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碘量法测锡含量分析方法验证

碘量法测锡含量分析方法验证

发布时间:2022-06-29 04:54:16

1. 要如何辨别锡的纯度

辨别锡的纯度一般通过原子发射光谱来进行鉴定。
每一种金属都有不同的谱线。其它金属的谱线多了,而且谱线强度比较高,就说明锡的杂质含量偏高。

2. 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以碘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
1.直接碘量法:用碘滴定液直接滴定,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药物。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2.剩余碘量法:在供试品中加入定量过量碘滴定液,待Ⅰ2与测定组分反应完全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根据与药物作用的碘量计算药物含量。需作空白实验,淀粉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
3.置换碘量法: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在供试品中加入碘化钾,氧化剂将其氧化成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需作空白实验。
4.滴定液配制
碘滴定液:碘与碘化钾共同配制,以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
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新沸冷水配制,加少量无水碳酸钠作稳定剂。采用置换碘量法标定。

3. 碘量法(铝片还原)

方法提要

试样经过氧化钠熔融,水浸取,在盐酸介质中,用铝片将锡(Ⅳ)还原为锡(Ⅱ),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得锡量。当干扰元素超过允许量时,需采取铍共沉淀分离。

试剂

过氧化钠。

酒石酸。

铝片纯度99.5%,厚0.1mm。

大理石白色,经检验不含还原物质,碎成小块,洗净备用。

盐酸。

氢氧化铵。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EDTA溶液(100g/L)滴加氢氧化铵至EDTA溶解并检查pH应小于10。

EDTA洗液(5g/L)用氢氧化铵调节至pH9~9.5。

硫酸铍溶液称取10g硫酸铍(BeSO4·4H2O),加水溶解,如浑浊则需过滤,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

锇溶液称取20mgOsO4,用少量氢氧化钠溶液(40g/L)溶解,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

锡标准溶液ρ(Sn)=1.00mg/mL称取1.0000g金属锡(99.99%),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入200mLHCl,待完全溶解后(2~3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3)=0.01mol/L称取0.35gKIO3、4gKI和1gNaOH,加适量水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标定:吸取10.00mL锡标准溶液,置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45mLHCl,用水稀释至120~130mL,加入2~2.5g铝片,然后按试样分析步骤操作,同时作空白试验。由滴定锡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以及所取锡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碘酸钾标准溶液对锡的滴定度T(g/mL)。

淀粉溶液称取1g淀粉,加少量水润湿,加沸水溶解,冷却,加入2gKI,加水稀释至100mL,搅匀(现用现配)。滴定前需作检查,若滴定终点不敏锐或出现终点泛红,要另选淀粉配置(如马铃薯淀粉、木薯粉等)。

分析步骤

(1)碱熔直接测定法(适用于一般含干扰元素少的矿石)

称取0.1~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刚玉坩埚中(若试样含硫高,预先在500℃灼烧30min),加入3gNa2O2,搅匀,再覆盖约1gNa2O2,置于已升温至700℃的高温炉中,保持此温度至刚全熔(约10min,熔融时间过长,中和时易析出硅酸)。取出稍冷,将坩埚置于250mL烧杯中,加50mL水提取,加入5g酒石酸(与钨形成橙黄色配合物,钨15mg以下不影响),搅拌使其溶解,随即迅速加入60mLHCl,并立即搅拌,用水洗出坩埚。

用水将溶液转移至500mL锥形瓶中,溶液体积控制在120~130mL之间(酸化后即应还原滴定,不能放置过夜)。加入2~2.5g折叠成小块的铝片,盖上康氏漏斗,在漏斗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导管口浸没在溶液中,还原过程中不断摇动锥形瓶,待铝片溶解后,加热煮沸至溶液清亮(溶液冒大气泡时),取下稍冷,放在流水中冷却,在冷却过程中注意往漏斗中补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勿使导管口露出液面。

待溶液冷却后,取下康氏漏斗,投入一小块大理石,加入5mL淀粉溶液,立即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蓝色即为终点。

(2)碱熔-铍共沉淀分离法(适用于含铜、铋、钨、钼、铬、钒高的矿石)

