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道教的养生之道有哪些
儒家的着眼点在于入世,佛家的着眼点在于出世,道家的着眼点在于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不死。由于道家这一异于儒、佛的独特着眼点,决定了在传统养生、长生的修炼方法方面,道家的地位是最为重要的。较之以治病为根本宗旨的医家以及以技为根本宗旨的武术气功,道教气功更富高层次的功法及精深系统的理论。在中国的佛、道、医、儒、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于养生。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被许多帝王奉为教条。道教养生之道大致可分为十大类。道教养生之道 道家的养生方法
1、导引按摩类
这一类功法是以健身强体为目的的动功,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与服气、存思配合,组成系列功法。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梳头、干洗脸、揉耳运目、仙鹤点水、擦脚心、兜外肾、周身拍打等等。
2、 吐纳行气类
这类功法是以调炼呼吸为门径,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延年益寿效果,并能发放内气利他济人。这类方法包括食气、闭气、炼气、胎息、调息、布气、六字诀等。
3、意念修炼类
除“内丹”堪为不二法门,“行气”久称一树奇葩,其他如守一术、虚静术、存神、内观、定观、冥想、守中、默念、坐忘、守窍、存思术等等,以意念修炼为主,与“内丹周天”、“吐纳行气”鼎足而三。其中“行气”以呼吸修炼为主,“意念修炼法”以意念修炼为主;而“内丹”之术则综合“呼吸”、“意念”。
4、 辟谷断食类
辟谷亦称“却谷”、“休粮”、“绝粒”、“断谷”等,即在一段时间内,乃至长期不食蔬谷和烟火食。我国辟谷起源很早,并不是有了道教以后才有辟谷的。辟谷大略可分为辟谷后服气、辟谷后饮水、辟谷后服食药物三种,一般都与服气等类静功配合。
5、内丹周天类
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炼“丹”的系统修炼方法。在道教修炼诸法中,内丹的理论最称精湛,方法最为周密成熟,堪称道教气功的代表、精髓。内丹的流派分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三丰派、青城派;修炼的方法有十多种,但皆以性命二字为纲宗。就修炼的顺序来说,有修性自然了命的顿法,亦有先修性后修命及先修命后修性的渐法。修性自然了命的顿法,亦称“上品丹法”、“最上一乘”,是炼神之道与禅宗之禅的融合。先修性后修命,为全真道北宗所倡。此法从除情去欲、收心止念。这种丹法的修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百日筑基,炼精化气,亦称为小周天;第二阶段为十月养胎,炼气化神,亦称为大周天;第三阶段为三年哺乳,练神还虚;第四阶段为九年面壁,练虚合道。
6、 滋补服食类
这类养生修炼方法又称为“服饵”、“服食”。所服之物大体可分为草本金石类药物。道教宣扬服食用金石等炼成的丹药可长生。适量的服食灵芝、茯苓、枸杞、大枣、松脂、五味子、人参、干地黄胡麻、五加皮等对人均有滋补作用。
7、香汤沐浴类
所谓“香汤”,就是调进各种芬芳药料的温热洗澡水。香汤沐浴不仅在于洗净身体,涤尽垢腻,反过来对洁净内心起到一定的作用。人的神气自然清朗,有利于养生修炼。道教作道法之前,皆当香汤沐浴。沐浴的香汤常用五种香汤。就是白芷、桃皮、柏叶、零陵、青木香五种香药或香料。其中白芷含有多量挥发油,味芳香,据道教密传,有避邪和去三尸的作用。桃皮是桃树去掉栓皮后的树皮,因其皮含柚皮素、香橙素等,所以气味芳香,具有较强的健脑醒脑作用,且可以杀诸疮虫,止息痧气。柏叶,则具有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止饥的作用。零陵香,对心腹恶气、齿痛、鼻塞皆有较好的疗效。青木香,有升降、利吐的作用。还能清醒毛孔,促进皮下毛细管的血液循环,使沐浴者遍体舒适。香汤要按照一定的配量和火候以及特殊的水、澡豆、蜜汤等加制而成。
8、起居摄生类
摄生类修炼法涉及行止坐卧、生活起居、饮食、语言、情绪等方面。包括四时调养法、情绪调摄法、饮食调养法、起居调养法等。
9、房中养生类
有关医学性保健的方法,古代称之为“房中术”。认为“房中之事能生人,也能杀人 ”,所以道家比较注意房中养生的研究。房中养生类的修炼方法围绕着“养精、固精、保精”,摸索总结出了交而不泄,并能使精气上行补脑。具体方法有“独卧法”、“御女术”、“采战术”、“采补术”、“四季节欲法”、“求子术”、“房中禁忌”等。房中之法有十余家之多,不管是补救伤损,攻治诸病,还是采阴补阳,增益年寿,关键都是落在“还精补脑”上。
