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护士训练五禽戏的方法

护士训练五禽戏的方法

发布时间:2022-08-06 01:02:57

A. 五禽戏怎么

五禽戏是一套健身祛病的导引术,练习者通过模仿五种生物的动作来完成对五脏的调节,五禽戏的方法如下:

  1. 虎戏,自然站立,然后俯身,双手着地,用力向前跳跃同时吸气,落地后稍停,身体后缩并呼气,重复三次(此动作活动幅度较大,可量力而行)。跳跃三次之后,双手先左后右向前移动,同时双脚向后移动,头尽量抬起(吸气),稍停片刻可将头放低向前视(吐气)。最后,先迈左手和脚,后迈右手和脚,向前爬行七步,然后后退七步。注意,在俯身爬行时,后腿膝盖不要过于弯曲,动作也不要过快。


  2. 鹿戏,和虎戏中一样四肢着地,头先向左转,尽量向左后看(吸气),停留片刻,恢复原位(呼气),同样的方法头向右转,重复左转三次,右转两次。先抬起左腿,然后左脚尽量的向后伸(吸气),停留片刻,恢复原位(呼气),同样的方法抬右腿,重复左腿伸展三次,右腿伸展两次。


  3. 熊戏,仰卧,双腿膝盖弯曲供起,同时双脚里离开床(最好不要在冰凉的地面上),双手抱住膝盖,头用力向上,使肩膀背部离开床面即可(吸气),好像做到一半的仰卧起坐一样,略微停止,先以左肩落到床面上(吐气),然后继续头颈用力向上,恢复刚才的姿势(吸气),这次以右肩下落(吐气),如此左右交替反复各七次。起身,双脚放在床上,膝盖弯曲,就像坐在草坪上的姿势,双手反别按在左右两边,抬左手和右脚,用左手和左脚撑起身体,稍稍离开床面即可,然后换为抬起右手和左脚,反复片刻即可。这里的动作不宜过快,以免手腕受伤。


  4. 猿戏,可以找一个结实的门框,双手抓握门框,使身体悬空,做引体上向(向上吸气,向下呼气),重复七次。先用左脚背勾住较为结实的横杆(门框有点危险),双手放开,头和身体随之向下,成倒悬姿势,稍停,身体向上,双手抓住横杆,换位右脚,反复左右交替各七次。这些动作都需要较大的力量,危险度也比较高,应该量力而行。


  5. 鸟戏,自然站立,吸气同时抬起左腿,双手向上抬起至水平,像十字架的形状,尽量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好像自己要飞翔一样。呼气同时左脚回落地面,双手同样回落。同样的方法,左右交替,各重复七次。坐下,弯曲右腿,双手抱住膝盖,将右腿靠近胸口(吸气),稍停恢复原位(吐气),同样的方法,左右各七次。双臂像小鸟展翅一样上下挥动七次,手臂要保持在身体的侧面上。鸟戏较为轻松,可用来做最后的放松运动。

B. 如何练习华佗的《五禽戏》

视频教程http://sports.tjutcm.e.cn/pe/movie/wqx.rm
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来进行健身运动的一种方法,为汉末医学家华佗所倡导。

华佗五禽戏是以模仿动物动作和神态为主要内容的组合动功。“五”是一个约数,并非限于五种功式;“禽”指禽兽,古代泛指动物;“戏”在古代是指歌舞杂技之类的活动,在此指特殊的运动方式。本法之起源可上溯至先秦,如《庄子》中有“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等载述,可见当时已有多种模仿动物形神的导引图文,更属“五禽戏”原始功法之类。具体将“五禽戏”整理总结并作为一套功法推广者,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着名医家华佗,只是有关“华穹五禽戏”的原始文字早已佚失,惟存一此致零星的史籍记载。目前所能见到的较早载录“五禽戏”具体练法的文献,是南北朝时陶弘景德镇所编撰的《养性延命录》。后世医家、养生家因师传之变异,或根据“五禽戏”基本原理不断发展变化,创编了数以百计的“五禽戏”套路。虽然各法功作互异锻炼重点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则大同小。《养性延命录》所载“五禽戏”的具体练法为:

虎戏: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鹿戏:按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左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熊戏:仰卧式,两腿屈膝拱起,两脚离床席,两手抱膝下,头颈用力向上,使肩背离开床席;略停,先以左肩侧滚洛床面,当左肩一触及床席立即复头颈用力向上,肩离床席;略停后再以右肩侧滚落,复起。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起身,两脚着床度成蹲式,两手分按同侧脚旁;接着如熊行走般,抬左脚和右手掌离床度;当左脚、右手掌回落后即抬起右脚和左手掌。如此左右交替,身驱亦随之左右摆动,片刻而止。