称取0.1~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刚玉坩埚中,加入3gNa2O2,搅匀,再覆盖约1gNa2O2,置于已升温至700℃的高温炉中,保持此温度至刚全熔,取出稍冷。将坩埚放入250mL烧杯中,加入120mL水,盖上表面皿,待剧烈作用停止熔融物脱落后,加热煮沸赶尽过氧化氢(分离铬时需赶尽过氧化氢,否则酸化后铬被还原为三价,与铍共沉淀,达不到分离目的。赶过氧化氢步骤如下:酸化前加入0.5mL锇溶液,加热煮沸1min即可驱赶尽剩余过氧化氢),冷却,迅速加入15~20mLHCl,搅拌使沉淀完全溶解,吹洗表面皿,用热水及几滴盐酸洗出坩埚。

向烧杯中加入4mL铍溶液及30mLEDTA溶液,搅匀,盖上表面皿,置于电炉上加热至50~60℃,洗去表面皿,立即用滴定管加入氢氧化铵至铍沉淀出现(铁量高时溶液变红),再过量2~3mL(此时总体积约为200mL,检查pH9~9.5),置于流水中冷却(室温高时,应投入冰块降温)。用中速滤纸过滤,用EDTA洗液洗涤烧杯及沉淀各2~3次。用100mL(1+1)HCl分次洗净烧杯,分次溶解沉淀于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30mL水和5g酒石酸,然后按碱熔直接测定法分析步骤操作(还原、滴定)。

按下式计算锡的含量:

岩石矿物分析第三分册有色、稀有、分散、稀土、贵金属矿石及铀钍矿石分析

式中:w(Sn)为锡的质量分数,%;T为碘酸钾标准溶液对锡的滴定度,g/mL;V为滴定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为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m为称取试样的质量,g。

注意事项

1)当铜量大于2mg、铋大于10mg、钨大于15mg、钼大于10mg、铬大于20mg时,需采用铍共沉淀分离法。

2)滴定溶液中存在10mg砷或锑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4. 碱溶样碘量法做锡的详细方法

对碘量法测定锡有干扰的元素主要有:铜、砷、钨、钼、锑、铋、锗、铬、钒、铌、钽和氟。

铜的影响较为复杂。当锡的含量较高,铜量少于3毫克无显着影响。当用铝片或铁粉还原时,铜被还原析出金属铜吸附锡,加热时又能使金属铜部分溶解呈一价形态。由于溶液中所存在的亚铜离子使微过量的碘还原,以致滴定终点不稳定,并消耗碘溶液,造成结果偏高。铜量不高时(少于15毫克),可于滴定前加入硫氰酸钾或碘化钾将亚铜沉淀,消除其干扰。但存在大量铜仍应预先分离。

砷对测定有干扰。被还原析出的元素砷,能吸附溶液中的锡,使结果偏低,同时也影响滴定终点的辨别,大于10毫克即有影响。铋也被还原为金属铋,虽然对终点观察的影响远不及砷严重,但大于30毫克的铋使滴定终点易消失。

锑也被铝或铅等还原为金属锑,使部分锡与之共沉淀,以致结果偏低。但金属锑又可使少量四价锡还原为二价,使结果稍增高。因此,锑量大于15毫克时锡的结果不稳定。

钨量超过10~15毫克时,被还原为低价形态的钨蓝,使滴定终点难以观察,同时也消耗碘液,使结果偏高。钼的干扰与钨相类似,但六价钼被还原后在强酸溶液中与碘反应缓慢,其量达40毫克亦无显着影响。当钨量小于40毫克使,如在溶液酸化前加入酒石酸或柠檬酸掩蔽,可消除其影响。

钒、钛、铬都能被铝或锌还原至低价形态,干扰锡的测定,尤以钒的影响最严重。1毫克的钒便使滴定终点消失很快。小于20毫克的二氧化钛或铬影响不显着。

5. 锡的纯度怎么测 锡里含有铅或别的金属,究竟怎么才能测的含锡量啊 盐酸和双氧水怎么配比啊

先用盐酸和双氧水溶解锡,然后用碘酸钾碘量法来滴定溶液中的锡,算出锡的含量.
或者直接用原子吸收仪器测定,很简单的.

