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和范围
外 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专门用途英语、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篇章教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和英美文学。本学科依据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型的培养要求,培养具有语言技能强、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系统的高级外语人才。 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 本专业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如何促进中国现代翻译学的理论构建,如何提高增强翻译实践能力,使学习者对翻译学所涵盖的翻译理论,翻译方法和翻译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并使学习者具备适应现代翻译要求的能力,同时在翻译理论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在翻译实践的某一领域奠定较高的水平。本专业所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中国传统译论和现当代译论;西方现当代翻译理论的学习,借鉴和洋为中用;中国和西方翻译简史;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相联系的综合训练。 第二语言习得方向 本专业以二语习得理论和前沿研究的成果为依据,结合应用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从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的实践中去。通过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探索、研究和检验,推动教学和研究的共同发展,对外语教师的总体素质、业务水平、专业发展进行系统性和实证性研究。其研究内容包括:了解儿童和成人第二语言习得目的以及影响习得过程的各种变量的差异;熟悉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对课堂第二语言教学的含义;探索第一语言的作用,认知、情感及语言原则在第二语言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课堂教学对第二语言习得所起的作用;更好地描述或解释、揭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特点、差异、内在及外部影响因素。 专门用途英语(ESP)方向 本研究方向以科技英语本科专业为基础,以英语语体学为主干课程,结合前景学理论、系统功能语法以及语篇分析等理论对英语语言的各种文体、语体现象进行详尽的分析研究。其目的旨在通过ESP的研究与学习,加强并提高该学科在英语教学实践、研究工作及在广大教师、培训人员中的熟悉度与认知度;培养多层次的ESP专门人才,如多学科英语教学、培训实用人才,ESP理论研究及实践专才,以及教材编写、考试设置等相关问题。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科技英语史、科技英语特征、新闻英语语体特点、英语语体在经贸英语方面的应用、语体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及教材编写中的应用、科技英语阅读教材及教法、当代黑人英语特点分析、英语报刊社论问题研究、影视英语对白特点等。 语言学方向 对比语言学 本专业方向要求学习者修完相关课程之后,能够深刻理解对比语言学的性质、特点、发展动态和趋势,掌握英汉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研究能力,特别是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各种理论和方法,对英汉两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的初步能力。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和应用对比研究两个方面。理论对比语言学主要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英汉语言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从而揭示对比语言学的性质和任务,解决对比研究中的理论和方法问题;应用对比语言学具体表现为通过英汉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语篇、语用、文化等诸方面的对比研究,对外语教学经验从理论上做出解释、为英汉互译方法和技巧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为双语辞典编纂提供直接的理论指导。 语篇教学该专业的培养目的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介绍和研究,探讨语篇生产与解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帮助学生了解语篇交际的基本规律,并培养出具备分析常见语篇特征并能将语篇分析的基本理论观点与方法熟练地运用到外语学习、教学、科研甚至考试过程之中的英语人才。该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际分析能力的培养,其研究内容包括:语篇信息、语篇主题、语篇与语境、语篇成分关系、语篇交际中的视角与观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常见的口语语篇交际以及常用的书面语篇的生产与解读。本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立足功能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本着折衷择优的思路,努力将英语语篇与汉语语篇相比较,侧重于培养既懂汉语语篇特征又能把英语语篇分析和外语教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人才。 语用学本专业属跨学科研究,与符号学、社会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交际修辞学有着密切的学术渊源关系。它通过研究语言使用的实际过程、人们使用语言(及其它符号系统)进行交际时所遵循的原则、意义的各种机制、特定情景下话语中的特定意义的理解和表达,使学习者在充分了解语用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其分析语言现象及运用语言的能力,并掌握从事现代语言、交际工作必备的知识、视角和方法。其研究内容包括:语用学与语言学的关系、指示语、语言行为、会话含义、预设意义、言语行为、会话结构分析、语用学和功能语言学;语用学与翻译、语篇分析;语用能力的习得等。 社会语言学本专业试图为语言实际使用中普遍存在的语言变异现象提供一种整合研讨模式与理论解释,特别是通过考察各种语言变体形式与社会文化影响之间的关系,旨在揭示言语行为与社会文化因素的互动模式,并对变异现象从多维角度进行说明与解释。其研究内容包括理论与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社会语言学关注的问题是,在考察语言变体和言语群体结构相关性时应当采取什么模式与方法,并为交际能力的讨论提供一种普遍性的解释;应用社会语言学则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考察隐藏在语言使用不平等现象背后的社会和政治含义上,尤其是在法庭、医院、学校这样一些涉及语言使用问题的公众生活领域。具体的研究内容有:双语使用、语码转换、体裁研究、广告语言、语言维持与消亡、语言与年龄研究、语言冲突、语言与社会方言声望研究等。 英美文学方向 本方向侧重于英美文学理论研究、文本分析、比较文学和西方文论方面的研究。培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理性到感性把握文学思潮的主脉,在培养其具有基本的文学素质的基础上,加强其文学理论方面的造诣,以期其毕业时具有一定的文学与理论功底,具备较高的文学鉴赏及批评能力,并能适应相应的研究、教学及其它语言交际方面的工作。
2. 外国文学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
哟,你问的好专业啊,我看这样吧:
从作家看,生平考据,生活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作者)
从作品看,作品年代、内容考证,作品语言风格特点,作品人物形象特点,作品创新的地方,作品与同时代类似作品的比较。(文本)
从接受方面看,作品的受欢迎度及其原因,人们对作品的不同解读。(读者)
从背景上看,作品反映的时代性。(世界)
世界——作者——文本——读者,这是文学空间的有机整体,也是文学研究的永恒题材。搞研究,要确定范围,有了想法,再把范围不断缩小,不断具体化,这样无论是比较,还是就某人的某一点单独研究,都会写出来点东西。
(你的名字是“风飞花”吗?有首英文诗就叫这个名字,windflowers,写得很美)
3. 王立非的科研成果
CSSCI核心期刊论文(39篇)
1. 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的述评,《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2期。
2. 大学生英语口语课交际策略教学的实验报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第6期。
3. 汉语语文能力对英语写作的迁移:跨语言的理据与实证《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3期。
4.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高频动词使用特点的语料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2期。
5. 大学生英语写作语篇中分裂句的特征:基于语料库的考察,《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5期。
6. 第二语言习得关键期假设研究的新进展——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设》,《外国语》2002年第2 期。
一般期刊与论文集(27篇)
40. 国际儿童英语口语语料库的程序分析软件评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3年第3期。
41. 对索绪尔语言系统价值观的诠释与思考,《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第3期。
42.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20年,《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3. 反思语言学研究方法的理性回归,《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第6期。
