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核心力量需要如何训练,你知道吗
核心力量是一种能力,是由附着在腰椎、髋部和骨盆联合周围的肌肉和韧带产生的力量,它在大多数竞技运动项目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维持身体平衡,保证专项技术动作的稳定发挥,而且也是运动员发力的主要环节,是上下肢协同用力的枢纽,在力量传递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强化核心力量时一定要注意动作姿势,尤其是在训练下背和腰部时动作一定要规范,因为如果动作姿势不对,不仅不会强化到核心力量,甚至还会影响腰部和下背的健康,其实健身训练中尤其大重量深蹲保护好腰部是尤其重要的,在核心力量不够强大时,大重量深蹲如果姿势不够标准会对腰部造成巨大伤害,所以不管是练核心力量还会在练腿部,腰部一定要保护好,当然当核心力量提升上来以后,那么核心力量就会自然的对腰部进行全方面的保护,但是对于新手来讲,在强化核心力量时要先保护好自己的腰部。
Ⅱ 拳击是如何训练力量的
任何项目的力量训练都分为一般性力量训练专项力量训练。拳击也不例外。
一般性力量训练:
一般性力量训练是基础。
拳击的一般性力量训练在全身的侧重点如下:
1。下巴:是头部比较脆弱的部位,被直接击中基本可以宣告战斗结束。因此要增强肌肉,作为保护。
2.颈部:为头部减震,增强头部抗击打能力。粗壮的颈部肌肉能让你的头部具有超强的抗击打能力。
3.肩部:为满足多次出拳得能力,和长时间保持拳架的能力,需要肩部具有良好的耐力。出拳的灵活要求,需要肩部肌肉的灵活性。同时为了出拳时快速伸臂,他还需要较强的爆发力。绝对不要相信地摊文学的不需做上肢力量,极限深蹲无敌论。【肩部,很重要的肌肉】。。。
斜方肌对抗击打能力的增强也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4上臂:二头肌、三头肌要求基本同肩部
前臂:发达的肌肉能使你的手腕有力量,增加出拳效果。并且对防守硬度也有增强。练一下还是有好处的。但绝对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好像拥有了发达的前臂就拥有了无敌重拳一样。
5腹部:腹腔内内脏很重要,但又没骨骼保护,只有靠发达的腹肌来保护。出拳腹肌也需要转动发力。腹部力量很关键。
6背部【下背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腰了】:将蹬地力传到上身、本身的转动发力。这两点足以说明背部的重要性
7腿部:不需把大小腿分开来讲,他们再发力时要是个整体。腿部需要很强的爆发力。出重拳时,腿部的蹬地是力量的源泉。突然上步时,腿部的爆发力决定你上步的速度。躲开对手的进攻,寻找攻击对手的机会,需要你时刻保持移动,这就需要你的腿部的耐力和灵活性。
8拳击发力全身是一个协调的整体,全身性爆发力训练十分重要
具体方法举例:
颈部下巴:
用毛巾包住重物,牙咬住,俯身颈部发力做上提下放
颈桥:地面垫一块毛巾,用头和脚支撑起身体,适当滚动头顶锻炼脖子肌肉。
肩部:颈后推举。直立侧平举。俯身侧平举。直立前平举。。。。。。
臂:拳卧撑,引体向上,卧推、弯举。。。。前臂。握力器,持重腕屈伸,持重转腕。。。
腹部:两头起,负重仰卧起坐,悬垂举腿,倒挂卷腹,侧卧起坐,持重转体,,,,,想到什么就都用上吧。。。。另外慎用下面的抗击打能力训练:躺于地上,收紧腹肌,用腹部接住同伴从一米高处丢下的实心球、每做一次负重仰卧起坐让同伴用实心球在你的腹肌收的最紧时砸一下你的腹肌
背部:下背部:硬拉、负重体前屈。做时腿可值可曲。直腿做还可以练到大腿股后肌群。坐时背部一定要挺直,不然容易受伤、、俯卧背起、俯卧两头起、、、。上背部:俯身划船、引体向上
腿部:负重:负重深蹲、负重半蹲、负重半蹲跳、负重箭步蹲、负重提踵、负重长跑、托物冲刺、、、、徒手:半蹲跳、弓步交换跳、直腿脚尖跳、50米冲刺。上坡冲刺、、、、、
全身性:奥林匹克挺举、抓举。高翻。借力推举【借助腿部蹬地力,曲腿等地将杠铃推起】
专项力量训练:
主要是接近专项动作的练习。多是负轻重量做专项动作
