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考试结果分析教学方法

考试结果分析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10 22:02:46

❶ 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教师试卷结构、学生考试状况的一种综合分析,是一种客观的教学反思行为。其中包括对教师前一阶段教的情况的反思,对学生前一阶段学的情况的反思,对本次考试的反思,同时也是对教师命题水平的反思。
第一、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第二、试卷分析的组成: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简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一查、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1、试卷有多少大类题型,总分是多少,各种题型所占分值比重是多少。哪类题型学生已见过,哪类题型学生初次见面。哪些题型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哪些内容为考察的重点,所占分值较大。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各种题型在教材中的章节分布,是否覆盖所有章节。有哪些章节中的内容在试卷中所占比例较大。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一致。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是否都能够兼顾到。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试卷完成度是多少?是否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试卷中基本题、有一定难度题、拔高题(难度较大)所占比重是否合理,有无偏题、怪题等。
二统、成绩统计及分析

成绩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分三率统计。一分即平均分,班级平均分是多少?三率即及格率、优秀率(80以上)、低分率(40分以下),三率计算分别是及格人数、优秀人数、低分人数除以班级人数乘以100%。
2、分数段统计。最高分、最低分各是多少。按分数段统计学生人数,可按10分为一段进行统计各个分数段有多少人,这样能清楚地看到各类学生的分布情况。
3、各题的得失分及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 每道题的得失分是多少或者说正确率是多少。每一大题的难度系数怎样,平均得分情况怎样,各个分数段中的学生在这种题型中的得失分情况,是否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三找、存在问题

1、通过学生的考试分数,找出在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从平均分看,与平行班、与以前考试比较,如果低于正常值,或有较大差距,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水平、班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驾驭教材能力不强,还是教学方法不当或者是工作态度不好,责任感欠强等等。从一分三率可以客观看出班级学生的层次,不同学生掌握程度。如果差生人数多,教学中不够重视补差工作。如果优分人数少,说明平时提优不够。从最高分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与兄弟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讲,在平行班级中,优秀学生的发展是比较均衡的。如果本班的最高分与其它班级相差较大,(低于5分)那就要反思自己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够,教学有疏漏之处。从分数段,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整体状况,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情况,教师可以针对情况查漏补缺。
2、从卷面答题情况看,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中的具体问题。通过考试,诊断出学生学习中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是知识的问题,还是能力的问题?是教师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四改、寻求措施

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医生诊断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如何“治疗”,教师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❷ 考试后分析原因分析

原因分析范文参考
期中考试各科的成绩陆续出来,以下是我觉得应该反思和改进的几个方面。对于总体科目来说,主要拉分科目还是集中在数理化三门上,而我认为,从各科卷子上分析,问题主要出在两方面上1.概念方面2.学习的知识不扎实.对于问题一,首先在平常学习中,做作业,上课,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及时解决,到了临近考试反而会觉得自己在概念方面问题并不是很大,甚至没有问题,总会把概念放过,而往往考试中很多相对难一点的题,归根到底都是考察概念的灵活运用,别的同学因为每一课时都一点一点的把概念吃透,知道消化成真正自己的东西,坐起这种题来,就更加的得心应手,而这种题往往在选择填空题更多一些,选择填空一般都是最容易拉分的,一道题就三分而这些把概念吃透的同学,做起选择填空就更快,从而节省时间去一一攻克后面的相对难题,而我每次都是由于概念不熟,而在选择填空浪费很多的时间,而且准确率还不高,做选择填空就要浪费一个小时左右,这样看来就没有时间去细想后面的大题,恶性循环,由于时间不够而造成自己紧张,后面不该错的也都错了.就这种问题来看,我觉得老师原来期考以前给我们的那种选择填空专练对我比较合适

❸ 考试后怎么做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的组成

一份完整的试卷分析报告应该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即试卷评价(命题评价),成绩统计及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的教学改进措施等,简称一查,二统,三找,四改。

一、查

试卷评价

试卷评价也称命题评价。

是教材问题,还是试卷问题?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典型问题教师要做好记录。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每一种题型从得失分看出学生问题所在。不同的题型,诊断的功能不同,可以看出学生思考的误区。

当然,教师分析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中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多联系学生生活学习实际、在家在校表现情况,从中更多地看到学生的客观情况。

四、改

寻求措施

根据找出的错误及引起错误的原因提出改进的措施。这一步如同医生诊断情病因后对症下药,“治病”得了什么“病”,该用什么“药”,该如何“治疗”;

