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

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30 04:23:31

1. 中国舞七级大环动面对几点方向

亲,你问是老师的还是学生的呢?
7级所有的组合1、二拍舞步 2、三拍舞步3、提沉含仰4、横移转腰、5、勾绷脚6、弹撩腿、
7、大环动8、压腿、9、前旁大踢腿10、后弯腰后踢腿11、蹲12、弯腰、13、端掖吸腿
14踮脚15、晃手16、弯腰(2)17、双脚转18、小跳(一)19、小跳(二)20、重拍练习
21、云南花灯 22、藏族舞23、结束动作

你需要这个也没有什么啊。每一级别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难度不一样而已,如跟压腿一样,4级5级6级都有的。如果需要什么能帮到你的,我很乐意!谢谢!

2. 古典舞身韵提沉难点是什么

提气、沉气。古典舞身韵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用气息来带动,提沉是身韵中最重要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贯穿身韵的始终。

1、提气——盘腿坐于地上,臀部完全着地,背部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垂放于身体两侧或膝盖上。胸肩放松,放松,放松。在吸气的过程中,把气息提到胸腔,肩背慢慢打开直立,头部向上钻。提也是一个起范儿的过程。

2、沉气

把气息沉到小腹,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气沉丹田。沉气的时候就要注意肩部是向下沉,脊背从直立一节一节的弯曲,呈放松状态。很多同学在做沉的时候容易做成含的感觉,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沉的时候是身体正直向下沉,肩微拢,头胸微含。

(2)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古典舞动作要领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3. 舞蹈组合提沉含腆仰的分解过程

提,也就是在吸气的过程中,把气息提到胸腔,肩背慢慢打开直立,头部向上钻。提也是一个起范儿的过程。

含腆往往会和仰在一起练习,仰的时候要注意上半身保持垂直的状态,只需将头向后仰。胸腔打开。

4. 舞蹈考级6,7级的舞是啥

中国舞六级和七级组合如下:

1、二拍舞步2、三拍舞步3、提沉含仰

4、横移转腰5、勾绷脚6、弹撩腿

7、大环动8、压腿制9、前旁大踢腿

10、后弯腰、后踢腿11、蹲

12、弯腰13、端、掖、吸腿

14、踮脚15、晃百16、弯腰(2)

17、双脚转18、小跳(一)

19、小跳(二)

20、重拍练习21、云南花灯

22、藏族舞23、结束动作

(4)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舞蹈考级需要准备的资料:

1、《学生考级申请表》---由指导教师以机构为单位统一填写后于考试开始日期前一个月提交当地承办机构或“考级中心”。

2、《学生考级报名表》---由报名小学员或其监护人填写,考试之时按照组别分好放于考官桌面之上,考试结束留存至指导教师处,不用提交。

3、《学生成绩评定表》---由指导教师按照每组的考生情况来填写,考试之时放置于考官座位之上。

4、《学生考级电子证书制作一览表》---按照考试级别从低到高、组别从低到高以及考试序号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填写,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表格是用来制作证书的,所有的信息不能出现错误,否则证书的信息就会出现错误了。

5、照片---每个参与学生考级的小学员需要提交两张蓝底两寸的彩色免冠照片,一张贴于报名表上,另外一张请用圆珠笔在照片后面写上自己的姓名。

5. 中国舞七级考级难点

技巧 如前桥 后桥 侧手翻
基本功 如扳腿 翻身 平转
各民族舞代表舞节选 如藏族舞《欢腾》 印度舞《快乐的跳吧》 蒙古族舞《马背琴》
傣族舞《雨竹林》等

6. 中国舞一级到十级基本功的顺序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掂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 :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跨、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页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6)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舞China classic dance作为我国舞蹈艺术中的一个类别,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古典风格的特色舞蹈。

古典舞创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曾一度被一些人称作“戏曲舞蹈”,它本身就是介于戏曲与舞蹈之间的混合物。 戏曲和武术是建立中国古典舞训练的基础,中国古典舞的基础训练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鲜明的民族特色。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有着独具一格的民族特性,与其它舞种中的技术、技巧有着很大的不同。

中国古典舞已初步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的一套训练系统,而这套系统已具有比较强的民族特性,有我们民族的审美特征和美学规范,有我们的难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其它训练体系所代替不了的。