猿戏:择一牢固横竿(如单杠,门框,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县。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7次。

五禽戏是一种中国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

五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传统健身法作为在医学类大学中推广的“保健体育课”的内容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

历史
据说五禽戏是汉代名医华佗发明的,但也有人认为华佗是五禽戏的整理改编者,在汉代以前已经有许多类似的健身法。最早记载了“五禽戏”名目的是南北朝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

但也有人认为相传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模仿熊、虎、猿、鹿、鸟5种动物的动作创编的一套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医疗气功。它是一种"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的仿生功法。

内容
五禽戏由5种动作组成,分别是虎戏、鹿戏、熊戏、猿戏和鸟戏,每种动作都是模仿了相应的动物动作。每种动作都是左右对称地各做一次,并配合气息调理。

一、熊 戏

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先右腿屈膝,身体微向右转,同时右肩向前下晃动、右臂亦随之下沉,左肩则向外舒展,左臂微屈上提。然后左腿屈膝,其余动作与上左右相反。如此反复晃动,次数不限。

二、虎 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下蹲,重心移至右腿,左脚虚步,脚掌点地、靠于右脚内踝处,同时两掌握拳提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左前方。

2.左脚向左前方斜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重心坐于右腿,左脚掌虚步点地,同时两拳沿胸部上抬,拳心向后,抬至口前两拳相对翻转变掌向前按出,高与胸齐,掌心向前,两掌虎口相对,眼看左手。

(二)右式

1.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右脚随之跟至左脚内踝处,重心坐于左腿,右脚掌虚步点地,两腿屈膝,同时两掌变拳撤至腰两侧,拳心向上,眼看右前方。

2.与左式2同,唯左右相反。如此反复左右虎扑,次数不限。

三、猿 戏

脚跟靠拢成立正姿势,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两腿屈膝,左脚向前轻灵迈出,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手腕自然下垂。

2.右脚向前轻灵迈出,左脚随至右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右手沿胸前至口平处时向前如取物样探出,将达终点时,手掌撮拢成钩手,左手同时收至左肋下。

3.左脚向后退步,右脚随之退至左脚内踝处,脚掌虚步点地,同时左手沿胸前至口平处向前如取物样探出,最终成为钩手,右手同时收回至右肋下。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左右相反。

四、鹿 戏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右腿屈膝,身体后坐,左腿前伸,左膝微屈,左脚虚踏;左手前伸,左臂微屈,左手掌心向右,右手置于左肘内侧,右手掌心向左。

2.两臂在身前同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左手绕环较右手大些,同时要注意腰胯、尾骶部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久而久之,过渡到以腰胯、尾骶部的旋转带动两臂的旋转。

(二)右式动作与左式相同,唯方向左右相反,绕环旋转方向亦有顺逆不同。

五、鸟 戏

两脚平行站立,两臂自然下垂,两眼平视前方。

(一)左式

1.左脚向前迈进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脚尖虚点地,同时两臂慢慢从身前抬起,掌心向上,与肩平时两臂向左右侧方举起,随之深吸气。

2.右脚前进与左脚相并,两臂自侧方下落,掌心向下,同时下蹲,两臂在膝下相交,掌心向上,随之深呼气。

(二)右式同左式,唯左右相反。

五禽戏锻炼要做到: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呼吸均匀,形神合一。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之中寓有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练虎戏时要表现出威武勇猛的神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练猿戏时要仿效猿敏捷灵活之性;练鹿戏时要体现其静谧恬然之态;练鸟戏时要表现其展翅凌云之势,方可融形神为一体。常练五禽之戏,可活动腰肢关节,壮腰健肾,疏肝健脾,补益心肺,从而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

C. 五禽戏是什么呀该怎样练呢

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华佗(约145-208),出生在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五禽戏发展至今,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有不同。在华佗故里,安徽亳州现在主要是董文焕和刘时荣所传的五禽戏。

五禽戏是一种以动功为主的功法,它是以引动形体来作为引动气机的方法。所以动作规范非常重要,它的每一个动作的安排都有它特定的内涵和作用的,只有把动作做到位才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

(3)护士训练五禽戏的方法扩展阅读:

五禽戏是属于仿生的一种气功,因为它的动作是建立在中医的理论上的功法,它直接练人的五脏。而中医认为人是以五脏为核心的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五体---五官---五音----五志----五方等息息相关,密切相连。正确运用意识是练好五禽戏的关键。

如:练虎戏,在出洞觅食时就要有小心谨慎的心情(唯恐被捕的对象发现而逃走),肾志主恐,恐的情绪可以使气内收,在捕食时又要威武勇猛,有志在必得的信心。这就是骨气志气。练其他的动作也要这样用意念。所以要想练好五禽戏就要正确的运用意识。

