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度
国考〕气相色谱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6题)
气相色谱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46题)
参考资料
(1) 孙传经,《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198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2)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气相色谱法》,1989年,科学出版社。
(3) 陈尊庆,《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原理》,1991年,天津大学出版社。
(4)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1990年,海洋出版社。
(5) 卢佩章,《色谱》杂志,1,2,4卷,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出版。
(6) 牟世芬等,《离子色谱》,1986年,科学出版社。
(7) 魏复盛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中册),1994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8)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一、填空题
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 ℃,并低于 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 断开。
答:5—10 固定液 检测器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30
2、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顺序出峰,如为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 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非极性 沸点 极性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92
3、气相色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顺序流出色谱柱。
答:中极性 沸点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92
4、一般说,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 ,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 物质对。
答:越小 难分离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8
5、气相色谱法所测组分和固定液分子间的氢键力实际上也是一种 力,氢键力在气液色谱中占有 地位。
答:定向 重要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79
6、分配系数也叫 ,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间达到 时,组分分配在气相中的 与其分配在液相中的 的比值。
答:平衡常数 平衡 平均浓度 平均浓度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45
7、分配系数只随 、 变化,与柱中两相 无关。
答:柱温 柱压 体积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46
8、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组分在 间达到平衡时,分配在液相中的 与分配在气相中的 之比值。
答:气液 重量 重量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46
9、气相色谱分析中,把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给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 。
答:噪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气相色谱法》,P7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18
10、顶空气体分析法依据 原理,通过分析气体样来测定 中组分的方法。
答:相平衡 平衡液相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59
11、气相色谱分析用归一化法定量的条件是 都要流出色谱柱,且在所用检测器上都能 。
答:样品中所有组分 产生信号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96
12、气相色谱分析内标法定量要选择一个适宜的 ,并要与其它组分 。
答:内标物 完全分离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97
13、气相色谱分析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峰与 要靠近,内标物的量也要接近
的含量。
答:被测峰 被测组分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97
14、气相色谱法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
等方面。
答:取样进样技术、样品吸附分解、检测器性能、仪器的稳定性、数据处理与记录。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39
15、666、DDT气相色谱分析通常用 净化萃取液,测定时一般用 检测器。
答:硫酸 电子捕获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398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填入)
16、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至少为:
(1)0.50 (2)0.75 (3)1.0 (4)1.5 (5)>1.5
答:(3)
17、表示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1)分配比 (2)分配系数
(3)保留值 (4)有效塔板高度 (5)载气流速
答:(4)
18、在色谱分析中,有下列五种检测器,测定以下样品,你要选用哪一种检测器(写出检测器与被测样品序号即可)。
(1)热导检测器 (2)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3)电子捕获检测器
(4)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5)火焰光度检测器
编号 被测定样品
(1) 从野鸡肉的萃取液中分析痕量含氯农药
(2) 在有机溶剂中测量微量水
(3) 测定工业气体中的苯蒸气
(4) 对含卤素、氮等杂质原子的有机物
(5) 对含硫、磷的物质
答:(1)(3)、(2)(1)、(3)(2)、(4)(4)、(5)(5)
19、使用气相色谱仪热导池检测器时,有几个步骤,下面哪个次序是正确的。
(1)打开桥电流开关 (2)打开记录仪开关 (3)通载气 (4)升柱温及检测器温度 (5)启动色谱仪电源开关
①(1)→(2)→(3)→(4)→(5)
②(2)→(3)→(4)→(5)→(1)
③(3)→(5)→(4)→(1)→(2)
④(5)→(3)→(4)→(1)→(2)
⑤(5)→(4)→(3)→(2)→(1)
答:(3)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气相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6
21、气相色谱固定液必须不能与载体、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69
22、溶质的比保留体积受柱长和载气流速的影响。( )
答:×
陈尊庆,《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天津大学出版社,1991年,P77
23、载气流速对不同类型气相色谱检测器响应值的影响不同。(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8
24、气相色谱检测器灵敏度高并不等于敏感度好。( )
答:√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气相色谱法》,科学出版社,1989年,P77
25、气相色谱中的色散力是非极性分子间唯一的相互作用力。(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78
26、气相色谱法测定中随着进样量的增加,理论塔板数上升。(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4
27、用气相色谱分析同系物时,难分离物质对一般是系列第一对组分。(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8
28、气相色谱分析时,载气在最佳线速下,柱效高,分离速度较慢。(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84
29、测定气相色谱法的校正因子时,其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受进样量的影响。( )
答:×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19
四、问答题
30、分别说明硅藻土载体Chromosorb W AW DMCS中“W”、“AW”、“DMCS”的含义?
答:W—白色;AW—酸洗;DMCS—二甲基二氯硅烷处理。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08、P203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129
31、对气相色谱固定液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蒸气压低;(2)化学稳定性好;(3)溶解度大、选择性高;(4)粘度、凝固点低。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69
32、制备色谱填充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选用合适的溶剂;(2)要使固定液均匀地涂在载体表面;(3)避免载体颗粒破碎;(4)填充要均匀密实。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198
33、气相色谱分析,柱温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被测组分的沸点;(2)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3)检测器灵敏度;
(4)柱效。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3
34、气相色谱分析的保留值是何含义?
答:表示溶质通过色谱柱时被固定相保留在柱内的程度。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74
35、何谓气相色谱的相对保留值?
答:是任一组分与标准物质校正保留值之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41
36、确定色谱柱分离性能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答:柱效能、选择性和分离度。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2
37、何谓气相色谱分析的峰高分离度?写出计算公式。
答:为相邻两峰较小峰高度(h)和两峰交点到基线垂直距离(hM)之差与小峰高度(h)的比值。
Rh= h-hM ×100%
h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6
38、举出气相色谱两种浓度型检测器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答: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7、P10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21
39、举出气相色谱两种质量型检测器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答:氢火焰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21
40、评价气相色谱检测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1)灵敏度;(2)检测度;(3)线性范围;(4)选择性。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9
41、气相色谱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哪些?
