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以色列是如何重视阅读的
以色列政府把知识教育和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以色列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开创未来的关键。其主要做法,一是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终保持在占GDP的9―12%。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犹太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8%,受过中等教育的占70%,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二是将教育置于法律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法制化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5―17岁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8岁未学完国家规定课程的成年人要学完高中课程。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法”、“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从教学内容到具体管理,从一般培养到特殊教育,甚至对学生的课时都做了规定。
三是注重启发式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学都比较宽松。但对中小学课时做了规定,学校教育每周4天,每天不得少于8小时,周末学习一天不得少于5小时,星期五不得少于4小时。这些规定是要学生把课程主要消化在学校里和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没有繁杂的家庭作业和注重课外教育。
‘贰’ 以色列高考考什么,考到什么程度以色列教育与中国的对比
以色列高考成绩由3部分决定。从11年级(高二)开始,学校在学年末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测试,并将考试成绩留作记录,供高校招生时参考。此外,高中结业时,学生要参加全国统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专业的取向选择考试科目。
第三部分成绩来自大学入学考试。以色列的大学入学考试叫Psychometric Test,是对学生学习潜质进行综合测试。考试题多面广,分8个部分,连续考试3小时20分钟,满分为90分。考生的最后总成绩取决于毕业考试和心智综合测验成绩。
为避免考生可能产生一试定前途的心理压力,国家为考生提供5次入学考试的机会,考生可任意参加。如果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在6个月后再考。高校自己确定各院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不达标者不能作为录取候选对象。
‘叁’ 以色列说什么语言
以色列的官方语言为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享有特殊地位(阿拉伯语在具争议的犹太民族国家法之前也是官方语言)。
希伯来语最主要的语言,被大多数人口所使用。以色列有大量的海外移民,因此在街上能听到很多种语言,来自欧美的电视节目也在以色列广泛播放,也可以找到全世界各种语言的报纸。
以色列人大多英语流利,除了英语国家移民之外,因为官方、民间皆与美国交流密切,而义务教育从小学低年级起就有英语科目,而且电视、广播充斥英语节目。
1990年代前苏联解体后,大量俄罗斯移民涌入,令当地拥有100万以上的俄语使用者。大约有70万以色列人讲法语,其中大多数人来自法国和北非(见马格里布犹太人)。
也有不少来自埃塞俄比亚的移民(大约13万埃塞俄比亚犹太人住在以色列),因此有很多人讲阿姆哈拉语。其他被使用的语言还包括了意第绪语、拉迪诺语、罗马尼亚语、波兰语、意大利语、荷兰语、德语、波斯语和阿拉米语。
教育
以色列有着中东地区以及西亚最高的平均受教育年数,与韩国并列为整个亚洲平均受教育年数最高的国家,而在全世界上则排名21名。根据联合国的数据,以色列也有中东地区最高的识字率。
以色列的教育制度,在中等教育的层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1-6年级)、初级中学(7-9年级)、接着是高级中学(10-12年级),义务教育则是从1年级至11年级。中等教育通常包括了协助准备以色列大学的入学考试(תעודתבגרות)。
大学入学考试是由数个题材组成,一些是必考的(希伯来语、英语、数学、圣经教育、公民学、以及文学),有一些则是选考的(如化学、音乐、法语)。在2003年,有56.4%的12年级以色列学生获得大学入学许可:希伯来语学生有57.4%、而阿拉伯语学生有50.7%。
获得大学入学许可的以色列学生都可以就读高等教育。不同的大学通常会要求一定的入学分数,同时也会考量到心理测验的分数(类似美国的SAT)。由于所有大学(以及诸多学院)都是由政府所补助,学生负担的学费只占了一部分的教学成本。以色列有八所大学、以及数十所学院。
‘肆’ 认识以色列的小朋友教案社会
以下是第二资源教育网(www.02e.com)小编精心搜集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重点】
1.了解巴勒斯坦地区重要的战略位置。
2.知道以色列在荒漠上发展灌溉农业的先进方法及取得的成就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教学难点 】
1.阿以边界
2.中东问题
【教学用具】巴勒斯坦地区图,以色列农业景观图,巴勒斯坦地区边界变化图
【教学过程 】
(导入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西亚北非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石油资源,这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对待事物的观点应该一分为二,我们还应该了解它们给该地区带来的不只是福音,还有战乱和苦难,同时也是该地区国家矛盾与纷争、外部大国插手干涉中东事务的祸根。大家知道当今世界局势最为紧张而又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地区在哪里吗?
