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07-11 07:06:28

㈠ 概要说明怎样进行有氧耐力锻炼

耐力性锻炼是指在一定强度下,在相当时间内(不少于15~20分钟)重复同一运动周期的运动,是一种增强呼吸、心血管功能和改善新陈代谢的锻炼方法,一般属于中等强度的训练,采用大肌群的练习,这种方法可取得较好的发展体力的效果。其对象主要为一般健康人。近20余年来被广泛用于增进健康及预防慢性病,尤其是冠心病及过度肥胖。耐力性锻炼的方式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车、划船、登山及某些球类运动,也可因地制宜采用原地跑、跳绳、爬楼梯等方式。

㈡ 耐力练习的正确方法

中长跑运动员的耐力训练的主要内容有有氧耐力训练和无氧耐力训练,有氧耐力训练方法包括有氧基础练习、有氧间歇跑,长距离反复跑等,无氧耐力训练包括无氧间歇跑、间歇短跑、长距离变速越野跑等。

1、有氧耐力训练方法

首要选用强度小,负荷时刻长的各种操练办法。操练中常选用的具体办法和手法包含以下儿种:

(1) 4000米—12000米匀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摆布坚持匀速跑彻底程。

(2) 越野跑;使用公园。山川或环境较好的当地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摆布。使用环境调理心境,下降疲劳感。

(3) 10分钟跳绳:使用跳绳进行耐力操练。在10分钟内坚持跳动频率不变,但可改换跳动办法,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

2、无氧耐力训练方法

即选用负荷时刻短、操练密度大、间歇时刻短的操练办法专门操练经常使用以下几种办法和手法:

(1) 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

(2) 400米、800米变速跑:

(3) 跳木马提膝—左、右侧滑步扶地。

(2)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跑步注意事项:

1、不要总在硬地上跑。坚硬的地面,弹性较差,在这样的地面上跑步会增加下肢关节的负荷,容易受伤,所以跑步时尽量选择场地较松软、有弹性的地面,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下肢关节的负荷,保护膝关节。

2、跑前热身很重要。高强度的训练前热身,可以使关节有一定的适应过程,能让肌肉“预热”起来,这不仅能够跑出更好的状态,还能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运动损伤。

3、跑步姿势要正确。跑步一个完整动作的完成,一是使脚着地,二是使身体保持平衡并向前移,三是向上抬。只有跑步姿势正确,才能保证有效锻炼身体并且不受伤。

4、跑后不要立即坐下。跑步后不要立即坐下或躺下,可以选择慢走10分钟,或者做一些拉伸动作,使血液流动更通畅,避免关节堵塞而造成的损伤。

5、做好预防措施。备一些常用的药膏,以便受伤或磕碰后及时涂抹,以防问题更严重。

参考资料

网络词条--有氧耐力

网络词条--无氧耐力


㈢ 有氧运动训练,耐力训练该怎样锻炼

近年来马拉松赛跑特别的火热,每年不同的月份在不同的城市都有举办,在国民运动狂潮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马拉松运动当中。但是半程马拉松有21.0975公里,全程马拉松有41.195公里,想要完成这样强度的运动就需要足够的耐力,平时我们就需要多做耐力训练。

一般我们在行径有氧运动耐力训练时,可以是这样一周跑步五天,其中三天可以安排进行有氧耐力训练,一天安排力量训练,一天是速度训练,这样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在参加马拉松比赛,会发现那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当然了我们一开始进行这种训练会比较辛苦,但是持续了有一个月以后,我们会发现运动是一件特别容易让身心愉快的事情。

㈣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有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的方法有A、慢速长距离训练;C、间歇训练。有氧能力训练主要为了加快代谢产物的转化和消除,促进机体功能,从而提高成绩。

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一种恒常持续30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快走、慢跑、竞走、滑冰、长距离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跳绳/做韵律操、球类运动如篮球、足球等等。

(4)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持续训练法

持续训练法就是用比较长的时间,中间无休息地完成一定的负荷量,是马拉松项目训练方法的基石:

①持续2-3小时的长时间持续跑,用于准备期调节运动员呼吸期机能和培养长时间心理承受能力,接近竞赛期时,提高并接近马拉松比赛强度以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和专项耐力。

②以60-90min的中等时间持续跑,低强度以加速身体恢复,马拉松配速以发展有氧耐力。

③以20-40min短时间持续快跑,多用于赛前准备期和竞赛期,发展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促进有氧能力训练间歇跑训练法

