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样才能掌握好乒乓球直拍反手正面拉技术要领
拉球的动作要领是反面板形前倾,击球点在球的下降期,接触球的中上部,身体重心稍偏右脚,用力的时候用腰和手腕发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时手臂不要摔,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训练方法。由教练员直接发上旋球到运动员的反手位,让运动员在反手位定点练习,反复训练,掌握好击球时间和击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发力协调。在训练时一定要有拉斜、直线的训练。
2、中台正、反手一边拉比板的训练,可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训练两面拉球的协调性和重心的快速转换,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不定点的训练。
3、扑正手后回反手时反面的拉球训练。可先采用多球训练的方法进行。主要是掌握扑正手回反手时步法移动时重心的调节以及拉球时腰和手用力的协调。
4、单球训练。就是在训练中进行推侧扑的训练计划,回反手时用反面拉。反面拉后可结合侧身拉,再扑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这样反复进行。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
‘贰’ 如何才能高效的练习乒乓球中的步法
在球台侧面,用持拍手先摸一侧桌角,然后移动步伐去摸另一个桌角,然后再移动步伐回来摸原先的桌角,反复做这个动作。 喜欢看教学视频的朋友应该对这个方法不陌生,好像柳承敏的步伐训练中就有这么一个内容。通过我个人实践体会,这样训练,比单纯的去训练步伐要更实用,更接近于实战,也就是说上台打球时更用得上(我原先帖子中就说过这个问题:步伐训练的关键是要“动起来”)。 结合我上面说的问题,就是能让下意识和潜意识结合起来:当来球较远时,潜意识里自己想着要去迎球,而下意识里会立刻通过脚步移动达到目的。 至于训练场地,倒不一定非要有一张球桌,只要有一块相对宽敞的地方就行。 至于训练时间和次数,因人而异,循序渐进,由慢到快。 因为如果你真的快速进行几十个来回,还是相当费体力的。 至于移动中采用的步伐种类,无所谓,你可以用小碎步甚至交叉步移动,但就我个人体会,用得最多是并步和跳步,而且这两种步伐在比赛中也最实用。 顺便科普一下并步和跳步:前者是离球远侧脚先发力蹬地迎球,后者是两只脚几乎同时发力蹬地迎球。
‘叁’ 乒乓球直拍反打,如何正反手转换。
必须先有个人陪你练,一个正手一个反手的给你推挡,然后你再练正反手转换,你进攻他给你推挡,这样正手一个反手一个的练习,逐渐你的正反手转换就可以初见成效了,希望对您有帮助。。。。。。。。
‘肆’ 王吉生教你一招正反手重心转换和步伐移动重心交换
重心交换是发生在乒乓球的所有技术当中的,正确的重心交换方式能够使你打球更加协调,步法移动更加快速。那么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解答。
一、什么叫 重心交换?
在目前的乒乓球教科书中还没有对重心交换进行过准确解释,其实重心交换存在与所有的体育运动中,放在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今天我们给它来下一个定义。
乒乓球的重心交换指的是在乒乓球运动中从一侧的受力支撑转移到另一侧的过程。简单的那说重心从一个支撑脚转换到另一个支撑脚的过程,可以是左右也可以是前后。
二、重心交换的作用是什么?
重心交换是步法移动的前提条件,比如,我们从右侧移动到左侧的试试,重心先放在右脚上,才能往左边进行移动,从而形成了位移,产生了步法。没有重心交换,就无法协调的完成步法的移动。
重心交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进行身体的协调控制,乒乓球比赛中要经常进行正反手技术的转换,包括台内到台中的移动,那么重心交换是保证我们协调控制身体重心的基础,重心调整好了,才能更好的进行下一板的挥拍。
三、如何进行重心交换?
我们的重心从反手到正手,肯定有一个从右向左,再回来以后重心从下向前推的这么一个改变。
反手和正手的重心调节还是不一样的。正手是从右向左转换,重心的转换很明显。
而反手身体从后向前的比较明显,从左向右的不明显。反手的重心转换,不要在一个平面上面转动太多,他是前后动得要多一点,然后加快衔接。
正反手转换衔接的点在哪里?正手打完了,首先你先停顿是在前方停的,回来以后到反手,再出去也是在前方,再引拍下来到正手,收前方,下来出去,从这里开始转换,到正手。
四、如何进行重心交换的练习?
