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鹅湖之会的教学方法

鹅湖之会的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12 10:20:45

Ⅰ 何为“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 (é hú zhī huì) 解释: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补充: 出处:南宋 淳熙 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着名的哲学辩论会。由 吕祖谦 邀集,意图调和 朱熹 和 陆九渊 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 客观唯心主义 和陆的 主观唯心主义 的一场争论。它是 中国哲学史 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在现在的江西省 铅山县 有一古寺,寺虽不大,貌也不惊人,但却因南宋时着名 理学 家朱熹曾寓居于此,并在这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上着名的“ 鹅湖之会 ”,因而远近闻名。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着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陆九渊集》卷三六《年谱》)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 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如今,这座古寺也许是因为有这么一次重要会议,也许是因为朱熹住过,将其作为“书房”,作为教书育人之地,因而也叫做“ 鹅湖书院 ”。 整个两宋有两场文人聚会值得注意,一个是“西园之会”,这次文人聚会象征着中国“佛拉明戈时代”的辉煌顶点,而另一个,则是南宋的这次与朱熹紧密相关的“鹅湖之会”,这次会议则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裹脚自残、自虐时代的开始。

Ⅱ 名词解释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第一次着名的哲学辩论会。朱、陆双方辩论的“为学之方”,表现出朱熹与陆九渊在哲学上的基本分歧点。

陆九渊提出“先立乎其大”为出发点。认为自古以来圣人相传的“道统”只是“此心”。主张只有认识“本心”,才犹如木有根,水有源。朱熹认为先于物而存在的“理”在心外。

即“宇宙”之间。陆九渊的心学传至明代,经王守仁的发展,形成一个比较精致的哲学体系,世称“陆王心学”。

(2)鹅湖之会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所谓“教人”之法,也就是认识论。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

Ⅲ 1175年的鹅湖之会所讨论的中心是什么

1175年,朱熹与吕祖谦、陆九渊等会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寺进行学术讨论,是为着名的鹅湖之会。鹅湖之会的讨论中心是道德修养和“教人之法”等,讨论一开始,就充满了十分激烈的气势。双方你来我往,相互提问,相互诘问,此次辩论持续了3天,不分胜负。双方的差异主要在教人的方法上。朱熹的治学方法是“道问学”,通过格物致知,以博览群书和观察外物来启发心智。而辩论的另一方陆九渊则主张“尊德性”,要“发明本心”,认为一味读书穷理,不过如同蛆虫吞食书本,对人认识自己的本心毫无裨益。可以说,双方各有优胜之处,需要相互融通互补。

Ⅳ “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孝宗朝是南宋思想最活跃的时代,南宋的着名学派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朱熹就是在孝宗时期逐渐建立起了系统的理学体系,形成了集理学大成的学派。由于他出生于尤溪,主要活动于建阳(今福建建阳)、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地区,因此他这一派也被称为闽学派。这一时期理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学派,是陆九渊创立的心学学派。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世称象山先生。因为他是抚州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所以心学学派又称为江西学派。两派在宇宙观、心性论、方法论上都有严重的分歧。在宇宙观上,陆九渊认为“宇宙一理”,主张唯理一元论;朱熹则认为“理先气后”,有理气二元论的倾向。在心性论方面,朱熹把人心分为天理、物欲两部分;陆九渊则认为心理是完全合一的。在方法论上,朱熹主张“格物致知”;陆九渊则提倡顿悟式的内省道德修养。为了调和朱、陆两家的分歧,淳熙二年(1175),吕祖谦邀请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和朱熹在信州鹅湖寺(今江西铅山鹅湖寺)进行了一场哲学辩论会,与会的还有临川太守赵景明以及刘子澄、赵景昭等人,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鹅湖之会”。在会上,朱、陆双方各持己见,并赋诗明志。陆氏兄弟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讥讽朱熹的格物功夫支离,免不了要浮沉。朱熹对此非常不满,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辩论了三天,到最后观点也没有得到统一。

Ⅳ 关于朱熹的奇闻轶事,卜卦算命、何谓鹅湖之会是怎么回事

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世人又称他为朱夫子。朱熹从小就对八卦,天文,哲学等问题十分感兴趣。他很是聪明好学,当他的同龄人只知道终日玩耍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一些很深奥的问题了。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能最终成就一代大儒。关于朱熹的生平,有不少奇闻轶事,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鹅湖之会和朱熹父亲为他卜卦算命这两件事。

至于卜卦算命的奇闻,这件事和朱熹的父亲有关。话说有一天,朱熹的父亲朱松叫算命先生给自己的儿子卜上一卦。算命的人后来就说,朱熹的富贵乃是天生的,他以后注定会成为享誉千古的大学士。虽然这样的说辞不排除是后来有人为了故意追捧朱熹而编造出来的,但后来事实确实也证明了朱熹的学识和才能都是古今少有。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追随者。

Ⅵ 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

建构主义的提出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它具有迥异于传统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6)鹅湖之会的教学方法扩展阅读:

教学原则:

1、把所有的学习任务都置于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世界的学习中。

2、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3、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就是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真实的任务和日常的活动或实践整合多重的内容或技能。

4、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从事有效行动的复杂环境。

5、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教师应该刺激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6、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

7、鼓励学生在社会背景中检测自己的观点。

8、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的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与鹅湖之会的教学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蔚来汽车倒车刹车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175
蝗虫飞机的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947
预防治疗近视的方法 浏览:59
瓷砖下面潮湿用什么方法快速干 浏览:85
脑部淋巴瘤治疗方法 浏览:840
增加现金流净额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29
钓鱼主线和竿的连接方法 浏览:365
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89
绿萝快速长瀑布方法 浏览:134
基金盯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浏览:590
23分之3x7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421
内痔坐浴的正确方法 浏览:478
一般哪里有卖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浏览:42
职高二项式分布计算方法 浏览:184
常用档案分类方法之一 浏览:542
中文时态问题及解决方法 浏览:668
用什么方法能让验孕纸变两条杠 浏览:854
多肉剪枝方法图片 浏览:431
尿糖试纸的使用方法 浏览: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