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使用方法

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使用方法

发布时间:2022-07-07 19:31:44

‘壹’ 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m-3d m-30pd成分一样吗

目的研制用于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简便试剂红细胞。方法利用Coulter STKS,CD1700和Bayer2120三种血细胞分析仪的稀释液制备5ml/dl的试剂红细胞,45=2℃冰箱保存,每三天对红细胞的抗原、红细胞数量和质量、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以及细菌生长情况等进行观察,观察用三种稀释液制备5ml/dI的试剂红细胞的有效期限。结果用coulter STKS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0d,用CD170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8d,用Bayer 2120稀释液配制的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15d。在〈2w有效期内,试剂红细胞在ABO反定型试验中敏感度高、抗原特异度强,细菌污染程度最低,可保证常规ABO血型反定型的准确度。结论用血细胞分析仪稀释液可制备简便的ABO反定型试剂红细胞,有效期可达2w。

‘贰’ 何为"全面"检测,何为"预稀释"检测

是医院进行血细胞分析时所使用的两种不同的采血样的方法。
全血(模式)检测:指直接抽取患者的静脉血液,加到抗凝管中,送到分析仪中进行测定。其优点是结果相对准确。
预稀释(模式)检测:是指用微量血红蛋白吸管采集患者手指末梢血液20 微升,加到预先含有1.48毫升的血球稀释液的试管中,送到仪器中用“预稀释模式”分析各种血细胞的含量。其优点是采样方便,患者乐于接受,适合于儿童患者。缺点是各种干扰因素多,结果误差相对大一些。

‘叁’ 血细胞分析仪试剂的作用

血细胞分析仪主要分为三种常用试剂:稀释液,溶血剂,清洗液。
稀释液:稀释液中含有多种特殊的盐份,让血细胞在稀释液中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不会让细胞的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以保证血细胞分析仪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溶血剂:溶血剂主要作用就是溶解血细胞中红细胞的细胞膜让胞浆流出来,这样仪器就能根据颜色的深浅来得到血红蛋白HGB有多少克。
清洗液:其主要作用就是清洗仪器管路中血液和血液留下各种蛋白,降低血液的交叉污染,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肆’ 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怎样使用

全自动血球仪使用很简单的
一般分为三种模式
不知道你的有几种
一、全血模式
就是你用的样本是
静脉血
用抗凝管采好静脉血把抗凝管皮塞拿下直接放到血球仪的探针下按个测量键
机器就可以自动进样测量了
二、预稀释模式
这个用到的是
末梢血
也就是指尖血或者耳垂血
先把血球仪调到该模式下,用一样本至于探针下,按下测量键或者稀释键(各家不一样)探针自动打入一定量试剂,然后取相应血量
一般采用患者的第二滴血
,仪器一般用量
:13微升--20微升
左右
放入样杯中再放于探针下
按测量键即可
三、穿刺模式
该模式只有高档机有,就是不用把抗凝管的皮塞拔下只要把取好血的抗凝管放进去按测量即可,比较安全,污染率低,价格当然也比较贵
目前进口的品牌高端一些多数都有该功能,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像迈瑞、普朗好像优利特也有。
基本就这样
你看着用
或者和厂家联系下
让他们给你培训下
毕竟要测人的。

‘伍’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蒸馏水、稀释液还有血凝素分别是干什么

血液分析仪不用蒸馏水,稀释液一是用来稀释血液的,因为血液本身很浓;二是使细胞球型化,利于以后的红细胞计数。溶血素是破坏细胞壁,例如使白细胞破坏细胞壁后露出细胞核,红细胞破坏细胞壁后释放出血红蛋白,才能利用比色法测出血红蛋白的浓度。

‘陆’ 白细胞稀释液(计数液)如何配制

如果是提纯过的白细胞,使用PBS即可。如果是全血,需要使用抗凝剂,比如柠檬酸钠放0.4%(可以配4%的母液,就是PBS里头加4%的柠檬酸钠。每9毫升全血加一毫升母液).

Salt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 (mmol/L) (g/L)
NaCl 137 8.00
KCl 2.7 0.20
Na2HPO4 10 1.44
KH2PO4 1.76 0.24
pH 7.4 7.4

For 1 litre of 1x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 (1x PBS buffer) use:

- 8.00 g of NaCl
- 0.20 g of KCl
- 1.44 g of Na2HPO4
- 0.24 g of KH2PO4
- Dissolve in 800 ml of distilled H2O
- Adjust the pH to 7.4 with HCl or NaOH
- Add distilled H2O to 1 liter.