这位球友问了重心交换的练习方法,下面给出几个方法供您参考。
1.原地重心交换练习。在没有陪练、发球机的情况下,原地徒手的重心交换练习就非常有用,体会重心从左到右转换的感觉。
2.跳梯绳等辅助重心交换练习。专业运动员进行使用绳梯来联系重心交换,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都有此训练方法
3.步法练习。可以徒手的联系侧滑步,两点攻球的动作,也可以用发球机或者请教练喂多球训练,练习的多了,自然重心交换就协调了。注意派多球的时候,节奏要稍微快一点,太慢的话,双脚无法协调起来。
‘伍’ 如何训练乒乓球的步伐
乒乓球步伐的重要性想必不用多说大家也都知道,也不知道步伐到底是乒乓球运动的父亲还是母亲了,反正很重要。但很多球友可能意识不到,很多人觉得自己技术已经可以了,可就是老输球,当你觉得你手上功夫差不多却总输的时候,一是看看自己是不是战术出了问题,还一个就是要看步伐是不是有毛病。现在我就把我对步伐的一点观点拿出来,希望各位网友能加以指正。
步伐的种类很多,有单步、跨步、并步、跳步等;亦可分为一步步伐,两步步伐和三步步伐;还可分为上前步伐,后退步伐,侧向步伐。这些书上都有,我也不费口水在此罗嗦了。我想讲几点自己的感受。
一是在接球前,当对方拍子一碰上球并可判断出来球性质的时候,很多人喜欢直接就向前向后或是向左向右移动步伐,我的感觉,应该有一个预动的步伐,预动步的特点是动作小。表面上看程序是多了一道,但速度却只会加快。预动步可以在轻轻的一跳中完成重心的调节,举例说明一下,当你想向右移动时,通过预动步你就可以使重心及时调整到左脚上,从而加速移动。
二是在击球后,很多人说自己的连续性不好。我认为这其中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击球后的步伐调整不好。举例说明一下,正手攻球后重心自然由右脚转向左脚,但为了下一板正手攻,你的重心必须落在右脚上,所以,应充分利用步伐来调整重心,以利于下一板击球。
三是小碎步的运用。我们的步伐移动依据的是我们的判断,但我们不能我们的判断是一定精确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情况下我们的移动和击球的最佳位置会有小的差距,这个时候如果你真击球的话,是可以的,但效果会稍差一点,但如能运用小碎步予以及时调整的话,击球效果必有改善。小碎步是一种动作很小,在乒乓球运动中经常用于作小范围的调整和移动的一种步伐。
具体来讲,上述一方面是各人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也是观察电视比赛所得。希望会对你有所帮助!
‘陆’ 乒乓球步伐怎么练
乒乓球步法是这样练成的
练球切忌丢步法,击球宜先步移动,先动后打是关键,步法混乱手法空。
对于乒乓球运动员来说,练好步法是基础。
没有灵活的步法做支撑,再好的乒乓技巧也会由于击球的位置不合理使得动作变形,
从而影响了击球的准确性。
长此以往,球技得不到提高。
那么乒乓球步法分为哪几种?
如何训练乒乓球步法呢?
一、乒乓球步法种类
【1、单步】
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
不同方向移动,重心随之跟上。
单步具有移步简单、灵活、重心平稳的特点,一般用于离身体不远的小范围移动,如接近网短球等。
【2、跨步】
一脚蹬地,另一个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
多用于进攻型选手左右移动击球。
为了防止跨步后失去重心,蹬地脚应随后跟上半步或一小步。
【3、并步】
一脚先向另一只脚移(或叫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只脚在并步脚落地后即向同方向移动。
其特点是身体不腾空,重心起伏小,很稳定。
一般为进攻型选手或削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运用。
【4、跳步】
以来球同方向脚蹬地为主,双足有瞬间的腾空,离来球较远的脚先落地,另一只脚跟着离地。
其特点是移动范围比跨步大,利于发力进攻。攻球选手在左右移动时常用。
【5、交叉步】
近来球方向的脚尖先由向前转向移动方向,并略移半步或原地调动一下重心;远来球方向的脚在向来球方向跨一大步,
在身体前(侧)瞬间呈交叉状态。
身体随之向来球方向移动,另一只脚再跟上一步,身体重心随手臂挥动方向略转。
在远来球方向脚跨出的一步将落地时进行击球,另一只脚移动时击球已完成。此步法移动范围大,侧身攻后扑打右方空档,
或再从右大角回到反手攻球时常用。
削球选手在前后移动时也经常使用。
【6、小碎步】
较高频率的小垫步,主要适用于步法的调节,在移动到一定位置时还没找到合适的击球点,就要通过小碎步来调整,争取更好的击球点。
