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应对考试前产生的焦虑
怎么应对“考试焦虑”呢?
焦虑是一种情绪,我们可以用管理情绪的方法来帮助自己控制“考试焦虑”的水平和影响。具体的方法如下:
01
增加觉察
观察和描述是调整我们“焦虑”情绪的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我们会出现“考试焦虑”,以及知道因为“考试焦虑”带来的身体反应和内心的想法。
(“触发事件”可以是一道没法解出来的题目,可以是父母的一句话,可以是任何触发我们的环境刺激;由“触发事件”会引起我身体、想法、行为、情绪的改变,而之后的结果也可能称为新的“触发事件”,比如你的拖延会造成你更多的后悔和自责)
02
核对事实
很多情况下,考试焦虑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担心和恐惧,我们想要改变这种担心和恐惧的程度,可以通过分析上图“内心想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当我们审视了想法和事实后,也许我们的“焦虑”就发生改变了。
(焦虑的“灾难化假设”:很多情况下,一个担心或想法会引起下一个担心和想法,我们会自动地联想到最坏的结果)
(核对事实的方法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的想法符合事实吗?2、发生的概率有多少?3、有没有例外?)
03
聚焦当下
如果说,我们的注意力像一个手电筒,在焦虑的时候,它通常指向未知的将来,就好像手电筒的光打在一个巨大的黑漆漆的深渊里,没有一丝的反射,让我们更加手足无措。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手电筒的光聚焦在脚下呢,至少我们可以安全地往前走。
(情绪相关的脑科学研究发现,简单地关注呼吸就能让我们得到放松,或者你可以采用“鼻吸口呼、吸短呼长”的方式,让自己重新冷静下来)
(五感练习: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的观察和体验中回到此时此刻来)
“聚焦当下”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当我们觉察到自己又在担心未来的种种“可能”时,可以轻轻地提醒自己,回到当下来,看一看我们身边有什么?听一听,周围有什么声音?闻一闻,有什么味道?感受一下自己身体的所有感觉。再看看自己现在要做什么,那就全身心地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去吧。
04
积累正性情绪
通过运动、喝茶、音乐等休闲活动,可以让我们积累很多正性的情绪,或者我们也可以从较容易的题目和任务开始,建立“掌控感”和自信心,这些正性情绪会像我们人生的清泉一样,滋养我们成长。
(引自Fredrickson, B. L.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3), 218-226.)
05
给父母的建议
在这个紧凑的学期,考试焦虑也许会更多地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们不能通过压抑孩子的情绪来减少他们的反应,因为焦虑情绪是一种自然的反应,压抑会使“焦虑”雪上加霜。父母们可以通过让孩子练习以上四种方法,让他们逐步掌握控制焦虑和聚焦当下的技巧,这种情绪调节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的情绪中,如愤怒、嫉妒等。当然,父母们首先要自己学会这个技术,通过言传身教,更好地帮助孩子。
2. 如何调整孩子的考试焦虑
首先要明确考试的目的,对于教师来讲,考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缺陷或漏洞,然后通过自我进一步的总结和反思,找出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的方法,进而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中更好的加以运用;对于学生来讲,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查缺补漏,发现自己的不足(看看在哪些方面还不够扎实,那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做题是否符合规范等等),然后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和提高;对于家长来讲,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和引导孩子找出考试所暴露的问题,比如努力程度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不会科学用脑学习效率不高等等,然后诱导孩子自己了解自己→自己发现自己→自己肯定自己→自己超越自己。
其次,发现孩子的考试成绩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之后,首先,不要过分去关注考试的分数,而是引导孩子恰如其分分析自己“考试成绩下降”的原因,不仅要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应方法,还要找出进一步提高的措施,切实做到查缺补漏,以达到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高效率学习。
