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样检测光纤线
方法:
安排两个工作人员,分别在确定故障的光纤的两端,一段的人带上光笔,另外一段无须携带东西;
携带光笔的工作人员,先将光笔与光纤跳线(如图所示)对应的两个头接上。然后打开光电源开关;
如果不出现红光,还可以在夜晚,光线比较暗的时候,顺着光纤寻线,发现线上哪里有红光,就可以找出断点。
Ⅱ 光纤线怎么对接
光纤线对接
1,有接头的光纤用对应接口的法兰对接。
2,没有接头的光纤用光纤熔接机熔接。
Ⅲ 如何测试光纤!
一根光纤熔接效果如何、光纤中间是否有断开的地方、光纤实际使用对光的衰耗是否能够达标,需要用仪表进行测试。
一般常用测试设备连接光纤,通过对光纤打光(发射一定波长的光信号)进行测试。“光纤打光”是在光纤维护测试是说的俗语,其实就是把光纤接到红光笔或光源上,来判断光纤通断和光纤衰耗情况。根据使用设备不同,有如下几种方法:
1、用红光笔“打光”。红光笔发射的是可见光,用来判断短距离光纤中间是否有断开的地方。
2、用激光光源“打光”。光纤另一头接光功率计测试,根据光源发光强度和光功率计接收到的光源强度,来测试折断光纤衰耗情况。
3、用OTDR设备“打光”,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比较长距离的光纤测试。光纤一端接设备,设备发射光信号,通过设备检测光信号在光纤里面不同衰耗点和断点处反射回来的光信号,计算出该点距离测试点的实际长度。从而,可以快速判断出光纤断点或熔接不好的位置。
Ⅳ 两根光纤直接连接起来,有哪几种方法详细点的
光纤连接方式:
1、磨接 磨接是采取现场研磨接取的方式,由于手工研磨质量上无法比拟工厂加工,会对光纤网络造成损耗或网速不稳的情况。在以前网络应用中,由于网络要求较低,光纤有足够富余弥补这些缺陷,而现阶段的高速网络则无法忽视这些因素。链路不达标、损耗超出网络设计的要求、测试不通过等的事情让设计人员烦闷不已。
2、熔接 综合布线系统中,光纤熔接于现在使用比较广泛,熔接相比磨接,连接质量较高,但是熔接后的接头则是故障或损耗的常发因素之一,在通常的情况下,熔接可以得到较小的连接损耗,一般在0.2dB以下,但是回波损耗是不容易控制的,同时在光纤熔接过程中,影响熔接质量的外界因素很多,如果采用目前国内还使用不多的MTP等多芯带状光纤连接器,带状光纤熔接机则更无法避免熔接过程中出现的个别光纤损耗过大的现实。
3、冷接 冷接采用光纤冷接子或光纤快速接续连接器作连接。二种都是在接续光纤时冷接的方法。光纤快速连接搜索器相当于做成端或终端,即光纤与尾纤头直接(记住,是指光纤与一种类似尾纤头的接线子直连,这东西就叫快速连接器)。
(4)光纤测试对接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写,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传输原理是“光的全反射”。
光纤连接器,是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拆卸(活动)连接的器件,它把光纤的两个端面精密对接起来,以使发射光纤输出的光能量能最大限度地耦合到接收光纤中去,并使由于其介入光链路而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减到最小,这是光纤连接器的基本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光纤连接器影响了光传输系统的可靠性和各项性能。
光纤连接器的性能,首先是光学性能,此外还要考虑光纤连接器的互换性、重复性、抗拉强度、温度和插拔次数等。
(1)光学性能:对于光纤连接器的光性能方面的要求,主要是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这两个最基本的参数。
