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冲坡是一种什么样的跑步训练
冲坡训练可以作为日常慢跑训练的补充,也完全可以作为训练计划的核心内容。不同教练对于冲坡训练有着不同的具体方法,比较推荐的是以全力80%左右的速度冲上坡、然后从坡顶放松慢跑下坡,反复重复这两个过程。坡道距离50~200米左右即可,坡度不要太斜、也不要太平缓(因人而异)。因为如果坡道斜度太平缓,冲坡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如果坡道太斜,则上坡时跑姿会走样、下坡时腿伤的风险也比较高。
在超过100米的坡道反复进行5~10次冲坡训练,可以达到和变速跑一样的效果。不过与变速跑相比,如果快跑的时间相当、则冲坡训练的慢跑方式疲劳时间相对过长,所以可以通过下坡时稍微提速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冲坡训练的效果。冲坡训练对身体的强度很高,所以开始前必须通过慢跑等方式使身体充分热起来、跑后也要做足冷身活动。
冲坡训练跑动的距离较短,因此只需10~15分钟左右很短的时间即可完成训练,然而却有着多重训练效果哦。
❷ 怎样练好半坡起步
手动档车上坡起步小技巧(很容易掌握)
上坡起步最易掌握最有效的方法:
1、踩死刹车踩死离合器(保持车不会后溜);
2、松手闸(车同样不会后溜)
小窍门:如果是短暂上坡起步,如坡上打卡缴费短时停车,不必拉手闸停下,只需踩刹车车子就不会后溜;3、挂一档,并保持踩死刹车状态(车不会后溜),慢慢地松离合器直至你感觉到车身轻微抖动时停住;
(离合器进入半联动状态,半联动状态下车子即便松开刹车也不会后溜;如果没有感觉到车身轻微抖动,那么继续松离合器,直至车身轻微抖动,这时半联动状态下车子的必然反应,等到车子开熟悉了就能感觉到离合器应该松到5分之3的状态,因为这往往就是车身轻微抖动离合器半联动的状态,所以作为新手应该留意的是车身轻微抖动的状态)
4、完全松开刹车,感觉车身会不会后溜;如果不会后溜,进行动作5(如果会后溜,说明并没有找到离合器半联动状态,这时就再踩死刹车踩死离合器让车停住,然后从动作3开始重复)5、先慢慢踩油门让发动机转速慢慢上升(不能急踩油门以免其它动作跟不上而熄火),只要油门一踩,便开始慢慢松离合器(这时因为离合器慢慢松开从半联动状态进入联动状态,所以车子是向前跑的)
6、感觉车子跑了半米到1米,车速上来了后便慢慢地完全松开离合器,这时你会发现车子跑得正欢。牢记上述6点,
找个坡度不太抖的地方先试一试,最主要是慢慢松离合器知道能感觉到车身微微抖动的离合器半联动状态,因为只有当到达这个离合器半联动状态时车才不会因为松开刹车而后溜,松开刹车的脚可以乘机踩油门了,对吧?慢慢踩,如果踩得太猛太快,因为车子还没有完全进入联动状态而动起来,所以反而可能会熄火。
只要按照上述6个步骤再做,那么车子既不会往后溜,也不会熄火。只要按照上述方法第一次尝试成功后,便会在心里有底了,原来开手动也这么容易啊,慢慢地就会熟练了。
❸ 如何练好半坡起步
坡道起步不熄火的秘诀是:同时踩住离合器和脚刹。左脚将离合器慢慢抬至车子有些抖动了,右脚再松脚刹,同时右脚慢慢加油。
不管你是正在驾校学车,还是已经拿到了驾照。
起步时,都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上车前绕车1圈,检查轮胎气压,检查车底有无小动物。检查车辆四周情况。
2、上车后,系安全带。调整座位,调整左右反光镜 和 后视镜。
3、检查档位必须在空挡位置,手刹处于刹车位置,双脚踩下离合器和刹车。(如果不踩离合器和刹车,档位不在空挡。一打火,车子就直接往前冲,或者直接熄火,)
4、打左转向灯。打火。观察左反光镜,确保左方安全。(只有踩下了离合器,档位置于空挡位置时,才能打火。)
