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你论文选题定好了吗?开题报告选题老师同意了?开题报告格式要求准备好了没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问我,希望能够帮到你?
提供一个开题报告范文范例,仅供参考,希望对你开题报告写作能有帮助。
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
一、开题报告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究人员在正式开展研之前制订的整个课题研究的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我们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写好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重要还是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东西去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没有理论基础,你就很难研究深入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我们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要加强理论学习,这样我们写报告和方案的时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的结构与写法 课题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课题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实际上很多人写课题名称时,往往写的不准确、不恰当,从而影响整个课题的形象与质量。这就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只会生孩子,不会起名字”。那么,如何给课题起名称呢?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课题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因为我们是在进行科学研究,要用科学的、规范的语言去表述我们的思想和观点。课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正在探讨,正开始研究,不能有结论性的口气。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这次各个学校课题申报表中,我看名称都比较简洁,我就不再多说了。
(二)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不要都写成是坚持党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一般性的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参考总课题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对于范围比较大,时间又很长的课题来讲,大家在总的方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指导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现理论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错误。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何老师在《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方案里写的课题指导思想里的一段话:“这一课题研究要依据党中央和国家要求,依据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决定,依据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决定,结合国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进程的规律及表现形式,为佛山市教育现代化实践服务”。另外,还有一份供大家参考一下,广东省教育科研“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与素质教育》研究和实验方案里面,课题指导思想这样写:“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经济领域实现“两个转变”和我省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基础教育的要求出发,针对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实验和理论研究,有效指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深入教学改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向前发展,为把广东建成教育强省作出贡献 ”。
(五) 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研究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相对于目的和指导思想而言,研究目标是比较具体的,不能笼统地讲,必须清楚地写出来。只有目标明确而具体,才能知道工作的具体方向是什么,才知道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思路就不会被各种因素所干扰。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确定课题研究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虑课题组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课题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课题研究的方法
1、本课题研究是否要设定子课题。 各子课题既要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又要形成课题系统。作为省、市级课题,最好设定子课题。形成全校的课题研究系统。
2、具体的研究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如要研究学生实践能力的现状必定离不开调查法; 要研究如何优化小学生个性宜采用实验法;要研究如何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可采用经验总结法;要研究问题家庭学生的教育对策可采用个案法等等。