如:持重空击、腿绑沙袋做步法移动、
另外就是利用专项器械:
如:打手靶、打沙袋、打梨形球、、、、、、、
原创。。祝你成功
Ⅲ 如何练拳击
拳击的基础练习方法 绝对精华
一、将爆发力提高70%以上的练习法(隔日练习):
激烈的打斗需要强健的身体,强健的身体则是产生强大爆发力的源泉。为了给对 手造成更大的痛苦,我们有必要成倍地增长我们的攻击力度。
在练习方法上,高质量、高强度的少次多组重复练习是提高爆发力的极佳途径。
下面举实例加以说明:
1、拳头俯卧撑:
通常的俯卧撑是将两手掌按在地上进行的。这里要求练习者将手掌改为拳头,握紧你的拳头,在地上形成俯卧撑姿势并动作,两拳的距离约70厘米,两拳眼向前方,请保持身体挺直,不要将肚子凸下去,要将腹部收紧,但不要将屁股抬得很高。如果拳上感到痛的话,就在拳下垫着书本,以后适应后,必须将书本拿去。
也许你认为这样进行俯卧撑练习太方便了,那么就增加难度。当你以高质量的动作能够连续进行俯卧撑15次以上(高质量的动作指的是,整个动作过程一直保持身体挺直,手臂向下弯屈时,动作要缓慢,当身体刚碰着地面时,立即奋力撑起,在手臂即将完全伸直时,突然加速完成整个动作,每一次都这样做,请自行监督),能如此正确地做15次,表明你具备一定的实力,可以进行支撑力分成法来练习了。方法如下:在原来的俯卧撑的姿势下,将身体的重量让撑地的两只手不均匀地承担,也就是让一只手多承担一点分量,另一只手少承担一点。具体可以这样做:比如你先让右手多承担一点分量,就将左手撑地的拳头改为用手指撑地,右手仍旧以拳头撑地。动作开始时,左手可先以五根指头全部撑地,感到十分轻松时,改用食指、中指及大拇指三根指头撑地,以高质量的动作进行俯卧撑。
由于你的左手只有三根指头撑地,而右手是一只充实的拳头撑着地,所以你自然 将身体的大部分重量由右手来承担了。如此你能正确地完成15次(每一次都应该是高质量动作,切记不要盲目追求数量。实践证明,按高质量的15次动作模式练出来的爆发力远胜过马马虎虎的100次动作模式的结果),以后可以左手只用食指、中指来撑地了,这样做也能高质量地完成15次,则可以让左手完全不碰地面,只让右手单独进行俯卧撑了,当右手单独能完成高质量动作10次以上(特别是支撑手即将伸直时,突然加速完成整个动作),则你右手的爆发力已很不错了。同理,左手的爆发力也可以按此方法练出来。
在练习时要时刻告诫自己、督促自己一定要让动作达到高质量标准。体格较健壮的人在进行该练习时,可以将两只脚搁在方凳上或床沿边,以增加身体对手臂的压力。此俯卧撑动作次数、组数如此安排:
第一、二周进行两拳皆撑地的练习,做完15次高质量的动作为一组,一天做完三组。做一组动作不能达到15次的人,须咬紧牙关努力争取,但要注意质量;做一组动作轻松超过15次的人,或增加难度将脚搁在50厘米高左右的物体上,或直接进入第三、四周的练习。第三、四周进行的是一只手用拳头撑地,另一只手用手指撑地的练习。一组动作为15次,一天需做四组,如第一组以右手拳头撑地,则第二组以左手拳头撑地,如此交替进行。是否要将脚搁高,根据你体力而定。第五、六周练习如下,将一手任意放置身边,只用一手进行俯卧撑练习,一天坚持完成四组,每组努力做到10次。
注意:以上练习不要你每天做,而要求你隔日做,即练习一天休息一天,如此反复,实践证明,隔日练习高质量动作的收效是每天练习的两倍以上。当第六周练习完毕后,再进行混合练习,即将所有练习过的动作任意穿插练习,力求做得质量更高。三个月坚持下来,你的双臂很铿锵有力了,请不要松懈,继续坚持下去。
2、单腿起踵练习:
练习者以站立姿势开始,屈起一只脚,只用一只脚慢慢地蹲下去,至屁股完全碰着脚后跟,然后仍旧以这只脚用力站起来,待膝关节将完成整个过程时,突然加速将腿完全站直。练习者可能由于一只脚支撑会出现左右摇晃,这可以将自身的任一侧靠近墙,以这一侧的手的手指轻轻扶着墙壁,以保持身体平稳,但不可以用手抓住什么紧固件,否则练习效果将大大折扣。左右脚交替进行,一天坚持四组,每组做完15次。也是隔日练习。有的人可能竭尽全力不能完成15次动作,就尽力而为地做,如果今天做一组只能完成10次,那明天力争做到11次,待每组11次动作巩固下来后,再向每组12次拼搏,以此类推。三个月坚持下来,完成每组15次的高质量动作肯定不成问题了。
