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陶瓷瓷板利用什么成型方法

陶瓷瓷板利用什么成型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7 08:28:04

Ⅰ 陶瓷薄板对比传统陶瓷有什么优势

陶瓷薄板对比传统陶瓷主要的区别是它要薄一些,重量要轻一些,生产工艺多采用挤压成型的工艺,可以生产大规格的陶瓷板。从生产的难度方面来看,薄板的技术难度要大,现在价格也卖得贵一些,但它的生产能节约资源和能源,是国家提倡发展的项目。

Ⅱ 什么是陶瓷薄板 陶瓷薄板的分类和特点

陶瓷薄板简称薄瓷板,是一种由高岭土黏土和其它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形、经1200度高温煅烧等生产工艺制成的板状陶瓷制品。

陶瓷薄板分类:

按烧成工艺不同可分为薄板(或薄砖)和陶板两大类,前者多采用干粉压制成型,后者则是湿法挤出成型。

陶瓷薄板特点:

1、陶瓷薄板既秉承无机材料的优势性能,又摒弃石材、水泥制板、金属板等传统无机材料厚重、高碳的弊端;

2、陶瓷薄板材料整体及其应用系统A1级防火要求,完全满足日趋严格的设计、使用防火要求;

3、陶瓷薄板化工色釉与天然矿物经1200度高温烧成,可实现天然石材等各种材料的95%仿真度,质感好、色泽丰富,不掉色、不变形;

4、 断裂模数≥50MPa,破坏强度≥800N,吸水率≤0.5%,陶瓷薄板各项材料性能远超传统陶瓷、石材、铝塑板等材料。

Ⅲ 瓷板画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样制作而成的,颜色是怎么上上去的

瓷板画是指在平整的泥巴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

瓷板画的生产流程:

  1. 手工压胚

  2. 不知道这样的答案喜欢吗,景德镇市万业陶瓷专业生产的瓷板画,我厂的瓷板都是经过高温烧制,手工压胚的,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提供高温瓷板画定制、生产和销售一条龙服务,制作的景德镇高温瓷板画工艺精湛、品质上乘,价格也非常实在,解决顾客从下单到售后期间存在的一切困扰,致力于打造一种全新的购瓷体验。

Ⅳ 什么是陶瓷装饰材料

陶瓷装饰材料是指用来装饰陶瓷制品的固体颜料、液体颜料、贴花纸等材料。
传统上陶瓷材料是指以粘土及其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炼,成型、焙烧等工艺过程所制得的各种制品,亦称为“普通陶瓷”。
陶瓷装饰一般是指从设计角度,人们物质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利用不同的陶瓷装饰材料和相应的工艺技术对陶瓷制品表面进行艺术处理的总称。

Ⅳ 卫浴陶瓷注浆成型的技术方法

注浆方法
(1)空心注浆(单面注浆)
该方法用的石膏模没有型芯。操作时泥浆注满模型经过一定时间后,模型内壁粘附着具有一定厚度的坯体。然后将多余泥浆倒出,坯体形状在模型内固定下来。这种方法适用于浇注小型薄壁的产品,如陶瓷坩埚、花瓶、管件、杯、壶等。空心注浆所用泥浆密度较小,一般在1.65—1.8g/cm3,否则倒浆后坯体表面有泥缕和不光滑现象。
其它参数如下:流动性一般为10—15秒稠化度不宜过大(1.1—1.4)细度一般比双面注浆的要细,万孔筛筛余0.5%--1%。
(2)实心注浆(双面注浆)
实心注浆是将泥浆注入两石膏模面之间(模型与模芯)的空穴中,泥浆被模型与模芯 的工作面两面吸收,由于泥浆中的水分不断减少,因此注浆时必须陆续补充泥浆,直到穴中的泥浆全部变成坯时为止。显然,坯体厚度与形状由模型与模芯之间的空穴形状和尺寸来决定,因此没有多余的泥浆倒出。
可以制造两面有花纹及尺寸大而外形比较复杂的制品:如盅、鱼盘、瓷板等。 实心注浆常用较浓的泥浆,一般密度在1.8g/cm3以上,以缩短吸浆时间。稠化度(1.5—2.2),细度可粗些,万孔筛筛余1%--2%。