5、松手刹,挂一档,左脚慢慢抬起离合器,(不管是起步,还是挂完档以后,还是正常行驶,任何时候左脚抬起离合器,都是慢慢抬,越慢越好。)等到车子微微有点震动的时候。右脚松开脚刹,轻轻踩油门。(左脚慢慢抬离合器的同时,右脚慢慢往下踩油门。)新手经常熄火的根本原因有两个:1、抬离合器的速度太快。2、坡道起步时,需将离合器慢慢抬至车子有些抖动了,再松刹车,慢慢加油。
6、观察汽车速度表:当车速10KM\h左右时,挂2档。20-25左右时,挂3档。35左右时,挂4档。45左右时,挂5档。平时正常开车,必须用5档开,才省油。(或者看汽车发动机转速表,每次达到1800-2000千转时,就换下一个档。)
开车时,不要心浮气躁。永远记住:你是在公路(公共的,属于大家的道路)上行驶,该让人家的时候,就要多主动让人家。不要随意变更车道、随意抢道,猛打方向盘,急踩刹车。
平时多记忆豪车标志,遇到豪车时,至少距离50米。
每隔15-20秒钟,就要看一次左右反光镜。时刻注意车辆周围状况。
评价一个司机是不是一个好司机,不是看他技术有多么娴熟,技巧有多么酷炫。
评价一个司机是不是一个好司机,只有一个唯一的标准:就是有多少年,没有出交通事故。
停车:
1、先观察周围车辆状况。停车不能干扰别车正常行驶。
2、打右转向灯,观察右反光镜。确保右方安全。
3、踩离合器、踩刹车,减速。
4、停稳以后,拉手刹、档位直接置空挡。
5、松刹车 和 离合器。
6、熄火,关车窗。
7、下车关车门,锁车门。
❹ 跑步机怎么调坡度
跑步机的坡度调节功能,主要有手动调节和电动调节两种类型。
1、手动坡度调节功能。
一般是通过跑步机尾部下方的支撑脚来实现。跑步机的支撑脚往往是一个可活动的支架,支架上有2~3个定位孔,将插销插入不同的定位孔,支撑脚的高低就会不同,跑步台的斜倾斜角度也会有所变化,
如果这两类你的机子上都没有,那只能说明你的跑步机是没有坡度调节的。 把跑步机坡度定在4%,用“二级”强度跑或快走1分钟。然后把坡度下降到2%,用“一级”强度跑或快走1分钟。再次提高坡度到5%,用“二级”强度跑或走5分钟,之后下降到2%,放松1分钟。
这样循环直到你达到坡度10%,最后以坡度2%放松5分钟结束。当你的体能得到提高.需要增加强度时,用加快速度而不是坡度来实现。这个练习对加强下肢力量非常有效,也能改善下肢肌肉的线条。
(4)坡度训练的方法扩展阅读:
1、合理的使用跑步机上的坡度调节功能
几乎所有的跑步机都有坡度调节功能,给用户跑步机上跑步增加了新的乐趣,但是有很多的跑步爱好者认为,这个坡度调节与平地上的跑步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
据专家实验结果证实:当我们的坡度调节增加5个度数后,每分钟的心跳就增加10-15次,这说明,调节上的坡度可以有效的增肌跑步运动的强度。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超过自己总心率的80%。此外利用坡度的大步中速走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提臀效果。
2、不要用步行的速度进行跑步机慢跑
在跑步机上跑步的时候,如果是行走的速度,那就用步行锻炼,切记这时不要慢跑,注意在行走的时候配合肘关节的摆动。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跑步机上锻炼的时候,速度小于5km的速度跑步的时候,心率达不到跑步运动的标准,您的热量消耗不够,不容易达到我们进行跑步机锻炼的效果,这一点需要注意。
3、不要在跑步机上小步跑
慢跑的速度大概在6-8km,这也是慢跑的最佳的速度,在这个速度的范围你进行跑步机上慢跑运动,虽然速度不快,但是很有效果,这也是大部分的跑步机跑步爱好者喜欢的速度。但是要切记,不要使用小步幅进行锻炼,因为小步幅使自己的心率下降,我们的热量消耗不够,达不到锻炼效果。
