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有经验的人说说,关于通过BBC来提高英语听力的方法
这是我找到复制的,不过我认为很符合你的情况
雅思听力是参加雅思考试的考生普遍薄弱的环节,不少人每天都听美国新闻来提高听力能力,这里我就来介绍一个利用BBC新闻训练雅思听力的方法:
一、精听BBC慢速英语听力资料 刚开始的时候绝对不要看原文,尤其对那些本来就很清晰的听力资料。这主要是希望大家不要依赖原文,自己一定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完全听懂。有的同学说我有那么几个单词实在听不懂怎么办?
大家想一想,慢速英语的单词量是1500到2000,也就是说一个比较好的高中生的单词量已经超过了许多,更何况四六级都已通过的你。听不懂的唯一原因绝对不是生词的问题,只能是你对这个单词的发音极其陌生,大脑根本没有反映。如果让你看一看原文,你会不屑一顾的,但在听的时候却不知所云。本网站的论坛上提供了BBC基本词汇,并提供了音标和例句。起初我练习的时候有时为了一个单词可以想上整整一天,嘴里老是念道着这个单词的发音。当然如果有些同学说这段录音我已经听了十遍了,当中的几个单词你就是打死我我也听不出来。如果真的到了这个地步,你可以看看原文。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要保证这一段录音你是完完全全的听懂了。什么是完完全全的听懂了呢?就是每听完一句话,你都能准确的复述出来,包括每一个单词。这里在语音上不是很好的朋友要注意了,由于是慢速英语,所以只要你有正常的听力能力再加上一定的毅力,就完全可以把自己的发音模仿的和BBC的播音员没什么两样:发音是一个人的英语门面。的确是这样的!如果你按照这样的方法用心练习,不出一两个月,你的发音就会有长足的进步。其实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模仿发音天赋都是很好的,随便叫出一名大学四级通过的大学生,他(她)的发音就要比我所见到的意大利人,日本人,菲律宾人的发音不知要好多少倍。
其实我们中国学生在口语和听力上缺陷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缺乏练习。这也是传统教学方法的遗憾。包括我自己,也是这种只注重书面的“分析英语”的受害者。二是缺乏勇气。老是害怕自己会说错,害怕丢脸。除非你是在国外长大,英语就是母语,你可以“自豪”的说:我就是说错了那也是对的,因为英语是我的母语。而我们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多犯错误是为了少犯错误。
还是说听力吧。这样一句一句直到把每一句话完全“吃掉“,已经基本上可以保证你已听懂了这段文章。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落后一两个单词的同步复述。如果说上面这一点是练习了语音的话,下面的两个重要工作才是我们利用听力材料练习口语和口译的重要。
二、同步复述 现在大家已经把这段录音的意思完全搞懂了,而且能够惟妙惟肖的基本同步复述了。请大家注意,直到现在你的大脑还没有动起来,也就是说这些完全是些机械的模仿,刻板的复述。这种机械的重复对于我们的口语和开口能力是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的。
要想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在这里就一定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请注意是用自己的话,而不是照本宣章,把所听到录音的大意死活说出来。做这一步是在听完整段录音之后。此时所说的英语才是你真正的英语口语水平。在练习中尽量使用刚刚听到的一些关键动词和词组。在说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在对一个没有听过录音的同学讲述故事的情节。我相信很多同学在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会“憋的”说不出几句象样的话,或是在大意和情节上丢三落四的。出现这种情况太正常了。这样就反映了我们刚刚所做的同步复述只是一个辨音过程。现在所做的自我总结才真正开动了我们的大脑,提高了真正的口语水平。
三、练习口译能力 好了,到了这一步你已经很不错了,不仅能够把这段录音完全听懂,同步复述,而且还可以用自己的英语对你的朋友娓娓道来。是不是感觉很有成就感啊!但是我还得继续更深层次的练习。对了,就是口译能力,我们中国学生特有的中英文自由转换能力。还是刚刚那段录音,这回是放一句英语,你就立刻把这句话翻译成地道的中文,翻译成我们平时所讲的中国话。
你可别小看这一步,自己试着去翻翻看,就会马上懂得:我们能够同步的用英语复述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同步的翻译成地道的中文。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在落后一句的速度下进行同步翻译,由于是慢速英语,所以只要耐心的多练习几遍就一定能够达到同步听译的水平。
至此,我们不仅已经对这段录音了如指掌,而且还利用它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口语和口译训练。
心得总结 很多同学老是抱怨没有语言环境,我觉得语言环境多数情况下还得靠自己创造。请大家再次注意,上面我所介绍的听力方法都是针对慢速英语的,大家不要操之过急,一步一个脚印,把十盘慢速英语的磁带按照这样三步认真的做下来,你的听力就已经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② 怎样才能听懂bbc
这个问题有些无厘头……
记住一句话:Practice makes perfect.
