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硫化物的分析
点滴法点滴法是鉴定S和HS离子的灵敏方法,其步骤为:在点滴板上混合可溶硫化物的碱性溶液和1%的硝普酸钠Na2[Fe(CN)5NO](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若试样中存在S离子则会出现不同深度的红紫色,灵敏度1:50000。其机理可能是[Fe(CN)5(NO)S]离子的生成。 除此之外,向点滴板中加入试液、浓盐酸、几颗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晶体和0.1mol/L氯化铁溶液,若在2~3分钟后出现蓝色,也可证明硫离子的存在。机理是生成了蓝色的亚甲基蓝。
‘贰’ 化学分析都有哪些手段
主要是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化学分析法又分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主要是分析溶液中阳离子存在与否,采用硫化物五个系列,如Cu2+,Fe3+等等,定量分析主要是滴定分析和重量法分析,如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配位滴定,重量分析如BaSO4沉淀,用马弗炉培烧称重,计算含量。仪器分析又包括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法,气相液相色谱法,元素分析法,ICP等等,很多,按需要选择。
‘叁’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测水中硫化物标准曲线
Y=0.0091X+0.0069‘肆’ 分析比较碘量法 分光分度法和间接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硫化物的优缺点
碘量法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含量。极微量的碘与多羟基化合物淀粉相遇,也能立即形成深蓝色的配合物,这一性质在碘量法中得到应用。
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其中间接碘量法有分为剩余碘量法和置换碘量法。 [1]
碘量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溶解氧,气体中硫化氢,食品中维C、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环境、食品、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最为常用的之一。
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对I2-I-的标准电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H2S)等所还原;碘离子也还原剂而被中强的或强的氧化剂(如H2SO4,IO3-,Cr2O72-,MnO4-等)所氧化。
碘量法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
‘伍’ 求救巯基乙酸的分析方法
疏基乙酸(HSCH2COOH)分子量92.12,是无色液体,伴有特异臭味,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疏基乙酸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因其使用量不同,可使毛发从柔软到断裂。基于这一特点,其在烫发类、脱毛类化妆品中直被广泛采用。由于它有较强的还原作用,所以使用时要控制其含量,以免使烫发剂变成脱毛剂,造成毛发脱落的严重后果,在化妆品中疏基乙酸及其盐类视为限用物质。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规定其最大允许浓度如下:2%(疏基乙酸计)用于用后冲洗掉的护发产品;5%(pH12.7)用于脱毛剂;8%(pH9)用于一般的直发和卷发产品;11%(pH11)用于专业使用的直发和卷发产品。
疏基乙酸及其盐类在化妆品分析中普遍采用滴定方法,此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而且简单快速,方法精度能满足化妆品分析要求。
1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烫发类、脱毛类疏基乙酸及其盐类。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0mg/g。
2原理
以有机溶剂提取化妆品中疏基乙酸及其盐类,用碘溶液滴定定量。
3试剂
3.110%(V/V)盐酸。
3.2三氯甲烷:优级纯。
3.30.05mol/L碘溶液。
3.41%(V/V)淀粉溶液。
4仪器
4.1酸式滴定管。
4.2电磁搅拌器。
5分析步骤
5.1样品预处理
准确量取2.0ml溶液状样品或称取约3.0g膏状样品于烧杯中,加20ml10%(V/V)盐酸及50ml水缓慢加热至沸腾(1)。冷却后加5ml三氯甲烷(2)。用电磁搅拌器搅拌5min后备用。
5.2测定
5.2.1以0.05mol/L在碘溶液滴定,加入1ml1%(V/V)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至溶液呈稳定的蓝色即为终点。
6计算
按下式计算疏基乙酸及其盐类浓度(3):
式中:A——碘溶液消耗量,ml;
V——取样体积,ml;
m——取样质量,g。
7本方法准确度
加标回收率87.33%~109.2%。
