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

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8 00:07:00

① 中学教育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哪些

1、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以便全面而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观察法不限于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以利用视听工具,如录音机、录像机、电影机等作为手段。

2、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

3、调查法

研究者有计划地通过亲身接触和广泛了解(包括口头或书面的,直接或间接的),比较充分地掌握有关教育实际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在大量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以后的教育实践活动。

4、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可用于对教育行政效率的检验,对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对课程分量规定的测定,对学生的成绩的科学比较等等。

5、行为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

6、历史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

7、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

8、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

9、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10、个案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

11、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根据所提出的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验证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相吻合,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

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指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的分析研究,从而达成疏理、解释或评价、预测任务的一种方法。

(1)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意义

1、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2、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② 教育学研究方法的教育研究的类型

1.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
这是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所作的分类。
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主要揭示“是什么”的问题。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教育研究,无论是对已存事实的研究,还是对未来事实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价值的认识和选择。教育价值研究不仅是教育目的研究不可回避的主题,也是认识教育事实不可忽视的因素。在教育研究中谈论“应然”与“实然”的差异,只有在“理想”与“现实”的意义上具有合理性。实际上,在教育研究中是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的。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这是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作的分类。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增进人类知识。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途径。应用研究常常依据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探讨,而应用研究的成果也有助于完善基础研究。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这是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或量的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定量研究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处理与解释上均要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说,定量研究通常包含一个较为严格的事先设计;通过调查、测验、实验、结构化观察等方式来收集资料;主要运用统计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研究结果的呈现通常简单明了 。
定性研究(或质的研究)通常是指在自然环境下,运用现场实验、开放式访谈、参与观察和个案调查等方法,对所研究的现象进行长期深入、细致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并通过证伪、相关检验等方法对研究结果加以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在研究目的上,定性研究重视描述与解释,以揭示教育现象或行为的“意义”为主;在研究角度上,注重从整体上把握现象;在分析方式上,以归纳法为主,倾向于对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在角色上,研究者在当时当地收集第一手资料,从当事人的视角来理解他们言行的意义和对事物的看法,研究者就是参与者。

③ 考研报高等教育学有哪些研究方向

1、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法学等。比如教育哲学,比较偏向有哲学背景的学生。

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英语、语文等)等。是教育学考研比较热门的方向,尤其是各学科的课程教学论,如果有学科背景的学生,报考该专业比较对口。

3、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与教育、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学前政策研究。学前教育不仅可以做幼儿园老师,也可以在高校做学前教育的讲师。

4、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社会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5、特殊教育学:有发展障碍儿童教育、超常儿童教育、特殊儿童健康教育等。如果跨考知名师范院校的特殊教育,难度比较大,你需要看很多的特殊教育相关的书籍。

(3)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其中最热门也是最难考的或许是学前教育学,无论是哪个学校、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学前教育都非常热门也很难考,一般如果不是学前本专业的不建议你去报考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基本都是录取本专业的,而且真的很难进。

课程与教学论这个专业,这个专业是最接近教学和设计的,所以这个专业就成为了仅次于学前的一个专业,这个专业很好就业,无论是去学校当老师也好还是进企业当辅导员也罢,都是可以的,还可以去考编制考公务员,在政府部门工作,去出版社做编辑等等。

