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蜂蜜膏药制作方法
原料的准备:
1,粗粉碎原料:指处方中根茎类,体大类,坚硬类,含纤维素类不易粉碎的中药。一般粉碎在直径0.2---0.5CM,然后提锓膏。
将中药去杂质粉碎后,倒入容器内(以不锈钢锅为宜),加入浓度75%的乙醇侵泡48小时或更长时间,乙醇高出药粉5CM为宜。侵泡结
束后,过滤,乙醇另置,将药渣再倒入盛水的容器内文火加热4小时,之后过滤,倒出药液。再把乙醇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并过滤,
先武火后文火熬至挂旗状为止。
流程:粗药料----稀释75%----置容器内侵泡----滤出药液----乙醇提取液
药渣----容器内----加水加热----滤出药液----水煎液
乙醇提取液和水煎液----混合----过滤120目筛----先文后武火----浓缩至挂旗状为止。
2,精粉碎:(精料)指处方中贵重,芳香,树脂,含挥发油类的中药粉碎至80---100目为宜。
3,炼蜜:
1】。蜂蜜保证膏药的湿度和透皮吸收,但必须用炼制后的蜂蜜。蜂蜜的选择也很重要,蜂蜜品种很多,品质各异,由于蜂蜜的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膏药的性质,因此对蜂蜜品种应进行选择,以枣花蜜,荔枝蜜为佳,油菜蜜次之。蜂蜜的性状为乳白色或淡黄色稠厚状液体或凝脂半流体,有香味,味醇甜而不酸,无异臭,清洁无死蜂,幼虫等杂质,15摄氏度的相对密度1.40---1.45为佳。以纯天然蜂蜜为好,市售瓶装蜂蜜不宜使用。
2】。炼蜜目的:祛除杂质,如死蜂,蜡质等;破坏酶杀灭微生物;适当除去部分水分以增强粘合力;促进部分糖的转化,增加稳定性。
3】。炼制:系将蜂蜜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在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程度分嫩蜜,中蜜。老蜜。
接下来就要开始制作成品膏药了,第一当然是要 先将油料加热,倒入药料,文火再炸,并不断搅动,使药物受热均匀,(如变黄,炸焦黄,炸枯黑等)。去渣滤净,即为膏油。
‘贰’ 丹毒怎么治啊
丹毒俗称“流火”,是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发病是因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活血生肌膏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对疔,痈.疽,疖,丹毒,蜂窝织炎,各种化脓溃烂等疾病疗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其疗效高,无副作用.
‘叁’ 丹毒怎么治疗
丹毒(erysipelas)系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中医称为火丹、流火。
〖临床特点〗
一、病因: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二、先驱症状:畏寒、全身不适、高热,39~40℃
三、好发部位:小腿、颜面部。
四、皮损特点:鲜红色水肿斑,表面紧张发亮,边界较清楚,严重者可发生水疱 Fig1。
五、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等
六、自觉症状:压痛明显,局部皮温高
七、预后:复发性丹毒引起慢性淋巴水肿,下肢反复发作可导致象皮肿。
八、实验检查:白细胞总数、嗜中性白细胞增高
〖鉴别诊断〗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癣菌疹
〖预防治疗〗
治疗原则:积极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一、全身治疗:抗生素治疗,首选青霉素,480~800万单位/日 静点,过敏者可用红霉素
二、积极治疗局部病灶如足癣、鼻炎等,下肢应抬高患肢。
三、支持疗法,对症处理。
四、局部治疗:呋喃西林液湿敷,外用抗菌素类软膏:如百多邦软膏等
五、物理疗法: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超短波、红外线等
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象皮腿。
丹毒的典型病理变化是真皮高度水肿,血管及淋巴管扩张,真皮中有广泛的脓性白细胞浸润,可深达皮下组织。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血中白细胞增高,可诊断为丹毒。但应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接触性皮炎有接触外界刺激物的病史,无全身症状,有瘙痒;蜂窝织炎为境界不清的弥漫性浸润潮红,显着凹陷性水肿,不软化破溃,愈后结疤。
丹毒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并适当隔离。如病在下肢,则应卧床,抬高患肢。药物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口服或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口服红霉素或磺胺类药物。局部可外涂20%~30%鱼石脂软膏,或用0.1%雷夫奴尔溶液湿敷。
什么人易患丹毒?