(学生讨论)
以最近有关“巴以冲突”的新闻报道导入 新课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区图
(引导学生观察巴勒斯坦地区图,确定该地区的范围)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的位置?
2.巴勒斯坦地区面积并不大,可是这样一个弹丸之地,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讨论,注意着重考虑其地理位置)
(总结)阿拉伯半岛西侧,地中海东岸,亚非“陆桥”,交通枢纽。
(展示地图)巴勒斯坦地图
(提问)1.巴勒斯坦地区包括哪两个国家?
2.这两国之间的国界线同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国家有什么不同?(不是正式国界)
3.两个国家的首都分别在哪里?(都是耶路撒冷)
4.巴勒斯坦有几部分组成?
5.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进行讨论)
(总结)这两个国家从历史上看非常特殊,彼此间有着很深的渊源和矛盾。
(讲解历史上该地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生活经历)
‘伍’ 评述以色列社区学前教育的特色及启示
以色列作为中东的一个小国,西临地中海,东依戈兰高地,是亚洲和非洲之间的陆上交通要道。以色列虽然国家小,人口少,但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目前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居第21位。以色列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教育被视为以色列国家的基本财富以及未来发展的关键,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兴办教育。学前教育是以色列教育体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由教育、文化、体育部下设的专业机构进行管理,其具体工作包括课程的制定、教学用书的编写及社区教育计划的实施。本文简要介绍一下以色列的社区学前教育。 一、社区学前教育重视家长的参与 以色列的社区学前教育十分重视父母参与儿童的教育,为此,以色列政府实施了两个重要的社区教育计划,即HATTF和HIPPY计划、力图对不同年龄幼儿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以提高指导的效率。
‘陆’ 以色列靠什么抢占诺贝尔奖 谈谈教育的重要性和学习的重要性
高校科研气氛浓
迄今为止,以色列所获得的10项诺贝尔奖中,有4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2人获得经济学奖,1人获得文学奖,以及3人获得和平奖。显然,在科学领域里,以色列有很大的优势。之所以能在科学领域独占鳌头,与以色列高校的科研氛围是分不开的。
以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达尼埃尔·谢赫特曼所在的以色列理工学院为例,以色列获得的4项诺贝尔化学奖中,有3名获奖者来自这个学院。理工学院是以色列有名的理工人才输出院校。在2011年由上海交通大学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该学院的计算机技术排名世界500强中的第15名,而化学、生命科学、工程技术、数学研究方面则名列第42位。在过去20年中,七成以上的毕业生都从事高科技行业,约占到以色列从事这一领域的毕业生人数的51%。八成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以色列公司由这里毕业的学生掌管。
另外一名化学奖的获得者来自魏兹曼科学研究所。这个研究所也赫赫有名——它是以色列一流的研究所,在计算机领域、医学领域都很有建树。这里的研究人员曾两次获有计算机领域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以及沃尔夫医学奖。据称,在全球顶级的25种药物研发中,有7种是有魏兹曼科研所研发的,而哈佛大学只研发了其中的两种。
以色列的大学在世界也很有名,在2010年的大学排名中,前150名中有4所是以色列的大学,其中位于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排名第72位。而几乎所有的技术领域的着名机构都在以色列建有研究中心,并且以每年500个新建项目的速度递增。以色列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如此高的科研氛围,为培养优秀科学家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这是民族智慧的来源,同时也是开发智慧的保障。
在学术上有股傻劲
另一个让以色列人成为诺贝尔奖常客的重要原因,在于以色列的教育。以色列的家庭教育举世闻名,不少研究机构都以此为研究对象。有人说,以色列人有股坚韧的傻劲儿,认准了就不容易回头,所以才容易在学术界和企业中取得成功。以色列人的这种品格恐怕与其从小所受的教育分不开。而同样让世人称道的,是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据了解,以色列对教育的投入从建国起就一直保持在GDP的7.5%左右。今年3月,以色列教育部又宣布,为增强大学教学和科研能力,今后6年将大幅增加教育投资30%,总额达21亿美元。这样大规模的投资教育领域,在其他国家都不多见。
除了投资,在教育当中,教师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可限量的。达尼埃尔·谢赫特曼在接受《世界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讲了一个有关他年少时物理老师的故事。在他心里,那是个完美的老师。这位老师从伊拉克来,不但有活力,而且非常严谨。“他在黑板上画线,一定是直线”。一次,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电路图,让谢赫特曼上前去解答问题。在正确解答之后,老师鼓励他说“你懂物理”。谢赫特曼回忆起这个故事时说,这句话对老师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但“17岁的我记住了”。同时,以色列的教育体系提倡鼓励发展人的独创性,用较少的成本完成更多的任务。这就为学者和学生们提供了更为宽松的环境,以及更加自由的思想。在这样的体系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一展所长,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力量。
