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物理受力分析方法技巧

物理受力分析方法技巧

发布时间:2022-07-08 02:25:13

1. 初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方法

受力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1、 明确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前,要先弄清受力的对象。我们常说的“隔离法”、“整体法”,指的是受力的对象是单个物体,还是由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对于连接体,在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要变换几次研究对象之后才能解决问题。有时候,选取所求力的受力物体为研究对象,却很难求出这个力,这时可以转移对象,选取这个力的施力物体为研究对象,求出它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求出所求力。

2、有序地分析受力

养成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受力分析的习惯,这样可以避免漏力或添力。一般分三步走:先分析重力;然后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分析接触力,如弹力、摩擦力等;最后分析电场力、磁场力等。

斜面

3、确定物体是否受到力的作用,有三个常用的方法:(1)假设法;(2)根据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3)用牛顿第三定律。

2. 物理受力分析的技巧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是研究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受力分析的程序是:
1.根据题意选取研究的对象.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是要使对问题的研究尽量简便.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是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为防止漏掉某个力,要养成按一般步骤分析的好习惯.一般应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这些物体对研究对象的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他场力(电场力、磁场力等).
3.每分析一个力,都要想一想它的施力物体是谁,这样可以避免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如竖直上抛的物体并不受向上的推力,而刹车后靠惯性滑行的汽车也不受向前的“冲力”.
4.画完受力图后要进行定性检验,看一看根据你画的受力图,物体能否处于题目中所给的运动状态.
5.对物体受力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相混淆.(2)对于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它的来源,不能无中生有.(3)分析的是物体受到哪些“性质力”(按性质分类的力),不要把“效果力”与“性质力”混淆重复分析.例如,有人认为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至最高点时受三个力的作用:重力、绳的拉力和向心力.实际上这个向心力是重力与绳拉力的合力,是“效果力”,不属于单独某一性质的力,不能重复分析.

3. 求高一物理受力分析方法~越全面越好!万分感谢!

1.物体受力分析的一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并将它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以避免混淆。由于解题的需要,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质点,结点,单个物体或物体系统。
2)按顺序分析物体所受的力。一般按照重力,弹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顺序比较好,要养成按顺序分析力的习惯,就不容易漏掉某个力。
3)正确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画每个力时不要求严格按比例画出每个力的大小,但方向必须画准确,一般要采用隔离法分别画出每一个研究对象的受力示意图,以避免发生混乱。
4)检查。防止画错力,多画力,漏化力。
2.物体受力分析的要领
1)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所施的力。也不要把作用在其他物体上的力错误地认为通过“力的传递”作用在所研究的对象上。
2)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不用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动力,阻力,下滑力等。
3)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止多分析某些不存在的力。
4)如果一个力的方向难以确定,可用假设法分析。
5)物体的受力情况会随运动状态的改变而改变,必要时要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确定。
6)合力与分力不同时分析: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只分析实际存在的力,不分析他们的合力或分力。
7)受力分析需要谨慎,外部作用看整体,互相作用要隔离。找施力物体防“添力”,顺序分析防“漏力”,分力和合力避免重复,性质力效果避免重记。

4. 物理如何进行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系统. (2)隔离: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3)画受力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完后,应仔细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 3.注意事项 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切记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③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④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5. 初中物理受力分析的技巧是什么

1.明确研究对象,知道受力物体是谁。我们只分析研究对象受到的力,而不研究研究对象施加的力。
2.总体受力分析时,通常要吧已知的力先画出来。比如重力和题中所给的拉力(或其他外力)。由于初中阶段大多是静止或平衡状态,则其他的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来进行判断。
3.优先分析与物体所接触的位置时候有力的作用。因为初中阶段多数的力都是接触力,因此可以利用弹力或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或是利用假设法;或是上面所说的二力平衡来判断。

6. 物理受力分析该怎么

受力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受力分析的定义: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的所有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场力(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接触力(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
3.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即确定受力分析的物体。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的物体,也可以是物体的系统组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等,检查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是否有误:受力分析完后,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发生了漏力、多力或错力现象。

7. 高中物理,力学受力分析方法。谢谢啊!