间歇跑训练的特点是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马拉松训练的间歇方式可以是走或是慢跑。

每个训练阶段以发展专项耐力的长距离间歇跑,以发展有氧能力的中距离间歇跑,以耐受乳酸能力的短距离间歇跑。即使是在休息时,运动员的血液搏出量也达到最佳值,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心肺机能,尤其是呼吸系统功能;

对运动员机体刺激较大,连续的间歇训练会导致运动员神经系统疲劳,一般一周最多安排2次,课次间隔时间为3天。应根据具体训练任务和队员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有氧训练计划。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有氧训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有氧耐力训练的两种方法

㈤ 有氧耐力锻炼,通常采用什么方法A.大强度练习法B.间隙训练法 C.重复训练发D.持续负荷方法

有氧耐力锻炼,通常采用持续负荷方法;答案选择D;原因是因为持续负荷使得使电流在3个小时或更长时间(根据NEC的定义)内需保持最大值的负荷。

从呼吸系统看,肺的通气量越大,吸入体内的氧气量就越多,在体育锻炼中采用深呼吸的方法,可有效地提高呼吸效率,增加肺的有效气体交换量。

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

采用变速训练时,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例如第一个1/3的距离可用较低的速度完成,然后将速度提高到稍低于中等强度的水平,最后1/3距离则用中等强度的速度完成。

此外,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例如,在每1~10分钟的最高强度负荷后,可穿插安排中等强度负荷,以保证机体在下一次提高负荷前稍有调整。采用最大素的负荷时,心率可达到180次/分,恢复阶段讲到140次/分。

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㈥ 发展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常用方法

氧耐力的训练方法主要有持续负荷法(持续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和高原训练法。

1、持续负荷法

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

2、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在发展有氧耐力的同时,还能发展专项或比赛耐力。练习距离可长于或短于比赛距离。负荷强度比间歇训练法大。每次训练应等完全恢复以后,再重复进行。较长时间的重复训练对有氧耐力要求很高,因为重复训练的速度非常接近比赛时的速度。

3、高原训练法,运动训练方法之一。自1968年第19届奥运会赛址设在海拔高度为2240米的墨西哥城之后。高原训练法引起世界体育界的重视。

(6)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扩展阅读:

持续训练法的作用和特点:

持续训练法常用于准备期和休整期的一般训练,也是中长距离赛跑和游泳、公路和越野自行车、长距离划船和赛艇、各种形式的“铁人运动”、摩托车和赛车拉力赛等运动员提高一般耐力素质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

持续训练法强调一次持续训练的时间至少在5 min以上,而且可以持续到90 min甚至更长时间;持续训练法的负荷强度适中,要求平均负荷心率在130~170次/min。持续训练法的主要作用:一足有利于技术性较高的运动动作向技巧化方向发展,形成“绝招”技术;二是有利于运动员机体产生稳定的训练适应,提高有氧供能能力以及在有氧供能状态下的有氧运动强度。

持续训练法的特点是练习时间较长,一次练习的负荷量较大,因而负荷强度相对较小,一般为运动员个人最大强度的60%~70%左右。运动员通过持续训练法所获得的训练效应出现较慢,但训练效应一旦出现后比较稳定,不易消退。

㈦ 有氧耐力运动包括哪些方面

大家知道什么事有氧运动,什么是无氧运动吗?你日常的锻炼方式属于什么呢?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耐力,也叫有氧能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负荷强度为人体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一般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的时间、运动的类型、训练量以及运动的渐进性。这6个变量会影响决定我们的运动的效果。



有氧训练的具体形式有:

椭圆训练机,开始位置面对椭圆机的中央控制台,双侧脚各自踩在脚踏板上。保持身体直立站姿,眼睛正视前方,躯干直立同时握住扶手头部抬高肩部放松。运动中开始向前踩脚踏,手臂以及腿部以往返运动的方式成为互相对应的动作。在整个运动期间,脚底于踏板应该完全保持接触。要注意的是腿部弯曲时,前膝盖的位置不应该超过脚趾。

