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用影响研究方法研究一种文学现象

用影响研究方法研究一种文学现象

发布时间:2022-07-17 10:01:34

❶ 比较文学研究中的影响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我认为影响研究是不可超越的,任何人的行为,思想,创造力都脱不了其他人事物的影响,不是绝对的独立的。
影响分为正影响,反影响,负影响,回返影响,超越影响,虚假影响,单向影响,双向影响,直接影响,间接影响
“影响研究”就是在“传播研究”所能提供的事实非常有限的条件下,提出文学影响的假说,并在此基础上对作家作品进行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在这个问题上,笔者不同意韦勒克等人关于“影响研究”“甚至不可能完整地研究一部艺术品”的看法,认为“影响研完”有三个阶段或三个层次:第一,提出“影响”的假说;第二,为论证影响假说而对具体作家作品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对主题、题材与情节的分析、对典型人物的解剖、对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的对比等等,从而看出影响是否存在,如何存在,如何表现;第三,指出影响接受者如何超越影响,即“超影响”的研究,亦即研究影响的范围与限度、影响与独创的关系。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外来性: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 隐含性:这是指影响的存在不是一种显在的形态,而应是融入到现有的作品之中的。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影响研究传播过程可以从影响的放送、接受、传播途径这三个方面来研究。
放送端可以研究作家作品如何对外民族文学产生影响,某件作品在国外流传和演变的情况等。
接受端则可研究作家借鉴、模仿、改编外民族作家的情况及作品的外民族渊源等。

影响研究的传播途径有翻译、评论、外国文学的译介者、评论者及传递影响的旅人、书刊、社团、沙龙等多种媒介的研究。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进行研究,都应该以事实为核心,但仅仅停留在事实的考证、筛选上的研究,只能是影响研究中的初级阶段。将重点放在对作家的创造性研究上,力图作出理论上的分析。

❷ 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的异同

最低0.27元/天开通网络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最爱吃柚子cui
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的比较摘要: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式,构成了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我们通过研究的方向、对象、范围、真实性的各个方面来研究比较。主题词:影响研究、平行研究、方向、范围、真实性正文: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比较文学发展过程中比较重要的研究方式,构成了比较文学的两大支柱,通过以下几个角度我们来看看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异同。研究方向:影响研究主要是研究那些经过吸收、消化之后,与自己的作品水乳交融的外来影响,也不排斥那些有意的模仿和借鉴,也不排斥那些痕迹比较明显的影响。大都强调它的外来性和隐含性。一方面,这种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个人的各种因素做出解释,因此,它是外来的;另一方面,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溶于作家的创造中,因此不着痕迹。是研究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同源性。而平行研究,就是讲那些“相似”、“类似”、“卓然可比”,但是并没有直接关系的两个民族(或几个民族)文学,两个(或多个民族)的作家,两部(或多部作品)属于不同民族文学的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并导出有意的结论。平行研究是用逻辑推理的关系对相互间没有直接关联的两者或两者以上的民族文学进行研究。研究范围:影响研究的范围可大可小。从大的方面说,它可以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学或者一个思潮和运动给另一个民族文学带来的影响。例如,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思潮对欧洲各国

❸ 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基本主张

一) 正影响

指一个国家在各方面都较为先进发达,其文化、文学有能力远播其他民族,并给予其影响,同时它并未因此拒绝接受和吸收其他国家在文化、文学方面的影响。

(二)反影响

主要是企图通过对他国文雪的批判和否定,以产生从反面维护本国文学传统的影响。反影响并非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吸收他国文学的营养以促进本国文学的发展,而是企图批判和否定他国文学以维护现有的文学传统。例子:18世纪《赵氏孤儿》传入法国,受到法国批评家的批评,因为当时法国文坛上,新古典主义规范依然占据着支配地位,这种批评强化了新古典主义戏剧规范的重要性,维护了这一规范。

(三)负影响

指接受者以选择的态度,从影响者出吸收反传统的因素,以创作出与放送者倾向完全不同的新文学的现象。例子:《摩罗诗力说》中介绍浪漫主义诗人及其流派,后者成为鲁迅的反封建武器。

(四)回返影响

一国文学中的某些因素被外国作家所接受,并对其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又回返到放送者国家。例子:《文学改良刍议》中引用了大量英美意象派1915年宣言的内容,后者的理论主张来自中国的古典诗歌

