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有哪几种方式它们是如何调节的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 论述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及特点
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2)人体调节系统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且把兴奋传导出去。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着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通过胞吐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外界刺激传入神经中枢后,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再由神经中枢对机体的各项活动进行调解。虽然各级神经中枢对机体的活动都有调解作用,但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起着主导的作用。
3. 人体调节方式是什么
神经调节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经周围神经纤维对人体功能发挥的调节作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刺激作出的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反应。例如,强光照眼瞳孔缩小、新生儿的口接触乳头发生的吸吮动作、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实现反射活动所必需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5个部分组成(图1-2)。反射弧中任何一个部分被破坏,均会引起反射活动的丧失。现按反射弧中信息传递的顺序将其各个部分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如下:
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材
从上图看来,似乎神经信息由感受器一次性直接传到效应器,反射过程即告结束了,因而认为反射弧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际上,各种效应器内也都分布有特殊的感受细胞或感受器,在反射的实现过程中它随时向中枢传回信息,以适时调整中枢所发出的冲动,使各效应器的活动能够准确协调地完成。因此,在实际的反射进程中,神经调节是通过闭合回路来完成的。
按反射形成的过程,可将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类。非条件反射是先天遗传的、比较固定的、结构比较简单的反射,是一种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如前述的瞳孔对光反射、吸吮反射等,非条件反射是机体适应环境的基本手段。条件反射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后天获得的、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高级神经活动,如前述的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条件反射具有极大的易变性,扩大了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一般说来,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并具有高度协调和整合功能,是人体功能调节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体液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能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经过体液的运送,对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作用。主要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对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的调节。例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经过血液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促进组织代谢,增加产热量,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等。激素由血液运至远隔组织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属于全身性体液因素。而某些细胞分泌的组胺、激肽、前列腺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组织代谢产物如腺苷、乳酸、二氧化碳等,可借细胞外液扩散至邻近细胞,以影响其功能,例如使局部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等,属于局部性体液因素。一般说来,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和持久。
参与体液调节的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成了神经调节传出途径中的一个环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如人体在遇到剧痛、失血、窒息等紧急状态时,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直接调整有关器官功能的同时,还可通过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增加肾上腺素的分泌,间接调控有关器官的功能,从而使机体能适应内外环境的急剧变化。前者属于神经调节,后者为神经-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当内外环境变化时,细胞、组织、器官的功能自动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例如,在一定范围内心肌收缩的力量与心肌纤维收缩前的长度成正变,即收缩前心肌纤维愈长,其收缩力愈强。又如,平均动脉压在10.7~24kpa内升降时,肾入球小动脉会相应地发生收缩或舒张,以改变血流阻力,使肾血流量保持相对恒定。这种适应性反应在去除神经支配和体液因素的影响以后仍然存在,故称为自身调节。虽然,自身调节比较简单、局限,调节幅度较小,但对维持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稳态仍有一定的意义。
4.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哪些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形式。
生理活动调节实现机体稳态的基本途径,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神经调节通过中枢的整合以及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的传导、传递的反射活动来实现的,具有迅速、准确的特征。
体液调节为机体细胞产生的特殊化学物质如内分泌激素,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从而引起靶细胞、靶器官的特异性反应。自身调节为某些组织、细胞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自身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的内源性调节。
(4)人体调节系统的基本方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生理活动调节的相关内容:
1、按照生理功能分类,反射可分为防御反射(如咳嗽反射)、食物反射(与摄取和消化食物有关的反射)、探究反射(如由新异刺激引起,并且表现为警觉和面向该刺激物运动的反射)和与延续种族有关的性反射等。
2、激素与分泌系统间存在着反馈调节作用,反馈调节是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有关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
5. 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方式
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包括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调节方式,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血液的传送,二者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自我调节,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故答案为:激素调节;神经系统;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