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静脉脂肪乳剂制备方法是什么

静脉脂肪乳剂制备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14 15:06:12

‘壹’ 注射剂的制备方法

配制原料的形式:
①以中药中提取的单体有效成分为原料
②以中药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为原料
③中药中提取的总提取物为原料(现状)
(一)中药材的预处理
药材原料必须确定品种与来源,鉴定符合要求后,预处理(挑选、洗涤、切制、干燥、粉碎、灭菌)。
(二)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
1、要求:最大限度地除去杂质,保留有效成分。
2、提取与纯化路线选择依据:
(1)根据处方组成中药物所含成分的基本理化性质;
(2)结合中医药理论确定的功能主治与现代药理研究;
(3)处方的传统用法、剂量;
(4)制成注射剂后应用的部位与作用时间。
3、用途: 蒸馏法是制备注射用水最可靠最经典的方法。药典要求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应为纯化水,故原水需经过滤、除离子等过程纯化后方可使用。
注射用水的制备工艺流程:
(1)原水处理。原水通常为经过预处理的自来水,其质量应符合国家关于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原水中含有悬浮微粒、可溶性无机盐、有机物、微生物、热原及挥发性气体等杂质,必须经处理成为纯化水后方可作为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水源。原水处理方法有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①离子交换法 离子交换法处理原水是通过离子交换树脂进行的。最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是732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和717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一般采用阳离子树脂床、阴离子树脂床、混和树脂床串联的组合方式,在阳离子树脂床后加一脱气塔,除去水中二氧化碳,以减轻阴离子树脂的负担。此法 所得水化学纯度高,比电阻可达100万ω。cm以上,设备简单,节约燃料和冷却水,成本低;离子交换一段时间后树脂老化,出水质量不合格,可用酸碱液将树 脂再生后继续使用。
②电渗析法 电渗析法是依据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和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而除去离子的。此法不需消耗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所用的酸和碱,较离子交换法经济,但制得的水纯度较低,比电阻一般为5万~10万ω。cm;
③反渗透法 在u形管内设置一个半透膜,半透膜两侧分别放入盐溶液和纯水,纯水一侧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盐溶液一侧转移,使盐溶液液面升高,此为渗透过程(osmosis)。两侧液柱的高度差形成的压力即为此盐溶液具有的渗透压。若在盐溶液上施加一个大于该盐溶液渗透压的压力,则盐溶液中的水分子向 纯水一侧渗透,达到盐、水分离,此为反渗透(reverse osmosis)。反渗透法纯化原水一般选用的半透膜膜材为醋酸纤维膜和聚酰胺膜。
(2)蒸馏。小量生产一般用塔式蒸馏水器,主要包括蒸发锅、隔沫装置和冷凝器三部分。大量生产时,常用多效蒸馏水器或气压式蒸馏水器。制备注射用水的蒸 馏水器,应安装有效的隔沫装置,以确保不带入热原。(3)注射用水的收集与贮存。弃去初馏液,检查合格后采用带有无菌过滤装置的密闭收集系统收集,在 80℃以上保温、65℃以上保温循环或4℃以下无菌状态下贮存,并于制备12h内使用。 1、物理检查
①外观:安瓿的身长、身粗、丝粗、丝全长等符合规定;外观无歪丝、歪底、色泽、麻点、砂粒、疙瘩、细缝、油污及铁锈粉色等。
②清洁度:将洁净烘干的安瓿,灌入合格的注射用水,封口。经检查合格者用121℃、30分钟热压灭菌,再检查澄明度应符合规定。
③耐热性:将洗净的安瓿,灌注射用水,熔封,热压灭菌后检查安瓿破损率,1~2ml的安瓿不超过l%,5~20ml安瓿不超过2%.
2、化学检查
①耐酸性:取安瓿110支,洗净烘干,灌入0.01mol/l盐酸液至正常装量,封口,剔除含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置121℃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的脱片。
②耐碱性:取安瓿220支洗净,烘干,分别注入0.004%氢氧化钠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剔除含有玻璃屑、纤维及白点等异物的安瓿,121℃热压灭菌30分钟,取出检查,全部安瓿均不得有易见到的脱片。