教师心中有数,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就订出思想教育方面的改进措施,是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就订出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若后进生多就提出如何转化后进生的措施。

(3)考试结果分析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试卷分析的意义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对试卷和考试做出恰当的评价,提高教师制卷水平,也有助于充分获得考试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从而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

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

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可见,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❹ 如何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

1、总分 =SUM()

2、平均分 =AVERAGE()

3、+ - * / 加减乘除 括号()

4、分数段统计

函数:FREQUENCY()

以一列垂直数组返回某个区域中数据的频率分布。例如,使用函数
FREQUENCY 可以计算在给定的分数范围内测验分数的个数。由于函数 FREQUENCY 返回一个数组,所以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语法

FREQUENCY(data_array,bins_array)

Data_array
为一数组或对一组数值的引用,用来计算频率。如果
data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 FREQUENCY 返回零数组。

Bins_array
为间隔的数组或对间隔的引用,该间隔用于对
data_array 中的数值进行分组。如果 bins_array 中不包含任何数值,函数 FREQUENCY 返回 data_array 中元素的个数。

说明

在选定相邻单元格区域(该区域用于显示返回的分布结果)后,函数
FREQUENCY 应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返回的数组中的元素个数比 bins_array(数组)中的元素个数多 1。返回的数组中所多出来的元素表示超出最高间隔的数值个数。例如,如果要计算输入到三个单元格中的三个数值区间(间隔),请一定在四个单元格中输入 FREQUENCY 函数计算的结果。多出来的单元格将返回 data_array 中大于第三个间隔值的数值个数。
函数 FREQUENCY 将忽略空白单元格和文本。 对于返回结果为数组的公式,必须以数组公式的形式输入。

5、不及格红色显示
“格式”菜单中的“条件格式”命令

6、排名显示
=RANK(number,ref,order)

其中number为需要找到排位的数字。
Ref为包含一组数字的数组或引用。Ref 中的非数值型参数将被忽略。
Order为一数字,指明排位的方式。
·如果 order 为 0 或省略,Microsoft Excel 将 ref 当作按降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如果 order 不为零,Microsoft Excel 将 ref 当作按升序排列的数据清单进行排位。

7、CountIF
代替人工数数

COUNTIF函数的16种公式设置
1、返加包含值12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12)
2、返回包含负值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0")
3、返回不等于0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0")
4、返回大于5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5")
5、返回等于单元格A1中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A1)
6、返回大于单元格A1中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A1)
7、返回包含文本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
8、返回包含三个字符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ITF(DATA,“???”)
9、返回包含单词"GOOD"(不分大小写)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GOOD”)
10、返回在文本中任何位置包含单词"GOOD"字符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GOOD*”)
11、返回包含以单词"AB"(不分大小写)开头内容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AB*”)
12、返回包含当前日期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TODAY())
13、返回大于平均值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AVERAGE(DATA))
14、返回平均值上面超过三个标准误差的值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AVERAGE(DATA)+STDEV(DATA)*3)
15、返回包含值为或-3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3)+COUNIF(DATA,-3)
16、返回包含值;逻辑值为TRUE的单元格数量
=COUNTIF(DATA,TRUE)

8、数据透视表

❺ 如何根据学生考试成绩评价教师

尽管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隐私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考试成绩仍然是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根据考试成绩,科学、合理地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学校管理者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弊端
以往的教学质量评价,大多是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的绝对标准,如规定考试分数达到80分及以上为优秀,达到70分及以上为良好,达到60分及以上为及格,达不到60分为不及格。把平均得分作为评价班级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再如高考成绩如何,往往是看班级学生达到重点大学或者一般本科投档分数线的绝对人数有多少。
这种绝对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科学不合理的。首先是忽视了各班学生的基础,其次忽视了各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其三对教师不公平。这种评价的结果挫伤了部分教师特别是担任所谓普通班教学工作的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比值评估法
比值评估法是通过计算比值,并对比值进行跟踪,对比值的变化进行量度,给出定量的分值来评价教学实绩的方法。
三、采用比值评估的优越性
如果试题的难度小,各班的科平均分上升,年级的科平均分也上升,因此各班的比值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试题的难度大,各班的科平均分下降,年级的科平均分也下降,各班的比值仍然是相对稳定的。因此采用比值评估法可以克服因试题难易程度的变化,造成各班成绩的变化对评估的影响。
根据比值的变化就可以反映出班级在年级中相对位置的变化,如果比值有增长,说明该班在全年级中的相对位置有进步,说明教学有成效,反之,比值下降说明这个班在全级中的相对位置在下降,教学上可能存在问题,因此跟踪分析比值的变化,就可以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进退,教师教学成绩的高低。
四、比值评估法的具体操作
1、比值可计算单科总比值、单科优等生比值、单科中等生比值和单科差生比值
2、以年级单科前10%学生平均分作为优等生的参考值,50%的平均成绩作为中等生的平均成绩(不含前10%学生成绩),年级后10%学生平均成绩,以及年级单科平均成绩作为分母。
以班级单科前10%学生平均分作为优等生的参考值,50%的平均成绩作为中等生的平均成绩(不含前10%学生成绩),班级后10%学生平均成绩,以及班级单科平均成绩作为分子,计算比值。
3、计算公式:
单科总比值=班级单科平均成绩÷年级单科平均成绩
单科优等生比值=班级单科前10%学生平均成绩÷年级单科前10%学生平均成绩
单科中等生比值=班级单科前50%学生平均成绩÷年级单科前50%学生平均成绩
单科差生比值=班级单科后10%学生平均成绩÷年级单科后10%学生平均成绩

