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健康休息训练方法

健康休息训练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21 16:52:10

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休息方式

科学地休息

前面说过,过度的脑力劳动,精神过于紧张,又无适当的休息来调节,易患神经衰弱。但有的病人说:我工作学习并不紧张,没有多少事可干,下了班又尽量休息,为什么还是得了神经衰弱呢?
在紧张的工作一段时间后,休息一下是必要的,列宁说过“不会休息的人也就不会工作。”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如何采取科学的休息方法呢?
睡眠是一种很好的休息方式。白天紧张地劳动,晚上酣然入睡,醒后又精力充沛地进行新的工作。但是睡眠时间的长短与休息的质量又不完全成正比。也就是说休息的好坏与睡眠的时间、质量都有关系。
大脑皮质有140亿个神经细胞,它们大小、神态、功能都不一样,并排列组合成许多不相同的联合区,控制人的各项活动,它们需要轮换使用,交替休息。休息一般分为“安静休息”和“活动休息”。所谓“安静休息”是指使肢体或大脑放松的休
息方法,如在工作或学习之余,坐下来喝茶,或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安静休息主要是使肢体放松,但大脑却往往还在活动。我们一般不可能使大脑不思索,当然练气功的可使人脑处于一种“静止”境界。所以安静休息为体力劳动者采用。
“活动休息”则是一种活动方式的休息,如体育活动、跳舞、唱歌等。这些活动可使神经系统在变化多样的环境下接受丰富而适应的刺激,特别是未曾预料的良性信号(如相声笑料、足球赛中足球入网)是神经系统的最佳状态,有利于消除疲劳,恢复精力。
应该选择哪种休息方式最好呢?这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爱好、身体状况、环境条件等)和疲劳的来源而决定,总的原则是以消除疲劳,精力充沛为适当。
着名心理学家谢切洛夫曾做过一个实验。用二种方法使疲劳的右手得到恢复:一是让两手都静止休息;一是在右手静止休息时让左手进行适当活动。然后在疲劳测量器上对右手的握力进行测验,结果证明在左手活动的情况下右手的疲劳消除更快。这个实验表明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所以要有计划,使大脑各部分及躯体各部分轮流活动间隔使用。如一个人站久了的时候,坐下来就是一种休息。但对一个坐久的人来说,站起来也是一种休息。学习思考问题时间久了,可以听听音乐,活动一下肢体使大脑得到休息……。切实有效的休息是防治神经衰弱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学安排休息时间
人活着就要工作,工作目标定位是建立规律的生活节奏劳逸适度的前提。目标定位高低、好坏都会直接影响有规律的生活节奏建立。一般说,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可谓是一个工作周期,当你潜心钻研,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时心情会豁然开朗,那种愉悦之情会油然而生,这种成功之欢悦心理对消除疲劳颇有裨益。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愉悦心情,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工作目标定位要确切,同时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增强决断能力,切忌漫无边际陷在讨论再讨论、研究再研究之中。笔者亲身经历过起草一份工作报告,十几个人凑在一起,今天讨论,明天修改,前前后后历时一个月,先后修改了7稿,最后,领导听了还是第一稿好。这种工作方法,说重了是在糟塌人才,是最容易导致疲劳,有碍健康。另外,对一时无法实现的目标,也不要白白地呕心呖血,否则会弄得精疲力尽。
有人观察,人的精神状态,一般在上午8时,下午2时和晚上8时最佳,最佳状态持续2小时左右各有一次回落。如能利用这种起落变化,科学安排作息时间,是建立有规律生活节奏最好办法,就能最大限度发挥智慧和潜能,既能保持大脑良好活动状态,又能增进健康。但是,真正做到是不那么样容易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不管工作多忙,任务多重,一时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做不到,那么无论如何要给自己留出一定“喘息时间”。比如,阅读、写作1小时后,最好休息片刻。连续写作、阅读时间再长也不要超过2小时,否则,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非常容易产生疲劳。此外,做实验、开会、作报告也最好中间安排一下休息,室外活动活动,再继续进行,看起来占用了一定时间,但从总体来看,从长远来看还是值得的。