答:(1)用已知保留值定性;(2)根据不同柱温下的保留值定性;
(3)根据同系物保留值的规律关系定性;(4)双柱、多柱定性。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06
42、气相色谱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答:(1)外标法;(2)内标法;(3)叠加法;(4)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22
五、计算题
43、已知某色谱峰保留时间tR为220秒,溶剂峰保留时间tM为14秒,色谱峰半峰宽y1/2为2毫米,记录纸走纸速度为10毫米/分,色谱柱长2米,求此色谱柱总有效塔板数ηeff?
解:(1)先将半峰宽换算成时间(秒)
y1/2= 2×60 =12秒
10
(2)已知:
ηeff=( tR - tM )2×5.54
y1/2
=5.54( 220-14 )2=1633
12
答:色谱柱总有效塔板数为1633。
44、已知相邻两峰较小峰的峰高h为61毫米,两峰交点到基线的垂直距离hM为25毫米,试求两峰的峰高分离度Rh?
解:
Rh= h-hM = 61-25 =59%
h 61
答:两峰的峰高分离度为59%。
45、设色谱仪FID的敏感度为2×10-12克/秒,某组分的2△t1/2为50秒,求FID对此组分的最小检知量m最小?
解:m最小=1.065×50×2×10_12≌1.1×10-10克
答:FID对此组分的最小检知量为1.1×10-10克。
《气相色谱法》,P79
46、分析某废水中有机组分,取水样500ml以有机溶剂分次萃取,最后定容至25.00ml供色谱分析用。今进样5μl测得峰高为75.0mm,标准液峰高69.0 mm,标准液浓度20mg/L,试求水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mg/L。
解:已知试样峰高hi为75.0mm,标准液峰hs为69.0mm,标准液浓度Cs为20mg/L,水样富集倍数=500/25=20,则
C= 75.0 ×20÷20=1.09mg/L
69.0
答:水样中被测组分为1.09mg/L。
气相色谱分析复习题及参考答案(20题)
参考资料
(1)孙传经,《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1981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2)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气相色谱法》,1989年,科学出版社。
(3)陈尊庆,《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原理》,1991年,天津大学出版社。
(4)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1990年,海洋出版社。
(5)卢佩章,《色谱》杂志,1,2,4卷,色谱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出版。
(6)牟世芬等,《离子色谱》,1986年,科学出版社。
(7)魏复盛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中册),1994年,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8)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
一、填空题
1、气相色谱柱的老化温度要高于分析时最高柱温 ℃,并低于 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时,色谱柱要与 断开。
答:5—10 固定液 检测器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30
2、气相色谱法分析非极性组分时应首先选用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顺序出峰,如为烃和非烃混合物,同沸点的组分中 大的组分先流出色谱柱。
答:非极性 沸点 极性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92
3、气相色谱分析中等极性组分首先选用 固定液,组分基本按 顺序流出色谱柱。
答:中极性 沸点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92
4、一般说,沸点差别越小、极性越相近的组分其保留值的差别就 ,而保留值差别最小的一对组分就是 物质对。
答:越小 难分离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8
5、气相色谱分析中,把纯载气通过检测器时,给出信号的不稳定程度称为 。
答:噪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气相色谱法》,P7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18
6、气相色谱分析用内标法定量时,内标峰与 要靠近,内标物的量也要接近
的含量。
答:被测峰 被测组分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297
7、气相色谱法分析误差产生原因主要有
等方面。
答:取样进样技术、样品吸附分解、检测器性能、仪器的稳定性、数据处理与记录。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39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的填入)
8、表示色谱柱的柱效率,可以用:(1)分配比 (2)分配系数
(3)保留值 (4)有效塔板高度 (5)载气流速
答:(4)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9、气相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应控制在1秒以内。(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6
10、气相色谱固定液必须不能与载体、组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
答:√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69
四、问答题
11、对气相色谱固定液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蒸气压低;(2)化学稳定性好;(3)溶解度大、选择性高;(4)粘度、凝固点低。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169
12、制备色谱填充柱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选用合适的溶剂;(2)要使固定液均匀地涂在载体表面;(3)避免载体颗粒破碎;(4)填充要均匀密实。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198
13、气相色谱分析,柱温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1)被测组分的沸点;(2)固定液的最高使用温度;(3)检测器灵敏度;
(4)柱效。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3
14、确定色谱柱分离性能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答:柱效能、选择性和分离度。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72
15、举出气相色谱两种浓度型检测器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答:热导检测器TCD;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7、P10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21
16、举出气相色谱两种质量型检测器名称及其英文缩写。
答:氢火焰检测器FID;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P97
王永华,《气相色谱分析》,P121
17、气相色谱常用的定性方法有哪些?
答:(1)用已知保留值定性;(2)根据不同柱温下的保留值定性;
(3)根据同系物保留值的规律关系定性;(4)双柱、多柱定性。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06
18、气相色谱常用的定量方法有哪些?
答:(1)外标法;(2)内标法;(3)叠加法;(4)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法与气液平衡研究》,P222
五、计算题
19、已知某色谱峰保留时间tR为220秒,溶剂峰保留时间tM为14秒,色谱峰半峰宽y1/2为2毫米,记录纸走纸速度为10毫米/分,色谱柱长2米,求此色谱柱总有效塔板数ηeff?