6. 碘量法(铝片、铁粉还原)

方法提要

试样经氢氧化钠、锌粉还原焙烧分解,在盐酸介质中用铝片、铁粉将锡还原为二价,以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测得锡量。

试剂

锌粉。

铁粉。

氢氧化钠。

氯化钠。

溴化钠。

盐酸联胺。

高锰酸钾溶液(10g/L)。

淀粉-木薯粉-碘化钾混合溶液称取淀粉、木薯粉各0.5g(或单用木薯粉1g),用少许水润湿,加沸水100mL,搅匀,煮沸,冷却后加入少许固体碳酸氢钠(可放置数日不变),用时加入3~5gKI,搅匀。

锡标准溶液ρ(Sn)=1.00mg/mL配制方法见本章48.3.1碘量法(铝片还原)。

碘酸钾标准溶液称取0.1gKIO3和5gKI,用水溶解后,加入0.3gKOH,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约相当于0.17mgSn。

标定:分取10.00mL锡标准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80~90mL(1+1)HCl,加0.5g铝片和1~2g铁粉,用盐酸冲洗瓶壁,塞上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康氏漏斗。待铝片溶解后,置电热板上由低温渐渐加热至铁粉完全溶解,煮沸至冒大气泡约5~10min(中途摇动数次)。取下,迅速往康氏漏斗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冷却后,取下康氏漏斗,加入3~5mL淀粉-木薯粉-碘化钾混合溶液,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同时作空白试验。由滴定锡标准溶液和空白溶液所消耗碘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以及所取锡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碘酸钾标准溶液对锡的滴定度T(g/mL)。

其他试剂与本章48.3.1碘量法(铝片还原)相同。

分析步骤

称取0.1~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15mL高型瓷坩埚中,在600℃焙烧1~2h,冷却。加入1~2g锌粉搅匀,加1~1.5gNaOH,盖上2~3g锌粉和0.5~1gNaCl,放入500℃高温炉中,升温至700℃,保持2~3min,取出冷却。放入已盛有80~90mL(1+1)HCl的250mL锥形瓶中,加热煮沸至熔融物完全溶解后,取下冷却。加入0.5g铝片和1~2g铁粉,然后按碘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步骤操作,测得锡量。

对含砷高的试样,经锌粉、氢氧化钠熔融后,放入盛有100mL(3+2)HCl的250mL锥形瓶中,微沸(可见黑色砷的沉淀),在摇动下加入3~5mLKMnO4溶液至黑色沉淀溶解,微沸驱赶氯气,再加1~2g盐酸联胺和0.5gNaBr,煮沸浓缩至40mL以下(赶砷),补加40~50mL(1+1)HCl,加入0.5g铝片和1~2g铁粉,然后按碘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步骤操作,测得锡量。

对含铜1~5mg的试样,经锌粉、氢氧化钠熔融后,放入盛有80~90mL(1+1)HCl的250mL锥形瓶中,加热煮沸至熔融物完全溶解,取下冷却,仅加入1.5~2g铝片,然后按碘酸钾标准溶液标定步骤操作,测得锡量。

锡含量的计算见式(48.1)。

注意事项

1)试样中如含有硫化物或有机物质,须先在600℃高温炉中灼烧除去,再用氢氧化钠、锌粉、氯化钠进行熔融;如试样不含硫化物,可不经灼烧步骤。

2)对碘量法测定锡有干扰的元素主要有:铜、砷、钨、钼、锑、铋、锗、铬、钒、铌、钽和氟。当试液中砷含量大于3mg时,会产生元素砷的黑色沉淀,影响终点辨认,使结果偏低,可加入盐酸联胺、溴化钠煮沸赶砷的方法。当铜量大于2mg时,不宜采用铁粉作还原剂,因生成的金属铜影响终点,结果偏低;仅用铝片还原,析出的铜易被酸所复溶。

3)还原煮沸必须将瓶壁上的铁粉溶解完全,氢气驱尽;但煮沸不可过猛,防止瓶中溶液冲入康氏漏斗。

4)用木薯粉为指示剂,滴定终点较淀粉更为明晰。

7. 碘量法(次亚磷酸钠还原)