❺ 上坡跑训练目的
上坡跑的训练目的:
1、上坡跑可以视作跑步专项力量训练:
上坡跑是与跑步结合最密切的力量训练方式,它在不改变跑步动作的情况下,增加了肌肉收缩力量,是真正的跑步专项力量训练。虽然我们总是强调跑友要多练力量,但无论什么力量训练动作,都与跑步动作存在一定差异,所以这些力量训练都不够专项化,只有上坡跑是完美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
2、上坡跑显着增强了下肢肌肉力量:
水平跑时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是主要阻力,然而上坡跑时除了克服这些阻力外,还需要克服自身体重沿斜坡方向的阻力,相关研究表明在3—4度的斜坡上,所克服阻力约为体重5%—7%。额外阻力的刺激是上坡跑训练增强下肢肌肉力量的主要原因。
3、上坡跑增强了跑者的爆发力:
后蹬阶段是上坡跑时的动力来源,由于上坡跑时为了保持身体稳定和前进速度,支撑腿需要快速的后蹬从而推动身体沿斜坡方向运动,因此上坡跑有利于增强跑者蹬伸速度,从而提升了跑者爆发力,而爆发力是提高跑步经济性的关键。
上坡跑的训练方法:
1、身体姿势:
身体前倾相比平跑更大,重心适当前移,上坡跑时步幅要小,步频要快,用前脚掌着地。
2、斜坡的选择:
一般10-30度坡度都可以作为上坡跑训练的场所,坡度过大影响动作技术,并不推荐。因此斜坡选择,因地制宜是关键。
3、训练安排:
如果你经常跑步的地方有一段看似虐人的坡道,这恰恰是绝佳的上坡跑训练场所。你可以先进行普通的平跑训练,然后在训练尾声进行多组上坡跑冲刺,也即快速冲至坡顶,然后走下坡,这样重复进行多组,走下坡相当于间歇休息。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跑步
❻ 马拉松运动员是怎样训练的
现代高水平马拉松运动员训练的特点:是训练量大,训练强度高,一天进行两次训练,总时间有时长达6个小时以上。
现代马拉松训练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重点突出大里程训练,澳洲、日本运动员被广泛接受,他们每周训练量为210-25。公里,如克莱顿准备期达280-35。公里。另一种是重点抓质量训练,如欧美运动员,他们是在越野跑的基础上增加场地训练。.总之,坚持长期的科学训练,是他们取得胜利的基础.在我国马拉松运动员中,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内蒙为代表的耐力型运动员,一种是以云南为代表的速度型运动员,两种训练都有很好成绩表现,从长远角度出发,后者有较广阔的发展前途.速度对马拉松成绩的影响.
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究竟如何起步呢?我们采取在努力提高有氧耐力训练的同时,重视无氧耐力的速度训练的方法。
实践证明,对于具备一定速度基础的长跑运动员,应在不影响学习、工作、健康与训练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不间断的有氧耐力训练,三个半月后,即可见效.即:每周可有一次超长(30,35km)和一次稍长(20,25km)训练;每周另外几天为短距离训练(10,12km)。赛前两周可跑30km(比赛的平均速度);赛前一周可跑20km,采用此计划的运动员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现在跑马拉松的人们有常年坚持公路耐力跑的习惯,一般耐力发展较好,自练能力较差,生活无规律,但是,对全面身体训练不够:尤以速度、力量素质发展更差,训练缺乏科学性.
