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究竟什么样的育儿方式,可以被称作为“好”呢
首先要做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要想理解我们的孩子,切身感受孩子的想法,孩子是三岁,你像成人去对待孩子是不切实际的。陪伴就是放下手机认真听他讲话,不管他多小;陪伴就是好好陪他聊天,不管你今天有多心烦;陪伴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互相学习。我们是孩子与社会的一座桥梁,把负面的情绪收起来,用爱来接纳孩子成长中的各种探索和烦恼。
坚定:就像一颗大树,坚守在自己的立场上,任凭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温和:任凭你怎样的暴风骤雨,我不被你情绪带跑,不跟你急,不带敌意,没有负性情绪,所以不会被投射性认同伤害到,更不用必须还击,守住原则。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不打骂批评指责。遇到问题引导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赋予孩子更多的能力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在教育界有一句很出名的话“你想要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首先要是什么样的人。”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也是父母对孩子最深沉的爱。我们就是要站在孩子的背后,时刻关注着他,给之充足的安全感,让孩子勇敢的做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② 在育儿这件事上, 中西方育儿观念有什么差异
外国人难以接受的3种中国育儿现象
现象一:给婴儿剃光头
小美七个多月的时候,头发很稀少。我想给小美剃光头,费尽了口舌想说服她的爸爸罗大翔(美国人),结果罗大翔始终没有同意。我的一个外国朋友的中国妻子想给宝宝剃头的时候也遭到了激烈反对,甚至不光是丈夫,整个丈夫的家庭都反对。
实际上,在婴儿3~9个月的这段时间里,是胎毛脱落的旺盛期,而新生头发的速度慢于胎毛脱落,所以小美的头发稀少。后来事实证明,甄小美的头发长势非常不错。
科学已经证明,剃光头对头发长得更好没有帮助,这种说法在网上随便用中文英文搜索都能看得到。因此,如果你是为了让孩子的头发长得更好而给他剃光头就大可不必了。
文章图片2
现象二:在有孩子的地方抽烟
有一次我正在和小区里的一个妈妈聊天,而她的丈夫也就是孩子的爸爸就开始抽烟,而我的孩子和他们的孩子就在旁边的推车里。我半开玩笑地说:“宝宝们离得这么近,爸爸抽烟对宝宝不太好,是吧?”没想到那个爸爸却把烟放在宝宝的嘴唇上,假装让宝宝也抽,还笑着说:“抽烟要从小培养。”我只好走开了。
通常我们习惯带宝宝去西餐厅,因为大部分西餐厅都设有“无烟区”,不用担心有人抽烟。现在北京有规定,所有公共场合都不能吸烟,在公共场合吸烟的情况有所改善,但还有很多城市对这一规定贯彻得并不彻底。
不论如何,我不能接受任何人在有孩子的地方抽烟。这是对他人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文章图片3
现象三:玩弄男孩的小鸡鸡
罗大翔第一次见到这个现象是在包头。一个小男孩穿着开裆裤,邻居的叔叔一边用指头拨弄他的小鸡鸡,一边说:“小牛牛,蹦一个!”罗大翔惊讶不已,问我怎么回事儿。我说:“可能是因为中国人传宗接代的思想比较长久,所以看到男孩就特别喜欢。”“为什么一定要用这种方式表达喜欢?不能用别的方式?”他问。我回答不上来。
这样的行为在国外肯定不能被接受,如果孩子的父母起诉,对方还可能获刑。个人觉得虽然是小孩子,他的隐私也应该受到足够保护,这对他的成长也是有好处的。
中国人难以接受的4种外国育儿现象
现象一、让孩子在地上爬
Ezra(一岁多)的妈妈在很多国家住过,在中国待了4年,她说:“中国的孩子在床上和怀里长大,西方的孩子在地上长大。”
西方基本都是妈妈自己带孩子,没有老人或者保姆帮忙,所以没办法,不能老抱着孩子,只要家里很安全,就让孩子在地上爬来爬去,不离开视线就行了。另外,国外的地面大部分比较干净,没有人随地吐痰或者扔脏东西等,也是个重要的原因。我们现在住的小区的地面也挺干净,甄小美常常在地上爬,回家以后再清洗和换衣服。刚开始只有她一个小宝宝在地上爬。渐渐的,别的家长看到这样其实没问题,孩子还玩得很开心,在地上爬的小宝宝越来越多了。
如果地上干净安全,爬一爬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很有帮助的。
文章图片5
现象二、给孩子喝冰水