❷ 健康锻炼身体的方法有哪些

1、耐力训练项目
适用于健身、改善心、肺及机体代谢功能、恢复体能。如医疗步行、健身跑、骑自行车、游泳、划船、登山、跳绳、跑步平台、上下楼梯等属于周期性、节律性反复的运动及球类运动项目。
2、力量性训练项目
适用于增强肌力、改善关节功能和消除局部积聚的脂肪,可选用各类专门的肌力训练设备进行。
3、放松性训练项目
适用于放松精神和躯体,以消除疲劳和防治多种身心疾病。可以选用散步、太极拳、放松体操、保健操、气功及按摩等。
4、矫正治疗性项目
适用于治疗某些疾病和伤残的患者,有针对性的医疗体操及按摩。如呼吸体操,用于治疗哮喘、肺气肿。锻炼腹肌的体操用于治疗内脏下垂。脊柱矫正体操,用于脊柱侧弯的矫治等。
5、改善关节活动度和灵活性的训练项目
适用于关节活动障碍和关节慢性疼痛及维持关节的灵活性。如关节的伸展运动体操、关节松动术、各种关节活动训练器训练等。

掌握科学健身的关键
合理的运动频率目前国际上多数采用每周3~5天(次)的频率,低于每周3天(次)则无效果。
合理的运动强度在正常情况下,居民可以通过简单的方法自测锻炼是否适度:在运动后即刻测量脉搏,如脉搏为170次/分,减去年龄(比如年龄为70)=100,则说明运动强度适宜。若明显超过此值,则说明运动强度过大。运动后如出现头痛、头晕、胸闷、气急、食欲减退、睡眠不好等情况,也说明可能运动过量了。
合理的运动时间所谓运动时间是指连续运动的时间,一般20~30分钟比较适宜。但刚开始锻炼应注意控制连续运动的时间,最好运动5分钟,休息两分钟,可根据身体情况灵活掌握。

掌握运动注意事项
★不要饭后立即运动。
★最好在早上6点后、下午4点左右运动。
★运动前要进行5~10分钟的准备活动,运动后要进行身体整理。
★运动后5分钟应测量脉搏频率,恢复至运动前状态为正常。
★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或进餐。
★快走或慢跑是适合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所选择的运动项目,但要到空气新鲜的平路上进行。正确的跑姿为:头正对前方,肩部适当放松,摆臂应是以肩为轴的前后动作,肘关节角度约为90度。从颈到腹保持上身直立的状态,躯干不要左右摇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腰部要自然挺直,大腿和膝用力向前摆,而不是上抬。脚应落在身体前约30厘米的位置,防止步幅过大。否则小腿前伸过远,会导致足跟着地,产生制动力,容易对骨和关节造成损伤。

❸ 健康体育锻炼有那些方法

首先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健康,洛克说过,“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全的身体。”这说明健康的身体对人的精神的巨大影响。
然后,通过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必然要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这方面主要是关于体育对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作用。
还有,体育的理念通过体育组织、体育训练、体育比赛等形式产生和传输出来,这是通过体育活动内化人的体育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是劳动的产物,人们通过体育运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使自身融入到社会中。另外,集体运动使体育更加趋向于团队协作,因此增加人与人的凝聚力,个体在体育活动中能够充当一员,也能够独领风骚,因此会使自身在群体中的位置发生改变,这也就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在身体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 减低儿童在成年后患上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机会.
3、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5、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心理上: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❹ 正确的锻炼方法是不是锻炼一天、休息一天

凡事无绝对,
练一休一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健身人群来说还是可取的。

练一休一的方法

如果你是刚接触健身的新人,保持这个频率也是可以的,具体来说看你练后的肌肉酸痛感程度,有的人练一次肌肉酸痛感很强,导致两三天都无法训练,保持练一休一的频率是很难的。