D. 五禽戏练习方法 五禽戏怎么练

在练习五禽戏时采用的呼吸法主要有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提肛呼吸等,可根据姿势变化和劲力要求选用。呼吸和动作配合有以下的规律:起吸落呼,开吸合呼,先吸后呼,蓄吸发呼。呼吸要均匀,与周身动作相互协调,才能起到健身功效。

E. 五禽戏的锻炼要领是什么

五禽戏的练功要领:

(1)全身放松练功时,首先要全身放松,情绪要轻松乐观。乐观轻松的情绪可使气血通畅,精神振奋;全身放松可使动作不致过分僵硬、紧张。

(2)呼吸均匀呼吸要平静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匀和能动。吸气时,口要合闭,舌尖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呼吸要自然、均匀、平稳。用鼻作腹式呼吸,悠悠吸气,轻轻呼气。

(3)专注意守,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根据各戏意守要求,将意念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

(4)动作自然。五禽戏动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缓、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鹤之舒展等等。练功时,应据其动作特点而进行,动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谨。

(5)刚柔结合。要求松中有紧,柔中有刚,切不可用僵力。只有做到松,使出的劲才会柔中有刚,刚中带柔,不致僵硬,这也与我国其它健身法的基本要求一致。

F. 五禽戏怎么练

五禽戏是一套动功保健疗法,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和神态,达强身防病的目的。将五禽戏整理总结成一种疗法的是我国古代着名医家华佗。《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体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怡而汗出,因以着粉,身体轻便而欲食。”“禽为鸟兽之总称”由此得名的“五禽戏”。五禽戏能使人动作灵敏、协调平衡,改善关节功能及身体素质,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的防治,而且对癌症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一)虎戏:手足着地,身躯前纵后退各3次,接着上肢向前下肢向后引腰。然后面部仰天,恢复起始动作,再如虎行般前进后退各7次。锻炼法如图示:做虎戏时,手脚均着地,模仿老虎的形象(图W-1)身体前后振荡,向前3次,向后3次,即前后、前后、前后(图W-2)做毕,两手向前移,伸展腰部,同时抬头仰脸(图W-3)面部仰天后,立即缩回,还原(图W-4)。按照以上方法继续做7遍。 (二)鹿戏:手足着地,头向两侧后视,左三右二。然后伸左脚3次,伸右脚2次。锻炼法如图示:做鹿戏时,手脚仍着地,伸着脖子往后看,向左后方看3次,向右后方看2次,即左后右后、左后右后、左后 (图W-5);继而脚左右交替伸缩,也是左3次,右2次(图W-6)。(三)熊戏:仰卧,两手抱膝下,举头,左右侧分别着地各7次。然后蹲地,双手交替按地。
锻炼法如图示:做熊戏时,身体仰卧,两手抱着小腿 (图W-7)抬头,身体先向左滚着地,再向右侧滚着地,左右滚转各7次(图W-8)。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两手在身旁按地,上体晃动,左右各7次(图W-9)。(四)猿戏:如猿攀物,使双脚悬空,上下伸缩身体7次,接着以双脚钩住物体,使身体倒悬,左右脚交替各7次。然后以手钩住物体,引体倒悬,头部向下各7次。锻炼法如图示:做猿戏时,身体直立,两手攀物(最好是高单杠),把身体悬吊起来(图W-10),上下伸缩7次,如同“引体向上”(图W-11)。在两手握杠、两脚钩杠的基础上,做一手握杠、一脚钩杠,另一手屈肘按摩头颈的动作,左右各7次(图W-12)。手脚动作要相互配合协调。 (五)鸟戏:一足立地,另一足翘起,扬眉鼓力,两臂张开如欲飞状,两足交替各7次。然后坐下伸一脚,用手挽另一脚,左右交替各7次,再伸缩两臂各7次。锻炼法如图示:做鸟戏时,双手臂向上竖直,一脚翘起,同时伸展两臂,扬眉鼓劲,模仿鸟的飞翔(图W-13、图W-14)。坐在地上,伸直两腿,两手攀足底,伸展和收缩两腿与两臂,各做7遍 (图W-15)。注意事项 :1 本疗法全套操练时运动量较大,对于癌症患者来说,具体应用时应按体质情况量力而行,不可勉强。2 癌症患者中多为中老年人,因此,在作五禽戏锻炼时,应该先作准备运动。准备运动多取站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做3~5次深呼吸后,继续所选禽戏项目的动作。3 一般情况下,可选练其中一套。操练中要做到神情专注,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行腹式呼吸,使自己处于胸虚腹实的状态。4 癌症患者并发有高血压病、青光眼、脑动脉硬化症者不宜练“猿戏”中的倒悬式动作。