44. 论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对立与融合,《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第1期。
48. 二语学习中施为性言语行为的语用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49. 我国英语写作实证研究:现状与思考,《中国外语》,2005年第1期。
50. 借鉴国外、立足本土、创新教学,《中国外语》2007年第6期。
51. 语言标记性的诠释与扩展,《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52.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定性研究——认知过程与交际策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第5期。
53. 双语者的词汇习得策略——一个个案研究,《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
54. 《应用语言学论题》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55. 《西方应用语言学视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前沿书系》总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
56. 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的语料库语言学的视角,《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国的视角》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57. 择优选精,大力加强商务英语教材建设,《教材周刊》,2007年8月21日。
58.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在我国的进展,《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7年10月17日B2版。
59. 《计算机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应用》导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60. 《当代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总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61. 《商务英语引进系列教材》总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62. 《英语写作引进系列教材》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3. 《公司管理写作策略》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4. 《基于SECOPETS语料库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口语研究》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65. 《分析写作》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66. 《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现代外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2.《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3.《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英语写作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5.《英语口语研究与测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与实证》(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7.《中国学生英语学习者口笔语语料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
8.《汉语语文能力向英语写作迁移的路径与理据》(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9.《计算机辅助第二语言研究方法与应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10.《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中国的视角》(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1.《英语演讲教学与研究在中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 1.《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听力高分突破》(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高级英语口语教程上、下册》(第一副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牛津图解中学生物》(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4.《牛津图解中学科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5.《牛津图解中学商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7.《积极英语阅读教程》1-4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8.《解读美国》1-4册(第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9.《精通英语阅读》1-4册(第二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10.《第二语言习得入门》(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 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系列教材》(编委会副主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2. 新世界商务英语系列教材(编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综合商务英语教程》(总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14.《当代外国语言文学学术文库》(编委会第一主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 《表达英语综合教程》(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体育休闲译丛》(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千万别再上当受骗》(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3.《幸福密笈》(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4.《时尚大师的奥秘》(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5.《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视角》(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世界音乐》(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基耶斯洛夫斯基传记》(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8.《时装:从理念到消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9.《美军特种兵》(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年)
10.《美军特种空降兵》(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年)
11.《油画肖像29步》(江苏美术出版社2003年)
12.《从黏土到铜雕》(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
13.《自然设计》(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14.《炳烯画技法入门》(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年)
15.《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2099年》(天津新蕾出版社1999年)
17.《百年庆典》(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8.《解读改变世界的100种观念》(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19.《解读尊重生活的100种方法》(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20.《野生动物趣话》(花城出版社2001年)
21.《大腕导演的电影处女作》(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22.《世界军服全记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英语演讲大突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获奖作品精选》(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
2.《21世纪科技新视野》丛书---(丛书副主编,《未来战争》、《未来生物》分册编者,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1)
3.《口语全球通》丛书(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
4.《走进未知世界》丛书(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1.《新汉英词典》,商务印书馆,2007年(主编)
2.《新英汉词典》,商务印书馆,2008年(总主编)
4. 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可不可以研究研究汉语语法
可以的
不过不知道你说的研究是什么意思?
