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研究方法 > 有什么好的信件密封方法

有什么好的信件密封方法

发布时间:2022-06-28 23:56:09

Ⅰ 古人如何加密公文或信件,都用什么方法

拆字法的由来

如果军队需要补充粮食,前方将领就从密码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第九),《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将领便把“五”字写到一件普通公文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知道前方缺粮草。

Ⅱ 密信如何保存

扫描到电脑上,或者直接拍照,留的时间会很长,本体的话可以先用保鲜膜包着,再裹上几层厚厚的塑料膜,最后用透明胶密封,说不上真空也能最大的减少外界的侵蚀~~信件不是很多的话可以黏在床板的背面。。。

怎么密封

火烫封口法

我们先将袋口捋平,然后找一张磁条卡片用袋口这样包住,再用打火机在旁边烫一烫!

我们再将卡片换一个位置继续密封!

好了,用这种方法密封的好处是几乎和原包装的密封是一样的!

Ⅳ 世界历史上有哪些信件保密的方法

记得历史上信件保密方法有烧火漆的办法对信件进行密封。

Ⅳ 中国古代封信用什么封

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传竹筒:古代用竹筒传递书信的方式,从唐代一直到明、清时期,相沿成俗,竹筒起着保护和传递书信的作用,类似今天的信封。

封泥又称为泥封,由于封泥上留有古人用印的遗迹,记录了当时的官制与行政设置,对于后世研究古代文字、官爵及地名,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古代纸张未发明前,古人使用竹片、木板、帛来做书写的材料,故书信又称为竹简、尺牍、尺素…等等。如《文选.陆机.文赋》︰“函緜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明朝刘良.注:“素,帛也。古人用以书也。”又《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那么“封泥”与书信有什么关系?为甚么古代的书信要用“封泥”呢?

据文献记载与考古资料显示,自战国至魏晋时期,古人很早就使用简牍作为书写用品,因此后世又以“简牍”做为典籍、书信的通称。简牍是竹简、木简、竹牍和木牍的总称。将竹子或木头削劈成狭长的小片,再把表面刮平磨滑,作为书写文字用,窄薄的竹片、木条称为竹简或木简,较宽厚的竹片、木板称为竹牍或木牍。

在《说文解字》上载:“简,牒也。”牒,指古代用以书写的竹片或木片。又《诗经.小雅.出车》︰“岂不怀归,畏此简书。”孔颖达.正义:“古者无纸,有事书之于简,谓之简书。”简,大多作为重要公文、书籍、律令等书写用。

古人制作竹简,要先用火烤炙去汁液,刮去青皮,以便于书写及防虫蛀,这个制作过程称为“杀青”、“汗青”。如汉朝刘向《别录》上载︰“杀青者,直治竹作简书之耳。新竹有汗,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乾之。陈、楚间谓之汗。汗者,亦去其汁也。”所以,后人把书籍定稿或着作完成叫作“杀青”;另“汗青”也用来借指史册。

此外《汉书.广陵厉王刘胥传》中载︰“簪笔持牍趋谒。”颜师古.注:“牍,木简也。”又长一尺的木简称为“尺牍”,如《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驿马令作草书尺牍十首。”李贤.注“《说文》云:‘牍,书版也。’盖长一尺,因取名焉。”牍,大多用于书写一般普通文书、私人信件、契约或帐簿等。

古代的公文、书信大都写在简牍上。信写好后,古人会用一块大小相似的木板,盖在“牍”上有字的一面,而这块木板就称为“检”。检类似今天的信封,在检上书写收件人姓名、地址,称为“署”。如《说文》曰:“检,书署也。”段玉裁.注:“书署,谓表署书函也。”

牍与检一起用绳子捆绑并打结,称为“缄”。为了保密并防止私拆,检上除刻有捆绳的深沟外,并凿有一方孔,便于将绳子打结处塞在方孔内,上面用泥封紧,泥上再加盖印章以为凭信,称为“封泥”。

汉朝天子用紫印泥封书信,故紫泥、紫泥封又代指诏书。如《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曰︰“奉高皇帝玺绶。”李贤.注引汉朝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