(五)超越影响

某些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大大超出在本国范围内的影响。例子:伏尼契的《牛虻》在苏联和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英国和爱尔兰却默默无闻。杰克·伦敦在中国地位崇高,却被美国认为是二流作家。寒山的诗歌在唐诗中不算光鲜,却被美国“垮掉的一代”诗人奉为经典。

(六)虚假影响

有意用虚假的异国题材内容给自己的作品增加审美情趣。例子:英国作家希尔顿1933年风靡一时的《消失的地平线》,将西藏描绘成“香格里拉”。《图兰朵》将温良恭俭让的中国公主描绘成暴君,这是不了解中国道德的外国作家才会写出来的情节。

(七)单向影响

指一国文学单方面接受别国文学的影响而没有或不可能产生反影响的现象(相对)。在特定时期,在两个或多个国家的文学相互影响的时候,一个国家对于其他国家的影响显着,反过来它接受其他国家文学的影响是隐性的,此即单向影响。例子:古希腊文学对古罗马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对越南文学、朝鲜文学的影响。印度佛教文学对斯里兰卡文学、缅甸文学的影响。

❹ 什么是影响研究试用此方法对中外文学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传统研究方法之一。
影响研究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那些被接受的“异域”文学的影响,即侧重在对域外文学的借鉴、模仿,以及素材源泉等事实联系的梳理,研究视点集中在作品上
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以法国学派为中心,以影响研究为主要内容,跨出了比较文学学科建设的第一步。此期以法国学者维耶曼、梵·第根、基亚等为代表。1931年梵·第根出版《比较文学论》,这是一部全面阐述法国学派的着作,被誉为法国学派的集大成之作,多年来被当成是比较文学入门的必读书。他明确了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目的及经过路线,强调“精细和准确考据”的研究方法,而忽视审美批评和赏鉴赏在比较文学中的作用。该书出色地总结了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绩和经验,建构了比较文学的理论体系,不失为一部重要的比较文学着作。
法国学派将比较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来研究,注重各国作家及作品之间确实存在的事实联系;以影响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法国学派以其丰硕的成果证明了比较文学的科学价值,并为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比较文学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而也确立了它在学术界的地位。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朗松(法国着名文学史家): “真正的影响,是当一国文学中的突变,无法用该国以往的文学传统和各个作家的独创性来加以解释时在该国文学中所呈现出来的那种情状。”
朗松: “究其实质,真正的影响,较之于题材选择而言,更是一种精神存在。而且,这种真正的影响,与其是靠具体的有形之物的借取,不如是凭借某些国家文学精髓的渗透。”
约瑟夫·T·肖(美国学者):
“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
影响“是一种渗透在艺术作品之中,成为艺术作品有机的组成部分、并通过艺术作品再现出来的东西。”
结论:影响具有外来性和隐含性
影响的外来性——这种影响无法从本民族文学的传统和作家个人的各种因素作出解释,因而它是外来的
影响的隐含性——这种影响表现为一种精神渗透,它消融于作家的创作中,因此不着痕迹。
以鲁迅《狂人日记》所受果戈理《狂人日记》之影响为例
日记体小说——一种中国传统文学中所没有的小说样式。
鲁迅对果戈理现实批判精神的吸收与创新

❺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1、哲学方法的层面。哲学方法是在总体上把握世界的方法,对于每一个具体学科都具有指导的意义,因此哲学方法是文学理论方法体系的最高层次,也是这一体系的理论基础,它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逻辑的与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抽象上升为具体的方法,等等。

2、科学方法的层面。这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逐渐形成的方法,以其横断性和交叉性而为文学理论所吸收和借鉴,它处于中间层次而对文学理论准确地把握研究对象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突变论、耗散结构理论、模糊数学理论等方法。

3、专业方法的层面。这是适用于文艺学自身专业特点的特殊方法,其中既有从自身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传统方法,如赏析方法、考证方法、评点方法等,也有从其他学科中移植过来,后来逐步固定下来的方法,这些方法比较具体,也最接近文艺学的研究对象,如社会学方法,心理学方法,文化学方法等。

总之,上述几种文学研究方法具有各自的理论背景和操作原则,在把握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时形成了特有的角度和途径,显示出自己的优长之处,同时它们又是相辅相成、殊途同归的,在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的建设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因此都值得重视,值得借鉴和吸取,而在具体操作中最佳的选择是对其加以融会贯通和综合利用。

首先,要坚持整体的、综合的研究视野。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文学的审美规律与其他规律之间的关系。再次,要坚持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相结合。然后,要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研究方法的相统一。

(5)用影响研究方法研究一种文学现象扩展阅读:

文学理论的现代发展

文学理论的自主性,在于理论自身的学理建设。80年代下半期和整个90年代,是中国文学理论比较全面地建立自身学理的时期,确立自身主体性的时期。

在文学理论学理的探索、建构中,无疑,西方文学理论发生过重要影响;80年代初期,在西方文学理论思潮如潮水般涌入中国的时候,中国文学理论中的西化倾向十分流行。但是西方文学理论中的审美研究、作品形式、结构等因素的内在研究,和那时中国美学问题的大讨论,都对中国文学理论改造起到良好的作用。

同时在讨论中,不少学者对现代文论传统进行了有批判的吸收,并且力图打通古今中外。所以到了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中国的文学理论研究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动景象,新说屡起,佳作迭现。文学理论中的新作,都是在解构旧说的基础上出现的,同时又是新的建构。

因此,这十多年的文学理论,不是一味的解构,不是一味地听从外国人说话,不是把外国人的文学理论进行简单的移植,而是在批判。借鉴的基础上,对文学理论既有改造,又力图有所创新,并且卓有成效地创立了一些新的文学理论范畴。

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下,文学理论在不断地走向边缘化,不被人们重视,但是应当承认,文学理论是个有成绩的部门,真正的理论创新,自会留下自己的印痕。自然,不必把成绩估计过高,但也没有理由妄自菲薄。新的理性精神的解构与建构,正是文学理论现代性的体现。

❻ 比较文学有几种研究方法,分析每一种方法的特点

我们将影响的过程分为三步:作品力量——阅读经验——创作因素,那么,接受还停留在阅读经验这个层面上,只有进入创作过程才算发挥了影响。因此,影响不是单向的发射,而是相互作用,它必须在作品中体现出某种可见性。
影响与模仿  模仿是“作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创作个性服从于另一个作家”②,或者说完全失去创作个性;而影响则是某种文学现象的创造性变形,被影响的作家所产生的作品本质上是属于他自己的。鲁迅的《伤逝》可以说受到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影响,如果鲁迅没有看过《玩偶之家》,就不可能创造出子君这样的人物。但鲁迅又不是对娜拉这个人物形象的亦步亦趋,而是融人了对妇女解放的思考。鲁迅尖锐地看到,娜拉式出走的结局不是堕
落就是回来,妇女的解放既需要独立的意志,也需要相应的政治和经济环境。
顺便提及的是,比较文学并不完全排斥模仿,模仿往往是艺术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学习手段。普希金甚至认为,模仿可能标志着一种“对自己的力量的崇高的信心,希望能沿着一位天才的足迹去发现新的世界,或者是一种在谦恭中反而更加高昂的情绪,希望能掌握自己所尊崇的范本,并赋予它新的生命”①。在比较文学看来,创造不可能凭空而生,关键是选择一个好的范本。作家的创作实践证明,模仿好的范本就是成功的开始。 

❼ 有关80后文学现象的研究有那些

马教授认为,80后现象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的市场化、文化化的一种表现,是适应青少年阅读需求,在外部商业资本(传媒、出版)的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文学创作现象,是借助小读者和小作者的互动进行偶像化市场造势和炒作的文化现象。80后创作,可以上溯到上海《萌芽》杂志创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他们一方面适应新的环境下小读者对于文学创作、欣赏的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利用中学生的高考情结和教育弊端,与一些着名高校达成协议,在大赛中表现优异的小作者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方式录取,从而极大地吸引了中学生参与其中,同时也引起传媒、家长以至社会的普遍关注。

新概念作文大赛也确实涌现出一些有天分、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小作家。由于他们的作品率真、原态地记录了部分当代青年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情感特征,适应了他们的阅读需求和心理,个性十足,抒发了他们自己的心声,例如高考的压力、青春的困惑等等,说出了自己心里话,在阅读中得到宣泄,受到广泛的推崇和喜爱。一些敏锐的出版社和书商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市场和商机,全力打造这样一批青春写手、作家,导致80后创作大量出现,一些小说的销量竟逾百万册。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80后创作在社会上掀起的巨大影响,媒体也热烈地关注、参与其中,不断为80后创作造势、炒作。通过对此的运作,许多涉猎其中的传媒影响力剧增,而他们的宣传、造势,又为80后文学的创作、作家的名誉提高、作品的销售推波助澜,相得益彰。

