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学前教育技能与职业学习专题报告怎么写300字
职业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业技能。 为了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现今学前教育技能职业学校往往偏重于专业属 技能的教育与培养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 道德是从业人员曲备的基本素质.职韭教育要培养适应现代 社会的合格人才。必须加强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全面教育。职 业技能与职业道德密不可分。
学前教育技能学生主要学习学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本知识,受到幼儿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在托幼机构进行保育、教育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3.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4.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主要课程:普通心理学、人体解剖生理学、教育社会学、声乐、舞蹈、美术、学前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保健学、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幼儿园见识、实习、幼儿师范学校实习、教育调查、社会调查,一般安排6--8周。
Ⅱ 谈谈你对某种教育研究方法的认识
通过这几天的深入的学习,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同时对教育研究方法有了一个从基本上不认识到较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感触颇多。
教育研究方法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推进教育理论建设,拓展人类知识宝库;提高教师素质。许多教育研究问题都是针对现实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教育研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总结。教育科学研究是以拓展教育科学知识和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目的的,对于广大教师来说,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研究始于问题,教师从事研究要从问题入手,到实践中去。
我虽然在学校里面工作,但是教学经验还是有些缺乏。教育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学科互相交叉渗透、互相协作的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目前学完了本课程的最大的感触就是自己才刚刚的入门,很多的东西都是一知半解,并且将所学用于实践中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在职学习时间
有限,还有家庭的负担,闲暇时间很少,工学矛盾非常突出,只能挤些时间。
光系统的了解还不够,还要真正的掌握并灵活的运用。老师已经引导我们进入,今后要我们在实际中进一步学习、体会和应用了。这门课学得很累、很辛苦,说心理话,在职学习真是不容易,如果对自己稍有一点同情心,也就可能放弃了。
Ⅲ 《课堂管理论陈时见》pdf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课堂管理论陈时见》网络网盘pdf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https://pan..com/s/1tzaHxqRlxcODLXS9PqEQlQ
Ⅳ 陈时见的着作及论文
先后出版《比较教育导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课程与教师发展》、《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教育研究方法》、《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当代比较教育学》、《课程:走向新的身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中小学初任教师入职教育的国际比较》、《幼儿园课程的国际比较》、《综合大学教师教育的国际比较》、《教师教育课程论:历史透视与国际比较》、《课堂教学综合训练教程》等着作30余部。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民族教育研究》、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cation等中外重要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 陈时见主编.《高中课程改革的国际比较》.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陈时见主编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指南与案例》.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陈时见主译.《课程:走向新的身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陈时见参与主编. 《当代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陈时见主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导论》, 商务印书馆2007
陈时见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2006
陈时见主编.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全球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教育》,2006
陈时见主编.商务印书馆.《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2006
陈时见主编.《当代世界教育改革》.重庆出版社,2006
陈时见主编.《综合实践活动理论与案例》.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陈时见主编.《学校教育变革的反思》.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陈时见主编.《英语教学新思维》.接力出版社, 2003
陈时见主编.《边缘崛起:广西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接力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幼儿园适应性发展课程——理论与案例》.接力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多元文化的检视》.学苑出版社,2003
陈时见主编.《边际解读:广西基础教育课程现状与变革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时见着.《课堂管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陈时见主编.《比较教育管理》.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课堂学习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副主编.《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陈时见主编.《走向创新教育:教育变革的反思与前瞻》.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陈时见主编.《教育论文写作》.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陈时见主编.《课程与教学理论和课程与教学改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陈时见主编.《雷沛鸿国民教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陈时见.南非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制度[J]. 教师教育研究,2011.(6)
陈时见.美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 比较教育研究,2011.(5)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J]. 比较教育研究.2010.(5)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学的知识形态与价值取向[J]. 教育研究. 2010.(2)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现实境遇与发展前景[J]. 外国教育研究.2010.(2)
陈时见. 国际视野下中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走向[J].全球教育展望,2009. (5)
陈时见. 实证分析范式的产生及其对比较教育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研究,2009. (4)
陈时见. 全球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文化批判[J].高等教育研究,2009. (3)