3、确定研究方法时要叙述清楚“做些什么” 和“怎样做” 。如要用调查法,则要讲清调查的目的、任务、对象、范围、调查方法、问卷的设计或来源等。最好能把调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综合的研究方法。 一个大的课题往往需要多种方法,小的课题可能主要是一种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们在应用各种方法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凭经验、常识去做。比如,我们要通过调查了解情况,我们如何制订调查表,如何进行分析,不是随随便便发张表,搞一些百分数、平均数就行了。突出介绍行动研究法。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也就是课题研究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各阶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标、任务;各阶段的主要研究步骤;本学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九)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课题研究拟取得什么形式的阶段研究成果和终结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课题不同,研究成果的内容、形式也不一样,但不管形式是什么,课题研究必须有成果,否则,就是这个课题就没有完成。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十一)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如课题组活动时间; 学习什么有关理论和知识,如何学习,要进行或参加哪些培训; 如何保证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课题经费的来源和筹集; 如何争取有关领导的支持和专家的指导; 如何与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点:
1、要学会搜集和获取信息。处处留心皆学问(积累)。
2、要多学习,多借鉴。集思广益开眼界(学习与借鉴)。
3、创新。登高望远多创意(创新)。
❷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都有哪些
生物学家对于生命现象的研究通常采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通常这两种方法是一起使用的。
1、 观察是按生物的物理性状来描述生物的状况。通常是先对其外形及行为进行观察和描述,再把生物体解剖借助光学仪器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观察。观察是多种多样的,有个体的观察也有群体的观察;有静态的观察也有动态的观察;有相同种类的观察也有不同种类的对比观察。
2、 实验是人为地改变一些条件来观测生物的变化和反应,以探究生命内在的因果关系,是认识生命活动的方法。
实验方法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的对象,并通过这种干预和控制所造成的效应来研究对象的某种属性。17世纪前后生物学中出现了最早的一批生物学实验,如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关于血液循环的实验,扬·巴普蒂斯塔·范·海尔蒙特关于柳树生长的实验等。
到了19世纪,物理学、化学比较成熟了,生物学实验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因而首先是生理学,然后是细菌学和生物化学相继成为明确的实验性的学科。19世纪80年代,实验方法进一步被应用到了胚胎学,细胞学和遗传学等学科。
系统的方法:
系统科学源自对还原论、机械论反省提出的有机体、综合哲学,从克洛德·贝尔纳与沃尔特·布拉福德·坎农揭示生物的稳态现象、诺伯特·维纳与威廉·罗斯·艾什比的控制论到卡尔·路德维希·冯·贝塔郎非的一般系统论。
最早建立的是系统心理学,系统生态学、系统生理学等先后建立与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系统论与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等概念发表。
从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到伊利亚·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将生命看作自组织化系统。细胞生物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发展,曼弗雷德·艾根提出细胞、分子水平探讨的超循环(化学)理论。
(2)成熟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研究领域
生物学家从很多面向研究生物,因此产生很多研究领域。例如:
1、 面向原子和分子: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
2、 面向细胞: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病毒学。
3、 面向多细胞:生理学、发育生物学、组织学。
4、 面向宏观:生态学、演化生物学。
生物学本身不断的快速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整合也越来越多。一大原因是分子生物学在近代突飞猛进,终于导致人类基因序列定序基本完成。
由此,为了解读巨大数量的基因信息,促成了基因组学。为了探究基因和蛋白质的交互作用,开创出蛋白质组学。这些新的研究领域帮助解决疾病、粮食、环境生态等问题。其众多的研究信息和积累海量研究数据则需要新的电脑算法来处理。
❸ 从学术理论角度来说,现行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现行会计理论的研究方法有两大类:
第一类,规范研究方法
(一)归纳法(Inctive approach)
•归纳法的特点是,通过对大量现象进行观察,然后加以分类,从中概括出有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组织或表述为理论。
•步骤:观察(观察与记录全部的观察结果)→分类(分析与分类记录结果)→概括(从观察到的关系中推导出会计的一般概念或原则)→验证(验证推导出的结论)
•归纳法的优点:不受预定模式束缚,把理论或结论建立在大量现象的基础上。
•缺陷:个人的观察对象和范围有限,每个企业或经济组织的情况不同,有关的内在联系或数据关系也可能不同,使归纳的结论难免以偏概全。
(二)演绎法(Dective Approach)
•演绎法是从一定的基本概念出发,推导出研究对象的逻辑性结构。在会计上,演绎法应以有关财务报告目标、假设或其他概念为前提,推导出能指导会计实务的原则、准则以及相应的会计方法程序。
•推导程序:前提命题 →推导结论→验证→具体问题
•优点:可以保持相关概念之间的内在关系,使理论构建具有逻辑严密性。
缺陷:演绎法推导的结论取决于前提命题,如果前提命题错误,则整个结论结构都将是错误的
(三)规范研究方法的评价
•优点:
⑴研究方法较为成熟 发展历史悠久,较为完善
⑵可以较好地发展会计理论和实务规范会计理论的着眼点是导致良好的会计实务,也就是力求规范和超越现行的会计理论和实务,而促其发展。现有会计理论研究中的绝大部分成果是规范方法所形成的。例如美国等国家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出台,大大推动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在逻辑性,财务会计准则的严密性大大加强。