方法提要

试样用过氧化钠熔融,水提取,然后在盐酸介质中,以氯化亚汞为催化剂,用次亚磷酸钠还原锡,以碘酸钾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测得锡量。

试剂

氯化亚汞。

次亚磷酸钠。

碘化钾。

淀粉溶液(5g/L)用热水溶解,用时现配。

其他试剂与本章48.3.1碘量法(铝片还原)相同。

分析步骤

称取0.1~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刚玉坩埚中,加入4gNa2O2,搅拌均匀,加盖,置于已升温至600℃的高温炉中,在650~700℃熔融5min。取出冷却,将坩埚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30mL热水,盖上表面皿,待溶块脱落后,用热(2+98)HCl洗出坩埚和盖(有锰的颜色时加入少许过氧化钠还原)。在碱性溶液中加入5g酒石酸,搅拌使其溶解,随即迅速加入50mL(2+98)HCl,并急速搅拌。

用(2+98)HCl将溶液移入500mL锥形瓶中(如溶液中有不溶坩埚屑时,可以过滤),控制体积在120mL左右,加入约0.2gHg2Cl2,摇动使其溶解,再加入2g次亚磷酸钠,盖上康氏漏斗,在漏斗中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使小导管浸没在溶液中。将锥形瓶置于电热板上低温加热至溶液褪色,再在小电炉上煮沸5min,取下稍冷,放入冷水浴中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随时往漏斗中补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勿使导管口露出液面。

待溶液冷却后,取下康式漏斗,投入一小块大理石,加入1gKI及2mL淀粉溶液,用煮沸后冷却的水吹洗瓶壁,立即以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蓝色为终点。

锡含量的计算见式(48.1)。

注意事项

1)砷含量在10mg以下,不影响测定;40mg时,应先在600~700℃灼烧30min,逐去大部分砷后,再熔融进行测定。

2)钨含量在10mg以下,不影响测定;大于10mg时,还原后产生钨蓝影响滴定终点观察,酸化前加入酒石酸可消除其影响。

3)提取后加入盐酸酸化要迅速,以防止胶状硅酸产生而吸附锡使结果偏低,酸化后立即进行还原滴定,不得放置过夜。

4)还原时,酸度应控制在30%左右。

5)铜含量小于0.5mg时不影响测定;含量在0.5~15mg之间时,可在滴定前加入2mLKCNS溶液(250g/L),使亚铜沉淀而消除其影响;铜量太高时,则需将试样先以硝酸分解,然后小体积氢氧化铵-氯化铵分离铜后,再熔融进行沉淀。

8. 高分求间接碘量法的原理及实验方案(最好测VC)