解:(1)先将半峰宽换算成时间(秒)
y1/2= 2×60 =12秒
10
(2)已知:
ηeff=( tR - tM )2×5.54
y1/2
=5.54( 220-14 )2=1633
12
答:色谱柱总有效塔板数为1633。
20、分析某废水中有机组分,取水样500ml以有机溶剂分次萃取,最后定容至25.00ml供色谱分析用。今进样5μl测得峰高为75.0mm,标准液峰高69.0 mm,标准液浓度20mg/L,试求水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mg/L。
解:已知试样峰高hi为75.0mm,标准液峰hs为69.0mm,标准液浓度Cs为20mg/L,水样富集倍数=500/25=20,则
C= 75.0 ×20÷20=1.09mg/L
69.0
答:水样中被测组分为1.09mg/L。
2. 谁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电子版
魏复盛主编;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第三版
是这个吗
3. 北京市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排放标准国家有相关规定,直排的话要达到相关要求标准;如果污水是进污水处理厂的话,一般性标准是达到相关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污水中特殊物质要达到环保局要求的相关标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标题]:《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颁布者]:国家环境保护局
[编号]:GB12941-91
[颁布日期]:1991-3-18
[实施日期]:1992-2-1
[有效性]:有效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保护和改善景观、娱乐用水水体的水质,恢复并保护其水体的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1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景观、疗养、度假和娱乐为目的的江、河、湖(水库)、海水水体或其中一部分。
2标准的分类与标准值
2.1标准的分类
本标准按照水体的不同功能,分为三大类:
A类:主要适用于天然浴场或其他与人体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B类:主要适用于国家重点风景游览区及那些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景观娱乐水体。
C类:主要适用于一般景观用水水体。
2.2标准值
各类水质标准项目及标准值列于表1
表1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
序号 分类
标准值
项目
A类 B类 C类
1 色 颜色无异常变化 不超过25色度单位
2 嗅 不得含有任何异嗅 无明显异嗅
3 漂浮物 不得含有漂浮的浮膜、油班和聚集的其他物质
4 透明度,m ≥ 1.2 0.5
5 水温,℃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2℃2〕 不高于近十年当月平均水温4℃
6 pH值 6.5~8.5
7 溶解氧(DO),mg/L ≥ 5 4 3
8 高锰酸盐指数,mg/L ≤ 6 6 10
9 生化需氧量(BOD5),mg/L ≤ 4 4 8
10 氨氮1),mg/L ≤ 0.5 0.5 0.5
11 非离子氨,mg/L ≤ 0.02 0.02 0.2
12 亚硝酸盐氮,mg/L ≤ 0.15 0.15 1.0
13 总铁,mg/L ≤ 0.3 0.5 1.0
14 总铜,mg/L ≤ 0.01(浴场0.1) 0.01(海水0.1) 0.1
15 总锌,mg/L ≤ 0.1(浴场1.0) 0.1(海水1.0) 1.0
16 总镍,mg/L ≤ 0.05 0.05 0.1
17 总磷(以P计),mg/L ≤ 0.02 0.02 0.05
18 挥发酚,mg/L ≤ 0.005 0.01 0.1
1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 0.2 0.2 0.3
20 总大肠菌群,个/L ≤ 10000
21 粪大肠菌群,个/L ≤ 2000
注:
1)氨氮和非离子氨在水中存在化学平衡关系,在水温高于20℃,pH>8时,必须用非离子氨作为控制水质的指标。
2)浴场水温各地区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自行规定。
本标准未作明确规定的项目,执行GB383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GB3097《海水水质标准》中的标准值及其有关规定。
3标准的实施与管理
3.1各地环境保护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划定景观、娱乐水域的保护范围及其使用类型。
3.2若是景观、娱乐水体中有些标准项目的自然本底值(即没有受到人为的污染)高于本标准所规定的标准值,应维持原自然状态。
3.3在不发生事故和特殊自然条件干扰情况下,景观、娱乐水体的水质一年内应有95%以上的分析样品数符合本标准值的规定。
3.4A类水体内的天然浴场在游泳季节内水质应保证全部分析样品符合本水质标准。
3.5含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废水,禁止排入景观、娱乐用水水域,一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禁止直接排入A类、B类水域,该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并保证其受纳水体符合水标准的情况下方可排入C类水域。
3.6同一水域兼有多种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用水的水质标准。
4水质监测
4.1本标准各项目的分析方法按表2执行,水样的采集和保存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2海水水样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方法按《海洋监测规范》执行。其中分析方法未做规定的项目按表2执行。
4.3监测采样点,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位置。不得使用瞬时一次监测值作为水质判断依据。在任何情况下,采样频率不得少于一月一次。对有迹象表明水质可能恶化的水体及游泳季节内天然浴场水体均应适当增加采样频率,增加的采样频率由各地监测部门根据水体具体情况确定,并将分析结果连同采样情况报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表2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项目分析方法
序号 标准项目 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标准编号
1 色 铂钴标准比色法 GB11903
2 嗅 文字描述法 1)
3 漂浮物 文字描述法 1)
4 透明度 塞氏盘法 1)
5 水温 水温计法 1)
6 pH值 玻璃电极法 GB6820
7 溶解氧(DO) 碘量法 GB7489
8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法 GB11892
碱性法
9 生化需氧量(BOD5) 稀释与接种法 GB7488
10 氨氮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7479
11 非离子氨 纳氏试剂比色法 GB7479
12 亚硝酸盐氮 分光光度法 GB7493
13 总铁 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5750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1
14 总锌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GB747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
15 总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7475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GB7474
2,9一二甲基-1,10-菲罗淋分光光度法 GB7473
16 总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11912
17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3
18 挥发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GB7490
1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7494
20 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醇法,滤膜法 GB5750
21 粪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2)
滤膜法
注:1)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2)测得结果为NH3、NH4+总浓度,然后按下表换算为非离子氨浓度。
5. 谁有[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三版电子版
网页链接可在线学习
6. HZHJSZ00119 水质 铁的测定EDTA滴定法,HZHJSZ是什么意思
HZHJSZ---------杭州环境水质
“HZHJSZ00119 水质铁的测定 EDTA滴定法”介绍:
HZ-HJ-SZ-0119
水质铁的测定EDTA 滴定法
1 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炼铁矿山电镀酸洗等废水中铁的测定测定铁的适宜含量为5~20mg
在测定条件下铜铝离子含量较高大于5.0mg 时产生正干扰其它多数离子对本方
法没有影响
2 原理
水样经酸分解使其中铁全部溶解并将亚铁氧化成高铁用氨水调节至pH2 左右用
磺基水扬酸作指示剂用EDTA 络合物滴定法测定样品中的铁含量
3 试剂
3.1 硝酸
3.2 硫酸
3.3 盐酸
3.4 1+1 氨水
3.5 精密pH 试纸
3.6 磺基水扬酸溶液50g/L
3.7 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00g/L
3.8 铁标准溶液称取4.822g 硫酸高铁铵[FeNH4(S04) 12H20]溶于水中加1.0mL 硫酸
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混匀此溶液的浓度为0.010mol/L
3.9 0.01mol/L EDTA 标准滴定溶液: 称取3.723g 二水合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水中稀释
至1000 mL 贮于聚乙烯瓶中按下法标定
标定吸取20.00mL 铁标准溶液置锥形瓶中加水至100mL 用精密pH 试纸指示滴
加1+1 氨水调至pH2 左右在电热板上加热试液至60 左右加磺基水扬酸溶液3.6 2mL
用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深紫红色变浅放慢滴定速度至紫红色消失而呈淡黄色为终