封泥又称为泥封,其使用自战国至汉魏,到晋朝后纸张盛行,并逐渐取代简牍,封泥也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由于封泥上留有古人用印的遗迹,记录了当时的官制与行政设置,对于后世研究古代文字、官爵及地名,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关

羽檄:就是插有羽毛的书信。颜师古注解:“檄者,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示速急也。”意思是古代战事紧急时,把羽毛插在书信上,称之为“羽檄”。

羽书:古代徵调军队的文书。

鸡毛信:古代羽书的一种,就是在书信上粘插鸡毛,因此又叫“鸡毛信”。这种传递书信的方式一直到抗日战争时期仍在沿用。中国西南地区的佤族、拉祜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直到民主改革前夕,仍然使用这种方式传信。

信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书信的方式。这样传递书信的方式历史悠久,西汉的张骞、东汉的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时,都曾用信鸽传递消息

急脚递:古代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一种方式,俗称“传金牌”。始于宋代,元代称为“急脚铺”。相传岳飞一日接连收到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令他退兵,这就是金宇牌急脚递。

Ⅵ 古代怎么解决密封的问题

用桐油或用漆密封——我国古代就有密封胶和粘接密封技术了。明朝宋应星着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详细记载。例如,在该书“舟车第九“一节中这样写道:“凡船板合隙以白麻斫絮为筋,钝凿扌及入,然后筛细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团舟念。”用木板造船防止板缝漏水是第一要务,古人先将麻纤维剁碎塞入船缝“作筋”,然后再用桐油-石灰制成腻子抹缝,腻子固化后在板缝中就形成了牢固的防水粘接密封层,这种工艺完全符合现代的粘接密封理论。同书的“石灰”一节中还有更详细的描述:“凡灰用以固舟缝,则桐油、鱼油调厚绢、细罗和油杵千下塞舟念。用以砌石墙,则筛去石块,水调粘合。秋墁(用砖砌井、铺地)则仍用油灰。用以垩墙壁,则澄过入纸筋涂墁。用以襄墓及贮水池,则灰一分,入河沙、黄土二分,用糯粳米、羊桃藤(即猕猴桃)汁和匀,轻筑坚固,永不隳坏,名曰三合土。”这里讲的密封剂基料不仅有桐油,还有鱼油、糯米汁、植物汁。密封的范围则包括砌墙、修井、刷墙、造墓等等,可见古时候密封技术用的已相当广泛了。古代的桐油-石灰腻子,其性能虽不如现代合成密封胶好,但其价格低廉、配制方便,因而和三合土一样到现在还有人在使用。——另外,古代没有塑料制品,管道一般用竹筒来实现,也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所以不用太好的密封,一般也就是大套小,由高而低,不漏水就是了,基本不密封

Ⅶ 中国古代是怎么做到让传递的信息保密的呢

古代信息大部分就是信函了,所使用的保密方式就是火漆封缄,其实仔细一想除了封的严实点也没别的办法。


封缄形式的演变

(一)竹简封:简,是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狭长的竹片和木片,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统称为简;稍宽的长方形木片叫方;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的叫策(册)。竹简封是指将方或策(册)卷好用绳子把它捆扎、封泥固封的一种形式。封泥,是指钤有印章的土块,也称“泥封”:是将绳端或交叉结扎处放入挖有方槽的“检木”,封以粘土,盖上印章,作为信验,以防私拆。

(二)木牍封:是木牍信函的封缄形式,是指先在木板上写好文字,再在木板上复盖一块木板,或另用两块相似木板,称“外木板”,两面夹住;木板上雕有3条线槽,用绳子在线槽上捆扎3圈,穿过一个方孔,把木板缚牢,然后在木板外侧封上粘土,盖上印章,防止私拆。如今信封落款的“缄”,最初就是指用绳子捆扎木牍的方式。

