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传热系数k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求取

传热系数k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求取

发布时间:2022-07-31 16:00:12

A.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K值)简化计算方法

建筑外窗传热系数(K值)简化计算方法:
k=Q1/√Q2
其中Q1为窗外的温度,Q2为窗内的温度。

B. 如何确定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

增强换热器传热效果最积极的措施就是设法提高设备的传热系数(K)。 换热器传热系数(K)的大小实际上是由传热过程总热阻的大小来决定,换热器传热过程中的总热阻越大,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也就越低;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越低,换热器传热效果也就越差。 换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其总热阻是各项分热阻的叠加,所以要改变传热系数就必须分析传热过程的每一项分热阻。如何控制换热器传热过程的每一项分热阻是决定换热器传热系数的关键。 上述三方面增强传热效果的方法在换热器都或多或少的获得了使用,但是由于扩展传热面积及加大传热温差常常受到场地、设备、资金、效果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强,所以,当前换热器强化传热的研究主要方向就是:如何通过控制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来提高换热器强化传热的效果。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技术就是:在换热器换热管中加扰流子添加物,通过扰流子添加物的作用,使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分热阻大大的降低,并且最终来达到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K)值的目的。

C.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m2.K/w)
式中: 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w/(m2.k))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4、铝合金门窗的传热系数的计算
Uw =(Af*Uf+Ag*Ug+Lg*Ψg)/(Af+Ag)
式中:
Uw — 整窗的传热系数 W/m2·K
Ug — 玻璃的传热系数 W/m2·K
Ag — 玻璃的面积 m2
Uf — 型材的传热系数 W/m2·K
Af — 型材的面积 m2
Lg — 玻璃的周长 m
Ψg — 玻璃周边的线性传热系数 W/m2·K

D. 列管换热器中汽水换热时传热系数K是取值还是计算 如果取值怎么取 如果计算怎么计算

K值是需要计算得到的,其计算公式如下:

K=1/(1/h1+δ/λ+1/h2) W/(㎡·°C)

其中,h1,h2——围护结构两表面热交换系数,W/(㎡·°C);

δ——管壁厚度,m;

λ——管壁导热系数,W/(m·°C)。

墙体的传热系数K是表征墙体(含所有构造层次)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当其两侧空气温差为1K(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方米墙体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2.K)。即传热系数K是包含了墙体的所有构造层次和两侧空气边界层在内的。它表征了墙体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有研究表明外墙传热系数的减少将明显的降低建筑能耗。

(4)传热系数k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求取扩展阅读

设计注意

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

在列管式换热器内,冷热流体流动通道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选择:

(1)不洁净和易结垢的的液体宜走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

(2)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腐蚀;

(3)压强高的宜走管程,以免壳体承受压力;

(4)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清洁,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5)被冷却的流体宜走壳程,便于散热;

(6)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对流传热系数大的流体通过壳程,可减少热应力;

(7)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宜走壳程;

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确定

如果换热器以冷却为目的热流体的进出口温度已由工艺条件确定,而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则需要选择。若选择较高的出口温度,可选小换热器,但冷却介质的流量要加大;反之要选择低的出口温度,冷却介质流量减少了,但要选大的换热器,因此冷却介质的出口温度要权衡二者的投资大小来确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传热系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列管式换热器

E. 请问“传热系数”是什么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或℃),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反映了传热过程的强弱

s内其不仅和材料有关,还和具体的过程有关。墙体的传热系数K是表征墙体(含所有构造层次)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当其两侧空气温差为1K(1℃)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平方米墙体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W/(M2.K)。即传热系数K是包含了墙体的所有构造层次和两侧空气边界层在内的。它表征了墙体保温系统的热工性能,有研究表明外墙传热系数的减少将明显的降低建筑能耗。

计算方法: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对于单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K=1/(1/h1+δ/λ+1/h2) W/(㎡·°C),其中,h1,h2——围护结构两表面热交换系数,W/(㎡·°C);δ——管壁厚度,m;λ——管壁导热系数,W/(m·°C)。

计算公式:

1、围护结构导热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m2.K/w),式中: 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劈面对流换热热阻,内表面换热阻:Ri=1/h1;外表面换热阻:Re=1/h2;

3、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w/(m2.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热阻。

F. 传热系数K值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对于空调工程上常采用的换热器而言,如果不考虑其他附加热阻,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

K=1/(1/Aw+δ/λ+1/An) W/(㎡·°C)。

其中,An,Aw——内、外表面热交换系数,W/(㎡·°C)。

δ——管壁厚度,m。

λ——管壁导热系数,W/(m·°C)。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

1千卡/米2·时(kcal/m2·h)=1.16279瓦/米2(w/m2)。

1千卡/(米2·时·℃)〔1kcal/(m2·h·℃)〕=1.16279瓦/(米2·开尔文)〔w/(m2·K)〕。

1英热单位/(英尺2·时·°F)〔Btu/(ft2·h·°F)〕=5.67826瓦/(米2·开尔文)〔(w/m2·K)〕。

1米2·时·℃/千卡(m2·h·℃/kcal)=0.86000米2·开尔文/瓦(m2·K/W)。

G. 保温系数K值如何计算

对于单层围护结构传热系数K值可以按照如下计算:

K=1/(1/h1+δ/λ+1/h2) W/(㎡·°C)

其中,h1,h2——围护结构两表面热交换系数,W/(㎡·°C);