注意:当你能轻松地完成每组15次高质量起踵动作后,须给动作之腿增加压力了。你可以用一只手拎一定质量的物体(或哑铃或小水桶,小水桶中盛多少水可由自己决定),由于增加了重量,每组完成的动作次数可能只有几次了,坚持这样练习,努力向15次冲刺,当你负重能完成15次单腿起踵练习,且每次动作都是高质量的,尤其是动作将要完成(指腿将伸直时)突然加速,这样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拧身前扑运动:
请你准备好一条废弃的的自行车胎(要弹力仍然较好的)或一根用于捆绑物体的橡筋,将车胎(或橡筋)的一头固定好,另一头稍作加工,使自己的手便于紧紧地握住。动作开始,你以一手抓住车胎的一头,人取似弓步姿势,步距可以大一点,如果你左脚在前,则用右手抓住车胎(如果右脚在前,则用左手抓住车胎),好了,调整好车胎的松紧度,握胎之手从弯曲位置开始,凭臂力及腰肢转动之力,猛然将手臂完全伸直,并将上身奋力前扑,完成此动作后,请缓慢地回到原姿势。如果做此动作时感觉太轻松了,可适当加大你与车胎固定点之间的距离,如仍能相当轻松地完成此动作,则可以再增加一条车胎,甚至二条以上车胎。是否增加车胎,以你是否能高质量地完成每组15次动作为依据。隔日进行练习,一天练四组,每组15次。
注意:当你采取左势(即左脚、左肩在前)进行动作,右手握着车胎猛力将手臂伸直时,请身体尽量前扑,腰肢尽量拧转,形成左肩超前右肩许多。为了使自身不松懈,动作还原时请一定要缓慢。三个月下来,你的要部力量肯定很不错了。
4.还有速度:速度训练的其它因素。
速度训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位移速度、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但技击运动对速度素质的要求,则突出在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上。因此,对抗中对各种信息反应的快慢和出招攻击的快慢,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二、反应速度的快慢
在技击实战或训练中,反应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信号通过反射弧所需要的时间长短。所谓反射弧是指反射活动所经过的神经通路。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二、影响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神经中枢的机能状态是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之一。休息不好、疲劳时,反应就会迟钝;如机能状态良
好,且兴奋性适度、精神放松、注意力集中,反应就快。
(2)反应速度与感受器的敏感程度有关。即感受器越敏感,接受信息就会越快。
六、提高速度的条件
(1)经常练习或增加自己手法与步法的机动与灵活的变化。
(2)动作的精简。
(3)疲劳的克服。
(4)充分发挥和利用肉体与精神的警觉性。即充分运用你的想象力,并预想你的对手可能如何发招攻击,
并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实际搏击状态。
出拳速度的训练
动作速度的快慢,除了取决于信息在反射弧各环节中传导速度快慢外,还与神经系统对肌肉指挥能力有密切关系。下面将李小龙训练动作速度的主要手段介绍如下。第一、需借助于信号刺激的节奏来提高动作速度和技击实战的节奏感。例如李小龙借助快频率的音乐,来训练自己伴随音乐的节奏而做出快速、协调一致的快速动作的能力。这样能使自己的技击节奏变得飘乎不定,迫使对手无法捉摸和利用,此亦为技击之终极目的。第二、要缩小完成动作的空间或缩短完成练习的时间,来提高动作速度。而且对相同的技术动作,反应的时间越短愈好。第三、加大练习的难度,把在较困难的条件下完成动作时获得的效果,转化到动作速度上。例如,当你进行拳打脚踢时,可在臂上或腿上负重,而当去除负荷时,动作就会加快。
那么,怎样练习速度呢?首先要击打速度球,再者是合掌练习与配合训练。!!!!!!
