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乙肝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案例

乙肝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案例

发布时间:2022-08-03 18:59:27

1. 关于乙肝病毒传播,是什么途径所谓病患和携带者不同是吗

已经有很权威的人回答过这个问题!
我复制给你,你看看就什么都清楚了!!1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又称HBV)引起的,HBV存在于乙肝病人的血液、汗液、唾液、月经、乳汁及泪液等分泌物中。与乙肝急性期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期时病人的上述体液及分泌物接触后,HBV进入血液中即可传染上乙型肝炎。

HBV进入血液的主要途径:

①母婴垂直传播:我国现有HBsAg阳性者约1.4亿人,其中85%通过母婴传播。垂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蔓延和高发的主要原因。也有少数为父婴传播者。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

②血液或血制品传播:被HBV污染的血制品如白蛋白、血小板或血液输给受血者,多数会发生输血后肝炎,另外血液透析、肾透析时也会感染HBV。

③医源性传播: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如手术刀、牙钻、内窥镜、腹腔镜等)均可传播HBV。

④家庭内密切接触:主要指性接触、日常生活密切接触(如同用一个牙刷、毛巾、茶杯和碗筷),均有受HBV感染的可能。HBV可通过破损粘膜进入密切接触者的体内。

⑤公共场所、理发店、美容院等容易被HBV污染,如浴池、剃刀等均可传染HBV。

预防措施

首先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国内十分重视,自80年代起HBsAg阳性孕妇出生的婴儿均普遍注射乙肝疫苗。通过20年的努力,上海市出生的婴儿HBsAg携带者从9.8%降至0.5%。因而我们可以骄傲地说,中国不久将来HBsAg 携带者将会明显降低,乙肝完全可以预防。其次严格筛选献血员,确保医用血液及血制品不被污染。

最后要加强对乙肝病人的治疗,慢性活动性乙肝首选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应加强卫生常识普及宣传,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通过上述各种措施,相信不久的将来,乙肝病人将大大大减少。

消灭乙肝关键在于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途径概括起来有二个方面:

经血传染:如输入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在热带、副热带的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会传播乙肝病毒。

母婴传播:孕妇是乙肝带原者,通过产道直接传染给新生儿。

体液传播:如医疗器材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引起传染。性接触的传播。与乙肝患者或带原者长期密切接触如:唾液、尿液、血液、胆汁及乳汁均会造成污染而传染乙肝。

http://www.wy120.com/00news/content.aspx?data=health&id=759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05-03/02/content_2637863.htm

以前,有一对年轻的农村青年,在结婚前三天到体检医院做婚前体检,结果女方查出乙肝大三阳,男方没问题。女孩当场就哭了,哭得好伤心,男方的父母也宣布不同意儿子娶这个女孩,停止办理婚事。

医生当时虽给男孩及其家属做了思想工作,告知乙肝大三阳是可以治疗,并且不影响结婚生育的,但由于男方对乙肝根深蒂固的恐惧心理,最终这桩婚事还是没成。虽然这个女孩的病最终治好了,但她心理上存在的阴影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消除。

这个事例说明,现在很多人都对乙肝有一种恐惧感,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恰当的宣传,很多人甚至害怕与乙肝患者接触,更何况交朋友、结婚等。那么,怎样正确对待乙肝患者,特别是男孩如何正确对待你的乙肝女友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谈:

一、流行情况:

我国目前有乙肝和乙肝携带者1.2亿之多,其中女性有4~5千万左右。假如这么多女孩都不能交朋友、结婚、生育,那么,中国又要增加多少单身汉了。

二、乙肝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区别:

社会上很多人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发现HBSAG(+)就是乙肝。其实它们有很大的区别,真正的乙肝是临床症状、肝功能反复异常半年左右、同时B超光点不均匀、乙肝标志物阳性或乙肝变异株阳性病人,乙肝携带者没有临床症状、只有乙肝标志物阳性、肝功能B超等正常半年至1年以上、多年不发作的。

三、乙肝女友的传染性如何?

传染性大小要看女友的病毒复制情况而定,同时看男方的抵抗力大小。男方若有免疫抗体即HB-SAB(+),就不会受到传染。免疫抗体阴性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进行预防。

四、乙肝女友会不会传染给家人、同事及朋友?

不会。乙肝是消化道传播疾病而不是呼吸道传播疾病,也就是说,乙肝是通过体液进行传染的。所谓体液传染包括输入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不洁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等情况。只有乙肝病毒进入血液了,才会传染。

如果与乙肝病人面对面说话,其带有细菌的唾液附着在正常人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一般情况下,吃饭说话是不会引起乙肝传染的。

五、能否与乙肝女友结婚?

