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基本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常见的几种手法
1.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面、掌根、鱼际,或掌面相对、手掌重叠和屈肘等,在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点处,均匀地来回直线形或圆形有节奏地一起一落的手法,叫做按法。这种手法,能通郁闭,助消化,消肿止痛,平衡阴阳。
2.掌摩法:手掌面或掌面重叠放于患者身体的有关部位或压痛处,在臂和腕关节的带动下,有节奏地抚摩,叫做掌摩法。这种手法能和中理气,调节脾胃。
3.推法:用手掌或手指向下、向外或向前推挤患者肌肉,叫做推法。这种手法能调和脾胃,舒筋理肌。
4.推拿法:用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螺纹面)的合力,在患者身体上的施治部位,移动地一起一落,推而拿之,反复进行,叫做推拿法。这种手法能疏风定痛,缓解痉挛与酸痛 。
5.揉法:用手指或手掌,贴在患者皮肤等有关部位、压痛点或穴位处不移开,进行左右、前后的内旋或外旋揉动,使施治部位的皮下组织随着施治的指或掌转动的方法,叫做揉法。这种手法能疏筋活络,宽胸理气。
6.捏法:用手拇指和其他四指的对合力,夹住患者身体的肌肉、韧带组织等施治部位,上下手指辗转挤捏前进,叫做捏法。这种手法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酸胀。
7.抓法:手指掌贴于患者体表施治部位,聚拢满把将皮肉肌筋握于掌指内,然后再迅速松脱,叫做抓法。这种手法能通经络,祛风邪。
8.点发:用手指端、肘尖或屈指骨突部,着力于施治部位或穴位处,戳点按压,叫做点法。指端点法多用在穴位上,而肘尖点法则多用在肌肉丰厚的深部组织上或用于循经治疗 等。这种手法能清头目,消结肿。
9.掐法:用手指甲尖,在患处一上一下重按穴位,或两手指同时用力抠掐,同时叉不刺破皮肤的手法,叫做掐法。掐法是重刺激手法之一,如临床急救常以指甲掐来代替针,为 了避免刺破皮肤,要掌握好指力,或在掐穴处垫块薄布,为增进疗效,缓解疼痛,掐后再轻揉一会。这种手法能回阳救逆,开窍醒神。
10.揪法:用手拇指腹和食指腹或用三指对合呈钳形,夹住施治部位的肌肉韧带,紧紧地捏提起,随即松脱,如此反复捏提松脱的操作手法,叫做揪法。这种手法多用于额头、颈 前和项背等部位,能祛邪解表,通痹止痛。
将拇指与食指,中指或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弯曲成弧形,在所选定的六位或肉隶满的部位,信握一松地用力拿捏常用于领部斜方肌或肩部三角肌部位的按摩。拿与捏的区别在于,从手形上看,拿法是呈孤形的,捏法是呈钳形的。拿法施力的面积比较大,捏法则比较小。操作时,以手指的活カ来带动操作部位。拿法刺激性较小。操作时应舒缓有力,动作要连贯、协调,由轻渐重。拿捏法能开导闭塞的经脉,调和气血,疏松肌腱。可以加强血液的循环,改善局部新陈代谢,増强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收缩能力。
⑶ 小儿推拿手法有哪些
小儿推拿的手法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小儿推拿的手法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小儿推拿的手法三、按法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揉。
小儿推拿的手法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小儿推拿的手法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⑷ 十二生肖的橡皮泥捏法是怎样的
十二生肖——虎橡皮泥捏法:
工具/原料:橡皮泥、彩泥、粘土。
方法/步骤:
1、取土黄色彩泥适量,滚搓成圆球,作为头部。
2、取红色彩泥适量,搓成圆球,压扁贴于头部。
3、取白色彩泥适量,滚搓成两个小圆球,压扁,贴于如图位置。
4、取黑色彩泥适量,滚搓成小圆球,制作鼻子。
5、取白色彩泥适量,制作两个小圆球,压扁,贴于眼睛部位,作为眼球。
6、取黑色彩泥适量,滚搓成小圆球,作为黑眼珠。
7、取黑色彩泥适量,制作头上“王”字纹路。
8、取土黄色彩泥适量,制作耳朵形状。
9、取土黄色彩泥适量,制作4个小圆柱,作为腿部。
10、取白色彩泥适量,滚搓成圆球,轻轻压扁,作为爪子。
11、用小切刀,切割出爪子形状。
12、取土黄色彩泥适量,滚搓成圆柱形,作为身体。
13、用圆头工具,点出腿的位置。
14、安装腿于身体。
15、取土黄色、白色和黑色彩泥,制作尾巴。
16、安装尾巴于身体部位,并取黑色彩泥适量,制作背部纹路。
17、取黑色彩泥适量,制作脸部纹路。
注意事项:
腿基本晾干了才进行粘合,这样就不容易变形了。
粘合时候,粘合部位沾点水就可以粘合了。
⑸ 推拿的主要手法有哪些
推拿的主要手法:
1、按法
利用指尖或指掌,在患者身体适当部位,有节奏地一起一落按下,叫作按法。
2、摩法
用手指或手掌在患者身体的适当部位,给以柔软的抚摩,叫作摩法。
3、推法
在前用力推动叫推法。
4、拿法
用手把适当部位的皮肤,稍微用力拿起来,叫作拿法。
5、揉法
医生用手贴着患者皮肤,作轻微的旋转活动的揉拿,叫作揉法。
6、捏法
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叫作捏法。