自己配麻烦的,有卖浓缩液的买点来兑水就能用了。
PBS成分来自维基网络

‘柒’ 如何做血细胞分析标本的检测中的质量控制

血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的诊断、 治疗 和监测有直接影响。因此,必须严把质量关,认真做好血细胞分析前、中、后的各项质量控制 工作。 
1 分析前质量控制
1.1 血细胞分析仪的安装要求 为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安装时应注意:
1.1.1 仪器安放在远离电磁干扰源、热源的位置;
1.1.2 放置仪器的实验台要稳固,仪器两边、后部和上面空出至少0.5m的空间,以易于保养和使用,后板和墙壁间至少留出0.2m,以易于散热和清洗,工作 环境要清洁;
1.1.3 防潮、防阳光直射,通风条件好,室内温度应维持在15℃~30℃,最佳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30%~85%;
1.1.4 为了仪器安全和抗干扰,仪器 应用稳压器最好是净化电源,并连接符合标准的专用地线。仪器安装后或每次维修后,必须对仪器的技术性能进行测试、校准和评价。ICSH公布了对血细胞分析仪的评价方案,在对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方面,要对仪器测试样本的总变异、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可比性、重复性、准确性进行评价。白细胞计数总变异系数应<3%,携带污染率<2%,重复性<3%,线性范围较宽,应在电阻抗法进行白细胞分群时应注意细胞分类结果与显微镜检查的符合性;
1.1.5 仪器的校准、仪器验收或仪器检修更换零件后或 临床使用半年后,必须进行一次校准。仪器校准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步骤,须高度重视。校准用的标准物一是来自本仪器的配套标准物,二是来自新鲜人血(但定值要求直接或间接地溯源至国际标准)。校准时最好使用新鲜血作为校准物,采用间接溯源到国际标准的定值方法:一是在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即 参考 实验室)定值,二是在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即在使用配套试剂,用配套标准定期进行仪器校准规范地开室内质控,参加室间质评成绩优良,人员经过培训的仪器上定值,再按推荐校准方法一步一步地校准仪器。
2 分析中质量控制
2.1 每天开机时的检查: 开机后要检查仪器电压、气压等各种指标在仪器质检后是否在规定范围内,试剂量是否充足,若不足准备好替代试剂。环境温度是否达到仪器要求,本底测试是否通过,确保有足够的打印纸打印当天的样本数据等。
2.2 试剂: 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试剂一般分为稀释液、溶血剂和清洗剂3种,良好的试剂对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及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至关重要。 
2.2.1 最好使用仪器的原装配套试剂,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保证仪器附件的正常使用和仪器寿命;
2.2.2 半自动血细胞仪严格掌握使用溶血剂用量及溶血时间,不同仪器溶血剂的用量及溶血时间有差异,溶血剂量不足或溶血时间过短,使细胞溶解不完全,时间太久可使血细胞明显变形,发生计数误差;
2.2.3 稀释液的渗透压、离子强度、电导率、pH值等指标应作为每批试剂验收的标准,绝对不允许使用过期稀释液。
2.3 标本要求: 测试时要检查血液标本有无凝块,仪器吸样前标本充分混匀,且混匀次数、方式要基本保持一致。
2.4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操作规程是临床实验室的法规,人人必须遵守,不得擅自更改,并认真做好仪器日常的清洗,保养工作,同时做好记录。
2.5 受检者生理状态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注意避免由于生理状态引起的各参数的变化造成的偏差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如每天的早、中、晚的白细胞总数有一定的差别,一般下午较上午高,剧烈运动、情绪激动、严寒、暑热等使白细胞增多;新生儿白细胞总数明显增高;妊娠5个月以上及分娩时白细胞增多;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干扰白细胞等,所以对非急诊患者应固定时间检查。 2.6 注意仪器的报警、提示:
2.6.1 堵孔,仪器会出现波形或出现报警声,指示灯闪烁或提示警告信号(CLOG),应找出原因,及早解除,使仪器回复运转。
2.6.2 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过程中,标本有异常细胞及非典型细胞时,有的仪器白细胞散点图异常,有的白细胞直方图异常可在 报告单上或屏幕上或用警告信号(-、-、-或***或Aty/Abn-LY、IMM Gran等)提示出某个区域有异常细胞。种类不同仪器报警方式不同,此时要作显微镜下分类。
3 分析后质量控制
3.1 保留标本备查:血样标本测试完毕,标本应在室温保留至少一天,以备 临床医师对检查结果有疑惑时复查,核对时用。
3.2 重视室内质控,每天坚持做1~2次质控,检查当日质控物各参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只有在质控时才允许检测病人标本。
3.3 发出实验结果之前,应由检验师或主管检验师严格审核报告单,查看各参数是否与临床诊断相符,数据间是否有矛盾及各参数之间的 联系,仔细观察直方图、散点图的变化以确定实验结果可否鉴别,是否需要复查或重采标本。
