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质量 详细
小学的数学不是很难,培养兴趣是关键。小学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也未必很听话,要细心教。多给学生讲一些关于数学的故事什么的,培养兴趣,这样子比较好教。也可以给他们做个比赛什么的,激发斗志。概念性的东西要活学活用,尽量举一些例子让他们明白。学习数学打好基础是关键,不要要求过高,也不要太快,有耐心。平常做一些题目,不要过多,多了会烦,主要是基础,学得熟练了,慢慢增加难度。要学会鼓励孩子,要他们相信自己。就怎么多了吧。给你一句我老师的话:世界上没有笨的人,只有懒人。
Ⅱ 小学二年级数学怎么教
打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x0d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x0d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x0d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x0d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x0d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x0d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x0d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x0d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x0d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Ⅲ 小学二年级数学在教学中经常遇到哪些问题
在二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灵活的理解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并能合理地应用。从问题提出——解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初步探索,获得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地探究,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有积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呢?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生活蕴涵着大量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多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产生。教师要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根据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物、事件等入手,采用现实再现、猜迷、讲故事、游戏、竞赛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自主产生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购物情境,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主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思考问题。
2、发扬民主意识,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能力。“好学多问”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学生提出问题标志着其思维的萌发,小学生数学问题的提出直接体现他们对生活中数学的思考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没有掌握好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课堂表现为“怕提问”。要学生提问,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和胆量。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态度,给学生一个个安全、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自主提出问题的学习行为只有当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表述时,教师才知道学生“疑”在哪里,“惑”于何处。才能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点拨和调整。所以,发扬民主意识是学生敢于提问的前提,是开启思维之门器官的钥匙。
3、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进一步掌握提出数学问题的针对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反思是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的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对本堂课所涉及的数学问题进行自觉反思,逐渐明确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无关紧要的,使以后提问更贴近所学数学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善于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引导学生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仅仅是教学的开始,“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灵活地解决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其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更多的是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体验知识产生的原始状态,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每一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这样,在鼓励个性发挥的意义之下,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才成为可能。怎样丰富学生“问题解决”的实践过程,在灵活多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尽量使每位学生发挥其思维的最大潜能,使他们感到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已成为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思考的重要课题。首先,要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寻求方法。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生进入角色以后,教师应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有一位教师在叫“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时,一改往常教材中的“讲解式”(摆小棒)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发现式”,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爸爸让明明计算18+7,明明冥思苦想了一会儿,向同学们求助,谁有妙法帮我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顿时情绪高涨,积极思考,此刻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互说等形式,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个学生都有主动参与的机会,加强了学生间多向交流。最后,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有把18看成20(20+7-2)的;有把18分成13和5(13+7+5)的;有把7分成2和5(18+2+5)的;有数手指的;也有用竖式计算的,等等。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正是学生自主创新的一种体现。
为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解决问题,我们可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建立学习小组,小组中学习水平上、中、下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推荐一个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担任组长,让不同水平的层次的学生的信息联系和反馈信息在多层次、多方位上展开。这样,小组成员对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进行适时的合作交流,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与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达到圆满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合理地应用知识,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生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数学课程标准)学生学习数学不但要弄清课堂所提的问题,掌握现成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所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觉地、有意识地认识周围的事物,理解并处理有关问题,使所学知识成为与生活和社会有密切联系的内容,真正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之于生活”。在这方面,教师要自觉做到学生“用数学”的引导者。例如,学了“统计知识、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等”后,我们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把数学用之于生活,我们可以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长、宽;量一量黑板、课桌、书本的长和宽;量一量家中家具的长和宽、爸爸妈妈的身高;测一测爸爸妈妈的体重;算一算逛街所购货物的价格等,在“用数学”中,体验所学知识的作用,更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又使学生从中品尝到学以致用的乐趣。通过实际计算,学生不仅巩固学习知识,了解了金融知识,从而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
Ⅳ 怎样教好小学二年级的数学
打开二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 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 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Ⅳ 如何提高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实效
