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1.小说概念及三要素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
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其中,人物形象又是主要要素。
2.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人物原型提炼加工而成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而是“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所以小说中的“我”不能看成是作者,只表示小说是以第一人称来叙述的。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
3.小说的情节结构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为了介绍人物和背景在开头加上“序幕”,为了深化升华主题在结尾加上“尾声”。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4.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主要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它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指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描写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对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心情,渲染气氛等都有不少的作用。
5.小说的分类
(1)按篇幅分:长篇小说(深刻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篇小说(展示人生长河中的一个片断)、短篇小说(截取一个生活片断,以小见大)和小小说(也叫微型小说,聚集生活的一个小“镜头”,见微知着)。
(2)按题材分:历史小说、现代小说、科幻小说、推理小说、神魔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武侠小说等。
(3)按体制分: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4)按表现手法分:现实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革命现实主义小说。
(5)按语言形式分:文言小说、白话小说。
■题型及解题技巧
唐山市友谊中学 王淑东
1.故事情节的把握。
分析故事情节是深入理解小说的基础。所谓情节,是指小说中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发展变化的事情,它既是生活片断的有机剪辑,又是小说中矛盾冲突发生、展开、发展的过程。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尖锐紧张的矛盾冲突最能凸现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人物性格的变化发展往往又是在情节的推进中逐步完成的,所以把握情节能为人物形象的分析提供依据。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读懂小说的关键,是欣赏小说艺术特点的基础,也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命题者在为小说命题时,也必定以此为出发点,先从整体上设置理解文章内容的试题,其中最为典型的题目是概括故事情节,实现整体感知。
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以下三种题型: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③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面对这种试题,我们该如何下手呢?
我们知道,对事件的完整叙述,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万万不能粗枝大叶,丢失了本该有的要素,此为其一;其二,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2.人物形象的揣摩
分析人物形象是读懂小说的关键。小说主要通过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打动读者、感染读者。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这一切都是为了刻画、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我们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
我们在阅读小说时,命题者自然会从分析人物形象这一角度设置试题,具体说来大致包括三种题型:
①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②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
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中考试题中常见的题型有三种:①在文中准确地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说出其作用;③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面对这种题型,我们可从五方面进行思考: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性格;④渲染气氛;⑤推动情节的发展。
4.作品主题的挖掘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在中考阅读测试中常见的题型有: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那么,如何把握小说的主题呢?
①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②分析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③从小说的精巧构思中把握作品的主题。
5.精妙技巧的捕捉
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在中考试卷中,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有: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
解答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掌握小说的各种表现手法,如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等及其特点;而在语言方面,也要善于概括其特点: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等。
B. 人物形象要从哪四个方面拆解
第一,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语言来分析。语言描写,指人物对话和独白。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应是他身份、经历、思想感情的反映。
第二,可以从人物自身的行动来分析。行动描写,指人物的行为、动作。作品中的人物是靠动作活起来的,人物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因此,人物的行动反映着人物的思想和内心世界。
第三,可以从人物的外貌来分析。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折射出人物的经历、命运。
第四,可以从情节的发展来分析。所谓情节,就是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人物性格总是在情节的发展中逐步展现的。
第五,可以从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心理描写,指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思想活动的描写。心理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世界和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之一。
C.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怎么写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要深入透彻地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环境描写了解人物的活动背景。