3.4 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若报告结果超出生理变化范围,并与诊断结果不符,要及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对检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这就要求检验 工作者也应具备一定的临床基础知识。
3.5 积极参加室间质量控制,通过参加室间质评可以将自己的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和同类仪器进行比较,及时发现问题,有利于保证血细胞检测的质量。认真做好血细胞分析前、中、后的质量控制,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及时、可靠,可以为临床提供病人的相关资料,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 提供精确的 科学 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捌’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临床又称血液分析仪或血球仪、血球计数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非常广泛的仪器之一。以前血常规检验的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带分类的血液细胞分析仪。 (XFA6000Intelligent智能化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
血液细胞分析仪性能特点:
一、性能特点:
1、现在的血液细胞分析仪都是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丝杆传动技术,避免了传统传动方式(如皮带传动)受环境温度影响的弊端,使定量更准确,更加耐用。
2、在白细胞三分类直方图和红细胞、血小板直方图的鉴别界标上,智能化的自动界标鉴别线使分析结果更加准确。
3、国际领先的双核嵌入式数字化电路系统,提供强大、稳定的控制与分析能力。
4、数据分析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话(ARM)技术提供最稳定的分析结果。
5、一键式操作或手写输入信息,XFA6000Intelligent便会自动吸入血液标本进行稀释、分析、并准确地提供19项参数及3个直方图22项检测结果,中文界面、100万个结果的存储(含直方图)、并有真彩8寸TFT屏显示、内置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印,使得操作过程非常简便。
6、全封闭穿刺进样,有效避免对操作者的生物污染风险;具有18个进样位,能充分满足检验大规模的检测工作,并具有急诊插入功能,XFA6000Intelligent将助您的实验室创造空前的效率和成果。
二、日常维护非常简单:
测试前,只要开启电源键,便可完成所有准备工作,包括电脑自检、冲洗、灌注通道以及空白值确认。检测完毕后,按关闭键XFA6000Intelligent即可自动冲洗所有通道,然后自动关闭,实现智能保养。
三、智能排堵设计:
XFA6000Intelligent的检测部采用红宝石材料,小孔孔径精确,且光滑不易粘附。另设有阻孔监控功能,并可通过排堵程序进行正负压冲洗和电子灼烧排除阻塞。
四、安全与环保:
由于XFA6000Intelligent采用无氰化物试剂检测血红蛋白,因此省去了麻烦的废物处理。进样针内外壁自动清洗功能,给予操作者安全保障。豪华人性的外观设计将使您的检验环境更加舒适、安全。
那在做血常规检查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才能更好的采血,便于血液细胞分析仪分析结果呢?
一、标本的采集
为了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必须取得高质量的标本。高质量的标本是高质量检验的第一步。保证血液标本中各项细胞的完整形态是作为血常规检验用的高质量的标本的最基本的要求。血液细胞检验标本的制备分为采集和抗凝2个步骤。
1.标本的采集
按采血部位的不同,取得血常规检验标本,最常用的途径是静脉采血和末梢毛细血管采血。各类文献均表明,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本,手指血是末梢毛细血管血样中与静脉血差异最小且较为稳定的血样。有研究表明,与静脉血相比,手指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因此,绝大多数专家建议: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应使用静脉血。
2.标本的抗凝
用于血常规检验的血样必须经抗凝剂抗凝处理,在目前的众多抗凝剂中,EDTA盐(EDTA-Na2,EDTA-K2,EDTA-K3)是对白细胞形态和血小板影响相对较小的抗凝剂,最适合用于血常规检验。除采血因素的影响(生理性因素、采血部位等)外,多数情况下,血样的质量取决于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过剩,对检验指标会造成严重影响。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及EDTA浓度有关。EDTA的最佳浓度(与血液比)为1.5mg/ml,如果血样少,EDTA的浓度达到2.5mg/ml,中性粒细胞肿胀、分叶消失,血小板肿胀、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这一点在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时尤为重要。