③中性检查:取安瓿11支,用煮沸过的冷蒸馏水洗净。10支安瓿中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另1支安瓿注入甲基红酸性溶液10ml与0.1mol/l氢氧化钠液0.1ml混合液至正常装量,熔封。将上述10支安瓿121℃热压灭菌30分钟,放冷,取出与未经热压的安瓿内溶液比较,其色不得相同或更深。 (1)稀配法:将原料加入所需的溶剂中一次配成注射剂所需浓度。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好,小剂量注射剂的配制。
(2)浓配法:将原料先加入部分溶剂配成浓溶液,加热溶解过滤后,再将全部溶剂加入滤液中,使其达到规定浓度。本法适用于原料质量一般,大剂量注射剂的配制。
①配成浓溶液可用热处理与冷藏法保证质量,亦称变温法,注射液中的某些高分子杂质,如树脂、鞣质等如未除尽,在水中呈胶体状态,不易凝聚和沉淀,但经加热处理,煮沸30分钟或115℃加热15~20分钟,能破坏其胶体状态而使之凝聚,再在0℃~4℃冷藏24小时,又能降低其动力学稳定性,使沉淀析出,即可滤过除去杂质。
②几种原料的性质不同,溶解要求有差异,配液时可分别溶解,在混合,最后加溶剂至全量。 滤过是保证注射液澄明的重要操作,一般分为初滤和精滤。如药液中沉淀物较多时,特别加活性炭处理的药液须初滤后方可精滤。以免沉淀堵塞滤孔。
常用于初滤的滤材有:滤纸、长纤维脱脂棉、绸布、绒布、尼龙布等。常用的滤器有:三角玻璃漏斗、布氏漏斗、滤棒。精滤常用滤器有:垂熔玻璃漏斗、微孔滤膜及滤器等。砂滤棒适用于大生产初滤(粗滤);垂熔玻璃滤器G3常压过滤,G4加压或减压过滤,G6灭菌过滤,此类滤器可热压灭菌,用后要用水抽洗,并以清洁液或1%~2%硝酸钠硫酸液浸泡处理;板框压滤机用于大生产预滤;微孔滤膜用于精滤(0.45~0.8μm)或无菌过滤(0.22~0.3μm)。滤过方式有三种:
(1)自然滤过:通常采用高位静压滤过装置。该装置适用于楼房,配液间和储液罐在楼上,待滤药液通过考试,大收集整理管道自然流入滤器,滤液流入楼下的贮液瓶或直接灌入容器。利用液位差形成的静压,促使经过滤器的滤材自然滤过。此法简便、压力稳定、质量好,但滤速慢。
(2)减压滤过装置:是在滤液贮存器上不断抽去空气,形成一种负压,促使在滤器上方的药液经滤材流入滤液贮存器内。
(3)加压滤过装置:系用离心泵输送药液通过滤器进行滤过。其特点是:压力稳定、滤速快、质量好、产量高。由于全部装置保持正压,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微粒不易侵入滤过系统,同时滤层不易松动,因此滤过质量比较稳定。适用于配液、滤过、灌封在同一平面工作。
不论采用何种滤过方式和装置,由于滤材的孔径不可能完全一致,故最初的滤液不一定澄明,需将初滤液回滤,直至滤液澄明度完全合格后,方可正式滤过,供灌封。 (1)垂熔玻璃滤器:吸附性低,不影响药液的pH,易清洗,但价格高,易破。3号滤器用于常压、4号用于减压或加压,6号用于无菌滤过。
(2)沙滤棒:价廉易得,但易脱砂,对药液的吸附性强,难清洗,适用于大生产中的初滤。注射剂生产中常用中号(500~300ml/min)
(3)板框式压滤机:面积大,截留量多,可用于粘性大、滤饼可压缩的各种物料的过滤,特别适用于含少量微粒的待滤液,在注射剂生产中多用于预滤,缺点是装配和清洗麻烦,容易滴漏。
(4)微孔滤膜:微孔孔径小,截留能力强;孔径大小均匀,无颗粒泄露;滤速快;没有介质迁移,不影响药液的pH;吸附性小,不影响主药的含量;用后弃去,无污染。但易堵塞,有些滤膜化学性质不理想。 灌封包括药液的灌注和容器的封口。灌封间是无菌制剂生产的关键区域,其洁净度要求特别严格,应达到100级。
(一)注射液的灌装
为了保证注射剂使用时有足够的剂量,以补偿在给药时由于瓶壁粘附和注射器及针头在吸液时造成的损失,安瓿中注射液的实际灌注量应等于标示量加上附加量。《中国药典》对注射剂附加量的规定见表10-5(P259)。
灌注时要求做到:
(1)装量准确,每次灌注前必须先校正灌注器容量,试灌若干支,按照《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剂的装量检查法”进行检查,符合规定后再行灌注;
(2)灌注时应注意尽量不使灌注针头与安瓿颈内壁碰撞,以免玻屑落入安瓿;
(3)药液不可粘附在安瓿颈壁上,以免产生焦头或爆裂。
灌装方法:手工灌装与机器灌装。
常用的灌注器有:手工竖式灌注器、手工横式灌注器、双针或多针灌注器、电动灌封机等。
若需充入惰性气体以防药液氧化时,要让惰性气体完全置换掉安瓿中的空气,一般认为2次充气比1次充气的效果好。
(二)注射液的熔封
1、要求:安瓿的熔封应严密,无缝隙、不漏气;安瓿封口应长短一致,颈端应圆整光滑,无尖锐易断的尖头及易破碎的球状小泡。
2、方法:
(1)手工熔封:单火焰法与双火焰法,属“拦腰封口” ,小量生产。
(2)机器熔封:多采用自动安瓿灌封机,为顶端自然熔封。但目前多采用拉封法,大量生产时,操作方便,生产效率高。
灌装与封口时,一些主药遇空气易氧化的产品,要通入惰性气体置换安瓿中的空气。常用的有氮气与二氧化碳。 注射剂
按分散系统,注射剂可分为四种类型:
