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检验材料的分析方法

检验材料的分析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4 03:38:50

㈠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的方法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方法
1.检测项目建筑材料种类繁多,各种材料进场使用前,我们必须根据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对建筑材料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科学的`试验、检测。主要建筑材料一般是指结构用钢材及焊接试件、水泥、混凝土试块、砌筑砂浆试块、防水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外加剂、建筑砂石及轻骨料等。
2.见证取样和送检为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我们必须按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必须实施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试块、试件和材料有:用于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钢筋及连接接头试件;用于承重墙体的砌筑砂浆试块、砖和混凝土小型砌块;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砌筑砂浆的水泥;地下、屋面、厕浴间使用的防水材料;国家标准规定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其他试块、试件和材料。
3.试验误差造成试验误差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试验的方法不正确、试验环境的温度及湿度的影响,人为因素等。其中人为因素影响最大,如试验操作人员进行试验的操作方法不对,则试验结果也不会正确,可能由误差变成错误。如钢筋做拉伸试验时,有的工作人员将钢筋拉伸至出现缩颈时便停止了,而不是将钢筋拉断,这样是不对的,得到的伸长率结果是错误的,这不属于试验误差而是人为的失误。我们必须掌握好正确的试验方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4.数据处理有时,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离散性比较大,为使试验结果准确,我们应该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数据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在对水泥胶砂进行强度抗压、抗折测试时有 3 种情况:①如果在三个强度值中的其中一个超过了平均值±10%的需要去掉该超出值,将剩余两项强度值取平均数来作为最后的测试结果;②如果在三者中有两项两个强度值超过平均值的±l0%,这时就以剩下的一项作为测试结果;③如果三项测定值都超过平均值的±10%,这时就需要进行重新检验。
试验结果有时候会出现比预期得过大或过小,同一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数据有时候也会相差很大,或者同一试件的各项技术指标出现矛盾的现象,对于这些,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查明原因,及时进行重新检测。

㈡ 金属材料检测主要检测项目有哪些

金属材料主要检测项目如下:
1、机械性能:主要包括(拉伸试验、高低温拉伸试验、 压缩试验、剪切试验、扭转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洛氏硬度试验 、布氏硬度试验、维氏硬度试验、压扁试验 ;

2、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分析金属材里的各种化学成分含量(碳, 硅, 锰, 磷, 硫, 镍, 铬, 钼, 铜, 钒, 钛, 钨, 铅, 铌, 汞, 锡, 镉, 锑, 铝, 镁, 铁, 锌, 氮, 氢, 氧 );
3、金相测试:主要包括(非金属夹杂物、低倍组织、晶粒度、断口检验、镀层厚度、硬化层深度、脱碳层、灰口铸铁金相、球墨铸铁金相、金相切片分析;
4、镀层测试:常用方法为,镀层测厚-库仑法、镀层测厚-金相法、镀层测厚-涡流法、镀层测厚-射线荧光法、镀层成分分析和表面污点分析;
5、腐蚀测试:包括中性盐雾试验 、酸性盐雾试验、铜离子加速盐雾、二氧化硫腐蚀试验、硫化氢腐蚀试验、混和气体腐蚀实验、不锈钢10%草酸浸蚀试验、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不锈钢65%硝酸腐蚀试验、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不锈钢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不锈钢5%硫酸腐蚀试验;
6、无损探伤: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
7、尺寸测试:包括尺寸测量、对称性、垂直度、平整度、圆跳动、同轴度、平行度、圆度、粗糙度;
8、焊接工艺评定:包括拉伸测试、弯曲测试 (面弯背弯侧弯)、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表面目测、宏观组织检测、焊缝硬度测试、冲击测试。
9、失效分析包括:失效分析的程序和步骤、对失效事件进行调查、确定肇事件或者首先失效件、仔细收集失效件残骸并妥善保管、收集失效件背景资料、确定失效分析方案并制定实施细节、检查、测试与分析。

㈢ 锻件锻造原材料的要求如何检验的

锻件在锻造加工之前,需经过一道程序,得先检验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原材料无质量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工序,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它具体有哪些要求吧。
一、对锻造原材料的一般性要求。
1.化学成分符合规定。
2.熔炼、铸造、轧制、锻造和清理等生产工艺过程符合规定。
3.表面质量符合要求,没有划伤、鳞片、折叠、裂纹等缺陷(或缺陷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对缺陷应予以清除,有时需要将表面全部剥皮。
4.组织状态符合要求,没有不均匀组织、过热组织,没有夹渣、疏松、气孔、白点等内部缺陷。
二、对锻造原材料的检验
锻造原材料在出厂前,生产厂一般都应进行检验,以合格品供货,但是作为使用方的锻造厂也应该进行必要的检验。检验锻件可以采用普查或者抽查的方式进行。检验的项目可以根据原材料的种类和锻造的使用要求确定。
1.抽样检查化学成分。用火花鉴别、磁感应法和光谱分析等方法检查材料是否混装。
2.外观检查,确定表面有无缺陷及缺陷的程度、有无脱碳现象。
3.检验材料是否符合尺寸与形状公差的要求。
4.通过断裂试验检查材料内部缩孔和白点;山西中信重工,通过热断裂试验检查材料的热脆性。
5.宏观和微观的夹杂物检验;通过硫印试验检查钢中硫的偏析,并确定其偏析区。
6.用显微镜检查晶粒度;检查金相组织。
7.无损检查:超声波探伤、磁力探伤或涡流检查。
8.通过镦粗试验检查材料的镦粗性能;通过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冲击试验等检验力学性能。
9.淬透性试验:当用一个新炉号的原材料时,先制造一小批锻件,并进行热处理,然后进行检查,确定出该炉号材料的热处理制度。
经上述所述,只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没有问题才能安全地进行接下来的锻造加工生产,所有原材料的选择很重要。