静脉血和末梢血均可经抗凝剂抗凝成全血标本(标本中不含稀释液,或对标本造成的稀释的影响极小),显而易见,末梢血抗凝标本要达到合适的血液和抗凝剂的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在制备全血比例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多数专家建议血管采集静脉血。
无论镜检,或是使用血液细胞分析仪,由于绝大多数的对标本稀释的稀释液中含有抗凝剂,在一定量的稀释液中可直接加入微量静脉血或末梢血液(10-40μl)即可制备成通常所说的预稀释标本。多数情况下,预稀释标本的制备适用于末梢血的血样。
二、标本的稀释
血液是由血细胞和血浆两部分组成的红色粘稠混悬液。在进行血细胞检验计数时,直接用血液计数是困难的,无论是镜检还是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均需合适准确的稀释后才能进行血细胞的检验计数。基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基本原理,在血细胞分析仪的设计应用中,稀释倍数和计数容量是最重要的设计指标之一。稀释倍数过低,会形成细胞排队通过传感器的重合缺损;稀释倍数过大,则会造成一定测量容量内血细胞的数量过少,这都会严重影响血液细胞检验的测量精度。
三、标本的储存
抗凝剂因时间和浓度的不同,会造成对血细胞形态的影响。有研究表明,用EDTA抗凝静脉血标本,在标本收集后的5分钟内或30分钟后,8小时内(室温)检测,可以得到最佳的检测结果。如果不需要血小板和白细胞分类的准确数据,则标本可以在2℃-8℃的条件下存入至24小时。
预稀释标本一般需要在标本制备后10分钟内予以测量;如果稀释液中添加细胞稳定剂,预稀释标本的存放时间也不可超过4小时。
总之,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很多,要想取得准确的检验数据,就要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中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本文所讲述的内容,仅仅是对血常规检验中注意事项的部分总结,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还是请常年处于临检一线工作中的老师们批评、指正。
四、血液细胞分析仪计数法:
计数细胞数量多、速度快、易于标准化、计数精确性较高,适合大规模人群健康筛查,但需特殊仪器。某些人为因素(如抗凝不充分)、病理情况(如出现有核红细胞、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集等)可干扰白细胞计数。使用前须按NCCLS规定方法对仪器进行校准,且须认真坚持日常质控工作。
五、红细胞计数的血液分析仪法检测原理:
血液细胞分析仪法:用电阻抗和(或)光散射原理。
血液细胞分析仪的四大属性探讨
血液细胞分析仪又叫血球仪,血液分析仪-是现在医疗领域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械,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临床血液检验的质量和效率。然而,这类高新医疗仪器在鉴别血细胞形态和结构等方面还不够完善,目前仅可作为全血细胞分析的一种过筛手段。在遇见疑问时,还必须在显微镜下复查血片,经过确认、修正或补充后才能发出报告。否则,容易造成漏诊、误诊。关于复查的标准,现有的医学检验教科书和操作规程都没有明确论述。为此,我们根据实践和体会,并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其标准、内容、方法等作初步探讨。
1 复查的标准
在什么情况下要进行复查,迄今为止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人提出只要血液细胞分析仪给出警示信号(FLAG),都应进行复查,这种作法对其范围的掌握未免过宽。例如,一个外伤急性失血的患者,血液分析仪给出了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偏低的信号,就不一定要为此复查血片。又例如在治疗过程中经常作血液学检验的患者,往往也不必每次都要复查。Dotson在论述血片复查标准(film review criteria)时建议,每个实验室应自行规定复查的参数、直方图或散点图;出现血液细胞分析仪运行提示信号(instrument fuction figs)或解释性提示信号(interpretive flag messages)等,都是复查的条件之一,但要结合血液细胞细胞分析仪状态和患者情况等作全盘考虑。
2 复查的内容
不少人以为复查就是作白细胞分类,其实不然。复查应包括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估计血小板或白细胞数(印证与仪器给出的数据是否相符);观察有无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聚集以及有无特殊形态的异常细胞和寄生虫等。
3 对复查人员的要求
从事血片复查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具有血液细胞形态学基础与临床知识,并且对血液细胞分析仪十分熟悉,尤其是熟悉各种直方图、散点图的正常和异常图形,并能对异常图形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评估的人员。
复查者首先要仔细阅读分析仪给出的各种参数、直方图、散点图和提示信号。对可能存在的血液学异常或技术性影响因素等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包括初步诊断等),确定复查的侧重点。
将血液充分混匀,尽早推成血片并染色。EDTA抗凝血涂片不同于皮肤穿刺血直接涂片,在细胞形态方面有一些不同之处;另外,抗凝血多半在体外已储存一段时间,对细胞形态也会产生影响。
