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教育孩子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鼓励”。 除此之外,分享一篇文章,相信你能从中获得答案:【“表扬” 与 “鼓励” 对孩子的影响截然不同】 来源:微信公众号 读与思(ID:yusivip) 我们常常会把“表扬”和“鼓励”混为一谈,认为二者都是激励人积极向上、不断前进的动力。但是,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测试结果让我们对此有了新的认识。 斯坦福大学着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十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Ⅱ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是什么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有说服教育、增强孩子实际锻炼、表扬奖励、指导课外阅读、利用家庭电视进行讨论教育、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1、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的具体做法:一是谈话,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摆事实,讲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下地训斥、挖苦。
二是讨论,家长与子女共同讨论。讨论时要尊重孩子,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
2、增强孩子实际锻炼
帮助孩子锻炼身体,独立、文明等等。进行实际锻炼,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为什么),提出具体要求(怎样做),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3、表扬奖励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通过肯定和好评,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为主,物质奖赏为辅。
4、指导课外阅读
指导子女阅读书报杂志,从中吸取有益的精神营养。家长要掌握子女阅读的内容,和子女一起讨论,引导子女通过阅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5、利用家庭电视
电视进入家庭,子女可以从看电视中得到许多知识,增长见识,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没有选择,不要时间过长。看完电视最好和子女谈论,讨论电视内容。
6、带领子女外出接触社会
带领孩子到公园、超市去,或者去访问同学、亲友,进行社会交往,使之开扩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Ⅲ 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学校教会孩子学习和获得知识的能力,而家庭从童年开始就影响他们的个性和素质。培养孩子信守承诺的习惯,并对孩子做出谨慎的承诺。在承诺之后,我们都必须履行承诺,这不仅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也维护了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与此同时,它教导孩子们,他们不能随便和任何人说话和许诺,如果他们说了,他们应该负责任。
对孩子要求严格,宽容是宽容。对孩子们来说,成长是非常必要的。过多的批评会给孩子带来过多的罪恶感和羞耻,而没有批评,他就没有责任感,也无法实现改正错误的愿望。因此,有针对性的学科尤为重要,关键是要掌握这个学位。
Ⅳ 家长想要正确了解孩子的理解能力,应该通过什么方式
如果问家长一个问题,你觉得孩子的理解能力怎么样?大多数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理解没问题,但是真正有没有理解上的问题?不是通过日常的对话,可以完全了解的。家长和孩子的交流,多半是基于生活的问题,即使孩子能够完全理解家长说话的含义,并不说明孩子在理解上没有问题,那怎么才能看出来孩子有没有理解能力方面的欠缺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看孩子在阅读中的理解力。
Ⅳ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哪些
教育孩子的方法如下:
教育孩子的方法大体思路是与孩子建立平等的“交谈”交流。沟通的方式是你说一套,我说一套,而不是父母责骂或喋喋不休,孩子沉默。让孩子平等地谈论自己的经历、观点和烦恼,与他们分享自己对工作中的事情和烦恼的看法。
21、愿你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为你的青春填上浓墨的一笔。
22、春天是碧绿的天地,秋天是黄金的世界。愿你用青春的绿色去酿造未来富有的金秋!衷心地祝贺你,用智慧才情胆略和毅力,开辟出一块属于你自己的土地。
23、好好生活,充实度过每一天。
24、要学会一技之长,多技多长当然更好。从小就开始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些会使你的人生更加精彩。
25、愿你是一棵树:春天,吐一山淡淡的香味;夏天,洒一抹如泉的凉荫;秋天,举一树甜甜的青果;冬天,做一个养精蓄锐的好梦!
26、希望做爸妈喜欢的孩子,做老师喜欢的孩子,做同学喜欢的孩子!