Ⅳ 拳击手,如何训练力量
迈克泰森拥有历史上最凶狠的拳头。自从他进入拳击界以后,已经有许多曾经不可一世
的拳王在他的重击下倒在拳台上。很多人感到奇怪,人类怎么会打出如此有力的拳头?在看过他的训练之后。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这个1.80米的立方体一直在进行力量训练,其训练强度之大,让很多举重运动员也感到惊讶。拳王是怎样看待力量训练的呢,还是让他自己告诉我们吧
我常用的力量训练计划,包括四个课程:
课程一:
1.深蹲8组每组1~6次使用重量超过1000磅,最后一组使用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
2.屈腿硬拉4组每组6~10次重量为400~500磅。
3.仰卧起坐2组每组15~25次负重80磅
课程二:
1.腿弯举2组每组3~8次重量为500磅。
2.提踵2组每组300次重量为500磅。
3.头倒立1组训练到力竭。
4.俯身划船2组每组3~10次重量为135~315磅。
5.槓铃弯举1组每组100次重量为10磅。
6.掌心向上腕屈伸1组每组3~8次重量为60磅。
7.侧平举4组每组100~250次重量为5磅。
课程三:
1.腿举8组每组1~6次重量约6000磅,最后一组使用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
2.直腿硬拉4组每组6~10次重量为400~500磅。
3.仰卧举腿2组每组15~25次负重80磅
课程四:
1.直立腿弯举2组每组3~8次重量为500磅。
2.坐式提踵2组每组300次重量为500磅。
3.俯卧颈屈伸1组负重100磅。
4.卧推2组每组3~10次重量为135~285磅。
5.胸前下推1组每组100次重量为10磅。
6.掌心向下腕屈伸1组每组3~8次重量为20磅。
7.直立上拉4组每组100~250次重量为20磅。
泰森颠峰时期的身体资料:身高1。80米,体重99公斤,腰围34英寸(86厘米),
大腿28英寸(72厘米),颈围20英寸(50厘米),胸围48英寸(122厘米),臂围16英寸(40厘米),小腿18英寸(46厘米)
用拳击的眼光重新认识你身体的各个部位
首先是大腿。粗壮的大腿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在拳击的每一个动作里,大腿都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务是在重击时发力,绝对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样启动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劲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对拳击手并不十分重要。现在对于大腿该如何训练就十分清楚了。以重击能力着称的重量级拳王的深蹲成绩都在1000磅以上,我的最好成绩是1017磅。训练时目标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高绝对力量,我从不做每组次数超过6次的练习。
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传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腰部产生
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频率更高,职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力量。对腰部绝对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视。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组做6~10次
脖子对于拳击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样的脖子能起很好的减震作用。要是你
的脖子又细又长,头部被击中时就会像梨形球一样摆来摆去。脖子不主动发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练粗。我用头倒立、俯卧颈屈伸来达到这一目的,完全采用肌肉训练法。这里我不关心重量和次数,只要能长块就行.
哪个部位是拳击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确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
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动,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紧张。发力时小腿要有良好的弹性,才能流畅地发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训练关键是次数、时间。我用500磅做每组300次的提踵练习.