1.要拥有一颗责任心 托尔斯泰曾说过: “一个人若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 责任心。一个老师如果缺乏对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高度责任感,那么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教学。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学生 喜欢老师,才会喜欢听老师讲课,才会喜欢上数学课,才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 的作业。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和训练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逐 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终 身受益。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在 课前课后我十分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听讲和认真作业的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多 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 究性学习。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如果能长期坚持,养成习惯,这就形成了良 好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寓教于乐,乐中求学。如何使学生对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呢? ①、利用设疑创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在上新课时,可以把例题作适 当变化,把例题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到学的有意义有用, 学生做这样的题目会特别有兴趣。 ②、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打开解题的思路,使学生在发现解法中相信了 自己的才智,尝到了学的兴趣。 ③、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激发求学的兴趣。要分类精心设计作业,使 不同智力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进。简单的题目可以提问中下 层学生,有点难点的可以提问其他学生,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建立起信心。 5、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由教师的反复训练和学生自身的刻苦练习,长期积累而成 6、注重作业的设计和批改 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作业,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作业的最佳作用,达到教学 的目的。作业不能随意,应该结合当天的内容,对内容进行选择,不能单是例 题的重复,这样做起来虽说学生大部分会做,但却缺乏灵活性和思考性,对反 应比较快学生来说就没有锻练的机会。不布置课堂上做过的作业,对布置的作 业一定要精批细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这样才能达到课堂教学效果。 7、 虚心学习,及时总结与反思 由于职业的需要,教师要做一个终身的学习者,着名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古人云: “行成于思而毁 于随。 ”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回味反思,就有提升发展。只有不断反思, 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师成长的关键。 总之,如果我们有强烈的责任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方法,相信数学教学质量一定 会逐步提高的。
Ⅵ 小学数学二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是什么
“问题解决”在小学二年级一直是令教师们感到困苦的教学内容,如何在小学二年级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与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能正确把握“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多种实践策略,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本文阐述了“问题解决”教学目标的合理把握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近年来国际上(尤其是美国)提出的数学教育的行动口号,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2011版《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将旧版的“解决问题”修改为“问题解决”,把“解决”置于“问题”之后是因为关键点是“解决”,我们的教学关注点也应该放在“解决”二字上。小学低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直观形象的感性知识,不容易接受和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识。“问题解决”在小学二年级一直是令教师们感到困苦的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在小学二年级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经历有机地结合与联系起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正确的解释和解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能正确把握“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合理利用多种实践策略,引领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一、“问题解决”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问题解决(problem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小学数学的问题解决是以数学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它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操作性的思维方式和智力活动,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在平时的教学中,存在许多对“问题解决”教学目标的错误认识。
1、教学目标概念不清
我们的教师往往将“问题解决”教学目标和曾经的“应用题”教学目标混为一谈。传统的“应用题”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生活,重在题目的分类,数量关系的背诵和套用。而“问题解决”从学会解题转向培养应用意识,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数学思考与交流的能力为目标。“问题解决”不仅仅是四大目标领域之一,同时,解决问题的要求贯穿在知识与技能的四个学习内容中(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2、目标设计缺乏重视
教师对“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设计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许多数学教师并未对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投入应有的精力,照搬教学参考而没有真正的理解,出现一类题,就教学一类题,于是仅仅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并没有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导致学生只会做教学过的题型,却不会分析题目。表面上是达到了目标,实际却完全违背了教学目标。
二、合理把握“问题解决”教学目标
1、前后联系,规划教学目标
“问题解决”的目标要达到什么层次,第一学段的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容易将目标定的过高,教学是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题型的归纳总结,做题的方法教学以及多种方法的展现,最后却发现学生掌握的不尽人意。所以教师需要对学段目标和前后教学内容有正确理解。
下面是2011版《课标》中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问题解决”的学段目标。
Ⅶ 如何教好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课
一、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三角形的认识”是一节比较枯燥的概念课,在教学比较角的大小时,学生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边越长角就越大。这时可先让同桌两人各做一个角(活动角),边长不一样,然后分别让他们摆出大小不一(边长短角大,另一个边长长角小)的角,看看是不是边长越长角越大呢?教师还可出示两把长短不一的剪刀,让学生来操作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就会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而且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三、注重复习课的设计
章老师在解读教材时讲到,数学课在整理知识点时,尽可能避免让孩子回答:本单元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这种口头回答根本没有效果。这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练习的题目,把单元的重点、难点从题目中反馈出来,这才最能反映出孩子的掌握情况。选题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精选题可以是:本册新授例题;学生作业常错题;单元测试经典题;其他学习资料的好题。复习课是完善和发展课堂教学改革十分关键的一步。
四、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养成
1、 注意力方面:针对学生的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入手,多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境,将数学活动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再加上老师适当的鼓励、表扬与肯定,调动起学生渴望成功的想法。
2、听讲方面: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那些最会倾听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首先要让学生“心静”,刚上课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调整自己,平静下来再上课,才能做到聚精会神。其次要让学生“耳聪”,必须听得进,记得住。每节课可让学生做一些听算练习,培养学生的听觉注意力。好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成绩也自然而然提高了。
总之,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会牢牢记住章老师说的:“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在研究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做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