①有许多人认为做力学题目首先要受力分析,其实不然,第一步要根据题目选择研究对象,看是用整体法简单,还是用隔离法简单,然后在受力分析(内力无法分析,只能分析外力)。第二先画重力,接触面垂直的弹力(弹力的方向不用我说了吧)
第三画与相对运动或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摩擦力
②你要学会灵活云用力的分解与合成,也就是平行法则,三角形法则(三角形法则也就是数学中的向量加减法则,这个法则在高中物理是不做要求的,我也是在竞赛辅导里学来的),正法交分解。那么学好力就指日可待了。记住高中物理一定要练才会好,每天不用多,10道就够,一定要坚持住。

8. 高中物理对于受力分析的技巧

1,
要牢记“受力平衡”
有向左的力,必定会有一个向右的力,有向上的力就会有一个向下的力
2,如果受力不平衡,则往哪运动就哪边力大

9. 怎么才能做好物理中的受力分析

第一步,锁定目标:是看看被分析物体是什么,锁定它,只去考虑周围物体对它的影响。也就是说,你脑子里先要明确认识到,你分析的是它的受力,要随时判断一下不要把别的物体的受力当成它的受力。每分析完一个物体的所有受力后,再去分析下一个物体的受力,免得同时分析好几个物体的受力把你分析迷糊了。

第二步,列表:看看被分析物体周围有哪些物体。可能的话,你最好把每个物体名称在草纸上列成一个横排。每分析完一个周围物体对被分析物体的力,就在那个周围物体名称下标出对应的力和可能的方向。不要自作聪明全靠脑子记,就算你很聪明,也可能记不住已经分析过什么。手要勤快,多记多写,熟练之后才能全靠脑袋想。

第三步,考虑直接接触(也就是与外星人的第三类接触):首先研究与被分析物体直接接触的物体。根据题目条件,如果被分析物体与周围某一个物体直接接触并在接触表面产生形变,则说明这个接触面处有个接触力。
例如:小车或木块受到下面的地面或者斜面的支持力。
例如:弹簧或绳子受到下挂重物体的拉力。
例如:弹簧或木箱受到推力,这也是个压力。
例如:斜面受到斜面上物体的压力。
要切记:如果被分析物体和周围某物体的直接接触面虽然接触了但没有形变(题目一般会明确这么说,个别情况是计算得知),那么将不会存在接触力!!
先不要管接触力的方向,先在纸上记好有哪些物体提供哪些力即可,不要一口吃个胖子,要有步骤有次序有耐心。

第四步,分析摩擦力:摩擦力一定出现在接触面,而且一定与那个周围物体相对被分析物体的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方向一致(一致不表示相同,但肯定不是相反),例如:
被分析物体是小木块,则它下面的斜面相对小木块运动(或者运动趋势)的方向上可能会有一个摩擦力,只有当题目给出摩擦系数为0的时候,你才可以认为这个摩擦力不存在。在草纸上要把摩擦力记在接触物体下面,很多时候,某些周围物体可能会提供多于一个的力,其中很可能有摩擦力与接触力(拉力压力)同时存在的情况。
例如:小木块下面的斜面可能同时提供支持力和摩擦力。
同样,完成这一步的时候,不要细究摩擦力方向到底怎样,只要大致有个方向感即可。