(1)与体表慢性病灶有关 颜面丹毒多由鼻、咽、耳等处的病灶而引起,特别是鼻炎患者以及经常用手挖鼻的人容易患丹毒;下肢丹毒则多由足癣或下肢外伤引起。
(2)与机体免疫力降低有关 营养不良、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以及肾性水肿,皆为本病的促发因素。
因此,即使是鼻炎和足癣也应积极治疗,并且不要养成用指甲狠挖鼻孔的习惯。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患有肾性水肿时,更应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完好无损。
中医如何治疗丹毒?
中医学认为,丹毒的病因以火毒为主,可由风湿热诸邪化火而致。其中发于颜面者,又称抱头火丹或大头瘟;发于下肢者,称为流火;发生于新生儿或小儿的丹毒,称赤游丹或游火。辨证论治可分为四型。
(1)风热火炽证 见于头面、耳项、臂膊等处,灼红,重则双目合缝,不能睁开。伴见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治以散风清热解毒为主,方以化斑解毒汤加减。
(2)肝经郁火证 发于胸腹、腰背、胁肋、脐周等处,红肿,向四周扩展,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以清肝利湿解热为法,方以柴胡清肝汤加减。
(3)湿热火盛证 常发于下肢腿股、足背等处,红肿灼热,向上蔓延,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行走困难。伴见纳少,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法,方以利水渗湿汤加减。
(4)毒热入营证 重证者范围较大,可见神昏谵语,躁动不安,恶心呕吐等诸逆证。治以凉血解毒,清心开窍,方用清温败毒饮加减。水煎服,日1剂。神昏谵语者,加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或牛黄清心丸,选用一种。
局部可用清热解毒之中药外敷。初期用仙人掌、马齿苋、芙蓉叶、绿豆等,任选一种,捣烂外敷,干则换之。中后期红肿稍退,可改用金黄膏或如意金黄散,蜜水调敷。
对反复发作的丹毒,可服药预防:生薏仁米30g。每日煎服1次。
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多饮温开水。并与健康人隔离,避免接触。忌食辛辣、荤腥、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
丹毒
(Erysipelas)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系由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火丹"。
临床表现
发病前有全身不适、寒战、恶心等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皮损表面可出现水疱,自觉灼热疼痛,可伴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多见于颜面及小腿部,面部损害发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损害常与脚癣有关。并常有复发倾向,复发时症状往往较轻。婴儿多见于腹部,脐部感染有关。愈后遗留有色素沉着。
需与接触性皮炎、蜂窝织炎鉴别。
治疗
全身治疗
患者应卧床休息并及时对症治疗,抗生素以青霉素疗效最好,一般用药2-3天后,体温常能恢复正常,但需持续用药2周左右,磺胺类药亦能取得良好的疗效,根据病情必要时可与青霉素同时应用。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四环素、红霉素等。如果患者为复发性慢性丹毒,应检查足趾等处有无足癣,检查鼻前庭及外耳道等处有无感染病灶,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复发性丹毒抗菌药物应用的时间要适当延长。还可用小剂量X线照射,每次50-100r(0.5-1Gy),每两周1次,共3-4次。
局部治疗
患肢抬高,外用抗生素软膏的意义不大。可用适量芙蓉或蒲公英叶捣烂外敷,或用醋酸铝溶液、雷夫奴尔溶液或马齿苋煎湿敷,可减轻充血程度及疼痛,肢体部有淋巴水肿时,可试用透明质酸酶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混合液作皮损内注射。
‘肆’ “缠腰丹”有偏方吗
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又称腰缠火丹、串疮、缠腰丹等。
西医治疗:万乃络韦
每次0.3克芬必得
每次0.3克外用复方炉甘石洗剂,每天2--3次5天1个疗程,共2个疗程
中药治疗
徐长卿、黄柏、蜂房、苦参各30克,人工牛黄、冰片各2克。前面4味药用水600毫升煮至200毫升,将人工牛黄、冰片溶入。用这些药涂于患处。每天4--6次。5天一个疗程,2个疗程就好。
‘伍’ 身上起蜂团很痒怎么办
