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钳工训练的先进方法

钳工训练的先进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2 15:28:01

㈠ 钳工是锯削应掌握的技巧

锉削是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工件达到所要求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的加工方法,而平面锉削是锉削工艺的最基本的组织部分。在钳工操作中,平面锉削的质量往往决定了钳工技能水准的高低,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使学生在起步阶段产生兴趣,并用最快的速度把基础训练做好;是关系到学生以后实践提高的最重要环节。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站立姿势
理论教学要求:身体与钳口平行线呈45°,左脚与钳口中垂线呈30°,右脚与中垂线呈75°夹角。左右两脚之间距离为250mm~300mm.
实践教学技巧:学生在刚接触锉削实训的时候,站立容易出现身体角度不到位现象,影响锉削运动的准确性以及锉削技能的提高。
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可以借助教学使用的粉笔,在台钳地面上按不同的角度要求以及相对应的位置画出3条简单投影线,来固定身体和脚的位置角度。两脚之间的距离可以用在角度选择正确后右脚跟旋转可以触及左脚后跟,即一个脚掌的距离来调整到最佳状态。使学生在简单的线条提示下顺利地掌握住站立的姿势动作。
二、锉削起步
理论教学要求:锉削动作开始时,身体预先前倾10°,锉刀运行到1/3处 身体前倾15°。
实践教学技巧:锉削运动对体能的要求十分严格,尤其在粗锉阶段,体力消耗最大,所以如何掌握力量的正确运用对锉削速度精度都十分关键。
锉削起步,尤其是粗锉阶段,刚开始的行程一定是要用整个身体的力量来带动锉刀向前运行。粗锉起步时身体先向前运行,左腿稍微弯曲,右腿用力,身体带动手臂,手臂带动锉刀。感觉锉刀握住部位力量增加,将全身的力量都集中到手臂上后再开始锉刀运行。这样可以在大运动量的情况下节约体力,提高整个工件的加工速度,确保在细锉和精修阶段操作者的体力及工件的精度。
三、回程动作
理论教学要求:锉刀运行到2/3处,手臂带动锉刀向前运行,身体回到起步动作,倾斜15°。
实践教学技巧:回程动作是学生在锉削训练中掌握比较困难的动作之一,操作中学生容易出现回程动作控制不到位或没有回程动作的情况。
解决方法可以在锉刀长度方向上标注出2/3处。当锉刀在工件上运行到标注位置,身体与手臂呈现反向运动,双手臂前伸将锉刀送出完成最后1/3动作,左腿由弯曲状态变为伸直,带动身体返回初始状态。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首先单项练习2/3处身体回程与锉刀送出两组动作,然后再练习两组动作的衔接,最终达到完美过渡的锉削动作。
结语
锉削练习是职业教育钳工实践基础教学的重点,锉削在钳工等级考试中应用十分广泛,在教学中从学生起步阶段就掌握好基础内容,对下一步锉配技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本功。