参加马拉松竞赛,就其性质来说,有两种:一种是竞技性;一种是健身性.后者居多数.根据我国职工余暇时间及结构特点,我认为对我国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训练,就近期来说,其指导思想,应以健身作为其出发点,在训练量的安排上,应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训练条件、对象和该项运动特点,制定一套业余马拉松运动负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中,我们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马拉松项目主要是以耐力为基础,同时相应发展速度、力量、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在一定的有氧代谢训练基础上,加强专项耐力训练,逐步提高成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1)耐力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心血管耐力练习.①定时跑( 60'-120')小强度;②匀速跑(30'-"-50')中等强度,③越野跑(定时、定距、匀速、变速);中等强度以上,④计时跑(反复跑、间歇跑),大强度。二是肌肉耐力练习.一般人对耐力有误解,认为锻炼肌肉耐力与心血管耐力毫不相干,因而忽视肌肉力量素质训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力量循环练习六个内容,进行6--8组,时间为50'".60',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提高了肌肉耐力,同时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训练内容多样化,这样训练兴趣高,收效大。
(2)速度训练:现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半路起家”,长时间奔跑能力较强,而5000,1000。米的水平却不高,因此,对速度训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妥善安排。考虑到队员的年龄较大和基础不牢,我们则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努力提高马拉松耐力跑的同时,使速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以适应比赛的需要(表21),我们采用如下训练方法:①快速长跑:15' -35';②无氧训练:间歇跑10一12X (400 m-1-100 m):节奏跑(400一1200 m) X 6一8,也可以从长2000 -1600-1400-1200-800 -400米中间休息3到4分,也可作8 X1000 m ( 3'10")反复跑,组间休息6'^-8'.②专项力量训练:上坡跑、抗阻力跑等,坡度不太陡,能保持跑的正确姿势,没有长的坡度(200m以上),就多跑几次短跑,跑时注意向前性,保持正常步幅。坡度训练可一直继续到比赛前三周,接近比赛前三周上坡跑可由200-250米缩短到60-80米,长坡放松跑,缩短距离后要加快,接近短跑速度,反复进行,如3-5次x2组,组间休息1',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便可跑10次x2组,组间休息3'。赛前三周,每周这样训练一次,就会觉得体力充沛,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3)柔韧性练习:跑者平时训练,由于时间不充足,思想又不重视,经常不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性体操.多数人,柔韧性很差,体前屈只能手指触地.柔韧性对途中跑动作是否能舒展,步幅是否开阔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直接舒展起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因此,要求跑步者每天在准备活动中做一些正压腿、正踢腿、前后左右劈腿和其它柔韧性练习,时间约15'。.途中跑时步幅才有舒展感,消除了步子拉不开的现象,也可避免肌肉拉伤.(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的,耐力系数平均值高于我国,他们有继续提高马拉松成绩的速度基础.市队马拉松运功员,衬力系数虽高,但也只能达到一般水平。国内外优秀马拉松运动员,由于有良好的500。术和1000。米速度,当他们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就取得了较好成绩.)
(二)场内与场外训练相结合:
场内便于进行有强度的场地训练和带器械的练习,克服以往队员单纯在公路上跑很长的距离而不要求强度的做法。有的队员由于缺乏5000 m,10000。比赛的基础,开始练习就跑很长的距离,因此,各项成绩提高缓慢。因队员各自参加训练的动机不同,个别队员不愿改变他们习’质了的平日练习内容,怕强度训练。为了防止训练过度,在采用间歇训练、反复训练、变速训练的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强度;在持续时间延长,强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更应控制.同时应注意训练后的恢复,’将场地段落跑和场外的有氧耐力
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越野跑、公路跑、坡度跑、自然地形跑的训练,可避免在场地练习时单调、呆饭、易产生疲劳的缺点,提高了队员耐久跑的积极性,完成了更大的跑量。实践证明:这种耐力训练对善内脏器官机能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发展一般耐力水平和增强腿部力量较为有效。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种耐力训练,可以使心脏得到有效的扩张,增加心肌扩张潜在能力的储备和心输出量,但是,过多的耐力训练也会使心肌“收缩储备力”下降,心肌出现动力不足,心输出量降低,不仅影响速度;而且影响耐力。
同样,虽然场地段落跑速度训练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储备力”,增加心脏排空能力,增大心输出量;适应比赛与提高马拉松速度的需要,但是数量过多,强度过大的速度训练,也会由于心肌“收缩储备力”过份地增加,而使心脏扩张能力受到影响,导致心输出量下降,影响运动员的耐力.
因此,通常在安排场外耐力训练与场内速度训练的比例时,以及在应用强度大小时都必须产格注意以上两个方面的关系。
(三)展练与午练相结合:
根据余暇时间的结构特点,体育锻炼多安排在清晨.然而,究竟早晨训练会不会有害于健康,能否有助于成绩的提高?