点记下消耗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0) 计算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准确浓度
c Na2-EDTA =0.010mol/L 20.00/ V0
4 仪器
25 或50mL 酸式滴定管
5 试样制备
如水样清澈且不含有机物或络合剂则可取适量水样(合铁量约为5~20mg) 于锥形瓶中
加水至约100mL 加硝酸5mL 加热煮沸至剩余溶液约为70mL 使Fe2+全部氧化为Fe3+
冷却加水至100mL
如水样混浊或有沉淀或含有机物则分取适量混匀水样置锥形瓶中加硫酸3mL 硝
酸5mL 徐徐加热消解至冒三氧化硫白烟试样应呈透明状否则再加适量硝酸继续加热消
解得透明溶液为止冷却加水至100mL
往上述处理过的水样中滴加1+1 氨水调节至pH2 左右(用精密pH 试纸检验)
6 操作步骤
将调节好pH 的试液加热至60 加磺基水扬酸溶液3.6 2mL 摇匀用EDTA 标
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深紫红色变浅放慢滴定速度至紫色消失而呈现淡黄色为终点记录消
耗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毫升数V2)
7 结果计算
c 铁Fe, mg/L = c 55.847 1000 V1/ V2
式中V1 滴定所消耗EDTA 标准滴定溶液体积(mL)
1
V2 水样体积(mL)
EDTA 标准滴定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55.847 (Fe)的摩尔质量(g/mol)
8 精密度和准确度
11 个实验室分别测定含5~20mg 铁的标准样品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1.2% 相对误差不
超过0.4% 单个实验室测定实际废水样的精密度和回收率见表1
表1 测定实际废水样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实验室废水名称六次重复测定结果相对标准偏差加标回收率
编号mL/L
1 炼铁废水11.2 7.4 97.3
2 钢厂排水153.6 0.25 101.0
3 化工厂排水9.4 1.1 96.5
4 电镀车间997.4 0.21 99.7
5 铁矿废水7268.2 0.2 100.6
6 冷轧钢废水594.3 0.1 101.2
7 机械厂电镀合金废水376.1 0.3 97.6
注意事项
(1) 含悬浮颗粒物或有机物多的样品应适当增加酸量进行消解消解过程中要防止暴沸和蒸干否
则会使结果偏低
(2) 水样中若含铜镍干扰离子应在预处理溶液中滴加1+1 氨水至刚产生混浊再滴加1+1 盐酸
至溶液澄清加2g 氯化铵滴加六次甲基四胺溶液3.7 至出现混浊再过量8mL 在水浴上加热至80
并保持15min 使Fe(OH)3 沉淀絮凝放冷用中速滤纸过滤
用1+1 盐酸10mL 将滤纸上沉淀溶解返回烧杯中用热水洗滤纸洗液并入烧杯中必要时再用少量
1+1 盐酸洗涤滤纸以使铁完全溶解
冷却后溶液定容至200mL 分取适量调节pH 后再进行滴定操作
(3) 用EDT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铁离子的适宜pH 值为1.5~2.0 既可排除重金属离子的干扰又适宜
于磺基水扬酸指示终点pH 值过低使滴定终点不敏锐pH 值过高将产生氢氧化铁沉淀而影响滴定
(4) 由于铁离子与EDTA 络合作用较慢因此滴定时试液应保持在60 左右在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
定并剧烈振摇使其加速反应否则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9 参考文献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编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pp. 182~184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
2
7. 环境检测包含哪些检测内容
检测内容
水质检测
生活废水、工业废水、生活饮用水、地下水、工业冷却水、中央空调水、海水的—水温,臭,色度,浊度,酸度,碱度,透明度,总残渣,pH值,矿化度,总硬度,悬浮物,硫化物,电导率,全盐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砷,硒,总汞,铜,铅,镉,锌,银,铝,钡,六价铬,总铬,镍,铁,锰,钾,钠,钙,镁,溶解氧,氨氮(铵盐),凯氏氮,亚硝酸盐(氮),氟化物,硝酸盐(氮)、硝酸根 ,硫酸盐,总氮,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总氰化物,氰化物,氯化物,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挥发性酚,石油类,动、植物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 等等。
检测方法
1 【pH值】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2 【溶解氧】 水质 溶解氧的测定 电化学探头法 GB/T11913-1989
碘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 【臭和味】 文字描述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4 【侵蚀性二氧化碳】 甲基橙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5 【酸度】 酸度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6 【碱度(总碱度、重碳酸盐和碳酸盐)】 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7 【色 度】 水质 色度的测定GB 11903-89
8 【浊 度】 水质 浊度的测定GB 13200-91
便携式浊度计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9 【悬浮物(SS)】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01-89
10【总残渣】 重量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1【全盐量(溶解性固体)】 水质 全盐量的测定 重量法 HJ/T 51-1999
12【总硬度(钙和镁总量)】 水质 钙和镁总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GB 7477-87
13【高锰酸盐指数】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 11892-89
14【化学需氧量(COD)】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 HJ 828—2017
15【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水质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的测定 稀释与接种法HJ 505-2009
16【氨 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HJ 536-2009
水杨酸-次氯酸盐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17【硝酸盐氮】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T 346-2007
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0-87
18【亚硝酸盐氮】 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 7493-87
19【六价铬】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酸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7-87
20【总氮】水质 总氮的测定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
21【总磷】 水质 总磷的测定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 11893-89
22【磷酸盐】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3【硝基苯类】 还原-偶氮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24【苯胺类】 水质 苯胺类化合物的测定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 GB/T11889-1989
25【游离氯】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6【总氯】 水质 游离氯和总氯的测定 N,N-二乙基-1,4-苯二胺滴定法 GB/T11897-1989
27【氟化物】 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7484-1987
28【氯化物】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 GB/T11896-19879
29【硫酸盐】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重量法 GB 11899-89
水质 硫酸盐的测定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GB/T 342-2007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0【硫化物】 水质 硫化物的测定 亚甲基兰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1996
3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质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GB 7494-87
32【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8
水质 石油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970-2018
33【总铬】 水质 总铬的测定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 7466-87
水质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757-2015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34【锌】 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87
35【镉】水质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7475-87
36【镍】 水质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12-89
33【钾】 水质 钾、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4-89
34【钠】 水质 钾、钠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4-89