1、溶液型注射剂对于易溶于水且在水中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水溶液型注射剂,如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有些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若溶于油,可制成油溶液型注射液,如黄体酮注射液。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又可将其分为低分子溶液型注射剂和高分子溶液型注射剂。
2、混悬型注射剂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混悬液,如醋酸可的松注射液。这类注射剂一般仅供肌内注射。溶剂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油或其他非水溶剂。
3、乳剂型注射剂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或油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例如静脉注射脂肪乳剂等。
4、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无菌粉末亦称粉针,系将供注射用的无菌粉末状药物装入安瓿或其他适宜容器中,临用前加入适当的溶剂(通常为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或混悬而成的制剂。例如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如青霉素G的Na盐和K盐的无菌粉末。 中药注射剂系指从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制成的可供注入体内包括肌肉、穴位、静脉注射和静脉滴注使用的灭菌溶液,以及供临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
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注射剂所用的溶剂包括水性溶剂、植物油及其他非水性溶剂等。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亦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其它适宜的水溶液。
常用的油溶剂为麻油、茶油等,除应符合各该油项下的规定(见本药典正文)外,并应精制使符合下列规定。
(1)应无异臭、无酸败味;除另有规定外,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在10℃时应保持澄明。
(2)碘值为79~128;皂化值为185~200;酸值不大于0.56。
其他溶剂必须安全无害,用量应不影响疗效。
二、配制注射剂时,可按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附加剂如为抑菌剂时,用量应能抑制注射液内微生物的生长。常用的抑菌剂与用量(g/ml)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加有抑菌剂的注射液,仍应用适宜的方法灭菌。注射量超过5ml的注射液,添加的抑菌剂必须特别审慎选择。供静脉(除另有规定外)或椎管注射用的注射液,均不得添加抑菌剂。
三、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药用玻璃容器的规定。容器胶塞应符合有关规定。
四、配制注射液时,灌注的药液必须澄明,容器应洁净干燥后使用。
配制注射用油溶液时,应先将精制的油在150℃干热灭菌1~2小时,并放冷至适宜的温度。
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混悬液中药物的细度应控制在15μm以下,15~20μm(间有个别20~50μm)者不得超过10%。
供直接分装成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原料药应无菌,凡用冷冻干燥法者,其药液应无菌,灌装时装量差异应控制在±4%以内。
五、注射剂在配制过程中,应严密防止变质与污染微生物、热原等。已调配的药液应在当日内完成灌封、灭菌,如不能在当日内完成,必须将药液在不变质与不易繁殖微生物的条件下保存;供静脉及椎管注射用的注射剂,更应严格控制。
六、接触空气易变质的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容器内应排除空气,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气体后熔封。
七、熔封或严封后,可根据药物的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灭菌,必须保证成品无菌。
八、熔封的注射剂在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采用减压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容器检漏。
九、注射剂应按规定的条件遮光贮藏。