注解:
(1)本方法中10%HCl加入量以20ml为宜,加入HCl的目的是为了在酸性条件下煮沸赶出样品中的硫化物。
(2)本方法加入三氯甲烷的量以5ml为宜,其目的是排除干扰物,如样品中乳化剂的影响。
(3)计算式中的0.092、0.0184分别表示1ml的1mol碘溶液相当疏基乙酸或疏基乙酸钙的克数。
‘陆’ 任务掌握硫化物大类矿物的鉴定
一、鉴定要求
1)了解硫化物大类矿物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成因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掌握辰砂、雄黄、雌黄、闪锌矿、方铅矿、辉铜矿、辉锑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斑铜矿、磁黄铁矿、辉铋矿、白铁矿等矿物的主要鉴定特征。
3)掌握相似矿物区别的方法。
4)学会描述矿物的方法。
二、鉴定内容
1.矿物标本
观察辰砂、雄黄、雌黄、闪锌矿、方铅矿、辉铜矿、辉锑矿、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毒砂、斑铜矿、磁黄铁矿、铜蓝、辉铋矿、白铁矿等矿物标本。
2.相似矿物的区别
注意区分下列六组相似矿物:
石墨与辉钼矿 黄铁矿与黄铜矿
辉锑矿与辉铋矿 斑铜矿与磁黄铁矿
辉铜矿 (块状的)与方铅矿 毒砂与黄铁矿
3.提示
硫化物大类矿物按颜色和光泽可分为两类:
一是具非金属色、金刚光泽的矿物。如闪锌矿、辰砂等;注意观察它们的颜色、条痕及解理。
二是具金属色、金属光泽的矿物。又可分为呈铅灰色的矿物 (如方铅矿、辉铜矿等)和呈铜黄色的矿物 (如黄铜矿、黄铁矿等)。要根据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共生组合区别颜色相近的矿物。
4.简易化学试验
1)辉锑矿试验方法是在辉锑矿划的条痕上,滴KOH即出现橘红色沉淀 (用此反应与辉铋矿区别有效,因辉铋矿滴KOH无反应)。
2)Pb的检出方法是将少许方铅矿粉末,加KI及KHSO4 共同研磨,出现黄色沉淀(最后加一滴水效果更好)。
3)铜的火焰反应。加一滴HCl于黄铜矿粉末上,置于氧化焰中灼烧为CuCl2蓝色火焰,如不加HCl,则为绿色火焰。
4)Ni的简易微化分析方法 (检出磁黄铁矿中的含镍矿物)。将矿物粉末与两份硝酸铵和一份氯化铵拌和,在瓷匙中加热、熔融、蒸干、冷却。然后加入“秋加也夫”试剂研磨后,加一滴酒精,出现红色,即证实有Ni存在。
三、鉴定练习
描述硫化物大类矿物的形态、物理性质及其他重要特征 (按矿物名称、化学成分、形态、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密度、其他性质、共生组合及次生变化的次序进行描述)。
学习指导
学习本大类时,首先应该注意其成分特征,以及由成分所决定的晶格类型特点和性质上的共同特点。再进一步按性质上的差别对各种硫化物作分类排队。如按光泽,可分为金属光泽和金刚光泽两部分,具金属光泽者又可分为具金属彩色 (铜黄色……)和不具金属彩色 (锡白,铅灰……)两部分,按硬度又可分为<2.5、2.5~5.5、>5.5三部分。这样,通过自己归纳,就容易系统地掌握常见硫化物的主要特点。
硫化物特别容易被氧化分解,而且多数硫化物形成于含S2-的水溶液中,因而硫化物的形成环境比较特殊,除少数形成于岩浆作用外,内生作用中主要形成于热液作用 (包括交代热液作用和火山热液作用);表生作用则形成于还原条件的水体中。风化后,硫化物氧化分解的产物或残留原地 (常常会形成惹人注目的铁帽——以褐铁矿为主的风化壳),或随水流失,或在地下水中进一步反应成矿物。
硫化物的鉴定特征比较明显,其主要组分比较容易用简易化学方法检出。所以,对本章讲到的各种矿物,要求能熟练鉴定。学习矿物各论,反复练习用肉眼鉴定矿物是课外复习的重要内容,开始学习本大类以后,这点就更加突出了。希望大家利用一切可能,独立地鉴定各种矿物,然后找指导教师评定。
练习与思考
1.解释下列名词
1)硫化物及类似化合物;2)简单硫化物;3)复硫化物;4)硫盐
2.选择题
下列矿物属于简单硫化物的有 (),属于复杂硫化物的有 (),属于硫盐的有 ()
A.黄铜矿
B.黄铁矿
C.辉铜矿
D.闪锌矿
E.方铅矿
F.辰砂
G.辉锑矿
H.辉铋矿
I.雄黄
J.毒砂
K.斑铜矿
L.辉钼矿
3.是非题
1)辉铜矿、辉锑矿、辉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都是铅灰色矿物。()
2)所有的硫化物均呈金属光泽。()
3)辉锑矿与辉铋矿很多性质相同,但滴KOH辉锑矿不变色而辉铋矿先出现黄色,随后变为橘红色。()
4)黄铜矿的晶体化学式为CuFeS2。()
5)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都是等轴晶系。()
4.为什么硫化物的光泽强 (金刚—金属光泽)、一般硬度低、密度较大、溶解度较小,容易被氧化? 试从本大类成分、晶格类型特点加以简单地解释。
5.列出下列三部分硫化物 (金刚光泽者、金属彩色者、锡白—铅灰—钢灰色者)的名称、成分和颜色。
6.哪些硫化物硬度大于5.5? 哪些硫化物硬度小于2.5?
7.哪些硫化物具有完全解理? 试逐一列出其名称、成分、解理符号和组数。你能否说明它们具有解理的原因?
8.为什么在黑色地层中 (包括煤层中)容易出现硫化物,而在红色地层中只能看见硫酸盐 (如石膏CuSO4·2H2O)?
9.为什么在矿床氧化带由于地下水的活动,常形成铜的次生硫化物,而不形成铁、锰、铅、锌的硫化物?
10.硫化物主要形成于哪些地质作用中?
11.为什么说含铁的闪锌矿可以作为“地质温度计”?
12.对硫化物的定义是什么? 性质上有何特点?
13.黄铁矿属何晶系? 常见什么晶形? 试各画一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