7. 舞蹈如何考级

第一级:年龄4—6岁

舞蹈知识: 1、身体方位:上、下、左、右。
2、人体部位名称:头、胸、臂、腿各部位。
3、手形:掌、指。
4、手脚基本位置。
5、音乐节奏训练:2/4节奏,中速、慢速。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坐姿 2、头的动作 3、肩的动作 4、勾绷脚 5、吸抱腿 6、前压腿 7、掰膀子 8、压腿 9、弯腰
中间: 1、站姿 2、叉腰 3、手臂基本位置 4、半蹲 5、提压脚 6、行进步 7、平踏步 8、蹦跳步 9、小跑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指组合 3、手位组合 4、提压肩组合 5、平踏步组合 6、蹦跳步组合 7、表情歌 8、健康歌
第二级: 年龄4—6岁
舞蹈知识: 1、认识舞台的八个方位。
2、能区分半拍、一拍的节奏,做到半拍一动。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勾绷脚 2、压胯 3、吸腿 4、前抬腿 5、扳小燕 6、跪下腰
中间: 1、大八字步 2、大八字步半蹲 3、手臂大小波浪 4、移动重心练习 5、碎步 6、侧踵步 7、半脚尖走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走步组合 2、手位组合 3、手臂大小波浪组合 4、春来了 5、拍皮球 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7、半脚尖走步 8、猜猜我是谁(踵步组合)

第三级:年龄7—8岁
舞蹈知识: 1、中国古典舞手形:兰花手(女)、掌(男)。
2、藏族舞:藏族是我国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舞蹈的运动形式以上下动律为主。由于节奏、速度、力度 的变化而形成不同舞蹈个性。藏族主要分两大类:踢踏(堆谐)---舞蹈膝部松弛,脚下灵活。弦子(谐) ---舞蹈动律松弛柔韵,音乐优美。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 2、 抬腿(前、侧身旁抬腿45度) 3、 压腿(前、旁、后单腿压腿) 4、 大踢腿(前、旁) 5、 背肌 6、掰膀子 7、腰(躺地顶腰) 把杆(双把) 1、正步蹲 2、正步绷脚 3、半脚尖(正步位) 4、正步吸腿90度
中间:1、 手位:单按掌、单托掌、单山膀 2、 脚位:丁字步 3、 正步小跳 4、 吸跳步(2拍舞步) 5、 横追步 6、 跳踢步(后)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健康歌 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3、猜猜我是谁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可爱的小鸡(后跳踢步为主要动作) 5、吸跳步组合(喂鸡曲) 6、小板凳(节奏训练) 7、 藏族舞退踏步组合 8、 古典舞手位组合(小和尚曲) 9、 横追步组合 10、跑跳步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

第四级:年龄7---8岁
舞蹈知识:1、芭蕾舞:源于欧洲,已有几百年历史。从训练到舞姿及手脚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脚位。
2、 节奏:3/4拍。
3、 东北秧歌:是汉族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表演形式。通过走相、稳相和鼓相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其表演艺术风格。他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舞蹈体现艮劲、美劲、泼辣劲。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环动) 2、 吸伸腿(前、旁90度) 3、 横、坚叉 4、 搬 腿(前、旁) 5、 大踢腿(前、旁、后) 6、 掰膀子 7、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1、一位绷脚 2、半蹲(一、二位) 3、一位擦地(旁) 4、腰(胸腰、旁腰) 5、小跳(一位)
中间:1、 手位:顺风旗、双山膀、双托掌。 2、 双晃手 3、一位小跳 4、三拍舞步 5、错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手位组合 2、 东北秧歌组合(十字步、单双片花、蝴蝶花) 3、 三拍舞步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4、 铃儿响叮铛(小马步) 5、 小小波尔卡(吸跳步) 6、 拾稻穗的小姑娘 7、 蒙族舞硬腕组合 8、 铃鼓舞(节奏训练2/4拍) 9、 快乐的小鸭子 10、 东北秧歌

