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心理学研究方法辛自强二手

心理学研究方法辛自强二手

发布时间:2022-07-09 02:43:45

Ⅰ 辛自强的介绍

辛自强,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1993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199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发展;1999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认知发展;2002年7月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Ⅱ 简述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规律。
优点:适用范围较大;简便易行;所得材料比较真实。
缺点:结果难以重复验证、精确分析;难以控制目标现象的出现;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观察者效应、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分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实验情景带有极大的认为性质,被试处于那样的环境中又意识到自己正在接受实验,有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3)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分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投射测验)两种。

Ⅲ 您好,请问您有辛自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吗

没有,可以去到淘宝或当当或其它线下书店找找

Ⅳ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很多种,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即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一、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观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有系统地观察记录并分析人的行为,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运用观察法时,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有两种方式:
1、参与观察者:观察者是被观察者活动中的一个成员。
2、非参与观察者:观察者不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 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原则上是不使被观察者发现自己的活动被他人观察,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 观察法是对被观察者行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
这些收集到的资料必须具有准确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观察者的主观臆测与偏颇是观察法使用的关键。 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和记录人在活动中表现的心理特点,以利科学地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 观察法的优点是保持被观察对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观性,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 观察法的缺点是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者的某些行为表现,是一种较缓慢的进程。
二、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实验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最广泛,也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些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三项变量:
1、自变量:实验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实验情境。
2、因变量:实验者预定要观察、记录的变量,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
3、控制变量:实验变量之外的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 实验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 实验法有两种,即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
三、调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实施时虽然是以个人为对象,但其目的是借助许多个人的反映来分析和推测社会群体的整体心理趋向。 调查法又分为问卷法和访谈法。
四、测验法metric method 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来确定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 测验法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应用范围很广。
上述四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独自的优点,但同时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的心理千变万化,心理活动非常复杂,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不能仅凭某一种方法,应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选用多种方法,使之互相补充。

Ⅳ 心理学考研有什么好点的参考书吗

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不但要考研还知道如何去考”的人,千万不要盲目而为哦,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是考研人必须具备的能力!!