如果是自己私底下研究的话,那么当然是可以的。如果是大学想要研究,那么有点区别,一来大学阶段学生主要还是学习东西,算不上研究,真正讲研究的话,最起码也要到研究生。
如果是研究生阶段,外国语专业不会学到汉语语法,不过你可以直接考汉语言文字学的专业。
5. 南京师范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外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人气】323 【日期】2006-4-12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外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暂定稿)
一、培养目标
(一)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二)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该具有较开阔的文学视野、丰富的中外文学知识和较好的理论基础,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掌握除专业外语以外的一门外语:能够胜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方面的高等院校师资和专门研究等工作。
(三)具有健康的体格。
二、研究方向
(一)欧、美(总体或/和国别)文学史:研究20世纪以来文学发生发展的
历史过程及发展规律。
(二)东方(总体或/和国别)文学史:
(三)西方文论与文化理论、比较文学、比较诗学、比较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四)外国文学重要作家、作品研究
三、学习年限
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1—2年,一般不超过5年。优秀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至少修满34个学分)
A类:公共学位课
(一)10319A3101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学分
(二)10319A2102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选读…………………………2学分
(三)10319A2201 第二外国语 …………………………………… 4学分
B类:专业学位课(任选3门)
(一)050108B301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方法论…………………………4学分
(二)050108B302当代西方美学………………………………………2学分
(三)050108B303比较文学原理………………………………………2学分
(四)050108B304欧洲文学史…………………………………………2学分
C类:专业必修课
(一)050108C301高级外语写作………………………………………2学分
(二)050108C302西方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2学分
(三)050108C303国别文学史…………………………………………2学分
D类:选修课(任选3门)
(一)050108D301十九、二十世纪英美短篇小说选…………………4学分
(二)050108D302英国戏剧……………………………………………2学分
(三)050108D303英美散文……………………………………………2学分
(四)050108D304英美诗歌……………………………………………2学分
(五)050108D305加拿大文化与文学…………………………………2学分
(六)050108D306文学翻译……………………………………………2学分
(七)050108D307圣经文学与文化……………………………………2学分
(八)050108D308国别华裔文学研究…………………………………2学分
(九)050108D309生态文学和生态批评研究…………………………2学分
(十)050108D310女性文学和女性主义文学批评……………………2学分
(十一)050108D311赛珍珠研究………………………………………2学分
研究生除了进行正常的课程学习之外,必须参加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教学实习、社会调查,从事管理、科研、开发等活动,或者兼任助教、助研、助管。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计2学分,最迟于第四学期完成。硕士生一般不得免修实践环节。具有两年以上工作经历者可以申请免修,但需经学院同意,报研究生部审核批准。
五、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办法。实行导师负责和导师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形式:导师讲授、共同讨论、学生进行独立科研写作训练;经过导师具体指导,后由导师指导小组论证课题、把关。
研究生导师根据本方案的要求,以强调学生自学和因材施教为原则,从每个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制定出具体的研究生培养计划。使研究生在充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研究生的学习以自学为主,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认真阅读指定的必读书目、文献,认真阅读自己研究范围内的相关资料,发展创造性思维,尽努力使自己早出成果。导师主要是启发研究生深入思考与正确判断,以培养研究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研究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精神文明修养。研究生必须认真参加各类政治理论和时事政策以及各种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要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人生观;要培养自己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的高尚情操;要发扬奋发努力、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的精神。
六、考核方式
学位课程考核方式采用考试形式,非学位课程采用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学位课程考试成绩必须要到达60分算合格,其他课程到达60分算合格。学位课程至多有一门为不合格,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不得进入论文阶段。
七、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学位论文工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细则》和学校的有关文件的要求进行。学位论文要求体现以下内容:
(一)选题和开题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等工作,把握研究领域国内外现状、前人工作、发展动态,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具体研究课题。研究课题必须具备科学性、学术性、创新性和可行性。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并在第三学期期末制定出论文工作计划,经导师同意后开展该课题的有关研究工作。
在对课题进行初步研究后,进行学位论文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课题研究目标、研究的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课题的创新性;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与本课题有关的工作积累、已有的研究工作成果。开题报告安排在第四学期内完成。开题报告要在学科研究范围内公开进行,经导师指导小组评议作修改通过后再正是撰写论文。论文选题一经评议确定后,一般不得任意更改,因特殊情况更改选题者,仍需再经过开题报告和评议通过的程序。
(二)学位论文的写作的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和导师修改的日程安排由学科自定,论文的格式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文科硕士的学位论文字一般不低于3万字。
(三)学校论文答辩
研究生必须学完全部计划中的课程,考试成绩合格,中期筛选合格,并完成教学实习任务,获得全部规定学分,以及已在学术刊物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之后,方能参加论文答辩。
论文完成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学校的有关要求,对论文组织评阅与答辩。学位论文的审议与答辩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
八、必读书刊
(一)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二)刘海平、王守仁(主编):《新编美国文学史》(4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0-2002年;
(三)侯维瑞 李维屏:《英国小说史》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四)王佐良:《英国诗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3;
(五)何其莘:《英国戏剧史》,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六)乐黛云等4人:《比较文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第
11次印刷);
(七)Joseph, G. MLA Handbook for Writers of Research Papers (5th edi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cation Press, 2001.