插入损耗(InsertionLoss)即连接损耗,是指因连接器的导入而引起的链路有效光功率的损耗。插入损耗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应不大于0.5dB。
回波损耗(ReturnLoss,ReflectionLoss)是指连接器对链路光功率反射的抑制能力,其典型值应不小于25dB。实际应用的连接器,插针表面经过了专门的抛光处理,可以使回波损耗更大,一般不低于45dB。
(2)互换性、重复性
光纤连接器是通用的无源器件,对于同一类型的光纤连接器,一般都可以任意组合使用、并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由此而导入的附加损耗一般都在小于0.2dB的范围内。
Ⅳ 光纤端接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光纤端接介绍
1 直接端接
直接端接是指把连接器连接到每条水平电缆的末端。
1.1 干燥箱固化的环氧树脂型端接
这是最常用 (也是最早) 的直接端接方法。它采用标准连接器、环氧树脂和各种打磨纸,具体视制造商而异。这种方式先拆掉缓冲层,清洁裸光纤,准备光纤。然后混合环氧树脂(粘合剂和催化剂),并传送到注射器中。然后把环氧树脂注入连接器的套圈中,直到端面上出现环氧树脂。之后把光纤插入套圈,然后把套圈放到套管中,等大约5分钟后,放到干燥箱中。在烘干冷却之后,取下套管,剪掉光纤末端。然后进行打磨、清洁、检查。
1.2 预装环氧树脂型端接
这类连接器的端接方法在大多数地方与传统的干燥箱固化环氧树脂类似。它预装有预先混合的环氧树脂,另外还能重新熔化(尽管制造商不推荐这种作法),以取下和更换断开的光纤。
1.3 冷固化环氧树脂型端接
前期准备工作与干燥箱固化的环氧树脂相同,但进行了简化。准备工作与干燥箱固化方式相同,但通常直接从分配器中把催化剂和粘合剂放到光纤或套圈上,而不需混合/传送到注射器中,也不需注入超高粘度的环氧树脂。在室温下,其固化时间一般为大约2分钟,因为粘合剂具有厌氧性(在没有空气时仍能固化)。在剪断光纤后,进行打磨、清洁和检查。
1.4 机械弯曲和打磨
目前有许多机械弯曲和打磨方法,它们采用机械弯曲的工作原理,把光纤固定在套圈中。在插入套圈前,先拆掉缓冲层,清洁光纤。然后把光纤“弯曲”(使用机械夹具)到相应位置,然后剪掉光纤,进行打磨。
1.5 带有预打磨套圈的机械弯曲
这种连接器的套圈带有一小段出厂时已经打磨好的光纤。在这一小段光纤后面有一定的空间,已经填充了与光折射率相符的凝胶。然后剥掉光纤,进行清洁,剪成预定的长度,插入套圈中,弯曲到相应位置,其方式与前面的连接器类似。
2 接合端接
接合是把光纤盘管(出厂时在大约1米长的裸光纤上接有一个连接器)连到水平光纤的各条光纤上。不管是哪种接合类型,光纤的准备过程都包括剥掉缓冲层,清洁玻璃,把光纤剪到要求的长度。在剪断光纤时,必须保证直角端面,以密切对准光纤末端。还可以使用接合把两条电缆联接在一起,其通常连接室外型电缆和室内型电缆。
2.1 机械接合
这(一般)是塑料模具,在每一端带有电缆夹(或采用键控方式的锁定夹),适合250或900m缓冲。光纤的准备方式与上述方式相同,两端要滑入模具内部,直到这两端在通常填有与折射率相符的凝胶的空间中相接。
2.2 熔断接合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熔断接合机。熔接机包括一台对准设备、一个电弧发生器和一台小型干燥箱。对准设备保证准备好的光纤处在每个轴的相应位置上。然后电弧在预先编程的时间和功率上点火,实现无缝联接。如果联接易断(如果是焊接玻璃,直径为m),那么可以安装一个具有不锈钢加强杆的热缩套管。
3 预先端接的光纤
通过这种技术,安装人员可以指定长度、纤芯数量、电缆结构和连接器形式,用户只需把电缆拉到相应位置上,然后连接到配线箱内部即可,而不必进行其它操作。预先端接的电缆两端受到拉入孔保护,制造商已经对其进行光测试。略有不同的一种预先端接的光纤采用插入式配线盒,而不是配线架,在背面有一个多芯连接器(MTP/MPO),正面则采用SC、ST等连接器。由于电缆装配件和配线盒事先都经过测试,因此其安装速度最快。
3.1 多模光纤还是单模光纤?