10、指印符咒类
道教和佛教密宗一样,也有手印、咒语。道教的手印称“诀”、“手诀”,手指做成诀的姿势叫“掐诀”。诀的种类有数十种,其作用与佛教的手印相同,但手指配合之法则相异。道教的咒语,称为“祝”或“咒”。大约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韵文,第二种是无韵的短语,第三种取自佛教咒语。道教在修炼时,多用咒语,尤其是存思、存服外气一类,在开始做功及做功结束时,都要掐诀念咒。内丹修炼中亦往往用咒语。念咒时不但要掐诀,而且要存思。存思、念咒、掐诀同时配合,有如佛教的三密相应。道教的符篆派,在修炼时,还常书符。符的种类很多,各有其用场,召神制鬼,与气功修炼密切相关。密宗三密的发扬光大以及被人体科学界的认可,更使人们重新审视道教中的诀、咒、符。
小结:道家养生是非常的讲究的,他们的讲究的非常的细致。很多不论是天时地利或者是位置都是非常的讲究的,还有在饮食起居上,这些都是道家养生的精髓,所以道家养生是属于非常的细致的。
拍打头颈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遍为一次。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
功效:这种方法适合在办公室久坐的人,可以缓解久坐或久站后的下肢酸胀、乏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次,1、秒钟内不得多于1、次,30、次为1、组,休息5~10、秒钟。每次锻炼1~2、分钟,每天锻炼3~5、次。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
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
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
功效:经常这样做,可以让皮肤变得光滑、滋润,对改善皮肤问题很有帮助。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同时以意念配合。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
1、夹鼻
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次。
功效:七窍通畅,气血流通,平衡机体,给大脑加压,加强五官功能锻炼,增强对外界不适气候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清醒头脑,治疗鼻炎等鼻部疾病。
2、梳顶
十指如耙,如梳头状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路线:从前额的“上星穴”到头顶的“百会穴”,从后脑“风府穴”到“大椎穴”。然后左右梳顶,前后左右各9、次。
功效:可以使百脉调和,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活跃大脑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同时可以乌发、黑发,防止发根脱落。
3、拉耳
将双掌根用力挤压耳部,不留一丝缝隙。然后猛然拉开,能有开啤酒瓶一样的“砰”声,反复9、次。
功效:可以增强听力,治疗耳鸣和中耳炎,同时对激发、开发小脑,使骨髓充足,产生很好的功效。如果拉耳时耳部里面有隐痛,说明耳有潜在的病因,要坚持做。
小结:道教的养生术比较出名的就是这八个,这些养生术都是要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炼。但是你具体的效果都是没有直接的一个结果,或者是直接的有人做实验,这些都只是传闻和传说。
㈡ 道医养生方法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着名道士,医药学家。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据传孙思邈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在整理和研究张仲景《伤寒论》后,将伤寒归为十二论,提出伤寒禁忌十五条,颇为后世伤寒学家所重视。
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着《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着,对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病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
