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晚上大脑很兴奋睡不着有什么缓解方法
方法一、卧室要安静,但不要太黑暗,因为暗淡的光线可以帮助大脑松果体产生松果体素,这是一种促使人睡眠的激素。
二、稍凉一点的室温有助于睡眠。卧室内最佳温度为18----22度。人体在这个温度内感觉最舒适,所以比较容易入睡。
三、卧室墙壁的色调以淡色为主。红色等凝重的色彩容易让人精神紧张而无法入睡,对于焦虑型失眠者更是大忌。还有,抑郁型失眠者则应避开蓝色、灰色等使人消沉的暗淡颜色。
四、卧室窗帘选用厚实的面料可以遮光隔音。因其可以把光线、风扇或机器噪声挡在外面。
五、合适的枕头。高15~20厘米的枕头最合适。枕头过高不但让你睡不安稳,长久使用还会增加皱纹。
六、卧室内不要摆放绿色植物、鲜花。一般来说鲜花的香味容易让我们无法入睡,而绿色植物在夜间会进行呼吸作用,会与我们抢夺氧气,影响睡眠质量,但是白天应将绿色植物放在自己身边,因其会进行光合作用,就会产生清新的氧气。
七、养成固定的习惯。良好的夜间生活习惯可以有效地让你的身体告诉你什么时间该睡觉了,你可以用一些小的习惯性的动作来作睡前准备。
八、只把床当做睡觉的地方。有些人喜欢躺在床上打毛衣、读书、吃东西、看电视,这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你只把床和睡觉联系起来,当你钻进被窝时就会更容易入睡。
九、保持宁静祥和的心境。这一点,也是让以上方法奏效的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要让自己的心情保持趋近于宁静的舒畅,不可过度高兴或悲伤、烦恼,这样的兴奋情绪都会让自己内心的起伏波动大,都不利于休息,确切地说,是导致严重失眠的罪魁祸首,所以,请谨记: 睡前勿多语, 亦复莫嬉闹, 恒住于慈心, 方易安稳眠。
【附】: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 【注意】:以下的方剂不宜混用,可以根据自己的失眠情况,选择一剂,然后使用半个月,若不见效,或是收效甚微,那么,过一个星期再使用另一个方剂。)1、酸枣仁汤:酸枣仁三钱捣碎,水煎,每晚睡前一小时服用。
酸枣仁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有较恒定的镇静作用。对于血虚所引起的心烦不眠或心悸不安有良效。 2、三味安眠汤:酸枣仁三钱,麦冬、远志各一钱,以水500毫升煎成50毫升,于睡前服用。以上三种药材均有宁心安神镇静的作用,混合有催眠的效果。
3、桂圆莲子汤:取桂圆、莲子各二两煮成汤,具有养心、宁神、健脾、补肾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失眠者服用。 4、静心汤:龙眼肉、川丹参各三钱,以两碗水煎成半碗,睡前30分钟服用。
可达镇静的效果,尤其对心血虚衰的失眠者,功效较佳。 5、安神汤:将生百合五钱蒸熟,加入一个蛋黄,以200毫升的水搅匀,加入少许冰糖,煮沸后再以50毫升的水搅匀,于睡前一小时饮用。百合有清心、安神、镇静的作用,经常饮用,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6、百合绿豆乳:取百合、绿豆各25克,冰糖少量,煮熟烂后,服用时加些牛奶,对于夏天睡不着的人,有清心除烦镇静之效,牛奶含色氨酸能于脑部转成血清素促进睡眠。 7、养心粥:取党参35克,去子红枣10枚、麦冬、茯神各10克,以2000毫升的水煎成500毫升,去渣后,与洗净的米和水共煮,米熟后加入红糖服用。
可达养气血安神的功效,对于心悸(心跳加快)、健忘、失眠多梦者有明显改善作用。 8、生姜法:在枕头旁边,放10克左右切成丝的生姜,就能催人入眠。 9、麦仁等煎服法:麦仁30克,大枣15枚,甘草15克。
小麦去皮,与后2味入锅,加水3碗,煎至1碗。每晚睡前顿服。10、山楂法:山楂核30克。炒焦成炭,捣碎,水煎后加适量白糖,每晚睡前服1剂。主治心悸、失眠。(胃酸过多者忌用) 11、鸡蛋等水煮法:鸡蛋2个,枸杞15克,红枣10枚。
先将枸杞、红枣用水煮30分钟,再将鸡蛋打入共煮至熟,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 12、酸枣仁粉法:酸枣仁粉10克,绿茶15克。清晨8时前冲泡绿茶15克饮服,8时后忌饮茶水。晚上睡前冲服酸枣仁粉10克。
(凡心跳过快以及习惯性心律不齐,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13、龙眼肉等水煮法:龙眼肉15克,枸杞10克,红枣4枚,粳米100克、洗净,加水煮成粥,日服2次(晨起空腹和晚睡前),常服效佳。
14、干龙眼肉等水煮:干龙眼肉、芡实各15克,粳米100克,去心莲子6克,白糖适量。将芡实煮熟去壳,捣碎成米粒状;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莲子、龙眼肉、芡实及清水,煮成粥后调入白糖,每日1剂。
15、花生叶泡饮法:将花生叶(鲜叶最好)用白开水冲水入壶内或杯内,等花生叶的色泽泡下后饮下,约10分钟左右,即能入睡,有效率达95%以上。 16、茯神、蛋黄煎服法:茯神15克,生鸡蛋黄1个。