陈时见. 美国高等教育质量认证的运行模式——以美国南部院校协会(SACS)为例[J] 比较教育研究,2008. (12)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的学科属性与学科体系[J].比较教育研究,2008. (6)
陈时见. 中国大陆比较教育学科体系研究的内容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8. (2)
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使命[J] 民族教育研究,2008. (2)
陈时见. 美国国际教育的历史、多重身份与新发展[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 (1)
陈时见. 西南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之比较[J] 西南大学学报, 2008. (1)
陈时见. 人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高等教育研究,2007. (12)
陈时见. 高校教学创新的路径选择[J] 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 (10)
陈时见. 论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特征、优势与局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8)
陈时见. 日本“21世纪COE计划”:背景、内容及意义[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7)
陈时见. 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培养模式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2007. (6)
陈时见. 比较教育学的范式与学科生长点[J] 比较教育研究,2007. (3)
陈时见. On reforming of Teacher Ecation in the New Period of China,ANWESHIKA[J] IND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2007.(2)
陈时见. 牛津大学人才培养的现代走向 [J] 大学研究与评价,2006. (12)
陈时见.美国高校社会服务的历史发展、主要形式与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2)
陈时见.On Epochal Mission of Multicultural Ecation in a Perspective of Globalization[J]Frontier of Ecation in China,2006.(2)
陈时见.课外的探索必须回归课堂[J]中国教育报, 2006.(1)
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陈时见.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5.11
陈时见.论民族幼儿教育中传统与现代的断裂与对接——以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幼儿教育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 2005.(4)
陈时见.论比较教育的学科体系及其建设[J]比较教育研究, 2005.(3)
陈时见.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比较教育的研究与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4.(12)
陈时见.教师教育发展与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1)
陈时见.网络学习资源类型研究[J]图书馆杂志,2003.(11)
陈时见.论网络学习资源的意义、功能与类型[J]电化教育研究,2003.(10)
陈时见.中大班幼儿亚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6)
陈时见.多元文化视域下的课程发展[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6)
陈时见.探究性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3.(1)
陈时见.论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课程批评[J]教育研究,2002.(7)
陈时见.终生学习与比较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7)
陈时见.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及其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4)
陈时见.论当代课堂管理的变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1)
陈时见.多元文化与课程发展.2002.(1)
陈时见.技术与网络文化背景下的现代教学[J]教育研究, 2001.(10)
陈时见.现代教学方法发展的背景与趋势[J]基础教育研究,2001.(6)
陈时见.国际学校和国际学校课程述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6)
陈时见.论脑科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影响[J]集美大学学报, 2001.(4)
陈时见.走向创新教育:国际视野下的反思与建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2)
陈时见.论幼儿园的园本课程开发[J]学前教育研究,2001.(2)
陈时见.广西贫困地区女童教育观之调查[J]民族教育研究,2001.(1)
陈时见.影响中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调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9)
陈时见.课堂管理与学生发展——当前中小学课堂管理状况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6)
陈时见.美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及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0.(6)
陈时见.一元与多元: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2)
陈时见.互适与互促:民族教育与民族社会现代化的双重变奏[J]广西民族研究,1999.(4)
陈时见.壮、京、仫佬、毛南族现代化意识调研报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4)
陈时见.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J]比较教育研究,1999.(1)
陈时见.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1998.(6)
陈时见.课堂行为管理的基本模式[J]基础教育研究,1998.(4)
陈时见.西方课堂行为管理主要理论述要[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
陈时见.发展师范教育问题与展望新析[J]教育科学,1998.(3)
课题研究2010 主持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比较教育理论体系研究
2005 主持 横向资助:“综合实践活动与素质教育研究”
2003 主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五”规划教育学一般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
2003 主持 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民族贫困地区妇女社区学习研究”
2002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教育研究”
2001 主持 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资助项目:“《课程论》网络资源开发与教学模式研究”
2001 主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中心资助项目:“ 民族贫困地区女童职业教育培训研究”
2000 主持 国家教育部网络课程开发研究项目:“课程理论与课程改革”
Ⅳ 文都的考研教育学专业课程是谁讲的怎么样啊
授课教师:何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资深教育学辅导专家。主讲:教育心理学及教育研究方法。授课风格激情洋溢,循循善诱,条理分明,深入浅出。长期致力于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研究。所讲课程获得广大考生一致好评。《考研统考专业课教育学辅导讲义》主编。
段会冬: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主讲:中外教育史、教育学原理 理论功底浓厚,教学经验丰富,从复杂的体系中寻找出独特的规律,总结出复习方法,以命题方向及考题特点有很深的预测能力,深受学员的好评。《考研统考专业课教育学辅导讲义》系列图书主编。
周 序:北京师范大学博士。主讲:中外教育史、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辅导实力老师,授课重点突出,紧扣考点,将“讲、评、练”结合一起,让学员短时间内迅速掌握知识点及考点。
Ⅵ 教育研究方法有哪些
1、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当今教育研究中运用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也是描述性研究和实地调查的一种具体方法。它主要通过案例方式考察教育现象,基本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在描述过程中进行解释。