一、方法原理
在弱酸性溶液中,Cu2 可被KI还原为CuI,2Cu2 4I- == 2CuI I2这是一个可逆反应,由于CuI溶解度比较小,在有过量的KI存在时,反应定量地向右进行,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间接测得铜的含量。
I2 2S2O32- == 2I- S4O62-
由于CuI沉淀表面会吸附一些I2使滴定终点不明显,并影响准确度故在接近化学计量点时,加入少量KSCN,使CuI沉淀转变成CuSCN,因CuSCN的溶解度比CuI小得多(Ksp,CuI = 1.1×10-10, Ksp,CuSCN = 1.1×10-14)能使被吸附的I2从沉淀表面置换出来,
CuI SCN- == CuSCN I-
使终点明显,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度。且此反应产生的I-离子可继续与Cu2 作用,节省了价格较贵的KI。
二、主要试剂
1.0.01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差减法准确称取干燥的(180℃烘两小时)分析纯K2Cr2O7固体0.7~0.8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水使其溶解之,定量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台秤上称取6.5g硫代硫酸钠溶液,溶于500mL新煮沸并放冷的蒸馏水中,加入0.5g Na2CO3,转移到500mL试剂瓶中,摇匀后备用。
3.Na2SO4:30%水溶液。
4.碘化钾:A·R。
5.硫氰酸钾溶液:20%。
6.淀粉溶液:0.5%。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加入到沸腾的100mL蒸馏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透明为止。
7.盐酸:3mol/L。
8.硝酸:1:3。
9.氢氧化铵溶液:1:1。
10.醋酸:6mol/L。
11.HAc—NaAc缓冲溶液pH3.5。
12.尿素:A·R。
三、实验步骤
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用移液管移取25.00mL K2Cr2O7溶液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3mol/L HCl 5mL,1g碘化钾,摇匀后放置暗处5分钟。待反应完全后,用蒸馏水稀释至50mL。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草绿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溶液自蓝色变为浅绿色即为终点,平行标定三份,计算Na2S2O3溶液的量浓度。
2.试液中铜的测定。准确吸取25.00mL试液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NaAc—HAc缓冲溶液5mL及1g碘化钾,摇匀。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0%KSCN溶液3mL,再滴定至黄色几乎消失,加入0.5%淀粉溶液3m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刚刚消失即为终点。由消耗的Na2S2O3溶液的体积,计算试液中铜的含量。
3.铜合金中铜的测定。准确称取0.12g左右的铜合金,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3 HNO3 5mL,在通风橱中小火加热,至不再有棕色烟产生,继续慢慢加热至合金溶解完全。蒸发溶液至约2mL体积。取下,冷却后,用少量水吹洗瓶壁,继用25mL 蒸馏水稀释,并煮沸使可溶盐溶解。趁热逐滴加入1:1氨水,至刚有白色沉淀出现。再逐滴加入6mol/L HAc,摇匀至沉淀完全溶解后,过量1~2滴,加pH = 3.5的HAc~NaAc缓冲溶液5mL,冷却至室温,加入1g碘化钾,摇匀,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至浅黄色,加入20%KSCN溶液3mL,再滴至黄色几乎消失,加0.5%淀粉溶液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由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计算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百分数。
4.铜合金中铜的测定。准确称取三份0.12g左右的铜合金,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1:3 HNO3[1] 5mL,在通风橱中小火加热,至不再有棕色烟产生,继续慢慢加热至合金完全溶解。趁热加入1g尿素[2]蒸发至溶液约有2mL体积,取下,稍冷用少量水吹洗瓶壁,加入30% Na2SO4[3] 10mL,蒸馏水15mL,继续加热煮沸使可溶盐溶解,趁热滴加1:1氨水至刚有白色沉淀出现,再滴加HAc,边滴边摇至沉淀完全溶解,加入pH = 3.5的HAc~NaAc缓冲溶液[4]5mL,冷却至室温,加入1g碘化钾,摇匀,立即用Na2S2O3溶液滴至浅黄色,加入20%KSCN溶液3mL,滴至溶液黄色稍微变浅,加入0.5%淀粉溶液3mL,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由消耗滴定剂Na2S2O3溶液的体积计算铜合金中铜的含量百分数。
假如试样中含有铁,铁(三价)也可与碘化钾作用析出碘:
2Fe3 2I- == 2Fe2 I2
使结果偏高。加入氟氢化铵NH4HF2,使铁生成不与碘化钾作用的[FeF6]3-,以消除干扰。氟氢化铵还可以作为缓冲剂,调节pH为3.3~4。
四、注重事项
⒈ 试样溶解完全后,应尽量赶走多余的HNO3,但不能出现黑色CuO沉淀。
⒉ 尿素加入后,出现深蓝色不能再滴加氨水,直接用HAc调至Cu2 的纯蓝色。
⒊ 淀粉溶液必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否则会吸附I2分子,影响测定。但是试样中Pb存在影响观察终点,要在加入KSCN后滴定到黄色稍浅一点,就加入指示剂。否则淀粉加进去后没有蓝色出现,已过终点。
五、思考题
⒈ 硫代硫酸钠能否做基准物质?如何配制Na2S2O3溶液?能否先将硫代硫酸钠溶于水再煮沸之?为什么?
⒉ 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为什么加入碘化钾?为什么在暗处放5分钟?滴定时为何要稀释?
⒊ 碘量法测铜时为何pH必须维持在3~4之间,过低或过高有什么影响?
注:
[1] 如试样中含有锡,则用1:1盐酸和30%的H2O2溶样。
[2] 用HNO3溶样,可用尿素或H2SO4冒白烟赶净HNO3。
[3] 加入Na2SO4的目的主要是使铅以PbSO4沉淀存在,消除铅对测定的干扰,使终点颜色较清楚。不含铅无需加入Na2SO4。
[4] 假如合金或铜矿中含有砷、锑,应预先将砷、锑氧化为,砷(V)、锑(V),调节溶液的pH为3.5~5滴定,则可消除干扰。

