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四种: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每一种总研究方式都有适用范围,也存在一定优缺点。
调查研究适用于社会生活状况调查、社会问题调查、市场调查、民意调查和学术性调查。
实验研究适用于探索两种现象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实验的类型有实验室实验和实地实验、标准试验和准实验。
文献研究适用于研究那些无法接触的研究对象和纵观分析,类型有内容分析、二次分析和现存统计分析。
实地研究适用于研究现象发展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征,它是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扩展阅读: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事实(客观事实:社会行为、社会结构、社会问题等;主观事实:人性、社会学心理等)的拥有多重范式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期。是从社会哲学演化出来的现代学科。社会学是一门具有多重研究方式的学科。主要有科学主义的实证论的定量方法和人文主义的理解方法,它们相互对立相互联系,发展及完善一套有关人类社会结构及活动的知识体系,并以运用这些知识去寻求或改善社会福利为主要目标。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了由微观层级的社会行动(agency)或人际互动,至宏观层级的社会系统或结构,因此社会学通常跟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并列于社会科学领域之下。
Ⅱ 社会研究的分析方法
一、研究方法简述
(一)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有两个显着特征,一是使用结构式的调查方法收集资料,一是在对大量个案作分类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资料的格式是统一的,将所有被调查到的个案资料汇总就能得到一些统计数字,因此统计调查得来的资料一般都可以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分析可描述调查样本的一般状况,也可以进行分类描述。在分类比较的基础上,研究者还可以探求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统计调查法可用于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也可用于探索性研究。这种方法与抽样调查相结合,成为理论检验研究的最主要的方法。
(二)实地研究。实地研究是不带假设直接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然后依靠研究者本人的理解和抽象概括从经验资料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实地研究得到的资料通常是无法统计汇总的文字资料,如观察、访问记录,除此之外同时还包括未形成文字的感性材料,如现场的体验和感性认识。实地研究与单纯的调查区别在于,它不仅仅是收集资料的活动,还需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思维加工,从中概括出理性认识。实地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法,研究从观察开始,然后得出暂时性的结论。这种结论又知道研究者进一步观察,获取新的资料,再得出新的结论或完善原有的结论。实地研究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通常集中关注于某一个案,主要采用无结构的观察和访问来进行资料收集。
(三)实验。通过实验法收集到的资料与统计调查很相似,都可以分类汇总和统计。两者的主要区别是:(1)统计调查是在自然环境中,而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观测或询问;(2)统计调
Ⅲ 社会调查研究的类型有哪些
研究分为三种类型:探索性研究(Exploration)、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解释性研究(Explanation)。
1、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使研究者对一项新的研究主题有初步的了解,以决定是否进行正式研究,及进行正式研究时应采用的方法。由于对所要研究的主题尚不完全清楚,另外,没有相关的研究可供参考,因此研究设计选取一些小样本进行探索性研究。
2、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要发现事实或社会真实,回答社会事实是什么样的问题。描述总体是描述性研究最为本质的特征。其主要逻辑为归纳。
3、解释性研究
解释性研究的任务是理解有关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回答某个社会事实为什么是这样的问题。解释项研究的主要逻辑为假说-演绎。
社会调查有时也被称作“社会调查”或“调查研究”,但它与中文里的“社会调查”是有区别的,社会调查泛指针对特定的议题收集相关的社会资料与数据的过程,而统计调查则专指对研究总体中抽出的样本以询问的方式收集社会数据的社会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是当今司法制度的社会补充,我国的当前社会调查,主要是针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认罪悔罪态度较好、有可能被判处缓刑从而在社区服刑的刑事案件被告人。
一般情况下,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受理此类案件后,向司法局矫正科发出社会调查邀请,矫正科指派被告人所在地的司法所对其个人情况、家庭和邻里关系、单位表现、社会交往等状况进行公正、深入、细致的调查,并在开庭审理时向法院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不影响定罪,但可以作为法院量刑的一项参考。
Ⅳ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有关社会事实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进而作出描述、解释和提出对策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研究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直接地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信息资料,进而加以分析、综合,作出描述和解释,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是一种自觉的系统的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是一个统一的复杂的理性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是直接搜集社会现象资料的认识活动。(研究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 社会调查是揭示现象本质,寻求改造社会途径的认识活动。
社会调查研究的任务: 1、及时搜集社会现象的真实资料 2、客观描述社会现象的现实状况 3、正确解释社会现象的本质属性 4、科学预测社会现象的发展趋势 5、中肯提出改进社会的对策方略
社会调查研究的功能: 1、社会调查是了解社会现实正确制定政策的基本途径。(可行性认证) 2、社会调查是掌握社会情况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 3、社会调查是摸清社会问题促进社会改造的有效手段。(贫富悬殊、两极分化?) 4、社会调查是深入社会实际端正党风学风的可靠法宝。
社会调查研究的特点: 1、活动的科学性。它是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下进行的。 2、行为的现实性。社会调查关注的是现实的社会问题,而且必须身体力行地进行调查了解。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一系列具有极强操作性的步骤、方法、技术和工具等等。 3、对象的社会性。一般而言,研究对象是具有一定群体性的普遍现象。它所研究的是社会模式而不侧重于个体行为。 4、态度的客观性。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持价值中立。 5、研究的综合性。 第一,分析角度的综合性。即从不同角度进行多层次分析(宏观、中观、微观)。 第二,认识方式的综合性。在研究时要注意感性与理性、经验与逻辑等的有机结合。 第三,学科运用的综合性。学科运用的综合性。在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不一定局限于某一学科领域。
社会调查研究在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都充运用到社会调查研究过程当中。 第四,研究方法的综合性。资料收集的方式有抽样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等,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等,技术手段有录音、录相、电脑处理等,多种方式方法综合运用,不会拘泥于一种方式方法。
Ⅳ 社会调查的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合理设计问卷,采用开放式,封闭式或混合式问卷收集信息),文献法(通过书面材料,统计数据等文献对研究对象进行间接调查),访问法(通过交谈获得资料),观察法(现场观察,凭借感觉的印象搜集数据资料)。
社会调查是社会“调查”和“研究”的简称。社会调查是指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了解社会真实情况的一种自觉认识活动。