•缺点:
⑴方法论上有缺陷不重视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不少理论未经过验证,仍属于学术上的假设和推论。受个人视野、知识结构等影响,有些理论实际意义较小。
⑵研究方法不够精确侧重定性分析而忽略定量分析,涉及变量较多时难以揭示事物间微妙的区别联系。现今会计目标不再单一,根据单一目标建立起的理论有效性受到怀疑。
第二大类,实证研究方法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一种方法,就是要根据实际效用或实在的因果关系来选择会计概念、原则、准则和各种程序。并且,如果这些概念、程序有助于实现管理当局的经营目的,或有助于投资人、债权人或其他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并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决策,则它们是有用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
(一)背景和理论基础
•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的时代背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滞涨”阶段,基于历史成本的传统会计理论体系由于通货膨胀失去了有效性,规范会计理论的研究成果也因为持续经济衰退失去了现实意义。
•方法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家 M.弗里曼“实证经济理论”卡托斯 “精致证伪主义”瓦茨和齐默尔曼 1978《论建立会计准则的实证研究》《实证会计理论》。
•经济学与财务基础20世纪60年代起对有效市场假设进行的大规模试验验证,结果证明有些假定条件实际并不存在。
(二)实证研究方法的程序
•⑴提出命题实证理论的发展通常是从人们意欲解释的某种现象开始的。命题既可以是探索性的,也可能是确认性的。前者的目的在于创建新的理论,后者的目的在于检验和修正现有理论。命题经过验证后可能证明是正确的,也可能证明是不正确的。
•⑵建立假设每一命题都有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环境,如对某一命题所处的环境不加以限定,就很难对命题的正误进行验证。
•⑶收集资料实证研究方法对意欲验证的命题要求完全根据实际资料进行验证。为了实证材料更恰当,往往需要将假设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而言就是对假设中的概念予以严格定义,使之转化为可以计量的变量,确定变量的计量方法,检查命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⑷设计研究方案两种基本的设计方法:
①实验设计。一般需将研究对象分成两群,一群接受实验,另一群则不接受实验,将两组的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来体现实验效果。
②调查设计。社会调查的主要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及利用现有资料。
•⑸验证真伪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采用设计的研究方案,分析数据,从而验证假设的真伪。假设的测试方法多种多样,例如单变量分析法、双变量分析法和多变量分析法等。具体选择方法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假设涉及的变量数目与变量类型。
•⑹分析预测除证实或否定假设外,研究者还应对其研究结果加以引申,明确假设的现实意义和作用,以对日后可能发生的结果进行预测。
预测方面:
①说明假设的证实或否定对现有理论的意义,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重建和修正的必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做法
②讨论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包括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管理人员等意味着什么
③讨论进一步研究的余地和前景
(三)实证研究方法的评价
•优点:
•研究方法较为科学和准确用假设的实证检验代替研究者的价值判断,对先提出命题使用客观、可观察、可实验的实际证据来进行检验。其次,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从理论到假设再到假设的操作化,依靠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数据,有较高的准确性。
•实践意义较大建立在考察和验证会计实务所得到的实际数据的基础上的,旨在解释会计为何如此并进行预测,侧重于现实目标而不是理想目标,紧密联系会计实务。
•拓展和深化了会计研究领域为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良好地支撑,研究者可以广泛地利用这种研究方法,从而使会计理论覆盖领域日益宽广,实证会计理论成为当代西方会计理论的重要分支。
•缺点:
•关于方法论的批评关于会计政策涵义及其影响的讨论也明显带着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仍要借助于规范性概念结构有关的理论命题假说。
•关于研究方法的批评仍不完善的表现:
①过分强调盈利对证券价格及收益的影响,而忽略了其他相关变量的影响。
②对被观察企业或实证证据带有选择偏向,即选取有利于实现假设或命题的样本和数据。
③在验证特定会计信息或事项的影响是,通常忽略非会计信息或事项因素的影响。
④实证研究依赖的“有效市场假说”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带有较多假设前提,未必与经济现实吻合。
•研究结论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实证会计理论不承认会计应当如何,认为会计理论的任务是解释和预测会计实务。因此其提出的概念理论和具体程序与方法拘泥于现行会计实务的水平。
迄今为止探索性实证会计研究的进展甚微,实证研究的大量增加并没有带来会计理论增加。 会计准则制定还主要依靠规范性
(四)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的互补性
•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由于是从逻辑高度来把握整个会计理论研究过程,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和会计实务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则立足于会计实务,其研究成果与实务中结果比较吻合
•实证会计研究适合于对具体的会计理论问题进行证实或证伪,但如果涉及到对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则无能为力,此时便必须依赖规范会计研究。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两方面涵义阶段上的结合。开始时排除主观价值判断,通过实证性研究客观地揭示该会计理论问题所蕴含的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理性逻辑思维再对所揭示出的规律惊醒利用,从而构建规范会计理论。层次的结合。会计问题目标的层次越低,该会计问题与会计实务的具体方面的联系越密切,其研究越具有实证性。例如,对会计政策选择问题的研究实证性更强,所形成的会计理论主要是实证会计理论。反之,层次性越高,其研究越具有规范性。例如会计准则制定问题的研究规范更重。