小碎步是步法中尤为重要的步法,也是衡量步法跑得是否合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柒’ 如何提高乒乓球反手和正手的转换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 FO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收腹。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都和台面近乎平行。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免。 3、“照着来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有开发好,结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后。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 反手位厕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捌’ 乒乓球怎样练反手摆速
一、以左、右半台连续正手不定点拉、打练习内容为主,提高正手连续进攻的能力。全台不定点摆速练习难度较大,要求也较高,对大多数业余球手来说是很难完成的。我们可以缩小范围,在正手位1/2台,反手位1/2台多进行一些不定点的正手连续进攻性技术的练习,注意把手法和步法练习紧密的结合起来,提高快速反应、快速移动和快速动作的能力。
2
二、以左右半台正、反手不同进攻性技术衔接练习为主,提高两面进攻与相持技术。摆速中相持技术是由两边不同进攻性技术或进攻与积极的防守技术组合而成的。练习的重点是技术的转换与衔接,比如在正手连续进攻后接反手的推、拨、攻、弹、撕、拉等技术,或反手连续攻防技术后,接正手拉、打、扣等技术。关键是正、反两面不同技术交替的时候,选择和使用的手段要合理,要具有连贯、稳健和准确的特点。要注意在两边摆速练习的时候,养成打左想右,打右想左的意识,根据自己的技术功底,合理的分配力量,同时要能保持身体重心的稳定性。
3
三、侧身位半台正、反手不同进攻性技术转换练习为主,增强侧身位进攻的威胁性。侧身位进攻能力是一个球手主动进攻意识强不强,正手技术好不好的具体体现,因此在摆速练习中应当有所侧重,尤其是男球手。要突出“前三板”的优势,如果没有较好的侧身抢技术是无法实现的。在摆速练习中,同样也要突出反手相持中伺机侧身用正手抢攻的内容,如果能这样,你就能从防守中或相持中力争主动,占得先机,获得更多的正手进攻的机会。
4
四、侧身位至正手大范围移动进攻后接反手进攻技术(交叉步的运用-推侧扑),实现两面摆速的过渡或完成攻防转换。所有摆速练习中,这是难度较大的内容。难度不仅表现在由侧身位向正手位大范围的移动,更表现在正手完成击球动作后,要能回接对方还击到反手位的球。在处理这种球的时候,难点是正手移动进攻技术完成后身体重心的控制与调整,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再回反手位还击对方来球是比较困难的。而完成重心的控制与调整,关键是正手击球后身体的重心要适度下降,与持拍手一侧的腿蹬伸要有力,同侧腰部要随手臂的挥动方向而运动,同时要将重心由右脚迅速交换到左脚。如果这一动作不能到位,那么,回接反手球就会因为重心的失控而无法完成。如果能反手稳定的回接来球,击球后就会回复到一个两面相持的适宜位置,危机就会得到有效的化解。
注意事项
要练好上述四项内容,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是难与易的关系。先从容易的开始练起。容易的标准有两条,首先是移动的范围不大,其次是先掌握同侧的技术。
第二是处理好轻与重的关系。力量由轻到重,在不熟练的情况下不要讲究发力,就是在熟练地情况下,也要多进行中等以上力量的练习,不要只想到发力。
第三是由近到远的关系。摆速的练习一般是在中台,练习时可以结合下旋起球,由近转入中台的练习,相持练习时,如果对方的速度和力量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往后退点,形成连续拉或扣的时候,可以在远台对峙,但首先还是要把中台的两面摆速技术掌握好,再逐步的扩大范围,中台的相持往往是获得有效进攻机会的最重要的一环,而恰恰就是中台,又是一般业余球手的软肋,是最需要加强的地方。
第四是处理好有规律和无规律的关系。实战需要的是不定点的摆速技术,因此,我们练习时不能老是打一些定点定线的有规律的内容,要逐步的增加练习的难度,使有规律的练习向无规律的练习过渡,也就是使自己的练习内容逐步由练习性技术转变成实战的技术。