一、心理学导论类

(一)心理学导论

1、《普通心理学》 彭聃龄 2012年第四版 2004年修订版
整体来说印刷排版比较好,文字表达、叙述顺序等也算清晰,读起来还是比较舒服的。内容主要涵盖了心理学专业基础,关于认知心理学还有心理的神经机制等心理学偏自然科学的方面讲得比较多,所以对于业余的心理学爱好者来说(也就是对催眠啊,还有看到别人表情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啊,心理咨询方法啊,或者人性的弱点优点啊这些内容比较感兴趣的同学),这本书的内容可能和你们想看的没什么太大联系哦。
作为心理学基础的教材,本书涵盖的内容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其中比如心理的神经机制、语言、记忆等等现在越来越热门的领域都有包括。
关于这本书最喜欢的一点是它的本土化。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大多来自西方,很多资料也都是西方的。而这本书在编写的时候加入了本土的内容,尤其是在语言一章里头,具体到了中文,而不是单纯只讲了英文,这样合乎中国人的使用环境和文化背景,更便于理解也更有实用性。
书里很多专业词语都附带了英文翻译,这个还是比较细心的,因为毕竟目前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来自英语国家,知道英文单词原本叫什么也方便学生以后看一些原版的英文资料。但令人郁闷的是翻译里头有些是错误的,印象里错得最离谱的一个是印刻的英文。在书中说是stereotype,实际应为imprinting。Stereotype是类似于对某个特定团体的偏见这种意思。类似这种专业词汇的翻译错误注意到的大约还有三四处。
书里部分用来说明概念的例子用得不是特别贴切或者说对于例子的表达不够贴切。比如说讲记忆的一章对于用一个长跑运动员将数字组成各种长跑距离所需时间而可以一次性记住80个数字之多的例子被用来说明精细复述的方法对于记忆的帮助,但实际上这更像是chunking的例子。讲无意识动机时使用的老师由于已经形成了某些前置印象所以给好学生打分时容易打得高给不好的学生容易打得低的例子其实用来说明confirmation bias或者halo effect更恰当。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学习大纲,它非常全面。作为一本教材还是有很多不足的,不能独立使用。所以需要其他教材作为补充。
补充:第四版删减了一部分陈旧的内容,增加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和案例。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区别
(1)、参加学术统一命题,或者学校没有指定是修订版的同学,一律推荐使用最新的第四版教材。统考2013年真题中考了情绪智力一题就是因为书的版本问题,导致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这个知识点。这个是第十一章中“能力”的第四版(2012年版)版本修改部分。修订版这一知识点是放到了扩充阅读的资料卡里面了,所以很多同学没有复习到,导致30分的大题回答的不尽如人意。
(2)、指定是修订版普通心理学的院校,大家在复习的时候,为了复习全面,可以了解一下修订版和第四版的具体区别,进行修改补充。(具体变化可参加第四版的前言部分)
2、《心理学导论》 梁宁建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0月1日)
梁宁建主编的《心理学导论》是心理学专业入门的基础课程。它涉及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学习者获得心理学基本知识、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把握当代心理学发展趋势的重要的知识体系,也是为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其他分支学科所必须夯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了普心和社会心理学内容,很符合大纲要求。建议大家先看彭老师的普心,总体来说普心比较理想,导论的知识面较广,两本书对照着看应该没问题。
特别是考华东师范大学专硕的同学,建议一定要看看。
梁老师的书和大纲很相似,和彭老师的书正好互补,所以两本都下功夫还是很有必要的。梁老师的习题册再加上彭老的课后题非常适合检验考生掌握心理学导论的程度。ps:考华东师范大学的孩纸重点看看梁老师的习题册。
3、《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11月1日)[美]格里格,津巴多 着,王垒,王甦等 译
作为心理学的第一本入门书,它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同样重要。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复习的同学,如果感觉到看上面那本普心有点困难的话,可以从《心理学与生活》入手。这本翻译过来的外文教材,可以说给读者展示了当前心理学发展的一个全貌,同时可以让读者感受到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有趣之处。将心理学理论和实验研究完美地融合在生活实际案例中,并且结合历史、时事政治,用心理学理论去解释和预测,不骄不躁,却展示了心理学在社会和自然学科中的重要地位。
生动流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将心理学理论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的首选读物。
Ps:2014年北师大学硕765考试书单,已经明确规定,必须复习这本《心理学与生活》
如果是勤思的学员,就更开心了,因为在明年5月份时,你们即将听到双语版的《心理学与生活》。

(二)社会心理学
312学硕统考和347大纲规定的都是这本侯玉波编着的教材。大部分自命题院校也都是指定这本书,但是有几所院校:央财、湖南师大、电子科技大学;北师大、央财、南师大、西南大学等院校的专硕,它们是指定了金盛华版本的《社会心理学》,这本书,一会介绍。
1、《社会心理学》侯玉波北京大学出版社; 侯玉波第3版 (2013年7月1日)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从2002年的第一版,2007年的第二版,到2013年的第三版,累计印数达到20多万册,是国内同类书籍发行量最大、使用单位最多的教材。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简介
侯玉波:北大心理系副教授。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社会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新进展、元社会认知研究进展、个人自我认知的神经科学研究内容等近年来研究新热点问题,并对传统研究方法部分增加新的案例介绍。
社会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支柱之一,它与人格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一起构成了现代心理学的基本结构。

2、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1月1日)
比侯玉波版本的全面、详细,比章志光版本的框架脉络清晰。
这本是和考研大纲最接近的一本,翻阅之后,写的确实很好,有许多的生活实例,比较容易理解。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09年3月1日)