δ——管壁厚度,m;

λ——管壁导热系数,W/(m·°C)。

(7)传热系数k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求取扩展阅读:

影响因素:

不同物质导热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导热系数与其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同一物质的含水率低、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一般来说,固体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而液体的又要比气体的大。这种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不同所导致。现在工程计算上用的系数值都是由专门试验测定出来的。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含湿量的增大,所测5种典型建筑材料的导热系数都呈增大的趋势。下面从微观机理上对此加以分析。

对多孔材料而言,当其受潮后,液态水会替代微孔中原有的空气;而在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导热系数(约为0.59W/(m·K))远大于空气的导热系数(约为0.026W/(m·K))。

因此,含湿材料的导热系数会大于干燥材料的导热系数,且含湿量越高,导热系数也越大。若在低温下水分凝结成冰,由于冰的导热系数高达2.2W/(m·K)),因此材料整体的导热系数也将增大。

H. 如何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而进行的热量传递。这是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之一。化工生产中处理的物料大部分是流体,流体的加热和冷却都包含对流传热。在化工生产中,对流传热在习惯上专指流体与温度不同于该流体的固体壁面直接接触时相互之间的热量传递。这实际上是对流传热和热传导两种基本传热方式共同作用的传热过程。例如间壁式换热器中的流体与间壁侧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反应器中固体物料或催化剂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都是这样的传热过程。
类型 按流体在传热过程中有无相态变化,对流传热分两类:①无相变对流传热。流体在换热过程中不发生蒸发、凝结等相的变化,如水的加热或冷却。根据引起流体质点相对运动的原因,对流传热又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是由于流体内各部分密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如散热器旁热空气的向上流动);强制对流是流体在外力(如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流动。强制对流时流体流速高,能加快热量传递,因而工程上广泛应用。②有相变对流传热。流体在与壁面换热过程中,本身发生了相态的变化。这一类对流传热包括冷凝传热和沸腾传热。
对流传热机理 流体的运动对传热过程有强烈影响。当边界层中的流动完全处于层流状态时,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虽然只能通过流体内部的导热,但流体的流动造成了沿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使壁面处的温度梯度增加,因而促进了传热。当边界层中的流动是湍流时,壁面附近的流动结构包括湍流区、过渡区和层流底层。湍流区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传递除了热传导外,主要依靠不同温度的微团之间剧烈混合,即依靠对流传热。此传递机理与湍流区中的动量传递机理十分类似。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热量通量为:
式中εh称涡流热扩散系数(与流体的流动状况有关);λ为热导率;cp、ρ分别为流体的等压比热容和密度;dT/dy为垂直于流动方向的温度变化率。由于εh一般比λ大得多,故湍流区的对流传热热阻很小,所以此区的温度下降也很小。在层流底层中热量传递只能靠热传导。由于流体的热导率一般很小,所以即使该层很薄,仍是传热过程的主要热阻,相应的温度下降很大。过渡区的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对流传热和热传导的作用都不能忽略(见图)。
牛顿冷却定律 关于流体与壁面之间的传热虽然可从求解能量方程得到温度分布,然后计算热量通量和热流量;但在工程上常用简化处理办法,即将热流量φ与有关物理量的关系经验地表示为牛顿冷却定律:
φ=αAΔT
式中A为传热面积;ΔT为流体主体温度(横截面上的流体平均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α为传热分系数,表示对流传热强度的一个参数,其倒数可表征对流传热的热阻。通过实验来测定φ和ΔT,而A为已知,即可由上式算出α,通常将实验结果整理成关联式,以供设计使用。
对流传热的强化 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任何可提高传热分系数以及增大传热面积和温度差的措施,都能提高热流量。在工业生产中,物料温度由工艺决定,加热和冷却介质的温度又受技术和经济上的限制,因之传热温度差的增加通常是受限制的。在增大传热面积方面,可采用波纹板、翅片管、螺纹管、小直径管等,借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而提高对流传热分系数,是强化对流传热最基本的方法。无相变对流传热时,热阻集中在层流底层,增强流体湍动或直接在层流底层中产生干扰,以减薄层流底层的厚度,是提高传热分系数的有效方法。提高对流传热分系数的措施包括增加壁面粗糙度,管内设置添加物(如插入螺旋圈片),气流中加入固体细粒,利用喷嘴产生射流等。有相变对流传热的机理与无相变的不同,需采取不同措施进行强化(见沸腾传热、冷凝传热)。

阅读全文

与传热系数k一般通过什么方法求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可以填哪些数一年级方法 浏览:365
如何用科学方法理财 浏览:406
检测受体的密度和数量用什么方法 浏览:26
苹果二手机验机方法的软件 浏览:158
用跑步机跑步的正确方法 浏览:659
长沙胆结石哪些方法治疗好 浏览:351
鸡脚的正确安装方法 浏览:502
如何正确泡奶粉的方法 浏览:22
豆腐脑不出水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335
法兰软连接使用方法 浏览:452
尿不湿正确睡眠方法 浏览:643
平行四边形abcd角度计算方法 浏览:92
win7系统屏幕时间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35
耳鸣手术有哪些方法 浏览:761
根据教学情景设计教学方法 浏览:672
趣读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460
普尔茶饼如何保存方法 浏览:116
后手开士角炮正确方法 浏览:822
体院馆锻炼方法 浏览:548
猪肉馅快速解冻最好方法 浏览: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