35【钙】 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89
36【镁】 水质 钙、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5-89
37【铁】 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11-89
38【锰】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11-89
39【溶解性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11-89
40【银】 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11907-89
41【甲醛】水质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HJ 601-2011
空气废气
一般的废气有:发电机废气、食堂油烟、食堂火烟、焊焬废气、窑炉废气、 锅炉废气、金属废气、酸雾(盐酸、硫酸),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废气,恶臭,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锅炉烟尘,工业炉窑烟尘,烟气林格曼黑度,可吸入颗粒物,铬酸雾,氨,氟化物,,二氧化氮,氮氧化物,恶 臭,臭 氧,二氧化硫,二硫化碳,一氧化碳,氨,氯化氢,氯气,酚类化合物,饮食业油烟,苯胺类,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甲醇,丙酮,丙烯醛,非甲烷总烃,总烃,丙烯醛,乙醛,氯化烯,硝基苯,甲烷,镍,镉,锡,硒 等等。
空气污染物
甲醛、氨、苯、氡、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
工作场所废气
包括甲醛、粉尘、氨、苯系物等有机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铅、锡等金属、氯化氢等酸性物、土壤对PH值、水分、砷、铅、镉、铜、锌、汞、铬 等等。
相关检测方法分别如下:
1 【温度】 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3-2000
2 【相对湿度】公共场所空气湿度测定方法GB/T 18204.14-2000
3 【空气流速】公共场所风度测定方法 GB/T 18204.15-2000
4 【总悬浮颗粒】 环境空气 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重量法 GB/T 15432-1995
5 【锅炉烟尘】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 5468-1991
6 【工业炉窑烟尘颗粒物】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
7 【烟气林格曼黑度】锅炉烟尘测试方法 GB 5468 -1991
8 【一氧化碳】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GB/T 9801-1988
固定污染源排气一氧化碳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T 44-1999
9 【二氧化碳】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GB/T 18204.24-2000
10【臭氧】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HJ 504-2009
公共场所空气中臭氧测定方法 GB/T 18204.27-2000
11【二氧化硫】环境空气 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15262-1994
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12【氮氧化物】空气质量 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 GB/T8969-1988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 43-1999
13【二氧化氮】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奈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HJ 479-2009
14【硫化氢】空气中硫化氢的测定 亚甲基蓝光度法 GB/T11742-1989
亚甲基蓝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空气质量 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4678-93
15【氟化物】环境空气氟化物质量浓度的测定 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HJ 955-2018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 67-2001
16 【氨】环境空气和废气 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14668-2009
空气质量 氨的测定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 14679-1993
公共场所 空气中氨测定方法 GB/T 18204.25-2000
17【氯气】固定源排气中 氯气的测定 甲基橙分光光度法 HJ/T 30-1999
18【硝基苯类】空气质量硝基苯类(一硝基和二硝基化合物)的测定 锌还原-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501-1995
19【苯胺类】空气质量 苯胺类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GB/T 15502-1995
20【硫酸雾】硫酸浓缩尾气 硫酸雾的测定 铬酸钡比色法GB/T 4920-1985
21【铬酸雾】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铬酸雾的测定 二苯基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HJ/T 29-1999
22【酚类化合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T 32-1999
23【甲醛】环境空气 甲醛的测定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 15516-1995
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的测定方法GB/T 18204.26-2000
24【丙酮】气相色谱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5【铅】 环境空气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15264-1994
26【镍】大气固定污染源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T 63.1-2001
27【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8【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29【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30【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31【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32【铁】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3年
固体弃物
土壤、底质和固体废弃物
固废物中的检测项目有:汞、铅、锌、铜、镉、镍、铍、钡 、砷、硒 、硼、磷、钼、氨、铵 、恶臭、COD、BOD、PH值、大肠菌、硫化氢 、悬浮物、氟化物 、氰化物、氯化物、多氯联苯、放射性核素、总铬/六价铬等等。
物理因素
环境噪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厂界噪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职业噪声、高频电磁场、工频电场、激光辐射、微波辐射、紫外辐射、高温气象条件(WBGT)、噪声、照度、Y射线、氡222Rn 等等。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游离甲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苯,甲苯和二甲苯、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量 等等。
化学有害因素
铅及其化合物,汞,锰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钒及其化合物,铬酸盐,重铬酸盐,三价铬,氧化锌,磷化氢,氧化镁,氨基氰,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按Ba计),苯,苯胺,苯基醚(二苯醚),苯硫磷,苯乙烯,丙醇,丙酸,丙酮,丙烯醇,丙烯腈,丙烯醛,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酰胺,二甲苯(全部异构体),二甲苯胺,二硫化碳,1,2-二氯丙烷,二氯二氟甲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炔,1,2-二氯乙烷,1,2-二氯乙,二缩水甘油醚,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二氧化氯,二氧化碳,,乙醛,乙酸,乙酸丙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戊酯,乙酸乙烯酯,总尘,呼尘,游离二氧化硅,三氯甲烷,三氯乙醛,三氯乙烯,三硝基甲苯,甲酚(全部异构体),甲醛,甲酸,磷酸二丁基苯酯,硫化氢,硫酸及三氧化硫,氯丙酮 等等。
相关检测方法如下:
1 【PH】森林土壤PH测定LY/T 1239-1999
2 【总铬】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法GB/T 17137-1997
3 【铜】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4 【锌】土壤质量 铜、锌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8-1997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5 【铅】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6 【镉】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2-1997
7 【镍】固体废物 镍的测定 直接吸入火焰分光光度法GB/T 15555.9-1997
土壤质量 镍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 17139-1997
8 【氟化物】固体废物 氟化物的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15555.11-1995