❹ 研究方法
本书将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管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系统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补偿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1.5.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既要注重理论研究,又不拘泥于理论,既要参考国际通用做法,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本书在对矿产资源价值补偿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能源资源开发中价值损失与补偿问题的实践,着重研究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资源产权价值补偿问题。
1.5.2 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法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两种相互补充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定量分析离不开定性的规定,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学、准确,定性是定量的依据,定量是定性的具体化。本研究在实地走访、专家座谈和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新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中价值损失进行了测算。
1.5.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的方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标,把“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然后讨论“是什么”的问题。换而言之,研究方法上以规范分析为主旋律,实证分析在规范分析设定的框架之内。
1.5.4 比较分析方法
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大多具备清晰完整的矿产产权安排、利益分配及价值补偿模式。通过对各个国家在矿产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做法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资源价值补偿体系的建立和资源价值补偿模式的构建提供启发和借鉴。
1.5.5 系统分析方法
资源补偿是多元化的系统补偿。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借助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认识复杂系统的结构特征,将复杂问题层次化、条理化、模块化,从而使研究对象清晰,研究思路顺畅,研究过程简化。
❺ 开题报告中研究方法怎么写啊
研究方法
我们首先要弄清的是哪些是我们科研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大中小学教研中,运用比较广泛的是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
我们在介绍自己的论文方法时,不是对方法概念的解释,而是要介绍你如何使用的研究方法,比如问卷调查法,你就要阐述清楚你的问卷是自制的呢?还是沿用的前人的呢?我们在研究用,不要罗列一大堆的研究方法,主要提炼一两种研究方法,侧重研究就可以了。
(5)成熟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写作要点
第一、要写什么
这个重点要进行已有文献综述把有关的题目方面的已经有的国内外研究认真介绍一下先客观介绍情况要如实陈述别人的观点然后进行评述后主观议论加以评估说已有研究有什么不足说有了这些研究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
其中要包括选题将要探讨的问题。由于研究不足所以你要研究。你的论文要写什么是根据文献综述得出来的,而不是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如果不做综述很可能你的选题早被别人做得很深了。
第二、为什么要写这个
这个主要是说明你这个选题的意义。可以说在理论上你发现别人有什么不足和研究空白,所以你去做就有理论价值了。那么你要说清楚你从文献综述中选出来的这个题目在整个相关研究领域占什么地位。这就是理论价值。 然后你还可以从实际价值去谈。就是这个题目可能对现实有什么意义可能在实际中派什么用场等等。
第三、怎么写
在开题报告里你还应当说清楚你选了这个题目之后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有了问题你准备怎么去找答案。要说一下你大致的思路、同时重点阐述你要用什么方法去研究。如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法、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模型检验等等。
在上述三个方面中间文献综述是重点。没有文献综述你就无法找到自己的题目也不知道这个题目别人已经做得怎么样了所以你要认真进行综述。当然综述的目的还是引出你自己的话题所以不能忘记评述。
研究阶段主要是指我们选题从思考阶段到论文成熟,这个部分我们一定要细化,各个阶段干什么,目的明确且应呈现什么样的成果;阶段分工要明确,在各个阶段具体由谁负责、由谁处理相关事项;阶段时间分配要合理,有步骤、有计划的实行
❻ 求助:扫描电镜观察拟南芥叶绿体的成熟实验方法
扫描电镜观察拟南芥叶绿体的成熟实验方法
拟南芥是一种十字花科植物,广泛用于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已成为一种典型的模式植物,其原因主要基于这种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形态个体小,高度只有3Ocm左右;
(2)生长周期快,从播种到收获种子一般只需6周左右;
(3)种子多,每株每代可产生数千粒种子;
(4)形态特征简单;
(5)基因组小,只有5对染色体。