以上是拳击手的力量训练中最重要的四个部位,它们组成了人体坚实的躯干。你可能会
对我把腿部归入躯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躯干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躯干的延伸,而且比躯干更重要.我喜欢研究动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龙、老虎、熊和袋鼠,它们都是非常强壮的动物,后者虽然没有锋利的牙齿,却是自然界最好的拳击手。结果非常一致,强壮的下肢、腰部和颈部是生存的最好资本。而且上述四个部位体现了四种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个部位,都能归入其中的某一类.
拳击手有一个部位可能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发达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强壮,才能耐住
重击。这个部位的唯一要求是发达肌肉,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钢铁一样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带。
背部是发力部位,但只是辅助的。对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
力上的要求更高,这个要求实际上和肌肉训练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阔肌。槓铃划船是最好的动作.
胸部的要求比较简单,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发达些可能好些,单也很少有人被
击中胸部倒地的。总之,这个部位要求更低。过分练它反而会给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碍。卧推作为发达上身的基本练习还是应该练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手臂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发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动让胳膊紧张,就
会显得越笨拙。胳膊应该像钩子,而不是起重机,那是腿部该做的事。对二头肌和三头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轻哑铃,然后就开始数数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触部位,很容易受伤。对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较留意。哑铃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发达前臂。很多家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这些家伙肯定不是拳击手。拳击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细都行,但前臂一定要发达。
现在你看到了,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练习,你才能成为优秀的拳击手,
而不是好看不中用的人。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手臂、肩膀涨得像面包的家伙,尽管跳上去揍他们好了。但是如果你的对手大腿和腰部粗壮,腹肌像罗马的盔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当心了。了解对手的训练,那更能说明问题。如果他能像千斤顶那样做深蹲,像上了发条一样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个难对付的家伙。如果他只是猛练卧推,或者经常照镜子看二头肌(展示二头肌确实是个作秀的好办法,我也很喜欢),那如果不是在作秀,就肯定是门外汉。
Ⅳ 练习拳击应该怎么练力量
一般说的一个人力气大小其实就是绝对力量的体现,强大的绝对力量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的基础,在格斗中具有很强的震慑力和重要的作用。
要增强绝对力量,就要保证大重量,高强度的训练,选用的练习重量应该是自己竭尽全力只能完成1—3次的,进行3—5组练习,每组做到力竭,组间休息1—3分钟,让肌肉得到恢复准备冲击下一组极限重量,一周可以进行一到两次绝对力量训练,保证绝对力量的不断提高。
注意:绝对力量训练中由于选用的重量很大,接近个人力量极限,所以训练前一定要充分热身,训练中必须有训练伙伴保护,避免受伤。
拳击的力量训练方法二、速度力量训练
速度力量就是一般所说的爆发力,直接关系到攻防动作的速度,是格斗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素质。
训练的目的就在于尽量把速度力量水平提高到个人的极限,原理在别的文章里我已经讲过,就不在这重复讲解。训练方法就是选用自己尽力能完成5—10次的重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进行每一次动作。每组3—8次,练习三到五组,组间休息2—5分钟,让肌肉充分放松,保证下一组的训练质量。如果感觉疲劳,无法再保证动作速度,就改练其他的,勉强耗下去也没有意义。
注意:用自己最快速度进行练习是提高速度力量的关键,如果不在训练中把动作速度顶到自己的极限,就完全失去了提高速度力量的作用。
Ⅵ 如何提高拳击力量~