所以我们这个乒乓球正反手全台不定点摆速,并不是说把每个技术,去拆分得很细去讲,我觉得去谈这些意识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的重要。其实很多业余高手,他的水平一点也不差,甚至可以说打起来的话,他不会比那些专业运动员差到哪里去,但是再往后走,想提高就很难了,总感觉就是到了一个瓶颈。 我们这个教学视频,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去观察这些专业运动员,看他们比赛训练的视频,能够从中领悟到一些东西,通过我提出来的一些观点和问题,大家进行思考和自我反省,然后进行自我的总结,我到底平常的训练当中哪些地方,还需要加强,我在平常比赛的时候什么地方还比较欠缺,这样我们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去进行训练,而不是每天盲目地闭着眼睛去练,练个十年二十年,你也进步不了多少。
工具/原料
乒乓球台
乒乓球台
方法/步骤
有很多初学者对于结合技术的训练非常少,每天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单项技术上面,所以练到最后只会站着打球,球的落点稍微变一点,节奏稍微改变一下,就不会处理了。 这个我本人是深有体会的,因为我有十几年没有这么练球了,每天就是拍教学视频。教学视频基本上都是单项技术,还没有拍到结合技术,所以单项技术我站着一个点不动就可以了,结果导致完全不会打比赛,在比赛当中呢完全没有办法去控制节奏,比赛打的像练球一样,别人过来球我拉过去都很正,弧线很稳,很好接,而对方打过来的球,东一个、西一个,一下快、一下慢,一下高、一下低,所以我完全就找不到那个点和节奏了,这也让我意识到不定点的摆速训练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看到夏睿琪在正反手摆速的时候,整个身体的协调性都是非常好的,她打球不是说很慌很急,每板球打完了都在身体前方停顿一下,再去衔接下一板球,而很多人打球的时候就没有这个停顿意识。 这个还原我稍微解释一下,在摆速不是像你打定点单项技术一样,每一板球还原到预判状态。我们不管是正手还是反手击完球以后,要在身体的中间停顿一下,这样球再过来不管是到了正手还是到了反手,你都可以很好地进行引拍。 而很多人练摆速的时候,甚至在比赛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在身体中间停顿的这个意识,比如说他正手打完了,正手拉完了以后,他还原回来还是在正手引拍的位置,如果下一板球被人打到你的反手,那你还来得及向反手引拍吗? 那你来不及怎么办呢,那只能往后退,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业余爱好者,在比赛的时候越打退台越远,越打越往后跑,所以总是被人调着在球台上两边跑。如果你的正反手转换较快就可以避免经常退台,你只有少退台才可以占据比赛的主动性。
对于业余爱好者而言,湿父是不主张经常退台的,因为本身你的步伐就没有专业运动员那么好,退到中远台以后你距离球台的范围就大,那对于你步伐的要求就更高了。 而我们在近台的时候,只要正反手技术足够全面,我们完全可以做到不退台,我们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回击球的质量和速度,还可以很好的节省我们的体力。
我们通过背面的这个视频,主要来看一下夏睿琪脚下的移动,注意在摆速的时候双脚是随时保持弹性的,不断的使用小的垫步和碎步来调整身体的重心。 两只脚要像装了弹簧一样的,时刻的保持身体的弹性,因为我们在击球的过程当中,重心时刻都在进行上下前后的调整,引拍回来的时候重心压得较低,击球过后重心略微向上抬起。在双脚进行移动的时候,双脚也在进行重心交换,有了重心的交换才有了双脚的移动。
其实我们说到打球要会控制节奏,那么怎么样控制节奏呢?就是要学会充分地进行转腰,提前进行预判,提前进行引拍,这样打球的时候才不会觉得总是来不及,总是赶不上,各位球迷朋友我觉得这点是我们需要进行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很多业余爱好者总是说我打球打了很多年,但是总觉得和专业的老是差那么一点,我的技术也不差,我各种发球接发球都可以处理得很好,但是和专业运动员去打比赛,就占不了上风,是什么原因? 其实业余和专业最大的区别,最大的差距就是在于打球的时候,专业运动员他的反应速度更快,他的还原更快,他具有更好的提前预判能力,他在处理很多球的时候,球还没有过网基本上他的引拍就完成了50%以上,而业余爱好者呢在这方面就比较欠缺,打球基本上是靠感觉、靠手感,球来了以后才开始引拍、才开始动脚,所以很多技术并不是说你不到家,而是你用不出来。 由于你的还原慢了引拍慢了,那么很多动作你就做不完整,很多球就错过了最佳的击球点,往往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眼睁睁的看着机会球丢掉。
经验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