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光杠杆镜利用了什么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直线传播。三角计算。
起放大作用,将一些微小的变化,通过“光杠杆镜尺法 ”进行放大。常见的扭秤就是
Ⅱ 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与放大倍率推导过程
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与放大倍率推导过程?.光杠杆放大倍数怎么计算啊 ?要考试了 跪求
问:大学物理实验 考试的问题?
3.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与放大倍率推导过程
问:光杠杆的放大原理与放大倍率推导过程
4.光杠杆的放大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问:光杠杆的放大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5.光杠杆的原理是什么,调节时满足什么条件
答:光杠杆测量原理即光杠杆镜尺测量微伸量原理. 1.拉伸测量杨氏模量 ◆原理: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放进行测量弹性杨氏模量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物理量实验表明弹性范围内应力(单位横截面积垂直作用力与横截面积比)与线应变(物体相伸)比规律称虎...
6.光杠杆测量原理是怎样的?
答:光杠杆测量原理即光杠杆镜尺法测量微小伸长量原理. 1.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原理:本实验采用光杠杆放大法进行测量。弹性杨氏模量是反映材料形变与内应力关系的物理量,实验表明,在弹性范围内,正应力(单位横截面积上垂直作用力与横截面积之比...
7.光杠杆镜利用了什么原理
答: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直线传播。三角计算。 起放大作用,将一些微小的变化,通过“光杠杆镜尺法 ”进行放大。常见的扭秤就是
8.光杠杆放大法有哪些应用
答:光杠杆放大法能应用在微小位移、形变等方面。例如杨氏模量的测量就是用光杠杆测得
9.光杠杆能分辨的最小长度变化是多少
答:这要看你机械装置的精度!
10.光杠杆的放大率怎么提高有限度吗
答:?你问题补充写,是股票杠杆,还是期货杠杆
Ⅲ 简述光杠杆的放大原理,放大倍数是否
这个是大学物理实验 用拉伸法测钢丝杨氏模量里面的吧?其放大原理就是在小的位移发生时 利用光的反射 把小位移引起的光路角度变化放大 并显示在投影上 由于投影一样满足几何关系 所以也可以定标来定量读数
假设钢丝伸长量为L,平面镜转过的角度为a,在固定不动的望远镜中会看到水平叉丝移动的距离C,假设开始对光杠杆的入射和反射光重合,当平面镜转过a角度,则入射到光杠杆镜面的光线会偏转2a,并且a很小,可以认为,平面镜到标尺的距离D为望远镜到偏转后光杠杆平面镜中心的距离,并且有tan2a=2a=C/D,a=C/2D ------(1),而又因为tana=a=L/b-------------------------(2),b为光杠杆后足到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成为光杠杆常数。联立1、2可以求得L=bC/2D=WC 注(W=b/2D)
所以1/W=2D/b 即为光杠杆放大倍数
从这就可以看出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了既 b C 和D 有关
Ⅳ 紧急求助,有关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实验中光杠杆放大原理的证明
光杠杆放大法是一种利用光学放大方法测量微小位移的装置。
由于,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实验中,金属丝的伸长量很难测量,所以必须使用光杠杆放大后,才能够测量出来。
Ⅳ 用光杠杆法测量线膨胀量时,改变那些量可以增大光杠杆的放大倍数
用光杠杆测量线膨胀系数时,通过以下两种方法可以增加光杆的放大倍数:
1.
增大标尺距离d
2.