固定式自行车,开始时先调整坐骑高度,让伸展腿部的膝关节在踩在脚踏板底部可以稍微弯曲(25度-30度)。调整座椅让伸展腿部的膝盖在踏板中心的上方,腿部不会在踏板过程中前晃动或左右摇摆。保持脊柱的中立位,上半身从臀部向前微微倾斜。调整把手,使手臂可以轻微弯曲。开始后保持脚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踏板的时刻接触。保持中立姿态,不要驼背。

当然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还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

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

怎么练耐力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具体练耐力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有氧耐力训练

主要采用强度小,负荷时间长的各种练习方法。训练中常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1、4000米—12000米匀速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保持匀速跑完全程。

2、越野跑;利用公园。山川或环境较好的地方进行30分钟以上的越野跑,心率控制在150次/分左右。利用环境调节心情,降低疲劳感。

3、10分钟跳绳:利用跳绳进行耐力练习。在10分钟内保持跳动频率不变,但可变换跳动方式,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

二、无氧耐力训练

即采用负荷时间短、练习密度大、间歇时间短的练习方法专门训练时常利用以下几种方法和手段:

1、130米、60米、100米冲刺跑。

2、400米、800米变速跑:

3、跳木马提膝—左、右侧滑步扶地。

耐力训练的4大训练法

在马拉松耐力训练中,跑者要完成很多速度较慢的长跑。只有在30分钟的耐久跑后,身体的氧气燃烧和氧气摄入才能达到平衡状态,这也是耐力训练的基础。

1、体能恢复训练

通过极慢速耐久跑和辅助训练来恢复体能。体能恢复训练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70%。慢跑仅用于身体恢复,并不会对肌肉造成任何刺激,不会提升你的机体能力。

2、基础耐力训练

基础训练时,血液循环中有充足的氧气供给,可确保葡萄糖在氧气作用下完全分解并为肌肉提供能量。在基础训练中,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的70%~90%。

3、力量耐力训练

在这种训练方法中,人体处于有氧和无氧混合代谢状态。此时,还有充足的氧气供血液循环使用。在训练中,心率为最大心率的75%~85%。

4、提升阶段训练

在提升阶段,人体处于有氧运动向无氧运动过渡的临界状态。在马拉松比赛中,若跑者的心率能够保持在最大心率的85%~90%,跑者能在3小时30分钟内完成马拉松,若跑者心率在最大心率的85%~90%,跑者的马拉松用时将超过3小时30分这条临界线。

如何进行有氧耐力训练

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经常采用均素负荷、变速负荷等方法。

构成耐力训练方法的基本因素是负荷强度、数量(距离或时间)及休息等。发展有氧耐力的负荷强度相对的说要小,以保障供给所需要的氧气。但是,要想提高运动员有氧耐力也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去刺激有机体。强度负荷过小,运动员吸进氧气少,体内消耗的氧气也自然就少。这不利于发展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负荷强度一般应控制在无氧代谢的临界点以内,大约为运动员所能承受最大强度的75~85%。心率基本控制在160次/分左右。计算适宜心率的公式: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0%左右。据研究心率控制在这个水平线上机体的吸氧量可过最大直80%左右,可使心脏容量增大,促进骨骼肌,心肌中毛细血管增生。如果负荷强度过低,使心率控制在140次/分以下的水平,那么心输出量过不到较大值,同时吸进的氧气也少。假如心率控制在170次/分以上,机体就会产生气债。这两种作法都不利于发展有氧耐力。发展有氧耐力经常使用均速跑等手段。让运动员在较长的时间里承受较稳定的负荷强度。匀速跑的作用在于提高氧的输送系统和提高肌肉到新陈代谢的机能,它对扩大心腔、增加心脏充盈量。提高心博量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训练需要来看,如果没有这样稳定持续的训练基础,就对运动员进行大强度的负荷训练,这会使心壁增厚,心腔较小。出现心脏的喷射虽然是强而有力的,但由于心博量少,限制了运动员的活动能力不利于耐力素质的发展。

运用匀速跑,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如果运动员用同样的强度练习,其结果,安静时即在中等强度负何时心率变慢了,负荷的数量增多了。这就能说明运动员的有养代谢力提高了。这时便可以提高负荷强度,甚至提高到比赛时所要求的强度。