对于80后创作,马相武的评价中肯而客观。他认为,从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发行量来看,80后创作在青少年中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但是,这种巨大的影响与其说是因为其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不如说是抓住了青少年读者们的阅读心理。80后作品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主要反映在语言层面上富有艺术性,个性十足,同时其细腻、逼真的心理、情感变化,也有十分可取之处。千百万青少年需要在自己的成长期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期有自己最喜欢最合适的“青春读本”,80后小说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个需求。当然,其价值取向还是有很大争议的,也许争议并未充分展开。现在是大家都愿意表现宽容的年代。

马相武肯定80后创作的积极一面,同时也指出了80后创作的一些弊端。一方面由于书商、出版集团要在短时间内出书、获取利润,所以会要求作家在短时间内交稿,有很有限的工作期限;另外,在版税、稿费以及创作名望的推动下,作者们有时候也希望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创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质量有时难以保证,部分作品的创作立意源于出版集团的策划,容易造成作者个体写作行为失范。另一方面,由于小作家、小作者们并没有受到专业的写作训练,结构上不免松散;同时,由于年龄、经历,其社会阅历、文化积淀不深,也难以写出较有思想深度的文章,情节、人物塑造上稍显单薄,而且有雷同的现象。同时,标榜率真很好,但率真、抒情多了,难免沦为矫情,真实便失真了。语言上追求自由纵情,但是有的也很粗糙草率。

青年读者对于80后创作的喜爱与推崇,也反映了一代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文化以及生存状态。马相武形象地指出,80后创作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是“我们写我们”,后一个“我们”是指80年代出生的这一代人,也就是青少年群体;前一个我们则是指80后作家们,也就是用青年的手,来写青年的事。这是区别于“他们写我们”的,这里的他们,是指那些先一代的专业作家们。相对于“他们写我们”,“我们写我们”显然更加容易为“我们”所接受,受“我们”的推崇。

然而,“我们写我们”,与“他们写我们”相比,尽管的确更加率真、更加贴近青年生活,也更能反映青少年呼声,但是由于这些“我们”的生活阅历、文化积淀并不丰厚充实,往往显得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作品的深度有限,难以对青少年青春时期的心理、情感变化作一客观、理智的分析,题材的筛选上难免良莠不齐,某些作品过于暴露、夸大青春期的困惑、迷惘,甚至还有一些赤裸裸的性描写,很容易对身心尚不成熟、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学生产生不利的引导和指向,这也是马相武所深感忧虑的。

沉湎于文字的赤裸狂欢,在安静的夜晚异常亢奋,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过黎明!在熙攘嘈杂的环境中,无法真正宁静地写作;在虚热、浮躁和追捧中……

这一群人,闹哄哄地走向了文学的殿堂,但是活在尴尬里,活在阴影里,活在文学丧失它纯粹性的危机中!这就是所谓的“80后”。

❽ 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有何特征

1.跨越性——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2.开放性;3.可比性;4.文学性——比较文学的出发点与根本归宿

❾ 给我一个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的例子~就是某部作品是在某部作品的影响下完成的,必须是一个中国一个外国的

日本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深受白居易诗歌的影响,也可以说白居易影响了整个古代日本诗歌艺术。

❿ 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和方法是什么

比较文学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门新兴学科,是文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和民族特色,它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文类学、主题学、形象学、媒介学和比较诗学等。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是它的两个基本方法,前者侧重研究各民族文学中存在的事实联系,后者则对没有事实联系的文学现象进行研究。目前有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前苏联学派三大学派。中国早在五四时期就引入了比较文学的相关理论,但真正获得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比较文学是一门有着极大发展前景的新兴学科,比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它又把异质文化的沟通与对话等新课题纳入自己的研究领域。

阅读全文

与用影响研究方法研究一种文学现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lol手游跳fps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376
塑料薄膜吸水率检测方法 浏览:662
植物中药的鉴别方法 浏览:143
如何练习口才方法 浏览:409
裸色隔离霜的正确使用方法 浏览:771
玻璃水种真假的鉴别方法 浏览:599
识字教学方法幼小衔接 浏览:826
论文类似于swot的分析方法 浏览:964
小脑病变怎样治疗方法 浏览:296
自我检测五官的方法 浏览:758
宫灯图片制作方法 浏览:688
油菜花的种植方法和功效 浏览:682
用什么方法可以让鱼到水面吃食 浏览:702
戴口罩正确方法 浏览:488
iqoo手机网络卡顿严重解决方法 浏览:204
安装障碍物的方法 浏览:332
硬盘在电脑里的使用方法 浏览:957
手机臂带使用方法 浏览:835
橱柜门板测量方法 浏览:159
通气还有哪些方法 浏览: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