㈡ 钳工的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操作标准

1.钳工:钳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切削加工的方法。
2.有三大优点:加工灵活、可加工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投资小
两大缺点(生产效率低和劳动强度大、加工质量不稳定)。
(1)加工灵活在不适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尤其是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工作中,钳工加工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2)可加工形状复杂和高精度的零件技术熟练的钳工可加工出比现代化机床加工的零件还要精密和光洁的零件,可以加工出连现代化机床也无法加工的形状非常复杂的零件,如高精度量具、样板、开头复杂的模具等。
(3)投资小钳工加工所用工具和设备价格低廉,携带方便。
(4)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5)加工质量不稳定加工质量的高低受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影响。
钳工技能要求加强基本技能练习,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多练多思,勤劳创新。
基本操作技能是进行产品生产的基础,也是钳工专业技能的基础,因此,必须首先熟练掌握,才能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钳工基本操作项目较多,各项技能的学习掌握又具有一定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对每项操作都要按要求学习好,掌握好。基本操作是技术知识、技能技巧和力量的结合,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要自觉遵守纪律,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格按照每个工种的操作要求进行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完成基础训练。
钳工是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钳工的基本操作可分为:
1.辅助性操作 即划线,它是根据图样在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划出加工界线的操作。
2.切削性操作 有錾削、锯削、锉削、攻螺纹、套螺纹。钻孔(扩孔、铰孔)、刮削和研磨等多种操作。
3.装配性操作 即装配,将零件或部件按图样技术要求组装成机器的工艺过程。
4.维修性操作 即维修,对在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检查、修理的操作。
二、钳工工作的范围及在机械制造与维修中的作用
1.普通钳工工作范围 (1)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清理毛坯,毛坯或半成品工件上的划线等; (2)单件零件的修配性加工; (3)零件装配时的钻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等; (4)加工精密零件,如刮削或研磨机器、量具和工具的配合面、夹具与模具的精加工等。 (5)零件装配时的配合修整; (6)机器的组装、试车、调整和维修等。
2.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如前面所讲的钳工应用范围的工作。因此钳工在机械制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三、钳工工作台和虎钳
1.钳工工作台
简称钳台,常用硬质木板或钢材制成,要求坚实、平稳、台面高度约800~900mm,台面上装虎钳和防护网。
2.虎钳
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其规格以钳口的宽度来表示,常用的有100、125、150mm三种,使用虎钳时应注意:
(1)工件尽量夹在钳口中部,以使钳口受力均匀; (2)夹紧后的工件应稳定可靠,便于加工,并不产生变形;
(3)夹紧工件时,一般只允许依靠手的力量来扳动手柄,不能用手锤敲击手柄或随意套上长管子来扳手柄,以免丝杠、螺母或钳身损坏。 (4)不要在活动钳身的光滑表面进行敲击作业,以免降低配合性能; (5)加工时用力方向最好是朝向固定钳身。
攻螺纹、套螺纹及其注意事项
常用的在角螺纹工件,其螺纹除采用机械加工外,还可以用钳加工方法中的攻螺纹和套螺纹来获得。攻螺纹(亦称攻丝)是用丝锥在工件内圆柱面上加工出内螺纹;套螺纹(或称套丝、套扣)是用板牙在圆柱杆上加工外螺纹。
一、攻螺纹
1.丝锥及铰扛
(1)丝锥
丝锥是用来加工较小直径内螺纹的成形刀具,一般选用合金工具钢9SiGr制成,并经热处理制成。通常M6~M24的丝锥一套为两支,称头锥、二锥;M6以下及M24以上一套有三支、即头锥、二锥和三锥。
每个丝锥都有工作部分和柄部组成。工作部分是由切削部分和校准部分组成。轴向有几条(一般是三条或四条)容屑槽,相应地形成几瓣刀刃(切削刃)和前角。切削部分(即不完整的牙齿部分)是切削螺纹的重要部分,常磨成圆锥形,以便使切削负荷分配在几个刀齿上。头锥的锥角小些,有5~7个牙;二锥的锥角大些,有3~4个牙。校准部分具有完整的牙齿,用于修光螺纹和引导丝锥沿轴向运动。柄部有方头,其作用是与铰扛相配合并传递扭矩。
(2)铰扛
铰扛是用来夹持丝锥的工具,常用的是可调式铰扛。旋转手柄即可调节方孔的大小,以便夹持不同尺寸的丝锥。铰扛长度应根据丝锥尺寸大小进行选择,以便控制攻螺纹时的扭矩,防止丝锥因施力不当而扭断。
2.攻螺纹前钻底孔直径和深度的确定以及孔口的倒角
(1)底孔直径的确定