G. 什么是五禽戏运动方法

禽,在古代泛指禽兽之类动物,五禽,是指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戏,即游戏、戏耍之意。所谓五禽戏,就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组编而成的一种锻炼身体的功法。

养生机理

五禽戏属古代导引术之一,它要求意守、调息和动形协调配合。意守可以使精神宁静,神静则可以培育真气;调息可以行气,通调经脉;动形可以活动筋骨,利关节。由于是模仿五种禽兽的动作,所以,意守的部位有所不同,动作不同,所起的作用也有所区别。虎戏即模仿虎的形象,取其神气、善用爪力和摇尾、鼓荡周身的动作。要求意守命门,命门乃元阳之所在,精血之海,元气之根、水火之宅,意守此处,有益肾强腰、壮骨生髓的作用,可以通督脉、去风邪。鹿戏即模仿鹿的形象,取其长寿而性灵,善运尾闾,尾闾是任、督二脉通会之处,鹿戏意守尾闾,可以引气周营全身,通经络、行血脉,舒展筋骨。熊戏即模仿熊的形象,熊体笨力大,外静而内动。要求意守中宫(脐内),以调和气血。练猿戏时,着重于内动而外静,体轻身健的目的。要求意守脐中,以求形动而神静。鸟戏又称鹤戏,即模仿鹤的形象,动作轻翔舒展。练此戏要急守气海,气海乃任脉之要穴,为气血之海;鹤戏可以调达气血,疏通经络,活动筋骨关节。五禽戏的五种功法各有侧重,但又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的功法,如果经常练习而不间断,则具有养精神、调气血、益脏腑、通经络、活筋骨、利关节的作用。神静而气足,气足而生精,.精足而化气动形,达到三元(精、气、神)合一,能够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健康长寿。

练功要领

全身放松

练功时,首先要全身放松,情绪要轻松乐观。乐观轻松的情绪可使气血通畅,精神振奋;全身放松可使动作不致过分僵硬、紧张。

呼吸均匀

呼吸要平静自然,用腹式呼吸,均匀和能动。吸气时,口要合闭,舌尖轻抵上腭:吸气用鼻,呼气用嘴。

专注意守

要排除杂念精神专注,根据各戏意守要求,将意念集中于意守部位,以保证意气相随。

动作自然

五禽戏动作各有不同,如熊之沉缓、猿之轻灵、虎之刚健、鹿之温驯、鹤之舒展等等。练功时,应据其动作特点而进行,动作宜自然舒展,不要拘紧。

H. 如何学会五禽戏

1.
五禽戏熊戏:仰卧,双腿膝盖弯曲供起,同时双脚里离开床,双手抱住膝盖,头用力向上,使肩膀背部离开床面即可。来源:好看视频-五禽戏高清教学视频,第3熊戏,分解动作演练
2.
五禽戏虎戏:自然站立,然后俯身,双手着地,用力向前跳跃同时吸气,落地后稍停,身体后缩并...
3.
五禽戏鹿戏:四肢着地,头先向左转,尽量向左后看,停留片刻,恢复原位,同样的方法头向右转...
4.
五禽戏猿戏:可以找一个结实的门框,双手抓握门框,使身体悬空,做引体上向(向上吸气,向下...

I. 华佗五禽戏的练习方法

练熊戏 调理脾胃
人出现滞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不妨练练五禽戏中的熊戏。练熊戏时要在沉稳中寓于轻灵,将其剽悍之性表现出来,习练熊戏有健脾胃、助消化、消食滞、活关节等功效。
练虎戏 缓解腰背痛
如果你有腰背疼痛的症状,练虎戏能能增强挟背穴和督脉的功能,能缓解颈肩背痛、坐骨神经痛、腰痛等症状。
练鹿戏 缩减腰围
很多上班族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生活不规律,导致腰围增大,习练五禽戏的鹿戏是个不错的缩减腰围的好方法。因为鹿戏主要是针对肾脏的保健来设计,它的各个动作都是围绕腰部来做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使我们腰部的脂肪大量消耗,并重新分配,有益于缩减腰围,保持苗条身材。
练猿戏 增强心肺功能
习惯于乘坐电梯的上班族如果爬上几层楼梯,不少人都会累得气喘嘘嘘,这其实在提醒你,你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强了。猿戏中的猿提动作遵循“提吸落呼”的呼吸方式,身体上提时吸气,放松回落时呼气。上提时吸气缩胸,全身团紧;下落时放松呼气,舒展胸廓,这组动作有助于增强心肺功能,缓解气短、气喘等症状,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
练鸟戏 预防关节炎
关节炎是冬季的常见多发病,但是近几年来,炎炎夏日,在医院的骨伤科,也会遇到不少肩周炎、关节炎患者因犯病而求医。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患者使用空调不当,或者长时间吹电扇,导致关节疾病的发作。练鸟戏时,动作轻翔舒展,可调达气血,疏通经络,祛风散寒,活动筋骨关节,可预防夏季关节炎的发生,而且还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J. 五禽戏具体步骤