2、强化注浆法
为缩短注浆时间,提高注件质量,在两种基本注浆方法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新的注浆方法,这些方法统称为强化注浆。强化注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压力注浆
采用加大泥浆压力的方法来加速水分扩散,从而加速吸浆速度。压力注浆最简单的就是提高盛浆桶的位置,利用泥浆本身的重力从模型底部进浆,也可利用压缩空气将泥浆注入模型内。根据泥浆压力大小,压力注浆可分为微压注浆、中压注浆、高压注浆。微压注浆的注浆压力一般在0.05MPa以下;中压注浆的压力在0.15—0.20MPa;大于 0.20MPa的可称为高压注浆,此时就必须采用高强度的树脂模具。
(2)真空注浆
用专门设备在石膏的外面抽真空,或把加固后的石膏模放在真空室中负压操作,这 样却可加速坯体形成,提高坯体致密度和强度。
(3)离心注浆
离心注浆是使模型在旋转情况下注浆,泥浆受离心力的作用紧靠模型形成致密的坯 体,泥浆中的气泡由于比较轻,在模型旋转时,多集中在中间,最后破裂排出,因此也 可提高吸浆速度与制品的品质。但这种方法所用泥浆中的固体颗粒尺寸不能相差过大, 否则粗颗粒会集中在坯体表面,细颗粒容易集中在模型内部,造成坯体组织不均匀,干 燥收缩易变形。
(4)热浆注浆
热浆注浆是在模型两端设置电极,当泥浆注满后,接上交流电,利用泥浆中的电解
质的导电性加热泥浆,把泥浆升温至50℃左右,可降低泥浆粘度,加快吸浆速度。
(二)注浆成型对石膏模及泥浆的性能要求
注浆成型的关键要有高质量的模型和性能良好的注浆泥料。
l、对石膏模型的要求
(1)模型设计合理,易于脱模。各部位吸水性均匀,能保证坯体各部位干燥收缩 一致即坯体的致密度一致。
(2)模型的孔隙不大,吸水性好,其孔隙度要求在30%-40%,使用时石膏模不宜太 干,其含水量一般控制在4%-6%,过干会引起制品的干裂、气泡、针眼等缺陷,同时模子使用寿命缩短,过湿会延长成坯时间,甚至难于成型。
(3)模型工作表面应光洁,无空洞,无润滑油迹或肥皂膜。
2、对泥浆的要求
(1)泥浆的流动性良好,即泥浆的粘度小,在使用时能保证泥浆在管道中的流动并能充分流注到模型的各部位。良好的泥浆应该像奶酪一样,流出时成一根连绵不断的细线,否则浇注困难。如模型复杂时,会产生流浆不到位,形成缺角等缺陷。
(2)含水量尽可能低,在保证流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泥浆的含水量,这 样可减少注浆时间,增加坯体强度,降低干燥收缩,缩短生产周期,延长石膏模使用寿命。一般泥浆含水量控制在30%-35%,密度1.65-l.9g/cm。
(3)稳定性好,泥浆中不会沉淀出任何组分(如石英、长石等),泥浆各部分能长期保持组成一致,使注件组织均匀。
(4)过滤性(渗透性)要好。即泥浆中水分能顺利通过附着在模型壁上的泥层而被模型吸收。可通过调整泥浆中瘠性料与塑性原料的含量来调整滤过性。
(5)具有适当的触变性。泥浆经过一定时间存放后粘度变化不宜过大,这样泥浆便于输送和储存,同时又要求脱模后的坯体不至于受到轻微震动而软塌,注浆用泥浆触变性太大则易稠化,不便浇注,而触变性太小则生坯易软塌,所以要有适当的触变性。
(6)泥浆中空气含量尽可能少,注浆料中通常混入了一定数量的空气,使注件中有一定数量的气孔,对于比较稠厚的泥浆这种现象更为显着,为避免气泡产生和提高泥浆流动性,生产上常采用真空脱泡处理。
(7)形成的坯体要有足够强度。
(8)注浆成形后坯体容易脱模。
(三)稀释剂的种类与选用
一般来说,泥浆含水量越低流动性越差,而注浆工艺要求泥浆含水量尽可能低而流动性又要足够好,即需制备流动性足够好的浓泥浆,生产上为获得这种含水量尽可能低 而流动性足够好的浓泥浆采取的措施是加入稀释剂。
陶瓷工业生产中常采用的稀释剂分为三类:
1.无机电解质。如水玻璃、碳酸钠、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等。这是最常用的一类 稀释剂。要得到所需要粘度得泥浆,与所需要加入电解质得种类和数量及泥浆中粘土的类型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电解质用量位干坯料质量的0.3%-0.5%。
水玻璃对增强高岭土泥浆的悬浮能力效果最好,它不仅显着地降低其粘度,而且在 相当宽的电解质浓度范围内粘度都是很低的,有利于生产操作。对于含有机物的紫木节土泥浆来说,碳酸钠的稀释作用较水玻璃好。
生产中常同时采用水玻璃和纯碱做稀释剂以调整吸浆速度和坯体的软硬程度。因为 单用水玻璃时,坯体脱模后硬化较快,内外水分差别小,致密发硬,容易开裂。单用纯 碱(Na2CO3)时,脱模后坯体硬化较慢,内外水分差别大,坯体较软,或者外硬内软。使
用电解质时,要注意其质量。纯碱如果受潮会变成碳酸氢钠,后者会使泥浆絮凝。水玻璃(Na2SiO3)是一种可溶性硅酸盐,由不同比例的碱金属氧化物(通常Na2O)及二氧化硅所
组成。它的组成用SiO2/Na2O的摩尔比(称为水玻璃的模数)来表示,当其模数大于4时,
长期放置会析出胶体SiO2。常用作稀释剂的水玻璃模数一般为3左右。
2.有机酸盐类。如腐殖酸钠、单宁酸钠、柠檬酸钠、松香皂等。这类有机物质具 备作稀释剂的几个条件。它们的稀释效果比较好。腐殖酸钠的用量一般<0.25%。若超过时,泥浆粘度又增大,这和无机电解质的稀释规律相似。另外,用量过大,如烧成时其有机物未烧净,还会使釉面发暗。单宁酸钠的用量一般为0.3%-0.6%左右。
3.聚合电解质。陶瓷工业中采用这类稀释剂的历史远短于上述两类稀释剂。聚合 电解质常用作不含粘土原料的泥浆的稀释剂。常用的有阿拉伯树胶、桃胶、明胶、羧甲 基纤维钠盐等有机胶体,其用量少时会使料浆聚沉,适当增多时会稀释浆料,用量一般 在0.3%左右。
二、注浆成型操作过程
1.注浆成型操作过程
注浆成型操作过程根据产品种类、泥浆性质不同大体需经过以下几道工序:
以下就主要工序给予说明:

(1)合模
在合模前应先将模型的工作表面清扫干净,不得留有干泥或灰尘。并检查模子工作 表面是否光洁,有无空洞和润滑油迹。如正常即可进行合模,装配好的模型如有较大缝 隙,用软泥将合缝处的缝隙堵死,以免漏浆。使用时模型不宜过干过湿,其水量一般控 制在4%—6%。
(2)注浆
对于单面注浆而言,将料浆注满模型即可,等泥层增厚到需要的厚度时,倒掉模型 内多余的泥浆,为避免倒掉后少量残余的泥浆在坯体内表面的不均匀分布,生产上还需 要对倒掉泥浆后的带坯模型进行甩浆以保证残余泥浆分布均匀,避免泥缕产生。
对于双面注浆,须陆续补充泥浆,直到模型内的空穴泥浆全部变成坯体。无需倒浆 和甩浆。
(3) 青坯干燥
刚形成的注件由于含水量较高,强度较低而不能立即脱模,需带模干燥一定时间, 这种干燥称为青坯干燥,在青坯干燥期间,由于水分的蒸发及模子的继续吸水,注件水 分不断下降,坯体收缩并与模型脱离,同时强度也逐渐提高,这时即可脱模。
(4) 脱模
脱模后坯体应轻拿轻放、放平、放正、放稳、并防止振动。
(5) 粘接
粘接是制造壶、杯及有些小口花瓶、坛等日用瓷和艺术瓷、卫生瓷等不能一体成形 的坯体所必需经过的工序,粘接过程是指用一定稠度的粘接泥浆将各自成形好的部件粘 接在一起。