27、亲爱的孩子,你有着最令人羡慕的年龄,你的面前条条道路金光灿灿,愿你快快成长起来,去获取你光明的未来。
28、你是泊于青春的港口的一叶小舟,愿你扬起信念的帆,载着希望的梦幻,驶向辽阔的海洋。
29、明天,这是个美丽灿烂辉映着五光十色的迷人的字眼。愿你的明天无限美丽无限灿烂无限迷人!
30、在学习上你可能尝到了努力后成功的喜悦,在其它方面多去尝试一下,好吗?
31、我希望你是个懂礼貌的孩子。
32、我相信你能找回学习的信心。
33、我想,绘画除了用笔,更要用心。你是个有心的孩子,大胆地展示你的潜力吧!
34、透过这次考试认识自己的学习状况家长希望下学期考试争取更好的成绩,另外我和家长沟通,把自己的学习想法说出来。我们来互相帮忙。这是我们家长的希望。
35、生活是一本精深的书,别人的注释代替不了自己的理解,愿你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36、儿子,人生很短,但希望你不仅是来世上走一回罢,要把短暂的一生活得像模像样。
37、爸爸妈妈望你在生活上天天快乐,在学习上更加的努力,学习有成。
38、孩子,做人要坦荡,待人要坦诚。
39、别怕,你肯定能行!
40、你像一只闪烁着奇光异彩的小鸟,活泼大方。
41、或许,此刻的他很平凡,但谁能说平凡中不孕育着伟大呢?
42、你是一个能干乖巧的好孩子,就是太任性啦!改正以后,老师会更喜欢你的!
43、持续你的好奇心,这将是你创造的源泉!
44、肯动脑筋,会使你更加聪明。
45、在通往知识的顶峰的路上长满了荆棘,望你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46、路,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往前走,才能获得成功!
47、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不要指望幸运,要为明天成功之树,撒下一颗金色的种子。
48、把你的聪颖与睿智用于创造,你将前程无量!
49、把握机遇,放射出自己才能的火花!
50、你蕴含着无限的潜力,发掘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Ⅵ 如何才能“读懂孩子”
作者:孵爱代
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1758269/answer/53159338
来源:知乎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一是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了解我们的孩子在每个阶段到底是怎么成长的?
二是从认识我们自己入手;认识我们为什么学了好多和孩子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但在孩子面前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三是从了解我们的家庭关系入手;认识到家庭关系中的隔代抚养到底对我们教育孩子有多大的影响?
从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入手
根据人在0-18岁的身心发育特点,我们通常将孩子从出生到18岁划分为6个阶段,孩子在这一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过程,如果你读懂了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父母带孩子的这18年,将会是一个比较愉悦而幸福的过程。
第一阶段:备孕到孕期的过程
我们经常提到“计划生育”,我对“计划”的理解是我们在身体上、思想上、环境上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宝宝的到来。
我们要在身体上加强锻炼,强身健体;在思想上给自己鼓励:我一定能生一个健康的宝宝,我为此而努力,我非常渴望孩子的到来。
在环境上主要是家庭中的各种关系,让我们自己和家庭关系都处在和谐的状态。
在这个阶段,准妈妈要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作息规律、心情愉悦。准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想办法让准妈妈作息规律、保持愉悦的心情。
如果你是一位“睡太阳、玩月亮”的妈妈,就不要责怪孩子出生后,为什么不是“天使宝宝”,那么难带了!
