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10以内数,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
2、启发幼儿能根据图形的标记变化进行数数。培养幼儿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
1—9的数字每人一份、小猫的图形拼图照片一张、老师操作数字卡两套(1—9)。
三、教学过程
1、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老师想请一些小动物来参加,你们说好吗?但是老师忘记了小鸡的电话号码,你们愿意帮助我吗?小鸡的电话号码前4个是2468,后面的数比前面按顺序都要大1。(24683579)这就是小鸡的电话号码。我们来打电话,师: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鸡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猜对了。
2、小鸭原来的号码是94485521,可现在换了,黑色的数字要比原来的少1,红色的数要比原来的多1。(85396412)我们来打打看,好像通了,真的通了,您好!是小鸭吗?(是的)今天森林里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请您来参加好吗?(好的,一会就来)我们又猜对了。
3、小猫的电话号码是在它的这照片里。
第一个号码是胡子的根数:4根。第二个号码是眼睛的个数:2个。第三个号码是尾巴的个数:1根。第4个号码是棕色的花纹:5块。第5个号码是小猫身上的正方形的口袋: 。第6号码是椭圆形的个数:7个。第七个号码是三角形的口袋:8个。第八个号码是小猫耳朵上的三角形;6个。请小朋友把小猫的电话码说一次。拨电话。
4、小狗的电话号码有这么多的数字:57298613。它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拨打电话。
5、我们的客人都来了,联欢会开始了。听老师的口令:比3少1的数,幼儿两个手拉手一起跳舞。
6、今天的联欢会结束了,我们回家吧。
公开课教案《比较10以内数的多少http://wenku..com/view/90ec89d3680203d8ce2f2460.html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习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活动准备:准备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10只企鹅图片,10条小鱼图片。
活动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方法:游戏法、讲解法、引导法。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四、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走路总是摇摇摆摆排成一队,你们猜它们是谁?瞧!它们来了。唉!由于小企鹅走得太急,有的排错了队,有的掉了队
a.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b.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要下海捉鱼吃。看!吓得小鱼争先逃命,冲散了队。看一看,第几条鱼没编号?它应该排第几?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乘火车。
游戏方法: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火车开开》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⑵ 怎样教宝宝心算10以内
幼儿教学十以内的快速心算,快心算只用3节课孩子就能学会 快心算是目前唯一不借助任何实物进行简便运算的方法,快心算有别于“珠心算”“手脑算”,既不用算盘,也不用手指。快心算(口算,心算,笔算)与小学数学计算方法一致快心算(口算,心算,笔算)三算专利教学法,是幼儿升入小学笔算口算过关的最佳方法。1:快——会算题还远远不够,小学的口算要有时间限定,口算是否达标要用时间说话,也就是会算题还不够,主要还是要提速。2:心——不单纯地学习计算,着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孩子可以深刻的理解数学的本质(包含),数的意义(基数,序数,和包含),数的运算机理(同数位的数的加减,)数学逻辑运算的方式,使孩子掌握处理复杂信息分解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得到了发展。孩子得到一个反应敏锐的大脑。3:算——现今我国的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检验学生的标准是考试成绩单,那么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应试,答题,答题要用笔写,应试教育学生要考高分,笔算训练是教学的主线。笔算不运用任何实物计算,无论横式,竖式,连加连减都可运算自如。快心算与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完全接轨,是为学龄前幼儿量身定做的。西安牛宏伟老师研发的快心算适合(4—7岁)幼儿园中大班小朋友及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幼儿园小朋友可以学会笔算多位数加减法,如5869+3516 , 8185-6938等,小学数学课本中加减的所有题型都会迎刃而解。计算能力可达到小学毕业时的加减水平。
⑶ 1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教案
“10000以内数的认识”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10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和数位顺序及位值,了解大数的价值。这部分知识不仅是计算的基础,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学生对1000以内数的认识的延伸和扩展,也为后续学习万以内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计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万”,进一步理解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掌握数位顺序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知识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十进制,并学会数10000以内的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形象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了解大数的价值,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计数单位“万”,会数万以内的数,建立数感。
教学难点:万以内数的数位的意义。
突破重难点设想: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让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黄豆(100粒一袋、1000粒)、稿纸100张、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感知
1.复习铺垫。
一起来数数!
(1)从九百九十六,一个一个数到一千。
(2)从四百一十,一十一十数到五百。
(3)从五百,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
抢答谁最棒!
(1)10个一是( ), 10个十是( ),10个一百是( )。
(2)527里面有( )个百、( )个十和( )个一。
(3)948中,8在( )位上,9在( )位上。
(4)一本书大约有100页,( )本这样的书大约有1000页。
(设计意图:通过回忆旧知,找准新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揭示课题。
(1)出示南京长江大桥的图: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在长江上最早建立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它雄伟壮观,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想知道那这座桥有多长吗?你能试着把这段话读一下吗?