第五级:年龄8---10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基训:是建立在中国戏曲、武术基础上,为中国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务的基本功训练。表现在素质、能力、技术技巧、身体表现力、舞蹈语言等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要成为一个好的民族舞演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各种技术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余;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也称马背民族。男子舞蹈强悍骁勇,女子舞蹈端庄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种舞姿形成其特殊风格。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勾绷脚(单、双、环动) 2、 吸伸腿90度 3、 大环动(单腿90度) 4、 压叉(前、旁、后、横拧腰) 5、 搬腿(前、旁、后) 6、 在踢腿(前、旁、后) 7、 背肌(两头起) 8、 掰膀子 9、 腰(站下腰)
把杆(双把):1、 蹲 a、一位、二位 b、五位 c、踏步蹲 2、 擦地(前、旁、后、一位) 3、 五位擦地(旁) 4、 吸腿(一位45度、90度) 5、 下腰(胸、旁腰加手) 6、 压腿(把杆前、旁、后) 7、 踢腿(前---单把,旁、后---双把)
中间:1、 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 2、 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 3、 摊摊手(跪、站两种准备) 4、 小五花 5、 原地转(平踏步、留甩头、半脚尖360度) 6、 小跳:一位、二位 7、 错步(斜线) 8、 三拍舞步中手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三拍舞步(抒情) 2、 古典舞手位(刚武风格) 3、 古典舞手位(抒情风格) 4、 小马舞(勒马式、扬鞭式) 5、 小小挤奶员(肩的组合)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6、 错步组合 7、 花笠舞(日本舞) 8、 小看戏(东北秧歌) 9、 现代韵律舞(节奏练习) 10、 儿童舞

第六级:年龄8---10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古典舞特定艺术风格的表现手段,这种训练身法与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它分为元素、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及典型性、风格性强的训练动作,最终解决民族舞演员内在神韵的表现力。 2、 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配合音乐在平衡摆动中产生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其主要动律和动作-----崴。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风格重点展开教学。

基本功训练
地面: 1、 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 2、 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 3、 双腿大环动 4、 压腿(前、旁、后) 5、 搬腿(前、旁、后) 6、 大踢腿(前、旁、后) 7、 掰膀子 8、 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把杆:1、 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2、 擦地(单把前、旁、后) 3、 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 4、 小踢腿(双把前、旁、后) 5、 单腿蹲(双把分解) 6、 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 7、 涮腰(单把) 8、 压腿(前、旁、后) 9、 搬腿 10、 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中间:1、 舞姿练习(前、后点地加各种手位) 2、 立身射雁 3、 点步转:1/4圈、1/2圈 4、 小跳 a、一、二位换位跳 b、五位小跳 5、 一位中跳 6、 错步跳(大跳起法)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古典舞组合一(舞姿、韵律) 2、 古典舞组合二 3、 藏族舞组合二(弦子、单、长靠) 4、 藏族舞组合一(抬踏步) 5、 云南花灯(徒手、跳巅步) 6、 云南花灯(扇子、小崴、吸跳步) 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 7、 伞扇舞(日本舞) 8、 拉丁舞恰、恰、恰 9、 少儿舞 10、 踢踏舞

第七级:年龄10---13岁
舞蹈知识:1、中国古典舞技巧:是中国古典舞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员基本功训练的最高阶段和综合能力的展 现。分为:跳、转、翻三大类。跳---腿部爆发用力腾空展现舞姿;转---身体保持平衡,在垂直和平衡 重心上快速旋转;翻---以腰为轴,身体在倾斜中翻转。它们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独特风格韵律的技巧 形式。 2、维族舞:是新疆各民族舞蹈中的一种形式。舞蹈具有挺而不僵的基本体态和颤而不窜的动律。节 奏为切分、多符点。常见动作有:托帽式、移颈、垫步、三步一抬等。

基本功训练:
把杆(单把):1、 一位擦地(双把活动) 2、 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 4、 小踢腿(前、旁、后,一位) 5、 单腿蹲(双把) 6、 腰:前后下腰、大涮腰 7、 舞姿:拧身吸腿 8、 压、搬、控腿 9、 踢后腿
中间:1、 行进大踢腿(前、旁8拍、4拍一次) 2、 舞姿:点地托按掌、拧身吸腿加手位 3、 摇臂 4、 原地转:1/2圈、360度圈、3个一停、点、碾转。 5、 踏步翻身:1/4圈、1/2圈、一个 6、 小跳:a、一、二位换位跳 b、五位小跳 c、小射雁跳(双起单落) 7、 中跳:a、一位三个一停 b、原地分腿跳(45度) 8、 大跳:大步跳(迈步跳) 9、 绞柱:(蹁腿、盖腿) 10、 圆场 11、 花梆步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维族舞组合一(进退步) 2、 维族舞组合二(手位一、三、七、托帽位) 3、 傣族舞(平踏踢步、点步)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 4、 拉丁舞(恰、恰、恰) 5、 古典舞 6、 外国代表性舞 7、 少儿舞 8、 东方舞 9、 踢踏舞 10、 现代舞