第二阶段:出生后-1岁,口欲期,也是母婴共生期
出生后-1岁的宝宝,有一种核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全能感”。我们要让宝宝觉得自己是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让他觉得自己是好的。这是孩子形成安全感的最最关键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孩子将发展一种对他们将来进入婚姻生活和家庭生活至关重要的关系,就是母婴的依恋关系。在我们【孵爱团家庭成长互助会】中,绝大部分婚姻家庭出现问题,亲密关系出现障碍的案例中,大部分的根源都是在这个阶段的母婴依恋关系出现了问题。
这个阶段的父母,特别是妈妈,要做的事情是:用愉悦的心情,及时、准确的识别孩子发出的信号并给予无条件的满足。爸爸要做的事情就是如何让妈妈开心,做妈妈的助手和情绪的疏导员。
第三阶段:1-3岁,肛欲期
这个时期的宝宝“我”字当头,“不”字当头,他们会采用通过控制自己的大小便来向大人展示自我意识的发展。我们在这个阶段要鼓励孩子发展自我意识,给他们更多的探索空间,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限制太多,孩子在长大以后就不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敢于“做自己”的能力比较差。
第四阶段:3-6岁,俄狄浦斯期
这个阶段孩子的表现更为复杂,父母担心的问题也更多。在这里我要强调一点:任何的心理发育都是以生理发育的完成为基础的,我们千万不要做拔苗助长的事情。
在这个阶段,孩子萌发了性别意识,规则意识,还有关系意识。孩子在这个阶段将进入幼儿园,分离焦虑的出现是对父母第一阶段成果的考验。全能感被满足得很好的孩子,建立了安全的依恋关系,很快能够适应分离,顺利入园。相反,有一部分孩子在这个时期要耗掉父母很多的精力,处理得不好,还有可能造成孩子分离的心理创伤。
这个阶段爸爸的角色就非常的重要了,重要是重要在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和社会化过程的这个方面。这个时期如果爸爸处在袖手旁观的状态,不能和妈妈一起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将来孩子在规则遵守和社会化的部分就会减弱。
第五个阶段:6-12岁,心理发展相对稳定的儿童期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的环境。入学适应伴随着几个问题:学习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同学间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等等。父母需要做什么?做孩子坚强的靠山,千万不要成为老师的“合谋”,把孩子挤成夹心饼干。
压力对孩子来说,就像正在烧水的热水壶,必须适当的给孩子留个出气口,否则压力满了又没有机会被释放,我说的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上述三个,还包括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孩子就有两种方式选择,要么现在爆发,要么压抑着,留到青春期的时候,自己能量足够了,再来爆发,那时候的场面可就难收拾了。也印证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在这个问题上,父母要分好工,谁负责学习,谁负责生活,特别是男孩子的妈妈,这个时候应该有意识的往后退了,让爸爸来唱主角。妈妈和儿子贴得太近,对男孩子的成长来说是有很大的问题的。很多妈妈说,爸爸忙、没时间等等,我想说,你给爸爸找了这么多的借口,如果我是爸爸,我也会放手不管的。
第六个阶段:12-18岁,洪水猛兽般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次独立期。在这个阶段,吼骂、说教、威胁、和哄骗等方式,是这个时期孩子最讨厌的。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与青春期孩子做沟通,是非常好的选择,父母可以去学习。当你学会如何倾听孩子内心的需要和感受时,你就能很快的拉近和孩 子的距离。青春期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亲子关系的最后一次修复期。但是这个时期要修复,肯定要花更多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
青春期竟然是洪水猛兽,就说明强度、能量都是非常大的。我们说早叛逆好过晚叛逆,晚叛逆好过不叛逆。千万别认为我的孩子 很乖,青春期都不叛逆就是好事,那是还没到时候,这个时期叛逆得越彻底,孩子的发展就越好,将来在事业发展和家庭关系方面会更加稳定。
从认识我们自己入手
研究显示,对孩子人格影响最大的是母亲,父亲多半是这个影响的背景因素。母亲在其家族中受到的创伤,如果没有得到修复的话,会以各种方式传递给后代。
很多妈妈在意识层面无法想象的,就是这种在现实层面会给后代带来很多伤害的做法,埋在潜意识中的却是因为对后代的爱。
一句话来说就是让我们首先遇见更好的自己,才能做更好的父母。
从了解我们的家庭关系入手
在家庭关系中,出现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隔代抚养产生的问题。当我们在纠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影响的时候,我们想想自己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和孩子之间的连接电缆够粗,我们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够紧密,祖辈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