虽然这种植物在许多方面"简单",但它的大多数基因与其他"复杂"的植物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另外,由于这种植物的全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因此可以预测,拟南芥在植物学所有领域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生命科学实验室的12位同学在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所郝林老师的指导下,以拟南芥生态型Wassilewskija(简称WS)为实验材料进行组织培养,得到了完整的试管苗。与经典的植物组织培养材料胡萝卜相比较,拟南芥离体叶片。茎段等脱分化和再分化所需时间短,条件简单,试管苗以腋芽繁殖方式短时间内可得到大量植株。另外,在试管苗生长过程中,极易诱导花器官的形成,有的植株只有O.5cm高时,就发育成完整的花朵并开放,有些近1OO个丛生苗的植株竟能同时开花。我们还对试管苗的某些器官进行了观察,如气孔、表皮毛、维管束等,不仅增加了课外知识,还培养了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学习了科学研究方法,同时对拟南齐这种模式植物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一材料与方法
❼ 现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物理中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变量法 当我们研究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为了确定一个物理量与另一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控制其他物理量不变,看所研究的物理量与另外一个物理量变化的关系,这种方法就是“控制变量法”。
具体例子:
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3.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4.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5.研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深度的关系
6.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7.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8电流所作的功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二、理想化法 所谓理想化法就是借助于逻辑思维和想象力,有意识的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出次要因素和无关的干扰因素,对实际的研究对象加以合理的概括和描述,在我们头脑中形成理想化地研究客体或相互联系、代替实际的研究对象,并用来探索物理世界奥秘的方法,初中物理理想化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理想化条件 1.忽略外界影响与一些不重要的力的影响。例如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不考虑空气的阻力 2.忽略一些摩擦力。例如只研究物体在“光滑平面”上的运动在研究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不考虑轴上的摩擦力
(二.)理想化模型 在物理学中,常常把实际研究对象或过程抽象成理想模型。例如 1.在研究光的传播路径和传播方向时,引入光线 2.在研究磁场的分布时,引入磁感线 3.将光滑的表面看成没有摩擦的理想表面。 4.杠杆也是一种理想模型。杠杆在实际应用中,忽略受力产生的形变,不考虑形状 5.在研究原子的组成时,引入原子核式结构, 6.电流表看成一段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
(三.理想实验) 也叫假象实验理想实验以真实的科学实验和科学理论为基础,加以推理得出结论。即实验加推理。 1.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是建立在空气越少听到声音越小得出的 2.牛顿第一定律,是以摩擦越小,小车前进的越远为基础的
三、等效替代法 将某个物理量、物理装置、物理状态(过程),用另外一个物理量、物理装置、物理状态(过程)来替代,得到同样的结论。在间接测量中有许多物理量的测量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1.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两个同样的蜡烛,其中一个找另一个的像 2.求多个用电器组成的串联、并联的总电阻 3.“曹冲称象”,用石块的重量的总和替代大象的重量 4.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测量摩擦力时,用二力平衡原理测得拉力,从而求摩擦力 6.托里拆利实验,利用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求大气压的数值
四、转化法 在研究看不见的物质或现象时,可以通过研究物质或现象所产生的可见效果,进一步认识该物质或现象。需要注意的是,等效替代法虽然也有转化的思想,但其研究主体已经产生
转移,而转化法则是通过研究主体所产生的效果来求其原因的一种思维方法。 1.利用小球的振动来判断发声体在振动。 2.通过电流的效应来认识电流的存在 3.通过小磁针是否受力来判断磁场的存在 4.电磁铁磁性强弱通过它吸引的大头针来确定 5.研究压强时,利用小桌陷入海绵的深度来判断压力作用的效果 6.研究流体压强时,用纸片的飘动显示压强的变化 7.研究动能大小的因素,通过小球推动木块运动的远近判断小球动能的大小 8.通过固体、液体、气体的扩散来认识分子的热运动。 8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通过温度计示数变化量来判断
五、类比法 在分析较为抽象的物理问题时,用具体的事物类比说明,找出共性,使得研究对象易于理解 1.用水流类比电流 水压类比电压 2.水波类比声波3.用物体的动能、势能类比分子的动能势能4.用太阳系类比原子的结构。
六、图像法 用图像法分析问题,更加形象、直观,便于理解。 1.研究固体熔化 2.研究水沸腾 3.研究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4.研究重力与质量关系。
❽ 开题报告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调查法,实验法,实证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文献综合法与个案研究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8)成熟的研究方法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现有的研究根本没有意识到或发现新问题。比如企业战略转型中带来新的问题、企业技术面临的新困境。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发展也不断涌现出一些新的专题。
已有的研究还没有运用或运用得不够成熟的视角和方法。对于同一行业企业发展现象,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方法重新诠释。比如企业竞争力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相对原有的一些单纯定性或者单纯定量的思辨模式,就是试图运用一种全新的组合探究企业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