7、颤法
是一种振颤而抖动的按摩手法。
8、打法
打法又叫叩击法。
⑹ 小儿推拿有哪些手法
一、推法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沿同一方向运动称为“推法”。推法主要包括“直推、旋推、分推”三种。“直推”是在表皮进行操作,不要推挤皮下组织。“直推法”常用于“线状”穴位。“旋推”也是只作用于表皮,不得带动皮下组织。“旋推法”主要用于手部“面状”穴位。“分推”可横如直线,也可弯曲如弧线。
二、拿法
“拿法”是用拇指和食、中两指相对用力(或用拇指和其余4指相对用力),提拿一定部位和穴位,做一紧、一松的拿捏。拿法动作要缓和而有连贯性,不要断断续续;用力要由轻到重,不可突然用力。“拿法”刺激较强,常配合其他手法应用于颈项、肩部、四肢上的穴位和肌肉较丰满的部位。
“按法”是用手指或手掌按压小儿的一定部位或穴位,逐渐用力向下按压。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分别为:“拇指按法”、“中指按法”和“掌按法”。“按法”是一种刺激较强的手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按揉”就是先按后揉,或者边按边揉。
四、摩法
“摩法”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指腹或手掌掌面放在一定部位上,以腕关节带动前臂,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环形抚摩。频率是每分钟摩动120次。
五、捏法(捏脊)
捏法是用拇指、食指、中指三指轻轻捏拿肌肤,作用于背部正中,又叫“捏脊”。从“长强穴”到“大椎穴”成一直线;操作时应由下向上捏拿。捏脊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拇指在前,食指在后;另一种是拇指在后,食、中两指在前。在捏脊时每捏3~5遍后,在第4或第6遍时,每捏3次,将肌肤捏住向上提拉一次,称“捏三提一”,也可以“捏五提一”。
六、揉法
“揉法”是用手指的罗纹面、大鱼际或手掌,作用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做环形揉动。一般以每分钟揉120-160次为宜。“揉法”分为“指揉法”、“掌揉法”和“鱼际揉法”。用手指的罗纹面作用于穴位做环形揉动叫“指揉法”;用手掌的大鱼际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鱼际揉法”;用手掌(掌跟)作用于治疗部位做环形揉动叫“掌揉法”。
⑺ 捏脊背的具体方法捏脊有什么好处需要注意什么
捏法分三指捏法和二指捏法,具体操作如下:
1.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肌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2.二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尺偏,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边捏边交替前进。
捏脊的动作要领如下:
1.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2.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捏脊应注意以下几点:
1.捏拿肌肤松紧要适宜。
2.应避免肌肤从手指间滑脱。
3.应沿直线捏,不要歪斜。
捏脊疗法是以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指导并以中医的辨证施治为原则,通过在脊柱部由下而上且连续地夹起肌肤,边捏边向前推进,起于尾终于项枕部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它的操作部位是脊背部,所涉及的经络主要有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脊柱为督脉循行之主干,《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主风府,入属于脑。”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经之海”,故其统摄一身之阳,全身阳气的运行无不与之有关。足太阳膀胱经行于脊柱两旁,各脏腑背俞穴均在背部膀胱经上。捏脊疗法通过对督脉及五脏背俞穴的刺激,可以达到调整阴阳,调和气血,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现代医学已经阐明,脊柱既是支撑人体的骨性主干,又是脑、脊髓通向躯体各脏器、组织发出神经根的地方和通道,人体的植物神经节、干,主要分布于脊柱两侧。捏脊疗法通过对这些神经节、干的刺激,借助复杂的神经、体液因素,整体地、双向地调整内脏功能,从而达到增强体质治病保健的目的。捏脊疗法简单易行,治疗广泛,疗效确切,痛苦小,无副作用,很符合目前无创痛疗法的发展趋势注意事项
1.
捏脊宜在室内进行,并应注意室温适中。在冷天捏脊,室内应升炉子,以免着凉;在热天捏脊,则应注意通风,但不要让风直接吹着病人。
2,捏脊的时间,最好在早晨进行,刚吃饱,不宜捏脊,捏脊后,也不宜马上进食。
3.捏脊的手法要轻柔,两手用力要均匀,不要捏得太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