(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扩展阅读:
社会调查据其分析单位的不同,可分为宏观调查(如对国家,省,县或人口普查等大范围或大规模的调查)和微观调查(一般包括两三人或数人的小群体的查)。
据其调查内容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研究性的调查(为解决理论性或政策性的问题而进行)和工作性的调查(为解决当前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而进行)两类。
Ⅵ 社会实践的调查方法
常用社会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运用统一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是标准化的、书面的、抽样的。分为自填式问卷和代填式问卷。
2、文献调查法: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3、实地观察法: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接感知的方法。
4、访问调查法: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5、集体访谈法: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座谈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6、蹲点调查法 调查者深入到一个或几个基层单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调查对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方法。
(6)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扩展阅读:
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
(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社会实践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使式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形。
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教学十分重要的形式,虽然当前在组织实施中尚有困难,但以增强实际能力为直接目的的社会实践教学已受到高教管理部门和高等学校的高度重视。
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经济活动。包括生产、消费、流通、财政、金融、信托、保险、服务等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
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包括政治、军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司法、社会治安、社会管理、社会交往、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活动。
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它是社会的活动,它是历史的活动。科学证明,人类历史同自然历史都是客观的过程。同样,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两极世界理论在继承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中,将实践分为社会实践和自然实践。社会实践,即人与人之间所有实践活动的总和。自然实践,即人类以自然界为对象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Ⅶ 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分析的步骤有哪些
社会调查工作的具体程序,大体可分五个相关联的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2、设计调查方案;
3、收集资料;
4、整理与分析资料;
5、撰写调查研究报告。
其中(1)、(2)两个步骤是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因此,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调查阶段、研究阶段和总结阶段。
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调查课题,明确调查任务;明确课题调查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调查研究的类型和方式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和调查大纲等。
调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调查设计的要求收集有关的资料。在调查阶段的初期,调查人员应尽快打开调查工作的局面,注重材料搜集工作的质量;调查阶段的中期,应注意总结前阶段调查工作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新对策,确保后阶段的调查质量;调查阶段的后期,要对已有调查资料进行质量检查和初步整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补充调查。
研究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资料进行审核、整理与统计,区分真假,消除资料中的假、错、缺、冗现象,以保证资料的真实、标准、准确和完整。在此基础上,对审核整理后的材料和统计分析后的数据,进行思维与加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说明事物的前因后果,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理论说明。这是社会调查的深化、提高阶段,是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阶段。社会调查能否出成果,以及成果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个阶段的工作。
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撰写调查研究报告。报告应着重说明调查结果或研究结论,并对研究过程、方法以及研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等进行系统的叙述和说明。
Ⅷ 社会实践有哪些调查方法
1.全面调查法/普查法
全面调查法/普查法是对被研究对象所包括的全部单位无一遗漏地加以调查,以掌握研究对象的总体状况的过程和方法。这种方法适合小范围的社会实践。
7.问卷法
问卷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调查方法,指调查者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案,通过设计一套要求被调查者回答的问题来收集资料的方法。其中包括两种问卷法:
开放式问卷:在问卷中只列问题,不列答案。被调查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对问题自由作答。
封闭式问卷:既有问题,也有一种或几种答案供选择。
Ⅸ 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涉及哪些方面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所谓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指具体的操作方法,涉及社会调查研究的各个方面:课题确定的方法;明确调查研究具体目的、对象、内容、类型的方法;调查研究方案设计和条件准备的方法;抽样的方法;各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包括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资料整理、分析的方法;撰写调查报告的方法,等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所有的调查研究课题。其中各种具体的资料收集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核心内容,可分为两大类,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属于直接调查方法,文献法、问卷法则属于间接调查方法。
在操作程序上互不相同,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分别适用于不同的调查对象和不同的调查内容,但不同的调查类型对这些方法的使用,通常都是一种为主,兼采它样。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唯徕冄头心条主义先验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反对主观主义。
第二,要制定调查纲目。不能盲目进行,必须围绕课题需要,有明确的调查要求。
第三,要有深入实际的作风。深入群众,放下架子,眼睛向下,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第四,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现实,不能任意取舍,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保证做出科学分析,得出真实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