从医学角度看,只要女友不处在肝炎发病期或未被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都可结婚,若女友只是乙肝健康携带者,就更能结婚了。至于前面讲的一个例子,为什么还是分手了,就需从其它方面找原因了。

六、与乙肝女友结婚后,能否让其怀孕?

若女友的急性乙肝基本治愈并稳定6个月以上,慢性肝炎达好转标准并稳定1年以上,都可让其怀孕。

七、有乙肝的妻子生小孩,会把病毒传给小孩吗?

目前,乙肝预防是比较全面而成功的,只要在肝病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即对孕妇和新生儿实行“三阻断”———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之后的2、3、5月再分别注射乙肝疫苗,就可有效防止感染乙肝病毒,成功率达95%以上,即有95%以上的新生儿不会被染上乙肝。

总之,乙肝患者需要人们去理解,去支持,乙肝女友更需要男友加倍去爱护

2. 乙肝病毒

你好,乙肝病毒携带是单项的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其余的为阴性称为乙肝病毒携带,另外乙肝小三阳肝功能正常也属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中的一种。 这种情况没事的,不要担心,平时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戒烟戒酒,进辛辣油腻的食物。 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3. 谁能帮我查一下对乙肝病毒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全军病毒性肝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
主任、该院首席专家成军博士领导的课题组,在肝炎病毒发病机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他们在世界
上首次发现乙肝病毒基因组两个新的编码基因——前-前-S 基因和前-X 基因。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日出版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上。

[被屏蔽广告]
自1979年国外学者首次完成了乙肝病毒基因组的克隆化研究,并将基因组分成4 个开放读码框架,一直沿用至
今。由于乙肝病毒是一种嗜肝部分双链DNA 病毒,其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序列之间重叠,甚至结构基因序列之间重
叠,因此乙肝病毒DNA 序列的利用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一紧密DNA 结构中是否存在新的编码序列呢?成军博士带领
3 02医院传染病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中国乙型肝炎患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的全基因序列进行克隆化和序列分析。

研究者在表面抗原基因序列之前发现了前-前-S 基因,该基因主要存在于中国和日本的病毒株中,并特异性
存在于adr 血清型的乙肝病毒基因组中。同时,他们在前-前-S 基因和前-X 基因序列之前,分别发现了相应的
新型启动子序列,指导着这两个新基因的表达。

课题组还根据前-前-S 基因和前-X 编码基因序列合成的抗原多肽,建立了检测这两个多肽的特异性抗体,
并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酵母单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等,对所发
现的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表达与调控、生物学意义、临床医学意义等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
病毒基因组中的开放读码框架不是4 个,而是6 个;基因启动子不是4 个,而是6 个。有关专家认为,上述发现对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防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4. 请专家、高人来回答 乙肝大三阳通过什么途径传染

乙肝传播的五个主要途径: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

你好,我认为你不必担心,唾液中的病毒是微量的,而且是在你的皮肤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进入你的血液中造成感染,而且游泳池那么大,就是有病毒也被稀释没了,而且你有抗体,就不会被感染的,抗体可以保护3-5年或更久的,所以你不必担心。祝你健康。

5.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包括:①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②母婴垂直传播;③生活上的密切接触。此外,尚有经吸血昆虫(蚊,臭虫,虱等)叮咬传播的可能性。
如果你乙产生抗体的话,一般来讲传播的可能性很小。临床证明乙肝传染性很强,但是夫妻之间一方有乙肝的,另一方却很少得乙肝。
乙肝患者配偶很少得乙肝,但是他们对乙肝病毒的既往感染率较高,他们的化验结果均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阴性,但是表面抗体或核心抗体为阳性。这说明他们曾感染过乙肝病毒,但体内产生了抗体。夫妻在一起生活多年,接触的密切程度非他人可比,性接触也在所难免,感染的机会很多,但是乙肝病人配偶的乙肝发病率却极低,这是为什么?因为成人往往具备健全的免疫体系,体内具有正常的免疫监视和免疫清除功能,当乙肝病毒进入体内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会立刻动员起来识别并清除乙肝病毒,使病毒无藏身和落脚之地。
当然,如果对方在发病期间的话,最好还是应该注意。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话应到正规医院接受正规系统治疗。

-- 细说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方式
多年来,世界各国所进行的流行病学研究均表明,乙肝病毒是经过血液传播的
,主要方式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播、性传播等。

所谓母婴传播,主要是指携带有乙肝病毒的孕妇,其体液在分娩过程中污染了
新生儿受损的创面或在产褥期密切接触婴儿,例如嚼食后将食糜团喂给婴儿等。预
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方法,就是在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也就是说
,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结婚生育。