‘贰’ 脂肪乳的作用

1、提供人体必需脂肪酸和三酰甘油,可维持人体脂肪组织的恒定,防止单独使用糖进行肠外营养引起的必需脂肪酸缺乏;

2、脂肪乳剂基本上是等渗液,特别适用于外周静脉营养;

3、脂肪乳剂可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脂溶性维生素;

4、脂肪含热量高,氧化1g脂肪可提供9kcal的热量。

(2)静脉脂肪乳剂制备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原理:

1、某些不饱和脂肪酸,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从植物油摄取,是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故称必需脂肪酸,又是前列腺素、血栓烷及白三烯等生理活性物质的前体。

2、脂肪酸可在体内分解成CO2及H2O并释出大量能量,以ATP形式供机体利用。除脑组织外,大多数组织均能氧化脂肪酸,尤以肝及肌肉最活跃。

3、在胆汁中磷脂与胆盐、胆固醇一起形成胶粒,利于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磷脂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植物中以大豆等种子中含量较为丰富,动物中神经组织含量最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脂肪乳

‘叁’ 脂肪乳注射液有什么作用

脂肪乳注射液是由精制大豆油
、甘油
、精制卵磷脂等制成的静脉输注用脂肪乳剂。本品为非肠道给养下提供高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临床上用于手术前后、肿瘤、长期昏迷等不能进食或大面积烧伤等需要补充脂肪营养的病人或婴儿。
特性
本品为静脉输注用的乳剂,含有用精制卵磷脂乳化的精制大豆油,其中大约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其粒子大小和生物物质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
脂肪乳是一种由精制大豆油和精制卵磷脂所组成的既均匀又稳定的脂肪乳剂,它治疗的重要性在于非肠道给养下提供高能量和必需的脂肪酸。
本品每升能提供4.6兆焦耳(1100千卡)热量是人体一种很有价值的能量补充剂。
--脂肪乳的脂肪颗粒构造与人体内乳微粒相似,颗粒直径≤
1
微米。
--高热能4.6兆焦耳/1100千卡(升)。
--含有丰富的必需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大约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
--透过精制卵磷脂乳化剂提供磷酸盐。
--因乳化剂与血同等渗度而有极好的静脉耐受性。
●手术前后营养失调
本品能提供病人在手术前后所需的大量能量,用以改善氮平衡。
●营养障碍或氮平衡失调
由于胃肠道肿瘤或慢性肠道疾病(如腹膜炎、溃疡性结肠炎、回肠末端炎)等所引起的肠道吸收不全或衰竭。
●烧伤
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能通过提供额外能量来降低常见的负氮平衡。大量能量供给也有利于口服蛋白质和输注氨基酸注射液的利用。输注本品也适用于经口服不能获得足够营养的病人。
●长期昏迷
在颅外伤和中毒情况下,不能或不宜使用处鼻饲时,可输注本品。
●肾功能损害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供给足量的能量来减低蛋白质的分解。
●恶病质
●必需脂肪酸缺乏或摄取不足的病人。
--手术前后的营养供给,尤其对于恶病质的病人用以改善营养障碍和氮平衡。
--需要极高能量的疾病,如伤风,严重烧伤等。
--大脑病患,在颅外伤和中毒情况下,不能或不宜使用鼻饲时,可输注本品。
--改善肿瘤病人对化学和放射性治疗的耐药性。
--肾功能损害时需要供给足量的能量来减低蛋白质的分解。
--适用于必需脂肪酸缺乏或摄取不足的病人。
副作用
在滴注过程中或停止滴注不久,偶见体温上升和寒颤、头痛、胸闷、恶心、呕吐等早期副反应或出现腰酸背痛、贫血、肝脾肿大等慢性副反应,适当控制滴注速度,可减低副反应。
禁忌症
在脂肪代谢严重失调时(如严重肝损伤、急性休克),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
1.本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输注前如发现液面漂浮油滴则不可使用。
3.连续滴注一周以后要检查病人所给予脂肪酸的廓清能力。在如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性糖尿病,肝功能不全,代谢功能紊乱和脓毒症等情况下,应每日检查病人的脂肪酸廓清能力。
4.为了保持脂肪乳注射液稳定状态,除可与等渗葡萄糖液、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外,本品不得同其他药物、营养素或电解质溶液混合。
5.开瓶后未使用完的药液应弃去,绝对不能留到以后再用。

