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聚力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聚力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16 10:42:40

A. 人力资源几种常用工作分析方法及其特点

1.观察分析法一般适用于短时期可以把握的外显行为特征的分析,而不适用于长时间才能把握的心理素质的分析且很容易忽略偶然发生的工作行为。观察分析法一般是以标准格式记录观察到的结果。
如果观察分析法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合二为一则称为工作者自我记录法,一般采用工作日志的形式。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复杂和高水平的工作分析,但可能会存在误差,因此要求事后对记录的结果进行必要的检查,一般由直接上级来完成。
2.主管人员分析法特别适用于主管人员也曾做过的那些工作。但主管人员的分析中也可能存在一些偏见,尤其是那些只做过其中部分工作而不了解全部情况的人,一般与工作者自我记录法结合使用,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由主管人员偏见造成的偏差。
3.访谈分析法适用于短时间或长时间的心理特征的分析,因此运用较广泛,包括对个人的访谈、对做同种工作的群体访谈和对主管人员的访谈。访谈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对被分析工作任务和责任的详细掌握,并且可以发现一些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了解到的工作活动和行为。但信息有可能被扭曲,所以最富成效的访谈是依据一张结构合理或可加以检核、对比的问卷来进行。
4.问卷调查分析法可快速地从许多员工那里获取信息,但设计问卷并进行计算则可能需要花较多时间,所以是否采用问卷法取决于问卷法的潜在使用成本与所能节约的时间和费用的对比。问卷调查分析法是一种最通用的、形式多样的方法。
5.工作实践分析法适用于简单但又独特的工作;文献资料分析法适用于那些比较常见但又非常正规、已有一定历史的工作。

B. 组织行为学试题 什么是内聚力影响内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内聚力是指群体成员凝聚为一体,合力于群体或组织目标活动的心理结合力。

群体内聚力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一般的,所有影响人际喜欢与吸引的因素,都会影响群体的内聚力。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成员的地位和相似性:群体中地位越高的人,他们的内聚力越高;群体中成员与其他成员相类似的程度越高,该群体的内聚力也越强。

2、进入群体所付出的努力和激励机制:个人进入群体,付出努力越多,内聚力越高;群体为其成员所提供的奖励(如尊重、经济报酬等)越多,内聚力也越高。

3、外界的威胁和激烈竞争:这种威胁会提高成员对群体的亲和力与责任感。群体与群体之间处于竞争状态时,各自的群体内部就会产生压力与威胁,迫使所有的成员自觉地减少分歧,统一意见,一致对外,提高忠诚度和向心力,对群体目标的承诺程度也增强了,以避免所属群体受到损失。

4、群体规模:小群体比大群体内聚力更高。小群体成员间直接接触和交流的机会更多,他们之间交往频繁,共同活动,因而凝聚力自然也就提高了。一般的,高内聚力的群体具有作为群体成员的自豪感、对群体其他成员的喜欢和群体帮助个体实现其理想与目标等特征。

(2)聚力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管理心理学家认识到,要提高工作绩效,就必须重视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高内聚力群体中,员工的士气和满意感都比较强,群体任务绩效也比较高。

关于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心理学实验比较了正面诱导和负面诱导对于群体内聚力与生产率关系的影响。无论群体内聚力高低,正面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而且高群体内聚力组生产率更高。而负面诱导却明显降低了生产率,高群体内聚力组的生产率更低。

这些实验和其他一些研究都说明,群体内聚力越高,其成员就越遵循群体规范和目标。因此,如果群体气氛倾向于努力工作、争取高产,那么高内聚力群体的生产率就更高;可是,要是内聚力很高,群体气氛却倾向于限制高绩效,就会降低生产率。

由此可见,对群体的教育与引导是有效群体管理的关键一环,管理者必须在群体内聚力提高的同时,努力使群体内聚力成为促进群体绩效的动力,使群体朝正确方向发展。

C. 分析方法的主要分类

一、按任务分类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化学组成(化合物、元素、离子、基团)

定量分析:测定各组分相对含量或纯度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化学结构(价态、晶态、平面与立体结构)

二、按对象分类

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三、按测定原理分类

(一)化学分析:以化学反应为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分类:定性分析

重量分析:用称量方法求得生成物W重量 定量分析 滴定分析:从与组分反应的试剂R的浓度和体积求得组分C的含量

反应式:mC+nR→CmRn X V W

特点:仪器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较低,分析速度较慢,适于常量组分分析

(二)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仪器分析分类:电化学分析 (电导分析、电位分析、库伦分析等)、光学分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色谱分析(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质谱分析、放射化学分析、流动注射分析、热分析

特点:灵敏,快速,准确,易于自动化,仪器复杂昂贵,适于微量、痕量组分分析

四、按被测组分含量分类

常量组分分析:>1%;

微量组分分析:0.01%——1%;

