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哪些
农药喷洒到作物或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由于光照、自然降解、雨淋、高温挥发、微生物分解和植物代谢等作用,绝大部分已消失,但还会有微量的农药残留。残留农药对病虫和杂草无效,但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会造成危害。因此,控制农药残留须做好以下几点。
(1)合理使用农药
应根据农药的性质、病虫草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辩证地使用农药,力争以最少的用量获得最大的防治效果。在合理用药方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对症用药:根据病虫草害的发生特点,选用最有效的农药产品。抓住病虫草害发生最关键时期和薄弱环节适时使用农药。
②严格掌握用药量:按照农药标签所规定的用量喷药,要求把药剂均匀地喷施于作物上,避免重喷和漏喷。
③改进农药性能:如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药液的展着性能。
④合理混用农药:在使用农药时,必须合理地轮换交替用药,正确混配、混用,防止单一长期使用一种农药。
(2)安全使用农药
要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要求,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果树、蔬菜、中药材、烟草等作物上使用。施用时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内进行。
(3)采取避毒措施
在遭受农药污染较严重的地块,一定时期内不栽种易吸收农药的作物,可栽培抗病、抗虫作物新品种,以减少农药的施用。
(4)综合防治
积极开展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实行农作物的合理轮作和倒茬。
(5)掌握收获期
不允许在安全间隔期内收获和利用栽培作物。各种药剂因其分解、消失的速度不同,作物的生长趋势和季节也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安全间隔期,收获时该作物离最后喷药的时间越长越好。
(6)进行去污处理
对残留在作物、果蔬表面的农药可做去污处理,如通过曝晒、清洗等方法,也可减少或去除农药残留污染。
(7)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由于农民欠缺有关农药法律、法规及农药毒性科学方面的知识,因此,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发放有关资料,来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培养其责任感,营造一个控制农药残留污染的氛围。
(8)加大农药监督管理
控制农产品残留,必须加强农药市场管理,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药产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高毒农药和农药复配制剂中掺杂高毒农药成分的违法行为。加大农产品监测力度,完善农产品检测手段,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要严格控制销售,从而达到控制农产品农药残留的目的。
② 农药残留怎么去除
对于体内的农药残留,我希望您能先确定一下,医院说的是哪种东西,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农药。而很多东西也不是只有农药中才有,比如农药中的某些物质就可以用在蚊香、清新剂等等日化品中。
如果的确是农药残留,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性质,对人体有不同的伤害,有慢性的,有急性的,有影响内脏的,有影响血液的。这其中还有残留量的不同,所以需要请医生具体检查后治疗。
人体本身就有自我排毒功能,很多网站也介绍了排毒的方法,比如说多喝白开水、适当运动、多休息、吃些蜂蜜、芦荟、绿豆、苦瓜、胡萝卜、木耳、海带、菠菜、黄瓜、冬菇、芹菜、绿茶、生姜等等等等。慢慢的,农药毒素就可以排出来了
③ 关于食品中药残和农残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步骤是怎样的
农残检测的方法实在有太多了,还是要看你具体分析哪一类的,单成分或是多成分的?
④ 农药残留怎么解决
如何去除农药残留?
方法一用清水至少泡30分钟
这是大家熟知的方法,先用清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剔除可见的有污渍部分,然后用清水盖过水果蔬菜部分 5厘米左右,流动水浸泡应不少于30分钟。必要时可加入水果蔬菜清洗剂,增加农药的溶出。如此清洗浸泡2~3次,基本上可清除大部分残留的农药成分。(据北京农大等研究机构的试验,简单地用水浸泡只能去除约10%-20%的农药残留;专家们提倡用流水清洗,否则农药溶于水中后又可能反渗透到蔬菜里面;但流水清洗会比较费水。)
方法二先用碱水泡再用清水冲
大多数有机磷类杀虫剂在碱性环境下,可迅速分解。所以,建议在果蔬用清水洗净后,用清水加入适量小苏达,把果蔬浸泡10多分钟,然后再用清水洗干净即可。
方法三烹饪前先焯一下
许多老人习惯在做菜前先把主料放在热水里过一遍,称为“焯”。很多杀虫剂在高温时会迅速分解掉,将蔬菜放在沸水中捞一遍,可以较好地清除其残留的农药。
方法四利用太阳光杀菌
营养专家丁毅建议,有些不急于吃、又能储存的蔬菜,可利用太阳光的消毒功能分解农药。比如豆角、茄子、胡萝卜等,买回来后,可以放在太阳光下照射10分钟左右。如果嫌太阳光照射菜会蔫,也可选择在室温下存放,一般存放24个小时左右,残留的农药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分解和消失,因为空气中的氧对农药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方法五利用活氧解毒
氧是比较稳定的分子结构,其氧化能力远不如臭氧。臭氧(活氧)由一个氧分子携带一个氧原子构成;氧原子具有极强的活性和氧化能力。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型环保小家电“活氧解毒机”或“多功能活氧机”,实际上就是利用活氧的强氧化能力分解果蔬表面的残留农药。由于臭氧在水中的氧化分解能力比在空气中更强、更快速,因而,用活氧水清洗蔬菜水果有很好的去除农药残留的效果。
方法六去皮前应先清洗
对于带皮的水果、蔬菜,一定要洗净后再去皮。有些人不洗净就直接去皮,这样很容易将外皮的有害物质带到食用部分,危害健康。
⑤ 中药材农残怎么解决
只要是根块类药材 一般是不会农残的,有农残的估计是无法解决的。
⑥ 如何去除农药残留