不能每天做练习,增加爆发力的办法是做大负荷,短时间的练习,每隔2,3天作一次,多吃些蛋白质高的食品,应加强下面的训练:首先是大腿。粗壮的大腿是真主给我们的最好礼物。在拳击的每一个动作里,大腿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务是在重击时发力,绝对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样启动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劲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对拳击手并不十分重要。现在对于大腿该如何训练就十分清楚了。以重击能力着称的重量级拳王的深蹲成绩都在1000磅以上,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传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产生很大的力量。腰部产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频率更高,职业拳手的每一拳都应该充分借助腰部力量。对腰部绝对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视。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组做6~10次。
脖子对于拳击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样的脖子能起很好的减震作用。要是你的脖子又细又长,头部被击中时就会像梨形球一样摆来摆去。脖子不主动发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练粗。我用头倒立、俯卧颈屈伸来达到这一目的,完全采用肌肉训练法。这里我不关心重量和次数,只要能长块就行。
哪个部位是拳击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确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动,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紧张。发力时小腿要有良好的弹性,才能流畅地发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训练关键是次数、时间。我用500磅做每组300次的提踵练习。据说阿里的训练每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以上是拳击手的力量训练中最重要的四个部位,它们组成了人体坚实的躯干。你可能会对我把腿部归入躯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躯干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躯干的延伸,而且比躯干更重要。我喜欢研究动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龙、老虎、熊和袋鼠,它们都是非常强壮的动物,后者虽然没有锋利的牙齿,却是自然界最好的拳击手。结果非常一致,强壮的下肢、腰部和颈部是生存的最好资本。而且上述四个部位体现了四种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个部位,都能归入其中的某一类。
肩部是拳击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动作都需要肩部。但这决不意味着你要把肩部练得像保龄球一样。拳台上有很多这样的家伙,他们让我感到好笑,通常他们最多只能在我面前跳两回合。肩部并不是发力的部位,它的灵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肩部应该像小腿一样练习。最好的动作是侧平举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哑铃和20磅的杠铃,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组不少于200次。这样你才能一直保持规范的拳架。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来了,对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揍你。
拳击手有一个部位可能是所有运动员中最发达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强壮,才能耐住重击。这个部位的唯一要求是发达肌肉,仰卧起坐、仰卧举腿、悬垂举腿,需要什么就练什么。钢铁一样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带。
背部是发力部位,但只是辅助的。对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这个要求实际上和肌肉训练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阔肌。杠铃划船是最好的动作。