痕量组分分析;< 0.01%

五、按分析的取样量分类

常量分析 >0.1g >10ml

半微量 0.1——0.01g 10——1ml

微量 10——0.1mg 1——0.01ml

超微量分析 <0.1mg ﹤0.01ml

六、按分析的性质分类

例行分析(常规分析)、仲裁分析

D. 技术分析主要分为哪几类,各自有什么特点

1、基本分析法
特点:
(1)期货交易者利用基本分析法主要分析的是期货市场的长期价格走势,即所谓的大势,并以此为依据长期持有合约,不必注意日常市价的波动而频繁地改变持仓方向。
(2)相对技术分析而言,基本分析法更注重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根本原因,它通过分析一些能实质性影响期货市场价格的因素来判断期货市场的走势。
(3)基本分析法分析的是一些较为宏观的因素,比如总共给与总需求的变动,国内国际的经济形式,自然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技术分析法
特点:
(1)量化指标特征性:技术分析提供的量化指标,可以指示出行情转折之所在。
(2)趋势追逐特性:由技术分析的出的结果告诉人们如何去追逐趋势,并非是创造趋势或引导趋势。
(3)技术分析直观现实:技术分析提供的图表,是历史轨迹的记录,无虚假与臆断之弊端。

(4)聚力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扩展阅读:
技术分析是指以市场行为为研究对象,以判断市场趋势并跟随趋势的周期性变化来进行股票及一切金融衍生物交易决策的方法的总和。技术分析认为市场行为包容消化一切信息、价格以趋势方式波动、历史会重演。
技术分析具备全面、直接、准确、可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等显着特点。与基本分析相比,技术分析进行交易的见效快,获得利益的周期短。此外,技术分析对市场的反应比较直接,分析的结果也更接近实际市场的局部现象。通过市场分析得到的进出场位置相比较基本分析而言,往往比较准确
技术分析的缺点是考虑对象的范围相对较窄,对长远的市场趋势难以进行有效的判断。基本分析主要适用于周期相对比较长的市场预测、以及预测精确度要求不高的领域。技术分析相对于基本分析更适用于短期的行情预测,要进行周期较长的分析则必须参考基本分析,这是应用技术分析最应该注意的问题。因为技术分析是经验的总结而非科学体系,所以通过技术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并由此进行的交易操作需要以概率的形式为投资者带来收益。

E. 分析化学中的各类分析方法进行定量分析的基本依据是基本方法有哪些共性特点是什么

找找书本吧!这些概念书上肯定有
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定量分析分为两大部分:
1,化学分析法
(1)容量分析法: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
(2)重量分析法
2,仪器分析法
(1)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2)电化学分析法:伏安分析法,库仑分析法,电位分析法
(3)光学分析法:原子吸收法,原子发射法,红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吸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
(4)质谱分析法
(5)核磁共振法
或者{化学分析包括滴定分析和称量分析,它是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仪器分析的方法很多,它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的组成及相对含量.}
共性特点:定性、定量

F. 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哪些问题的研究

1.聚类分析的特点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将相似的事物归类.它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性很大.这种方法有三个特征:适用于没有先验知识的分类.如果没有这些事先的经验或一些国际、国内、行业标准,分类便会显得随意和主观.这时只要设定比较完善的分类变量,就可以通过聚类分析法得到较为科学合理的类别;可以处理多个变量决定的分类.例如,要根据消费者购买量的大小进行分类比较容易,但如果在进行数据挖掘时,要求根据消费者的购买量、家庭收入、家庭支出、年龄等多个指标进行分类通常比较复杂,而聚类分析法可以解决这类问题;聚类分析法是一种探索性分析方法,能够分析事物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并根据相似性原则对事物进行分组,是数据挖掘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这种较成熟的统计学方法如果在市场分析中得到恰当的应用,必将改善市场营销的效果,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其应用的步骤为:将市场分析中的问题转化为聚类分析可以解决的问题,利用相关软件(如SPSS、SAS等)求得结果,由专家解读结果,并转换为实际操作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
2.应用范围
聚类分析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

消费同一种类的商品或服务时,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消费特点,通过研究这些特点,企业可以制定出不同的营销组合,从而获取最大的消费者剩余,这就是客户细分的主要目的.常用的客户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类:经验描述法,由决策者根据经验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传统统计法,根据客户属性特征的简单统计来划分客户类别;非传统统计方法,即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数值方法.聚类分析法兼有后两类方法的特点,能够有效完成客户细分的过程.
例如,客户的购买动机一般由需要、认知、学习等内因和文化、社会、家庭、小群体、参考群体等外因共同决定.要按购买动机的不同来划分客户时,可以把前述因素作为分析变量,并将所有目标客户每一个分析变量的指标值量化出来,再运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类.在指标值量化时如果遇到一些定性的指标值,可以用一些定性数据定量化的方法加以转化,如模糊评价法等.除此之外,可以将客户满意度水平和重复购买机会大小作为属性进行分类;还可以在区分客户之间差异性的问题上纳入一套新的分类法,将客户的差异性变量划分为五类:产品利益、客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选择障碍、议价能力和收益率,依据这些分析变量聚类得到的归类,可以为企业制定营销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以上分析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依据多个变量进行分类,这正好符合聚类分析法解决问题的特点;不同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变量,为某一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这正是聚类分析法在客户细分问题中运用范围广的体现.