(2)看了桥的长度,作为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这两个数都是比1000大的数,这些数在生活中经常出现。今天我们就来和这些数交朋友。
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呈现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图及相关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二、互动解疑——探究
探究例5,以旧引新迁移认识“万”。
1.有序计数,理解计数原理。
(1)观察例5中的立方体。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数学朋友(出示一个大立方体)猜一猜它里面有多少个小立方体?到底有多少个,我们可以数一数,可以怎样数呢?怎样数方便?课件演示一起数小正方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
(2)认识计数单位“万”。
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立方体,老师今天带来了10个大立方体,共有多少个小立方体呢?大家觉得怎样数更方便呢?引导学生一起数小正方体:3个一千是多少?9个一千是多少?再添上一个一千是几个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里面有几个一千呢?(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3)小结并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 也是一个计数单位,它和千是相邻的计数单位,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万位在右起第五位。
(4)在刚才的数数时,哪些计数单位给我们帮了忙?你发现这些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一、十、百、千、万 )
2.直观操作,促进概念形成。
(1)用计数器计数一万:在计数器上怎样一千一千的数到一万呢?拿出你的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⑷ 怎么样教孩子10以内加减法
学习10以内数加减法的方法
一、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 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 之后得出结果4+2=6
二、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 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 之后得出结果6-3=3
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孩子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20以内加减法窍门
120以内不进位加减法
1、11-20的数可以和孩子玩猜数游戏。用3种方式描述数:
① 个位是2,十位是1 。
② 1个十,5个一。
③ 比11大,比13小。
用这些方式描述数,让孩子猜,或者反过来孩子描述大人猜,直到熟练。
2、用计数器拨数。
家长说数,孩子拨数。边拨边说数的组成。如12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般的孩子在学前班时就学会了10以内加减法,进入小学后,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稍加练习也能熟练掌握。但是,孩子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就不是那么轻松了,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大大下滑,计算的准确率也降低了,两极分化初露端倪。有的学生由于计算速度跟不上,开始拖拉作业,成为数学学习困难者。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退位减法的困难呢?小编认为,这和我们运用的计算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法有关。算法不外乎数数法和数字推理法,数数法就是通过数数来计算,包括借助实物数数和单纯数数两种。数字推理法指的是包含凑十法、拆分法等的运用数字进行推算的方法。
然而,数字推理法对学生的思维要求高,需要的思维步骤也多,并不利于学生熟练掌握最终到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以运用最为广泛的凑十法为例,求9加6等于几,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就需要这几个思考过程:一、判定该题是不是进位加法;二、如果是进位加法,怎样才能凑成10。这样确定方法后才能进行下面的运算:
9+6=9+(1+5)=(9+1)+5=10+5=15
从上面的运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一个过程,而且属于不能直接运用题中数据,需要拆分才能进行简便运算的一类。所以,看似简单的凑十法,其思维是不简单的,包含着一系列逻辑推理过程,它的认知基础与一年级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计算的困难。那么,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呢?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怎样才能使学生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呢?其实只要将其转化为学生已经掌握的10以内减法就行了,归纳下来口诀是:“加九减一,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怎样用口诀,以“加九减一”为例,“加九减一”是指一个数与9相加,将这个数减去1作为它们和的个位。
例如:8+9=( )就拿 8减去1结果7,用7来作和的个位,即8+9=17, 5+9=( )就拿5减去1等于4,用4来作和的个位,即5+9=14。
“加八减二,加七减三,加六减四,加五减五”的方法同上。
3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与20以内进位加法相反,就是把20以内退位减法转化为10以内加法。口诀是:“减九加一,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如何用口诀,以“减九加一”为例,“减九加一”是指一个数减去9,将这个数的个位加上1所得的结果就是它们的差。
例如:17-9=( )就拿17的个位7加上1结果是8,即17-9=8,13-9=( )就拿13的个位3加上1结果是4,即13-9=4
例如:17-2=( )分清哪个是个位,哪个是十位,先看个位数能不能减,7-2如果够减,就用十以为的减法,7记在心里,然后倒数6,5,得5,然后十位的1不变,就得了15.