想要听懂native speaker的日常对话,当然要从基本开始抓起咯,而这首先取决于你的听力水平。
想知道你现在英语听力水平在哪个层次吗? 很简单,你现在就可以做个测试,电视机锁定到中央9台,等到播放英语新闻时,别看图像,光凭听,试试你能听懂多少?如果你能听懂的除了国家名和人名以外,就是介词和副词,那你的听力水平应该为零,也就是毫无听力水平.如果每条新闻你能听懂20个词左右,大体知道这条新闻讲的是哪方面的内容,说明你处在英语听力的初级水平.如果每条新闻你能听懂30个词以上,能够知道这条新闻讲的确切内容,说明你处在英语听力的中级水平.如果你只有少数单词听不懂,能毫无障碍的听懂每一句话,你就应该是高级水平了.怎么样?试了吗?你处在什么水平?
处于不同水平的人学习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中高级水平的朋友完全可以通过每天听英语新闻节目来提高和巩固听力能力.而作为初级水平的朋友这种方法是毫无益处的,并不是这样听的多了,就有英语感觉了.如果你不能确切的弄明白你所听到单词的意思,就算你听上千遍,你听到这个单词时仍然不会知道它的意思.因此,对于初级水平的朋友, 听写是提高听力水平的最佳方法.通过对每一句反复的听,琢磨每一个单词的含义并写到纸上,加深对单词发音的记忆,这样训练的多了之后,听到单词就能快速反应,从而达到提高听力水平的目的.
目前听写基本上也是公认的提高听力的最佳方法,许多朋友之所以学了很长时间而收效甚微,主要是学习方法不对和不能坚持.提高听力是需要时间的,也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说有捷径的话,那也许该算是听写了,只要坚持每天听写一定时间的英语,听力水平是一定能提高的.许多水平高的朋友都是在经过大量听力练习之后才达到现在的水平.
目前比较适合当作听写材料的有新概念2,3以及VOA的Special English.这些材料语速较慢,容易断句.对于考生,尤其是基础不好的考生,是非常适合的.具体方法是:
4篇约5分钟的听力材料,用复读机一句一句的听,边听边写,开始可能一句要听上十几遍甚者几十遍才能听懂,不要紧.这样上午听写两篇,下午听写两篇,大概各用时1个小时.也就是平均每天练习听力大约2个小时(刚开始可能要长一些).4篇文章这样重复听3天,再换另外4篇.
一周也就是听8篇文章,别贪多.这样的目的是同一篇文章连续三天听写,使得单词的声音在你脑海中反复加深印象,比每篇文章只听一遍效果要好的多.实在听不懂时,可以看看原文.
如此坚持一段时间,相信你的听力水平肯定能够提高,这时候再去听BBC也就有了自信,有了资本。听懂自然不是问题。你说对吗?
③ 如何用bbc练习听力
基本上刚才楼上那位老兄说的很对,单词量对于听力的支撑在用实在是太大了。英语不想汉语,小孩子会很少的汉语,但是很少的汉语可以拼成很多我们身边耳熟能详的东西。而英语则是一个东西一个单词,一会500个汉字,也许你会知道几千个东西,那么英语你会500个单词,那么也许就是单纯的那写单词所代表的东西了。
要看你的词汇量有多少?