聚类分析在实验市场选择中的应用

实验调查法是市场调查中一种有效的一手资料收集方法,主要用于市场销售实验,即所谓的市场测试.通过小规模的实验性改变,以观察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反应,从而分析该改变是否值得在大范围内推广.
实验调查法最常用的领域有:市场饱和度测试.市场饱和度反映市场的潜在购买力,是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企业通常通过将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各种决定因素(如价格等)降到最低限度的方法来测试市场饱和度.或者在出现滞销时,企业投放类似的新产品或服务到特定的市场,以测试市场是否真正达到饱和,是否具有潜在的购买力.前述两种措施由于利益和风险的原因,不可能在企业覆盖的所有市场中实施,只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市场和对照市场加以测试,得到近似的市场饱和度;产品的价格实验.这种实验往往将新定价的产品投放市场,对顾客的态度和反应进行测试,了解顾客对这种价格的是否接受或接受程度;新产品上市实验.波士顿矩阵研究的企业产品生命周期图表明,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往往要不断开发新产品,并使之向明星产品和金牛产品顺利过渡.然而新产品投放市场后的失败率却很高,大致为66%到90%.因而为了降低新产品的失败率,在产品大规模上市前,运用实验调查法对新产品的各方面(外观设计、性能、广告和推广营销组合等)进行实验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实验调查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前后单组对比实验、对照组对比实验和前后对照组对比实验.这些方法要求科学的选择实验和非实验单位,即随机选择出的实验单位和非实验单位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可比性,两类单位的主客观条件应基本相同.
通过聚类分析,可将待选的实验市场(商场、居民区、城市等)分成同质的几类小组,在同一组内选择实验单位和非实验单位,这样便保证了这两个单位之间具有了一定的可比性.聚类时,商店的规模、类型、设备状况、所处的地段、管理水平等就是聚类的分析变量

G.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结构化分析方法简单、清晰,易于学习掌握和使用。2.结构化分析的实施步骤是先分析当前现实环境中已存在的人工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构思即将开发的目标系统,这符合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规律,从而大大降低了问题的复杂程度。目前一些其它的需求分析方法,在该原则上是与结构化分析相同的。3.结构化分析采用了图形描述方式,用数据流图为即将开发的系统描述了一个可见的模型,也为相同的审查和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上到下把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然后分别解决工具:CASE ,MICROSOFT VISIO

H. 传统需求分析方法包括哪些主要特点是什么

传统需求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

主要特点:结构化的分析方法是传统的分析法,它的好处是在需求阶段可以不需要精确地定义系统,只需要根据业务框架确定系统的功能范围,以及每个功能的处理逻辑和业务规则,功能需求规格书等。

因为不需要精确描述,因此描述系统的方式比较灵活多样,可以采用图表、示例图、文字等等方式来描述系统。在系统开发以前,一般还可以采用更为直观的原型系统方式和最终用户进行交流和确认,因此对业务需求的要求会低一些,业务需求阶段的周期相对容易控制。

通过业务全景图,最终用户也能了解系统的功能;通过功能活动图和业务规则的描述,也可以相对精确地描述业务系统;因为没有严格的标记语言,可以采用适当的篇幅描述适当的系统。

当然,这种方法的缺点也是明显的,分析人员和业务人员之间可能缺乏共同语言,机器不能识别业务需求书,在设计阶段还需要继续和用户确认一部分功能。



需求分析原则

为了促进软件研发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软件领域提出了许多软件开发与说明的方法,如结构化方法、原型化法、面向对象方法等。这些方法有的很相似。在实际需求分析工作中.每一种需求分析方法都有独特的思路和表示法,基本都适用下面的需求分析的基本原则。

1、侧重表达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对新系统程序处理的数据,其数据域包括数据流、数据内容和数据结构。而功能域则反映它们关系的控制处理信息。

2、需求问题应分解细化,建立问题层次结构。可将复杂问题按具体功能、性能等分解并逐层细化、逐一分析。

3、建立分析模型。模型包括各种图表,是对研究对象特征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通过逻辑视图可给出目标功能和信息处理间关系,而非实现细节。由系统运行及处理环境确定物理视图,通过它确定处理功能和数据结构的实际表现形式。

阅读全文

与聚力类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异氰酸酯二聚体检测方法 浏览:518
控制感染最简单的有效方法 浏览:271
公差测量有几种测量方法 浏览:474
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浏览:19
最简单的技术升压方法 浏览:525
民航商业方法类知识产权有哪些 浏览:882
bbs的使用方法 浏览:982
mac版优酷下载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61
苹果7扬声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9
河北美术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818
新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浏览:429
电灯遥控器电池安装方法 浏览:602
金珠的检测方法 浏览:330
水波的计算方法 浏览:593
木耳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652
论文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浏览:75
拔自己的牙有什么方法 浏览:131
电脑裁线机操作方法 浏览:524
水泵叶轮外圆磨损的修理方法如何 浏览:99
文竹的养殖方法大全图片 浏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