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菌常见的几种染色方法
常用的是革兰氏染色法,这个方法复杂一点,还有一个简单染色法是用石炭酸复红等等染色,还有一个特殊结构染色法和负染色法荧光染色法。
2. 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操作步骤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蒸馏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燥,镜检。
(2)红蓝染色一般是什么染色方法扩展阅读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可以选择青霉素族,头孢曲松钠等。
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比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
3.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有:
1、简单染色法,常用碱性染料如美蓝等进行简单染色;
2、革兰氏染色法,主要包括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或丙酮)脱色以及番红复染四个过程;
3、瑞氏染色法,瑞氏染料溶剂主要是由伊红美蓝组成;
4、吉姆萨染色法,吉姆萨染色原理与结果和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5、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染色是生物显微玻片标本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先把破坏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再使用染色剂,将生物组织浸入染色剂内,使组织细胞的某一部分染上与其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或深度不同的颜色,产生不同的折射率,以便观察。
另外,银染法也较常用。当组织块浸入硝酸银溶液中时,有的组织结构能直接把硝酸银还原,使银粒附于其上,呈棕黑色或棕黄色。有些结构本身对硝酸银无直接还原能力,若加入还原剂,可使硝酸银还原沉淀显色。
(3)红蓝染色一般是什么染色方法扩展阅读:
染色细胞固定有物理法与化学法,物理法为干燥和火焰固定,化学法最常用的是甲醛、乙醇、丙酮和醋酸等。
1、偶氮偶联法:利用人工合成的酶底物,在酶作用下,产生分解产物,再与重氮盐结合引起偶氮偶联,使其形成不溶性的偶氮色素,以此证明酶的存在。
2、联苯胺法:粒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过氧化物酶作用于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使无色的联苯胺形成蓝色沉淀。
3、普鲁士蓝法:细胞内、外铁与酸性亚铁氰化钾作用,形成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4、雪夫反应:过碘酸氧化细胞内糖类中乙二醇基形成乙醛基,醛基与雪夫试剂作用,使无色品红形成红色沉淀。
5、金属沉着法:其他尚有物理学方法,如脂溶性染料染色(显示脂质)、荧光显示、放射自显影以及体外活体染色亦常用于临床血液细胞学诊断。
4. 请问,各种色彩怎么样调配出来在只有红、黄、蓝三种染料时!
蓝+黄=绿
红+蓝=紫
红+黄=橙
上面仅是一个说明。实际颜色调配时,还要控制红、黄、蓝三种颜料的混合比例,比例不同,就会调制出不同的颜色。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五彩缤纷的绚丽色彩!
调配的原则是:不能急于求成,要一点一点添加颜料,直至色彩满意。
5. 用红蓝绿给三个方格染色,相邻的不同色,有几种方法
用红蓝绿给三个方格染色,相邻的不同色,有12种方法。
解:相邻三个方格,第一个方格可以从三种颜色中任选一种,那么选法有C(3,1)=3种。
那么第二个方格可以从剩余的两种颜色中任选一种,那么选法有C(2,1)=2种。
最后一个方格可以从与第二个方格不同的两种颜色中任选一种,那么选法有C(2,1)=2种。
所以中的方法种数为3x2x2=12种。
排列组合计算口诀
加法乘法两原理,贯穿始终的法则。与序无关是组合,要求有序是排列。
两个公式两性质,两种思想和方法。归纳出排列组合,应用问题须转化。
排列组合在一起,先选后排是常理。特殊元素和位置,首先注意多考虑。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排列组合
6. 细菌学中最常用的染色方法
细菌形态学检查方法:常用染色方法 1.美蓝染色法 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适量的美蓝染色液,经1一2分钟,水洗,干后镜检,结果是细菌呈蓝色。 2.稀释石炭酸复红染色法 染色方法同美蓝染色法,结果是细菌呈红色。 3.革兰(Gram)氏染色法 (1)在已干燥、固定好的抹片上,滴加草酸按结晶紫染色液,染色2一3分钟,水洗。 (2)加革兰氏碘液于抹片上媒染1一2分钟,水洗。 (3)加95%酒精于抹片上脱色,约30秒至1分钟,水洗。 (4)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或沙黄水溶液)复染50一60秒钟,水洗。干后镜检。结果是细菌染成蓝紫色的称为革兰氏阳性细菌,染成红色的称为革兰氏阴性细菌。
7.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和原理
原理: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区分为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两大类,是细菌学上最常用的鉴别染色法。该染色法之所以能将细菌分为G+菌和G-菌,是因为一般认为革兰氏染色是基于细菌细胞壁特殊化学组分进行染色的。
步骤:
(一)涂片固定
在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加一滴蒸馏水,用接种环进行无菌操作,挑取培养物少许,置载玻片的水滴中,与水混合做成菌悬液并涂布成直径约1cm的薄层。
(二)染色
在固定过的涂片菌膜上滴加草酸铵结晶紫染液,染色液应完全覆盖整个菌膜,染色1min。
(三)水洗
染色到一定的时间,拿住玻片使之成450角,用细小的水流把多余的染料冲洗掉,被菌体吸附的染料则保留。
(四)媒染
加碘液覆盖涂面染1 min。在媒染处理时,媒染剂与染料形成不溶性的化合物,可增加染料和细菌的亲和力。
(五)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用细小的水流缓慢冲洗涂片上的染色液,用吸水纸吸干。
(六)脱色
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 20 s~30 s后再进行水洗,吸去水分。
(七)复染
蕃红染色液染色10 s后, 自来水冲洗。
(八)干燥,镜检
染色的结果,革兰氏正反应菌体都呈紫色,负反应菌体都呈红色。
(7)红蓝染色一般是什么染色方法扩展阅读
标本干燥后即进行固定,固定的目的有三个:
(1)杀死微生物,固定细胞结构。
(2)保证菌体能更牢固的粘附在载玻片上,防止标本水洗时被水冲洗掉。
(3)改变染料对细胞的通透性,因为死的原生质比活的原生质易于染色。
8. 革兰氏染色步骤是什么
革兰氏染色法一般包括初染、媒染、脱色、复染等四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是:
1、涂片固定。
2、草酸铵结晶紫染1分钟。
3、蒸馏水冲洗。
4、加碘液覆盖涂面染约1分钟。
5、水洗,用吸水纸吸去水分。
6、加95%酒精数滴,并轻轻摇动进行脱色,20秒后水洗,吸去水分。
7、蕃红染色液(稀)染1分钟后,蒸馏水冲洗。干燥,镜检。
原理
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壁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较多且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出现缝隙;
因此能把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且交联度差,在遇脱色剂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因此通过乙醇脱色后仍呈无色,再经沙黄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革兰氏染色
9. 实验室常用的染色方法有哪几种
印染行业的化验室一般的都是浸染法,就是拿染液通过染色工艺把布浸染到上色,还有扎染,卷染,
10. 奥数…用红、黄、蓝三种颜色对下图进行染色,要求相邻两块区域颜色不相同,共有多少种染色方法
应该有6种,按ABCD的顺序,有红黄红蓝、红黄红黄、红黄蓝黄、红蓝黄蓝、黄蓝黄蓝、红蓝红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