Ⅵ 陶瓷板与陶土板的区别

1.陶瓷板
陶瓷板是具有极强的耐候性,无论日照、雨淋(甚至酸雨),还是潮气都对表面和基材没有任何影响。耐紫外线照射和色彩稳定性完全达到国际灰度级4-5级。同样,大幅或快速的温度变化也不会影响材料的特性和外观。抗弯强度和弹性的合理组合,使陶瓷板具有很高的耐冲击强度。致密的材料表面使灰尘不易粘附,使其清洁更为容易。陶瓷板具有极好的耐火特性,它不会融化、滴落或爆炸,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陶瓷板易于维护,表面和切割边缘都无需油漆或加保护面层。
2.陶土板
陶土板,又称之陶板,是以天然陶土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其它成分,经过高压挤出成型、低温干燥并经过1200℃-1250℃的高温烧制而成,具有绿色环保、无辐射、色泽温和、不会带来光污染等特点。陶土板在经过煅烧出炉的一刻,会有激光质量检测仪,不符合的产品直接回收再次加工。合格的产品经定尺切割,然后包装后供应市场。
3.区别
两种材料的主要成份都是陶土,都是经过挤压后高温烧制而成。
陶土板的原材料是纯正的大自然的陶土,不含其他成份,因此吸水率偏高,其较大的强度及硬度完全是经过高科技设备挤压形成的,技术含量较高,工艺复杂,成本偏高,但脆性小,可加工性好,不易崩边。
陶瓷板的主要原材料是陶土,但其为了增加强度及硬度而加入了大量的石英砂等材料,固而吸水率偏低,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脆性相对较大。

Ⅶ 瓷版画的制作工艺

1、瓷板画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颜料手工绘画、上釉,再经高温烧制而成的一种平面陶瓷工艺品 。瓷板画可装裱、或嵌入屏风中,作观赏用。瓷板画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2、瓷板画品种多样,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彩等,图案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虫鸟、鱼藻及吉祥图案等,形制则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种形制。

3、瓷板画是在平板素瓷上手工绘画后再经高温烧制所成的陶瓷艺术品,最早可追溯到秦汉时期,而真正意义上的“瓷板画”则出现在明代中期。收藏界人士表示,历代传世的和出自近现代名家的瓷板画都具有不菲的收藏价值。

4、瓷板画既具有平整而光洁的瓷板形状又具有绘画的艺术形式。明清时期开始,瓷板画日益兴盛。由于烧制工艺的逐步改进,瓷板尺寸相应增大,绘形与色彩也变得越来越丰富,又由于创作者对传统文人画的移植,瓷板画终于从最初被当作镶嵌附件的附属装饰物。

5、瓷板画制作工序多重、复杂:首先如同绘画一般,将各种颜色的釉料涂抹在素瓷板上,形成画幅;然后在板面上施一层透明釉;最后入窑高温烧制,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过程,方才成型。

6、瓷板画的品种有青花、青花釉里红、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浅绛等;纹饰内容涉及面广,包括人物、山水、花卉、翎毛、鱼藻及吉祥图案;形制也呈多样化,有长方、圆形、椭圆、多方、多角、扇面等式。

Ⅷ 陶瓷薄板的应用系统:


1、系统概述
1.1薄法施工定义: 按现行《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的定义,薄法施工也称镘刀法,用锯齿镘刀将水泥基胶粘剂均匀刮抹在施工基层上,然后将薄瓷板以揉压的方式压入胶粘剂中,形成厚度仅为3-6mm的强力粘结层的施工方法。
1.2相关标准规范
1.2.1相关材料标准: GB/T23266-2009 《陶瓷板》 JC/T547-2005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JC/T1004-2006 《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1.2.2设计图集: 《建筑产品选用技术》专刊:2011CPXY-J221总305 《蒙娜丽莎陶瓷薄板施工方法及构造》
1.2.3相关验收标准: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1.3系统特点
1.3.1该系统能减轻建筑物的自重,以达到节约建筑材料,打造环保节能的建筑目的,尤其对旧房改造的表现更为突出;
1.3.2建筑陶瓷薄板本身厚度仅为5.5㎜,粘结厚度约5㎜,整个安装系统厚度仅为10㎜左右,可大大拓宽建筑空间,提高建筑物的空间利用率;
1.3.3该系统具有防火A1级,有较强的耐久性、抗冲击、耐融冻等,而且具有抗泛碱和白桦的优势,使建筑物保持长久弥新;
1.3.4该系统施工方法简便,后续维护费用较低,能节约施工综合造价,且施工过程中不产生污染,施工后不产生任何有害物质,是真正意义的绿色环保施工。
1.4系统应用范围 该系统适用于室内墙、地面及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粘贴高度不大于24米的室外墙面等饰面(超过24米的室外墙身、可进行专项设计,经论证认可后可使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
二、建筑陶瓷薄板建筑幕墙系统
1、1.系统概述
1.1定义:
面板材料为建筑陶瓷薄板的建筑幕墙。
1.2相关标准规范
1.2.1相关材料标准
GB/T23266-2009《陶瓷板》
GB16776-2005《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C/887-2001《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
GB/5237.1-5-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
1.2.2.设计通用图集:
广东省建筑标准设计通用图集:粤11J/713《陶瓷薄板建筑幕墙构造》
1.2.3相关验收标准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GB/T21086-2007《建筑幕墙》
GB/T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T18250-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GB50045-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13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GB50429-2007《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1.3系统特点及优势:
1.3.1该系统具有优异的A1级防火性能,可完全满足各种装饰面与外墙保温的防火规定要求;
1.3.2该系统无放射性,为绿色环保建筑材料,耐气候性能好,变形系数小,经久耐用;
1.3.3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板材与主体结构之间为非刚性固定状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可适用于多震区;
1.3.4工厂化生产加工,加工和安装精度高,质量保证,施工中不产生粉尘等现象,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真正体现绿色建筑的内涵。
1.4系统应用范围:
三、建筑陶瓷薄板保温装饰一体化施工系统
1.1、系统定义:
建筑陶瓷薄板外墙外保温一体化节能系统是由陶瓷薄板饰面、保温芯材、封边材料、低衬等组成,通过专用胶粘剂,复合成型的全封闭的集保温与装饰功能的整体板,采用挂粘方式实现与基墙可靠连接的施工方法。
1.2、参照标准规范
1.2.1相关材料标准
GB/T23266-2009 《陶瓷板》
JC/T547-2005 《陶瓷墙地砖胶粘剂》
JC/T1004-2006 《陶瓷墙地砖填缝剂》
JC887-200《干挂石材幕墙用环氧胶粘剂》
GB/T14683-2003《硅酮建筑密封胶》
1.2.2相关验收标准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JGJ144-2004《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T 172-2012《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
06J908-1《公共建筑节能构造-严寒和寒冷地区》
DBJ/CT064-2009《XRY节能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1.3系统特点及优势
1.3.1、陶瓷薄板外墙保温一体化节能系统是集装饰、保温于一体,具有饰面丰富、保温效果好,可满足任何区域的节能要求;
1.3.2、陶瓷薄板外墙外保温一体化节能系统运用保温层“完全封闭”的做法,整个系统达到A级防火,杜绝了保温层遇火即燃的隐患;“独立板块”式构造,避免了连片燃烧快速蔓延和应力释放的难题;
1.3.3、可以杜绝因施工质量造成的陶瓷薄板脱落风险。传统面砖粘结砂浆的粘 结强度约0.4MPa,而该系统专用胶粘剂的粘结强度可为传统的十多倍以上,且具有极其优良的耐候性能和化学性能。
1.4、系统适用范围
该系统适用于全国所有区域新建、扩建、改建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外墙保温与装饰,可以完全满足各类建筑的节能要求。
四、建筑陶瓷薄板铝蜂窝复合系统
1.1定义:
由建筑陶瓷薄板饰面、铝板、蜂窝结构、胶粘剂(航空系列改性环氧树脂)、挂件等组成,通过专用胶粘剂,复合成型的全封闭的集保温隔音与装饰功能的整体板,采用干挂方式等实现与基层墙体可靠连接。
1.2相关标准规范
1.2.1相关材料标准
GB/T23266-2009《陶瓷板》
HB5543-90《夹层结构用铝蜂窝芯材规范》
1.2.2相关验收标准
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JG/T328-2011《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
《建筑外墙用铝蜂窝复合板》
1.3系统特点及优势:
1.3.1该系统的面饰板陶瓷薄板经1200℃高温烧成,不变形、不脱色、耐久性等性能优异,防火性能A级,抗弯强度≥50MPa,破坏强度≥800N,吸水率≤0.5%,莫氏硬度7级,各项材料性能远超传统陶瓷、石材、铝塑板等材料;
1.3.2重量轻、强度大、平整度高、隔音与隔热效果好、抗震性强、防火、防化学腐蚀、抗风化、耐气候、防污易洗;
1.3.3该复合板安装简便,辅助材料少,省料省时省力,总安装成本低,在重量、强度、平整、隔音等方面比纯石材更优越,故更为适用于高层以及建筑幕墙或内墙装饰;
1.3.4可以杜绝因施工质量造成的薄瓷板脱落风险。传统面砖粘结砂浆的粘结强度约为0.4MPa,而该系统专用胶粘剂的剪切强度可达15MPa以上,且具有极其优良抗风压强度
1.4系统应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内、外墙面等饰面,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公共建筑、居住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物等。
五、建筑陶瓷轻质板幕墙式干挂系统
1、1.系统概述
1.1定义:
由建筑陶瓷轻质板、卡槽铝构件、主体龙骨架、及墙体连接件组成,板边通长开槽,铝龙骨通长卡装,使轻质板均匀受力,系统稳定的一种幕墙式干挂施工方法。
1.2相关标准规范
1.2.1相关材料标准
1、JC/T1095-2009《轻质陶瓷砖》
2、GB/T14683-2003《硅酮建筑密封胶》
3、GB/5237.1-5-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
1.2.2相关验收标准
1、GB50210-200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2、GB/T21086-2007《建筑幕墙》
3、GB/T15227-2007《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4、GB/T18250-2000《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
1.3系统特点及优势:
采用幕墙式干挂施工,突破传统板体点式挂装方式,板体通长龙骨卡装固定,结构稳定,抗震性能好、安全性高;
1.4系统应用范围:

Ⅸ 陶瓷砖是装修厨房和卫生间用的那种瓷砖吗瓷砖分几种

室内瓷砖按铺贴地点分为墙砖和地砖。严格讲墙砖属于陶制品,地砖通常是瓷制品,它们的物理特性不同,两者从选黏土配料到烧制工艺都有很大区别,墙面砖吸水率大概10%左右,比吸水率只有1%的地面砖要高出数倍。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应铺设吸水率低的地面砖,因为地面会经常用大量的清水洗刷,这样瓷砖才能不受水汽的影响、不吸纳污渍。墙砖是釉面陶制的,含水率比较高,它的背面一般比较粗糙,这也有利于黏合剂把墙面砖贴上墙。地砖不易在墙上贴牢固,墙砖用在地面会吸水太多而变得不易清洁,可见墙、地面砖不能混用。至于水泥沙子的比例大概是这样的:墙砖为1:3,地砖为1:2,水泥的水泥标号为32.5号水泥.

阅读全文

与陶瓷瓷板利用什么成型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做仓鼠窝 浏览:395
办公软件使用方法 浏览:679
如何知道车辆转向灯的使用方法 浏览:241
用什么方法化解尿酸 浏览:321
hiv抗体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951
摩托真空胎安装方法 浏览:591
有什么方法比较快入眠 浏览:416
研究一般课题的科学方法 浏览:454
女生自助购物正确方法 浏览:155
急性鼻炎咽喉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927
大金过桥检测方法 浏览:756
碳酸钠和硫酸铵鉴别方法 浏览:209
如何区分家长类型和沟通方法 浏览:588
秦艽的种植方法 浏览:325
你会用简便方法计算53 浏览:338
主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浏览:115
风寒湿痹阻证最快的治疗方法 浏览:464
小哥哥锻炼方法 浏览:786
桩基本功训练方法 浏览:551
任务驱动实验教学方法 浏览: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