第五步,分析间接接触(也就是与外星人的第一二类接触):
这类力的提供者一般不和被分析物体直接接触(有时候虽然是直接接触,但这类力与接触无关)。一般来说,重力,电磁力都属于这类力。
一般题目说“轻杆”就表示杆的质量为0,其实物理并不难,难就难在题目总有些潜规则条件,比如这个“轻”本来应该准确描述为“质量忽略不计的”,但出题者就不这么明说,这实际上就是故意难为学生,虽然说是考察学生的判断力,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潜规则的了解程度,毫无技术含量,尽管你作为学生应该知道这种题目条件的文字描述很低级,但你还是要熟悉,毕竟你要考试。类似的潜规则描述你要多做题积累,貌似书上没有全部给出,有时候你做题比人家差,可能不在于你物理学的不好,而是在于你对潜规则了解没人家多,嘿嘿。
如果题目没给出被分析物体质量可以忽略的条件,就应该认为它受到重力,一般来说,重力一定竖直向下,除非题目给定其他方向(别以为没有这种题目,出题老师有时候就这么无聊)。首先在草纸上记下重力。
其他还要考虑被分析物体是否带电,如果带点,周围的电场和磁场对它就有力的作用。

第六步,分析伪力:什么都有假冒伪劣,这是真理。力也有假的。假的力就是对被分析物体产生加速度,但你却找不到这个力的施力物体。电场磁场重力场一般都是有来源的,也就是有施力物体的,所以它们都是真正的力。
那么哪些属于伪力呢?
较常见的,一个物体直线加速运动,如果你找了半天也没发现施力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加速度就是由一个伪力提供的,一般是与参照系运动有关(这类题目在初中根本没有,在高中也比较少见,涉及到坐标变换知识)。一般来说,高中题目中会直接给出物体在直线加速运动的条件,当然你会发现这个加速度力明显没有施力物体,这是一个伪力。
最常见的是所谓的离心力,这是个伪力,你要心里清楚!!离心力找不到施力物体,它的相反力是向心力,向心力却是一个真力,它肯定有施力物体。
应该把伪力也记录在你的草纸上,当然它们没有施力物体,所以你要标出它们是伪力,对分析其它的力的方向和计算题目(列受力平衡方程)来说,伪力通常必不可少。

经过以上步骤后,一般来说,应该没有什么遗漏的力了,现在进入第七步。

第七步,分析力的方向:一个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明确地说,从力的施力物体指向受力物体才是力的真实方向(摩擦力也是这样,但你做题时候要无视我对摩擦力方向描述的这句话)。
一般条件下是这样,但物理题目通常有理想化因素,比如一个物体被抽象为质点,那么,在中学范畴以内,你应该这样理解,一个力的方向通常是按照特定力的类型来决定:
1--拉力,如果有绳状牵引物(包括弹簧或者直杆等),则拉力一般是沿着牵引物的长条形状方向的。没有给出牵引物的话,题目一般会给出拉力方向,但如果拉力是重力或电磁力,一般题目不给方向,分析方法是:重力没有特殊说明都是竖直向下,电场力一定沿着电势递减或者递增的方向(电力线的切线方向),具体方向要看物体所带电荷和电场方向。磁场力一般通过左手定则来判断,通常会给出带电物体的运动方向和所带电荷种类以及磁力线方向。
2--压力,压力一般都是从接触点指向受力物体中心,至少高中物理通常如此,目前没发现其他情况(当然实际上这并不是真实情况,但在中学范畴物理题潜规则这样规定了)。如果题目给出接触面,那么可以认为压力垂直接触面存在(当然也不是真实情况,但中学范畴物理题潜规则这样规定了)。对于弹簧来说,压力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应该是沿着弹簧长条形状方向的。
3--扭转力,这类题目很少,几乎可以说是稀有。但是,如果你想要拿分,潜规则必须要知道。扭转力一般出现在弹簧问题中,弹簧被扭转转动的方向就是扭转力方向,它看似是一个旋转方向,但一般提供扭转力的物体是和弹簧圆柱表面(而不是底面)给定一点直接接触的,通常是一个摩擦力,它实际的方向就是从接触点出发沿着弹簧转动的切线方向。
4--摩擦力,这类题目多到泛滥。关于摩擦力,你必须要清楚的是,摩擦力潜规则规定,它一定阻碍受力物体的运动。
很多书上说摩擦力可以作动力,这不准确。摩擦力作为人前进的动力,是靠阻碍鞋底的运动来实现的,所以,要分析人所受到的摩擦力,你要了解鞋底向着人的身后运动,所以地面对人鞋底的摩擦力才是向前,因为摩擦力要阻碍人的鞋底向人身后运动。
要分析摩擦力方向,你所要做的是,先弄清受力物体(也就是被分析物体)的运动方向,那么它周围所有可能对它产生磨擦力的物体所产生的摩擦力的方向应该都是阻碍这个运动的方向的。
只要你弄清这一点,就不需要去纠缠摩擦力作为动力还是阻力的问题了,分析摩擦力方向不需要知道他是动力还是阻力,分析摩擦力的方向的时候,要记住它总是阻碍运动的,运动方向怎样,摩擦力一定是相反的。
另外,要最后检查一下你的摩擦力是否沿着摩擦面的方向,如果你的摩擦力方向只是阻碍运动,那是不够的,它应该在阻碍运动同时,沿着摩擦面的方向。
在草纸上详细记录你分析得到的力的方向,并画出受力分析草图,把所有受力平移到作用点都在物体重心上。