④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简答题

一)文献法
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教育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教育的科学认识的方法。
文献主要有:零次文献(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二次文献(检索性文献)、三次文献(参考性文献)
文献法的基本步骤有:
(1)提出课题或假设;
(2)进行研究设计;
(3)搜集文献;
(4)整理文献;
(5)进行文献综述。
(二)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教育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
调查法可分为:全面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等。
调查的方法主要有:观察、谈话、言谈、问卷等。
调查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调查对象;
(2)拟定调查计划;
(3)实施调查;
(4)整理调查材料;
(5)撰写调查报告。
(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研究者根据某种设想来创设某种环境、控制某种条件来对教育进行研究以得出某种因果性联系的一种方法。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分为:等组实验法、单组实验法、循环实验法
实验法的基本步骤有:
(1)教育实验的设计;
(2)实验方案的实施;
(3)实验成果总结与应用推广。
(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在真实情境中对某个特定的教育样例进行研究(一般是长期的跟踪研究),以了解研究实效的一种方法。
个案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个案研究的课题;
(2)实施个案研究;
(3)整理和分析收集到的各种资料;
(4)提出改进个案的建议。
(五)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是通过对教育经验(自己的或他人的)进行分析与概括,以揭示教育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一种方法。
经验总结法的基本步骤有:
(1)准备工作(确定题目、选定对象、阅读有关文献资料、制订计划);
(2)收集材料;
(3)分析和综合。
(六)比较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是对某些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从而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比较研究法可分为:同类比较研究和异类比较研究;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定量分析比较和定性分析比较 ;单项比较和综合比较 。
比较研究法的基本步骤有:
(1)确定比较的问题;
(2)制定比较的标准;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4)比较分析;
(5)得出结论。
(七)移植法
移植法是运用相关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方法论)
移植法的种类有:纵向移植法;横向移植法;综合移植法
移植法的基本步骤:
(1)定向学习,优选方法
(2)确定课题,制定计划
(3)实施研究,分析结果
(4)进行总结,形成成果
(八)其它方法
统计法、理论推导法、叙事研究法、行动研究、校本研究等等。

⑤ "什么是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可追溯到近代。清末张之洞、盛宣怀、康有为、梁启超等学者都曾提出过有关高等教育目标、学制、留学教育的主张。民国时期,随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张伯苓等更多的学者开始关注高等教育问题,发表了不少有一定学术水平的高等教育文章。新中国建立后,高等教育研究的重点转移到对探索建立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才真正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一、高等教育科学的起步(1978—1984) (一)高等教育研究的机构和组织的建立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会上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这为我国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全国科学大会精神的鼓舞下,各地高校加快了教学和科研工作改革的步伐。受政治运动影响中断多年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悄然复苏。潘懋元、刘佛年、朱九思等教育家开始大力倡导高等教育研究工作。1978年,潘懋元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等文章,不失时机地发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呼吁。他在阐述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要建立一门高等教育学 。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83年5月27日,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期待已久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终于宣告成立。蒋南翔任会长,何东昌、曾德林、季羡林、唐敖庆、李国豪、钱令希等任副会长,于北辰任秘书长,潘懋元、朱九思等38位高等教育界领导和专家任常务理事。大会通过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章程(讨论稿)》,确定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研究规划,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高等教育重大问题的协作研究;组织有关高等教育学术会议,交流科研成果和经验;编辑出版有关高等教育的情报资料和学术书刊;开展国际高等教育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发起、筹备和成立,正如中国教育学会给第一次筹备会议的贺电所称:“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创举”。这一历时三年多的艰苦工作,实际上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涉及面广泛、参加人数众多的一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宣传、启蒙和普及运动。这场运动促进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广泛建立,培养了一大批热心高等教育研究的积极分子,极大地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后,全国已经设立的地方性高等教育学会和各高校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联成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高等教育研究网,使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开始向有组织的方向发展,为此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2月,潘懋元拟定的《高等教育学大纲》(讨论稿)经过研究室内部的多次讨论修改后铅印600份,寄发全国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大纲》发出之后,得到许多单位和学者的热情鼓励和支持。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1984年7月,由潘懋元主编的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上册终于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下册于次年问世。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研究史上第一部具有相对完整体系的高等教育学专着,它的出版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建立。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在编写第一部《高等教育学》、进行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同时,高等教育科学部分分支学科的研究也逐步开展起来。 (三)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开展 研究队伍的建设是影响高等教育研究发展的关键因素。除了积极吸纳高校干部教师加入到高等教育研究队伍外,通过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培养一批专门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人才,是壮大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促进高等教育研究深入和持续发展的根本性措施。中国第一个高等教育研究专门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在这个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继厦门大学率先招收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之后,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工学院等院校也在其后几年陆续开展了高等教育学科的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队伍中一支重要力量。 (四)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成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开始起步。 ——“普通教育学科范式”开始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 ——科学的研究方法在高等教育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和运用。 二、高等教育研究的拓展(1985—1998) (一)“高等教育研究大国”的形成 1984年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持续、健康、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组织机构、研究人员、刊物、论文、专着等数量都迅速攀升至世界前列,中国从此成为“高等教育研究大国” 。 1.遍布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组织 2.日益壮大的高等教育研究队伍 3.数量众多的高等教育研究刊物 4.层出不穷的高等教育研究成果 (二)高等教育学科群的形成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建立、改造、发展以及有关的理论研究。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包括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以及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教学工作研究、德育工作研究、管理工作研究等高等教育实践研究。 (三)这一时期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规模得到迅速扩充。 ——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重点转向分支学科建设。 ——对高等教育学学科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到重视。 三、高等教育研究的新进展(1999年以来) (一)高等教育研究事业的巩固与发展 1.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调整和充实 据了解,近年来全国不同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发展状况差异很大。大体又分为三类:第一类在研究力量和研究条件上得到充实和提高,有的还成为高等教育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第二类基本维持原状;第三类在机构改革中被裁员,甚至被撤销或被合并到其他部门。 2.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但直到90年代中期,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我国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重大改革,学位点的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直接推动了高等教育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大发展。 (二)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进展 近年来,我国新出版的高等教育学着作有十多部。作者既有老一代的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也有中青年高等教育研究工作者。值得注意的是,与以往出版的高等教育学着作相比,近年来出版的一些高等教育学着作在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上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三)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特点 ——高等教育研究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进一步受到重视,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加密切。 ——高等教育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突破。