第八级:年龄10---13岁
舞蹈知识: 1、傣族舞:是我国云南地区歌舞民族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其舞姿雕塑性、动作韵律性、语言性强,舞蹈始终强调三道弯的造型美。动律节奏,以上下均匀颤动和节拍向下为特点。2、踢踏舞:它源于爱尔兰民间,后传入美国,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广泛发展。“踢踏”即拍打扣击的意思,它融爵士舞、芭蕾舞、西班牙舞、迪斯科等于一体。要求动作松弛,上身保持挺拔,下身下沉,节奏热烈分明,轻重缓急清晰,专家称踢踏舞是用身体创造节奏的舞蹈。

基本功训练:
把杆(单把): 1、 活动:(双把,腰和脚组合) 2、 蹲:(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 3、 五位擦地(前、旁、后) 4、 小踢腿(前、旁、后,五位准备) 5、 单腿蹲(45度前、旁、后) 6、 腰:a、前、后腰 b、大涮腰 7、 舞姿:a、斜探海 b、大掖步 8、 压、搬、控腿 9、 踢紫金冠
中间:1、 行进大踢腿(前、旁4拍一次) 2、 原地踢后腿(8拍一次) 3、 搬腿(原地前、后) 4、 舞姿(斜探海、大掖步) 5、 穿手 6、 踏步翻身:4拍一次、2拍一次 7、 平转:1/2圈 8、 小跳:a、一、二、五位 b、小射雁(单起单落) 9、 中跳:a、一位3个一停 b、劈腿跳(原地、行进) 10、 大跳:(凌空越错步起法) 11、 绞柱(圈) 12、 圆场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傣族舞(手位、丁字步、孔雀飞步) 2、 维族舞(手位、摇身点颤)(垫步、三步一抬) 3、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 4、现代舞 5、拉丁舞 6、踢踏舞 7、东方舞 8、草裙舞 9、外国代表性舞

第九级:年龄13---15岁
舞蹈知识:1、苗族舞:苗族分布在我国许多省市,舞蹈以芦笙各类鼓舞为特色。男子动作矫健潇洒,女子动作轻快柔美。上身为前后动律,配合摆手动作,节奏欢快、鲜明。 2、拉丁舞: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分伦巴、桑巴、恰恰恰、牛仔等,统归为国际标准舞。舞蹈节奏性强,动律主要为胯部的扭动。
基本功训练
把杆: 延续前一级别动作。 1、 活动:腰、腿 2、 压、搬、控腿 3、 踢紫金冠 4、 舞姿:a、大射雁 b、姿态斜腰 c、探险海
中间: 1、 行进大踢腿(2拍一次) 2、 原地紫金冠 3、 搬、控腿(前、旁、后) 4、 舞姿: a、大射雁 c、探海 5、 踏步翻身:三个以上 6、 平转:连续 7、 小跳:a、五位换位跳 b、吸腿小跳(正吸腿) 8、 中跳:a、一位3个一停 b、射雁跳(双起单落) 9、 大跳:a、凌空越 b、吸撩腿大跳 c、紫金冠 10、 圆场 11、 花梆步 12、 技巧:绞柱(圈)、平转、踏步翻身、紫金冠、快速点转等,任选一种有速度的完成。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苗族舞(基本动律) 2、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舞蹈任选一、二。
3、 踢踏舞 4、 拉丁舞
5、 独、双、三人舞均可 6、 现代舞
7、 外国代表性舞
8、 各届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剧目

第十级:年龄13---15岁
舞蹈知识: 1、朝鲜舞: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女性柔韧优雅而深沉,男性稳重潇洒而幽默。通常我们所见为长鼓、扇子、铃铛舞等。舞蹈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特殊的节奏、呼吸赋予朝鲜舞之动律风格。 2、现代舞:是在反对芭蕾的前提下产生的。他强调身体解放,揭示内心活动。注重以动作去感知和交流,有其自己的训练体系。

基本功训练
把杆: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
中间: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
组合、剧目表演范例 1、 朝鲜族舞(安旦、跟步、吸跳步等) 2、 朝鲜族舞(拍手、背手) 3、 扇子舞(各种民族民间扇舞) 4、 中国舞
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