农药是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农药在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农药也有效的调节了植物及昆虫的生长。但是,农药残留问题却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可见,在日常饮食中有效降低食物中农药残留是一件关系全家人健康的大事,值得各位妈妈认真思考并付诸行动。 第一、食物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农药可对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肝脏、肾脏等器官系统产生直接损害,而且农药在体内蓄积不易排出,当达到一定量时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安全。例如早期使用的有机磷农药对人或哺乳动物有较大的毒性,大量接触或摄入可致急性中毒甚至死亡。而且,一些农药还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并具有一定致畸性。此外,农药也是人体致癌、致突变等的根源之一。 第二、食物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来源: (一)施用农药对农作物的直接污染:农药残留存在于农作物的外表或内部,其污染程度主要取决于农药的性质、剂型、施用方法以及所施农药的浓度、时间间隔、频率,农作物的品种、生长发育阶段及食用部分,此外,气温、日照、风速及降雨等均可影响农药的清除和降解。 (二)农作物从污染的环境中吸收农药:由于长期施用农药和工业“废气、废液、废渣”的污染,大量农药进入空气、水和土壤,成为环境污染物。一些农药甚至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降解掉,农作物便可长期从污染的环境中尤其是从土壤和水中吸收农药。 (三)通过食物链污染食物:例如,农作物被污染或施用农药后,其残留的农药会随着饲料或食物进入到动物或人体内,而人又通过食用污染的肉、蛋、奶等动物性食物增加体内农药的残留量……这也正是农药通过食物链而逐级浓缩。 此外,食物在贮存、加工、运输、销售以及动物饲养、农药勿食等过程中都可能造成农药的大量残留。 第三、降低食物中农药残留的具体措施: (一)洗涤:这是降低农药残留最为常用的方法,可以去除农作物表面大部分农药残留。一般采用的洗涤方法有热水烫洗、碱水洗涤(可以自己配制小苏打溶液)、专用蔬果洗涤剂洗涤以及用淘米水清洗蔬果等。而且用以上方法洗涤后必需用清水反复冲洗干净。 (二)去皮:农药残留多分布在食物表面,因此,去皮可以有效降低农药残留,如苹果、柑橘、梨、葡萄以及马铃薯、冬瓜、胡萝卜、黄瓜等蔬果类。尽管从营养的角度有所损失,但是从安全角度看有时也是值得的,尤其洗涤后仍不能确保其安全时可剥皮再食用。 (三)放置:农药多具有挥发性,因此,新采摘或购买回来的食物原料,在加工制作之前最好放置一段时间,以利于挥发掉部分农药。尤其韭菜等叶菜中农药残留相对较高,可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充分浸泡清洗食用。 (四)购买安全性较高的标识产品:目前有机食品逐渐走进人们的餐桌,由于生产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且不采用转基因技术已成为“安全、营养、健康”的典型代表。此外、绿色及无公害食品在农药选用、残留等方面都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建议购买时优先考虑。 此外,建议各位妈妈多挤出点时间,走进厨房亲手烹调制作宝宝及全家人的主食和菜肴,尽量减少外出购买现成食物,这样在原料选择、清洗、烹饪等方面都可以更为放心又节约了成本,而且还能与全家人一起感受家的温暖气氛。(作者:田金珠)
⑦ 简述农药残留检测前处理步骤及检测方法
检测前处理程序
经典的农药残留分析步骤通常是:水溶性溶剂提取- 非水溶性溶剂再分配- 固相吸附柱净化- 气相或液相色谱检测。其中提取和净化是前处理部分,样品前处理不仅要求尽可能完全提取其中的待测组分,还要尽可能除去与目标物同时存在的杂质,避免对色谱柱和检测器等的污染,减少对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量检测是微量或痕量分析,必须采用高灵敏度的检测技术才能实现。自20世纪50年代,各国科学家就开始研究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常规检测的分析方法有光谱法、酶抑制法和色谱法。
1、光谱法
光谱法是根据有机磷农药中的某些官能团或水解、还原产物与特殊的显色剂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氧化、磺酸化、络合等化学反应,产生特定波长的颜色反应来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检出限在微克级。它可直接检测固体、液体及气体样品,对样品前处理要求低、环境污染小,分析速度快。
但是,光谱法只能检测一种或具有相同基团的一类有机磷农药,灵敏度不高,一般只能作为定性方法。
2、酶抑制法
酶抑制法是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活性,造成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积累,影响正常神经传导,使昆虫中毒致死这一昆虫毒理学原理进行检测的。
3、色谱法
色谱法是农药残留分析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根据分析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的不同达到分离目的,并将分析物质的浓度转换成易被测量的电信号(电压、电流等) ,然后送到记录仪记录下来的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4、快速检测技术
常见的有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和活体检测法等。
化学速测法,主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水解产物与检测液作用变色,用于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但是灵敏度低,使用局限性,且易受还原性物质干扰。
免疫分析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和酶免疫分析,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分析(ELISA),基于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识别和结合反应,对于小分子量农药需要制备人工抗原,才能进行免疫分析。
酶抑制法,是研究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快速农残检测技术,主要根据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酶的特异性抑制反应。
活体检测法,主要利用活体生物对农药残留的敏感反应,例如给家蝇喂食样品,观察死亡率来判定农残量。该方法操作简单,但定性粗糙、准确度低,对农药的适用范围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