⑥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6)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教学的过程。

数据有两种类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数据。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数据。数据的特征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数据包括:观察、访谈、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论文、日记、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地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个学科不同程度的交叉。这些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这些学科交叉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发现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释,可能不适合其他的时间、空间。

⑦ 教资考试中学教育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和行动研究法五种。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指是研究者依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又分为了: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等。
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调查法包括: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现状调查、相关调查等。
历史法就是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揭示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问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等。
行动研究法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

⑧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首先,教育研究是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动力。通过教育研究,转变教育观念;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改革的途径、手段,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教育研究既能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又能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其次,教育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教育研究是充实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它在理论开拓与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后,教育研究能够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是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的主要途径。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研究者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通过教育科研,能够使他们在教育实践中勇于探索,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通过认识、学习和运用教育规律,掌握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成为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成为未来的教育改革家。

⑨ 本科教育学论文研究方法一般要几个

4个。
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教育叙事。教育论文要依据具体题目进行布局,既要论证充分,切忌泛泛而谈。
研究方法是指在研究中发现新现象、新事物,或提出新理论、新观点,揭示事物内在规律的工具和手段。

⑩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你问的是一个专业性问题 是高等教育学的内容 答案应该是:
1、观察法 2、实验法 3、调查法 4、文献法 5、行动研究法
以上五个方法是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具体就不展开了,你懂得,教育学展开也都是些废话,不如自己根据字面展开个一两句话

阅读全文

与高等教育学研究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芦荟胶祛痘印最佳方法 浏览:927
立式缝焊机如何调整参数方法视频 浏览:994
眼袋物理方法怎么去除最有效果 浏览:221
健身训练有哪些方法 浏览:820
标题全面深化改革有哪些方法 浏览:794
单侧推拉柜门下面轨道安装方法 浏览:166
女儿默契训练方法 浏览:83
mx3跳屏解决方法 浏览:732
高压锅使用方法和步骤英语说 浏览:609
水光面膜粉色使用方法 浏览:543
跨境电商物流滞后的解决方法 浏览:114
医院常用消毒方法及原理 浏览:29
高中阶段学习方法与技巧 浏览:701
小孩咳嗽用什么方法好 浏览:849
园林检测方法 浏览:22
怎么去湿气最好的方法 浏览:563
戴尔平板字体大小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82
卵磷脂的食用方法 浏览:340
18种科学锻炼方法 浏览:447
如何克服心理的方式方法 浏览: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