不过如果你的身体适应了,并且你可以保证每一次的训练质量和强度的话,练一休一保持下去还是非常不错的,做好肌肉的分化,不要总是练一块肌肉,比如:

胸,三头
→休息
→背,二头
→休息
→肩
→休息
→腿,这样一个频率的话是非常不错,期间可以穿插腹肌训练。

不过考虑到人的懒惰性,往往在会休息过头,很容易放弃训练,这个就需要你有足够的
自律性
保持下去。

自律性

还有就是随着健身时间的增加,你的身体慢慢适应了你现在的分化,可能会导致你出现瓶颈期,适当的改变一下也是不错的,比如:
连三休一,练五休一
等等。不过这个需要你足够好的状态去面对。

连三休一,练五休一

其实最终来说健身的频率还是要决定于你
个人的疲劳程度,
如果状态好可以多练一练,如果状态不好适当休息也不是不可以,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来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去遵循一个原则。

个人的疲劳程度,

人都有状态充沛的时候也有情绪低迷的时候,状态好可以天天练,状态差情绪低迷休息好在战,也是对你身体对你训练负责。

以上就是对你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小方爱举铁!每天分享健身知识,助你练就好身材!欢迎关注!

❺ 有哪些可以高效休息的方法

1、要休息先断网。

远离互联网,关闭手机的消息推送,感受到“活在当下”的快乐。

2、完成一个番茄钟(25分钟),休息5分钟。

短而频繁的休息比长时间工作,然后长时间休息更好,而且这种短休息要从上午就开始,不要等到下午很累时才开始做。

3、休息时间与同事闲聊。

可以在休息的茶水间与同事聊天五分钟,而不是低头玩手机,与“互联网上的人”聊天。

4、发呆,做做白日梦。

放松的时候不要在脑中思考工作的问题,试着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干。

5、休息的时候离开办公室。

研究表明,午饭时不与同事一起吃,休息效果更好;午餐后还可以离开工作环境,在附近散步一会。

6、给大脑换档,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休息。

安静的聆听一段你最喜欢的音乐;画一幅简单的插画或者描绘周围的小物品;玩一个烧脑的数独游戏都是不错的选择。

7、午休的时候小憩一会儿。

即使只有10~20分钟的小憩,也能有效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但午休不要超过40分钟,否则就会进入深度睡眠,导致很难醒来,且醒来后会感觉到无力、头晕脑胀,对晚上的睡眠也会造成困扰。

8、伸伸懒腰,做几个伸展运动。

伸懒腰可使全身大部分肌肉收缩,改善血液循环,带走肌肉中的代谢产物,消除腰背甚至是全身的疲劳感。

9、久坐或保持同一姿势时间过长时,站起来活动一下。

将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大幅度的绕动脖子,顺时针、逆时针各10圈。双臂以肩为轴向前绕10圈,再向后绕10圈,由慢至快,连续做3~5组,注意动作幅度要大。站立姿势,原地前后踢腿,左右各10次。

❻ 跑步之后怎样进行休息调整

恢复,休息方法:
1. 在高强度的跑步中增加热身和放松环节,在间歇跑每组之间以慢跑快走代替原地休息。合理安排跑步计划,高强度的训练彼此间隔开,给予合适的时间进行超量恢复,比如周一速度训练,周二休息或者交叉训练,周三轻松跑,周四中高强度的节奏跑,周五休息或者交叉训练,周六长距离,周日休息。每隔几周安排一次减量调整周,比如每三周安排一周减量周,跑量是平时的60%。纪录自己的晨脉,如果比平时高出10%说明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避免当天安排高强度训练。

2. 高强度和长距离跑步之后及时补充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通常认为最关键的时间段是跑步结束后30分钟之内,此时身体胰岛素敏感性最高,以4:1左右摄入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有利于合成糖原,修复肌肉组织,对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跑步之前可以准备好两根香蕉,或者一小碗粥,冲一勺乳清蛋白粉,跑步结束后,一边放松一边补充营养。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也要持续进食或者吃正餐。