1、如果你的词汇量有3000个左右,那么你听BBC才不那么费力(不过就算你有四五千,五六千没有很好的听力训练,也是不能完全听懂的)。你可以这样做:不要贪多,一天一篇,先听两三遍,看能否知道它将的什么东西,然后在查字典,把你所有的生词都给攻下来,然后重复听,甚至能够复述,知道熟练为止。那么这篇文章里面有很多单词是你强行记忆的,隔一两天你要再听,或者看看文本,否则会水过鸭背,忘的光光。
2、你的词汇量不错,大部分能听懂,那么就多听就是了,个别听不出来的单词或词汇一定要查字典,不得含糊,否则它永远你是的障碍。
3、如果时间和条件允许,你可以买个MP3或者MP4,带字幕显示的。可以自己把文本做成歌词字幕显示。我就是这样做的。方法很简单:打开千千静听,在歌词窗口点击“编辑歌词”在每一句话开头,刚刚听到的一刹那,暂停,点“+”号,增加时间标签,复制粘贴那一句,一句完了马上按暂停,在增加时间标签……保存到跟你MP3同一个文件夹里,那样不管在电脑上还是MP3/4上都可以显示了,那样学起来很好的。
祝你学习学习进步。
④ 如何加强voa和bbc的英语听力训练
多听,反复听,还要听关键词,然后连贯起来通听全文.有时候个别单词很不容易听懂,反复地听,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如果实在听不懂再去看原文,但一开始一定不要看.时间长了自然就会出成效
⑤ 怎么听bbc 练听力
可以去putclub,可以先听VOA,那个比较慢速,边听边写新闻,听几遍后与putclub的翻译对下
⑥ 怎样利用BBC训练雅思听力效果显着吗
精听BBC的其中一个方法是分5个步骤去精听。这个方法对于提高我们听力和口语都是非常有效的。但是这个需要费一些功夫。
开心地、放松地听,但是要用心。
练习姿势:将音频听一遍。
完成标准:完整地听过一遍即可。
注意事项:预听不需要纠结于是否听懂、听懂了多少、记住了多少,主要是进行热身,对于音频段落有初步的了解。
.看着Transcript或者字幕,一定是英文的,不要去提前看中文。
练习姿势:通读听力原文,查生词、找难点、做标注。
完成标准:确保整篇原文100%读懂,没有不理解或者理解模糊的地方。
注意事项:这一步请专注于理解文章,明白文章大意,尤其是攻克生词和难点,这一步可以与第三步翻译结合起来。
理解着、翻译着听
练习姿势:将听力原文逐词逐句翻译成汉语。可以手写在纸上或者打字输入到word中。
完成标准:没有漏译、模糊翻译,务必逐词逐句完整翻译全篇。
注意事项: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全面理解文章意思,切勿在脑海中默译或大概翻译,请落实到纸面或文档上。若通篇翻译完成的时间在5到8分钟内,这一步可以略过。
跟读
练习姿势:首先以原文辅助,逐句模仿音频的发音,熟练后整段模仿,直到脱稿。
完成标准:能够脱稿并流畅地跟读完整篇文章。
注意事项:跟读时与音频发音的时间间隔约为几个单词,时间上间隔约半秒到一两秒。这一步主要练习的是对发音的记忆,尽量模仿原文发音,此处不需要强求脑海中是否有意思浮现。反复跟读一直到流利脱稿为止。
5.精听
练习姿势:反复精听听力原文,在听的同时努力将意思与发音联系起来。
完成标准:在听到音频发音的时候直接联系到意思,不需要经过翻译,达到“声音代表意思本身”的效果。
注意事项:这一步是最关键的一步,目的在于建立声音与意思的直接关联。根据基础不同,达到这种效果所需要的精听次数也不同,但是至少需要20遍精听。此处的精听次数仅从第五步开始算起,前四步中的预听、跟读的次数不算在内。
⑦ 怎样超短期内提高英语听力到能听懂BBC或VOA水平
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我给你的建议是这样的,首先英语学习无论是哪一个环节的提高,都离不开一定词汇量的积累,也就是说有了基本词汇作为积淀,你才有可能进行理解。我清楚你的英语学习基础,词汇量是有的,但关键问题是如何更好的对其进行输出和运用。
由于长时间应试英语学习的经历,有很多单词,还只是停留在笔头上,致使很多单词的发音,我们听到时会很陌生,而且在英语表达中一些连读,对于中国学生来讲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唯一能够克服这些困难的就多听,多积累。