㈣ 金属材料的化学成分检验方法都有哪些

化学成分是决定金属材料性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标准中对绝大多数金属材料规定了必须保证的化学成分,有的甚至作为主要的质量、品种指标.化学成分可以通过化学的、物理的多种方法来分析鉴定,目前应用最广的是化学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此外,设备简单、鉴定速度快的火花鉴定法,也是对钢铁成分鉴定的一种实用的简易方法.化学分析法:根据化学反应来确定金属的组成成分,这种方法统称为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通过定性分析,可以鉴定出材料含有哪些元素,但不能确定它们的含量;定量分析,是用来准确测定各种元素的含量.实际生产中主要采用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的方法为重量分析法和容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采用适当的分离手段,使金属中被测定元素与其它成分分离,然后用称重法来测元素含量.容量分析法:用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溶液)与金属中被测元素完全反应,然后根据所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出被测定元素的含量.
光谱分析法:各种元素在高温、高能量的激发下都能产生自己特有的光谱,根据元素被激发后所产生的特征光谱来确定金属的化学成分及大致含量的方法,称光谱分析法.通常借助于电弧,电火花,激光等外界能源激发试样,使被测元素发出特征光谱.经分光后与化学元素光谱表对照,做出分析.火花鉴别法:主要用于钢铁,在砂轮磨削下由于摩擦,高温作用,各种元素、微粒氧化时产生的火花数量、形状、分叉、颜色等不同,来鉴别材料化学成分(组成元素)及大致含量的一种方法.

㈤ 化学成分的检测和鉴定都有哪些方法

成分检测主要是检测产品的已知成分,对已知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是一个已知成分验证的过程,成分检测(包含成分检测、成分测试项目)是通过谱图对未知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方法,因该技术普遍采用光谱,色谱,能谱,热谱,质谱等微观谱图。
成分检测范围:
金属材料成分分析:各类铁基合金材料(不锈钢、结构钢、碳素钢、合金钢、铸铁等)、铜合金、铝合金、锡合金、镁合金、镍合金、锌合金等。
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油墨、涂料、胶黏剂、塑胶等。

成分检测方法:
重量法、滴定法、电位电解、红外碳/硫分析、火花直读光谱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热重分析(TG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PY-GC-MS)、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分析(SEM/ED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ICP-OES)。

成分检测标准方法:
GB/T 17432-2012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方法
GB/T 20123-2006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常规方法)
GB/T 223.1-1981 钢铁及合金中碳量的测定
GB/T 4336-2002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常规法)
GB/T 7764-2001 橡胶鉴定红外光谱法 GB/T 6040-2002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DIN 53383-2-1983 塑料检验.通过炉内老化检验高密度聚乙烯(PE-HD)的氧化稳定性.羰基含量的红外光谱测定
JIS K 0117:2000 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通则 YBB0026 2004 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

㈥ 材料分析方法

材料分析方法:
1、化学分析:化学分析又称经典分析,包括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两部分,是根据样品的量、反应产物的量或所消耗试剂的量及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经计算得待测组分的含量。化学分析是鉴别材料中附加成分的种类、含量,是剖析材料组成、准确定量的必要手段。
2、差热分析:热分析是研究热力学参数或物理参数与温度变化关系分析的方法,可分性材料晶型转变、熔融、吸附、脱水、分解等物理性质,在物理、化学、化工、冶金、地质、建材、燃料、轻纺、食品、生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热分析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判断材料种类、材料组分含量、筛选目标材料、对材料加工条件、 使用条件做出准确的预判,是材料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3、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研究被测元素原子的中外层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或者放出的特征谱线的一种分析手段,通过特征谱线的分析可了解待测材料的元素组成、化学键、原子含量及相对浓度。元素分析针对材料中非常规组分进行前期元素分析,辅助和佐证色谱分析,是材料分析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4、光谱分析:光谱分析是通过对材料的发射光谱、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特征光谱进行研究以分析物质结构特征或含量的方法,光谱分析根据光的波长分为可见、红外、紫外、X射线光谱分析。利用光谱分析可以精确、迅速、灵敏的鉴别材料、分析材料分子结构、确定化学组成和相对含量。是材料分析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定性分析首要步骤。
5、色谱分析:是材料不同组分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相互分离,已达到对材料定性分析、定量的目的。根据分离机制,色谱分析可以分为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亲和色谱等分析类别,通过各种色谱技术的综合运用,可实现各种材料的组分分离、定量、定性分析。
6、联用(接口)技术:通过不同模式和类型的热分析技术与色谱、光谱、质谱联用(接口)技术实现对多组分复杂样品体系的分析,可完成组分多样性、体系多样性的材料精确、灵敏、快捷的组分、组成测试,是非常规材料剖析过程中不可或缺分析方法。