“减八加二,减七加三,减六加四,减五加五”与“减九加一”的方法一样。
⑸ 幼儿认识10以内序数的教育方法有哪些
可以通过活动来: 活动准备: 1、图片:动物之家(设计为6层,每层为10间房,住着各种小动物) 猫捉老鼠(设计一幢楼,猫、老鼠分别活动的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对对卡(画着各种动物的图片) 找房子(画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房子10间,并排列整齐) 3、背景音乐《动物之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动物之家“,引导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师: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鸡、小鸭他们的家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吗?你用的是什么好办法?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幼儿说出:XX动物的家在第几层、第几间。 2、出示“猫捉老鼠”,组织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师:小动物的房间里住着老鼠呢?我们请小猫来帮忙,抓住它,好不好?不过,我们要告诉小猫,老鼠住在哪里,这样小猫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 引导幼儿找一找老鼠在哪里,猫到哪里捉老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 3、幼儿操作活动 1)玩对对卡游戏,两人结对玩,把若干画有相同物体的卡片打乱,再整齐排成行,上下对齐,每人每次翻两张卡片,如两张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则放回原处(学着记忆第几排、第几张),两人轮流,看谁拿的卡片多。 2)找房子,让幼儿找找XX颜色的房子或XX的房子在第几间,并用印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 幼儿可自选活动,并交换玩。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讲,你是怎么玩的?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继续放置于数字角内,并不断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如:对对卡的数量增多,提高游戏难度。 2、在日常生活中贯穿10以内序数的学习。如XXX你排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等。
⑹ 怎样教幼儿认识“序数”
·入吕一准______ 尹厂尹 ﹄J .价、、、,,,序画连线,女仆图。 ⑧按数序填写(或说出)漏掉的数,如1、2_、4,1、、3、4. 9、·“…。最后,在幼儿较熟练地掌握了“序数”概念的基础上,练习“倒数”。如从右到左,从下到上,依次排列10一1的数字卡片,并从10倒数到1。这样既可加深对“序数”概念的理解,又可培养幼儿的灵活性。 最初用实物教幼儿认识“序数”时,也要注意由易到难。先用不同颜色的不同物体排列起来认识,并说出名称多再用不同颜色的相同物体来认识,最后才用相同颜色的相同物体来认识。在进行上述三种排列方法认识“序数”时,当拿走某物体后,要求幼儿能说出“第几”不见了。当物体次序变换后,要求幼儿能说出“第几”交换了。 幼儿初学“序数”时不易理解和识记,可分段进行。大致可分4以内,7以内,10以内三段。
⑺ 如何教10以内分解方法
01在学习10以内的数的分解之前,首先要教孩子学会数数,刚开始,教孩子从1数到10,然后再从11数到20,以此类推,一直数到100。在孩子能够非常流利地从1数到100 后,然后再接着教会孩子从100到1倒数。
02在教孩子学习倒数数字的时候,最好先从10倒数到1,然后再从20倒数到11,接下来再教孩子从30倒数到21,以此类推,直到孩子能够从100倒数到1为止。在孩子学习倒数数字的时候,最好能让孩子倒背如流。
03接下来,就可以教孩子学习10以内的数字的分解了。由于孩子年纪比较小,喜欢做游戏或玩,可以让孩子寓学于乐,在游戏中慢慢让孩子掌握数字的分解。
04家中可以准备一些积木,用积木搭建房子,在搭建房子的时候,比如一共需要6块积木,房顶需要4块积木,房身需要2块积木,在重复几次同样的游戏之后,在孩子的头脑中就会慢慢建立6可以分解成2和4的表象了。一旦这种表象建立,孩子就不容易忘记了。
05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慢慢学会数字的分解,比如,家中来客人后,可以让孩子帮忙摆筷子,如果一桌可以做8个人,先给孩子6双筷子,当孩子一边摆筷子,一边数数的时候,会发现还差2双筷子,这时,家长可以故意问孩子,还差筷子吗,孩子会回答,还差2双。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让孩子慢慢学会数字的分解。
06在教孩子学10以内的数字的分解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奖励孩子的方式进行,家中可以用红纸剪好10给小红花,当孩子受到表扬的时候,就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在每次获得小红花的时候,孩子会数小红花的数量,在数红花的过程中,会帮助孩子建立表象,这种表象一旦建立后,就不容易忘记了。
07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在经过以上训练之后,当孩子在真正接触到数字的加减法的时候,要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⑻ 10以内的序数是什么
10以内的序数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
序数,表示事物次第的数目。通常有三种方式:
1、在整数前加“第”字,如第一、第二。
2、直接于序数后接量词或名词。如二等、三楼、四号、五班。
3、习惯表示法。如头一回、末一次、正月、大儿子、么女儿。
基数和序数的应用:
在非形式使用中,基数就是通常被称为计数的东西。它们同一于开始于0的自然数(就是0, 1, 2, ...)。计数严格的是可形式定义为有限基数的东西。无限基数只出在高级数学和逻辑中。
更加形式的说,非零数可以用于两个目的:描述一个集合的大小,或描述一个元素在序列中位置。对于有限集合和序列,可以轻易的看出着两个概念是相符的,因为对于所有描述在序列中的一个位置的数,我们可以构造一个有精确的正好大小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