丝锥在攻螺纹的过程中,切削刃主要是切削金属,但还有挤压金属的作用,因而造成金属凸起并向牙尖流动的现象,所以攻螺纹前,钻削的孔径(即底孔)应大于螺纹内径。底孔的直径可查手册或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
脆性材料(铸铁、青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1.1p(螺距)
塑性材料(钢、紫铜等):钻孔直径d0=d(螺纹外径)-p(螺距)
(2)钻孔深度的确定
攻盲孔(不通孔)的螺纹时,因丝锥不能攻到底,所以孔的深度要大于螺纹的长度,盲孔的深度可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孔的深度=所需螺纹的深度+-.7d
(3)孔口倒角
攻螺纹前要在钻孔的孔口进行倒角,以利于丝锥的定位和切入。倒角的深度大于螺纹的螺距。
3.攻螺纹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1)根据工件上螺纹孔的规格,正确选择丝锥,先头锥后二锥,不可颠倒使用。(2)工件装夹时,要使孔中心垂直于钳口,防止螺纹攻歪。 (3)用头锥攻螺纹时,先旋入1~2圈后,要检查丝锥是否与孔端面垂直(可目测或直角尺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检查)。当切削部分已切入工件后,每转1~2圈应反转1/4圈,以便切屑断落;同时不能再施加压力(即只转动不加压),以免丝锥崩牙或攻出的螺纹齿较瘦。 (4)攻钢件上的内螺纹,要加机油润滑,可使螺纹光洁、省力和延长丝锥使用寿命;攻铸铁上的内螺纹可不加润滑剂,或者加煤油;攻铝及铝合金、紫铜上的内螺纹,可加乳化液。 (5)不要用嘴直接吹切屑,以防切屑飞入眼内。
二、套螺纹
1.板牙和板牙架
(1)板牙 板牙是加工外螺纹的刀具,用合金工具钢9SiGr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其外形像一个圆螺母,只是上面钻有3~4个排屑孔,并形成刀刃。
板牙由切屑部分、定位部分和排屑孔组成。圆板牙螺孔的两端有40°的锥度部分,是板牙的切削部分。定位部分起修光作用。板牙的外圆有一条深槽和四个锥坑,锥坑用于定位和紧固板牙。
(2)板牙架 板牙架是用来夹持板牙、传递扭矩的工具。不同外径的板牙应选用不同的板牙架。
2.套螺纹前圆杆直径的确定和倒角
(1)圆杆直径的确定 与攻螺纹相同,套螺纹时有切削作用,也有挤压金属的作用。故套螺纹前必须检查圆桩直径。圆杆直径应稍小于螺纹的公称尺寸,圆杆直径可查表或按经验公式计算。 经验公式:圆杆直径=螺纹外径d-(0.13~0.2)螺距p
(2)圆杆端部的倒角 套螺纹前圆杆端部应倒角,使板牙容易对准工件中心,同时也容易切入。倒角长度应大于一个螺距,斜角为15°~30°。
3.套螺纹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1)每次套螺纹前应将板牙排屑槽内及螺纹内的切屑清除干净; (2)套螺纹前要检查圆杆直径大小和端部倒角; (3)套螺纹时切削扭矩很大,易损坏圆杆的已加工面,所以应使用硬木制的V型槽衬垫或用厚铜板作保护片来夹持工件。工件伸出钳口的长度,在不影响螺纹要求长度的前提下,应尽量短。(4)套螺纹时,板牙端面应与圆杆垂直,操作时用力要均匀。开始转动板牙时,要稍加压力,套人3~4牙后,可只转动而不加压,并经常反转,以便断屑。 (5)在钢制圆杆上套螺纹时要加机油润滑。
三、研磨
用研磨工具和研磨剂,从工件上研去一层极薄表面层的精加工方法称为研磨。经研磨后的表面粗糙度Ra=0.8~0.05μm。研磨有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
1.研具及研磨剂
(1)研具 研具的形状与被研磨表面一样。如平面研磨,则磨具为一块平块。研具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要比被研磨工件材料低。但也不能太低。否则磨料会全部嵌进研具而失去研磨作用。灰铸铁是常用研具材料(低碳钢和铜亦可用)。
(2)研磨剂 研磨剂由磨料和研磨液调和而成的混合剂。
磨料 经在研磨中起切削作用。常用的磨料有:刚玉类磨料——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铸铁等工件的研磨;碳化硅磨料——用于研磨硬质合金、陶瓷等高硬度工件,亦可用于研磨钢件;金刚石磨料——它的硬度高,实用效果好但价格昂贵。
研磨液 它在研磨中起的作用是调和磨料、冷却和润滑作用。常用的研磨液有煤油、汽油、工业用甘油和熟猪油。
2.平面研磨
平面的研磨一般是在平面非常平整的平板(研具)上进行的。粗研常用平面上制槽的平权,这样可以把多余的研磨剂刮去,保证工件研磨表面与平板的均匀接触;同时可使研磨时的热量从沟槽中散去。精研时,为了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
研磨时要使工件表面各处都受到均匀的切削,手工研磨时合理的运动对提高研磨效率、工件表面质量和研具的耐用度都有直接影响。手工研磨时一般采用直线、螺旋形、8字形等几种。8字形常用于研磨小平面工件。
研磨前,应先做好平板表面的清洗工作,加上适当的研磨剂,把工件需研磨表面合在平板表面上,采用适当的运动轨迹进行研磨。研磨中的压力和速度要适当,一般在粗研磨或研磨硬度较小工件时,可用大的压力,较慢速度进行;而在精研磨时或对大工件研磨时,就应用小的压力,快的速度进行研磨。
装配的概念
任何一台机器设备都是有许多零件所组成,将若干合格的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组合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合成机器设备,并经过调整、试验等成为合格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例如一辆自行车有几十个零件组成,前轮和后轮就是部件。
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它是保证机器达到各项技术要求的关键。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㈢ 钳工实训