茯神加一杯半水,煎成一杯。稍凉加入鸡蛋,搅匀。睡前先以温水洗脚,然后乘热服下药液,时间不长即可安眠。 17、丹参等贴服法:丹参、远志、石菖蒲、硫黄各20克。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调成膏状,贴于脐中,再以棉花垫于脐上,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
18、党参等水服法:党参15克,麦冬(去心)9克,五味子6克,夜交藤、龙齿各30克。晚饭前水温服,留渣再煎,晚上睡前1小时再服,每日1剂。 19、党参等研末送服法:党参60克,玄参30克,琥珀18克,朱砂、麦冬各12克。
共研细末,过筛。每次服3-5克,睡前半小时白开水送服。 20、枸杞等冲泡法:枸杞30克,炒枣仁40克,五味子10克。和匀,分成5份。每日取1份,放入茶杯中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或日饮3次,但每次不少于500毫升。
21、五味子水煎法:五味子30克。水煎,睡前服。主治失眠、周身乏力。 22、鲜丹参等水煎法:鲜丹参16克,鲜酸枣根30克。水煎,日服2次。主治失眠、健忘、夜多怪梦。
⑵ 减低大脑兴奋的方法有哪些
精神“太好”也是心理病无明显原因地感觉心情特别好,精力充沛、情绪饱满,连续几天只睡二三个小时也不觉疲劳。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人们听到好消息感到精神愉快,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如果无明显原因出现情绪高潮,且持续一段时间,就可能是一种病态,也就是我们通常称的情感型精神障碍的一种类型——狂躁症。它以情绪高涨,思维加快,言语、活动增多为主要表现。小雅目前就是处于轻度狂躁状态。
处于轻度狂躁状态的人表现为轻松、愉快、兴高采烈、洋洋得意,好像人间无烦恼,一切烦恼都抛在九霄云外。病人常有脑子开了窍,变聪明、舌头与思维在赛跑的体验。因此,常常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极富感染力,而且自感精力充沛,睡眠时间大大减少。但话题常随境转移、无中心,情绪反应不稳定,极易为小事而大发脾气,甚至与他人发生冲突。病人虽然兴趣广、交际多,乐于助人,整天忙忙碌碌,但这事没做完又被其它事吸引,往往虎头蛇尾,一事无成。
一般来说,病人意识不到自己处在病态,更不愿意看医生。因此,只有靠亲友或家人及时发现,及早带他们到精神科就诊。医生会根据他们的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或其它治疗方法。
躁狂症的典型症状是心境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1)心境高涨:表现为轻松愉快,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周围的一切都非常美好,感到其生活绚丽多彩,自己也无比幸福和快乐。整日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其愉快心境颇为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协调,有一定的感染力,往往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情绪可以不稳定,有易激惹性,常以敌意或暴怒对待别人的干涉和反对,但易激惹,情绪常持续时间短。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得聪明,大脑反应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一个接一个地产生,有时感到语言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引经据典,高谈阔论,滔滔不绝,给人一种肤浅和表面化感觉。其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持久,表现为思维活动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使话题突然改变。因此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丰富,有的出现音联和意联。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自我感觉良好,感到体力强壮,非常健康,有夸大观念,自命不凡,盛气凌人,认为自己才华出众,能力过人,有地位和财富,夸大观念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多不甚荒谬,有时在夸大基础上出现关系、被害妄想,但为时短暂。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日忙碌不停,做事有始无终。喜观热闹,交际多,对人热情大方。爱管闲事和打抱不平,好说俏皮话,开玩笑,有时花钱大方,注意打扮,行为轻浮和靠近异性。有时举止粗野,不计后果,食欲、性欲增强。睡眠减少,但精力充沛,毫无倦意。