"风坨 "、"风疹快"学名荨麻诊。 荨麻疹的发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与饮食、药物、虫咬、花粉、肠道寄生虫等有关。 发生荨麻诊时,皮肤有红斑和水肿,大多先出现红斑,以后形成水肿。儿童仅有红斑而无水肿,成人 有水肿而红斑不容易察觉。荨麻疹可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在十几分钟内延及全身,也可在依-贰小时内消失,正所谓"来得快、去得快"。皮疹处奇痒以致常常去抓,抓后出现一条条抓痕,突出于皮肤表面。有时一天发几次;也有数天发一次。 有时除了皮肤上出现荨麻疹外,还伴有一阵阵剧烈的腹痛,这种现象说明胃肠道粘膜也受到过敏原的影响过敏原的影响,出现水肿、充血。最为严重的是喉部粘膜也可因过敏而出现水肿,引起喉梗阻,影响呼吸尤其是吸气发生困难。此时需要气管切开,进行抢救。虽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但要提高警惕。过敏原有许许多多,只有确实抓到了"证据",避免过敏再次发生! 荨麻疹治疗一般都是用中药。看下面的文章。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团”,中医称为“瘾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 荨麻疹的临床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鲜红色、淡红色或瓷白色的风团,这种风团常突然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 可反复发作,慢性者可反复发作数周、数月甚至数年、瘙痒难忍。 祖国医学认为荨麻疹主要是风、湿、热邪蕴于肌肤所致,或因血热又感外风而发病。 中国性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以祛风、清热、祛湿为主: 处方一:荆芥依0克,防风依0克,紫草三0克,黄芪三0克,苦参贰0克,地肤子贰0克,蒲公英贰0克,水煎服。 处方二:麻?0克,蝉蜕依0克,连翘依0克,浮萍依0克,丹皮依0克,桃仁依0克,白藓皮贰0克,水煎服。 (以上两方可任选一方内服。 ) 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可导致血虚,血虚生风,形成恶性循环,中医理论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因此治疗应加用养血滋阴的中药。 处方:生地贰0克,首乌贰0克,当归依贰克,白芍依贰克,防风依0克,丹皮依0克,玉竹依0克,荆芥依0克,大枣三0克,人参叶三0克,水煎服。 荨麻疹的中药治疗主要采用内服法,如皮肤瘙痒难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苍耳草、荆芥、紫苏叶、百部等中草药任选依~贰种,各依贰0克煎汤外洗
‘陆’ 请问这是什么蜂,如何消灭
【姬黄带土蜂】
(土蜂科 / 长腹土蜂属)体长11-22mm,体色黑色,前胸背板布满黄褐色的绒毛,腹部黑色,前四节具绒毛的横带斑纹,雌雄外观近似但雌虫腹部横带为白色,雄虫为黄色并于小楯板附近有3枚黄色短横斑 ,各脚黑色,两侧密生黄褐色绒毛。本种又称白毛长腹土蜂,以雌虫命名,普遍分布于低海拔山区,喜欢访花 ,幼虫以金龟子寄主。本种分类于土蜂科,长腹土蜂属,本属有18种,4个以上的亚属,一般大型,本种为 (Campsomeriella) 亚属,成虫出现于夏、秋两季,喜欢访花,雌虫产卵于地下金龟子的巢室,孵化的土蜂幼虫以金龟子幼虫寄主。
应该是你花盆里有金龟子的幼虫,才会把它吸引来的。建议把花盆里的培土倒出暴晒或买点土虫丹之类的地下杀虫药物来消杀。
‘柒’ 请问丹毒用什么药可以治好
丹毒 俗称“流火”,是皮肤和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其发病是因溶血性链球菌通过皮肤、粘膜的细小伤口处侵犯皮肤和粘膜网状淋巴管而引起的。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蔓延很快,很少有组织坏死,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局部表现为片状红疹,颜色鲜红,中间较淡,边缘清楚并稍隆起。手指按压可使红色消退,手指离开后,红色可迅速恢复。红肿向四周蔓延时,中央的红色消退、脱屑,颜色转为棕黄。足癣或丝虫感染可引起下肢丹毒的反复发作。有时可引起皮下淋巴管阻塞、增生而形成橡皮腿。并可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建议中医中药外敷治疗。邱-医-堂活血生肌膏内加生-肌丹帖敷可以活血化瘀、提毒外出、祛腐生肌、清热解毒;清除坏死组织,杀菌消炎。迅速改善创面周围组织的微循环,增快局部血流,促进残存上皮细胞组织快速生长。对疔,痈.疽,疖,丹毒,蜂窝织炎,各种化脓溃烂等疾病疗效奇特,不打针不吃药不手术其疗效高、无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