你好,我是搞钳工方面的。关于锯削时经常锯偏的解决方法有多方面要注意的。
1、将划好线的工件夹持要注意划的线应尽量垂直水平面。
2、锯条需要锁紧,若锯条没有锁紧会经常摇晃。所锯削出的锯缝将歪歪曲曲的。
3、锯削时,左右手的配合,左手应该左手臂不动,以下关节进行循环摆动。右手应贴近身体的肋部。达到双手各有支持点,不易左右上下摆动。
4、划线要清晰易见,且要四周划线。

突然有事,先说这么多了。。。要经常练习才是关键呢。。。加油,祝你成功。。。

㈣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钳工

有用,钳工证是从事钳工工作的职业资格证。
钳工证分为五个等级,钳工初级证,钳工中级证,钳工高级证,钳工技师证,钳工高级技师证。钳工证是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和技术鉴定中心颁发的证书,必须通过钳工理论考试和钳工实操考试。
其中,钳工证中的内容又分为钳工、模具钳工、装配钳工和机修钳工。具体考证的时候,要选清楚。钳工证的报考条件,因为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报名条件都是不一样的,具体可以咨询相关的培训机构或鉴定中心。
(4)钳工训练的先进方法扩展阅读:
机修钳工是一种特殊的工种,其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影响钳工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而目前部分钳工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人员较少;
大多数人员对机修钳工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得不够全面与熟练,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会出现差错与漏洞。并且这方面的人才紧缺,无法较好地满足该行业的需求。
目前,针对机修钳工工作,没有制定出与之相关的完整的法规标准,从而使得机修钳工工作没有参考依据,也没有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影响了机修钳工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另外,安装钳工证报考资格是哪个部门颁发的以及考试要求。由于我国对建立机修钳工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其内容不够明确清晰,奖惩机制不够完善,使得机修钳工工作不够规范,从而严重阻碍了机修钳工技术的改进与发展。
在机修钳工的实际工作过程中,会涉及较多的专业知识,并且会受到外部以及内部条件的影响,稍有差错就会导致机修技术水平不过关。同时,由于机修工作环节环环相扣,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会导致其他环节受到影响。
因此,在机修钳工工作的时候,需要注意控制好钳工的技术水平,确保其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以便避免由于技术水平较低引发事故。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帮我采纳哟!