(4)其他症状:面色红润,双目有神,且心率加快,瞳孔轻度扩大和便秘等交感神经功能兴奋症状。发作极为严重时,呈重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活动紊乱而毫无目的或指向性,常伴攻击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错觉和幻觉及思维不连贯等症状,临床上称为谵妄性躁狂。
躁狂症的治疗
(1)注射药物治疗
①氟哌啶醇快速治疗,氟哌啶醇5mg,每半小时肌注一次,至患者入睡为止,日最高量不超过50mg。
②氯丙嗪静脉推注治疗,氯丙嗪50~100mg,溶于50%葡萄糖10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直至患者入睡为止。
③氯硝安定肌肉注射治疗,氯硝安定1~2mg,每日3~4 次肌注。此法亦可使患者尽快安静,较安全有效。
(2)口服药物治疗
①碳酸锂,一般应在血锂浓度的监测下使用,否则易于发生锂中毒。剂量一般不超过3.0g最好在2.0~2.5g/日之间,血锂浓度应掌握在0.8~1.5mmol/L,疗效约在80%左右。注意中毒症状及不良反应的出现。若出现中毒,应即停药,加速锂的排泄。
②氯氮平,剂量从25mg,口服,每日3次,渐增量至450~600mg/日,为止。其疗效迅速可靠,但易引起白细胞减少,应坚持每周查血一次。
③氯硝安定,有较强的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作用,抗躁狂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神经阻滞剂且副反应小,应用广泛,口服剂量每次2~6mg,每日3次服。
④苯妥英钠,有肯定抗躁狂作用,其有效剂量为0.12~0.2,每日3次口服。
⑤丙戊酸钠,有较好的抗躁狂作用,剂量0.2~0.6,每日3次口服。
⑥卡马西平,抗躁狂作用肯定,特别适应于不能耐受锂盐者。
(3)电休克治疗
是治疗躁狂的有效方法之一,有安全、有效、迅速的特点,隔日1次,8~12次为一疗程。一般3~5次即可控制症状。
(4)维持治疗
躁狂症状虽容易控制,也容易复发,故需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对初发者,锂治疗应在躁狂恢复后至少再维持6个月。对于每年均有发作者应长期用锂盐维持,此时可用缓释剂。
(5)抗复发治疗
躁狂症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常需抗复发治疗。
①初发躁狂症的患者,治愈维持一段时间即可逐渐停药,无需抗复发治疗。但若发现有复发的症状如睡眠减少,说话多,活动多,应立即恢复治疗。
②反复发作的躁狂症患者,治愈后抗复发治疗要视复发的规律进行。
a 一年内有一次发作者,看常在什么季节发作,可在该季到来前服药。若一年内发作无规律性,要常年坚持服药。
b 二年以上复发一次者,可在复发的那一年的某个时间开始服药。
c 无一定发作规律者抗复发治疗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无需抗复发治疗,但应观察,若有复发苗头应抓紧用药。
d 抗复发的药物已公认为碳酸锂,剂量为0.5~0.75,每日2次口服,另外中小剂量的抗精神病药常用作躁狂症的抗复发药,如氯丙嗪200~300mg,每晚一次,氯氮平100~150mg,每晚服一次,均有明显效果,有人报道卡马西平或丙戊酸钠可替代碳酸锂作为躁狂的抗复发药,剂量为0.12~0.2或0.2~0.4,每日2~3次口服。
抗躁狂药是对躁狂症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发作的药物,专属性强,对精神分裂症往往无效。最早用于临床的有锂盐、某些抗癫痫药如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治疗躁狂症取得肯定疗效。另外一些精神病药物据报道有抗躁狂作用,如氯硝安定等,因疗效不肯定,缺乏严格的实验研究及学术争论,不再介绍,现主要介绍锂盐、卡马西平、丙戊酸钠。
(1)锂盐
①药理作用:主要与锂离子有关。
a 睡眠和电生理:可延长慢波睡眠时间,延长眼快动潜伏期,缩短眼快动睡眠期。
b 心血管系:常引起心电图非特异性改变,T 波变平或倒置。
c 内分泌和代谢:对甲状腺素的生成、释放和利用有抑制作用。
d 泌尿系统:用治疗剂量的锂,肾小球滤过功能多在正常范围内,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往往受影响,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症状,少数出现尿崩症状。
②作用机理:锂的抗躁狂作用机理尚未阐明,研究主要围绕电解质、cAMP和中枢神经递质。
a 电解质:锂、钠在细胞膜内外的平衡对膜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兴奋性有重要作用,锂经离子通道进入细胞内、置换细胞内钠,降低细胞的兴奋性。