小说中的人物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活动的人。小说中的环境是指作品描写的围绕人物展开的或人物行动涉及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另外,小说的环境还包括与人物及其行动有关的特定气氛和情调。
环境对人物的衬托作用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是指环境与人物和谐一致,即社会风气、自然风光、气氛和景物色调等与人物的性格、命运、言行等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画面。反之,则是反衬。
二、通过分析情节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即人物性格是通过情节发展具体体现的。例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之死”,文中情节的发展是两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发生联系后的必然结果。所以,我们才说把握好故事情节能透视人物的思想性格。
三、分析作者描写人物的方式。
通常情况,作者刻画人物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肖像描写-小说描写人物的肖像主要是用它显示人物的性格。
肖像描写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静态肖像描写,一种是动态肖像描写。
小说中,动态肖像描写运用得比较多。动态肖像描写可以从人物一系列的肖像变化中,透出人物的遭遇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发展。
2、语言描写-语言描写能表现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爱好、思想感情等。例如,《故乡》中“我”和杨二嫂的那段谈话,就形象地揭示了杨二嫂这个小市民刻薄、自私、鄙俗的性格特征,透视了她被剥削阶级意识和恶习侵染的丑恶灵魂。
相比之下,“我”的神态则是愕然、惶恐、嗫嚅,直至闭了口,默然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小说中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语言表现着自己的性格特征。
D.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因为篇幅短小,小小说的人物并不复杂,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具有深层含义)的描写词语。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从某个角度而言,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是一个(人物性格)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形象。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社会矛盾”与“现实生活”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什么是人物形象
人物通过外貌、言谈、行为举止等具体元素向他人所展示的有关此人物性格、内质等抽象元素在他人内心中的具体反映。很大程度上,人物形象有旁人的主观成分,也有特定人物的客观成分,可以说它是主观元素和客观元素的集合体。
E.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一、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描写分析人物性格是一个 较浅易的思维过程,但考虑问题的时候需要注意几个细节:
1、凡是文中涉及的人物描写方法都要考虑到,重点是分析主要的描写方法。
2、要关注人物描写时能展示人物性格的关键词。
3、关注具有双关意义或较含蓄 (具有深层含义 )的描写词语。
二、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小说的三要素包括人物、 情节和环境, 但这三者之间实际上不是并列的, 从 某个角度而言, 情节与环境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 它们对人物性格的补充作用有 时候会体现得相当重要。
自然环境描写除了推动情节发展这一作用之外, 其他作用都是围绕人物展开 的,它们包括:烘托人物心理活动,烘托气氛,烘托人物性格。
故事情节在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作用, 需要我们从整体上去把握, 简而言之, 就是我们要看清通过事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通过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应该是人物性格与其身份地位的综合。 人物性格的分析为人物形象 的分析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就如同要造一幢楼房, 结构上的大多数建材都已具备, 就只等着将这些材料组合在一起了。
从表达上而言,人物形象用如下的方式概括: ××是一个 (人物性格 )的(人物身份地位、性质、评价等 )形象。概括时,如果能够 确定人物身份的,则以 “工人” 、“农民” 、“小市民 ” 、“手工业者 ”⋯⋯概括。
四、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这里的 “社会 矛盾” 与“现实生活 ”就是小说反映的主题思想。
因此,每一个形象的塑造都是有 其目的的,分析时如果能抓住人物形象,把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揭示出来, 就能顺利达到分析主题思想的目的。
四步分析法概述
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通过情节、环境补充人物性格 ——通过人物性格 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总结:分析人物形象技法:
1、抓住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特别是那些富有特征的确细节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
2、把人物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了解人物在各个情节中的表现。
3、重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人物的言行、影响人物的性格。
4、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一定要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
5、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6、结合环境描写去分析人物形象。
F. 如何分析和赏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小说类文本阅读受到重视。广东、宁夏、海南、江苏和浙江卷都在文学作品阅读中考查了小说阅读的,而赏析人物形象又成了小说阅读的必考题目,因此,熟练掌握一些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
1、从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赏析人物形象。
(1)人物描写的方法:①正面描写,一般包括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事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
(2)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①外貌、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省去,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的某一特征。
2、从分析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