减小光杠杆前后脚的垂直距离b
【光杠杆的放大倍数为2d/b】
Ⅵ 光杠杆为什么能起到光放大的作用,放大倍数与哪些因素有关
这个是大学物理实验
用拉伸法测钢丝
杨氏模量
里面的吧?其放大原理就是在小的
位移
发生时
利用光的反射
把小位移引起的
光路
角度变化放大
并显示在投影上
由于投影一样满足几何关系
所以也可以定标来定量
读数
假设钢丝伸长量为L,
平面镜
转过的角度为a,在固定不动的
望远镜
中会看到
水平
叉丝移动的距离C,
假设
开始对光
杠杆
的入射和
反射光
重合,当平面镜转过a角度,则入射到
光杠杆
镜面
的
光线
会偏转2a,并且a很小,可以认为,平面镜到
标尺
的距离D为望远镜到偏转后光杠杆平面镜中心的距离,并且有tan2a=2a=C/D,a=C/2D
------(1),而又因为tana=a=L/b-------------------------(2),b为光杠杆后足到前足连线的垂直距离,成为光杠杆
常数
。联立1、2可以求得L=bC/2D=WC
注(W=b/2D)
所以1/W=2D/b
即为光杠杆放大倍数
从这就可以看出放大倍数与什么有关了既
b
C
和D
有关
Ⅶ 光杠杆镜尺法利用了什么原理,有什么优点
光杠杆放大原理:光杠杆两个前足尖放在弹性模量测定仪的固定平台上,而后足尖放在待测金属丝的测量端面上。金属丝受力产生微小伸长时,光杠杆绕前足尖转动一个微小角度,从而带动光杠杆反射镜转动相应的微小角度;
这样标尺的像在光杠杆反射镜和调节反射镜之间反射,便把这一微小角位移放大成较大的线位移。在长度或位置差别甚小的测量中,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它是一块安装在三个支点上的平面镜,F1和F2为前面的支点,R是后面的支点。
(7)光杠杆的放大是通过什么方法实现扩展阅读
镜的偏转面所在的平面平行于F1、F2的连线,R安装在待测量的位置变化的物体上,F1和F2固定于基座,使平面镜能绕F1F2轴转动,L是望远镜,S是标尺(它上面的字是反的),当光线经M反射后,标尺S上的刻度可通过望远镜观测。
实验仪器:细钢丝、光杠杆、望远镜、标尺、支架、卷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等。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光杠杆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网络——杨氏模量
Ⅷ 光杠杆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光杠杆是根据什么原理
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光的直线传播。三角计算。 起放大作用,将一些微小的变化,通过“光杠杆镜尺法 ”进行放大。常见的扭秤就是
Ⅸ 光杠杆的放大通过什么方法实现的
可是可以,但是这个肯定有限度的! 比较简单的一个物理原理就是:当一个物体被放大的倍数越大,那么在视野里面的可视亮度就越暗,同时不利于搜寻观察物,不利于观察,所以应根据实验的实际需求,综合考虑.
Ⅹ 物理的放大法中,有个机械放大法,请问什么是机械放大法(请物理高手回答)
物理实验中物理量的放大方法
(http://www.tse.net/leting/04zycb/neirong/33zxwl/ae00081.htm)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学家研究物理问题时,需要利用各种实验设备来进行物理实验。在物理实验中常常遇到一些微小物理量的测量。物理工作者为提高被测物理量精度,常选用特殊的测量装置将被测物理量放大后再进行测量。我们把提高测量精度、使物理量的数值变大、作用时间延长、作用空间扩展的方法叫做物理量的放大法。下面按物理学内容把放大方法分类如下:
一、机械方面
机械放大是物理实验最直观的一种放大方法,它是一种空间放大方法。具体表现在下列实验中。
1、游标放大法
为了提高米尺的测量精度,通常在米尺(主尺)上附带一个可以沿尺身移动的小尺(游标)。游标上的分度值x与主尺分度值y之间有一定关系,一般使游标上p个分度格的长度与主尺上(p-1)个分度格的长度相等,即使得
px=(p-1)y
主尺与游标上每个最小分格之差δx为
δx =y-x=y/p
差值δx称为游标尺的精度,它表示了游标尺能读准的最小值,也就是游标的最小分度值。同理,游标尺原理还可以用于角度的精确测量中,称为角游标。角游标的测角精度δx=1’。
2、螺旋测微放大法
螺旋测微计、读数显微镜和迈克耳逊干涉仪等的测量系统的机械部分都是采用螺旋测微装置进行测量的。常用的读数显微镜的测微丝杆的螺距是lmm,当丝杆转动一圈时,滑动平台就沿轴向前或后退lmm,在丝杆的一端固定一测微鼓轮,其周界上刻成100分格,因此当鼓轮转动一分格时,滑动平台移动了0.01mm,从而使沿轴线方向的微小位移用鼓轮圆周上较大的弧长精确地表示出来,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