所谓医源性传播,是指在医学活动的过程中造成的乙肝病毒的传播。比如注射
药物时未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或化验时用一根采血针为所有的患者采集
指血或耳血等。目前,乙肝病毒的医源性传播在城市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在边远的
农村地区还比较严重。

所谓性传播,是指在性生活过程中,男女双方的性器官都可以出现损伤,而乙
肝病毒携带者的精液或阴道的分泌物中都可能含有病毒,因此,乙肝病毒可通过性
生活传播。预防的方法是,当发现一方携带乙肝病毒时,另一方就应及时接种乙肝
疫苗。虽然我国目前已不再进行强制性的婚前检查,但是为了预防乙肝及其他传染
病,年轻人最好还是在婚前自觉接受检查为好。

6. 乙肝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传播

乙肝传播的五个主要途径
第一,母婴传播。

“乙肝患者什么有传染性”是更重要的,乙肝患者的体液具有传染性,体液的概念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内分泌液、血液,这些都属于人体的体液,只要体液就含有乙肝病毒,就具有传染性。

母婴传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垂直传播,另外一方面就是水平传播。大家一直认为母婴传播就是垂直传播,其实不然。在宫内传播引起的只占10%,怀孕期间在子宫内在胎儿期间被传染的只是10%,不是很高。主要的是在围生期和出生后的密切生活接触水平传播。作为一个大三阳母亲,孩子出生后被感染性的可能性达到90%—95%,E抗原阴性的乙肝母亲生下的孩子感染几率要比E抗原阳性的低一半,大概45%—40%。

第二,医源性传染。

在医院的检查治疗过程因使用未经严格消毒而又反复使用被HBV污染的医疗器械引起感染的,这个叫医源性传播,包括手术、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

第三,输血传播。

输入被HBV感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后,可引起输血后乙型肝炎的发生。

第四,密切生活接触传播。

包括一起吃饭,生活当中只要皮肤黏膜有受到损害,那就有可能被感染。皮肤黏膜受到损害之后乙肝患者的体液再落到你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有可能就被感染上;也可在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引起HBV传播,这都叫密切生活感染。

第五,性传播。

对于乙肝患者是可以通过性传染的,性传播也是属于体液传播的一种。另外接吻也能传播,如果口唇黏膜破损了也有这种可能性。

目前蚊虫叮咬不被确认为传染途径。到了传染病医院看着患者,被蚊子叮了一下就恐惧得不得了,没有必要。

7.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血液传播:主要包括输血及血制品、注射器针头及针炙、牙科及手术器械等医疗行为,纹身、纹眉、穿耳眼、做双眼皮、刮面等具有损伤性的美容行为。
2、母婴传播:指携带乙肝病毒的母亲在怀孕期、分娩期、哺乳期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的一种方式。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有40%-5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双阳性的母亲有90%-100%将乙肝病毒传播给婴儿。
3、性接触传播:男女性生活可通过精液、阴道分泌液传播乙肝病毒。
4、密切接触传播:家庭日常生活可造成传播的情况主要有:HBsAg阳性人的创伤出血、月经血、痔疮血污染家庭环境;与HBsAg阳性人共用牙刷、口杯、毛巾和剃刀;HBsAg阳性人同乳幼儿密切接触,尤其是口喂小儿。
但一般经水和食物是不会感染的。

8. 与乙肝病人有哪些日常接触不会被传染哪些会传染

通过性接触途径而传播的传染病其病种已逾20个.其中除了“经典性病”如梅毒、淋病和软下疳等,还有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可通过性途径传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一直没有将其视为性传播疾病。在这方面最为典型的例子当属病毒性肝炎了。

现据有关资料报道,全世界已有约2亿人感染了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而且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还呈明显上升趋势。据俄罗斯有关资料,仅1992年-1996年俄罗斯的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就从18.1/10万上升到35.8/10万,实际上这些资料还不包括急性无黄疸型型肝炎、隐匿型肝炎和不典型肝炎。一般认为,每6-8个无黄疸型急性肝炎的同时可出现一个黄疸型肝炎。

对于乙型肝炎性传播的可能性很早就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而对其他类型病毒性肝炎性传播的研究还知之甚少,而且有关资料的意见也不一致。涉及病毒性肝炎的传播,属于流行病学的研究范畴,在这方面多年来不断取得新进展。当然除了属肠道传播的甲、戍型(A、E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基本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而在这方面更具体地说,存在着两种主要传播方式:一为“人为”的,如输血、使用被病毒污染的医疗器具和静脉吸毒;一为“自然”的,如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性—血液传播。

近年来,通过性传播使急性乙型肝火发病率上升的趋势更为明显,所占的病例不断增加。仅1994-1997年在莫斯科地区通过性途径致病原体传播的急性肝炎就从28.6%增加到42.3%,与此同时急性乙肝发病的年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其中15-29岁者占多数,这部分人恰好也是性活动力最强的人群.