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发展的场所。特定的人物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分析,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等,有时起渲染气氛的作用。社会环境主要是渲染时代特征。另外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也起着强化作用,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复杂的性格,往往为人物设置各种不同的环境,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出性格。例如2008年高考浙江卷所选小说《乌米》,第五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就为我们提供了主人公乌米的生活环境,突出了她孤独无助的处境,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G. 人物性格特点包括哪些方面
1、 有理智型、疑虑型、情绪型、外倾型、内倾型以及以上都具备的混合型。
2、理智型是深思熟虑,沉着冷静,善于自控;情绪型是心境多变,多愁善感,容易冲动;外倾性是活泼开朗,善于交际,独立性强,不拘小节;混合型是以上特点都具备。
3、在血型方面也有划分,A型性格者即“急躁好胜”型,易患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B型性格者与之相反,则是安于现状,比较没有主见和上进心,但往往健康情况良好。
4、 而C型性格者属于“忍气吞声型”,往往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等情绪,不让发泄,D型性格的人则是“孤僻型”,往往沉默寡言,消极忧伤。
(7)人物分析方法图解扩展阅读:
1、人物性格,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种种外在和内在的表现形式,是人作为个体区别于同类之总和。也是文艺作品所描写的各种人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独有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特征。
2、中国古人用"五行"推断人物性格,认为"木性则仁,金性则义,火性则礼,水性则知,土性则信",把人的性格列入道德范畴。
3、现代人坚持以人为本价值观,但其表现丰富多彩。
4、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或同一阶级但处于不同社会环境中和具有不同生活经历的人,其性格特征就各不相同。
网络-人物性格
H. 赏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从分析人物的描写入手。
(1)正面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从而反映作品的主题的描写。
①通过肖像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肖像描写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更好的以“形”传“神”。
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写出的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历经沧桑,已变得麻木迟钝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说通过对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②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例如:小说《守财奴》中有几处个性化语言描写,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了!„„”“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句句话语,把一个贪欲十足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I.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一、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高明的作者,总是“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对人物的评价隐藏于人物描写之中,既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又使作品极具韵味。请看:
(1)父亲说洗了一次干净的脚,觉得这脚轻飘飘的没着落,踏在最硬实的青石板上也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2)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
(3)他那个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
这四个句子都围绕父亲而展开的正面描写,它们从多方面丰富了父亲的形象。(1)句暗引父亲语言,揭示了父亲一年四季的勤劳忙碌,除了春节,他难得有一丝空闲。“像踩在棉花上似的”这一比喻,形象生动地揭示了父亲为一家人生活而辛苦操劳的艰辛。(2)句中的“挂”“走”“递”“送”四个词语,传神地描绘了父亲修房时的神态和动作。其中“挂”一词表现父亲发自内心的喜悦;“走”“递”“送”等三个词则写出了父亲对工匠的殷勤与热情。经过多年的筹备,父亲终于一偿心愿,此刻,他的兴奋和喜悦,深深地感染了我们。(3)句则是对父亲外貌的描写。岁月催人老,曾经健壮的父亲,如今变得那样的衰老,他用毕生的勤劳和坚韧实现了心中的梦想,既让人崇敬,又令人萌生一种酸辛。句中用刚收割过的庄稼茬来比喻他的白发,贴切而形象,深刻地诠释了父亲的奉献精神,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二、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精要的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渲染了文章氛围,烘托了人物形象,特别是为揭示人物的思想提供了一个诗意的背景。
(4)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句中“高高的台阶”、“摇来摇去”的“柳树枝”和父亲“专注的目光”叠加在一起,情景交融,呈现出丰富的内涵。“高高的台阶”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专注的目光”中传达出父亲对地位的希翼,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为此他耗尽了自己一生的时间,这份执着真让人感动。
三、探读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还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微之处的描绘,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进行准确地展示,从而精妙地揭示人物的性格。
(5)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6)他抽了一筒,举起烟枪往台阶上磕烟灰,磕了一下,感觉手有些不对劲,便猛然愣住。
(5)句是一个物件细节,那一堆穿破的草鞋是父亲一个冬天辛劳的见证,为了建造一座新房,为了获得乡邻的肯定,他开始了艰辛的准备历程,读来让人辛酸,也让人感动。(6)句是一个动作细节,在台阶上磕烟灰是父亲的习惯动作,是劳作、奔忙之余父亲难得的休憩,如今,新屋建成,台阶垒就,曾经种种况味也许就在磕烟灰的瞬间一齐涌上父亲心头。“愣住”的那一刻,相信父亲的心中一定是感慨万端,但他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父亲朴实而坚韧的形象如大山一般矗立在我们心中。
J. 人物分析的方法
这是一种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分析一般写人的比较复杂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其方法可概括为如下步骤:
一、理清故事情节,掌握文章脉络:
二、从情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
第一步,分析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
第二步,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内心世界;
第三步,分析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步,理解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只要从情节入手,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分析,就能逐步掌握分析一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