(八)必读期刊:Critical Inquiry, published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New Literary History, published by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University of Oregon;《外国文学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世界文学》或其他与外国文学相关的核心期刊。
6. 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论有哪些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质化与量化两派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自九十年代以来,质化研究方法得到广泛承认
实证方法包括量化法与质化法,涉及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质化方法与国内所说的定性方法是不同的。采用定性方法的研究并非基于数据,而是遵循起承转合的结构原则,对某问题进行阐述。
在介绍统计分析时,我们将实验设计、统计分析与统计软件的使用结合起来,提供了许多例
子,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初学者快速切入。
7. 选择外国语言文学领域语言学、文学、翻译、文化等方面某一重要理论或研究对象基于不少于5条文献做出综述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的大部分会从事教育行业的,因此这两各专业的差别不是很大的,在学术界,一般把翻译理论与实践归为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下设的方向,我建议你报的话可以考虑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它所包含的方向应该是比较宽泛的,如语言学、翻译、商务英语研究、英语教育等。英语语言文学主要是文学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是语言学和翻译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品德修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英语实用型人才,熟练掌握听、说、读、写、译等实践技能,深刻了解英语语言、文学以及英语国家历史、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并具有扎实的实践能力和比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在第二外语和计算机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毕业后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旅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教学、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本学科以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本专业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及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语用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等)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8.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1、哲学方法的层面。哲学方法是在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具体学科都具有指导的意义,因此哲学方法是文学理论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这一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等等。
2、科学方法的层面。这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逐渐形成的方法,以其横断性和交叉性而为文学理论所吸收和借鉴,它处于中间层次而对文学理论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
3、专业方法的层面。这是适用于文艺学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从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传统方法,如赏析方法、考证方法、评点方法等,也有从其他学科中移植过来,后来逐步固定下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比较具体,也最接近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
总之,上述几种文学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论背景和操作原则,在把握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时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径,显示出自己的优长之处,同时它们又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在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此都值得重视,值得借鉴和吸取,而在具体操作中最佳的选择是对其加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利用。
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然后,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8)外国语言文学的研究方法论扩展阅读:
文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在于理论自身的学理建设。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建立自身学理的时期,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期。
在文学理论学理的探索、建构中,无疑,西方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80年代初期,在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流行。但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审美研究、作品形式、结构等因素的内在研究,和那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学理论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对现代文论传统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并且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新说屡起,佳作迭现。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说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
因此,这十多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国人说话,不是把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既有改造,又力图有所创新,并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应当承认,文学理论是个有成绩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自会留下自己的印痕。自然,不必把成绩估计过高,但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新的理性精神的解构与建构,正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9. 英语语言文学有什么文学方面的理论
美国文化研究 英国文化研究 欧洲文化研究方向 由于国家专业目录设置的限制 在国内往往放在了外国语学院或者外文系 又由于外语专业的教学传统导致了我们学生所能看到的文化研究实际上约等于文学研究 文化研究理论也多以文学理论为基础 外语专业的老师也多是文学研究出身 真正能搞跨学科的寥寥无几
这也就导致了研究中心的老师和文化方向的研究生各行其是
你搞你的跨学科研究 我学我的文学理论
实在是又一个理论实际脱节的怪象
虽然现在全世界公认文化研究应该是跨学科研究范式 但基于各种原因 文化研究的研究生还是以接触文学研究为主 其他学科难以涉猎
10.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都有哪些方向
1、学硕有下列三个方向:(1)英语语言文学;(2)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3)翻译学;2、专硕有下列两个方向:(1)学科教学(英语);(2)翻译硕士(M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