上述端接方法并不能全部适用于单模光纤,但都可以适用于多模光纤。这是因为端接中会产生端面打磨,提供可以接受的回波损耗性能。在具有预打磨套圈的任何连接器中,在制造过程中将控制其回波损耗。接合还使用出厂时安装的连接器,提供了检验的回波损耗数值。很明显,预先端接的光纤在出厂时也通过了测试。
进行选择
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选择一样,端接方式各有优缺点。这里将讨论上述各种端接的优缺点,以使您作出明智选择,或至少让相关制造商解答一些问题。
1直接端接
1.1 干燥箱固化的环氧树脂型端接方法
可靠的老式方法,容易学习,但现在已经过时。把环氧树脂挤到注射器中,注射器粘到桌子上,在套圈套管放到干燥箱中后赶紧去烤手?成功了?虽然购买价格低,但安装成本并不低。
1.2 预装环氧树脂型端接方法
这是可靠的老式方法的完美发展。消除了麻烦的环氧树脂填充工作,当然是件好事。由于它缩短了安装时间,因此连接器价格较高。
1.3 冷固化环氧树脂型端接方法
这种方法已经被许多人接受。厌氧性粘合剂已经在户外环境中广泛使用,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光纤连接器环境中同样也很成功。胶水可能有点脏,但不用再烤手了。另外,打磨过程非常容易,因为不用去掉套圈端面上的一大块环氧树脂。另外,它不要求使用干燥箱或电源。
1.4 机械弯曲和打磨
对寻找简单端接方法的安装人员,这是另一种非常流行的方法。有人担心套圈内没有支撑的光纤的机械属性及温度波动的影响(问一下销售代表“活塞”效应)。
1.5 带有预打磨套圈的机械弯曲
可能是最简单的带连接器的解决方案。没有“活塞”问题,因为光纤与采用具有相应折射率的凝胶的短线相匹配。人们一直在现场端接中使用这种解决方案。
人们通常采用MT-RJ连接器,因为没有真正令人满意的替代方法。这些连接器一般比较贵,因为制造过程十分复杂。
2 接合端接
2.1 机械接合
这是人们不太看重的光纤端接方法,通常用于石化/石油精炼及“不希望”明火(或电弧)的制造环境中。人们的一般态度是,这种方法只适合临时修理,但实际上,它一直长期用于严酷的环境中,而且根本没有降低光通信性能。
2.2 熔断接合
最通用的端接方法,在各类光纤中引入的损耗最小。设备购买成本(相对)较高,但价格正在不断下降。只要使用的光纤盘管品质优异,操作人员经过培训、并具有相应经验,我个人非常喜欢这种方法。单模光纤的安装非常轻松,因为出厂时已经测试了回波损耗,大多数接合人员都会提供联接损耗估算。
3 预端接的光纤
这可能是不精通光纤的安装人员使用的最简明的方法。可能的问题包括在插入时损坏光纤,是否测试连接的极性,准确估计链路的长度,及是否仍需分包光通信测试业务。
Ⅵ 求文档: 光纤测试仪使用方法
OTDR光纤测试仪使用方法:
问题1:按千兆标准对光纤链路进行测试,DTX需要使用哪个模块?
答:光纤千兆测试标准包含1000BASE-SX和1000BASE-LX两种,1000BASE-SX用于多模光纤,使用850nm波长VCSEL光源,1000BASE-LX用于单模光纤,使用1310nm波长激光光源,在测试的时候需要使用DT-GFM2,这个模块使用850nmVCSEL光源和1310nm激光光源,正好与实际交换机使用的光源一样,这样测试出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应用。
DTX或SimpFiber不支持1490nm,所以无法测试1490nm波长的光功率。要想测试1490nm波长,测试仪必须支持这个波长的测试,可以选择AHGG-G或SFPOWERMETER.
问题3:使用DTX对双绞线进行测试,为什么结果中有的参数前面是一个字符“i”?
答:“i”是指information的意思。这说明在所选择的测试标准中,这个参数不是做为通过或失败的依据,是不要求测试的。但也把这个参数测试出来,供测试者参考。
问题4:DTX的永久链路适配器性能下降怎么办?
答:DTX永久链路适配器的插头典型使用寿命大于5000次,所以在使用的时候对适配器要爱护,多加保护。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适配器的性能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校准操作对永久链路适配器进行校准,以保证精准的的测试结果。建议每6个月至少对适配器进行一次校准。
问题5:DTX设置基准的目的是什么?