b 环磷酸腺苷(cAMP):治疗剂量的锂对很多酶系如Na+-K-ATP酶均有影响,但研究得最多的是腺苷酸环化酶。
c 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通过离体脑片和突触体制备物发现锂能促进突触前膜对NE的重摄取,增高NE在神经元内贮存,增强MAD的活性,促进神经元内NE降解和抑制NE释放,故突触部位NE减少,从而有利于纠正躁狂症的儿茶酚胺活动过度。
③临床应用
a 治疗前准备:详细检查身体,神经系统,血、尿常规,心、脑电图检查。年龄大或疑有甲状腺、肾病者应查T3、T4、TSH、肌酐或锂廓清率。并应向患者家属介绍锂可能的副作用、早期中毒症状,鼓励病人多饮水。
b 疗效预测:目前疗效预测主要根据临床,即从典型躁狂抑郁症,双相病程或有双相家族史和既往锂治疗效果来进行判断。
c 抑制剂和剂量:以碳酸锂最为常用。对躁狂症急性期治疗剂量一般为600~2000mg/日,维持量为500~1000mg/日,可分为2~3次口服。
d 血清锂浓度:因锂盐治疗量和中毒量接近,故应对血清锂浓度进行监测,它既有助于治疗量和维持量的调节,也可向医生提供患者是否遵医嘱服药,及时发现逐渐加重为肾功能不良和急性中毒的客观依据。急性期治疗的最低血锂浓度为0.6~1.2mmol/L,维持治疗的血锂浓度为0.4 ~0.8mmol/L,1.4mnmol/L应视为有效浓度的上限,超过此值容易中毒。但血锂浓度和临床表现不是正比关系,因此剂量的调节不能单靠实验室数据,应着重临床观察。
④ 不良反应
a 消化道症状: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腹泄、厌食。
b 神经系统:可出现疲乏,无力,嗜睡,少数出现记忆和理解力下降,震颤,极个别出现意识障碍。
c 心血管系统:以T波低平多见。
d 造血系统:可出现白细胞增多。
e 代谢和内分泌:体重可增加,偶见颜面、下肢和胫骨前水肿。
f 泌尿系统:多尿、烦恼症状。
⑤锂中毒:典型的锂中毒临床征象为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可伴有构音困难,共济失调,反射亢进,锥体束征等神经症状,重者昏迷、死亡。处理为停用锂制剂,加速锂的排泄,静滴生理盐水,茶碱、甘露醇、重碳酸钠等均有利于锂的排泄,严重时可行血液透析。
(2)卡马西平
①作用机理:作用于间脑和边缘区,而间脑边缘系统是许多精神疾病的定位区域,是CBZ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的作用基础。
②临床应用:治疗各种类型躁狂症均有效,疗效不次于锂盐,特别是对加速循环有独到的疗效,对锂盐治疗无效者亦有效,可作为本型情感障碍首选药物。
由于临床作用及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个体差异大,故剂量应个体化。每日600~1200mg,分2~3次口服,最大不超过1600mg/日,要由低剂量逐渐增大,治疗量最大剂量维持2~3周,治疗前要仔细查体,并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脑电图等,治疗期间每周复查一次。注意不良反应的出现。严重毒副反应时及时停药处理。
③不良反应
a 神经系统:眩晕、嗜睡、共济失调、视物模糊、复视、耳鸣、周围神经炎。
b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便秘、肝功能异常、胃炎、口干等。
c 造血系统: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障等。
d 心血管系统: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低血压、水肿、血栓性静脉炎、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
e 泌尿生殖系统:尿频、尿潴留、肾功能衰竭、糖尿、阳痿等。
f 其他:皮疹、剥脱性皮炎、多汗、发热、甲低等。
(3)丙戊酸钠
①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增加脑内GABA含量有关。
②不良反应:常见为胃肠道症状,如厌食、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个别出现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和轻度震颤等,毛发脱落,严重的为致死性肝坏死,急性胰腺炎。
③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快速循环型情感性障碍,与CBZ效果相当,还适于治疗急性躁狂,老年性躁狂症。
治疗剂量在800~1800mg/日,分2~3次口服。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注意检查肝功。