上述两种信函封缄形式,主要流行于秦、汉、魏时期,但都以“粘土”封口,若以封口材质来说,应该统称“粘土封”。晋后,纸帛盛行,简牍封缄逐渐废止,当然,也就不用“粘土封口”了。

(三)棉纸封:是纸帛盛行时期信函封缄的常用形式,普遍用于平常信函与家书。信封由多层薄纸裱糊成型,形似当代直式信封。棉纸封使用方便,原意是专指信封上下封舌之处,加贴棉纸钤印封口,以资保护,同时也泛指纸质信封。

(四)火漆封:是用以防范信封被拆的主要封缄形式,特别用于机要信函的保护。

火漆,亦名“封蜡”,又叫“封口漆”。以松脂、石蜡、焦油加颜料混合加热制成块条状,一般呈红色或棕红色,也可按要求制成蓝、白等特殊颜色,遇热则软,面粘,专供瓶口、信件封粘之用。封粘时,用烛火引燃火漆,于熔成稠状瞬间滴注于需要封粘之处,在将待凝固之前加盖印章,冷却后留下清晰钤记图案。既美观又能有效地防止私拆。此外,火漆还应用于鸡毛信的鸡毛粘合,以防鸡毛脱落。

火漆封是相对于“粘土封”的封缄形式,火漆章是适用于火漆封缄条件的一种钤记,为便于观察与检验,常以机关单位名称或标志阴文镌制。奥博会标志选择“祥云火漆章”就是火漆封条件下的特定产物。

棉纸封随着制纸工艺的发展和纸质的提高,信封由多层改为单层,沿用至今。火漆封明、清时期官民之间均皆盛行;民国时期沿用于政府机关,民间则较少使用。

封泥是我国古代封缄简牍、封存财物所使用的盖有印章的泥块,和印章一样是一种凭信物,它的用途是作为封缄凭信,封泥在古书中不乏记载,如《后汉书·百官志》载,少府的属官中有守宫令一人,“主御纸笔墨及尚书财用诸物及封泥”;卫宏《汉旧仪》“有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后称皇帝诏书为紫泥封或紫泥;李白《玉壶吟》诗有“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凤凰指凤凰诏,即是皇帝诏书,紫泥即萦色封泥,用来封诏书。这两句诗写李白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隆遇;《东观汉记·邓训传》:“知训好以青泥封书……载青泥一穙,至上谷遗训”即知道邓训喜欢用青泥作书信的封泥,于是用车送去青泥一堆,至上谷送与邓训。既然古书有众多的记载,为什么后人反而不明白呢?因为封泥之法在古代是人人都明白的常识,古书中一般不加注释,隋唐以后,封泥的方法不再使用,到明清时人们对“封泥”是怎么一回事,就不甚了然了。


封泥主要用途是用于封缄公文、书信。

古代公文书信大多写在竹简木牍上,为了保密和防止伪造,要严密封藏起来。封缄的方法是在竹木简扎外面加一凿有小方槽的木片,再用绳子将它和简牍一起捆缚好,将绳结置于木槽,然后将一团软泥捺入木槽将绳结盖住,再用印章在泥上盖印,这个有小方槽的木片就叫检(后人把装有封泥的检叫封泥匣),封缄的全过程叫检封,在封泥上加印叫检署或封印、封记,公文送到后要查验封泥是否完好、封印是否真实,这叫检验,这种作法很象过去邮政局的火漆封,可以防止传递过程中私拆。1973年甘肃省博物馆在发掘金塔县汉代“肩水金关”遗址时,出土了一个封缄文书的“封泥匣”,封泥上有“居延右尉”的四字封记。若一份文书的简牍较多,还可以放在绢囊中,口上用绳扎住加检封缄。据《汉旧仪》载,在东汉时,群臣给皇帝上奏章,如果事及机密,皆“封以皂囊”。《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载有他弹劫袁绍的奏章,说袁绍“矫刻金王玉,以为印玺,每有所下,辄皂囊施检,文称诏书”,指责袁绍私自刻制玉玺,下发公文时,用黑绢口袋检封,人们称为诏书。由此可知,古代封城公文书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封检,一种是用口袋封检。