㈤ 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钳工

满意答案枫桥夜泊3级2009-03-29想成为一名好的钳工,我认为,必须先从钳工操作过程中要用到的量具开始。 常言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确,如果一名钳工不会正确使用量具,不知道如何正确测量,在生产、装配和维修过程中便失去了标准,便不知道到哪一个时刻才表明自己的工作已真正完成并且合格。所以,笔者在培训钳工时,第一时段便会让学生认识量具;让学生学会如何来选用和保养量具;让学生学会如何来利用量具进行正确测量。当然,这会从最简单的钢板尺、游标卡尺、千分尺和万能角度尺等开始。这一时段,刚开始时可集中安排2~3天的测绘实习,使学生掌握如何运用量具来检测工件的尺寸。当然,这一工作还将贯穿钳工训练的整个过程。只有反反复复地让学生正确使用量具进行测量,才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质量观,形成一种操作的标准。也只的这样,才有前提要求学生保证尺寸和相关的精度。最终使学生接受一个观念,那就是——要想成为一名好的操作者,必须先成为一名合格的检验员。 二、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是掌握钳工操作技能的有力保障 在具备一定的测量能力以后,便可进入钳工常用工具使用方法的训练过程,也就是平常所谓的基本功训练了。 此时,我首先会让学生从最最基本的锯、锉、錾操作的正确姿势训练开始。因为我认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操作姿势,才有可能从真正意义上洞悉操作的真谛,也才有可能用比较少的时间达到较高的操作水平。正如一个人学走路,只有真正做到了全身协调,才有可能走得潇洒,走得轻松。 当然,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并付出艰辛的劳动。因为要让初学者彻底改变生活中的习惯动作,真正掌握正确的钳工操作姿势,除了我们自己要做一些正确的示范动作外,还必须向学生讲清动作要领和正确姿势的目的,并且手把手地纠正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姿势,及时地督促他们改正。这样,通常只要经过2天的锯姿训练、2天的锉姿训练和1天的盲打训练及1天的錾削训练,便能收到一定的效果。 紧接着,我便会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一步步学习并掌握锯割、锉削、錾削零件上常见外表面的操作方法和要领。这一过程,一般会先花费20天左右,并在后续的综合操作训练中不断作必要的重复和加强。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钳工基本操作,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来保证综合训练的质量。即,扎实的基本功是掌握钳工操作技能的有力保障。 三、形成合理的工艺思想,是提高钳工操作技能的关键 作为一名钳工操作人员,如果只具备扎实的操作基本功,而没有合理的工艺思想,只会按照他人指定的过程来操作,那他将会成为一台不折不扣的“机器”,失去了人类本该拥有的灵性,更谈不上在操作过程中能有什么创新。而且,人一旦成了“机器”,那也只能是越用越旧,越用越落伍,最终免不了面临被淘汰的结局。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每一道操作,不仅仅只是为了操作而操作,而是在为下一道加工做准备,甚至是为了最终实现一定的使用性能而努力。所以,我们必须具备了合理的工艺思想,才有可能顾全大局,保证生产质量,真正实现生产的目的。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我会先从基准和非基准之间的区别和选择开始,向学生一步步地灌输工艺思想,让学生知道要保证加工质量,达到使用目的,零件上的哪一个表面应该先加工,哪一个表面应该后加工。再由二个表面的加工,过渡到三个表面的加工,进而是多个表面的综合加工。