答:基准的设置程序可用于设置插入损耗和等效远端串扰测试的基准,同时保证准确度较高的测试结果。在测试仪及智能远端开机后,至少等候1分钟后才能设置基准,建议每隔30天设置一次基准。
问题6:测试时涉及几类标准?哪种标准要求高?
答:测试时主要涉及3类标准:应用标准,链路测试标准,元件标准。元件标准要求最高,定义了电缆、连接器、硬件的性能和级别,例如ANSI/TIA/EIA 568-B.2;链路测试标准要求次之,定义了测量的方法,工具以及过程,例如ANSI/TIA/EIA 568-B.1;应用标准要求最低,定义了一个网络所需的所有元素的性能,例如100BAST-T。
问题7:在测试结果中*号是什么含义?
答:*号表示该项测试结果值在测试仪的精度范围之内,非常接近测试仪的精度。测试结果带*号主要有PASS*和FAIL*两种情况。PASS*表示测试值好于标准值,刚刚通过,该链路是合格的,FAIL*表示测试值低于标准值的要求,没有通过,是不合格的链路。
问题8:对同轴电缆链路测试,一般需要测试什么指标?
答:主要测试阻抗,长度,插入损耗(衰减),电阻,传输延迟。
问题9:寻线仪发出的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有什么作用?
答:当今的网络设备对于接入其端口的线缆使用的都是共模端接方式。这种端接方式在降低线缆中的噪声和串绕的同时,会使得检测这些接入网络设备的线缆变得非常困难。使用模拟技术定位一个没有做任何标识的网络就会花费许多时间。与模拟技术不同的是,智能音频的数字信号在共模端接方式下依然有很强的幅度。智能音频发生器自动在不同线缆导体上发生音频,可以快速有效并安全地定位一个运行中的网络
Ⅶ 光纤如何对接
端接时只需将引入光纤或室内光纤插入到该机械接续机制即可,无需借助其他工具,端接过程只要2分钟左右,大大节省了安装时间。光纤快速连接器内部的插芯和端面都在出厂前经过了预研磨和预抛光,机械接续机制位于插芯的末端,用来固定插入的光纤。
机械接续机制主要由V型槽和夹持元件组成;当需要插入光纤时,用楔形夹打开V型槽,方便光纤顺利插入。当光纤插入到V型槽并固定后,从V型槽中拔出楔形夹即可。
(7)光纤测试对接用什么方法扩展阅读
光纤对接处有轴向贴紧力,光纤对接时,两光纤端面间隙几乎为零,所以连接损耗常常小于≤0.3dB,甚至小于≤0.1dB 的情况也常出现;由于不使用光纤匹配膏,不存在光纤匹配膏的流失,污染以及老化问题;另外光纤夹紧的可靠性非常好也决定了接续的稳定性非常好。
热熔需要使用熔接机,光纤切刀,将两根光纤接起来,不需要其它辅助材料。优点是质量稳定,接续损耗小(约0.03至0.05db),缺点是设备成本过高,设备的储电能力有限,野外作业受限制。总之, 熔接质量好,衰耗低,但操作麻烦,需要熔接机。
冷接不需要太多设备,光纤切刀即可,但每个接点需要一个快速连接器(可以说是未来的主流操作),大约5至10元钱,优点是便于操作,适合野外作业,缺点损失偏大,约0.2至0.5dB每个点.冷接子”。
国内可以直接生产的厂家较少,成本较高,在商务和技术服务上没有可供选择的余地,其次是冷接子中使用匹配液,因使用少,时间短,老化问题需要时间的考验。
Ⅷ 光纤收发器测试有哪些方法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Fiber Converter)。科兰布线提供。
光纤收发器测试仪器试用方法:
首先看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的指示灯和双绞线端口指示灯是否已亮
a、如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光纤链路是否交叉链接。光纤跳线一头是平行方式连接;另一头是交叉方式连接。
b、如A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亮、B收发器的光口(FX)指示灯不亮,则故障在A收发器端: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已坏,因为B收 发器的光口(RX)接收不到光信号; 另一种可能是:A收发器(TX)光发送口的这条光纤链路有问题(光缆或光线跳线可能断了)。
c、双绞线(TP)指示灯不亮,请确定双绞线连线是否有错或连接有误?请用通断测试仪检测(不过有些收发器的双绞线指示灯须等光纤链路接通后才亮)。
d、有的收发器有两个RJ45端口:(To HUB)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To Node)表示连接 交换 机的连接线是交叉线。
e、有的发器侧面有MPR开关:表示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直通线方式;DTE开关:连接交换机的连接线是 交叉线方式。
2、光缆、光纤跳线是否已断
a、光缆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发光体对着光缆接头或偶合器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缆没有断。