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着《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欲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极听,目不极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
他对人之衰老过程和表现,心理特征和变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医疗等都有全面的观察和深透的分析。
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与方法,并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
认为服食金丹而成仙是“神道悬邈,云迹疏绝,徒望青天,莫知升举”。
但他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救急济危。他炼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乱,腹病胀满,尸餫e恶风,癫狂鬼语,盅毒妖魅,温症”。
史载其着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着名医学着作。其他如《摄养论》《太清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
㈢ 什么是道家“五术”
山医命相卜。
一、山
所谓“山”,即道家修炼法。就是通过食饵、丹法、玄典、拳法、符咒等方法来修炼“肉体”与“精神”,以达超脱身心的一种学问。借助于自然界,天体宇宙的能量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道家常说的盗天地、夺造化。
道家修炼
食饵——是利用补药、丹药及日常饮食以加强体力,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丹法——是运用道家三元丹法,摄取宇宙能量(真一之气),以运化精、气、神,进而增进体力的一种方法。由量变到质变,达到脱胎换骨,超凡入圣。
玄典——是以老子庄子思想为基础,进而达到修心养性的一种方式。
拳法——是以习练各种内家武术,打通十二经脉,以增强体魄的方法。
符咒——是一种通灵、修炼的法术,其主要作用是调动灵界的能量,避邪镇煞、趋吉避凶等的一种方术。
总而言之,“山”就是利用丹道、武学、食疗等各种方法以培养完满人格的一种学问。
二、医
所谓“医”,是利用方药、针灸推拿灵治等方法,以达保持健康、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此医实包括所有民族医药。
方药——是利用各种药物制成散剂、丸剂来治疗疾病和修炼的一种方术。
针灸——针法和灸法和合称,是利用人的脉络、气血循环的原理,刺激患部,调节人体生物电,来治疗疾病的方术。
推拿----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于人体表的特定穴位,运动患者肢体,借以调节人体的脏腑功能,改变患部的生理病理过程,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方法。
灵治——古代中医就有祝由十三科,利用符咒来调治身心的疾病,掌握人的心灵(心理状态),调节人体生物电,生物场,进而以治疗人疾病的一种方术。
总之,“医”就是利用方药、针灸、灵治等方式,以治疗人的疾病的一种方法。
三、命
所谓“命”,就是透过推理命运的方式来了解人生,分析宇宙自然日月对人体的影响,进而改善人命的一种学问。推命所用的主要方法有几种:“紫微斗数”、“子平推命”、“星平会海”(七政四余)等等。其方式就是以人出生的时间和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
总之,“命”是以推定人的命运,进而达到趋吉避凶的学问,从而改善人类发展的需要。
四、相
所谓“相”,就是观其形而知其义之法。一般大的分为三大类:一为相天(星象),二为相地(风水),三为相人。以观察存在于现象界形相的一种方术。
人相——又分为面相与手相两大类,通过观察面、手部的纹线与气色而了知人吉凶、病理的一种方法。
家相——也就是阳宅的风水,以观察其格局,进行分析来推断对人类所居住的吉凶的一种方术。
墓相——也就是阴宅风水,以通过选地安葬祖先,而达到对后代子孙阴庇的一种方术。
星相——根据日月星辰的位置及其各种变化后,作出解释,来预测人世间的各种事物的一种方术。
总之,“相”是对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作观察,以达趋吉避凶的一种方法。
五、卜
所谓“卜”,它包括卜和筮,其目的在于预测及处理事情,其中占卜的种类又可分为“易占”及“三式占”(奇门太乙六壬因占卜时常用特制的式盘 。)