林老这本新版的发展心理学比起蓝色封面的旧版,在排版上可读性强了不少。涵盖了大纲要求的大部分内容。按照时间发展的脉络整理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理论介绍比较突出,对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同皮亚杰理论结合的比较好。
优点:很全
缺点:有些乱,有些内容仅仅是说出某个结论,但未详细介绍前因后果。有些难以理解和记忆。
2、《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8版 (2009年7月7日)谢弗 (作者), 邹泓 (译者)
邹泓,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专业方向:发展心理学,人格与社会性发展;、人事测评与选拔。
考研的时候买的,很厚一本但都看完了,比国内的教科书好。知识框架非常调理、明确,知识点也非常具体全面。最有意思的是这本书不像大多数发展心理学教材按照年龄阶段编排内容,而是按照不同的心理层面编排,例如感觉发展一章、知觉发展一章、道德发展等等,这样其实更加具有连续性。且书中使用很多案例和配图,趣味性和逻辑指导性非常强。强烈推荐!

3、《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 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007年4月1日)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优点:内容和大纲吻合,基本90%的内容都在上面;不同流派的学习理论结合具体实验,介绍得较为通俗易懂,不过最好是在结合普心和发展心理学一起阅读,方可思路清晰。章节后有名词词条解释,这点很人性。章节后设有自测题,这个加分。
缺点:概念性名词过多,解释性的东西繁复,通篇来说,部分调理模糊,单本看省略了部分重点,需与彭聃龄《普心》相结合。
4、《教育心理学》冯忠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2版 (2010年7月1日)
上海交通大学(专硕)、吉林师范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学硕自命题)指定教材
冯老的书,自成体系。比较而言,一般高校指定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没有独成体系,仅仅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大杂烩。
在学习本教材时候,我有非常深的感受,特别是对作者的思维方式与学科表述话语体系。是严谨治学的大师。
结合陈琦的一起看,补充一些其他内容,要不做题偶尔会发现有些内容重来没见过。
三、研究方法类

(一)、实验心理学

1、心理学研究方法
主要是包括4个版本:肖内西、辛自强、黄希庭、董奇
比如清华专硕和南京医科大学学硕,规定:肖内西版
央财专硕是辛自强版
央财学硕是董奇版
安师大、贵州师大、重庆师大是黄希庭版
它是结合着实验、统计、测量的一本综合了心理学设计、测量、数据统计的教材
2、《实验心理学》 郭秀艳 杨志良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0月1日)
《实验心理学》主要内容:绪论、实验研究的基本问题、反应时、心理物理学、注意、知觉、记忆与学习、思维、情绪等大的实验板块
优点:基础知识部分介绍得很全面,细致。适合入门学习。
缺点:印刷质量差,前面还好,但是后面的图标有误。
我在某个论坛上看见别人的评价:无师讲授,无异天书。(这个主要是针对于实验板块)
3、《实验心理学》 朱滢 主编 2009年 北大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14年1月1日 不过暂时都指定使用第2版) 我对比了一下,第三版多了比较流行的话题:社会认知。
我觉得这本教材会让人爱上心理学实验,让人有种做研究的憧憬。某些部分比较难,需要多看两遍才能理解。这本书能够让我们对基础心理学研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实验设计讲的非常的好。
这本书作为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材,对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文科背景的心理学学生,挺伤脑筋的-。-北大朱滢老师的研究深度确实达到了一种境界,以至于这本书需要反复读上个三五遍才或许能懂70%。不过,有深度,有内涵,有建树的书,也就是本好书。从这本书里面可以学到的东西很多。
对比:单从试验设计这部分来看杨志良的几乎不具备参考价值,但是郭秀艳的书对于反应时、传统心理物理学法、信号检测论以及部分应用实验部分讲得非常出色,尤其对于没有实验基础的同学来说,对于变量的把握、实验的撰写等非常有帮助。
注意:虽然统考规定的是朱滢版本的,但是很多自命题院校指定的是郭秀艳版的。这几所院校指定的就是朱滢版本的教材,如:厦大、电子科技大学、广州大学