第三,在生活上多给孩子一些温馨的关照,同时在言语和行动上要相信孩子,让其自主、独立的进行学习。
第四,用语言和行为告诉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只要你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不会责怪你,而且还会贴心贴肺的理解你的。
第五,要让孩子明白,平时的考试是暴露问题的考试,在考试中我们的问题暴露得越多,那么查缺补漏的效果就越扎实,那么就意味着我们在中考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如果中考中遇到问题的机率相对越来越少,那么他中考成功的机率就会相对变大。
第六,让孩子寻找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轻松愉快的经历,并记住这个轻松愉快的感觉。然后相像马上就要进入考场(情景越逼真越好)当感到紧张焦虑,心慌冒汗时,马上做深呼吸且想象这个轻松愉快的经历,当感觉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去想象马上就要进入考场(情景越逼真越好)当感到紧张焦虑,心慌冒汗时,马上做深呼吸且想象这个轻松愉快的经历,当感觉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去想象马上就要走进考场……。反复循环,直到再不引起紧张焦虑为止,平时的训练时候,最好回想自己某个让自己感到最安静、轻松、愉悦生活状态——或者在听某个自己最喜欢的轻音乐;或者是在白色的沙滩上晒太阳的感觉。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适时训练自己对这个情景唤起,借这种情景的唤起让自己的情绪达到一种安静、愉悦的状态。经常反复练习,真正考试紧张焦虑的时候也这样练习,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第七,当过度焦虑情绪无法消除的时候,半闭双眼,用笔轻轻的在白纸上一行一行的随意进行一些无规则的、连续的、类似文字的书写。书写的时候,克制自己什么也不要想,要完全的随性而为。写完一行,不要停止,另起一行不间断地书写。一般来说,大约1分钟就能分散已有的引起焦虑的考试预期结果情形的注意力,从而让情绪稳定下来,达到一种比较平静的状态。因为无意识的书写的符号本身没有意义,故而不会引起新的刺激和想象,所以此时大脑处于一种强制的休息状态,对即将来临的紧张考试,有很大的好处。
第八,当焦虑情绪很严重时,比如坐立不宁、手心出汗、小便频繁、胃部难受等一些反映到生理上的精神紧张的状态时,可以借鉴一下对有镇定安神的穴道进行按摩的方法来缓解症状、调节情绪。考生可以用右手大拇指轻轻按摩内关穴,按摩时要轻轻地、有节奏地顺时针进行,1-3分钟效果最佳。中医上,内关穴属心包经,位于腕横纹上两寸,在掌长肌腱和挠侧屈腕肌腱之间。内关穴有益心安神、宽胸理气镇静作用。手和手腕之间有一个界限,叫做腕横纹。将右手三个手指头并拢,把三个手指头中的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这时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为了说明确切位置,可以攥一下拳头,攥完拳头之后,在内关穴上,有两根筋,实际上,内关穴就在两根筋的中间。
3. 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试举工作中例子说明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象系统脱敏法降低。
4. 考试焦虑的心理辅导方法
二、考试焦虑程度一般分为三种:
1、轻度的考试焦虑:在考前复习阶段,日常饮食不思,多梦,怕复习不全面、出怪题、偏题,发挥不出,考试紧张、心慌、出汗、注意力不集中,但思维正常,考试能进行下去。考试后紧张自然消失,恢复正常。
2、中度的考试焦虑:考前较多想到考试情景,感到害怕、不安,复习时有畏难情绪、担忧。努力复习后仍没自信,失眠,饭量少。答卷时急得面红耳赤,大汗淋漓,心慌、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手脚抖动,口渴且尿频,躁动不安。平时很熟悉的知识,难以回忆起来。
3、重度的考试焦虑:考前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考试产生恐惧感和焦虑情绪,自信心很差。而精神紧张所产生各种生理疾病,如头疼、失眠、多梦、神经衰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拉肚子、脾气坏等。考时过度紧张、慌乱、惧怕,思维混乱以致头昏脑胀,脑中一片空白,甚至发生虚脱或休克。
学生焦虑程度可以通过《考试焦虑自评量表》测试自己焦虑的程度。
三、根据学生不同的考试焦虑程度,可分别采用不同的心理辅导方法进辅导
(一)通过心理专题讲座的形式,端正轻度焦虑同学对考试焦虑的认知