以色列教育部长基甸·萨阿在恭喜达尼埃尔·谢赫特曼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曾谈到教育的未来。他说,开发人的潜能和投资教育是未来以色列科研领域发展和取得成果的关键,“最高级别的研究能确保以色列的未来”。如此看来,以色列在世界科研领域的优势可能还会继续保持下去。
‘柒’ 以色列为何如此强大
以色列的崛起固然有美国的扶植,但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因素。探索其中的原由,也许对我们不无裨益。
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以色列国家发展永不枯竭的原动力。犹太民族是一个苦难深重的民族。历史上数次大迁徙、大流散,犹太人惨遭奴役、驱逐和杀戮。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600万犹太人被德国纳粹杀害。“逆境生人”,这些历史遭遇没有使犹太人灭绝,也没有使之屈服,相反却锤炼了犹太民族高度的爱国主义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世界上犹太人大约有1200万人,其中一半生活在以色列,一半散居国外。犹太人无论在哪里,都时时刻刻牵挂着自己的祖国,尽一切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的国家。凡犹太人居住地都有犹太社团,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影响驻在国对以色列的政策,其中以美国的犹太集团为最大,对美国对以色列政策的影响也最大。散居国外的富有犹太人不但回国投资,也大笔大笔地捐款给学校、研究机构和慈善事业。犹太民族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勇于创新的精神,一直为人们所称道。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哺育出众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伟人马克思就是犹太人,着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是犹太人。据统计,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30%以上是犹太人。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犹太民族变荒漠为良田,变贫穷为富裕,变积弱为强盛。这种精神,有改天换地的力量。
二、重视教育,把知识教育和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民族的综合素质。以色列重视教育,把教育看作是开创未来的关键。其主要做法,一是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很高,始终保持在占GDP的9—12%。政府为每个小学生每年花费3938美元,为每个大学生花费11036美元,均高于其他发达国家。以色列犹太人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38%,受过中等教育的占70%,这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二是将教育置于法律的基础上,成为教育法制化国家。“义务教育法”规定5—17岁孩子必须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8岁未学完国家规定课程的成年人要学完高中课程。此外,还有“国家教育法”、“高等教育委员会法”、“学校督导法”、“特殊教育法”,从教学内容到具体管理,从一般培养到特殊教育,甚至对学生的课时都做了规定。三是注重启发式教育。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教学都比较宽松。但对中小学课时做了规定,学校教育每周4天,每天不得少于8小时,周末学习一天不得少于5小时,星期五不得少于4小时。这些规定是要学生把课程主要消化在学校里和课堂上,减轻学生负担,没有繁杂的家庭作业。四是注重课外教育。参观展示二战期间犹太人悲惨遭遇的“大屠杀博物馆”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众多的博物馆、展览馆、农产品展览、花卉展览等,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和广博的课外知识。五是部队教育作为青年人成长教育的重要一环。凡满18—26岁的犹太人,男子服兵役三年,女子一年半。这实际是学校教育的继续。在军队青年人接触一些先进的武器装备,培养了必备的各种技能,同时培养团队精神,团结协作,互相支持。这都为今后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科技立国,科技兴国,使以色列在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出奇制胜。以色列前副总理兼外长西蒙•佩雷斯曾说过,在以色列这样的国家,不靠天、不靠地、就是靠科技。以色列年均降雨量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缺乏,荒漠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60%。多年来以色列在农业科技的研发、治理荒漠化土地、节水农业、工厂化农业、作物品种的改良和推广、生态农业、植物保护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农业人口由当初占全国人口的70%减少到现在的3%,小麦、花卉、水果、棉花等农产品不但自给有余,还大量出口。以色列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兴公司数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出口占全部出口收入的70%。电子产品出口占全部工业品出口的40%。软件产业成为国际软件业的一支主要力量,是国际认可的软件设计中心。近年来,以色列在卫星图像、纳米技术、反导系统、农业新技术开发、太阳能发电、生物技术等领域都取得显着的成果。