无疑,对待每个具体的病例,尽管有时难以排除其他因血液传播的因素(医源性感染、吸毒等),但是在许多乙型肝炎患者的传播和发病上,经性传播的途径得到了多方的证实。

为乙肝病毒性传播提供流行病学间接证据的是,在性接触时所涉及到的生物学介质中携带乙肝病毒。现已在精液、宫颈粘液、唾液、汗液和月经以及其他排泄物如尿、粪便中,却查找到了乙肝病毒的存在,它们在非传统性行为方式下更易传播。一此学者指出,在任何情况下如果对方处于排毒状态,同时又缺乏其他方式感染的可能,都应考虑到是否为性传播所致。

鉴于造成病毒从病人传播给健康人的机率依赖于在性接触时致皮肤或粘膜损伤的可能性及操作的程度,因此我们可将各种性行为方式区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危险性。

还须看到的是,通过性传播疾病与乙肝发病率的比较分析,可见梅毒发病率与乙肝发病率呈同步上升趋势。更为深入的流行病学监测和研究揭示,对性病传播具有普遍性的危险因素同样对乙肝传播产生作用。

现在已知有6种肝炎病毒是经肠道外传播的,即肝炎病毒B、C、D、G和TTV。后者是近两年来特指因输血所致的病毒感染。显然,这种病毒也不是最后发现的一种肝炎病毒。通过输注途径造成的肝炎传播都不能排除性传播的可能性。

值得庆幸的是乙肝疫苗的研制成功和应用,为预防乙肝提供了较好的效果,乙肝疫苗具有高度的免疫活性,对易感人群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但是即使如此,提倡和采用健康文明的性行为方式乃是预防乙型肝炎性传播的上策。

属于高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在肛交情况下(特别是伴有射精时)的被动配偶。

女配偶处在阴道性交(特别是伴有射精)的情况下

对男配偶口交前并伴有射精

在妇科疾病或在妇产科干预基础上而有出血(哪怕是微量出血)可能时的性交

月经期性交

伴有处女膜破裂的性交

属于中度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在肛交情况下的主动性配偶

处在阴道性交情况下的男配偶

为产生性兴奋而在直肠内注入液体或放置坐药

使用仿真性器具

用舌或唇刺激男配偶或女配偶的肛门

对男配偶进行的没有与精液接触的口交

属于低危险性的性接触方式

与尿的接触

对配偶进行的伴有射精的手淫

“湿吻”(深吻)

添阴

9.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包括:

1、经血传播:经血传播主要包括经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介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注射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传播,以及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均归类为血液传播途径。WHO资料显示,通过血液传播乙肝病毒的证据是确凿的。

2、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重要的传播途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母婴传播可分为宫内传播(较为罕见,多数研究表明<2%)、产程传播和产后感染。母婴传播率主要取决于母亲血液中是否存在HBeAg。我国1979年、1992年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均显示我国大部分的感染者是由于母婴感染所致,这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乙肝高流行地区感染模式一致。

3、性传播:乙肝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出乙肝病毒,在密切的性接触时,这些体液可透过破损的粘膜而引起感染。美国纽约的男同性恋者乙肝病毒感染率比对照组高13倍,感染率与性接触对象数目成正比。对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的配偶进行追踪分析,在婚后的第1、3、5年检测,受访的100名配偶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分别为20%、31%和42%。对200名多个性伙伴的女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乙肝病毒感染标志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乙肝病毒感染率达55.15%,证明乙肝病毒可通过性接触传播。

卫生部强调,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阅读全文

与乙肝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案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华为p9怎么改变输入方法 浏览:152
爱心沙发安装方法 浏览:415
神奇训练方法视频 浏览:620
红米3屏保时间怎么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41
有效高效的教学方法 浏览:58
数字签名通常有哪些方法 浏览:638
如何增加雌性激素的天然方法 浏览:693
明星怎么由黑变白的方法 浏览:293
切换多个手机软件的方法 浏览:254
爪子抓伤用什么方法治疗 浏览:148
电梯无线对讲安装方法说明 浏览:509
脑血栓治疗方法图片 浏览:653
气缸psi计算方法 浏览:291
折叠烤漆门安装方法 浏览:845
皮质醇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哪些 浏览:832
小肉肉快速长大的方法 浏览:179
如何消除灰指甲最快的方法 浏览:349
封釉砖好坏鉴别方法 浏览:546
怎么做酵素的方法 浏览:918
地砖发黄了用什么方法可以洗掉 浏览: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