第八步,整理结论:
整理结论时候,你应该首先看看被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斌感召下面的规则检查你得到的所有力的合力是否满足规则。
1--如果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则所有力应该平衡,合力为0,如果你发现过物体重心的某一直线方向上只有一测有力,且另一侧方向上没有其他力的分力存在,那么,你肯定多分析出了一个力或者少分析出了一个力。这种情况下一般要优先无视伪力的存在。如果你分析得到一个伪力,这个伪力很可能是错的,除非你确信找不到一个代替它效果的真力。
2--如果物体加速运动,那么除了提供加速度的力(或者伪力)以外的所有力合力应该为0。如果不提供运动加速度的那些力中也存在伪力,你也应该优先认为它是错的,除非你确实找不到其他的力来代替它。
3--如果物体匀速转动,那么除了向心力应该和离心伪力平衡外,它们以外的所有力合力应该为0,且如果这些里里面有伪力,你也应该优先认为它是错的,除非你确实找不到其他的力来代替它。

经过上述检验之后,你的受力分析基本应该没问题了,记得在卷面上对伪力只标出方向和加速度a,不要标出真力的符号!这表明你知道它是伪力,如果你用真力符号标记它,会扣分。

10. 高中物理怎样做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把指定物体(研究对象)在特定物理情景中所受外力找出来,并画出受力图,这就是受力分析。
2.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也可以是系统.
(2)隔离:把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3)画受力图:按照一定顺序进行受力分析.一般先分析重力;然后环绕物体一周,找出跟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并逐个分析弹力和摩擦力;最后再分析其它场力。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要边分析边画受力图(养成画受力图的好习惯).只画性质力,不画效果力。
(4)检查:受力分析完后,应仔细检查分析结果与物体所处状态是否相符.
3.注意事项
①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对其它物体所施加的力。切记不要把作用在其它物体上的力错误的认为“力的传递”作用在研究对象上。
②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不分析按效果命名的力(下滑力、向心力、回复力)。
③每分析一个力,都应找出施力物体,以防多分析出某些不存在的力。
④合力和分力不能同时作为物体所受的力。

阅读全文

与物理受力分析方法技巧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邦列安使用方法 浏览:790
如何给自己洗头发的正确方法 浏览:362
1723减23x7用简便方法怎么计算 浏览:522
高阶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84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2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2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86
燧石杂质解决方法 浏览:1000
如何毛孔变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28
弯管计算方法 浏览:101
荨麻疹快速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101
手机去内存方法 浏览:63
小米note3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5
柚子茶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822
心理学与治疗的研究方法 浏览:689
学生在校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534
大数字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987
研究学霸学习的方法 浏览:649
写出常用的煮浆方法及特点 浏览:186
如何学初三英语最有效的方法 浏览: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