占卜——所谓占卜,是以《易经》为理论依据,结合天、人、地三界所相互制约而推断吉凶的方法。
奇门——主要着作以《奇门遁甲为代表,通过布局、布斗、符咒等结合,处理事物发展不吉的因素,其主要运用于古代军事。
太乙——主要着作以《太乙神数》为代表,通过十二运卦象之术,是推算国家政治命运、气数、历史变化规律的术数学。
六壬------主要着作以《大六壬》为代表,为三式之最,以占测日用百事为主。
㈣ 道教医药学的主要内容
道教医学丰富而庞杂,其中与中国传统医学具有共同核心的为服食外丹,作为广义的中国医学的重要内容有导引、调息、辟谷、房中和内丹修炼等养生术;另外还有一些带有神秘的巫医色彩的符、咒、祝、斋等。三者浑然一体,构成了道教医学的特色;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发展过程中,其精华部分对中国医学有很大贡献。 以符、咒、祝、斋等作为治病方法,是道教医学中带有巫医色彩的一部分,本无益于健康。但由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医学科学不发达,人们误认疾病的根源是鬼神作祟,故《太平经》在论述医药摄养外,即有“欲治疾病而大开道者,取诀于丹书吞字”之说。直到明代的《无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中,仍有吞符念咒治疗“尸瘵(肺结核病)的记载,但无很大的意义。
㈤ 道教五术是什么
五术是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庞大复杂的玄学(秦汉前称方术也称巫巫术、同西方说法)系统的最主要的分类,一般认为包括山(道家)、医、命、相、卜五类。
术者,道(道指的是天道,也可理解为自然之道)之用也。乃是上古先民借助自然之道,达到各种目的。玄门“五术”,所谓五术,就是“山、医、命、相、卜”这五学问。它是以先民自渡渡人为目标的学问,自然之道与术相辅相成,以术法卫身,以玄功成山、医、命、相、卜真。
(5)道家什么方法治病扩展阅读:
玄学五术——山、医、命、相、卜中,当以属“山”之术中的符咒术最有争议性,最无法以科学的方式来解释存在之真伪虚实,无法证明其功能大小有无。因此,信与不信者之间,可谓壁垒分明,毫无交集、甚难沟通。
深信者,视之为人生珍妙或天下法宝,而悯诚意专,奉行不仁心诚则灵。不信者,斥为荒诞不经、盲目迷信、愚昧愚行。不过,半信半疑者,恐居于最大多数,而且是疑问疑情者最多。
唯,若有需要运用符咒术的时候,多半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偶尔会试试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道家五术
㈥ 道教道术有哪些
第四个道术,浅谈五雷法
五雷法,指包括但不限于五雷掌,五雷印,五雷符,五雷水等,形式多样,效果也参差不齐,就像可以砸核桃的诺基亚和华为p20一样,同样是手机,性能、功能都有极大差别。
但不可否认,即使是最差劲的五雷法都有很广泛的用途。
五雷法可退煞,若有人遇到犯煞方,五雷法可解。
五雷法可退精怪鬼祟,凡精怪或鬼魂作怪,五雷法可解(包括附体)。(若自身修为不够或遇到有些强得离谱的可能打不掉)
五雷法可退邪神,凡邪神作乱,五雷法可退之。
五雷法可镇宅,五雷掌或五雷印,盖在门额上即可;五雷符需贴到门额上;五雷水净撒四方均有镇宅之效,其中以镇宅符效果最为持久。
五雷掌可碎结石,以五雷掌轻击患处即可,见效很快,但需谨慎拿捏观想内容,且若对孕妇使用,流产者八九。
另,据某师兄说,五雷法可收惊、招魂,且可以客串电击器起搏,未曾验证。
今天有空,再写点儿东西吧,先声明一下,本文中阴法和阳法,是从阴神阳神的概念中拿出来的,阴为虚,阳为实,阴治邪,阳打人
㈦ 道家针灸真的治病吗
针灸的作用体现在几个方面:一则,缓解病人的各种不适症状,特别是止痛,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能让病人打开胃口,睡好觉。我认为这一条的价值非常大,这也是我强烈建议用针灸治疗晚期癌症的原因所在。即使不能挽救病人的生命,至少,可以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这也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有不少癌症晚期患者出现剧烈不适,包括疼痛、腹部胀满等,用中医治疗一段时间后,病人至生命最后一天,亦未再出现剧烈的不适症状;
二则,改善体质,扶助正气,让五脏六腑和经络气血趋向平衡。常有人说,针灸治标而已。其实,这个观点并不正常。我临床观察到,针灸不但治标,能改善症状,亦能治本,能让病人正气健旺,让病情整体减轻。尤其是早期癌症患者,及时选择针灸,意义非常大;