3、机械杠杆
因为,当机械杠杆平衡时有:F1L1=F2L2。所以有:F1= F2L2/ L1 ,L2= F1L1/ F2成立。从F1和L1的表达式可以看出,机械杠杆可以把力和位移放大或细分。
4、液压放大
根据帕斯卡定律制成的液压机、水压机、油压千斤顶都有:作用在它们两活塞上的力的比,等于它们的面积比。即:F1/F2=S1/S2。从中可以得出:F1= (S1/S2)F2,该式说明由帕斯卡定律制成的液压机、水压机、油压千斤顶可以把力放大。
5、累积放大
当我们用米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时,一般的方法是:取同样的纸100张,然后用米尺测量其厚度,把测得的数除以100,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该方法采用了相同量累积叠加的放大方法。既解决了可测问题,又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6、共振
一振动系统在外力作用下强迫进行的振动称为受迫振动。当系统作受迫振动时,强迫力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使系统的振幅达到极大值的现象称为共振。共振是一种选择放大。对琴弦等乐器的共振我们称之为共鸣。
二、时间方面
1、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实现的是“冲淡引力”。实际上,是把物体下降一定高度的时间予以拉长,也就是放大。
2、周期的规定
在物理实验中,很多个实验题目需要测定周期大小。由于测量周期多数使用秒表来测定,由于用秒表测量单个周期的误差较大,一般采用一次测量n次周期的时间,若为t,则周期T=t/n,也就是说采用时间累积放大法,既解决了可测问题,又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3、时间细分
用高速摄影摄取运动物体的瞬时状态,如:研究自由落体运动、高速飞行的子弹、水滴下落过程中形成的变化等都是把时间过程细分并展开。
三、光学方面
1、光学装置放大
一种是使被测物通过光学装置放大视角形成放大像,便于观察判别,从而提高测量精度。例如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2、光杠杆放大
测量微小长度和微小角度变化的光杠杆镜尺法,是使用光学装置将待测微小物理量进行间接放大的方法,它是一种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光学放大法。
光杠杆测量原理如附图所示。它由一面装在一个三脚金属架上的平面镜构成,配合望远镜尺组来测变化极微小的长度。
使用时,将光杠杆的面前脚放在一个固定位置,后脚放在被测量的点上,使镜面垂直于地面,望远镜尺组放在镜面的正前方,当物体为原长时,由望远镜中可以看清楚标尺l0点在小镜中的反射像,当后脚向下降落一个位移面ΔL时,镜面M使转动一个角度θ,这时在望远镜中所观察到的像由l0点变为l1点,设若镜面M与标尺间的距离为D,根据反射定律可知:
式中,ΔL=l1- l0,可由标尺上读出,由于材料形变很小,相应θ也很小,所以有 tg2θ≈2θ,tgθ≈θ,因此,θ=Δl/2D=ΔL/a,所以有:
当满足ΔL << a,Δl<< D时,不难看出,小位移ΔL被放大成能观测的大位移Δl,其作用像杠杆的作用一样,所以光杠杆的方法是一种放大的方法。
四、电磁方面
1、三级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组成的放大电路
在物理实验中往往需要测量变化微弱的电信号(电流、电压或功率),或者利用微弱的电信号去控制某些机构的动作,必须用电子放大器将微弱电信号放大后才能有效地进行观察、控制和测量。电子放大作用是由三极管、场效应管、集成电路组成的放大电路完成的。
2、谐振现象
当电容C和电感L两类元件同时出现在一个交流电路中时,随着频率的变化,电路中的电流I(有效值)或总阻抗z不是单调的变化,而是在某个频率f处出现极值(极大值或极小值),这种现象叫做谐振。谐振是一种选择放大。
3、变压们的升压与降压法
对于理想变压器有:U1/U2=N1/N2,I1/I2=N2/N1成立。
式中U1、U2分别为输入、输出电压,I1、I2分别为输入、输出电流,N1、N2分别是原、副线圈的匝数。因此,适当选择N1,N2即可达到升压或降压的目的,同时也确定了原、副线圈中电流的关系。
结论
探讨物理实验的放大法有助于实验者重视放大法在物理实验中的作用,有助于实验设备改进者改进实验设备,有助于实验设计者利用放大法设计出新的实验设备。
探讨物理员的放大方法有利于物理工作者对科学方法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