科学试验证明,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内的能源对晨跑来说,是很充足的,清晨,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最旺盛,它能动员身体机能,促进体内糖元的代谢,使人体适应一于长跑时肌肉活动的需要。这时练跑,人不易疲劳,并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一早晨空气新鲜,晨跑训练能使体内获得更多氧气,促进新陈代谢,对增强心肺功能十分有益。
巴甫洛夫指出:由于每天有严格的生活制度的影响,一定神经过程的定型就在大脑皮层中逐渐形成和巩固起来.这就说切为什么习惯于早晨训练的运动员,能毫不困难地去进行早晨训练,而且还感到自己的精神很愉快。
早晨训练是业余马拉松运动员的基本训练,但当晨练作为午练的补充训练时,晨练的负荷量就应该比午练小些,同时要考虑到前一天的运动量和训练内容。对带有检查性的训练,应有较长时间的恢复,一天训练两次时,一般应等恢复了再训练,有时恢复不到原来水平,也可以继续进行,但不能老是这样搞,否则就会走下坡路.训练后恢复得快慢与刺激强度、量、密度以及待续时间有关,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也有关,一般来说,运动员训练水平越高,恢复得就越快。
运动员在早晨训练时,对于习惯了的运动量是不会感到负担过重的。
(四)重点训练日与非重点日相结合:
一定要在重点日与非重点日相结合的基础上安排训练.我们一般采取星期日重点训练日+星期一、二非重点日十星期三重点日+星期四非重点日+星期五重点日+星期六非重点日的方法,连续交替进行.这种强度训练日与松训练日相结合的方法,使运动训练有张有驰,提高了跑的质量.如果肩毛胡子一把抓放,没有重点课做保证,跑得虽多,而质量却不高,跑得越多越难恢复,往往造成过度疲劳.
(五)运动量要大、中,小相结合:
我们采用周期节奏,每月四周一循环:第一、二周(大)耐力周,突出量,以完成数量为主,第三周(中)专项周,保持一定量(相当前周的3/4 ),提高一下强度,第四周(小)身体训练周,放松调整。
由于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对量的适应能力快,但对强度适应能力慢,易产生过度疲劳的弱点,这就要求节奏明显,我们安排一周中身体素质训练不少于两次,要求练习动作快,幅度大,强度低,组间有间歇.大训练量训练,一周安排2-3次,强度训练每周以两次为宜。周训练次数8-10次为宜。这样,由于平时练习课次少,周期也不长,不会造成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实践证明,周训练量冬训:男140-180k m,女120-150km:夏训:男120^-180km;女90-130k m为宜。马拉松比赛,全年不得超过两次。
(六)、分散与.集中训练相结合:
业余马拉松队的训练是以分散训练为主,集中训练为辅的。集中训练日,队员可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而大部分时间,队员是在无教练亲自指导下,进行分散训练.由于队员A练刻苦,事业心强,加之三三俩俩的结伴训练,也起到相互促进与监督的作用。但是,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影响,队员在训练计划的执行上却有不小差别,分散训练时执行计划得好坏,直接影响集中训练时的效果,所以说分散训练是集中训练的保证,而集中训练的结果,又在不断检验、指导、推动着队员分散训练时计划的执行,两者互相依
存,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❼ 怎样调整跑步机的坡度
您好。一般情况下,跑步机坡度调节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手动调节的:是在跑步机跑板下面,一般分为三个档,您可以手动调节,可以适当的增加或降低坡度。一类是自动调节的:一般是在跑步机表盘的左边,中文——坡度;英文——incline;还有的在您跑步机的左把手上也可以调节。有的话,您只需按加减符合就可以调节。几乎所有的跑步机都有坡度调节功能,给用户跑步机上跑步增加了新的乐趣,但是有很多的跑步爱好者认为,这个坡度调节与平地上的跑步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两者是有所区别的。当坡度调节增加5个度数后,每分钟的心跳就增加10-15次,这说明,调节上的坡度可以有效的增肌跑步运动的强度。但是这个时候需要注意,不要超过自己总心率的80%。此外利用坡度的大步中速走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提臀效果。跑步机上是有最大的坡度,但并不意味着您应该设置它高。正如您肯定不会把速度一下子设定到最大,选择坡度时,避免超过7%斜面。当坡度大于7%时,会在您的背部,臀部,和腿部带来强大的压力,这样是可能导致伤害的。您也要实时进行坡度的调整,您应该避免在高坡度上奔跑超过五分钟。这样的训练才能更好,更安全。祝您心想事成,健康快乐,幸福美满。请采纳,谢谢。