㈦ 对材料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质性研究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质性研究”这个词在台湾、港、澳地区用得比较多,在大陆有的称其为“质的研究”、“质化研究”;还有的为将其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相比较,称为“定质研究”。
1.质性研究的定义
所谓质性研究,就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2.质性研究的特点:
1) 自然主义的探究传统
质性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直接接触,通过面对面的交往,实地考察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状态和过程,了解被研究者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自然探究的传统要求研究者注重社会现象的整体性和关系性。在对一个事件进行考察时,不仅要了解事件本身,而且要了解事件发生和变化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对该实践与其他事件之间的联系。
2) 对意义的“解释性理解”
质性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对被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意义建构作“解释性理解”,从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行为及其意义解释。由于理解是双方互动的结果,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前设”和“偏见”进行反省,了解自己与对方达到理解的机制和过程。
3) 研究是一个演化的过程
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研究者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因此对研究的过程必须加以细致的反省和报道。
4) 使用归纳法,自下而上分析资料
质性研究中的资料分析主要采纳归纳的方法,自下而上在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分析类别和理论假设,然后通过相关检验得到充实和系统化。因此,“质性研究”的结果只适用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不能推广到样本之外。
5) 重视研究关系
由于注重解释性理解,质性研究对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视,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者必须事先征求被研究者的同意,对他们所提供的信息严格保密,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并合理回报他们所给予的帮助。
“质性研究”就是一种“情境中”的研究。质性研究的特点决定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

如何选择研究的方法
从实际操作的层面看,研究方法主要由如下几个方面组成:进入现场的方式、收集资料的方法、整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建构理论的方式、研究结果的成文方式。

㈧ 原料的理化检验包括理化方法和什么

包括化学分析,物理试验、金相检验。

物理检验主要有:拉伸、弯曲、压缩、冲击 、硬度等,主要是检验材料的力学性能的。

化学检验主要有:材料成分分析,是分析材料的化学成分的;晶间腐蚀应该也算化学检验,主要
检验材料的看腐蚀性能。

金相检验主要有:宏观金相,检查材料的缺陷,如气孔,裂纹等;微观金相,分析组织状态。

一般理化鉴别:

1.化学定性分析:利用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能与某些试剂产生特殊的气味、颜色、沉淀或结晶等反应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2.微量升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形状、颜色及化学反应作为鉴别特征。

3.荧光分析:某些化学成分,在紫外光或自然光下能产生一定颜色的荧光性质进行鉴别。

4.显微化学分析:将中药粉末、切片或浸出液,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某些化学试剂使产生沉淀、结晶或特殊颜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进行鉴定的一种方法。

㈨ 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有哪几种

问题知识“筑讯中国”为你解答:
工程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四种。

㈩ 生物材料检验的传统方法有哪些传统的检验方法与新方法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主要有三种,两者是互补的。
微生物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指传统的培养检测方法、经典的PCR等分子检测方法、基于抗原抗体反应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等等,很多这些传统的检测方法都作为经典写进了国标,在很多方面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不可否认,很多微生物传统检测方法过程繁琐、质量难控、费时费力、易发生主观片面错误。
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发展了很多微生物新兴检测方法,如基于物理方法——气味指纹技术、基于化学方法——光谱指纹技术、基于代谢方法——色谱指纹技术等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基于CRISPR分子检测技术。
这些新兴检测方法操作简单、准确性好、高灵敏度、快速自动化检测及分析,极大弥补了微生物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未来微生物检测发展方向,还是要结合传统检测方法与新兴检测方法的互补。

阅读全文

与检验材料的分析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做什么美食用最朴素的方法 浏览:940
99x46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215
台式洗眼器使用方法 浏览:392
一般二氧化碳检测方法 浏览:12
翡翠抛光粉真假鉴别方法 浏览:795
如何给干核桃仁脱皮最佳方法 浏览:449
关于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浏览:930
氧氟沙星滴眼液使用方法 浏览:561
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浏览:918
白酒发酵的方法和图片 浏览:157
手机微信挣钱的方法 浏览:288
速成钢胶棒的使用方法 浏览:954
华为横屏设置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554
筋膜炎用什么方法检查 浏览:176
真菌蘑菇稻草种植方法 浏览:496
胯部分离连接方法 浏览:942
高程测量的方法中高差计算公式 浏览:249
食用百合养殖方法和技巧 浏览:199
大数据集成分析方法 浏览:938
生产质量管控方法有哪些 浏览: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