学生对考试焦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面对考试心里有点紧张就觉得是感端正轻度焦虑同学对考试焦虑的认知,可通过学校心理讲座等形式,让全体学生了解什么是考试焦虑,考试焦虑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及如何缓解考试焦虑的相关措施。并让学生了解考试时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现象。焦虑与学习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期,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焦虑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学习效率,如学生对考试不在乎、无所谓态度,没一点紧张感,就会懒散,不积极复习考试,很难取得好成绩;高度的焦虑往往导致大脑活动受抑制,心理反应不灵活,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能力发挥影响了考试成绩。所以焦虑的焦虑就没有必要。
(二)通过团体咨询形式,缓解部分中度焦虑同学的焦虑程度
对于通过考试焦虑测试为中度焦虑的学生,可在校张贴招募海报,招募团体咨询成员十多位,以学生自愿参加为原则,目的是让咨询成员了解自己对考试存在的不合理的认识,从而缓解考试焦虑。
活动程序:
我看考试
1、填写“考试前后的想法”表 ,“考前、考中、考后”我的想法导致的结果。
2、小组讨论交流把成员分成两个小组,每个成员把自己的想法和可能导致的结果谈出来,然后其他成员帮助他(她)找到不合理的认识。
3、小组总结将小组成员的不合理认识全部归纳出来,下次活动时使用。
4、心理老师小结。
(三)通过个体咨询方式,对重度焦虑的学生进行单独心理辅导
有些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下,身体会出现各种不适,会导致肌肉紧张、头痛、肩背部、胸部的疼痛、吞咽困难、四肢无力、心慌、视力模糊、耳鸣、眩晕、恶心、呕吐、胃疼、神经衰弱等症状。长期处于高度的焦虑中,总认为事情糟糕极了,担心事情不可救药,常采用消极的思维方式,危害心理健康,情绪难以稳定,终日焦虑,甚至走上自杀道路,这样的学生就需要单独进行个体心理咨询。
第一步:许多学生总是觉得考前心里面很焦虑很多,例如:万一考时身体不好怎么办?……我们建议他将把焦虑情绪具体化并自我质疑。当找到消极的自我意识之后,就要向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这主要是通过自我质辩进行的。这是自信训练的关键性步骤。自我质辩就是对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进行分析、辩论。主要是指出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由此对个人所造成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采取的态度,将消极的自我意识排除,使自己保持轻松畅快的心情,克服考试焦虑,在考试中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
例如:“我预感到自己在考试中会一败涂地。”
自我质辩:这种担心有必要吗?其实是毫无必要的。平时自己一直是按照老师的要求认真复习,虽说自己没有很高的天赋,但只要认真作好考前的准备工作,这次考试完全有可能考好,根本不用担心。这种担心有危害吗?当然有,它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会松懈自己的斗志,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扰乱自己的精神状态。若不急早排除,必会铸成大错。我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一定要明确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复习,充满信心,扎扎实实的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就是自己应取的态度。另外可让学生焦虑的考试情境按刺激的强度由弱到强排成队。比如,临近考试复习时的情境→考试前一天的情境→准备进入考场前的情境→进入考场答题前的情境→开始答题时的情境等。
第二步:利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从最轻的情境开始,尽可能详细、逼真地想象情境中的具体细节、环境和自己的内心体验,感到有焦虑反应时,就用肌肉放松法进行放松,直到焦虑消除。再进行下一个情境的训练。依此类推,直到想象最后的情境时不再感到紧张。
第三步:自信心的培养。学生焦虑的根源在于考试时对自我的不自信,提高学生自信心考试时适度紧张可以维持考生的兴奋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
5. 小学生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焦虑,对此家长应该如何帮忙缓解
小学生一年级期末考试复习焦虑,家长要做好反思,是不是我们平时给孩子太多压力?让孩子太在乎考试成绩了?家长要给孩子表态,不要太过重于考试结果,我们就在乎努力的过程就可以了,你一直都在努力,所以结果如何无所谓。家长一定要给小孩子做好引导,否则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考试焦虑症,那么以后漫漫长路,孩子该如何呢?