五禽戏,必须从“仿生导引”的功法特点出发,按照“形神俱似、心静体松、刚柔相济、气贯周身、以形导气、呼吸柔和、引伸肢体、优美大方”进行规范与要求。按照健身气功•五禽戏”的习练顺序,下面对每一戏的习练要求按照动作规范、精神劲力、呼吸配合、易犯错误等方面依次展开论述。
虎 举
(一)动作规范
1.手型。首先五指充分展开;然后手指第一、二关节弯曲,掌心外凸,成虎爪;随后手臂内旋,小指先弯曲,其余四指依次弯曲握紧拳。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三个环节变化要先后分明,变化清晰。握拳要紧,松开要慢。
2.运行路线。两手在体前上下反复举起落下,运行路线基本上保持在同一垂直线上。握拳由下向上至肩前时,松开变掌,举至头顶,掌指充分展开上撑;再握拳下落至肩前时,松开变掌,按至腹前,掌指充分展开下按。应把握的重点是:注意两手上下沿垂直线运行,在上(头顶)、中(肩前)、下(腹前)三个位置进行拳掌的手形转换。
3.头颈、胸腹动作。眼睛跟随双手上下注视,牵动头部向上抬起和向前低落;双手上举至头顶时,胸腹充分展开向上,下按至腹前时,含胸松腹。应把握的重点是:动作在躯干直立的前提下完成,注意胸腹前后肌肉的收紧与放松。
(二)精神劲力
两手运行路线劲力意念转换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由下向上至肩前,如双手提起铁桶,用内劲缓缓向上;至头顶上方,如托举千斤之鼎,用内劲缓缓上托;由头顶落至肩前,如紧握双环下拉,有引体向上之势;由肩前下落至腹前,如按水中浮球,用内劲缓缓向下。
(三)呼吸配合
各人根据自身呼吸的长短程度和完成动作速度的快慢,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可以自选,采用一口气或二口气的两种呼吸方法。一口气呼吸法适用呼吸深长、动作速度相对较快者,双手上举过程配合吸气,下落过程配合呼气;二口气呼吸法适用呼吸频率较快、动作速度相对较慢者,双手由下向上至肩前配合吸气,举至头顶上方配合呼气,双手下落至肩前时配合吸气,下按至腹前配合呼气。
(四)易犯错误
1.手直接由掌变拳,虎爪状形态不明显。2.两掌上举时,身体后仰,成反弓状。3.十指撑开、弯屈成“虎爪”、外旋握拳,三个环节没有贯注劲力。4.眼睛没有跟随手动。
虎 扑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当双手上提或在体前划弧时,一般都是手握空拳,这时五指弯曲,大拇指指腹压在食指上;而当手臂充分向前伸出或下扑到尽点时,展开空拳,手指第一、二关节弯曲,掌心外凸,成虎爪。
应把握的重点是:虎扑的手形主要有握空拳和虎爪,注意手型及其转换。
2.上肢运行路线。第一次立圆,双手上提至胸前,向前上方伸出,手臂伸直,要与地面平行,此时双手尽量前伸,稍停片刻,然后下按于两膝外侧,掌心朝下;第二次立圆,双手运行要求连贯圆活,最后下扑置于前腿的膝部两侧,虎爪刚劲有力,力达指尖。应把握的重点是:双手运行是由腰部带动进行的,通过手臂屈伸,双手在体前划两次立圆。注意手臂运行的路线、方位。
3.下肢步型变换。双手向前上方伸出时,两膝伸直,牵拉大腿后群肌肉;双手下按,两腿屈膝成马步;双手上提,带动两膝伸直;身体重心移向一腿时,屈膝,另一腿再前伸,后跟轻轻着地,成虚步。
应把握的重点是:虎扑的步型主要有马步和虚步。要注意身体重心的移动变化,只有身体重心完全移向一腿时,另一腿方可提起前伸,两腿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增加动作的稳定性。
4.身体躯干轴心作用。两臂向前水平伸出,上体前俯,与地面平行,手、肩、臀要在一直线上,抬头,眼视前方,双手尽量前伸,臀部后引,塌腰,使整个身体充分伸展,形成“长引腰”的动作;屈膝下蹲,收腹含胸,再伸膝、送髋、挺腹、后仰,动作连贯流畅,使脊柱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同时双手下按上提与之配合协调。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躯干的伸展、折叠、收放,以此为轴,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完成动作质量高低的关键。