躁狂症 情感高涨 患者情感高涨时,自我评价过高,表现为高傲自大,目空一切,自命不凡,盛气凌人,不可一世。可出现夸大观念,认为自己是最伟大的,能力是最强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甚至可达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多继发于情感高涨,且一般持续时间不长。思维奔逸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头脑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时感到自己舌头在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但讲话的内容较肤浅,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活动增多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躯体症状 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其他症状 躁狂发作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有增强,但不能持久,易为周围事物所吸引。 抑郁发作
抑郁发作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情感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着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着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为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躯体症状 很常见,主要有睡眠障碍、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性欲减退、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阳痿、闭经、乏力等。其他 抑郁发作时也可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混合发作 混合发作 指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临床上较为少见。通常是在躁狂与抑郁快速转相时发生。 环形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是指情感高涨与低落反复交替出现,但程度较轻,且均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时的诊断标准。轻度躁狂发作时表现为十分愉悦、活跃和积极,且在社会生活中会作出一些承诺;但转变为抑郁时,不再乐观自信,而成为痛苦的“失败者”。一般心境相对正常的间歇期可长达数月,其主要特征是持续性心境不稳定。 恶劣心境反应 恶劣心境障碍指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祝健康www.179e.com/bbs
⑶ 如何抑制大脑皮层兴奋
不一定,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大脑皮层的活动有两种情况:兴奋和抑制。正常时都存在,相互抑制相互转换。
如为觉醒状态那么大脑皮层兴奋高于抑制,表现为兴奋;如睡眠状态就抑制高于兴奋,表现为抑制。
大脑皮层兴奋可能会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样一来学校效果非但不好而且还会变得很差。那肯定不是啊,大脑皮层的兴奋,只能让你处于精神的活跃状态,不能直接影响到你的学习效率,相反,过于兴奋的状态容易疲劳,反而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最佳状态应该是平心静气的学习,不要让你的大脑长期处于兴奋状态。会死很多脑细胞的。
⑷ 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怎么办
人的大脑是很难时时刻刻都保持冷静的,所以提问人不要过分强求冷静,只要做到在大事中能冷静思维就好了。
1,
多去社会上锻炼
。人一定要经历磨难才会有所进步,你想变得冷静也需要慢慢从小事中磨练出来。
2,
做一些你不喜欢做但是对你的人生有益的事
。就算不想做也逼自己做,无论怎样总会有些效果。当你学会容忍你不喜欢的事的时候,你就容易摆脱外界信息对你的干扰,从而达到冷静。
3,
发泄
。你发泄之后就会意识到你刚才是多么不冷静,从而起到一个反面提醒的效果,但不可过度发泄,也不可过度忍耐,只有适当发泄才会对你的性格养成有帮助。
4,
阅读
。这是一个传统的修生养性,使人冷静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因人而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