的准确性和声音效果正确与否,这样的练习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很可能导致错误的歌唱发音。因此,学习歌唱时,特别是初学阶段,必须找经验丰富的声乐老师指导,按照老师的方法练习,并把自己练习中的体会、困难、收获、感觉等如实地告诉老师,以便于老师根据你的个人特点,教给学生准确度高、收效快的练习方法。学习时应注意多用脑子,少用嗓子。
歌唱训练内容
声乐训练有完整、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它包括:
1、呼吸的训练
歌唱呼吸是发声的动力,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呼吸方法来控制和运用气息,就不可有优美悦耳的歌声。一切声音表演技巧都与呼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克拉克在《论呼吸》中主张:歌唱者第一件事就是学习适当的呼吸。普利斯曼在他的《喉头生理学》中认为:呼吸是声音的生命力。我国传统声乐论着中说:“气者,音之师也。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也说明了中外古今的歌唱者都十分重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呼吸,首先要了解呼吸的方法。呼吸的方法有三种:
(1)上胸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用上胸控制呼吸的方法。它吸气量少而浅,仅及肺上部,易造成喉头与颈部周围肌肉的紧张,发出逼紧、干瘪、缺乏弹性的直声。这类现象在初学者特别是业余歌唱者身上较为多见。这是一种需要纠正的、不好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依靠软肋扩张、小腹鼓起和收缩的呼吸方法。它吸气比上胸式要深,但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吸气过深,气息往往不流畅,影响发声的部位,中、低声区音色沉闷,声音缺乏灵活性,并出现音偏低的现象。
(3)胸腹式联合呼吸。这种呼吸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与两肋、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法。这种呼吸法是近代中外声乐界公认而普遍采用的科学的、合乎生理机制规律的呼吸方法,这种呼吸方法有许多优点。它控制气息的能力强,呼气均匀、有节制,能储存较多的气,有明显的呼吸支点,使音域扩大,并使高、中、低三个声区协调统一。
懂得了呼吸方法还不行,还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达到歌唱时运用自如。现在常用的有两种练习方法。
快吸慢呼:这种呼吸法,是歌唱时最常用的一种。应该经常练习。具体作法是:急速吸气,略停顿后,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想象一位久别的很要好的朋友,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惊奇地倒抽一口气,几乎喊叫出来,就停止在这种状态上。几秒后,仿佛有一股外部的力量将小腹向后推压,感到小腹在与这股外来力量的对抗中,气息缓缓呼出。这时横膈膜有力地起着支持作用。
慢吸慢呼:缓缓将气吸入,略停顿后再缓缓呼出。可以这样体会:当你收到一束你喜爱的鲜花,你高兴地在闻花的芳香,这时你会发觉你的胸廓自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向前、向上抬起,而肋肌、包括腰部,同时向四周扩张,保持这样状态,仅将腹部横膈膜以下的肌肉群放松、送气。送气时想到吹蜡烛,将燃着的烛光吹倒,但不吹灭,就这样,保持烛光不升起来也不灭掉,保持时间长一点,然后再换气。要达到这个要求,吸气一定要闻花时一样自然、平静、柔和。呼气时一定要均匀,有节制。同样,如果要练慢吸快呼,那你就缓缓吸一口气后,一下子把蜡烛吹灭。
2、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是用于训练声乐技能技巧最基本最简单的练习。实际上是把构成歌曲旋律最基本最简单的动机或乐句提练出来配以单纯的元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作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反复练唱。进行发声练习的方法和步骤各式各样,派别颇多。但是,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都是达到以下目的:
(1)有意识地运用气息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
(2)形成正确的喉头位置,解放喉头,稳定喉部器官,使声带运动与呼吸密切配合,调整适度,在唱高、中、低、强弱不同的音符时,都有较为理想的声音效果。
(3)训练调节共鸣腔体的方法,适当扩张可调节形状的共鸣器官--咽腔、口腔、喉腔。运用不能调整形状的共鸣器官--头腔和胸腔,通过共鸣腔体的调节与运用,增大音量,美化音色。
(4)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
另外,发声练习时应选择适当的元音。开始进行发声练习时在a e i o u u六个元音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全部均衡的唱好,这就要在老师的帮助下从发音最自然、动听的元音开始练习,这样,就较容易调整元音着力部位和协调音波在共鸣器中的作用。练好最方便自然的元音后,逐步调整,带动其它元音,发声练习的进展就会快得多。
发声练习最初以自然声区为基础,逐步拓宽到中声区的音域。在练好中声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音域,达到声部应有的声音特色和音域。
3、歌唱语言
歌唱语言是声乐训练中的重要部分。
歌唱,就是将音乐化的人声与语言相结合,进一步表情达意的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歌唱语言能直接揭示歌曲的文学内容和思想内容,能突出作品风格,能直接按展示歌曲图像和意境。
歌唱语言总的要求是:声母准确又灵巧,韵母形态保持好,自然适时来归韵,阴阳上去要记牢。轻重缓急须分清,语气语势处理好。
字头必须咬准,但又不能咬死。当字头咬住后,应当自然及时地过渡到字腹。字腹吐清后,应当适时地收声归韵,一定要注意三者衔接,过渡自然、顺畅,成为一个整体。另外,拼音要唱准,如“l”和“n”,“平舌”和“翘舌”,“f”和“h”,“前鼻韵”和“后鼻韵”要区别开,声调准确。
歌唱语言必须同歌唱的呼吸、发声、共鸣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歌唱语言必须同灵活多变的呼吸、通畅的声音贯通的共鸣协调起来,才能收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的效果。
勤学、苦练、多动脑是学好声乐的关键
学习声乐时要在老师面授时认真学习、思考、体会,并作好笔记。声乐学习笔记是反映学习声乐进程的一面镜子,应记叙每个阶段采用的发声练习、歌曲教材、教师要求、练习效果、主要问题及纠正方法等。回家后,要坚持每天按老师的要求练习,这是能否学好声乐的关键。成功是不会亲睐懒虫的,只靠在面授时练习一下的人是不会有长进的。
‘捌’ 声乐是什么主要教什么
声乐,是指用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声乐主要教: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
声乐是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作用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有节奏的声音。按音域的高低和音色的差异,可以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和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每一种人声的音域,大约为二个八度。
所谓“唱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有的演唱模式,这种模式直接影响着演唱的外在表现风格。就美声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这三种唱法而言,因为唱法模式不同,故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
具体地说,三种唱法之所以在风格表现上有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三种唱法在歌唱发声的原理运用上的不同所致。
(8)声乐教学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唱歌技巧:
1: 尽量不要唱自己不太会唱的歌曲
2: 高音唱不上去的时候 话筒拿稍微远一点,然后用点气小声唱,会比你大声扯上去有效果好很多.
3: 如果不太会唱的歌曲一定要用原唱跟着,会唱的地方消声不会唱的用原声.
4:平时多听听一些适合自己嗓音条件的歌,保证k歌的时候自己有王牌的歌可k。
5:走调怎么办呢,其实很简单,走调主要是因为唱的音高不够,所以可以在平时听歌 的时候,可以分句一句句学,原唱唱多高跟着那个音高唱,而且一定要多唱,把音高记下后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