㈥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钳工技能

制约学生钳工技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及改善方法:
实习教师要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因势利导,及时分析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原因,尤其是在以下三个方面找原因,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不断提高钳工操作技能。
1.操作姿势不标准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一个障碍
在练习钳工的初级阶段,学生对钳工的操作动作能较快掌握,但在动作的到位程度和协调上总是与标准差一点距离。当然,让学生的操作动作达到完美的程度是很难的,但正是这种动作的微小变化成为学生的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不能再进一步提高的制约因素。要使技能有更大的提高,就必须让学生克服自身的障碍,在动作上追求完美。我们知道,在机械加工中,机床自身的装配精度、运动精度会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机床的微小振动或位置精度的微小变动都会造成加工精度下降,甚至出现废品。因此,在钳工操作中,实习指导教师要像在机械加工中控制机床的运动精度那样来要求学生的动作,实现动作的标准化和自动化,使每一个动作做到有理、有数、有度。
2.不能按照最佳加工工艺加工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二个障碍
当学生分析工件的加工图纸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考虑方法,最后制订的加工工艺会有很大的差距,而按不同的工艺加工出的工件质量是不同的。最佳工艺过程只有一个,只有按最佳工艺加工的工件才能保证各项精度质量要求。何谓最佳工艺呢?最佳工艺就是工件的最佳加工顺序,即在全面理解图纸的要求下,正确选择加工基准(有时加工基准与设计基准不一致),然后确定各加工面的关系,并通过尺寸换算保证各项加工误差在要求之内。工艺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尤其要用到误差分析、尺寸链计算、加工基准的选择等知识。因此,工艺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加工的逻辑思维过程,它是工件在人脑中的预加工过程,它的每一步都要受到工件整体精度要求的制约,能使所有精度都得到保证的工艺就是最佳工艺。如有的工件需要一次把所有的加工线都画出来后再加工,有的工件需要划一次线加工一部分,然后再画线,再加工。工件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工艺也就不一样。有时可能会因一步之差而造成加工困难,甚至出现废品。这好比人穿衣打扮,先穿内衣,再穿外衣,最后梳头戴帽子,一步接一步,一环扣一环,形成一个完整的最佳过程。有些学生钳工水平较高,但是因为工艺分析不对,没有按最佳工艺加工,致使工件质量难以保证,这就影响了学生钳工技能的进一步提高,甚至会导致学生出现急躁、厌练的情绪。因此,实习教师在指导学生钳工实习时,一定要加大工艺分析的练习力度,多出一些工件加工图让学生分析,然后与最佳方案对比,找出差距,逐步提高,在练习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钳工技能水平。
3.不能正确对待水平停滞的状况是制约学生技能提高的第三个障碍
技能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迂回曲折、波浪式前进的。因此,在钳工技能训练中出现停滞不前,甚至越练越倒退的现象是正常的,它预示着更大的进步就在前面,即出现质的飞跃。在学生练习过程中会有许多制约因素,这些因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因素如学生的身体状况、工具、实习环境等,主观因素如学生练习的精神状态、思维意识水平等。练习的初期是钳工技能的低级阶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阶段,这些因素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此,学生的技能水平提高较快。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技能达到了一定水平,即到了高级阶段,这些因素的制约作用就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正确看待技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状况是学生进一步提高技能的前提,实习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分析这种状况,让学生树立起度过这一阶段的信心和决心,提高练习的积极性,为进一步提高技能扫清思想上的障碍。

㈦ 如何学好钳工

想要成为一个好钳工,首先要有一位好师傅,然后自己能多下功夫,勤学勤问,多向师傅请教。多看一些和工作有关的技术书籍,从理论方面充实自己。不怕苦,不怕累。工作遇到问题多动脑筋,举一反三。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就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好钳工的。

㈧ 钳工必须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有哪些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使用手工工具在台虎钳上、平台上对工件进行各种加工,有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基本操作包括划线、锉削、锯割、錾削、钻孔、锪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套螺纹、铆接、矫正、弯曲、磨削、测量、组装与调试、简单的热处理、涂油涂装等。

(8)钳工训练的先进方法扩展阅读:

主要任务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加工零件,设备维修,制造和维修。

一、加工零件

一些采用机械方法不适宜或不能解决的加工,都可由钳工来完成。如: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划线,精密加工(如,刮削挫削样板和制作模具等等)以及检验及修配等。

装配: 把零件按机械设备的装配技术要求进行组件,部件装配和总装配,并经过调整,检验和试车等,使之成为合格的机械设备。

二、设备维修

当机械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故障,出现损坏或长期使用后精度降低,影响使用时,也要通过钳工进行维护和修理。