离子选择电极法 《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1992年
9 【六价铬】固体废物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15555.4-1995
10【硫化物】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总局1989年
11【有机质】重铬酸钾容量法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
室内环境检测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 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研究表明:中国是人口大国,通过对各地方性人口健康调查发现室内环境检测指数较好的环境人口普遍寿龄高于居住在环境较差的地方的寿龄。这是室内环境检测中不可否认的结果。
噪声
工作场所环境噪声,是指在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所产生的噪声环境.我们国家的职业噪声限值标准为8小时等效连续A声级85dB。
长期工作在高噪声环境下而又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防护措施,必将导致永久性的无可挽回的听力损失,甚至导致严重的职业性耳聋。国内外现都已把职业性耳聋列为重要的职业病之一。强噪声除了可导致耳聋外,还可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生殖机能等,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强烈的噪声还可导致神经失常。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由于噪声易造成心理恐惧以及对报警信号的遮蔽,它常又是造成工伤死亡事故的重要配合因素。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等产生的、在厂界处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是指在城市建筑施工期间施工场地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其噪声限值主要指与敏感区域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边界线处的限值,2011年前的标准是从土石方、打桩、结构、装修这几个施工阶段规定的噪声限值,2011年出的标准限值统一规定为昼间70dB,夜间55dB。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分为昼间和夜间噪声限值。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是指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0类标准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标准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2类标准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区域。乡村生活区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
辐射
包括氡气浓度检测、 χ、γ放射性检测、电磁辐射检测 、热、紫外线辐射检测。
职业卫生评价检测
包括工作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工作场所化学因素检测、粉尘、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检测、OHSAS18000体系认证检测。
环保装置检测
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成套装置检测和油水分离装置检测。
建筑材料检测
包括建筑材料有害物质检测和板材、涂料、油漆检测。
8.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
ICS 13.060 .30
Z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8918-200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Discharge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2002-12-24 发布 2003-07-01 实施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
GB 18918-2002
1
目 次
前 言
1.范围.............................................................................................................................3
2.规范性引用文件.........................................................................................................3
3.术语和定义.................................................................................................................3
4.技术内容.....................................................................................................................3
4.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3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6
4.3 污泥控制标准...................................................................................................7
5.其他规定.....................................................................................................................8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8
GB 18918-2002
2
前 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促进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管理,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和
污水资源化利用,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结合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
治技术政策》,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分年限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和污泥中污染物的控制项目和标准值。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污泥的控制一律
执行本标准。
排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工业废水和医院污水,应达到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相
关行业的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的相应规定限值及地方总量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2 年12 月2 日批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GB18918-2002
3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污染物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废气排放和污泥处置(控制)的管理。
居民小区和工业企业内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也按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即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与本标准同效。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4284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HJ/T55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当上述标准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
3.术语和定义
3.1 城镇污水(municipal wastewater)
指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机关、学校、医院、商业服务机构及各种公共设施排水,以及允
许排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等。
3.2 城镇污水处理厂(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指对进入城镇污水收集系统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
3.3 一级强化处理(enhanced primary treatment)
在常规一级处理(重力沉降)基础上,增加化学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或不完全生物处理
等,以提高一级处理效果的处理工艺。
4.技术内容
4.1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4.1.1 控制项目及分类
4.1.1.1 根据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污染物控制项目分为基本控制项目和选择控制项目两
类。基本控制项目主要包括影响水环境和城镇污水处理厂一般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的常规污染
物,以及部分一类污染物,共19 项。选择控制项目包括对环境有较长期影响或毒性较大的污
GB 18918-2002
4
染物,共计43 项。
4.1.1.2 基本控制项目必须执行。选择控制项目,由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污水处
理厂接纳的工业污染物的类别和水环境质量要求选择控制。
4.1.2 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