‘肆’ 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是() A.阿拉伯胶 B.西黄蓍胶 C.脂肪酸山梨坦 D.

D
本题考查的是脂肪乳剂的相关知识。 可用于静脉注射的脂肪乳剂的乳化剂有蛋黄磷脂、大豆磷脂、普朗尼克F68 等。故答案 为D

‘伍’ 什么是脂肪乳

脂肪乳是一种科学搭配的营养液,呈乳白色,一般适用于高热量需求的患者,包括不能经胃肠道进食的患者或者禁用蛋白质的患者等,通常通过静脉摄入,其可以为人体提供热量以及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但是临床上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使用,而且使用时风险很大,另外长期使用每周要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沉等检查,观察血象变化及凝血情况。

使用的注意事项

1、长期使用,应注意脂肪排泄量及肝功能,每周应作血像、血凝、血沈等检查。若血浆有乳光或乳色出现,应推迟或停止应用。

2、严重急性肝损害及严重代谢紊乱特别是脂肪代谢紊乱脂质肾病,严重高脂血症)病人禁用。

3、使用本品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脂肪乳剂

‘陆’ 使用脂肪乳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脂肪乳剂的临床应用在我国已有多年,但仍有些不规范的用法,如患者能进食却在长期大剂量使用,配制营养液不规范或不配制直接用等等。这些不规范的应用不但浪费了药品,还容易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静脉营养时,应先将各种营养素在体外混合后输入。只有热量物质(如葡萄糖、脂肪乳剂)、含氮物质(复方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素同时输入,才能发挥最佳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要避免营养制剂的单瓶输注,不但疗效差,还易发生不良反应。
二、应注意个体化给药。严格按照机体的能量需求和代谢能力进行输注,采用输注全肠外营养液(TNA液)的方式,针对不同病情可适当添加含ω-3脂肪酸,橄榄油或维生素E的脂肪乳,使脂肪乳剂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在一般情况下,脂肪乳剂提供的能量应占总热量的25%~30%,或占非蛋白能量的30%~50%。脂肪乳剂的推荐摄入量为1.0~2.0克甘油三酯/千克,其输注速度为0.1~0.15克甘油三酯/(千克·小时)。剂量过大、速度过快输注可产生不良反应,包括心悸、出汗、呼吸急促、高甘油三酯血症、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免疫抑制等临床表现。因此,输注脂肪乳剂时应监测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避免过量应用脂肪乳剂所致的损害。
三、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脂肪微粒的稳定性。一旦脂肪乳剂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脂肪微粒裂解、融合,可能导致脂肪栓塞的严重后果。其影响稳定性的因素很多:如溶液的酸碱度、电解质及温度等。不能在脂肪乳剂中加入电解质溶液(可是在临床上,常加入钙剂、镁剂和磷酸盐等,应该避免),以及其他药物。
四、脂肪乳剂的不良反应发生较少,但仍有可能会发生输液反应、血尿、急性肾衰、精神异常、过敏反应、心律失常、恶心、呕吐、外周静脉炎等,尤其是脂肪乳剂导致的脂肪超载综合征更应引起临床医师的充分重视。脂肪超载综合征为脂肪廓清能力下降所致,可有嗜睡、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或降低、血小板水平降低、贫血、高脂血症、肝功能异常及昏迷等临床表现。因此,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保证脂肪乳剂配制和输注过程的规范操作,避免超长时间、剂量过大、输注速度过快的应用。
五、对于少数特殊患者,如高胆固醇血症,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功能不良者,应慎用或不用脂肪乳剂。