美国人家大部分的冰箱都带着制冰机,杯子伸过去一推,冰块哗啦啦掉下来。有人说美国人是“在冰箱里长大的”。罗大翔的弟弟的女儿两岁,从来没有喝过热水,要么是水管里接的常温水,要么是加了冰块的冰水。绝大部分的美国孩子都是这样,几乎很少出现因为喝冰水拉肚子的现象。
甄小美长牙的时候,我们用咬咬袋装了冰块给她咬 -- 婆婆说这在美国很普遍 -- 凉凉硬硬的冰块让她热、痒、痛的牙床舒服很多,她也没有拉肚子。我一个美国朋友在四川大金川地区的一个县城里教了三年书,他是唯一的外国人,他的宿舍没有冰箱。后来他喝不惯冰水了,开玩笑说“我变成了中国肠胃”。
喝不喝冰水纯粹是个习惯问题,如果你家的孩子习惯了喝温水,也就不必让他尝试喝冰水了。
文章图片6
现象三、给孩子穿得少
入秋的时候我们带甄小美去朝阳公园玩,看到四个外国小孩儿,穿着短裤短袖凉鞋,拿着铲子跑来跑去。当时我穿着厚外套,甄小美穿着小大衣。我和很多过路人想的一样:“穿这么少?太冷了吧?别把孩子冻着。”
这两天早上我带甄小美出去散步也常听到这样的话,邻居好心的过来摸摸她的小手,告诉我:“你看,她小手冰凉。”我记得英文育儿书上说:不能用孩子手脚的温度来判断孩子的冷热,而是应该摸脖子和后背。这和咱们的习惯完全不同。于是今天早上我给她穿上棉袄棉裤,外面再罩上棉的连体衣,像个皮球似的出门散步,可是她的手还是凉的,摸摸脖子,倒是很温暖。这下我心里有点底了。
现象四、给新生男婴割包皮
犹太教的男婴都必须施割礼,这是宗教原因,不讨论。四五十年以前,美国社会强烈反对给新生男婴割包皮,认为这是极其不人道的做法。但是后来医学和事实慢慢证明了这项手术的无害性,所以接受的人越来越多。不过直到现在,这也还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争辩双方各执一词,听起来都很有道理。
咱们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大部分中国人对外国人的这个习惯也和50年前的美国人一样,强烈反对,难以接受。我好像没听过哪家中国医院给新生儿做这样的手术。
我认识的外国男婴做过这个手术的不少,没看到出什么问题。刚生出来的小孩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对疼痛的感觉是最迟钝的时候,所以也不会举得很痛苦。
③ 新旧育儿方法大不同,到底哪种对娃更好
当然是科学的育儿方法比较靠谱,对娃好,以前的很多风俗害惨了不少小孩,比如前段时间的喂小蝌蚪能治病这种没依据的,结果小孩病上加病。
④ 厨房育儿,有什么好处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和手部活动来发展自己。所以,孩子需要有一个能让他工作的对象,才能给他提供活动的动力。但在家庭中,这种需要被忽视了。”厨房里,常见的水、米饭、蔬菜、面团等。为孩子提供一种环境和条件,可以满足他们的愿望,发挥他们的潜力。蒙梭朴正洙说:“我们不能创造天才,我们只能给每个孩子实现自己潜力的机会,让他们成为一个独立、安全、平衡的个体,让每个孩子的学习在正确的时间自然、快乐地产生。”
如何保证孩子在厨房的安全当爸爸妈妈在厨房操作时,有时婴儿会闯进来。如果父母没有及时找到婴儿,孩子很容易在厨房受伤。
1.确保儿童不会得到危险品
现在家里的厨房面积不算太大,但是随着厨房各种电器的出现,厨房往往是寸土寸金。如果厨房里的物品摆放不整齐,尤其是一些“刀、叉、戟”,宝宝很容易拿到这些物品。对于没有危机感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在网上报道这样的悲剧并不少见。所以,如果家里有宝宝,一定不要把厨房里尖锐的东西暴露在宝宝能接触到的地方。
2.防止碰撞
厨房里的大部分工作台都是80 cm左右的高度。如果宝宝误入厨房重要的地方,头的高度正好和台面的高度一样,很容易撞到头受伤。不仅如此,厨房空间狭小,散落物品多,如果宝宝在厨房,家长要格外小心。
⑤ 育儿理念不同的人,可以在一起生活吗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人生目标,如果因为有什么不同就不能生活在一起,那世界上恐怕也没有夫妻和家庭了。所以育儿理念不同,当然可以生活在一起,只是要怎么和谐的生活在一起需要智慧和方法。
育儿理念不同可能发生在夫妻之间,也可能发生在两代人之间,如何和平相处,可以参考一下方法:
三、各司其职
沟通之后,将家庭各个成员在育儿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划分,各司其职,既不干涉其他人的的领域,也要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我们所遇见的所有人都是不同的,育儿理念也是一样,家庭成员都是为了更好的抚养孩子,那就应该求同存异,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