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问题导向方法怎样运用问题导向方法
其实就一句: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
举例节选: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自我反思
传统的教学研究,关注的是教师学科知识、教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学技能技巧的习得;教研活动常常围绕教材教法或者评课展示进行。它把重点放在精心设计教学,从目标、重点、难点、关键到创设教学情境,从课堂练习到课外作业。因此,过去教师们很少把校本研修与自身的专业成长关联起来,或者说很少把它看成存在于自身职业生涯始终的一个必需部分。整而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对教师专匡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自匿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当前普遍认为,只有将问题融入到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边研究,才会收到实效。
1.形成问题意识
以问题为导向的自我反思,首先是要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教师不断发展的动力。在问题的驱动下,教师会主动去思考。因此,教师最好带着问题投入校本研修。当然教师也可以在研修中或研修后提出问题。问题意识会强化教师的主动发展意识。可以说,问题的提出是考量教师能否带着思考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理性分析的判断依据,是制约研修能否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提倡教师应事先做充分的准备,围绕研修主题,广泛地查阅资料,认真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认真地进行思考,然后带着这一切走进校本研修,与别人一起交流,产生思维的碰撞。
教师们在“研修一实践一研修”的循环体验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同时,在研讨中,教师之间的差距也显现出来,危机意识伴随着差距应运而生。如果学校能够创造各种条件,让教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在广泛的接触中,教师眼界就可以得到开阔,危机意识也可能越发强烈,而危机意识正是形成问题意识的催化剂。要实现超越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就必须发现并解决问题.
2.养成反思行为
个人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本前提,是校本研究最普通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学反思具有抓四点反思的基本特点:即抓妙点反思——点点新移锦上花;抓疑点反思——柳暗花明又一村;抓败点反思——知来者之可追;抓常点反思——看似寻常最奇崛。过往的实践证明,教师可由反思找回自我,重拾研究的权杖,并通过处理自己的教学问题走上成为专家的道路。所以应当强调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回顾、观察、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艺术等进行思索与修正,将“教学”与“学习”相结合,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
反思不能只依靠自律,还要求学校有意识、有计划地以各种教学手段因势利导地促进个人反思。为此,研究人员经常采取“事后回顾”以促进反思。事后回顾主要分为:原本打算做什么;实际发生了什么情况;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② 什么是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则、政治品质。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就很难主动去发现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问题意识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展示的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
引用示例
坚持问题导向,不仅是工作方法、精神境界,更是原则、政治品质。精神萎靡、意志消沉、不求进取,就很难主动去发现问题,即使遇到问题也会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问题意识折射的是宗旨观念、责任意识,彰显的是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展示的是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工作状态。坚持问题导向,我们才能“知不足而后进”、“防患于未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从而不断适应新形势,推进新发展。
③ 问题导向是什么意思
摘要 您好,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
④ 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分别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都是导向思维。问题导向的意思是基于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思考解决问题的认知加工过程;成果导向,即为结果导向思维,意思是基于事件的结果而思考实践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
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的区别如下:
一、基础不同
问题导向:问题导向的基础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成果导向:成果导向的基础是事件的结果。
二、思考不同
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思考解决问题。
成果导向:成果导向是思考实践活动。
(4)问题导向是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成果导向的流程管理:
以结果为导向是做任何管理工作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所谓的结果导向就是强调在管理工作中,所有的行为、步骤都要符合结果的要求。流程管理要求每个单独的工作任务都必须围绕着一个目标和结果,即一切以目标说话、以绩效说话。
结果导向具体到企业管理工作,其导向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服务,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所以,无论制定何种工作流程,都必须以企业利益的实现为准则,并以最终的结果为衡量标准。
⑤ “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什么
“问题导向”很重要。问题的导向并不是我们现在才提出来的,而是马克思早就提出来的。马克思在《莱茵报》第137号刊论《集权问题》中提出:历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他还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我们学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会发现,他们的全部着作,没有不是为解决他们时代的大问题而作的。
那么,我们面对的现实问题的答案存在于哪里?我认为,问题的答案只能存在于现实的问题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问题中就包含回答问题的答案,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答案不是直观的,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调查,需要研究,需要理论思考,而且需要实践检验。提出问题需要研究,回答问题更需要研究。马克思不可能预计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会碰到什么问题,也不可能为我们解决问题留下锦囊妙计,但却为我们提供了捕捉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这样说,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思维方法,传统文化提供的是智慧和启发,历史提供的是经验和教训,这三者必须结合,其中科学思维方法最为重要。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历史经验和教训难以总结;离开马克思主义指导,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则难以分清。这就是“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
⑥ 问题导向的三个导向是什么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是今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针,也是这一次会议释放的一个重大信息,导向是行动的指引和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指引,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目标导向就是以实现目标为方向。
问题导向的三个导向
持之以恒一步一步地朝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行,坚持结果导向就是以工作成效为标准,以实实在在业绩接受检验评判工作,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坚持这“三个导向”,做好其他各方面工作也必须坚持这“三个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实质上是一个及时,发现问题、科学分析问题、着力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最优良的方法论传统和最鲜明的方法论特征。
坚持问题导向还要准确分析问题,问题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问题又不是简单直观地摆在事物表面,而是需要深入思考和潜心研究,需要准确研判形势、善于把握大势,才能找准问题发生的源头和规律。
⑦ 什么是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以解决问题为方向,少做与问题关联不大、不做与问题无关的无用功。
问题导向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领导干部必须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体现了共产党人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坚定信仰和责任担当。
(7)问题导向是思想方法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有利于把握治国理政的根本。事物的本质就是事物内部的矛盾,本质是通过矛盾体现出来的;事物的矛盾就是事物内部的问题,矛盾是通过问题呈现出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点,抓工作重点首先要抓住问题。
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