(二)心理统计学
1、《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张厚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09年1月1日)
这本书,几乎是所有院校的指定考研教材,大家必须得看。很多同学反映看不下去这本书,原因可能是:公式多,解释少,推理过程繁杂。
但是它的特点是:内容全,包括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所谓的权威教材,是很不错,看第一遍的时候纠结了很多问题,多看了几遍就好了,再结合上一本书看就感觉统计全通了。
注意:这本书大家在看第一遍的时候,可能看不出什么错误,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会发现有些地方不对劲,那不要怀疑,很可能就是错误的,不过这种地方不多,大家去找一下统计的勘误即可。
2、《心理与行为科学统计》甘怡群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05年11月1日)
本书介绍了行为科学(重点是心理学)中用到的基本统计知识:描述性统计、简单的假设验证和最简单的多元统计。 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描述性统计,第二部分是推论统计,第三部分是简单的多元统计,第四部分是对初学者进行数据分析的几点建议。
非常适合入门的数学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借助它来理解张厚粲奶奶的书。但是可不能只阅读这本,张厚粲奶奶的就不看了,这个是不行的,因为有些内容,比如非参数检验、回归分析、你还是深入理解的,否则日后无法应付庞杂的数据分析以及研究生的学习工作。所以,建议结合着张厚粲和这本书一起学习。

(三)心理测量学
1、《心理与教育测量》戴海崎暨南大学出版社; 第3版 (2011年7月1日)
内容全,深度更深一些,可以作为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专业的测量课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心理咨询、考试评价、人员测评等工作人员的参考书。不过内容实在比较深,特别是关于项目反应理论、测验等值、题库建设、教师自编测验等实用技术的介绍。很不错的一本,但是后面的量表介绍的不是很全。
注意:有些院校明确规定要看戴海崎版本的,如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湖北大学等
2、心理与教育测量郑日昌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它的优点在于,后面的各种量表介绍的很有特色,能学到很多关于量表的其他知识,比如施测、计分等等,实用性比较强。相对来说,前面的内容适合刚入门的同学,比较简洁易懂。
不过一定要结合戴海崎的来看,互相取长补短。

以上是学硕的同学需要复习的教材。

Ⅵ 心理学科的研究方法

1.心理学对心理(认识)问题的研究一直同哲学上的认识论紧密相联,二者所使用的概念,如感觉、触觉、知觉、思维等,也完全是一致的。心理学对心理问题的研究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将其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2.人的心理是行为(个人实践)的反映,又对人的实践进行着调节。人的心理是主观存在着的,这个基本事实是心理学的真正基础。因此只有通过由心理所反映和调节的人的实践来认识人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研究所得出来的规律是认识(心理)的规律,却不是心理本身。我们当然不能直接知道认识到人的心理,只能“听其言,观其行”,只能间接的认识。言和行是心理的物质外壳。

Ⅶ 辛自强的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从事认知发展(智能本质、建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研究。曾就学习不良儿童、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心理等领域做过实证研究。另外,对理论心理学、方法论等问题感兴趣。欢迎合作研究。
承担、参与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建构:从建构主义到微观建构”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与图式建构的关系”

Ⅷ 急用,有人有辛自强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吗电子版,照片版也行,求共享!!!!

心理学之家libidos图书版块,应该是有电子版本的,你看看呢,我记得前几天刚下载了,《心理学研究方法》这本书不在手头啊

阅读全文

与心理学研究方法辛自强二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2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2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86
燧石杂质解决方法 浏览:1000
如何毛孔变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28
弯管计算方法 浏览:101
荨麻疹快速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101
手机去内存方法 浏览:63
小米note3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
柚子茶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822
心理学与治疗的研究方法 浏览:689
学生在校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534
大数字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987
研究学霸学习的方法 浏览:649
写出常用的煮浆方法及特点 浏览:186
如何学初三英语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96
快速简单安全的减肥方法 浏览:933
常用硫酸制备方法 浏览:817
非淋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 浏览:680
过滤烟嘴使用方法 浏览: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