胸部的要求比较简单,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发达些可能好些,单也很少有人被击中胸部倒地的。总之,这个部位要求更低。过分练它反而会给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碍。卧推作为发达上身的基本练习还是应该练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误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发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动让胳膊紧张,就会显得越笨拙。胳膊应该像钩子,而不是起重机,那是腿部该干的事。对二头肌和三头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哑铃,然后就开始数数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触部位,很容易受伤。对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较留意。哑铃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发达前臂。很多家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这些家伙肯定不是拳击手。拳击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细都行,但前臂一定要发达。
现在你看到了,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练习,你才能成为优秀的拳击手,而不是好看不中用的人。如果你在拳台上看到胸肌、胳膊、肩膀涨得像面包的家伙,尽管跳上去揍他们好了。但是如果你的对手大腿和腰部粗壮,腹肌像罗马的盔甲,脖子粗得像犀牛,那你就得当心了。了解对手的训练,那更能说明问题。如果他能像千斤顶那样做深蹲,像上了发条一样做仰卧起坐,那他一定是个难对付的家伙。如果他只是猛练卧推,或者经常照镜子看二头肌(展示二头肌确实是个作秀的好办法,我也很喜欢),那如果不是在作秀,就肯定是门外汉。
锻炼课程:课程一:
1.深蹲8组每组1~6次使用重量超过1000磅,最后一组使用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
2.屈腿硬拉4组每组6~10次重量为400~500磅。
3.仰卧起坐2组每组15~25次负重80磅
课程二:
1.腿弯举2组每组3~8次重量为500磅。
2.提踵2组每组300次重量为500磅。
3.头倒立1组训练到力竭。
4.俯身划船2组每组3~10次重量为135~315磅。
5.杠铃弯举1组每组100次重量为10磅。
6.掌心向上腕屈伸1组每组3~8次重量为60磅。
7.侧平举4组每组100~250次重量为5磅。
课程三:
1.腿举8组每组1~6次重量约600磅,最后一组使用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
2.直腿硬拉4组每组6~10次重量为400~500磅。
3.仰卧举腿2组每组15~25次负重80磅
课程四:
1.直立腿弯举2组每组3~8次重量为500磅。
2.坐式提踵2组每组300次重量为500磅。
3.俯卧颈屈伸1组负重100磅。
4.卧推2组每组3~10次重量为135~285磅。
5.胸前下推1组每组100次重量为10磅。
6.掌心向下腕屈伸1组每组3~8次重量为20磅。
7.直立上拉4组每组100~250次重量为20磅
Ⅶ 拳击的专项力量有哪些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又有哪些
下面几个发回答的人,很多都受到了 健美教练王力的地摊小说(深蹲无敌论)的影响。据说那个时候王力在卖斯密斯深蹲器。
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有:1:健身房的中等或者偏低或更大的重量,用爆发力完成(不要太多,一周不要超过2次),记住要训练全身的肌肉,而不是单独的一两块,训练完毕后协调放松拉伸一下
2:健身房力量训练主要在大腿,腹部,肩膀,背部,二头肌,三头肌,前臂,脖子(二头肌和背部不是主动发力部位,但这两块肌肉发达了,可以更好的把力量注入到对方的身体里,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也可以无器械训练,比如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跳(训练完毕后协调放松拉伸一下)
4:上面都是辅助力量训练,其实拳击的终极力量训练,还是这样的1:协调性训练(跳绳和一些专项动作),协调性好了,出拳力量会非常可怕,比做什么深蹲卧推更管用
2:空击训练,空击训练有两种,一种是放松的过程中体会发力,训练协调性,不需要打出多大的力,一种是发力空击,拳拳发力,用最大的力量打出去,但一定要记住出拳双肩放松,这样也能大幅度提高出拳速度和力度,比卧推深蹲更管用
3:沙袋练习,一是打出距离感和体会打在实物上的感觉,二是发全力击打沙袋,要猛,不过动作要对,对力量和速度的提高比卧推深蹲管用。
大概就这些
Ⅷ 拳击基本训练方式
拳击基本训练方式:
1, 空击
顾名思义,一个人就可以进行,对着空气出拳。同时通过滑步和躲闪的加入提高拳击手的实战性。空击训练一般由简入繁,从刺拳开始到组合拳。
2, 击打梨球
首先拳头要像握锤子一样握紧拳头。用伸出锤子一端的拳面击打吊袋。将拳头举到耳朵的高度,指关节向内,胳膊肘高于胸。
下身则朝向吊袋将脚分开一肩宽,身体正对吊袋,吊袋应与眼睛同高。脚趾着地,收紧重心以增强身体稳定性。最好要注意找到节奏。能有效击打吊袋后,闭上眼睛。练习击打以找到节奏(1-2-3、1-2-3、1-2-3)。如果你是听击打出得声音而非盯着看,你会更容易掌控它。这能考验你的协调性,并将上身锻炼得更结实。
3, 打沙袋
初期可采用固定式打法,一人扶住沙袋,练习者准确地击打。
后期可打活沙袋。活沙袋子比固定的难打,沙袋在晃动,你可能一时打中,一时击空,很有威力的一拳却发不出威力。所以这可以让练习者体会拳法与步法的配合。
4, 打手靶
手靶练习一是提高出拳准确度,二是让动作规范,三是练习对方的反应能力(要求手靶举起来之后对方马上出拳击打),再就是考验对方对距离的控制。当然对执手靶者也有一定要求。
5, 摸肩
相信这个游戏大部分接受过拳击训练的人都玩过,是最简单的热身练习之一,不需要道具,也不需要太多人。