2、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融为一体,将教育者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大致分为循序渐进的四个环节,即计划、行动、考察和反思。
3、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观察、测量等方式对现状进行了解,对事实进行考察,对材料进行收集,从而探讨教育问题、教育现象之间联系的研究方法。
4、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是以叙事、讲故事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实践、教育生活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事件和发人深省的动人故事,表述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和对教育的理解感悟。
(6)陈时见教育研究方法课程总结扩展阅读:
教育研究的方法:定性的方法和定量的方法 教育研究的基本是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有关的因素进行分析测试,研究教学的过程。
数据有两种类型,定性的和定量的数据。定性研究使用定性的数据。数据的特征是描述性的。教育研究者地定性数据包括:观察、访谈、文件分析、作品分析。(论文、日记、照片或者博客)
教育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地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规律,以发现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在教育研究中,包含了多个学科不同程度的交叉。这些学科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这些学科交叉为研究方法提供了很多可能性。教育研究的发现应该在特定的情境中解释,可能不适合其他的时间、空间。
Ⅶ 教育资格证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都考些什么内容啊相关的书有哪些
教育学、心理学公共课教材
《教师入职指南》
《大学生心理健康——自主与自助手册》
《教育学》(新编本)
《心理学》(第二版)
《心理学教程》(第二版)
《教育统计学》(第2版)
《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修订版) 沈龙明 19.60
《心理学》(第2版) 郑雪主编 23.90
《教育法学》(第2版)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
李晓燕 主编
现代教育理论(第2版)(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05年版) 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第2版)(05年版) 扈中平
《心理学》 郑雪
《心理学》(《心理学新论》修订版)
(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05年版) 姚本先
现代教育技术(配盘)(05年版) 李兆君
《教育学》 傅道春
《心理学》 蔡笑岳
《中学教育学》 叶上雄
《中学教育学》(新编本) 叶上雄
《中学教育学辅导》 叶上雄
《中学教育学辅导》(新编本) 叶上雄
《中学心理学》 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新编本) 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辅导》 陈安福
《中学心理学辅导》(新编本) 陈安福
《职业教育学新编》(国家“十五规划”重点教材) 李向东
《心理学教程》 李 越霍涌泉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教育学教程》 余文森
《新课程背景下的公共心理学教程》 叶一舵
《教育基本原理》 冯军梅
《德育与班主任》 陈瑞瑞
《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 邱小捷
《心理学原理》 姜俊红
《学与教的心理》 邢秀茶
《学与教的原理》 王逢贤
《教学论纲》(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 张楚廷
《教育研究方法》(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 袁振国
《教学策略》(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 李晓文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
(面向“21世纪”重点教材) 皮连生
《教育原理》(第二版) 金一鸣
《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 沈龙明
《现代教育与心理测量学原理》 漆书青
《教育心理学》(配盘)(第8版,影印版) AnitaWoolfolk
《新媒体艺术论》(配光盘) 许鹏
《师德读本》 傅维利
《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指南》 傅维利
教育技术教材
书号 书名 着译者
《远程教育研究方法》
张伟远蒋国珍着
《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 · 中级)》
中央电化教育馆 组编
何克抗 主编
《教育技术学导论》(修订版) 尹俊华
《教育技术》 顾明远
《现代视觉媒体美术》(原《艺术基础美术》修订版) 杨改学
《电化教育学》(第二版) 南国农
《教育传播学》 南国农
《教育电声系统》 曹揆申
《电化教育基础》(第二版) 梁育腾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 李运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初级)(配光盘) 何克抗
《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辅导教程》(教学人员 初级)
(配套光盘:教育技术水平考试模拟测试系统)
何克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中级)(配光盘) 何克抗 )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教学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高级)(配光盘) 何克抗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管理人员教育技术教程》
(配光盘) 何克抗
教师专业发展系列教材
书号 书名 着译者 定价
《课程与教学设计》
王嘉毅 主编
《德育与班级管理》
檀传宝 主编
《外国教育思想史》
张斌贤 主编
《教师专业发展》
连榕 主编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
周宗奎 主编
《教育评价》
涂艳国 主编
《教学策略与教学艺术》
王 升 主编
《教育研究方法》
陈时见 主编
《教育法学》
黄 崴 主编
Ⅷ 对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有什么看法
《教育研究方法》这门课在本学期只有十次课,每次课是2个学时,另外有4个学时是撰写开题报告,实际上只有八次课而已,我认为课时是有些短,因而使这门课程的教学显得仓促了,学生需要在短时间把握较多内容,学习起来有些困难。这门课程分为九个专题进行讲授,从第一专题教育科研方法绪论、第二专题研究规划、第三专题查阅文献、第四专题文献综述、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第七专题开题报告撰写、第八专题撰写开题报告到第九专题毕业论文的撰写。鉴于课时限制,老师进行重点教学,同时也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比如将第四章选择抽样、第五章实验研究、第六章调查研究作为第五专题定量研究方法的内容,将第八章个案研究、第九章行动研究作为第六专题定性研究方法的内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老师突出教育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实用性和操作性,首先让我们初步了解教育研究方法概述,然后才讲授研究规划的内容,而选定研究规划的基本程序:一是发现研究课题;二是分析相关课题的研究背景;三是明确课题目标;四是确定研究方法;五是制定研究计划;六是撰写课题论证报告。老师根据后面的教学内容——查阅文献、文献综述、定量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首先讲述研究规划的教材内容符合我们的学习特点,具有科学性。而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对于我们本科师范生来说至关重要,开题报告的撰写有选题依据及意义、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手段、参考文献目录、文献综述等几方面内容。学习《教育研究方法》,从短期目标来看具有实用意义,为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撰写作好理论和初步的实践准备;从师范生今后从事教师岗位来说,学习教育研究方法,准确掌握相关教育科研和理论,逐渐树立正确的科研态度,掌握一定的科研程序、方法与技能,形成主动参与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科研意识和科学素养,具备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等方面也具有长远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