❻ 如何进行成绩分析

如何进行成绩分析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
一、基本情况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有三种题型,分别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

2、内容与范围

从考查内容看,几乎覆盖数学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如有理数、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数据的统计和分析。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隶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3、试卷特点等方面: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察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其具体特点如下: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卷“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

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如在第26小题这一题。

本次考试抽取10名学生的考卷为样本进行分析。样本最高分114分,样本最低分30分,样本平均分62.8分,及格率为65.0%,优生率16.3%。

二、学生答题分析:

1、基本功比较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可以说体现了对学生计算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我俩班学生在测试中,也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学习状况,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比较理想。如解方程组的测试中,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正确率也是比较高的,体现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准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2、应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数学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尤其是在第23题和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突出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此次测试,虽然教学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以便于将来改进。

(1)部分学生审题能力较差。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

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和概念掌握的不够牢固,应用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❼ 教师该怎样进行试卷分析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谈到考试,可能马上想到的就是考场上学生作答,教师监考。其实无论大小考试,都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命题——考试——试卷分析——试卷讲评。从这样一个系统工程来看,试卷分析起着承上启下的重任,对于命题者来说,通过试卷分析,能够找到命题中的不足,提高命题的质量,对于教师来说,通过试卷分析了解学生对于课标内容的掌握情况,分析学生答题中的问题,确定试卷讲评的内容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专业技能。
对于教师来说,中考因为进行全省的集中阅卷,试卷集中保存,不便于进行试卷分析,所以每年的期中、期末测评,有必要进行试卷的分析。试卷的分析可分为三部分:试题分析,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今后教学的建议。
一、试题分析
1、试题的结构——题型。如填空、选择、实验与探究、作图与简答、综合与计算等,有时,会有学生没有见过的题型,如果是这样,就应该特殊说明。
2、试题涵盖的知识点及分值——如八年级期末测评,声、光、热、电各占的比例。
3、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考察点对应——每一个小题与考察点的对接。
4、试题的难、中、易比例——如期中、期末的8:1:1,中考的7:2:1,竞赛的5:3:2等。不是命题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学生对于本试题的难以分析。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分数统计——均分、优秀率、及格率、各分数段(每10分一个分数段)。
均分能够反映出本班在对比班级中掌握知识的层次;
各分数段能够看出本班中不同学生在各个层次上的分布,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一个提升。
优秀率和及格率能够帮组教师确定今后的教学方法,优秀率低——促优,及格率低——扶差。
2、各小题在学生成绩中的体现——每小题的正确率是多少,各分数段中这种题型失分的情况,是否带有普遍问题。
3、学生卷面情况分析——学生答题中的具体问题。第一,学生答题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二,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教师?学生?教材?试题?亦或基础知识?基本能力?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教的方面
2、学的方面
对症下药,有思考,可操作。
总之,在进行试卷分析时应注意一下三个问题:一、说大话,套话,对试卷讲评和教学没有指导意义;二、就事论事,只说明现象,不分析背后的原因;三、记流水账,没有中心,没有重点,没有章法,让人看了一头雾水,自己也不知道要说明什么。