b、光纤连线通断检测:用激光手电、太阳光等对着光纤跳线的一头照光;在另一头看是否有可见光,如有可见光则表明光纤跳线没有断。
3、半/全双工方式是否有误
有的收发器侧面有FDX开关:表示全双工;HDX开关:表示半双工。
4、用光功率计仪表检测
光纤收发器或光模块在正常情况下的发光功率:多模:-10db--18db之间;单模20公里:-8db--15db之间;单模60公里:-5db--12db之间; 如果在光纤收发器的发光功率在:-30db--45db之间,那么可以判断这个收发器有问题。
Ⅸ 光纤连接(熔接法)是什么
光纤工程的熔接与测试
1、光纤接续
(1)光纤接续。光纤接续应遵循的原则是:芯数相等时,要同束管内的对应色光纤对接,芯数不同时,按顺序先接芯数大的,再接芯数小的。
(2)光纤接续的方法有:熔接、活动连接、机械连接三种。在工程中大都采用熔接法。采用这种熔接方法的接点损耗小,反射损耗大,可靠性高。
(3)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
①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取1m左右,用卫生纸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打滚折断纤芯。
②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③打开古河S176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42种程式进行熔接,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未。CATV使用的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所以,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④制作光纤端面。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的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⑤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11秒。
⑥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器可使用20mm微型热缩套管和40mm及60mm一般热缩套管,20mm热缩管需40秒,60mm热缩管为85秒。
⑦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
⑧密封和挂起。野外接续盒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进水。熔接盒进水后,由于光纤及光纤熔接点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先出现部分光纤衰减增加。套上不锈钢挂钩并挂在吊线上。至此,光纤熔接完成。
2、光纤测试
光纤在架设,熔接完工后就是测试工作,使用的仪器主要是OTDR测试仪,用加拿大EXFO公司的FTB-100B便携式中文彩色触摸屏OTDR测试仪(动态范围有32/31、37.5/35、40/38、45/43db),可以测试,光纤断点的位置;光纤链路的全程损耗;了解沿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光纤接续点的接头损耗。为了测试准确,OTDR测试仪的脉冲大小和宽度要适当选择,按照厂方给出的折射率n值的指标设定。在判断故障点时,如果光缆长度预先不知道,可先放在自动OTDR,找出故障点的大体地点,然后放在高级OTDR。将脉冲大小和宽度选择小一点,但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盲区减小直至与坐标线重合,脉宽越小越精确,当然脉冲太小后曲线显示出现噪波,要恰到好处。再就是加接探纤盘,目的是为了防止近处有盲区不易发觉。关于判断断点时,如果断点不在接续盒处,将就近处接续盒打开,接上OTDR测试仪,测试故障点距离测试点的准确距离,利用光缆上的米标就很容易找出故障点。利用米标查找故障时,对层绞式光缆还有一个绞合率问题,那就是光缆的长度和光纤的长度并不相等,光纤的长度大约是光缆长度的1.005倍,利用上述方法可成功排除多处断点和高损耗点。
Ⅹ 光纤线如何对接
光纤线的连接分为活动连接与固定连接两种方式。
活动连接是通过光纤法兰盘(也称为光纤适配器,fiber adaptor)的方法。先将两端的光纤做成光纤连接头(fiber connector),再将光纤连接头通过光纤法兰盘进行连接。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便于拆卸和重新组装,多用于配线架路由跳接或设备与端口之间的连接。缺点是链路损耗较大,且端面反射较高,易引起发射器件的信号正反馈,影响精度。
光纤冷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