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避免电击
1、要确保防雷设施的完好。
2、在发生雷击时,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手机、电话等。同时,将电器的插头、电视机的天线等断开。
3、由于金属都是易导雷的物质,因此,在打雷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质地的雨伞、佩带手表等。
4、打雷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若在户外活动,市民应尽量避免到水塘和游泳池等多水的地方。
户外避免雷击的方法如下:1.快跑向低地;2.离开高树或密叶树林;3.离开铁塔,去除身上金属物;4.在河中游泳,要赶快上岸;5.不要许多人集中在一起,而要分散开;6.附近有小屋,躲入屋内,汽车亦可以,但不要靠墙。雷击时,会经过墙壁传电到地面。
㈡ 怎样预防雷击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建筑物的防雷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建设是整个社会防雷减灾的基础建设工作,确保防雷装置的建设质量十分重要,一定要做好各个环节的工作。对一座建筑物来说,直击雷、侧击雷是指雷电击中建筑物的天面以下、地面以上的部分。主要要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外墙引下线泄人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工程的土建部分同步进行。各种建筑物一定要有防直击雷的设施,即安装避雷带、网、针。建筑物采用避雷带的比较多,各种易燃易爆场所的建筑物一般安装避雷针。建筑物上的各种金属构件如广告招牌、天线、太阳能热水器等应与避雷带进行搭接,且不应少于两处。
根据国家现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对已建建筑物一定要按要求定期进行避雷装置安全性能检测,发现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到位;另一方面,新建建筑物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体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图纸必须经过防雷专业技术管理部门审核,施工过程中要经过防雷技术部门进行跟踪技术监测,竣工后防雷部分应通过防雷部门组织专业验收。从而尽可能地提高建筑物承受雷击灾害的能力。
(2)建筑物内的各种电器设施的防雷如通信系统、计算机系统、家用电器等,即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感应雷防护部分。它的特点是与建筑内设备的安装同步进行。对电源部分采取安装电源避雷器,信号部分安装相匹配的信号避雷器。家庭最常见的是雷电波侵入损坏电器,电视开着时受雷击,有的虽关着,但电源线或天馈线没有拔掉,也会遭到破坏。若家庭中没有安装避雷器,在电器使用后应拔掉各种插头。
(3)人身雷电击伤的预防雷击导致人员伤亡,主要在两种环境下发生。一是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时,导致建筑物内人员伤亡;二是人们置身于建筑物以外,雷电直接或间接击中人体而导致人员伤亡。这些情况与受雷击人员在雷电天气的自我处置有直接关系,因此有必要学习雷击预防知识,并在雷电天气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㈢ l怎样预防雷击
你好:1、要确保防雷设施的完好。2、在发生雷击时,尽量不要使用家用电器、手机、电话等。同时,将电器的插头、电视机的天线等断开。3、由于金属都是易导雷的物质,因此,在打雷的时候应尽量避免使用金属质地的雨伞、佩带手表等。4、打雷时,应尽量避免在户外活动。若在户外活动,市民应尽量避免到水塘和游泳池等多水的地方。5、千万不要到大树下躲雨,如遇雷击,可将双腿闭拢,立即蹲下,这样可以减少跨步电压和人体高度,减少遭受雷击的可能。(
㈣ 请问在雷雨天出现前后,家里如何防雷电
雷电发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室内防御雷电,留在室内,关好门窗。在野外无法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野外最好的防护场所是洞穴、沟渠、峡谷或高大树丛下面的林间空地。
2、不宜使用无防雷措施或防雷措施不足的电视、音响等电器。不要靠近打开的门窗、金属管道。要拔掉电器用具插头,关上电器和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3、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不要收晒衣绳或铁丝上的衣服。不要从事栅栏、电话或输电线、管道或建筑钢材等安装工作。切勿处理开口容器盛载的易燃物品。
4、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不宜停留在铁栅栏、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体以及铁轨附近。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或接近导电性高的物体。不宜进入和靠近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临时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
5、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不宜停留在游泳池、湖泊、海滨、水田等地和小船上。不宜进行室外球类运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杆、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6、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着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7、不宜骑马、骑自行车、驾驶摩托车和敝蓬拖拉机。汽车往往是极好的避雷设施,因有屏蔽作用。即使闪电击中汽车,也不会伤人。
雷电击伤的急救措施:
雷击对人体可造成巨大的伤害,强大的雷电流使人或动物的心脏、大脑麻痹而死亡,甚至能把身体烧焦。此外,雷电流还能将局部皮肤组织烧坏,出现有灰白色的肿块和线条,称为"电的烙印"。强大的雷声还可致耳膜受伤。但是,不论何时何地发生雷电事故,只要按科学的方法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都能尽量减少死亡。
急救的第一步:脱离险境。迅速将病人转移到能避开雷电的安全地方。
急救的第二步:对症治疗。根据击伤程度迅速作对症救治,同时向急救中心或医院等有关部门呼救。
对症救治时:如果患者未失去知觉,神志清醒,曾一度昏迷,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应该就地休息1-2小时,
㈤ 预防电击的方法是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普及用电知识和重视安全用电教育。保证所有电器用品正确设计、安装、维护,有助于防止家庭或工作场所的触电事故。凡有可能接触身体的电器,都应有可靠的接地并有断路保护装置线路。能在大地漏电电流小于5mA时断开线路的断路器是很有效的安全装置,并已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