❽ 如何做好试卷分析

一、 试卷分析的意义:
考试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考试对教学有巨大的指挥作用。特别是家长对考试成绩有强烈的反响。对于考试的结果,有必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在试卷分析工作中,要运用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对考试结果进行研究,促进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进而找到今后教学过程中的改进措施。考试结果可以反馈出大量的信息,可以反映出整个教学过程的得失。例如反映出各个教学环节的一些情况,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和能力的状况、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分析这些信息,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可以形成一些认识,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试卷分析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
二、试卷分析目的:
1、试卷分析是对教学测试的反思
2、试卷分析是对教师教的反思
3、试卷分析是对学生学的反思
4、试卷分析是提高命题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三、试卷分析的原则:
第一要看对象,有针对性。不说那种千篇一律形式主义的套话。有针对学生、学科教师、上级领导(校长)等三中,这三种试卷分析,对象不同,内容和各方面的要求就有所不同。
第二是不搞走过场的表面文章。目的是不断地提高我们工作的科学性,有效地指导工作。
第三是要有科学的统计,定性与定量结合。光定性说一些看法、观点,没有数量的分析不行。要有科学统计的数据,定性与定量结合。
第四要深入思考有关的问题,形成观点和见解。不就事论事,不列流水帐。观点和见解是来自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规律,都可以做一些研究,得出分析和判断。另外,结合对教学过程的回顾,对教学经验的回顾,对于教学得失的思考,在试卷分析里也可以得出一些认识。例如:就象工厂检验一个产品,是合格、是不合格。发现有点什么毛病,就要回想生产过程,可能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机械的问题,是原材料的问题,是工人操作的问题,还是管理的问题。反复思考,目的是想解决问题。
第五是要有理论的指导。所谓理论不外乎考试理论和教学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都说来话长。现在这方面的书挺多的。咱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掌握一点这个东西。再做试卷分析的时候,有理论指导,就可以站得高一点,也能更深入一点。如同检验产品质量,工人检验,技术员检验,工程师检验,想法的深度、广度是不一样的。
四、试卷分析的内容:
1、定性分析—学科试卷分析报告(在Word文档撰写)
(1)、介绍考试成绩的总体概况
(2)、学生试题分析
(3)、对今后教学的改进意见
(4)、对今后命题的建议
2、定量分析—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在Excel电子表格汇总)
五、成绩统计分析参数介绍:
1、参考率(%)—实际参加考试人数除以应该参加考试人数(本学年初人数)再乘以100%
2、平均分—指某学科参加考试学生成绩总和除以参加考试学生总人数所得值。(实际在excel里用函数操作完成)
3、及格率(%)—一般为卷面总分的60%的分值分数为及格,及格率应是及格人数除以实际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
例如:100分—60分;120分—72分;150分—90分。
4、优秀率(%)-一般为卷面总分数的85%的分值分数为优秀,优秀率应是优秀人数除以参加考试总人数再乘以100%。
例如:100分—85分;120分—102分;150分—127.5
5、标准差(实际在excel里用函数操作完成)—变差的另一种通俗的测量叫做标准差。它定义为方差的平方根,或者离散的均方根。
①标准差是反映学生成绩离散趋势的指标,表示学生成绩的分化程度.

6、难度系数(0≤p≤1)(实际在excel里用公式完成)
①、难度是指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

③主观题的难度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分值的比,其公式为 ,其中P代表试题难度, 表示所有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得分, K表示该题所占满分值。

②客观题的难度一般用正确回答试题的人数与参加测验的总人数的比值来表示,其公式为 , 其中P代表
试题难度,R代表答对试题人数,N代表参加考试测试人数。

④难度的取值范围为(0≤p≤1)

⑤一份试卷的平均难度应在0.65—0.75之间
7、得分率(%)—一般用参加测试考生在这题的平均得分与该题的满分值的比值再乘以100%(实际在excel里用公式完成)。其实与难度系数是同一数值。

阅读全文

与考试结果分析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子经纬仪的使用方法图示 浏览:359
生地中考拿高分技巧方法视频 浏览:356
K平均算法属于什么分析方法 浏览:9
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好方法 浏览:535
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音量 浏览:46
电信手机测网速的方法 浏览:652
宽带解决卡顿方法 浏览:299
鸭蛋用什么方法不破 浏览:47
抗血管新生治疗方法 浏览:939
电脑上的打印机使用方法 浏览:152
泡沫轴放松方法图片 浏览:604
t恤的折叠方法有哪些 浏览:617
熬夜预防方法有哪些 浏览:533
电脑键盘字符使用方法 浏览:625
瘤胃鼓气的治疗方法 浏览:760
无保护分娩接产方法研究目标 浏览:430
29x55的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58
胆管癌预防性治疗方法 浏览:689
天然气流量计安装方法 浏览:938
井字楼焊接方法视频 浏览: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