9. 碘量法的注意事项

碘具有挥发性,所以碘量瓶严密,瓶口水封。

一碘量法

(1)碘量法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含量。极微量的碘与多羟基化合物淀粉相遇,也能立即形成深蓝色的配合物,这一性质在碘量法中得到应用。

(2)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其中间接碘量法有分为剩余碘量法和置换碘量法。碘量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溶解氧,气体中硫化氢,食品中维C、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环境、食品、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最为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



二碘量法定义

(1)碘量法是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对的标准电位既不高,也不低,碘可做为氧化剂而被中强的还原剂(如Sn2+,H2S)等所还原;碘离子也可做为还原剂而被中强的或强的氧化剂(如H2SO4,IO3-,Cr2O72-,MnO4-等)所氧化。

(2)1826年H·dela比拉迪埃用含有淀粉(指示剂)、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碘化物溶液为滴定剂,滴定次氯酸钠溶液(漂白液),1840年有人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碘的乙醇溶液为滴定剂,滴定硫化物溶液以后,碘量法应用日益广泛。

10. 碘量法(分离钨)

方法提要

试样经锌粉-氢氧化钠-氯化钠熔融,盐酸提取,加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使钨成钨酸钠,加动物胶凝聚沉淀分离钨。过滤,滤液铝片还原,碘量法测定锡。

试剂

锌粉。

铝片。

氢氧化钠。

氯化钠。

高锰酸钾。

盐酸。

动物胶溶液(10g/L)。

三氯化铁溶液(150g/L)。

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淀粉-木薯粉-碘化钾混合溶液配制方法见本章48.3.2碘量法(铝片、铁粉还原)。

其他试剂与本章48.3.1碘量法(铝片还原)相同。

分析步骤

称取0.3~0.5g(精确至0.0001g)试样置于10mL高型瓷坩埚中,加入3~5g锌粉搅拌均匀,加入0.5gNaOH,加盖1~2g锌粉,表面覆盖一层(0.5g)NaCl,置于700℃高温炉中熔融30min。取出冷却,置于已盛有50mL(1+1)HCl的150mL烧杯中,加热溶解,放入水浴盘(90~100℃),加入0.1g左右的高锰酸钾使溶液成紫红色,在沸水浴中蒸至黄色沉淀出现。加入1mL动物胶溶液,摇匀。放置20min,用中速滤纸过滤,用(2+98)HCl洗沉淀和烧杯5~6次,再洗沉淀3次。滤液收集于250mL锥形瓶中,微热,加入3mLFeCl3溶液,加入0.5g铝片,塞上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康氏漏斗。待铝片溶解后,置于电热板上由低温渐渐加热至冒大气泡,煮沸8~10min(中途摇动数次)。取下,迅速往康氏漏斗中添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冷却后,取下康氏漏斗,加入3~5mL淀粉-木薯粉-碘化钾混合溶液,用碘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纯蓝色为终点。

锡含量的计算见式(48.1)。

阅读全文

与碘量法测锡含量分析方法验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卷闸门的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793
汽车纽扣电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890
斗地主快速学会的方法 浏览:877
钢梁安装方法如何做挠度实验 浏览:226
砂砾压实度检测方法 浏览:898
黑底白字解决方法 浏览:741
杭州电脑数据恢复方法 浏览:491
皮沙发的异味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626
快速缓解头痛的6个方法图片 浏览:662
清除体内的气有哪些方法 浏览:415
老人如何减肥的最好方法 浏览:886
面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11
无锡哪里有臭氧注射治疗方法 浏览:358
如何预防溺水的方法有多少种 浏览:675
dds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489
自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30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个方法 浏览:53
沉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浏览:985
基金净资产的计算方法在哪里约定 浏览:400
怎么快速学习数学的方法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