两人一组,通过前后移动,触碰对方肩膀,同时闪躲避开对方攻击,这个游戏可以练习反应,时机,距离,脚下移动,很接近实战。与此相似的还有踩脚练习等。
Ⅸ 拳击入门基本训练及体能训练的方法。
一、拳击入门基本训练
1、训练的主要方法
空击是对抗性运动的一种独特的训练方式,英文名称是shadowboxing,来源于拳击。是在进行高强度运动之前的热身的一种手段。空击,顾名思义,一个人就可以进行,对着空气出拳。远距离方式指用滑步带动身体前进和后退,在这个基础上出拳。
2、训练的辅助方法
梨球可以脚踢也可以拳打。如果弹性比较大还可以练习反应。最好是鞭腿加直拳摆拳加一些组合的打法。悬挂式上方固定,悬于空中。训练击打节奏、上臂肌肉协调性。落地式弹簧杆连接,下部固定于地面。
二、拳击体能训练方法
跳绳应该是除了跑步以外最大众化、运动最广泛的运动了,操作简单,工具简便也不受场地的限制。跳绳的不仅能很快提高自己的体能,对协调性也有很大的提升。
(9)拳击核心力量训练方法扩展阅读:
拳击技巧战术
1、拳击运动的技术包括攻击、躲闪、放松,移动、扭斗技术和善于反击。
2、攻击技术包括左右直拳,左右上勾拳,左右平勾拳,左右摆拳,左右斜上勾拳,刺拳。
3、拳击运动只能运用拳头来制服敌人,不能使用腿脚肘膝。
4、战术运用:在拳击比赛中,场上情况千变万化,因此战术的运用在拳击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胜负结果取决于双方技术、战术、心理、身体素质等因素。
5、这四者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战术的运用就是对一名拳击运动员综合能力的体现,在技术、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差不多的情况下,战术打法运用的质量将对比赛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Ⅹ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应该如何计划
拳击手的力量训练应该根据不同的技术水平阶段进行不同的力量训练。从力量的训练特征来划分。一般将力量素质分为最大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四种。(一)最大力量最大力量是指人体或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客服最大内外阻力的能力。亦是指参与工作的肌群或一块肌肉在克服最大内外阻力时,所能动员的全部肌纤维发挥的最大能力。最大力量是个变量。它取决于肌肉收缩的内协调能力,骨杠杆的机械效率和关节角度的变化。通过合理训练,一方面使参与工作的那些肌纤维内部结构、技能发生变化;一方面又可动员较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从而使最大力量有所增长,根据每个人训练水平的高低、训练方法是否合理而有所不同。每个人的最大力量由于遗传、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因素具有很大个体差异,同一个人由于各部分肌肉功能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力量也不同。最大力量的表现一般是指在各种姿势,如站立坐、卧等身体姿势时,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所克服的最大阻力,以重量来衡量,可用测力计、杠铃、拉力器等来测定。最大力量是其它力量的基础。(二)相对力量相对力量是指人体每公斤体重所表现出最大力量值能力,它只是反应运动员的最大力量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的最大力量不变或变化较小,但体重增加,则相对力量就会减少;反之相对力量增加,而体重保持不变,则其相对力量也随之增大。相对力量对于竞技体操、举重、摔跤、柔道等运动项目均具有很大的意义。特别是举重比赛,实质上就是比运动员的相对力量。为此,对有重量级别要求和内在关系的运动项目,在发展力量素质过程中,在提高最大力量的同时还必须注意控制体重。(三)速度力量速度力量也叫快速力量,是指人体在运动时以最短的时间发挥出肌肉力量的能力。也可指运动员在特定的负荷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最大动作速度。速度力量取决于人体肌肉的收缩速度和最大力量水平。增长速度力量时,既有速度要求,又有最大力量的要求,需要有速度和力量两个因素相结合完成。例如跳高运动员和跳远元动员起跳时的踏跳动作。各运动项目对速度力量的要求不同。速度力量包括起动力、爆发力、制动力;起动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最快地发挥出的肌肉力量。爆发力是指在最短时间内以最大的加速度克服一定阻力的能力。它是速度力量性项目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制动力是指以较高的加速度朝相反的方向运动的能力。(四)力量耐力力量耐力是指人在克服一定外部阻力时,能坚持尽可能长的时间或重复尽可能多的次数的能力。也就是无论运动员在静力或动力性工作中,能长时间保持肌肉紧张用力而不降低工作效果的能力。力量耐力好坏取决于神经过程的强度、灵活性和延续性,以及肌肉供能国过程顺畅性。根据不同运动项目中力量耐力的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力量耐力;动力性力量耐力又可分为最大力量耐力(重复发挥最大力量的能力)和快速力量耐力(重复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两种。如田径、球类、游泳、体操等项目所需要的力量耐力。静力性力量耐力则主要表现在射击、射箭、速度滑冰、摔跤和支撑性运动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