在使用匀速跑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过程中,往往也穿插一些无氧的工作强度,这样做的效果会更好些。这是因为在进行短时间的加大负荷强度练习之后,使运动员的机体在最大耗氧量和心血输出量上都会出现即刻的增加现象(科学实验证明剧烈的练习,吸氧量的值最高心血输出量的最高值是在练习后相对休习的即刻时出现)。由于耗氧量、心博量输出增多,形成了一个较高的“波浪”。这个“波浪”对提高运动员的呼吸能力、循环能力则是一良好的刺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加入无氧氧化的工作时间不宜长,要适度控制。一般的说,当心率达到180次/分左右时,即应缓和强度,使机体再回到有养代谢状态下运动。

进行有氧耐力训练的负荷距离与负荷时间都属于负荷数量的范畴。有的教练原习惯用负荷距离计算负荷数量,有的教练习惯用负荷时间计算负荷数量。发展有氧耐力训练负荷数量的安排原则是尽量的使用运动员承受较多的负荷量,以跑做训练手段,时间可以几个小时。但是,训练也应该力求在保持负荷数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负荷强度。那种企图用负荷强度数量(距离或时间)长的想法去弥补负荷强度的不足,一般是收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的。

负荷与休息的比例,其原则是休息时间要短,采用匀速负荷练习时练习中间基本不休息。

使用小强度间歇训练法,练习与修习的比例为1;0,休息也必须事积极的进行,以有利于血液回心,并迅速排除代谢物。

㈩ 有氧耐力该怎样锻炼

发展有氧耐力(或称一般耐力)主要是提高心肺功能水平,有氧耐力的主要指标是最大吸氧量。即运动时每分钟能够吸入并被身体所利用的氧气的最大数量。

常用的方法有:

1.定时跑在场地、公路或树林中做10~2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定时跑。强度为50~55%。

2.定时定距跑在场地或公路上做定时跑完固定距离的练习。如要求在14~20分钟内跑3600~4600米。强度为50~60%。

3.变速跑在场地上进行。快跑段、慢跑段距离应根据专项任务与要求决定。一般常以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等段落进行。例如中距离跑运动员常用400米快跑,200米慢跑的变速或600米快跑,200~400米慢跑等变速;长跑运动员常采用1000米快、400米慢等变速。重复次数一般4~8次为一组,1~2组,组间歇10~12分钟。一般以心率控制,快跑段落心率控制在140次/分钟左右,慢跑段心率恢复到120次/分钟以下,间歇时心率恢复到100次/分钟以下时,开始下一组练习。

4.重复跑在跑道上进行,重复跑的距离、次数与强度也应根据专项任务与要求而定。发展有氧耐力重复跑强度不应大,跑距应较长些。一般重复跑距为600米、800米、1000米、1200米等,重复次数一般为4~10次。强度为50~60%。

5.越野跑在公路、树林、草地、山坡等场地进行。如此跑的距离要求,一般在4000米以上,多可达10000~20000米。如以时间计算,一般在20分钟以上。多可达1小时多。强度为40~50%左右。

6.法特莱克跑在场地、田野、公路上进行,自由变速的越野跑或越野性游戏。最好在公园、树林中进行,约30分钟左右,也可更长些时间,强度为50%左右。

7.定时走在场地、公路或其他自然环境中按规定时间做自然走或稍快些自然走。一般走30分钟左右。强度为40~50%。

8.大步走、交叉步走或竞走在场地、公路或其他自然环境中做大步快走,交叉步走或几种走交替进行。每组1000米左右,4~6组,间歇3~4分钟。强度为40~50%。

阅读全文

与简述有氧耐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一建各科内各种计算方法编制方法 浏览:574
葛藤蔓的种植方法 浏览:502
小米平板的照片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689
毛囊增生怎么治疗方法 浏览:564
99999999用简便方法计算 浏览:328
蔚来汽车倒车刹车异响解决方法 浏览:175
蝗虫飞机的制作方法简单 浏览:948
预防治疗近视的方法 浏览:59
瓷砖下面潮湿用什么方法快速干 浏览:85
脑部淋巴瘤治疗方法 浏览:840
增加现金流净额的方法有哪些 浏览:629
钓鱼主线和竿的连接方法 浏览:365
兰花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浏览:589
绿萝快速长瀑布方法 浏览:134
基金盯盘的方法和技巧 浏览:540
雅萌20n使用方法 浏览:590
23分之3x70简便计算方法 浏览:421
内痔坐浴的正确方法 浏览:478
一般哪里有卖孔明灯的制作方法 浏览:42
职高二项式分布计算方法 浏览: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