火漆,又称为 封蜡,英文名:SEALING WAX

火漆(即封蜡,用于邮政信件,文件或密件封口,以防止被他人打开),

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东西,古代人们在重要的文件或信件、密件、包裹等的封口处滴上烧化后的火漆,乘热盖上章,这样任何人讫图私自打开,都会造成火漆破损。

公元前3000年,亚述人和埃及人的泥版信装在泥制的外套内,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封。

后来人们把用动物皮和羊皮纸写成的信卷成一卷,外边用窄皮条(经常取自同一张动物皮)捆扎,再用火漆封缄。随着纸张的出现,信被折叠起来,信纸背面用于书写姓名、地址和有关的邮寄说明,信纸各边封口用火漆封缄,这种做法在欧洲一直延续到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甚至还要晚一些。


火漆封缄的盛行

火漆是形成火漆封的基础条件,火漆印是防止火漆封被拆的主要保证。有人说火漆法国人发明于1626年;有人说中国人发明,于公元11世纪,经由印度传入欧洲,很快就成为欧洲人保守通信秘密的法宝。也有人说,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06——公元前195)用过火漆印,在香港某拍卖会上,以四十万港币拍卖成交(《维基网络·火漆起源》)。众说纷纭,有待查证。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火漆封是替代竹简封、本牍封的封缄形式,是相对于“粘土封”的延伸与发展,应当在竹简封之后使用。也就是说,火漆封应该启用于公元二、三世纪的晋后时期,显然说法国人发明于1626年,未免过于迟滞了。至于由中国发明经印度传入欧洲,当然可以查证;但是汉刘邦用过火漆印,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在火漆封之前的“粘土封”是同样需要钤印的。所不同的是前者盖在粘土上,后者钤在火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称它“火漆印”也无不可。其实,回顾火漆封的存在形态,关键还在于认识它在传递机要信函和保护信息权益方面的历史功绩。

晋代以来,纸帛盛行,火漆封缄,沿用至今,历史悠久,并且在各类重要文件、贵重物品、文物出境与文物鉴定保护的应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办国家邮政,规定信封要有红色条封,用毛笔规矩书写,盖上钤记,贵重的用火漆封口。民国时期虽有变革,但继延旧制,也广泛用于政府机要文件。法国人用火漆加封,以火漆颜色区分内容,红漆为官方文件,棕漆为赴宴请柬,白漆为婚嫁喜庆。值得关注的是,火漆封缄也为万国邮联采用,规定用于各国的有价函件,以及贵重文物包装的封粘。

新中国建立初期,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学校个人档案和重要单证的传递,也曾使用过火漆封。然而,随着邮政运行体系的完善与发展,也为机要信函封缄形式的改革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火漆封”尽管有形似严密的保密形式,但是强调火漆封缄,实际上是“见物不见人”,人品不好,(火漆)封有何用。特别是以火漆封缄明白标示信函性质,未免过度暴露。同时火漆封粘封繁琐,点燃熔化,滴液钤印,早则模糊,晚则淡漠,也导致火漆封的逐渐消逝。

阅读全文

与有什么好的信件密封方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卷闸门的开关安装方法 浏览:793
汽车纽扣电池的安装方法 浏览:890
斗地主快速学会的方法 浏览:877
钢梁安装方法如何做挠度实验 浏览:226
砂砾压实度检测方法 浏览:898
黑底白字解决方法 浏览:741
杭州电脑数据恢复方法 浏览:491
皮沙发的异味处理方法视频 浏览:626
快速缓解头痛的6个方法图片 浏览:662
清除体内的气有哪些方法 浏览:415
老人如何减肥的最好方法 浏览:886
面部神经痛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浏览:611
无锡哪里有臭氧注射治疗方法 浏览:358
如何预防溺水的方法有多少种 浏览:675
dds精华使用方法 浏览:489
自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图片 浏览:30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个方法 浏览:53
沉积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浏览:985
基金净资产的计算方法在哪里约定 浏览:400
怎么快速学习数学的方法 浏览:261