你可以把面授课的教材的听力内容进行练习,听力分为精听和泛听,对于新的内容,第一次,你可以进行泛听,对文章内容进行大概的了解,接下来进行精听,静听时,对于没有听懂的内容一定要反复练习,最后再对照文章的书面内容进行之前听力内容的核对,最后在完全了解文章内容的情况下,再听一遍。
平时可以下载一些英语美文作为练习听,前提可以有相关的书面参考资料,刚开始文章速度可以稍微慢一些,随着能力的提升,可以加速。
不要着急,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http://laiba.tianya.cn/laiba/CommMsgs?cmm=322704&tid=2730294359163424767
⑧ 如何通过BBC VOA练习听力
听BBC,VOA的方法:
(一)尽量先以自己熟悉的语言了解新闻内容
在进行当天的英文新闻学习前,先从中文的媒体了解当天主要的国际或国内新闻内容,在听英文新闻时,就容易多了。当然,这是在学习期间,过了入门的阶段,就不需要了。
(二)掌握各类新闻英语的有限单字
世界之广,事件之多,大部分的人一定认为,要掌握新闻英语的相关单字,恐怕好几千个,要背完一整本的新闻字库,才有办法听懂。这个想法似乎很合逻辑,但是其实有个极大的错误,从政治新闻到娱乐新闻,当然很可能有几千个单字,但是相关的单字每几个月,甚至每几年才出现一次,就是所谓的rarelyused vocabulary(罕见单字),例如:“multilateral currencyrealignment”(跨国货币调整)或“planned obsolescence”(计画的陈废),如果连这些也要背,那可真是不得了。 幸好,每天新闻会遇到的单字,八成五以上,都是我们称为的commonly used vocabulary (常用单字)。换言之,只要你能掌握这五、六百个重复出现的单字,就可以听懂八成五以上的新闻。其它一些较专门的财经或科学等新闻字汇,等主要的单字会了之后,再慢慢的增加难度。
(三)遇到听不懂的地方不要去想它,继续听下去
听英语新闻或英语节目时,遇到一个不会的字或没听清楚的段落,就开始想它的意思,往往造成接下来的内容全都没听清楚。所谓“一心不能二用”,绝不可以在听的同时,边想前一句的意思,要养成一个习惯,那就是遇到不太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思考,专心听下去。
某个段落没听懂,可能的原因有几个,也许有个没学过的单字,或有较特殊的句型,也许主播播报的速度一时加快,甚至自己分心没听好。无论原因是什幺,不管它就继续听下去,还是有可能将主要内容听懂,因为九成的时候,漏掉一点,不会是关键到让你无法连接下面的意思,但是如果思惟卡在前一句,肯定全军覆没。
但如果另外那一成确实是关键呢?要是有空,可以上网找相关内容的新闻,了解一下是否有关键单字或内容较不熟悉,如果是重要新闻,一般来讲不会报一次就不报了,可以收听当天其它整点新闻的播报,也许还可以听到同样的新闻,也许听第二次就完全了解了!
(四)不要太在乎特殊难懂的人名及地名
2000 年初夏,裴济发生政变,没多久就宣布戒严令,军方的领导人,头衔连姓名叫“Fiji military commander Commodore Frank Bainimarama”,都要花时间先练习这些较难念的名字,而听众听我播报,三秒就过去了,难怪有人对这些外国人名及地名叫苦连天。
遇到这样的状况时,该怎幺办呢?别理它吧!说实话,我自己听 BBC 或 CNN的新闻,也常常听到不太熟悉的人名或地名,如某国家的人,也许我没听过,很可能听完新闻你再问我,我也答不出来他的名字,但是多半时候对了解新闻内容并不影响,我只要知道他是某国的国会领导人就够了。再如俄罗斯南部某个难念的小城镇发生什幺事,清楚它他是俄罗斯南部的小城镇,足够我了解新闻内容。你也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不要为复杂的名称所困扰。当然,重要的新闻人物及地名还是得熟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