4 复查的方法
先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了解血片和细胞分布情况,有无血小板或红细胞聚集(成串、成堆),尾部有无大型、成堆异常细胞等;继续用油镜在涂片厚薄适中处浏览血片,仔细观察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形态,并估计其数量。如果观察结果与仪器报告相符,不需进行任何补充试验,即可按仪器测定的结果发出报告。
如为贫血或其他血液病患者,其红细胞数量及相关的指标(如MCV、MCH、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直方图或散点图出现异常,则着重观察红细胞的大小、形态、内涵物、着色性、大小一致性,以及有无有核红细胞等。如有异常,应加以描述并报告。由于血液在体外储存过久或涂片时的其他技术原因,有时血片的局部区域可能出现一些假的靶形红细胞、口形红细胞和假的球形红细胞等,缺乏经验的检验者往往会将其当作真正的异形红细胞。最简单的鉴别方法是浏览涂片的其他区域,如果是真的异形红细胞,全片(而不是个别区域)都可见到同样的异常。
如果血小板的数目及直方图,血小板的平均体积(MPV)异常,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增加,则浏览血片首先估计血小板数。Willians等认为,正常情况下,在血片厚薄适中区(每个红细胞彼此相互接触但又不重叠),每个油镜视野,约有血小板8~15个;或每10~30个红细胞见到一个血小板。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2]。根据我们的经验,只要平时留心观察,并积累一定经验之后,通过浏览血片,大致估计血小板数并不难,与此同时,注意观察血小板的形态。
如果白细胞计数或直方图异常,首先浏览血片,估计白细胞数量并观察有无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如发现与仪器报告不符或有其他异常则进行显微镜下白细胞分类计数。关于白细胞分类,一般血液检验人员似乎都很熟悉。但要作到准确分类,目前还存在不少困难,个别细胞的分类标准,至今尚未完全统一。
在外周血常规白细胞分类中,将粒细胞分为中性、嗜酸性和嗜碱性三类即可。有时为了协助感染和血液病的诊断,临床医生要求将中性粒细胞进一步细分为分叶核、杆状核细胞、晚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等。区分杆状核与分叶核细胞的界限一直是困扰医学检验界的老大难问题。历史上由于对杆状核所下的定义不同,导致各家报告的杆状核的百分比相差悬殊,其参考值自0~5%到12%~18%。为此,美国临床病理学会(CAP)推荐如下定义:“成熟的粒系白细胞,具有弯曲、带状的核形,核叶间没有线样细丝(threadlike filament)形成,称为杆状核;如果连接核叶之间的桥(bridge)内有染色质,这种桥就不算细丝,也是杆状核”;“如果细胞核扭曲(twist)、缠绕,造成一部分核压在另一部分核之上,以至整个核的外形看不清,应判为分叶核。”该建议已被美国临床检验室标准化委员会所采纳。按照这一标准,杆状核细胞的参考值应为5%~10%[3]。不过尽管有了这个标准,由于检验人员个人的判断和解释不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矛盾和不一致的现象。每个实验室应按统一标准,开展质量控制。
众所周知,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是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细胞。在病毒、毒素等抗原的刺激下,其中有一部分会发生增殖并向浆细胞或幼稚细胞(母细胞)转化,从而导致多样的形态变化。如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变多,蓝染加深,有的含有空泡;核呈不规则形态,染色质变得疏松,偶尔隐隐约约可见核分裂。但如果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可能误认为是白细胞的幼稚细胞。
外周血片复查操作简单,但技术性很强,并且以检验者的主观判断为主。一个优秀的检验工作者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血常规直方图认真进行血片复查,并进行综合分析,可使多种常见的贫血、白血病、感染等疾病得到及时、初步,甚至明确的诊断。

‘玖’ 红细胞稀释液是什么

血液加适量的生理盐水..
一定要稀释的,因为要使红细胞吸水胀破,才能使里面细胞质漏出来的.

阅读全文

与血细胞分析用稀释液使用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你到底用什么方法掠走我的芳心 浏览:41
确定剪切连接件的方法 浏览:50
邦列安使用方法 浏览:792
如何给自己洗头发的正确方法 浏览:364
1723减23x7用简便方法怎么计算 浏览:524
高阶段如何制定有效的学习方法 浏览:86
如何将数据转换成数字方法 浏览:594
描写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作用 浏览:424
间接测量方法包括 浏览:990
燧石杂质解决方法 浏览:1002
如何毛孔变小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浏览:630
弯管计算方法 浏览:103
荨麻疹快速治疗方法是什么 浏览:103
手机去内存方法 浏览:65
小米note3音乐在哪里设置方法 浏览:87
柚子茶制作方法图片 浏览:824
心理学与治疗的研究方法 浏览:692
学生在校时间的计算方法 浏览:536
大数字相加的简便运算方法 浏览:989
研究学霸学习的方法 浏览: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