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
标准和B 标准。一类重金属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4.1.2.1 一级标准的A 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
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 标
准。
4.1.2.2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Ⅲ类功能水域(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
游泳区除外)、GB3097 海水二类功能水域和湖、库等封闭或半封闭水域时,执行一级标准的B
标准。
4.1.2.3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排入GB3838 地表水Ⅳ、Ⅴ类功能水域或GB3097 海水三、四类
功能海域,执行二级标准。
4.1.2.4 非重点控制流域和非水源保护区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厂,根据当地经济条件和水污
染控制要求,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时,执行三级标准。但必须预留二级处理设施的位置,
分期达到二级标准。
4.1.3 标准值
4.1.3.1 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基本控制项目,执行表1 和表2 的规定。
4.1.3.2 选择控制项目按表3 的规定执行。
GB18918-2002
5
表1 基本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L
一级标准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A 标准 B 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1 化学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①
2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①
3 悬浮物(SS) 10 20 30 50
4 动植物油 1 3 5 20
5 石油类 1 3 5 15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1 2 5
7 总氮 (以N 计) 15 20 - -
8 氨氮(以N 计)② 5(8) 8(15) 25(30) -
2005 年12 月31 日前建设的1 1.5 3 5
9
总磷
(以P 计) 2006 年1 月1 日起建设的 0.5 1 3 5
10 色度(稀释倍数) 30 30 40 50
11 pH 6-9
12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3 104 104 -
注:①下列情况下按去除率指标执行:当进水COD 大于35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60%;
BOD 大于160mg/L 时,去除率应大于50%。
②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0C 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0C 时的控制指标。
表2 部分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L
序号 项目 标准值
1 总汞 0.001
2 烷基汞 不得检出
3 总镉 0.01
4 总铬 0.1
5 六价铬 0.05
6 总砷 0.1
7 总铅 0.1
GB 18918-2002
6
表3 选择控制项目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日均值) 单位 mg/L
序号 选择控制项目 标准值 序号选择控制项目 标准值
1 总镍 0.05 23 三氯乙烯 0.3
2 总铍 0.002 24 四氯乙稀 0.1
3 总银 0.1 25 苯 0.1
4 总铜 0.5 26 甲苯 0.1
5 总锌 1.0 27 邻-二甲苯 0.4
6 总锰 2.0 28 对-二甲苯 0.4
7 总硒 0.1 29 间-二甲苯 0.4
8 苯并(a)芘 0.00003 30 乙苯 0.4
9 挥发酚 0.5 31 氯苯 0.3
10 总氰化物 0.5 32 1,4-二氯苯 0.4
11 硫化物 1.0 33 1,2-二氯苯 1.0
12 甲醛 1.0 34 对硝基氯苯 0.5
13 苯胺类 0.5 35 2,4-二硝基氯苯 0.5
14 总硝基化合物 2.0 36 苯酚 0.3
15 有机磷农药(以P 计) 0.5 37 间-甲酚 0.1
16 马拉硫磷 1.0 38 2,4-二氯酚 0.6
17 乐果 0.5 39 2,4,6 –三氯酚 0.6
18 对硫磷 0.05 40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1
19 甲基对硫磷 0.2 41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0.1
20 五氯酚 0.5 42 丙烯晴 2.0
21 三氯甲烷 0.3 4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 以CL 计) 1.0
22 四氯化碳 0.03
4.1.4 取样与监测
4.1.4.1 水质取样在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末端排放口。在排放口应设污水水量自动计量装置、
自动比例采样装置,pH、水温、COD 等主要水质指标应安装在线监测装置。
4.1.4.2 取样频率为至少每2h 一次,取24h 混合样,以日均值计。
4.1.4.3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7 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替代方法、等效方法执行。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4.2.1 标准分级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所在地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求和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和设施条件,
将标准分为三级。
4.2.1.1 位于GB3095 一类区的所有(包括现有和新建、改建、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
标准实施之日起,执行一级标准。
GB18918-2002
7
4.2.1.2 位于GB3095 二类区和三类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分别执行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
其中2003 年6 月30 日之前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实施标准的时间为2006
年1 月1 日;2003 年7 月1 日起新建(包括改、扩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自本标准实施之
日起开始执行。
4.2.1.3 新建(包括改、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周围应建设绿化带,并设有一定的防护距离,
防护距离的大小由环境影响评价确定。
4.2.2 标准值
城镇污水处理厂废气的排放标准值按表4 的规定执行。
表4 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 单位 mg/m3
序号 控制项目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1 氨 1.0 1.5 4.0
2 硫化氢 0.03 0.06 0.32
3 臭气浓度(无量纲) 10 20 60
4 甲烷(厂区最高体积浓度 %) 0.5 1 1
4.2.3 取样与监测
4.2.3.1 氨、硫化氢、臭气浓度监测点设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界或防护带边缘的浓度最高点;
甲烷监测点设于厂区内浓度最高点。
4.2.3.2 监测点的布置方法与采样方法按GB16297 中附录C 和HJ/T55 的有关规定执行。
4.2.3.3 采样频率,每2h 采样一次,共采集4 次,取其最大测定值。
4.2.3.4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8 执行。
4.3 污泥控制标准
4.3.1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处理,稳定化处理后应达到表5 的规定。
表5 污泥稳定化控制指标
稳定化方法 控制项目 控制指标
厌氧消化 有机物降解率(%) >40
好氧消化 有机物降解率(%) >40
含水率(%) <65
有机物降解率(%) >50
蠕虫卵死亡率(%) >95
好氧堆肥
粪大肠菌群菌值 >0.01
4.3.2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应进行污泥脱水处理,脱水后污泥含水率应小于80%。
4.3.3 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填埋处理时,应达到安全填埋的相关环境保护要求。
4.3.4 处理后的污泥农用时,其污染物含量应满足表6 的要求。其施用条件须符合GB4284 的
有关规定。
GB 18918-2002
8
表6 污泥农用时污染物控制标准限值
最高允许含量(mg/kg 干污泥)
序号 控制项目 在酸性土壤上
(pH<6.5)
在中性和碱性土壤上
(pH>=6.5)
1 总镉 5 20
2 总汞 5 15
3 总铅 300 1000
4 总铬 600 1000
5 总砷 75 75
6 总镍 100 200
7 总锌 2000 3000
8 总铜 800 1500
9 硼 150 150
10 石油类 3000 3000
11 苯并(a)芘 3 3
12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D/PCDF 单位:ng 毒性单位/kg 干污泥)
100 100
13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以Cl 计) 500 500
14 多氯联苯(PCB) 0.2 0.2
4.3.5 取样与监测
4.3.5.1 取样方法,采用多点取样,样品应有代表性,样品重量不小于1kg。
4.3.5.2 监测分析方法按表9 执行。
4.4 城镇污水处理厂噪声控制按GB12348 执行。
4.5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包括改、扩建)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的时间为准。
5.其他规定
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水资源用于农业、工业、市政、地下水回灌等方面不同用途时,
还应达到相应的用水水质要求,不得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6.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6.1 本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