8. 中国舞1-10级,每一级都教些什么基本功

1、一级(4-5岁):走步、音乐反映、扩指、手臂动作、弯腰、转腰、前压腿、双吸脚、脚位、头的动作、摆臂、蹦跳步、平踏步、游戏。

2、二级(5-6岁):走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手位、勾绷脚、含胸、展胸、提腰、松腰、旁开腿、推指、绕腕、头的动作、半蹲、蛙跳步、鸡走步、游戏、模仿与想象。

3、三级(6-7岁):吸跳步和敬礼、音乐反映、波浪、弯腰、勾绷脚、吸伸腿、后吸腿、手位、松肩、半蹲、踮脚走、鸭步走、蹦跳走、踏步走、模仿与想象。

4、四级(7-9岁):二拍舞步、三拍舞步、单手位、波浪、压垮、勾绷脚、前抬腿、后抬腿、抱端腿、压腿、前踢腿、后踢腿、脚位、碎步、掰膀子、小跳、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5、五级(8-10岁):二拍舞步、双手位、手脚动作、勾绷脚、小弹腿、旁抬腿、后弯腰、压腿、0前、旁大踢腿、后踢腿、前滚翻、脚位、半蹲、小跳(一)、推指、波浪、点步转、小跳(二)、1节拍练习、藏族舞、东北秧歌、结束动作。

6、六级(9-11岁):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双腿大环动、压腿(前、旁、后)、搬腿(前、旁、后)、大踢腿(前、旁、后)、掰膀子、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

7、七级(10-12岁):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擦地(单把前、旁、后)、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小踢腿(双把前、旁、后)、单腿蹲(双把分解)、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涮腰(单把)、压腿(前、旁、后)、搬腿、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

8、八级(11-13岁);九级(12-14岁);十级(13-15岁)这三级为专业曲目所设定的专业舞蹈动作,基本功在前面的考级过程中基本结束。

(8)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以腰带动转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得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半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身法性”很强,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身法的待续和夸张。

9. 古典舞提沉冲靠含仰移的要点

古典神韵说白就是对气息的控制,类似与太极,源源不息刚柔并济,在做每个元素的时候不能短不能听,一定是刚刚提到最高点才沉,不能提前等着,这就是对于气息的控制。长呼吸要有韵,短呼吸要刚劲,亮相绝不能萎。

10.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七级所有组合

中国舞七级组合如下:

1、二拍舞步 2、三拍舞步 3、提沉含仰

4、横移转腰 5、勾绷脚 6、弹撩腿

7、大环动 8、压腿 9、前旁大踢腿

10、后弯腰、后踢腿 11、蹲

12、弯腰 13、端、掖、吸腿

14、踮脚 15、晃 16、弯腰(2)

17、双脚转 18、小跳(一)

19、小跳(二)

20、重拍练习 21、云南花灯

22、藏族舞 23、结束动作

(10)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中国舞蹈考级注意事项:

1.考生年龄应符合如下要求:一级4-6岁,级5-7岁, 三级6-8岁 ,四级7-9岁 ,五级8-10岁 ,六级9-11岁,七级10-12岁,八级11-13岁,九级12 14岁,十级13-15岁。

2.考生实际年龄大于规定的年龄范围不受限制;实际年龄小于规定的年龄范围,必须增加由授课教师自创的组合,以全面考察低龄考生的素质和水平。

3.考级中每组考生应统一服装,不要化妆和佩戴饰物,女生须扎结头发;考生需佩戴考号,每组8人,如不足8人则由已考完的考生替补,替补考生不佩戴考号。

阅读全文

与七级提沉含仰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油画无痕挂钩使用方法 浏览:839
幼儿贴肚脐贴的正确方法 浏览:47
内开窗安装方法 浏览:565
质性研究主题分析方法 浏览:448
汽车提速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489
科三有什么方法定好油门 浏览:743
电脑表格打印方法 浏览:454
泡脚片的使用方法 浏览:904
滚动手机屏保怎么设置方法 浏览:898
3d图片黑斑处理方法 浏览:809
应用方法研究 浏览:825
如何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 浏览:1000
提高游戏帧数最快的方法手机 浏览:501
乳清蛋白粉使用方法 浏览:402
简单绳子打结的方法 浏览:424
格力微波炉使用方法 浏览:696
老太太突然尿频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400
ph胎盘按摩膏使用方法 浏览:195
如何以实证主义的方法改造自然法 浏览:745
玻璃数码管的测量方法 浏览: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