(二)精神劲力
双手体前划弧,为脊柱所牵动。第一次划立圆时,双手前伸,臀部后引,意念注于腰部;随后双手下按、上提、再前伸,实际上是由脊柱折叠和展开的变化所带动的,此时双手下按,意念拱背、收腹,牵拉督脉,双手上提,伸背挺腹,伸展任脉,有利于气血沿任督两脉运行;双手下按,意想猛虎抓扑猎物,力大无穷,气势恢宏。
(三)呼吸配合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遵循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整个动作共为两次呼吸。每划一次立圆,就配合一次呼吸。当双手沿体前上提时,配合吸气,前伸引腰时,配合呼气,双手收回再沿体前上提时,配合吸气,虚步下扑时,配合快速深呼气,气由丹田发出,以气催力,力达指尖,表现出虎的威猛。
(四)易犯错误
1.“虎爪”和握拳两种手型的变化过程掌握不当。2.身体由折弯到展开不够充分,两手配合不够协调。3.向前迈步成虚步时,重心不稳,左右摇晃。4.上体前俯,两手没有尽力向前伸,臀部没有尽力向后引,不能充分伸展脊柱。5.屈膝下蹲、收腹含胸与伸膝、送髋、挺腹、后仰的动作过程不连贯,使脊柱没有形成由折叠到展开的蠕动。6.虚步下扑时没有表现出虎的威猛。
鹿 抵
(一)动作规范
1.手型变化。鹿角是鹿戏的一个基本手型。做鹿角时,要求五指伸直展开,然后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扣紧,拇指用力外张,食指和小指伸直。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交替变换,先握空拳,再变鹿角,握空拳时要松,变鹿角时要紧,变换过程不能突然加速,要逐渐握拢和展开。
2.上肢运行路线。两手空握拳,两臂向身体右侧立圆摆起,摆至与肩同高,此时右臂伸直,拳心向下,左臂屈肘,拳心向里,置于右肩前;随着出步转体下视,空拳逐渐松开变鹿角,两臂随之划平圆,向左后方摆出,左臂屈肘后摆,肘抵左腰侧,左腕背伸向后,右臂微屈向右后方摆出,横于头前,右腕背伸,手指朝后。两小臂在身体右侧保持上下平行。再两臂在体前直臂向上、向右划弧回摆,与肩同高时,鹿角变握空拳,继续划弧下落还原,换做右式。应把握的重点是:双手运行是划弧线的,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摆起与肩高时,划立圆;转腰下视时,划平圆;还原时,划立圆返回。
3.下肢步型变换。首先两膝微屈,重心移至右腿,此时左腿提起,向左前方划弧迈出,落在原左脚位置的前方,随着身体重心的前移,左腿脚尖外撇踏实,膝弯屈前顶,右膝伸直,脚跟蹬地;再左脚按原路线轻轻收回还原,换做右式。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重心移动变化时,脚的迈步和收回要轻灵,只有当身体重心完全移向一腿时,另一腿方可提起前迈,以提高动作稳定性,并有效地锻炼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
4.以腰为轴带动。两手右摆时,身体顺势右转,左脚划弧迈步,脚跟着地,再向左后转体,两臂随之,转至极点,向左侧屈,左腰侧压紧,右腰侧充分伸展,并眼视后腿脚跟,以加大拧腰旋转侧屈的幅度。应把握的重点是:腰部的转动、屈伸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否顺畅协调,是动作完成质量好坏的关键。
(二)精神劲力
两臂摆动,意在两手,两眼随之;拧腰转体侧屈,腰部一侧压紧,意在挤压按摩脏腑,另一侧伸展,意在拔长肩背。意想两鹿犄角相抵,斗智较力,互不相让。
(三)呼吸配合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按照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次鹿抵可以配合两次呼吸。双手侧摆至肩高时,配合吸气,拧腰转体侧屈时,配合呼气,这叫蓄吸发呼;双手上摆划弧时,配合吸气,下落还原时,配合呼气,这叫提吸落呼。角抵后伸时,气由丹田而发,以气催力,力达指尖。
(四)易犯错误