‘柒’ 脂肪乳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英托利匹特;英脱利匹特;脂肪乳剂;脂肪乳注射液; 力能;力保脂宁;力基;
英文名Intralipid
适应症 适用于需要高热量的病人(如肿瘤及其它恶性病)、肾损害、禁用蛋白质的病人和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经胃肠道摄取营养的病人,以补充适当热量和必需脂肪酸。
用量用法
静滴:第1日脂肪量每千克体重不应超过1g,以后剂量可酌增,但脂肪量每千克体重不得超过2.5g。静滴速度最初10分钟为每分钟20滴,如无不良反应出现,以后可逐渐增加,30分钟后维持在每分钟40~60滴。
注重事项 1.长期使用,应注重脂肪排泄量及肝功能,每周应作血像、血凝、血沈等检查。若血浆有乳光或乳色出现,应推迟或停止应用。 2.严重急性肝损害及严重代谢紊乱非凡是脂肪代谢紊乱脂质肾病,严重高脂血症)病人禁用。 3.使用本品时,不可将电解质溶液直接加入脂肪乳剂,以防乳剂破坏,而使凝聚脂肪进入血液。 4.使用前,应先检查是否有变色或沉淀;启封后应1次用完。
药品规格 注射乳剂:10%-250ml;500ml;20%-250ml。

该文章转载自中国健康世界网:http://www.39world.com/drugs/0109314U200831485.html

‘捌’ 脂肪乳是什么

一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化合物。通常所说的中长链脂肪酸是指碳链中含碳原子数在8-10个的脂肪酸 。目前有一些发现,使用中长链脂肪酸的油脂有降低血脂、降低胆固醇、降低体脂的作用。

脂肪乳[中链及长链复合剂]在循环中的消除与乳糜微粒的代谢途径相同。脂肪乳[中链及长链复合剂]正常人输入后的三酰甘油t1/2为16min,短于单纯输注长链脂肪乳后的三酰甘油半衰期(约33min),表明使用脂肪乳[中链及长链复合剂]后机体能够更快地利用三酰甘油。

(8)静脉脂肪乳剂制备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分两类,即速发型反应,呼吸困难、发绀、变态反应、高脂血症、高凝固性、恶心、呕吐、头痛、潮红、发热、出汗、寒战、嗜睡及胸骨痛;迟发型反应,肝脏大、中央小叶胆汁淤滞性黄疸、脾大、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短暂性肝功改变及脂肪过量综合征。

如输注速度过快,超过脂肪吸收的最大速度(成人每小时2~3g/kg)将产生急性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低血压(偶尔血压高)、发冷、发热、恶心、呕吐、潮红及荨麻疹、腹泻、水肿、嗅觉异常、口腔油腻感。个别出现贫血、腰酸背痛、肝脾大等。减慢滴注速度,反应可消失。输液局部可出现静脉炎、血管痛及出血倾向、静脉血栓形形形成。

成人,每天10%或20%,脂肪乳[中链及长链复合剂]250~500ml,最大剂量为每天2ml/kg;注射必须缓慢而连续,开始每分钟5~10滴,0.5h后逐渐增至10~20滴。新生儿和婴儿,首日1g/kg,以后每天增加0.5g/kg,每天不超过4g/kg。早产儿及低体重新生儿,最好是24h连续输注,开始时每天剂量为0.5~1g/kg,以后逐渐增加至每天2g/kg。

阅读全文

与静脉脂肪乳剂制备方法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下山练武的最佳方法 浏览:974
茶壶的制作方法简单易学 浏览:952
异氰酸酯二聚体检测方法 浏览:520
控制感染最简单的有效方法 浏览:271
公差测量有几种测量方法 浏览:474
绩效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有哪些 浏览:19
最简单的技术升压方法 浏览:525
民航商业方法类知识产权有哪些 浏览:882
bbs的使用方法 浏览:982
mac版优酷下载的视频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363
苹果7扬声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199
河北美术计算方法有哪些 浏览:818
新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浏览:429
电灯遥控器电池安装方法 浏览:602
金珠的检测方法 浏览:330
水波的计算方法 浏览:593
木耳怎么保存方法 浏览:652
论文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浏览:75
拔自己的牙有什么方法 浏览:131
电脑裁线机操作方法 浏览: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