孩子自尊心太强不是一件好事,容易给他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及时的帮助孩子改正。孩子期末复习焦虑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好好学习或者是有些知识他不会,找到问题帮孩子补充好他的不足,孩子就不会有这种焦虑。
6. 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有些孩子性情温顺,遵守纪律,平时学习认真,作业完成不错,小测验成绩还好,可是一遇阶段考、期考甚至毕业考、升学考等重要关头,就考不出好成绩,有时还考砸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考试焦虑情绪起了很大作用。
考试焦虑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基本的心理体验。面对考试,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感,这是正常的。但细心的家长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考前曾有无故自责、心神不定、食欲不振、睡眠不好等现象,这就是考试焦虑了。有考试焦虑情绪的孩子大部分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记忆力下降,精神难以集中,注意力易于分散,思维似乎停滞。记得很熟的单词怎么也想不起来,面对题目看了很多遍,不知是什么意思。生理上则容易疲倦、失眠、多汗、厌食、心跳加速、头脑混乱,甚至引起神经衰弱。
基于考试焦虑情绪有如此多的消极影响,那么家长怎样帮助孩子远离“考试焦虑情绪”呢?
(1)端正考试动机。要让孩子懂得,“人生处处有考场”、“天生我材必有用”。通过端正考试动机,正确认识考试的功能,不仅可以避免考试时的情绪过分紧张,还可以营造一种跃跃欲试的良好情绪。如果把考试当作“鬼门关”,把分数看成“生命线”,结果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产生焦躁的情绪,影响水平的发挥,没有丝毫好处。
(2)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事实证明,很多孩子的“考试焦虑”是由于学习紧张、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引起的。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要求孩子一般不要“夜半挑灯”苦读,保证睡眠时间,要养成中午小睡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充足的睡眠可以消除大脑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充足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也是克服考试焦虑情绪行之有效的方法。
(3)坚持适当的运动和做些感兴趣的事情。孩子的学习以脑力活动为主,而适当的运动是消除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家长可要求孩子根据实际情况,适宜地散散步、打打球、做做体操。因为运动可以消除一些紧张的化学物质,虽然使肌肉疲劳,但可以放松神经。家长还可以建议孩子适当地做些感兴趣的事情。因为人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整个身心都会投入进去,什么忧愁烦恼都会抛到九霄云外。如,唱歌、看报、听音乐等,都可以消除疲劳,化解烦恼,远离考试焦虑情绪。
(4)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沟通。孩子有些考试焦虑情绪是由于坏情绪的不断积压引起的,如:升学压力使孩子透不过气来,考试成绩不理想,家长的责怪等,都可能使孩子心情变化,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考试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人交流沟通。例如,可以让孩子通过向亲人或朋友述说自己的积怨,求得他人的理解和同情,让孩子的内心得到调整;可以鼓励孩子用写日记或书信的方式,释放自己的苦恼;有条件、孩子会上网的可让孩子通过电脑网络与网友交流思想,排遣烦恼。孩子如果内心憋得难受,也可以让他找一个适宜的地方,放声大哭或大笑,以宣泄内心的不安与不平,释放体内积聚的能量,调整机体的平衡,摆脱内心的烦恼。
(5)鼓励孩子勇于告别“考试焦虑情绪”。“考试焦虑情绪”是在一定场合一定环境中产生而常见的一种情绪,法国大作家大仲马就说过:“人生是一串由无数的烦恼组成的念珠”,而“达观的人总是笑着念完这串念珠的”。可见,这种“念珠”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是并不可怕的,家长要鼓励孩子勇于告别“考试焦虑情绪”,例如,鼓励孩子经常想一想:我会告别“考试焦虑情绪”的,我能做一个具有健康情绪的人的,从而保持轻松舒畅的心理心态。
7. 小学生考试焦虑的成因及调适方法有哪些
小学生考试焦虑成因及调适方法有哪些?小学生焦虑统称就说是害怕考试,你有很多方法去调理这些问题,第一点必须给小学生有自信的心理才能考试,不害怕,让他有自信的心理,才能考的考最好的成绩
8. 如何缓解考试焦虑
考试忧虑的诱因不同,采取的方法就不同。造成考试焦虑的原因有很多种,下面我就说下我的应对方法。
看看你是不是因为没有做足功课,知识复习不到位、不全面造成的考试紧张、焦虑呢,如果是这种情况的话,就很好办,解决办法就是提前做好复习计划,按照计划一步步实施,制定短期与长期目标,有序的进行复习,到考试的时候心里就有底了,不管怎么考都不怕了,360度无死角,来者不拒,什么题都会得心应手。
以上我说的这些方法,目的只有一个,放松心态,别把考试看的太重,自己努力过就不后悔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