以色列在发展高科技方面有以下值得注意的特点:一是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后盾。以色列从事高技术研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据1999年统计,每1万人中有145人,而美国是85人,日本是70多人,德国不到60人。以色列25%的劳动力在技术行业工作,这个比例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按人口平均,以色列科学技术出版物数量也是世界第一。二是有关法律及配套的政策规定,为高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科技方面的立法主要有“工业研发鼓励法”和“投资鼓励法”。前者规定政府向企业的研发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无息贷款,政府和企业共担风险,鼓励企业向高技术研发投资,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后者规定政府向具有一定条件的工业、旅游业及农业领域的投资项目提供一定比例的投资补贴以及减免税等优惠条件,吸引投资。以色列一向重视科技研发投入。200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3.5%,在世界上属第三位。以色列还鼓励国防技术转移到民用,把整个高技术产业提高到一个新台阶。三是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以色列把研发出来的科技成果作为资源,生产和出售知识产品,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并通过科技合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以色列科技合作重点是美、欧和远东地区。最大合作伙伴是美国,其次是德国、法国等西欧国家;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有双边合作协议。以色列同我国也签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色列和一些国家及地区设立了工业开发合作基金,和美国合作的基金达1亿多美元。以色列科学家发表在国外杂志的科学论文有1/3是同外国科学家合作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在国内开始研究工作之前,都要到国外一流科研机构工作1—2年。以色列大学的知名教授大多在美国及西欧的着名大学兼作客座教授,美国和西欧的知名教授也常到以色列大学授课。这都有利于以色列学者同国外的沟通,以便掌握世界最新的科技动态。四是发展科技有超前意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20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便开始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在信息产业居领先地位之后,又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到生物技术的开发,以争得21世纪科技竞争的有利地位。为适应全球化,以色列开始酝酿新的科技政策,重点是减轻高科技公司的税收负担,减少高科技公司外流,培育高科技跨国公司。以色列千方百计捕捉未来高科技发展新动向,力图着鞭在先,夺取科技领域制高点。
四、以色列不断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以色列要保障其国家存在和民族生存,必须着力发展国防工业。军事技术的发展并转化为民用产品,也带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在这块狭小而贫瘠的土地上,只有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生化农业,才能走出以色列富强之路。从国家发展战略决策机制看,以色列国家机构极力保障决策科学化,把国家的经营管理置于法律基础之上。在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都有参与制定政策的首席科学家。每项法律提案都必须在议会三读通过,这虽然有些弊病,但可避免重大失误。
‘捌’ 近代欧美国家教育发展中有 哪些经验(不少于两种)值 得借鉴
01
以色列——质疑式教育
以色列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多年的战乱、长期的漂泊中不仅没有倒下,还奇迹般地在军事、教育、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很多人把以色列称为“教育王国”,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国家更重视教育。而在我看来,以色列“质疑式”的教育方法,尤其值得中国借鉴。
以色列人非常重视“提问”。其前教育部部长夏伊·皮隆就曾说过:“在以色列,人们不喜欢沉默,喜欢问问题,喜欢对话和争辩。每天不提出新问题的人是没有资格睡觉的。鼓励学生踊跃提问,这是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点。我们不会规定标准答案,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有的甚至无解。”
据说,以色列孩子放学回家,妈妈问的第一句话不是“你今天学到什么,考了几分?”而是“你今天问了老师什么问题?”在以色列人看来,问题比答案重要得多。
为什么以色列人如此重视提问题?这是因为,提问等同于挑战权威,等同于独立思考。这种“勇敢追求真理”的精神,恰恰是犹太人性格的最好体现。
质疑教育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推动了创新思维的发展。虽然以色列的人口不足900万人,但却堪称世界创新强国,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全面崛起,被誉为“创业与智慧的国度”。
这种跨学科教学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教师不再“孤立”地教,学生不再“孤立”地学,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方式,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的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掌握各种跨学科知识。而这一点,中国教师恐怕较难做到。
虽然如此,但这种打破学科壁垒的教学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在一些有可能实现的领域我们也可以大胆尝试。例如,人大附小就曾有过三科老师一起上《长城》课的经历。《长城》这篇课文,对于语文来说,是一篇说明文,但其中有涉及到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转换的数学知识,还涉及到了摩擦问题的物理知识。该校大胆地让三位老师同上讲台,将文章中冰冷的语言转换成具体的形象感知,在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同时,更有助于学生整体多向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