三则,改善病人的情绪。不少癌症患者忧虑不安,或恐慌,或悲观,这些都是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伤损正气,会导致正气下降。正气一虚,邪气更炽,无益于康复。而针灸之后,我观察到,不少病人负面情绪渐渐消失,人变得更有正面情况,对于治疗也更有信心,也更愿意与家人交流其;
四则,减少某些西药的毒副作用,甚至减少一些止痛药的用量。我临床观察到,当病人剧烈疼痛而不得不服止痛西药时,用针灸不但可以缓解症状,进而可以减少或停用止痛西药。这也是病人非常欣喜。况且,不少西药有巨大的毒副作用,用针灸不但能减少西药用量,还可以缓解西药的毒副作用。
临床上我几乎每天都会诊治一些癌症患者,并且,我都建议用针灸治疗。事实证明,针灸的疗效非常高。一般来说,针灸后病人的各种不适症状都可立即好转,让病人迅速体会到中医的作用。这样病人也会对中医产生信心,进而愿意选择中医继续治疗。
中医治疗癌症,不是只有汤药内服,还有针刺,有艾灸,有推拿,有中药外敷,有刮痧等等。医生当根据具体患者的具体病情,以合理选择这些中医治疗手段。以我的临床经验来看,中医治疗癌症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㈧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
方法/步骤
一、道教养生要求人们重视自己思想道德晶质的修养,这是养生长寿最重要的前提条件。道教先贤曾这样教导养生者,“养生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自行。自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也就是说,道教在修炼养生中常讲的要修仙道,必先修人道,人道不修,仙道难成。
为了强化养生者的思想道德修养,道教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强调必须要做到与人为善,积功累德,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诸恶莫作,诸善奉行,救人之急,悯人之孤等。通过这些具体的道教行为规范,净化社会,净化人们的心灵,最终就可达到不求寿而寿自延的目的。
养生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
二、道教养生素重炼气之法。这是一种动静结合以养护元气为主的养生之道。道教认为,人的元气为生命之源,得元气则生,失元气则死,欲保生命之体,就必须养气。养气分为服气和行气两个方面。服气即吸收天地之生气,具体操作时应该注意:时间以每天清晨为主,以晴天为主,端立或平坐,闭目叩齿,舌抵上颚,津液回咽,吸气平稳适度有力。
行气的要求是以我之心,行我之气;适我之体,攻我之疾。实际就是用体力真气抵抗外部邪秽之侵袭,从而达到气血两旺,身体免疫力增强的效果。道教服气、行气早已成为气功修炼的基本要领,同时也被医学界所推广,用于治疗很多慢性顽固性疾病。如养生治病的呼吸行气的“呵、呼、咽、吹、嘘、唏”六宇诀即是最好的例证。
养生 道家有何等养生方法
三、道教养生十分注重适度锻炼,而且必须持之以恒。生命在于运动,这是养生的基本要求。有病者要注意锻炼,无病者也应该经常加以锻炼。锻炼身体能够强筋骨、健精神、增食欲、活气血、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为此,道教的修炼者发明了武当拳、太极拳、形意拳、太极剑、八段锦等等。
当然,锻炼的方式很多,打拳舞剑、长跑短跑、散步淡心、跳舞做操等。人们可以根据身体的承受能力选择其中的若干项作为锻炼的基本方式。锻炼身体切记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断才能收到强身健体的理想效果。这是益寿延年、养生强身的治本之道。
㈨ 祝由术治病口诀是什么
截止目前,并没有文献记载祝由术的治病口诀。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国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祝由治病简介
祝由治病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祝由十三科的治病方法,由于历史的原因,祝由治病一直只在道家及民间秘密流传,被极少数人掌握应用。祝由治病现在还无法用现代科学理论加以解释,但疗效却不可思议,看似简单实则深奥,看似神秘实则科学。
祝由有一种信息物质的存在,有穿透性。祝由的特性和功效是多方面的,利用祝由可传递、接收、凝集、储存宇宙信息为自身和他人治病。治病简单,方便,快速,不消耗自身精气,以发挥宇宙信息应有的能量,对治疗疑难怪病有不可思议的功效。
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在古时候,在缺医少药的环境中,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