1.腰部侧屈拧转, 侧屈的一侧腰部没有压紧,另一侧腰部没有得到充分牵拉。2.后脚脚跟没有蹬实,无法固定下肢位置。3.腰部侧屈拧转时,身体过于前倾。4.身体侧屈幅度不够,眼看不到后腿脚跟。
鹿 奔
(一)动作规范
1.上肢运行路线。两手握空拳上提,向前划半个立圆,两臂平举,扣腕(即握空拳快速向下屈腕),然后两臂内旋前伸,拳变鹿角,再鹿角变握空拳,两臂下落,还原,完成向下的半个立圆。应把握的重点是:两臂向前划立圆时,在腰腹的带动下,要松柔连贯;两臂内旋前伸时,要尽力转肩内夹;最后松肩下落于体侧。动作要做到刚柔相济,才能显现韵味。
2.下肢步型变换。提腿时,大腿略高于水平后再伸膝前迈,落步要小,不宜太大,后跟着地要轻,两脚之间与肩同宽,重心前移,前腿屈膝,后腿蹬直,成弓步,重心落在两腿之间;再重心后移,前腿伸直,脚掌不离地,后腿弯曲支持体重;然后重心前移,还原成弓步;待身体重心移至后腿,前腿才收回至体侧。鹿奔左右式转换时,脚下还有一个换跳步动作,以模拟鹿奔跑时,步伐之间的变换。收回脚脚尖先轻轻点地下落,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另一只脚脚跟提起,再过渡到脚尖离地。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步型变换的关键是要掌握身体重心的稳定移动,落步要轻,收回要稳,有利于下面动作的衔接。两脚下落、提起的速度要均匀柔和,换跳步要富有弹性。
3.躯干两张“弓”。两臂向前伸出,成弓步时,身体正直放松,眼平视前方;重心后坐时,上体要收腹含胸,两臂内旋,使背部形成一张水平“横弓”;同时,低头前伸,眼视前下方,胸内含、背后拱,腹收缩,臀内敛前送,使脊柱形成一张垂直“竖弓”;然后还原成弓步,身体正直放松,眼平视前方。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躯干能否充分伸展、折叠、收放,是完成动作好坏的关键。从背后看,“横弓”要求两肩胛骨充分向前内合,形成圆背;从侧面看,“竖弓”要求脊柱充分向前弯曲,腹部内收,背部最向外突出的部位是命门穴处。
(二)精神劲力
两手向前划弧,提腿前迈成弓步,这时意念在于下扣的手腕,意想鹿在奔跑时,鹿蹄上下翻飞;随后两臂内旋回收,拱背、收腹,牵拉督脉,象鹿奔跑之前蓄势待发,此时,应意守胸部膻中穴和背部命门穴,膻中穴内收,命门穴后凸;在动作衔接处,意念脚步的换跳,一脚下落,一脚提起,意想鹿的轻盈与敏捷。
(三)呼吸配合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遵循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次鹿奔可配合两次或三次呼吸,因人而异。两次呼吸的方法是:两手上提,举腿前迈时,配合吸气;两手向前划弧平举,脚落地成弓步时,配合呼气;重心后坐,手臂内旋,含胸收腹时,配合吸气;重心前移,两手下落还原时,配合呼气。三次呼吸则是在上述第二次吸气后,增加一次呼吸,然后两手下落还原时,再配合呼气。
(四)易犯错误
1.提腿前跨没有弧度,落步不轻灵,体现不出鹿的安舒神态。2.身体后坐时,两臂前伸和胸部内含的幅度不够,背部没有形成“横弓”状;同时头、背、腹、臀没有形成“竖弓”状,使腰背部得不到充分伸展和拔长。3.落步后两脚成一直线,重心不稳,上体紧张歪扭。
4.上步、退步和换步不够轻灵、柔和、敏捷。
熊 运
(一)动作规范
1.上肢运行路线。熊戏动作的手型是熊掌:拇指压在食指指端上,其余四指并拢弯曲,虎口撑圆。整个熊戏,手型基本上没有变化。起始,两臂自然下垂,髋关节固定,全身放松,身体重量压于腹部。然后两手成熊掌,虎口相对,放在脐下丹田之上,虚附于体表,随着腰腹部的运动,被动地围绕肚脐做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划圆运动。应把握的重点是:熊运时两手动作成圆形,即从下腹部开始运动,围绕肚脐运行一周,又回到下腹部。运动时肩肘要放松,注意上肢的被动牵动,两掌不要贴腹太紧,也不要在腹前主动地划圆形。
2.腰部运行路线
相对固定腰、胯位置,身体摇晃时,意念在做立圆摇转,向上摇晃时,提胸收腹,充分伸展腰、腹,向下摇晃时,含胸收腹,挤压脾、胃、肝等中焦区域的内脏器官。应把握的重点是:身体的转动、屈伸带动上下肢的运行是否顺畅协调,是动作完成质量好坏的关键。力发于腰,全身各部位的运动皆主宰于腰,所以头部和上下肢都要在腰部的带动下被动运动。