3. 保证充足的睡眠,很大一部分身体恢复和组织修复都在睡眠中进行。很多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会有长达10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果有条件,可以中午小睡一会儿,有利于恢复。

4. 营养。摄入足够的能量来弥补跑步中消耗的卡路里,通常60%的能量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要注意跑步前和跑步后以精细碳水为主,吃饭时最好以粗粮,蔬菜为主。有一部分耐力跑者摄入大量脂肪代替碳水化合物,称为生酮饮食(nutritional ketogenic diet)。有研究表明生酮饮食能提高运动时脂肪利用率,提高最大摄氧能力,减少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等好处,当然也有负面影响,全面评估下来不见得比高碳水化合物饮食更健康。omiga-3脂肪酸有利于维护心血管和关节的健康,是跑步者常用的营养补剂。铁制剂和钙预缺铁性贫血和应力性骨折,跑量大者适当补镁有利于提高表现。服用抗氧化剂是否有利于消除跑步中生成的氧化产物在科学界有争议,所以不必额外补充,摄入大量蔬菜水果即可,有好处没坏处。

5. 虽然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但大量跑步者的经验表明,跑步后穿着压缩裤,压缩绑腿有助于加速恢复,减轻延迟性肌肉酸痛。

6. 滚泡沫轴和按摩。 滚泡沫轴是普通跑步者最有效的恢复方法,能舒缓筋膜,促进血液循环,拆散软组织粘连和疤痕组织。还能自我检查伤痛,提早预防。

7.其他方法,虽然不能证明对恢复有效,但是还是有很多跑步者采用,如果自我感觉舒服愉快即可实施。比如冰水泡腿,拉伸,慢跑。

❼ 高强度训练时,该如何休息呢

某海训场上,战友们正在进行5000米武装泅渡训练。战士小程结束训练后体力透支,坐在地上休息。站起来时,他感觉自己头晕目眩,走路摇摇晃晃。“高强度训练后不能立即坐下或蹲下。” 健康医学科主任于海霞告诉小程,高强度训练后立即坐下休息,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小程的情况并非个例,不少战友训练后习惯立即休息,以缓解身体疲劳。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

身体在高强度运动后,血液循环速度加快,如果马上坐下、蹲下或躺下,高速运转的血液突然受阻,会使人体器官供血、供氧、供能不足。同时,血液循环不畅会使血压瞬间降低,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出现恶心、呕吐、晕眩等症状。此外,高强度训练后马上休息,呼吸频率骤减,可能导致人体短时间缺氧,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高强度训练后如何科学休息?

4.不要骤降体温。

高强度训练后,人体血管扩张、体温升高、毛孔舒张、排汗增多,立即走进空调房或在风口休息,会使皮肤紧缩闭汗,导致感冒、腹泻、哮喘等病症。

5.不要大量吃糖。

有的战友在高强度训练后喜欢吃巧克力等甜食,以补充体力。人在剧烈运动后吃甜食会消耗大量维生素B1,从而感觉倦怠、疲惫、食欲不振。建议官兵训练后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动物肝脏等。

阅读全文

与健康休息训练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香梨鉴别方法 浏览:296
喷枪喷漆枪的使用方法 浏览:597
检测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浏览:351
餐厅排长队的技巧和方法 浏览:534
节税十种方法和技巧 浏览:492
土方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浏览:33
名人有哪些读书方法 浏览: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骤 浏览:938
清洗消毒后病毒的检测方法 浏览:24
缓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浏览:632
种植罂粟的方法 浏览:541
华为手机抖音全部分类操作方法 浏览:950
蓝宝石简单辨别方法 浏览:769
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是用力吐气吗 浏览:169
如何提升考研成绩的方法 浏览:256
牛疝气图片大全治疗方法 浏览:138
圆形吸顶灯安装方法有哪些 浏览:538
测试用例分析方法 浏览:678
各种花的用量计算方法 浏览:254
布面的制作方法视频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