❽ 请叙述运用轮椅上下斜坡的具体训练方法
打开轮椅时,要确认好轮椅是否已经完全打开,脚踏板是否收好,方便病人到轮椅的转移。
上轮椅前先刹好车,患者转移上轮以后,要确保患者是否系好了安全带,绑带是否绑好。
上台阶时,用脚踩下倾倒杆使轮椅向后倾斜,然后把前轮放在台阶上,继续向前推动使大车轮靠近台阶,再上抬大车轮。
下台阶时推轮椅者自己先下台阶,把轮椅移到台阶边缘,使大车轮缓慢倾斜从台阶上落下,再抬起前轮向后移动,确保前轮落到地面,再转过方向前进。
下比较陡的斜坡时,为了确保患者安全,最后是背对着斜坡倒着下,即推轮椅者先下斜坡。
当路面凹凸不平时,可踩下倾倒杆使轮椅前轮抬起,减少颠簸。
一当进出电梯时,也是先踩下倾倒杆使前轮抬起,确保前轮跨过间隙后再将前轮放下,然后推动轮椅进出电梯。
❾ 一个月后跑半马,我该怎样训练
:马拉松项目主要是以耐力为基础,同时相应发展速度、力量、协调、柔韧和灵敏等素质。在一定的有氧代谢训练基础上,加强专项耐力训练,逐步提高成绩。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身体素质训练.
(1)耐力训练:有两种形式,一是心血管耐力练习.
①定时跑(
60'-120')小强度;
②匀速跑(30'-"-50')中等强度,
③越野跑(定时、定距、匀速、变速);中等强度以上,
④计时跑(反复跑、间歇跑),大强度。二是肌肉耐力练习.一般人对耐力有误解,认为锻炼肌肉耐力与心血管耐力毫不相干,因而忽视肌肉力量素质训练,其实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们通过力量循环练习六个内容,进行6--8组,时间为50'".60',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提高了肌肉耐力,同时也增强了心血管系统的机能,使训练内容多样化,这样训练兴趣高,收效大。
(2)速度训练:现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多数是“半路起家”,长时间奔跑能力较强,而5000,1000。米的水平却不高,因此,对速度训练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妥善安排。考虑到队员的年龄较大和基础不牢,我们则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在努力提高马拉松耐力跑的同时,使速度得到相应的提高,以适应比赛的需要(表21),我们采用如下训练方法:
①快速长跑:15'
-35';
②无氧训练:间歇跑10一12X (400 m-1-100 m):节奏跑(400一1200 m) X 6一8,也可以从长2000
-1600-1400-1200-800 -400米中间休息3到4分,也可作8 X1000 m (
3'10")反复跑,组间休息6'^-8'.
②专项力量训练:上坡跑、抗阻力跑等,坡度不太陡,能保持跑的正确姿势,没有长的坡度(200m以上),就多跑几次短跑,跑时注意向前性,保持正常步幅。坡度训练可一直继续到比赛前三周,接近比赛前三周上坡跑可由200-250米缩短到60-80米,长坡放松跑,缩短距离后要加快,接近短跑速度,反复进行,如3-5次x2组,组间休息1',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后便可跑10次x2组,组间休息3'。赛前三周,每周这样训练一次,就会觉得体力充沛,达到良好的竞技状态,投入比赛.(3)柔韧性练习:跑者平时训练,由于时间不充足,思想又不重视,经常不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性体操.多数人,柔韧性很差,体前屈只能手指触地.柔韧性对途中跑动作是否能舒展,步幅是否开阔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直接舒展起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跑的速度.因此,要求跑步者每天在准备活动中做一些正压腿、正踢腿、前后左右劈腿和其它柔韧性练习,时间约15'。.
❿ 坡度跑训练一次训练多长时间 训练的长度是多少为好 坡度多少为好训练多少组为好
平缓一点的,坡度太大不利于膝关节的,训练大概感觉自己累累的就停止,关键持之以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