3.下肢动作基本上没有变化,两膝微屈,重心位于两腿之间,自然放松,不僵不滞。
(二)精神劲力
全身放松,犹如熊垂手而立,沉稳安详;腰胯固定,转腰运腹,意在挤压按摩脏腑:向下挤压时,沉胸实腹,拔长背部,打开督脉;向上提拉时,提胸收腹,身体拉长,打开任脉;向侧挤压时,侧屈压实,按摩一侧脏腑。意想熊饱食之后,独自嬉戏,转腰摩腹,憨厚喜人。
(三)呼吸配合
呼吸和动作配合,可以按照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进行,一个完整的熊运动作配合一次呼吸。身体从下向上(左或右)上升提拉时,舒展胸廓,吸入清气;身体从上向下(左或右)下降挤压时,含胸实腹,呼出浊气;呼吸要和身体的运动协调一致,自然绵长,均匀纯净。
(四)易犯错误
1.两掌划圆成为主动运动,引领腰腹摇晃。2.两掌贴腹太紧形成摩腹动作,没有随腰腹部的转动,协调地进行划圆摆动。3.腰胯为轴进行转动或身体摇晃幅度过大。
熊 晃
(一)动作规范
1.上肢运行路线。以左式动作为例,提髋时,两手自然下垂,然后左腿屈膝前落,左侧手臂随着身体的前进自然向前摆动,手臂位于身体的前方;而后重心后坐,右侧肩部下沉,手臂旋外,徐徐前移,同时左肩带动整个手臂回收;最后左肩下沉前摆,手心朝外,右肩回收,右手自然稍上抬回收下落。应把握的重点是:手型还是熊掌,但是上肢动作比较复杂,既有随着脚步的移动而被动前摆的动作,又有主动引领身体前靠、后坐的动作。两个肩部和两条手臂要相向运动,上下相错,以肩带臂,顺滑协调。
2.下肢运行路线。熊晃动作需要向前左右进步,以左式动作为例。提拉左髋,然后左腿屈膝,放松自然下落,脚底发出钝响,全身重量压于左脚,左腿并顺势前弓,后腿撑直,身体重心位于左腿;然后重心后移,后腿弯曲,前腿蹬直;再后重心前移,右腿蹬直,左腿弯曲,屈膝前顶。应把握的重点是:下肢步型变换的关键是要掌握身体重心的稳定移动,上步时两脚要左右相距与肩同宽,腿的弯曲和蹬直要缓慢、有力。
3.腰部运行路线。提拉髋关节时,一侧腰部要收紧,屈膝下落时,同侧腰部要放松,一紧一松,锻炼腰部深层肌肉。应把握的重点是:在做前靠和后坐的动作时,随着肩部的前后移动,同侧腰部要压实,起到按摩内部脏腑的功用。
(二)精神劲力
熊拙而不笨,神韵沉着,林中漫行,进退有方。提髋上步,意在锻炼腰胯肌肉;落地有声,放松肢体,且具熊之拙朴威猛气势。前靠后坐,意在挤压按摩腰腹部内侧脏腑,沉肩前靠,犹如熊横肩前移,屈膝后坐,正如熊闪身后退。
(三)呼吸配合
熊晃动作可以配合两次呼吸,同样遵循蓄吸发呼、提吸落呼的方式。提髋时,身体舒展打开,配合吸气;落步时,身体前屈发力,配合呼气。后坐时,含胸吸气,蓄力待发;前靠时,力向前顶,舒胸呼气。
(四)易犯错误
1.没有提髋动作,直接屈膝提脚,向前迈步。2.落步时,脚用力前踏,髋关节处没有震动感。3.没有用腰侧肌群收缩来牵动大腿上提,没有按提髋、起腿、屈膝的先后顺序提腿。4.两脚前移,横向间距过宽或过窄。

阅读全文

与护士训练五禽戏的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可口可乐解决负面影响的方法 浏览:614
膝关节检测方法养生堂 浏览:372
饿了么引流有哪些方法 浏览:381
扣安全带方法图片 浏览:637
冰箱的冰快速溶解的方法 浏览:54
红茶的制作方法发源地是哪里 浏览:605
正确的科学发声方法是哪里用力 浏览:400
高效沟通技巧和方法图片 浏览:292
初五接财神正确方法动图 浏览:720
动物胃肠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358
高冰岫玉的鉴别方法 浏览:87
聚氯乙烯胶水快速干的方法 浏览:363
飞机合页的安装方法 浏览:637
华为平板电脑录音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4
燃烧成分分析方法分为哪几种 浏览:940
铝合金门铰链安装方法 浏览:458
光合酒花的鉴别方法 浏览:305
如何找到自己的赚钱方法 浏览:275
SL是什么教育方法 浏览:690
导线测量计算表计算方法 浏览: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