6.2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执行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不能达到本地区环境功能要求
时,可以根据总量控制要求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制定严于本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
报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GB18918-2002
9
表7 水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控制项目 测 定 方 法 测定下限
(mg/L)
方法来源
1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盐法 30 GB11914-89
2 生化需氧量(BOD) 稀释与接种法 2 GB7488-87
3 悬浮物(SS) 重量法 GB11901-89
4 动植物油 红外光度法 0.1 GB/T16488-1996
5 石油类 红外光度法 0.1 GB/T16488-1996
6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0.05 GB7494-87
7 总氮 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0.05 GB11894-89
8 氨氮 蒸馏和滴定法 0.2 GB7478-87
9 总磷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0.01 GB11893-89
10 色 度 稀释倍数法 GB11903-89
11 pH 值 玻璃电极法 GB6920-86
12 粪大肠菌群数 多管发酵法 1)
13 总 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0.0001
0.002
GB7468-87
GB7469-87
14 烷基汞 气相色谱法 10ng/L GB/T14204-93
15 总 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0.001
0.001
GB7475-87
GB7471-87
16 总 铬 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0.004 GB7466-87
17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0.004 GB7467-87
18 总 砷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0.007 GB7485-87
19 总 铅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螯合萃取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0.01
0.01
GB7475-87
GB7470-87
20 总 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0.05
0.25
GB11912-89
GB11910-89
21 总 铍 活性炭吸附-铬天菁S 光度法 1)
22 总 银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镉试剂2B 分光光度法
0.03
0.01
GB11907-89
GB11908-89
23 总 铜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二乙基二硫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
0.01
0.01
GB7475-87
GB7474-87
24 总 锌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
0.05
0.005
GB7475-87
GB7472-87
25 总 锰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高碘酸钾分光光度法
0.01
0.02
GB11911-89
GB11906-89
26 总硒 2,3-二氨基萘荧光法 0.25μg/L GB11902-89
27 苯并(a)芘 高压液相色谱法
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0.001μg/L
0.004μg/L
GB13198-91
GB11895-89
28 挥发酚 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0.002 GB7490-87
29 总氰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异烟酸-吡唑啉酮比色法
吡啶-巴比妥酸比色法
0.25
0.004
0.002
GB7486-87
GB7486-87
GB7486-87
30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0.005
0.004
GB/T16489-1996
GB/T17133-1997
31 甲醛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 0.05 GB13197-91
32 苯胺类 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0.03 GB11889-89
33 总硝基化合物 气相色谱法 5μg/L GB4919-85
34 有机磷农药(以P 计) 气相色谱法 0.5μg/L GB13192-91
GB 18918-2002
10
续表
序号 控制项目 测定方法 测定下限
(mg/L)
方法来源
35 马拉硫磷 气相色谱法 0.64μg/L GB13192-91
36 乐 果 气相色谱法 0.57μg/L GB13192-91
37 对硫磷 气相色谱法 0.54μg/L GB13192-91
38 甲基对硫磷 气相色谱法 0.42μg/L GB13192-91
39 五氯酚 气相色谱法
藏红T 分光光度法
0.04μg/L
0.01
GB8972-88
GB9803-88
40 三氯甲烷 顶空气相色谱法 0.30μg/L GB/T17130-1997
41 四氯化碳 顶空气相色谱法 0.05μg/L GB/T17130-1997
42 三氯乙烯 顶空气相色谱法 0.50μg/L GB/T17130-1997
43 四氯乙烯 顶空气相色谱法 0.2μg/L GB/T17130-1997
44 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45 甲 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46 邻-二甲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47 对-二甲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48 间-二甲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49 乙 苯 气相色谱法 0.05 GB11890-89
50 氯 苯 气相色谱法 HJ/T74-2001
51 1,4 二氯苯 气相色谱法 0.005 GB/T17131-1997
52 1,2 二氯苯 气相色谱法 0.002 GB/T17131-1997
53 对硝基氯苯 气相色谱法 GB13194-91
54 2,4-二硝基氯苯 气相色谱法 GB13194-91
55 苯 酚 液相色谱法 1.0μg/L 1)
56 间-甲酚 液相色谱法 0.8μg/L 1)
57 2,4-二氯酚 液相色谱法 1.1μg/L 1)
58 2,4,6-三氯酚 液相色谱法 0.8μg/L 1)
59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气相、液相色谱法 HJ/T72-2001
60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气相、液相色谱法 HJ/T72-2001
61 丙烯腈 气相色谱法 HJ/T73-2001
62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AOX)(以Cl 计)
微库仑法
离子色谱法
10μg/L GB/T 15959-1995
HJ/T 83-2001
注:暂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第四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表8 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控制项目 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1 氨 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GB/T14679-93
2 硫化氢 气相色谱法 GB/T14678-93
3 臭气浓度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T14675-93
4 甲烷 气相色谱法 CJ/T3037-95
GB18918-2002
11
表9 污泥特性及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
序号 控制项目 测定方法 方法来源
1 污泥含水率 烘干法 1)
2 有机质 重铬酸钾法 1)
3 蠕虫卵死亡率 显微镜法 GB7959-87
4 粪大肠菌群菌值 发酵法 GB7959-87
5 总镉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6 总汞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6-1997
7 总铅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41-1997
8 总铬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7-1997
9 总砷 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 GB/T17135-1997
10 硼 姜黄素比色法 2)
11 矿物油 红外分光光度法 2)
12 苯并(a)芘 气相色谱法 2)
13 总铜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14 总锌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8-1997
15 总镍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17139-1997
16 多氯代二苯并二恶
英/多氯代二苯并
呋喃(PCDD/PCDF)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毛细管气相色谱/
高分辨质谱法
HJ/T 77-2001
17 可吸附有机卤化物
(AOX)
待定
18 多氯联苯(PCB) 气相色谱法 待定
注:暂采用下列方法,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国家标准。
1)《城镇垃圾农用监测分析方法》
2)《农用污泥监测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