三、制造和修理

制造和修理各种工具,卡具,量具,模具和各种专业设备。

㈨ 如何提高钳工实训质量

针对学生的现状,为了提高钳工实习课的质量,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改进办法。
1.端正指导思想,提高认识为适应21世纪教学的需要,应把实习技能的训练作为职业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任务来抓,及时转变偏重理论知识教学、忽视实习教学的观念,充分认识钳工实习课在素质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具体地讲,在职业教学中要确立这方面的教学目标,制订有序的实习计划,同时要有相关的督促、检查及整改措施。
2.养成良好的实习习惯,提高实习课的质量为了提高实习效果,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习习惯。首先,给学生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学生的钳工实习进行规范。制定《钳工实习室守则》和《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制定《钻床操作规程》等规定来规范学生的操作。在实习前,给学生讲清良好实习习惯的每一细节,并让学生明白每一细节的重要性。如在讲解操作台钻时不戴手套的习惯中,引入嵊州市卷烟机械厂的事故:一职工在操作钻床时,就是因为戴了手套,整只手被钻床卷了进去。这一事例能使学生对这一习惯产生很大的重视。其次,在实习的整个过程,要帮助和督促学生建立良好的实习习惯。在实习前,要求学生不仅要预习实习的特定目的、钳工实训台实习方法和步骤,而且还需预习实习所需的工具、量具、设备以及注意事项和实习成败的关键。在钳工实习中,要求学生正确操作常2013年第4期用工量具和设备,要求每一动作规范。锯削时,要求学生注意锯缝与所画线的距离,要求学生注意锯缝是否与非加工面垂直。锉削时,要求学生注意锉削面光线明暗变化。钻孔时,要求学生注意铁屑的长短、钻头进入工件的深度,还要注意钻孔时的声音;用透光法测量时,要求学生注意工件与刀口尺之间光线的粗细。钳工操作时,要求学生及时测量工件的长度、深度、角度、间隙、平面度、垂直度、圆柱度等。平时,要求学生注意各量具的特点、使用方法。制作时,要求学生对测量到的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仔细分析,对钳工操作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钳工实训台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将使用过的工件、余料、工量具按规定摆放整齐,并要求学生对设备及时注上油。要求打扫卫生的学生将钳工桌刷干净,地面扫干净,电风扇关好,电灯关好。接着,在各种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钳工实习习惯评分评定细则》。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运用这一细则对学生的每一行为进行评分。从而调动学生和教师的力量对学生的每一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督。
3.做好教师的示范动作,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教师在演示中要做到:(1)示范动作要规范,且干净利索,不能随意出现不规范动作,造成误导作用。(2)对实习的基本操作和工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首次讲解时,做到边讲边操作,并突出要领。经常使用的工量具应强调注意事项。对钻床的使用还必须着重强调安全文明生产的有关事项。(3)实习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随时出现的错误姿势和不规范动作。(4)实习准备要充分。必须充分考虑到可能会出现的现象,特别是出现书中没有涉及的现象和经验。如有的手锯,所装上的锯条与锯弓不在同一平面,学生锯钢板时,锯缝始终歪向某一侧。只要演示实习中强调在锯削时眼睛盯牢锯条,使锯条竖直向下锯下去,而不是看锯弓,这类错误则会减少很多。实习中不但要讲解教材的有关知识,而且要及时补充工厂中的经验,如缝锯歪了,怎样矫正;三种锉削方法怎样结合使用。(5)分组教学和逐个辅导相结合。游标卡尺、千分尺、万能游标量角器等量具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很重要,它是测量得准的基础,但又很难懂。采用分组教学和逐个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能解决因量具小而看不清的困难。经过教学,往往有的学生掌握了,有的学生还不理解。逐个核查,才能查出谁在滥竽充数;逐个辅导,才能使每个学生掌握。
4.牢牢抓住学生实习的重要阵地,向课堂要效益学生实习时,教师要遵循精讲细指导的原则,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其次,还要做好:(1)指导和督促学生做好实习前的预习,不但要有布置,而且要有检查。(2)统观全局,控制好实习进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特别是当学生初次钻孔时,教师必须在现场逐个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安全的实习习惯,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3)了解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一切情况,不规范的地方要予以及时指正。(4)精心做好小结,对于普遍性的、危险性的、不规范的操作,要分析原因,提出改正的办法。(5)督促学生及时做好结束工作。

阅读全文

与钳工训练的先进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餐厅排长队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534
节税十种方法和技巧 浏览:492
土方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浏览:33
名人有哪些读书方法 浏览: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骤 浏览:938
清洗消毒后病毒的检测方法 浏览:24
缓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浏览:632
种植罂粟的方法 浏览:541
华为手机抖音全部分类操作方法 浏览:950
蓝宝石简单辨别方法 浏览:769
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是用力吐气吗 浏览: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绩的方法 浏览:256
牛疝气图片大全治疗方法 浏览:138
圆形吸顶灯安装方法有哪些 浏览:538
测试用例分析方法 浏览:678
各种花的用量计算方法 浏览:254
布面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6
离婚过错方法律如何定 浏览:346
木工加工方法和技巧 浏览:14
用水管和电线连接方法 浏览: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